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森工集团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马田宇[2](2021)在《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点国有林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了便于管理,国家在满足林区职工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方面采取了由森工企业自行负责的办法,逐步形成了森工企业独自支撑林区经济、社会和政府运转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模式有利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掌控,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却出现了企业负担沉重、社会管理效率低下、职工收入低等问题。因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剥离森工企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地方政府承担。这项改革措施有助于减轻了森工企业的负担,完善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使地方政府与森工企业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能定位,增强了社会治理能力,会对林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社会职能移交进展的现状如何,对林区民生改善的状况如何,这是一个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必要开展研究并做出回答。本文首先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福祉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出重点国有林区长期作为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代理者的过程中,国有林区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在破除路径依赖的过程中林区职工会经历一个福祉降低的痛苦期。然后,根据重点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得出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已初见成效,其中内蒙古森工集团已完成全部社会职能的移交工作,其他森工集团社会职能移交在稳步推进中的结论,但在社会职能移交的过程中存在着医院移交难度大、缺少国家政策支持、职工身份复杂、地方政府承接社会职能困难、职工转岗难度大等问题。最后,运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民生调研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社会职能移交与林区职工主观福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职能移交降低了林区职工的主观福祉,其中供水变化情况与供电变化情况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降低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医疗条件变化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降低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虽然职工的主观福祉有所降低,但这只是移交过程中移交方式的问题,对于社会职能移交工作仍需大力推进。因此,为了更好推进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与林业局职工要明确社会职能移交的改革理念,成立专门的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小组,加强林业局与当地政府间的沟通交流,国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帮助妥善安置移交分离人员,政府与企业共同协商改革所需资金等。
郭红岩[3](2021)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及后续配套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承载着重要的保护森林资源任务,作为天保工程政策和人员承载以及黑龙江省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主体,担负着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林业投资的职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对国有林区改革部署的要求,黑龙江省委成立了国有林区改革专项小组,下设国有森工改革专班,分“三条线”力推管理体制改革攻坚任务。在改革完成的重要时间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中仍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后续配套政策作为保障?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也是林区人员想要了解的问题。在目前的学术界,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涉及较少。为此,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探索,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开展研究,不仅能够填补当前学术界的空白,也能够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梳理,以期探寻目前学术界取得的进展和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20年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森林资源管理配套政策不完善、社会行政管理缺乏运行机制、森工企业承接政策和参与市场化经营能力较差等问题。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在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民生改善3个准则层选取了部分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对职工生活、心理方面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在后续配套政策方面的不足,创新性地设立了职工心理预期及制度改善方面这一准则层。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4个准则层共计23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和桥梁。再次,根据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具体程序是:根据客观的熵值法测算指标的权重和发展水平指数,并根据改进的TOPSIS方法评价各个准则层的发展潜力,结果表明:在发展水平方面,2011-2019年间,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指标权重方面,“林业支撑与保障投入”、“森林抚育面积”、“享受养老保险的职工数”是3个影响最大的指标;在发展潜力方面,职工心理预期及制度改善方面准则层的发展潜力最强,民生改善方面紧随其后。最后,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构建后续配套政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后续配套政策组合、完善后续配套保障机制。
王佳[4](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马礼斌[5](2020)在《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为各国努力的共同方向。2011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陆续制定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林业建设。但是内蒙古林业发展仍然遇到不少的困难,其中之一是当前林业投融资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地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数据分析等手段,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当前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现状:生态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增长迅猛,内蒙古全自治区林地面积有6.75亿亩,森林面积达到3.92亿亩;地方政府持续性实施政策性投入,累计超过1500多亿元;开展林业贴息贷款、基金制度及证券市场融资;不断鼓励外资投入,全国2017年林业实际利用外资32718万美元。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主要存在四个问题:(1)内蒙古林业民间投资体量较小;(2)内蒙古林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3)内蒙古小规模林企、林农融资贷款相对较难;(4)内蒙古林农林权流转意愿较弱,林业资本市场不成熟。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完善内蒙古林业投融资渠道的建议。
李尔彬,孙延华,朱震锋,刘宇[6](2020)在《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回顾与天保工程相关的政策以及工程和政策的实施成效,揭示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明确了方向;国有林区以内在驱动力将天保工程推向更深层次。为适应天保工程和生态修复的要求,提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应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快林区的改革步伐;加大对天保工程区的投入,持续改善民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科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天然林资源多元化保护机制,以及建立农林融合发展的全新未来改革思路等建议。
夏天超,柯水发,李美[7](2020)在《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业人员福利分析——基于历史变化和横向比较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业人员薪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福利的变化,并与其他国有林区进行比较,揭示福利变化状况。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大量劳动力流失,森工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等方式提高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善了林区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状况,但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省区国有林区有较大差距。因此,建议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森工企业应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从业人员应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期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和福利水平,推动森工企业的发展,实现东北重点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李昂[8](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贾丽娜[9](2020)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作为重点国有林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重点国有林区的产业贡献度逐年提高,已升级为重点国有林区的支柱产业。伴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旅游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新的发展模式下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协调性及制约因素,研究新时期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新对策、新思路,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以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森林旅游和协调发展的概念,介绍生态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分析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的发展现状、成效及问题,为下文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层次分析法存在一致性检验困难的缺陷引出模糊层析分析法。根据目前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从区位条件、管理机制、资源要素、法律政策4个方面总结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以4个制约因素为基础,选取了 16个三级指标与4个制约因素共同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制约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以三阶段DEA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为基础,结合选取的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系统内部协调性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区位条件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资源要素影响次之,管理机制和法律政策对其影响相当;环境因素对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协调性结果影响存在差异;近年来只有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影响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协调性发展的指标影响程度均不一致。针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协调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森林旅游设施水平、依法依规发展旅游、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旅游发展创新力、重视科学技术应用8个有利于促进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秦会艳[10](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二、内蒙古森工集团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森工集团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重点国有林区 |
2.1.2 重点国有林区职工 |
2.1.3 社会职能移交 |
2.1.4 主观福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祉经济学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社会职能移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社会职能移交的历史背景 |
3.2 社会职能移交的现状 |
3.2.1 “公检法”移交情况 |
3.2.2 “教育”移交情况 |
3.2.3 “三供一业”移交情况 |
3.2.4 “医院”移交情况 |
3.3 社会职能移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医院移交难度大成本高 |
3.3.2 地方政府承接社会职能困难 |
3.3.3 地方政府只接收职能不要人员 |
3.3.4 涉及移交的职工身份复杂 |
3.3.5 国家缺少职能移交相关政策的支持 |
3.4 本章小结 |
4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1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框架分析 |
4.2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直接影响 |
4.3 社会职能移交通过公共服务变化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间接影响 |
4.3.1 “公检法”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3.2 “教育”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3.3 “三供一业”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3.4 “医院”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特征 |
5.2.3 相关变量解释 |
5.3 模型构建 |
5.3.1 双重差分模型 |
5.3.2 中介效应模型 |
5.4 结果分析 |
5.4.1 双重差分的结果分析 |
5.4.2 中介效应的结果分析 |
5.4.3 总体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推进社会职能移交提升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建议 |
6.1 明确社会职能移交的改革理念 |
6.2 加强森工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交流 |
6.3 国家与当地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
6.3.1 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 |
6.3.2 积极鼓励职工转岗就业 |
6.3.3 重点关注医疗职能的移交 |
6.3.4 提升“三供一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
6.4 政府与森工企业共同解决改革资金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及后续配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管理体制 |
2.1.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 |
2.2 研究范围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路径依赖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总体发展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1.3 社会民生概况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现状 |
3.2.2 国有森工企业改制重组现状 |
3.2.3 森工企业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现状 |
3.2.4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
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森林资源管理配套政策不完善 |
3.3.2 社会行政管理缺乏运行机制 |
3.3.3 森工企业承接政策和参与市场化经营能力较差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因素识别 |
4.3.1 影响因素指标的识别方法 |
4.3.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3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4 民生改善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5 职工心理预期及制度改善方面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4.3.7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
5.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评价公式及过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指标权重测算结果与分析 |
5.4.2 发展水平指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
5.5 各准则层发展潜力指数测算与评价 |
5.5.1 评价方法的设定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后续配套政策的对策建议 |
6.1 构建后续配套政策的原则 |
6.1.1 突出政府的顶层设计 |
6.1.2 契合职工的实际需求 |
6.1.3 注重政策制定的配套性 |
6.2 建立后续配套政策组合 |
6.2.1 推进思想意识转变 |
6.2.2 用好产业发展政策 |
6.2.3 强化法律法规政策 |
6.2.4 完善生态保护政策 |
6.3 完善后续配套保障机制 |
6.3.1 建立政府和森工集团的直通工作机制 |
6.3.2 营造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 |
6.3.3 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
6.3.4 开展改革教育宣传活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制度 |
2.1.2 林权制度 |
2.1.3 制度绩效 |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
3.3 林权制度现状 |
3.3.1 林权制度目标 |
3.3.2 林权制度设计 |
3.3.3 林权制度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1 指标选取 |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评价过程 |
6.4 结果分析 |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分析方法选取 |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3 结果分析 |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8.1.2 分析方法选取 |
8.1.3 分析过程 |
8.2 结果分析 |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9.3.3 健全法治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基础概念概述 |
2.1 现代林业 |
2.2 投资和融资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4 森林资源的外部性理论 |
2.5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3 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
3.1 内蒙古林业发展概况 |
3.1.1 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
3.1.2 林业发展成效 |
3.2 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现状 |
3.2.1 生态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增长迅猛 |
3.2.2 国家的政策性投入 |
3.2.3 林业贴息贷款、基金制度及证券市场融资 |
3.2.4 外资投入 |
4 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4.1 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1 内蒙古林业民间投资体量相对较小 |
4.1.2 内蒙古林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 |
4.1.3 内蒙古小规模林企、林农融资贷款相对较难 |
4.1.4 内蒙古林农林权流转意愿较弱,林业资本市场不成熟 |
4.2 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职能层面 |
4.2.2 林业融资体制层面 |
4.2.3 林业行业本身层面 |
5 对策建议 |
5.1 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民间投资主体 |
5.2 服务好林企林农,增强内蒙古林业投资吸引力 |
5.3 创新林企融资模式,降低内蒙古林业融资贷款难度 |
5.4 完善林权流转制度,健全内蒙古林业资本市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保工程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
1.1 天保工程促进了重点国有林区的改革发展 |
1.2 天保工程明确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基本方向 |
2 天保工程二期激发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内在动力 |
2.1 天保工程改善重点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成效不彰 |
2.2 天保工程一期对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一,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森工企业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 |
第二,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替代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
第三,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森工企业负担有所增加。 |
3 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促进重点国有林区开展改革顶层设计 |
4 天保工程期间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面临的问题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制度有待完善 |
4.2 天保工程区的民生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
4.3 森林资源结构性危机仍然存在 |
4.4 林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
4.5 改革的配套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
5 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措施建议 |
5.1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快林区的改革步伐 |
5.2 加大对天保工程区的投入,改善民生推进改革 |
5.3 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科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 |
5.4 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天然林资源多元化保护机制 |
5.5 形成农林融合发展的全新改革思路 |
(8)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旅游 |
2.1.2 协调发展 |
2.2 相关理论介绍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现状与问题 |
3.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历程 |
3.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现状 |
3.2.1 森林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
3.2.2 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
3.2.3 森林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长 |
3.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成效 |
3.3.1 森林旅游市场的扩大 |
3.3.2 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 |
3.3.3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 |
3.4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问题 |
3.4.1 产业竞争力弱 |
3.4.2 旅游区同质化严重 |
3.4.3 人力资源流失 |
3.4.4 资源保护与开发冲突加剧 |
3.4.5 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不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4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及缺陷 |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 制约因素 |
4.2.1 区位条件 |
4.2.2 管理机制 |
4.2.3 资源要素 |
4.2.4 政策约束 |
4.3 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3.2 备选评价指标 |
4.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制约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协调性分析 |
5.1 分析模型 |
5.1.1 三阶段DEA模型 |
5.1.2 灰色关联度模型 |
5.2 指标选取 |
5.3 四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协调性 |
5.3.1 第一阶段计算结果 |
5.3.2 第二阶段结算结果 |
5.3.3 第三阶段计算结果 |
5.4 四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内蒙古森工集团 |
5.4.2 吉林森工集团 |
5.4.3 龙江森工集团 |
5.4.4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
5.5 本章小结 |
6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 创新管理制度体系 |
6.2.1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
6.2.2 完善林地管理制度 |
6.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 提升森林旅游设施水平 |
6.5 依法依规发展旅游 |
6.6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6.7 提高旅游发展创新力 |
6.8 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森林生态 |
2.1.3 林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5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内蒙古森工集团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D]. 马田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及后续配套政策研究[D]. 郭红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内蒙古林业投融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D]. 马礼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6]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J]. 李尔彬,孙延华,朱震锋,刘宇.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6)
- [7]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业人员福利分析——基于历史变化和横向比较视角[J]. 夏天超,柯水发,李美.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6)
- [8]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D]. 贾丽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10]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