一、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功练习(论文文献综述)
纪浩浩[1](2021)在《“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教学设计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大学体育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性,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受益终身。通过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实施“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两种教学模式,观察何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篮球运动技能和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方面效果更优,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分析两种教学设计思路在完成教学目标上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研究方法:(1)实验法。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光伏2001班41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5人),新能源2002班39人(男生34人、女生5人)分别进行一学期16课时的“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教学实验,兴趣优先组课程设计以引导学生篮球兴趣为主,技能优先组则更注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实验前后对两个班进行了身体素质测试与篮球基本技能测试。(2)问卷调查法。实验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效度为0.84,具有有效性。信度抽取技能优先组实验前问卷,Cronbachα系数=0.807,具有可信度。问卷回收率为98%。(3)德尔菲法。专家对两种教学设计的教案进行评分。研究结果:(1)学习兴趣。与实验前相比,兴趣优先组实验后对篮球兴趣有明显提升的为65.85%,技能优先组对篮球兴趣明显提升的为48.72%。问卷发现兴趣优先组获得积极情感体验78%、技能优先组72%。两组间兴趣提升率统计检验无显着性差异。(2)篮球技能。与实验前相比,兴趣优先组三项技能(运球折返、投篮进球数和传球能力)中运球折返成绩(时间)减少了1.41m/s,投篮进球数增加了4.68个,传球能力(打分制)提高了1.37分,P值均小于0.001;技能优先组运球折返减少了1.97m/s、投篮进球数增加了6.1个,传球水平提高1.34分,P值均小于0.001。两组实验后的技能成绩比较中技能优先组的成绩要好于兴趣优先组,其中运球折返相差1.07m/s(P小于0.05)、投篮水平技能优先领先2.75个(P小于0.05),传球能力P值为0.707,无明显差异。(3)身体素质结果。全场折返跑兴趣优先组实验前平均成绩为11.36m/s,实验后为11.06m/s,速度提高了0.3m/s左右,技能优先实验前折返跑成绩为10.87m/s,实验后为10.83m/s,速度提高约0.04m/s左右。(4)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前两班篮球兴趣无明显差异,通过一学期篮球教学实验后,兴趣优先组对篮球兴趣提升人数略高于技能优先组,实验后情感价值均有提升,两班差异不大。研究结论:(1)“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均可提高学生篮球兴趣,其原因可能源于兴趣优先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竞争精神。技能优先的兴趣提升可能源于技术提高的成就感。(2)“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表明两种教学设计均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且技能优先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投篮和传球效果更好,在篮球教学中应针对技术难度进行教学设计,初级技术或初级阶段应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而高级技能的教学阶段,应集中于技术教学本身。(3)“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身体素质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技能优先组高于兴趣优先组。
李晓平[2](2020)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基本功教学探讨》文中指出篮球运动当中基本功非常重要,结合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篮球基本功教学的内容,文章提出了投篮练习、控球练习、眼部基本功练习和双手练习等一些练习策略,以使学生对篮球基本功运用更加熟练,提高技巧性,增强身体素质。
尹泽洋[3](2020)在《2018-2019赛季CBA季后赛球队中外后卫运动员攻防能力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篮球运动不断向着高强度、高对抗、速度快、较灵活的趋势发展,比赛中对后卫球员各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常把后卫球员比作一支球队的“大脑”,在场上组织实施教练员布置的战术意图。后卫球员不仅要有出色的进攻能力,还要具有强悍的防守能力,在球队中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1995年首次引入外籍球员至今已有25年,近几年,联赛中各支球队大多都采用内线与外线位置的引进方式,中外后卫球员所表现出的攻防能力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2019赛季CBA联赛季后赛球队中外后卫运动员的攻防能力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剖析当前国内后卫球员与外援后卫球员攻防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为我国后卫球员培养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与建议如下:(1)基本素质方面,国内后卫平均年龄小于外援后卫,国内后卫平均身高稍高于外援后卫,国内后卫平均体重比外援后卫稍轻一些,国内后卫克托莱指数平均值小于外援后卫,整体来看外援后卫基本素质更有优势,建议国内后卫应重视基本素质训练,提高对抗能力,根据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地进行训练。(2)进攻能力方面,外援后卫平均出场时间多于国内后卫,国内后卫平均得分少于外援后卫,国内后卫平均两分球、三分球、罚球出手次数都少于外援后卫,进攻机会大多掌握在外援后卫手中,外援后卫平均两分球、三分球、罚球命中率都高于国内后卫,国内后卫平均助攻次数上与外援后卫相比较少,外援后卫平均进攻篮板球数量多于国内后卫,国内后卫平均失误次数少于外援后卫,国内后卫平均助攻失误比小于外援后卫,掌控比赛能力弱。建议国内后卫应提高投篮自信心,敢于出手,平时多进行投篮练习,扩大投篮范围,增加基本功练习,加强传球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培养进攻篮板球拼抢的意识。(3)防守能力方面,国内后卫平均防守篮板球数量少于外援后卫,国内后卫平均抢断次数与外援后卫相比较少,国内后卫平均犯规次数多于外援后卫,国内后卫平均盖帽次数少于外援后卫,盖帽能力都表现较差。建议国内后卫要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争抢防守篮板球中加强与队友的配合,端正防守态度,增强防守动作的熟练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犯规。(4)从球员效率(PER数值)方面来看,国内后卫场上效率普遍不高,而外援后卫效率大部分处于较高水平且分布较为均衡。除了说明国内后卫在比赛中综合竞技能力需要加强之外,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国内球队在外援引进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王兵[4](2020)在《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幼儿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幼儿体质健康是奠基幼儿一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我国民族的兴衰与未来的发展。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保证幼儿能在一个多元的、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幼儿体质的改善、幼儿兴趣的培养、幼儿潜力的激发、幼儿智力的发展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武术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注重“内外兼修”,强调“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幼儿的成长能够起到强健体质,愉悦心灵等功效。本研究基于5-6岁幼儿展开武术基本功训练教学活动研究,并通过实验性研究来发掘武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探寻武术教育和幼儿教育相得益彰的融合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固区品格百合幼儿园四个大班随机抽取其中大一班和大三班共52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大一班26名幼儿作为实验班,开展武术基本功训练;大三班26名幼儿作为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针对实验班开设的武术基本功教学。测量身体素质六项指标中的10米折返跑、网球掷远、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的最终结果。研究分析实验组在武术基本功训练前后与对照组进行常规课程训练前后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及影响。通过教学前后的对比,选取六项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5-6岁幼儿10米折返跑实验后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武术基本功练习对速度﹑灵敏素质具有显着性影响。2.5-6岁幼儿网球掷远实验后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武术基本功练习对上肢肌肉力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3.5-6岁幼儿立定跳远实验后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武术基本功练习对爆发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4.5-6岁幼儿坐位体前屈实验后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武术基本功练习对柔软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显着性影响。5.5-6岁幼儿双脚连续跳实验后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武术基本功练习对下肢力量及协调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性影响。6.5-6岁幼儿走平衡木实验后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武术基本功练习对平衡能力的提升具有显着性影响。通过以上结果得出结论:1.实验前5-6岁幼儿身体素质﹑形态指标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对象选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实验分组合理。2.实验后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六项指标成绩的提高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坐位体前屈和走平衡木的成绩提高最为显着,反映了武术基本功训练对幼儿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3.制定的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案,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训练内容对幼儿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不同。不同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男生幼儿在力量﹑平衡能力和速度上比女生幼儿明显;女生幼儿在柔韧素质和灵敏性上比男生幼儿明显。4.以武术基本功为练习手段,有助于改善5-6岁幼儿体质健康问题。对幼儿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增强作用,其中对幼儿平衡能力和柔韧素质的提升最为显着。
成强[5](2020)在《动态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效果研究 ——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篮球课作为高职院校体育选修课中的必选课程之一,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篮球基本技术水平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的方法与教学内容不适合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会影响到平时篮球体育教学的效果。这样就会存在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体育教学也要改革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能够建立充分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体育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快乐的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这是每一个体育教育者值得推崇和发扬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篮球教学进行动态分层教学实验研究。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篮球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促进作用是否更加明显。通过选取2018级大二男生共计40名同学,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名同学,通过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进行传统教学法和动态分层教学法教学实验下,学生在篮球专项技术能力方面,身体素质方面,学习兴趣的提高的表现状况方面进行研究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36课时。结果表明:一、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体育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篮球专项技术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二、在高职院校体育篮球课实施中,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动态分层教学法对在短周期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出以下建议: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的综合练习。四、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学生组长配合教学。
汪悦[6](2020)在《“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国家和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型体育培训机构,它们或是通过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或是通过与体校的合作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笔者通过自身经历发现了一种营利性的体育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合作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方式。本文选择唐山市“明日之星”体育与舞蹈培训中心与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学作为案例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个案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由营利性的体育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方式。在这一理论概括中,“企业”是指具有商业性质的营利性体育培训机构;“学校”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体育潜质,通过选拔进入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训练、竞赛的青少年儿童。第二,“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体育培训机构获得合作学校的认可和授权后开始在校内组建兴趣社团,并选派教练进入学校社团招生。教练在社团中选拔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进入体育培训机构组织专门训练。经过专业训练后的学生运动员通过比赛获得等级运动员的资格,以此实现升学愿望。学校与体育培训机构相互合作使学校的升学率得到提高,企业的盈利也获得了增加,学校的名誉与企业的知名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达到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第三,研究发现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合作可以获得人才向上流动的结果,并获得各自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生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培养下通过“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升入了教育质量更加优越的学校,学校提高了升学率,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此二者的合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但是二者的合作关系也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在社会舆论以及学校的干预下,学校只允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以升学为目的参加专业训练,使企业减少了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但感兴趣、有天赋的生源,导致体育培机构经济效益的减少。此外,“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中,由于感兴趣、有天赋是选拔的基础条件,训练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因而在日常训练中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文化学习任务主要在学校完成,在训练的同时保证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使学生在面临升学选择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与发展前景选择更加合适的道路。
李妞[7](2020)在《合作学习法在大学武术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高等院校中均开设武术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开设武术课已经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武术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以及如何能够让武术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多的参与,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武术知识。教育改革一直在被提倡,而纵观现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课堂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贯的填鸭式、满堂灌,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的学和练都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这种教学是教师占主体位置,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为了响应国家课程改革,使武术课堂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体会在做中学,乐中学。现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武术教学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对合作学习在体育专业的武术普修课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选取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8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0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对比,检验在武术普修课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武术专项素质、武术专项技术、武术实能力的影响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实验,为以后的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使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让武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论如下: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武术专项素质、武术专项技术和合作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该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条件一致,符合实验条件。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武术专项素质、武术专项技术和武术实践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都呈显着性差异,能够有效提高武术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的合作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两组数据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经过均值比较,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武术专项素质和武术专项技术的测试成绩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经过T检验分析P<0.05,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合作能力,经过T检验分析P<0.05(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4、对照组武术专项素质和武术专项技术的测试成绩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经过T检验分析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立定跳远成绩有所下降,正踢腿、腾空飞脚成绩得到提高;对照组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合作能力T检验结果为P=0.03,有显着性差异,实验后的合作能力下降。
王敬红[8](2020)在《大学体育课堂篮球基本功练习策略有哪些?》文中认为篮球是大学体育教学重要课程内容,也是大学生选修的热点项目。篮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在基本功方面比较匮乏,甚至有的学生控球、传球等简单动作都没有掌握。因此,本文结合篮球基本功的内容,研究大学体育课堂篮球基本功练习的具体策略,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篮球运动能力提供教育发展思路。
赖怡旭[9](2019)在《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篮球作为集体球类项目,以其独特的健身功能、教育价值以及运动趣味性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为推动“校园篮球”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纲领,提出要大力推进“校园篮球”工作,2017年教育部提出要形成一批“校园篮球”教育教学工作引领示范典型学校。贵阳市是首批校园篮球试点省市,本文期待通过对贵阳市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以及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炼出“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发展中的优点,为其他篮球特色学校提供经验参考,此外,提炼篮球特色学校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其他篮球特色学校提出警示与预防建议。促进贵州省篮球特色学校以及“校园篮球”运动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的师资结构、场地特点、教学情况、课余篮球、特色学校篮球队、竞赛现状、制约因素等7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师资结构:教师大部分为男性,以有经验的中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较少;特色学校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及学历较少,大部分教师具有“中教一级”以上的教师职称。2场地特点:部分学校出现场地数量不足的情况;大部分贵阳市高中特色学校在场地的质量合格,且能够对外开放,少量学校并未达到国家标准、课余时间尚未对学生开放。3教学情况:教学模式均以大班普修的形式进行授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篮球的技、战术练习和实战练习为主,篮球的历史文化、及规则知识介绍较少;多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方法。4课余篮球:大部分特色学校成立有篮球社团,定期举办篮球主题运动会;活动内容以半场篮球赛为主;组织方式以个人自由组合和班级单位的活动方式为主。5特色学校篮球队:教练员带队数量过多;学校篮球队训练方式为常训;队员选拔途径多样;大部分运动员进入了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无队员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6竞赛现状:特色学校每学期参加校外比赛较少,特别是以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为主题的竞赛体系相对缺乏;大部分篮球特色学校每学期均组织有校内比赛。7制约因素:特色学校的领导态度、学校课程安排计划、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学生家长的支持程度、学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对特色学校的篮球开展影响较大。针对贵阳市校篮球篮球特色学校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人的调查研究,建议建设特色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适当补充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加大硕士才引进力度;合理的安排场地开放,做到场地利用的最大化,努力营造出特色学校应有的篮球氛围;注重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努力做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并树立按照教材大纲进行教学的习惯;学校层面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到篮球活动中,以期更好的处理学业压力与参与篮球运动的矛盾;此外对于学习较差的运动员,教练应要重视队员的文化成绩,激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努力进取;主管部门应尽快跟进完善竞赛体系,定期筹办组织篮球比赛,建议应加大校内篮球比赛的举办力度,做到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都能参与。
党传奇,张振东,刘清燕,李赛珞,王恒[10](2019)在《中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练习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深入了解中小学生是否重视篮球基本功的练习,及对篮球基本功涵义的理解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对郑州市中小学生和教师进行较为全面调查研究,从中小学生篮球练习方式、篮球基本功内涵和篮球基本功练习三个方面,得出金水区中小学生缺乏篮球基本功理论知识,金水区中小学生忽视篮球基本功的练习,金水区中小学生基本功练习时间过短,导致篮球基本功重视度不够,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功练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功练习(论文提纲范文)
(1)“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教学设计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兴趣优先教学 |
2.1.2 技能优先教学概念 |
2.2 篮球教学方法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兴趣优先组与技能优先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1.1 实验前两班对篮球兴趣与期望学习内容比较分析 |
4.1.2 实验前两班测试对象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1.3 实验前两班测试对象篮球参与频率对比分析 |
4.1.4 实验前两班篮球技能水平差异分析 |
4.2 实验后兴趣优先组与技能优先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2.1 实验后两组篮球兴趣提升情况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后两组篮球学习情况对比分析 |
4.2.3 篮球教学实验后两组情感价值提升对比分析 |
4.2.4 两班对篮球教学实验认可度对比分析 |
4.2.5 实验后两组篮球专项体能提升对比分析 |
4.2.6 实验后两班篮球专项技能测试对比分析 |
5 讨论 |
5.1 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
5.2 两种教学设计的内容比较和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
5.3 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对兴趣的影响 |
5.4 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5.5 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组对影响篮球教学质量因素分析 |
5.6 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 |
5.7 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对学生篮球技能的影响 |
5.8 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对教师特征的要求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附录 |
(2)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基本功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当中篮球基本功教学的内容 |
1.1 手部的掌握 |
1.2 脚部的掌握 |
1.3 视野部分的掌握 |
1.4 腰胯部分的掌握 |
2 基本功在篮球中的重要性 |
3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篮球基本功的练习策略 |
3.1 投篮练习 |
3.2 控球练习 |
3.3 眼部基本功练习 |
3.4 双手练习 |
4 结语 |
(3)2018-2019赛季CBA季后赛球队中外后卫运动员攻防能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录像观察法 |
2.3.3 数理统计法 |
2.3.4 比较分析法 |
2.3.5 PER(球员效率值)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 |
3.2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进攻能力对比分析 |
3.2.1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场均出场时间与场均得分对比分析 |
3.2.2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两分球技术对比分析 |
3.2.3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三分球技术对比分析 |
3.2.4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罚球技术对比分析 |
3.2.5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助攻技术对比分析 |
3.2.6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进攻篮板球技术对比分析 |
3.2.7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失误技术对比分析 |
3.3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防守能力对比分析 |
3.3.1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防守篮板球技术对比分析 |
3.3.2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抢断技术对比分析 |
3.3.3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犯规技术对比分析 |
3.3.4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盖帽技术对比分析 |
3.4 CBA联赛中外后卫球员PER对比分析 |
3.4.1 PER |
3.4.2 计算公式 |
3.4.3 PER值(球员效率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4.1 基本素质方面 |
4.2 进攻能力方面 |
4.3 防守能力方面 |
4.4 PER数值方面 |
5 对策与建议 |
5.1 重视国内后卫球员的身体对抗能力 |
5.2 提高国内后卫球员投篮命中率与扩大投篮范围 |
5.3 增加国内后卫球员控制与支配球能力 |
5.4 培养国内后卫球员争抢进攻与防守篮板球的能力与意识 |
5.5 提升国内后卫球员抢断与控制犯规的能力 |
5.6 增强国内后卫球员防守意识 |
5.7 提高国内后卫球员的心理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武术基本功 |
2.1.2 幼儿武术 |
2.1.3 身体素质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5-6岁幼儿各项指标差异性检验与分析 |
4.1.1 实验前5-6岁幼儿身体形态三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
4.1.2 实验前5-6岁幼儿组间10米折返跑的比较分析 |
4.1.3 实验前5-6岁幼儿组间网球掷远的比较分析 |
4.1.4 实验前5-6岁幼儿组间立定跳远的比较分析 |
4.1.5 实验前5-6岁幼儿组间坐位体前屈的比较分析 |
4.1.6 实验前5-6岁幼儿组间双脚连续跳的比较分析 |
4.1.7 实验前5-6岁幼儿组间走平衡木的比较分析 |
4.2 实验后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组间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分析 |
4.2.1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10米折返跑的影响 |
4.2.2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网球掷远的影响 |
4.2.3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立定跳远的影响 |
4.2.4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坐位体前屈的影响 |
4.2.5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双脚连续跳的影响 |
4.2.6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走平衡木的影响 |
4.3 实验前后5-6岁幼儿组内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1 5 -6岁幼儿组内10米折返跑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 |
4.3.2 5 -6岁幼儿组内网球掷远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 |
4.3.3 5 -6岁幼儿组内立定跳远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 |
4.3.4 5 -6岁幼儿组内坐位体前屈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 |
4.3.5 5 -6岁幼儿组内双脚连续跳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 |
4.3.6 5 -6岁幼儿组内走平衡木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 |
4.4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
4.4.1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速度﹑灵敏素质的影响 |
4.4.2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上肢肌肉力量的影响 |
4.4.3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爆发力的影响 |
4.4.4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柔韧素质的影响 |
4.4.5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协调性的影响 |
4.4.6 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平衡能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动态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效果研究 ——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 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需要 |
二 促进大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需要 |
三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
四 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理论意义 |
三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专家访谈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教学实验法 |
五 数理统计法 |
六 逻辑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实验动态调整结果分析 |
一 实验前测学生分层情况 |
二 实验中测学生动态调整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分析 |
一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身体素质分析 |
二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篮球专项技术分析 |
三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组实验中测情况分析 |
一 实验组实验中测与实验前测各层次基本身体素质分析 |
二 实验组实验中测与实验前测各层次篮球专项技术分析 |
第四节 实验组动态调整后测情况分析 |
一 实验组动态调整后测与实验中测结果对比分析 |
二 实验组动态调整后测与实验前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实验后测实验班与对照班情况对比分析 |
一 实验后测实验班与对照班基本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二 实验后测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专项技术对比分析 |
三 试验后测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情况对比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
附录C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个人简历、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传统运动员培养方式出现的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
1.1.2 国家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为本研究提供了政策背景 |
1.1.3 个人经历和实际参与案例为本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运动员的研究 |
1.4.2 关于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的研究 |
1.4.3 关于“三级训练网”培养运动员的研究 |
1.4.4 关于运动员培养存在问题的研究 |
1.4.5 关于国外运动员培养方式的研究 |
1.5 研究的信效度与代表性说明 |
1.5.1 研究的信效度 |
1.5.2 研究的代表性说明 |
第2章 案例介绍 |
2.1 “明日之星”体育与舞蹈培训中心介绍 |
2.1.1 培训中心简介 |
2.1.2 培训中心的教练团队 |
2.1.3 培训中心的场地设施 |
2.1.4 培训中心的宣传方式 |
2.2 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学介绍 |
2.2.1 学校概况 |
2.2.2 该校体育社团现状 |
2.2.3 该校健美操社团现状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招生的方式与过程 |
3.2 选拔的方式与过程 |
3.3 训练的方式与过程 |
3.4 参赛的方式与过程 |
3.5 升学、达级与后续发展 |
第4章 “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讨论 |
4.1 “企校合作型”培养方式的理论概括 |
4.2 “企校合作型”培养方式的合作契合 |
4.3 “企校合作型”培养方式的合作冲突 |
4.4 “企校合作型”培养方式的激励作用 |
4.5 “企校合作型”培养方式的教育保障 |
4.6 “企校合作型”培养方式的人才分流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日志 |
致谢 |
(7)合作学习法在大学武术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合作学习法的相关知识 |
2.1.1 合作学习法的概念 |
2.1.2 合作学习小组类型 |
2.1.3 合作学习法的实施步骤 |
2.2 合作学习法研究现状 |
2.2.1 合作学习法的理论研究 |
2.2.2 合作学习法的实践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4 武术教学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
4.1 实验内容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对象和样本量 |
4.1.3 实验时间、地点 |
4.1.4 实验效果的测试指标 |
4.2 选择合作学习法的教学内容 |
4.3 合作学习的操作流程 |
4.3.1 宣布教学内容和目标 |
4.3.2 分配学习小组 |
4.3.3 集体授课 |
4.3.4 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
4.3.5 教师监督干预 |
4.3.6 进行学习评价 |
4.3.7 布置课后作业 |
4.4 对照组在武术教学中操作流程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 |
5.1.1 实验前武术专项素质的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合作能力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后武术专项素质的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后武术专项技术的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后武术实践能力的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后学生合作能力对比分析 |
5.3 实验后实验组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
5.3.1 实验组实验前、后武术专项素质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组实验前、后武术专项技术的对比分析 |
5.3.3 实验组实验前、后合作能力的对比分析 |
5.4 实验后对照组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5.4.1 对照组实验前、后武术专项素质的对比分析 |
5.4.2 对照组实验前、后武术专项技术的对比分析 |
5.4.3 对照组实验前、后合作能力的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美国“校园篮球”研究现状 |
2.1.2 欧洲及亚洲国家“校园篮球”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体育特色学校”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篮球特色学校的”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考察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师资现状分析 |
4.1.1 篮球特色学校专任教师性别与年龄结构特点 |
4.1.2 篮球特色学校专任教师职称与学历特点 |
4.1.3 篮球特色学校专任教师职后教育情况分析 |
4.2 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场地器材以及资金的现状分析 |
4.2.1 篮球特色学校场地数量特点 |
4.2.2 篮球特色学场地质量及课余开放情况 |
4.2.3 篮球特色学校硬件设施满意度 |
4.3 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课开展的现状分析 |
4.3.1 篮球课的教材、教学大纲计划安排情况 |
4.3.2 篮球课教学课时的安排情况 |
4.3.3 篮球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情况 |
4.4 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课余活动调查 |
4.4.1 课余篮球文化的发展情况 |
4.4.2 篮球课余活动的时间和组织方式 |
4.5 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队训练现状 |
4.5.1 特色学校篮球队训练情况调查分析 |
4.5.2 特色学校篮球队队员的选拔及发展方向 |
4.5.3 特色学校篮球队队员参与训练目的及影响因素 |
4.5.4 特色学校篮球队成员学训现状 |
4.5.5 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资金情况 |
4.6 贵阳市篮球特色学校篮球竞赛的现状 |
4.6.1 贵阳市篮球特色学校参加校外篮球比赛情况 |
4.6.2 贵阳市篮球特色学校开办校内篮球比赛的情况 |
4.7 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7.1 篮球课开展方面的制约因素 |
4.7.2 课余篮球活动开展的制约因素 |
4.7.3 课余篮球队开展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录 |
(10)中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练习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1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问卷调查法 |
1.2.3 访谈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中小学生篮球练习方式情况 |
2.2 中小学生对篮球基本功涵义的理解 |
2.3 中小学生对篮球基本功练习意义的理解 |
2.4 篮球基本功练习的过程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1.1 中小学生缺乏篮球基本功理论知识 |
3.1.2 中小学生忽视篮球基本功的练习 |
3.1.3 中小学生基本功练习时间过短 |
3.2 建议 |
3.2.1 注重篮球知识信息化培养 |
3.2.2 重视篮球基本功的练习 |
3.2.3 合理安排篮球训练时间 |
四、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功练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兴趣优先”与“技能优先”教学设计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纪浩浩.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2]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基本功教学探讨[J]. 李晓平. 运动精品, 2020(09)
- [3]2018-2019赛季CBA季后赛球队中外后卫运动员攻防能力比较研究[D]. 尹泽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武术基本功训练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D]. 王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动态分层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效果研究 ——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成强. 郑州大学, 2020(02)
- [6]“企校合作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的个案研究[D]. 汪悦. 西南大学, 2020(01)
- [7]合作学习法在大学武术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 李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大学体育课堂篮球基本功练习策略有哪些?[J]. 王敬红.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3)
- [9]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调查研究[D]. 赖怡旭.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10]中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练习调查与分析[J]. 党传奇,张振东,刘清燕,李赛珞,王恒.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