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凝胶电泳检测玉米种子纯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蛋白凝胶电泳检测玉米种子纯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利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玉米种子纯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荣[1](2021)在《马尾松PmDXS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文中指出DXS酶作为萜烯类生物合成MEP途径中首个关键酶。已有研究显示,在合成次生代谢过程中,DXS的过表达或抑制可以引起下游合成酶编码基因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重要产脂针叶树种,有必要开展其萜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研究。本文围绕马尾松DXS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原核表达、真核表达、启动子克隆及瞬时表达,进行初步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为后续揭示其在马尾松松脂萜类物质的合成调控及马尾松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一定帮助及参考。全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通过Genbank挖掘其他植物中DXS基因序列与马尾松转录组数据库比对,获得PmDXS序列,经PCR、c DNA末端RACE、软件拼接技术,克隆得到PmDXS基因全长序列(Genbank ID:MK970590),共计2513 bp,ORF预测开放阅读框为2223 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74 k D,属于亲水性蛋白,分子式C3536H5669N979O1035S27,等电点PI 8.54;含有TPP_enzyme、TPP_enzyme_PYR超级家族的核心序列和PLN02582多功能结构域,1-脱氧木酮糖-5-磷酸DXS合成酶家族特有的二硫酸铵结合位点和一个转酮醇酶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mDXS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非生物胁迫(机械损伤、15%渗透剂、过氧化氢、乙烯利、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的表达水平,发现根部表达量较为显着,且与其他成员的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6种非生物胁迫或激素处理后,表达量短时间内均有所上调表达。推测该基因在马尾松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面起重要作用,并参与抵御逆境胁迫时的萜类次生产物合成过程。构建35S::PmDXS::GFP亚细胞定位融合表达载体,运用注射法进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瞬时表达,结果表明PmDXS蛋白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属于质体蛋白;分析密码子偏好性确定其在E.coli中表达,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Trans B(DE3)/p ET28a-PmDXS,并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氯化钠、甘露醇、p H=5、p H=9环境下观察重组菌生物功能,发现在不同胁迫下的菌落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ET28a,与逆境胁迫存在正相关关系。运用Tail-PCR技术克隆PmDXS基因上游部分启动子序列1024 bp,经瞬时转化本氏烟草发现根、茎、叶组织及不同激素(ABA、IAA、Me JA、SA)处理的叶盘均有GUS组织表达活性,表明DXS启动子属于诱导型启动子,且能够驱动GUS报告基因于本氏烟草表达;构建p CAMBIA1302-PmDXS过表达融合载体转入生态型Columbia-0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后,测定在不同胁迫培养基平板(氯化钠、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甘露醇)下的表型,酶联免疫法分析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色素及酶活含量,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PmDXS过表达拟南芥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DXS酶活性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表现出一种正调控。综上,PmDXS基因作为MEP途径第一个关键酶,参与了马尾松逆境胁迫响应,并在激素/非生物胁迫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王顺喜[2](2020)在《玉米抗病相关小肽和蛋白的挖掘及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病害严重降低作物产量,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因此培育抗病品种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挖掘与病害免疫相关的小肽和蛋白对作物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小肽是一类由2~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体的多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来源于传统编码区的传统肽(CPs),最新的研究表明来源于传统认为不翻译的区域的非传统肽(NCPs)在生物体的多种生命活动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包括生长发育和免疫调控。而在植物领域,由于NCPs大规模提取及鉴定方法的缺乏,极大的限制了植物NCPs的研究,也严重约束了人们对植物NCPs的认知和利用。该研究围绕大规模挖掘植物NCPs的需求,首次建立了植物多肽基因组学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在单子叶植物玉米和双子叶植物拟南芥中进行了NCPs的大规模挖掘。在建立的多肽基因组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多肽基因组学技术体系,在玉米中研究了受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诱导的NCPs。进一步的功能研究首次证实了NCPs在调控玉米天然免疫反应及抗病中的积极作用。另外,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挖掘了与P.polysora抗性相关的蛋白,并对其中一个候选蛋白(Zm REM1.3)进行了功能研究,证实了其在P.polysora抗性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该研究首次建立了植物多肽基因组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水浴加热结合添加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来避免内源肽提取过程中大分子蛋白和内源肽自身的降解,并利用10 KDa超滤管对内源肽进行富集。对富集后的内源肽进行高通量的质谱检测,质谱结果分别搜索Ensembl蛋白数据库和自建的多肽基因组数据库。将得到的高可信度内源肽进行合并后匹配到对应的基因组位置,并去除多基因组匹配位点的内源肽。最后根据基因组注释将来源于传统编码区的内源肽定义为CPs,将来源于传统认为不翻译的区域(包括基因间区、UTRs区、内含子区和跨基因元件的区域)的内源肽定义为NCPs。2、利用建立的植物多肽基因组学的方法,在玉米中鉴定到1993个NCPs和844个CPs。分析研究发现,NCPs的肽段长度显着短于CPs的肽段长度,NCPs的分子量也小于CPs的分子量,说明NCPs和CPs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通过分析NCPs和CPs的基因组分布发现,NCPs呈现出和CPs不一样的分布特征,CPs在染色体上偏向于端粒分布,而NCPs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分析NCPs的来源发现,NCPs的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来源于基因间区、内含子区、UTRs区,甚至可以跨越不同的基因元件。该结果在蛋白翻译水平上用直接的证据揭示了植物基因组中有大量以前认为不翻译的区域其实是可以翻译的。3、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手段对我们建立的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进行了验证。首先,利用合成实验的方法对实验质谱和合成肽质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验质谱和对应的合成肽质谱高度一致。接下来,进行了包括m RNA、circ RNA、lnc RNA和small RNA在内的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806(90.62%)个NCPs有转录数据支持。最后,通过核糖体印记测序(ribo-seq)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732个NCPs可以被ribo-seq结果验证。这些结果证明了我们建立的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所建立的植物多肽基因组学的适用性,进一步将建立的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成功应用到了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在拟南芥中鉴定到1860个NCPs和2363个CPs。分析研究发现,在拟南芥中鉴定到的NCPs的肽段长度也显着短于CPs的肽段长度,并且拟南芥中鉴定到的NCPs也可以来源于基因间区、内含子区、UTRs区,甚至可以跨越不同的基因元件。结果表明,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以前认为不翻译区域的翻译是普遍存在的,尽管它们可能有不同的翻译模式。以上结果表明,该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可应用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植物玉米,证明了所建立的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的广泛适用性。4、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NCPs在控制玉米相关数量性状(籽粒性状和抗病性)的区域和驯化区间显着富集,暗示了NCPs在玉米进化和复杂数量性状(尤其是抗病性)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玉米NCPs与抗病的关系,建立了比较多肽基因组学技术体系。采用植物天然免疫诱导物flg22(PAMP)处理玉米,研究了PAMP诱导后的玉米内源肽变化情况。共鉴定到662个差异表达的内源肽,其中CPs 451个,NCPs 211个。在处理后30分钟和24小时,分别鉴定到428个差异表达的内源肽,其中共有的差异表达内源肽有194个。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内源肽中,6个NCPs在处理后30分钟和24小时均上调表达,7个NCPs均诱导表达。通过对玉米PAMP诱导的差异表达NCPs的鉴定,为NCPs在植物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5、为了进一步研究PAMP诱导的NCPs在玉米天然免疫反应以及玉米抗病中的作用,对13个诱导或上调表达的NCPs进行免疫相关参数检测,共筛选到2个NCPs在植物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1个NCP对玉米病害具有广谱抗性,我们命名为NCP-1。研究表明,NCP-1可以促进活性氧(ROS)的积累、胼胝质的沉积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通过对玉米小斑病、根腐病和新月弯孢菌的抗性进行鉴定发现,NCP-1可以显着提高玉米对多种病害的抗性。上述结果表明,NCP-1可以作为植物免疫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天然免疫反应,进而诱导植物的抗病性。该研究是NCPs在植物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首次报道,为植物NCPs的功能研究和植物抗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候选分子。6、为了筛选南方锈病抗性相关蛋白,对玉米感病自交系(Lx9801)和抗病自交系(P178)接种玉米南方锈病病原多堆柄锈菌(P.polysora)及对照缓冲液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的方法共鉴定到了6612个蛋白质。其中,1489个蛋白在抗病自交系中差异表达,1035个蛋白在感病自交系中差异表达。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富集在多个生物学过程,抗病组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代谢过程和刺激响应;感病组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响应。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抗病组主要富集在碳固定途径、核糖体代谢和光合作用;感病组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代谢途径和碳固定途径。7、从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中,筛选了到3个防御相关候选蛋白进行了后续研究,证实了一个候选蛋白(Zm REM1.3)在玉米南方锈病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q RT-PCR分析发现,Zm REM1.3的表达不仅受P.polysora的诱导,而且还受植物激素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的诱导。进而采用转基因技术将Zm REM1.3在玉米中过表达,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Zm REM1.3在转基因阳性株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对应的阴性株系。对转基因材料接种P.polysora后发现,过表达Zm REM1.3的转基因阳性株系对P.polysora的抗性显着增强,通过Mu转座子插入突变体证实了Zm REM1.3在P.polysora抗性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P.polysora侵染后,过表达Zm REM1.3的阳性株系的SA和JA含量显着提高,同时,防御相关基因在过表达Zm REM1.3阳性株系中的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对应的阴性株系。以上结果表明,Zm REM1.3可能通过SA/JA介导的防御信号通路,诱导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正向调控玉米对P.polysora的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植物多肽基因组学的方法,为植物NCPs的挖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植物NCPs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进行大规模NCPs的鉴定表明,植物基因组中有很大一部分以前认为不翻译的区域其实是可以翻译的,这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新的着力点。通过对NCPs在玉米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首次证实了NCPs在玉米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植物抗病研究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另外,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了与南方锈病抗性相关的蛋白——Zm REM1.3,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在P.polysora抗性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性资源。

刘胜男[3](2018)在《7个苜蓿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其鉴定方法比较》文中提出苜蓿品种真实性与纯度鉴定对保证种子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晰苜蓿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对育种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分别采用种子贮藏蛋白、同工酶、ISSR以及SSR分子标记方法,对内蒙古地区主栽的7个苜蓿品种23份材料进行了分析鉴定,构建出7个苜蓿品种的MCID法品种鉴定图,比较了四种鉴定方法在苜蓿品种鉴定上的效果,分析了同品种不同产地和收获年份材料之间的遗传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2-3条ISSR引物或2-3对SSR引物的指纹图谱即可绘制出1套7个苜蓿品种的鉴定图,并能有效鉴定出各品种。2、针对7个苜蓿品种标准样研究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法扩增图谱条带数和多态性比率均较高,平均扩增条带数SSR分子标记高于ISSR分子标记,清蛋白和球蛋白指纹图谱的多态性较低,谱带数较少,3种同工酶指纹图谱虽然多态性高但是谱带总数少。上样液的制备中同工酶、种子贮藏蛋白比两种分子标记法更快捷,但电泳环境条件要求高;ISSR分子标记法制备凝胶更简单方便。分子标记法更适用于苜蓿品种鉴定。3、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和收获年份的材料间存在遗传变异:来源一致且收获年份接近的材料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变异差异较小,说明遗传变异受环境的影响。

张高原[4](2013)在《西(籽)瓜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籽)瓜杂交一代种子纯度鉴定进行研究,并与田间鉴定结果进行对比,成功构建了一套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SSR种子纯度鉴定方法,同时,对16份西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进行研究,并进行遗传相似和聚类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CTAB-子叶、CTAB-真叶、CTAB-种子、SDS-子叶、SDS-真叶和SDS-种子这6个处理组合,发现CTAB法提取西(籽)瓜DNA的总体效果较SDS法好,叶片提取效果较种子好。2.试验优化的西(籽)瓜种子纯度鉴定的PCR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5μl,其中包括25mmol/L镁离子2μl、5U Taq DNA聚合酶0.2μl、10pmol/L上下游引物各1.5μl、2.5mmol/L dNTPs1.5μl、10×Reaction Buffer2.5μl、50ng/μl模板DNA1~2μl、然后加ddH2O至25μl;采用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压90V,时间2.5h。3.比较四种银染方法,得出方法四较前三种方法具有所需药品少,成本低,染色显影时间短,背景浅且条带清晰等优点。4.通过83对SSR引物的筛选,得到了3对稳定性强、可重复性好、在杂交种及其母本之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然后分别用SSR和田间两种鉴定方法,对比鉴定结果,两者完全一致,SSR鉴定准确率达100%。5.利用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成功将16份西瓜杂交种大致分为3大类,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63~0.864,平均0.641,构建了16份西瓜杂交种的数字指纹图谱。

白静[5](2011)在《杂交棉品种SSR核心引物的筛选与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数目繁多,乱、杂、假的现象非常普遍,给棉花生产和品种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保证生产上推广品种的真实性、纯度是其中有力的措施之一。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鉴定杂交棉真实性和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杂交棉品种遗传背景窄、品种间多态性低,并且SSR引物数量大、信息含量差别大等原因,SSR标记在杂交棉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上的应用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该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杂交棉进行多态性SSR标记核心引物筛,利用核心引物对杂交棉品种进行了真实性、纯度鉴定,简化和优化鉴定技术及统计方法以及评价我国杂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棉花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区试的42个杂交种及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杂交种华杂棉H318计43个品种为材料,对Cotton Microsatellite Database (http://www.cottonssr.org)网站上公布的2200对引物进行筛选,得到80对综合表现良好的引物。以各单位育种家提供的37个推广杂交棉品种为材料,对80对引物进行验证和评价,最终选择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且分辨能力强的56对引物为核心引物。验证结果表明,56对引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实用性、可靠性。2.56对SSR引物在37个杂交棉品种共检测到95个多态性位点,变幅为1-3个,共检测到161个基因型,平均每个位点有1.69个,变幅为2-7个。利用10对核心引物通过组合的方式可以将37个验证品种完全区分开,这10对引物推荐作为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首选核心引物。3.利用NTSYS-PC V2.1软件对37个品种SSR分子标记进行聚类,结果显示37个品种基本被分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两个亚群。4.用分子标记技术和田间性状考察两种方法鉴定鄂杂棉10号、C11l、华杂棉H318三个杂交棉品种的纯度,两种鉴定方法测得的纯度值均为华杂棉H318>鄂杂棉10号>C111,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要低于田间性状鉴定结果。5.提出一种新型纯度统计计算方法,与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结果差异不显着。理论上新型计算方法更准确,更好的揭示每个单株的遗传信息,对目前杂交种研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周红伟[6](2010)在《青海省主栽春油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纯度鉴定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省低海拔地区主要种植甘蓝型油菜,品种多达7个,其中包括杂交种6个杂交种和常规种1个常规种。品种真伪及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对于打击假冒伪劣,维护育种者的权益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种纯度的鉴定,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田间种植鉴定,该方法可提供的检测指标有限,且准确性差。近年来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能直接反映基因组水平的差异,已广泛应用到农作物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品种鉴定中,并成为杂交种真伪鉴定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应用SSR分子标记对我省目前广泛推广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指纹图谱及青杂系列杂交种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用于指纹图谱的构建,发现同时采用P013、P052这2对引物组合或同时采用P086、P027和P021这3对引物组合,可以将14份供试材料(包括6个杂交种品种、7个亲本材料及1个常规种)完全区分开来。这些指纹可用于亲本材料和杂交种真伪的鉴别。(2)筛选出在各品种中具有共显性标记的引物:青杂2号(P019、P027),青杂3号(P013、P027、P052),青杂4号(P027、P052、P086),青杂5号(P030、P085)。(3)利用获得的共显性引物对2008年大田生产杂交种的纯度进行鉴定,同时也采用传统田间种植的方法对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实验室检测各杂交种纯度分别为:青杂2号纯度:83.41%(P027)、83.90%(P019);青杂3号纯度:87.02%(P027)、86.54%(P052)、86.06%(P013);青杂4号纯度:70.67%(P027)、69.23%(P052)、68.75%(P086);青杂5号纯度:85.37%(P030)、82.93%(P085)。田间鉴定各杂交种纯度分别为:青杂2号88.29%、青杂3号91.35%、青杂4号72.12%、青杂5号87.80%。实验室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实验室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均较田间鉴定结果偏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田间鉴定以育性为依据,即田间表现可育为真杂种、田间表现不育为假杂种,而分子标记检测不仅可以区分可育与不育单株,而且还可以将可育株中的真杂种和恢复系单株、保持系单株及杂单株区分开。(4)将田间表现为可育而分子标记检测为父本带型(推测为恢复系)、田间表现为可育而分子标记检测为母本带型(推测为保持系)的单株分别与不育系测交,并自交,在云南鉴定测交F1和自交种的育性,结果表明推测为保持系单株的测交F1全为不育株,自交种全部可育;而推测为恢复系单株的测交F1全为可育株,自交种全部可育。证明了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相对于传统的田间种植鉴定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更为准确。

成广雷[7](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刘顺湖[8](2008)在《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与亚基归组及其变异程度、遗传和QTL分析》文中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原产于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食用植物油的来源。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组分(主要为11S和7S及其比值)和亚基是大豆蛋白质品质的重要性状。以往蛋白质组分及其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超速离心分离或碱溶、酸沉、凝胶过滤纯化方法,这些方法适于小样本大样品的情况。对于育种和资源研究,需要一种能处理大样本小量样品、简单易行的技术。国内外不同学者曾经对蛋白质组分做过SDS-PAGE分析,电泳分析比较简易,但所分析材料多局限于局部地区的个别品种,缺乏代表性,所获蛋白质组分和亚基分子量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参考价值受到限制。因此,分析材料的范围有待扩大,材料代表性有待提高,以便把研究结果用于大豆蛋白质品质改良的研究中,因为育种者期望用简易方法研究资源和育种材料,提高育种成效并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方法未解决时,育种者只对蛋白质含量做了分析测定,也做了一些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但对11S、7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很少。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目的为:(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640份具有代表性的栽培大豆品种的蛋白质SDS-PAGE分析,揭示蛋白质组分和亚基的电泳条带分布规律、确定鉴别大豆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的分子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相对简单的测定其相对含量的方法。(2)以原产于我国各个生态区的代表性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为材料,在同一试验条件和同一直接测定方法下研究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对蛋白质含量、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资源变异的特点,并从中优选特异资源以供蛋白质品质育种利用。(3)在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提供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和重组回交自交系群体NJBIEX,探讨蛋白质含量、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的遗传机制并进行QTL定位,筛选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大豆蛋白质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640份栽培大豆品种的提取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品种间电泳条带数和条带分子量(MW)变异很大,在SDS-PAGE谱带中不同分子量的电泳条带呈现连续分布的趋势,没有间断点。参照前人结果,根据分布峰谷状况,按分子量把SDS-PAGE谱带划分成两个区域:分子量MW<44 KDa区域和分子量MW≥44 KDa的区域。第一个区域对应为11S组分,第二个区域对应为7S组分。进一步按照电泳条带次数分布的峰谷变化将条带分组称为亚基组。第一个区域的电泳条带归为4个亚基组,即11S-1(14.4-22 KDa)、11S-2(22-26 KDa)、11S-3(26.34 KDa)和11S-4(34-44 KDa);第二个区域的电泳条带归为6个亚基组,即7S-1(44-49KDa)、7S-2(49-55 KDa)、7S-3(55-67 KDa)、7S-4(67-73 KDa)、7S-5(73-82 KDa)和7S-6(82-91KDa)。11S-1~11S-4相对含量之和作为11S组分的相对含量,7S-1~7S-6相对含量之和作为7S组分的相对含量,从而计算11S/7S的比值。2.对全国138份野生豆、409份地方品种和148份育成品种以及83份国外引进品种(合计778份)的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分析结果,全国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变幅分别为39.2~54.2%、7.5~17.5%和47.3~64.6%,地方品种为38.8~51.5%、11.5~23.4%和55.6~70.6%,国内育成品种为41.7~49.4%、12.9~24.9%和55.6~72.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人工选育后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有大幅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平均数和变异度则有减小,说明以往人工进化着重在油脂含量的改进。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3性状各群体在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区平均间差异并不大,各区都有优良变异。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并未发现相关;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油脂含量与地理纬度出现显着正相关;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与地理纬度还出现显着负相关;野生自然状态下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之间无相关,而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依次增强了负相关,说明形成这种相关的原因在于地区间油脂含量人工进化程度的差异。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着相关。从各生态区和国外引进品种中优选出高蛋白质(≥50%)、高油脂(≥23%)和高蛋脂总含量(≥68%)种质各10份,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3.以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差异较大的科丰1号与南农1138-2衍生的RIL群体(NJRIKY,简称KY)和ZDD2315与Essex衍生的BIL群体(NJBIEX,简称EX)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在KY中蛋白质含量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1.3%和53.7%,11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14.3%和50.7%,7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34.5%和45.1%,11S/7S比值的为74.8%和20.1%,4个11S亚基组的为45.2~77.9%和15.5~41.2%,6个7S亚基组的为38.9~67.8%和29.2~45.5%。在EX中蛋白质含量的为40.9%和37.2%,11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60.7%和17.0%,7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44.1%和21.6%,11S/7S比值的为56.6%和10.1%,4个11S亚基组的为45.4~67.6%和26.6~53.4%,6个7S亚基组的为76.2~92.6%和5.0~22.2%。在KY中蛋白质含量、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的多基因遗传率高于主基因遗传率,而11S和7S的亚基组则相反。EX中多数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率。两个群体的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多基因遗传率有差异,但都比较高,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4.以KY和EX为作图群体采用Win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程序,利用CIM法进行QTL检测,结果在KY中蛋白质含量2个QTL(B1pr和Epr1),累计贡献率为16.5%。11S组分相对含量2个QTL(A211S和D1a11S),累计贡献率为13.3%。7S组分相对含量2个QTL(I7S1和I7S2),累计贡献率为12.7%。11S/7S比值3个QTL(D1arat、Irat1和Irat2),累计贡献率为19.8%。11S和7S的亚基组QTL贡献率均低于10%。在EX中蛋白质含量1个QTL(Epr2),贡献率为10.6%。11S组分相对含量2个QTL(E11S和B211S),累计贡献率为23.5%。7S组分相对含量3个QTL(E7S1、E7S2和D1b-27S),累计贡献率为38.3%。11S/7S比值1个QTL(Erat),贡献率为14.3%。4个11S亚基组QTL贡献率为8.7~21.9%,其中11S-1的QTL(M11S-11)贡献率最高(21.9%),6个7S亚基组QTL贡献率8.2~16.3%。在KY的D1a连锁群上的分子标记GMKF008b-GMKF008a之间和在EX群体的E连锁群上的分子标记sat380-satt263之间各检测到3个QTL,GMKF008b-GMKF008a与11S组分的OTL D1a11S、11S/7S比值的QTL D1arat和7S-2亚基组的QTL D1a7S-2相关联,sat380-satt263与11S组分的QTL E11S、7S组分的QTL E7S1和11S/7S比值的QTL Erat相关联,它们是重要的分子标记。在两个群体中除了个别性状,检测到的QTL位点贡献率都很低(KY中一般低于10%,EX中约10%左右),没有检测到贡献率高的主效QTL位点。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中主效QTL数量少、贡献率低,仅能解释约10%的表型变异,因此,多基因起着重要作用,这与遗传分析的结果相一致。本研究提出的亚基组划分标准和方法,经验证试验证明简单、稳定和使用方便,并在本研究的资源分析、遗传分析和QTL分析中得到应用。通过对778份资源的分析所筛选的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遗传分析和QTL分析说明在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中多基因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组分时既要利用主基因又要注意多基因的积累。QTL分析发现的重要分子标记,有希望作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参考。

党根友[9](2008)在《芸豆栽培品种经济性状及种子贮藏蛋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芸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旱地农业发展以及出口创汇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及营养保健意识增强,芸豆作为食用蛋白资源,在现代功能食品开发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然而,由于芸豆科研起步较晚,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芸豆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品质研究甚少,尤其是对我国芸豆主要栽培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及与品质有密切关系的种子贮藏蛋白(SP)缺乏系统研究。因此,评价芸豆栽培品种、探索蛋白品质特性,提高产量和品质成为芸豆生产和产业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近年来各地引进的芸豆品种(系)或地方生产品种为材料,在分析芸豆产量稳定性、丰产性的基础上,对芸豆形态性状、种子贮藏蛋白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参试品种中,半蔓生(北方组)、直立(北方组)、直立(西南组)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基本一致,前3位都为生育日数、荚长、荚粒数,半蔓生(西南组)前三位为株高、荚长、百粒重,表明环境条件对半蔓生型芸豆的产量与各性状关系有一定影响;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中Y05、Y07属于高产、较稳定型品种,Y12属于低产较稳定型品种,其余18个芸豆品种属于中产较稳定型品种。(2)在芸豆生长状况中,生育日数的变异系数最低,为17.94%,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9.05%;各试点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贵州贵阳,为46.1%,各试点平均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新疆阿勒泰,为17.8%。贵州、新疆、陕北的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这些地区环境对芸豆各品种的经济性状影响较小;芸豆质量性状中的粒色、粒型的形态差异很明显。(3)芸豆种子贮藏蛋白的盐溶蛋白、水溶蛋白和总蛋白差异较小,仅有条带的深浅和个别亚基的差异,每个芸豆品种子叶和胚的贮藏蛋白差异非常明显,胚的各分子量蛋白含量相对均匀,子叶蛋白分子量在43000Da左右的3个亚基含量非常丰富,条带光密度约占50%以上;不同芸豆品种之间胚、子叶都有差异,子叶在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43000Da左右的3个亚基以外的亚基,43000Da左右的3个亚基在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在于含量的相对不同。(4)芸豆种子发芽过程中,高分子量蛋白亚基的降解速度快于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子叶亚基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胚的亚基降解速度;不同品种之间的子叶、胚条带差异明显,种子活力高的品种(Y05、Y06)降解速度快于种子活力低的品种(Y09、Y1+1),而蛋白含量高的品种(Y1+1、Y05)与蛋白含量低的品种(Y06、Y09)差异不明显。(5)芸豆种子积累过程中,种子积累早期,各品种的物质积累差异不明显,在开花后20-35d时间段各品种(除Y1+2)籽粒的干、鲜重以及子叶、胚蛋白都急剧上升,籽粒的子叶、胚的贮存物质大量合成,在开花后35d左右籽粒积累速度开始趋缓,籽粒鲜重在40d开始因脱水逐步下降,干物质只有少量的积累与合成,开花后40d与45d干重基本持平;各品种之间的蛋白含量和积累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各芸豆品种之间的生长习性(株型)、籽粒大小、蛋白含量、生育期等因素差异较大有关。(6)芸豆的营养成分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尤其与粒色关系较大;在百粒重数据比较完整的9个试点中,黑龙江青冈、贵州威宁、六盘水后两年比前两年有明显的增加;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的百粒重差异明显,其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肥力等因素有关,其中,西北的甘肃平凉、陕西靖边、新疆哈巴河、阿勒泰的百粒重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可能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有关;发芽势与种子粒色、籽粒大小、株型等因素有关。

郭艳[10](2007)在《陕油10号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文中指出种子纯度是作物种子的主要质量指标,它对产量及产品品质均有直接而明显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多种纯度鉴定方法,如形态学鉴定,细胞学鉴定,种子蛋白及同工酶电泳,RFLP,RAPD,AFL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发展,以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地阐述。本研究运用田间自然鉴定,细胞学鉴定和同工酶鉴定对陕油10号杂交种纯度进行检测,其研究结果如下:1.细胞学鉴定通过细胞学切片观察花蕾的发育情况,可区分出正常可育株和不育株。通过细胞学切片的观察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的雄蕊一直处于孢原细胞时期,不能形成花粉囊并产生花粉母细胞,雌蕊发育正常。不育系208A败育的时期为孢原细胞时期,其特点是花药由壁组织和维管束组成,无造孢细胞的分化和药室的形成,无花粉囊的分化,属于无花粉囊型细胞质不育型。这一方法用于纯度鉴定实际操作性不大。2.田间自然鉴定通过对花期的陕油10号杂交种和父母本调查其花蕾的发育情况,按正常可育株、不育株和杂株三种类型区分,计算不育株率和杂株率。经调查,全部1150株F1杂交植株中,可育株为1051株,不育株为96株,杂株为3株。根据统计结果计算,F1杂交种的纯度为91.39%,不育株率为8.35%,杂株率为0.26%。3.利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陕油10号杂交种的纯度,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鉴定只能区分出父本与杂交种,而杂交种与母本无法区分,因而无法区分出杂交种中混有的母本自交株,因此用酯酶同工酶不能够有效地鉴定陕油10号种子纯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可以有效地区分杂交种和父母本三者,而且三者的酶带差异是互补性差异条带。因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有效地鉴定陕油10号杂交种的纯度,鉴定结果为F1杂交种纯度为88.94%,这一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吻合。

二、利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玉米种子纯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玉米种子纯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尾松PmDXS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萜类化合物研究
        1.1.1 植物次生代谢
        1.1.2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结构、分类
        1.1.3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1.1.4 萜类途径合成基因的研究
    1.2 MEP途径中DXS酶的研究
        1.2.1 DXS基因功能研究
        1.2.2 DXS多基因家族的研究
        1.2.3 DXS与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
    1.3 植物启动子功能研究
        1.3.1 植物启动子定义
        1.3.2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
        1.3.3 植物启动子研究方法
    1.4 马尾松及其相关研究概况
        1.4.1 生物学特征
        1.4.2 生态学特征
        1.4.3 主要利用价值
        1.4.4 良种选育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马尾松DXS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菌种及克隆载体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引物合成及测序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2.2.2 蛋白表达分析
        2.2.3 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2.2.4 过表达拟南芥功能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mDXS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2.3.2 PmDXS蛋白表达分析
        2.3.3 PmDXS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2.3.4 过表达拟南芥功能分析
    2.4 讨论
        2.4.1 PmDXS基因序列与表达模式
        2.4.2 PmDXS蛋白表达
        2.4.3 PmDXS启动子克隆及瞬时表达
        2.4.4 PmDXS过表达拟南芥功能鉴定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参考文献

(2)玉米抗病相关小肽和蛋白的挖掘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肽的概念及分类
    1.2 小肽的功能研究进展
    1.3 非传统肽(NCPs)的研究进展
        1.3.1 NCPs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1 来源上游ORFs(u ORFs)的NCPs
        1.3.1.2 来源非编码RNA的 NCPs
        1.3.2 NCPs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3.3 NCPs数据库
    1.4 NCPs的鉴定
        1.4.1 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1.4.2 核糖体印记测序(Ribo-seq)技术
        1.4.3 质谱技术
        1.4.3.1 多肽组学
        1.4.3.2 多肽基因组学
    1.5 玉米主要病害
        1.5.1 小斑病
        1.5.2 南方锈病
        1.5.3 弯孢叶斑病
        1.5.4 根腐病
    1.6 植物天然免疫
        1.6.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反应(PTI)
        1.6.2 效应蛋白触发的免疫反应(ETI)
        1.6.3 植物天然免疫和抗病性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种植
        2.1.2 内源肽提取
        2.1.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
        2.1.4 多肽基因组数据库构建
        2.1.5 内源肽鉴定
        2.1.6 传统肽(CPs)和NCPs的鉴定
        2.1.7 内源肽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分布
        2.1.8 利用合成肽验证NCPs
        2.1.9 RNA-seq和 ribo-seq分析
        2.1.10 NCPs与玉米数量性状及驯化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的建立
        2.2.2 玉米CPs和 NCPs的大规模鉴定
        2.2.3 玉米NCPs的验证
        2.2.4 玉米CPs和 NCPs在基因组上的分布模式
        2.2.5 玉米NCPs可以来源于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2.2.6 玉米NCPs的功能分析
        2.2.7 植物多肽基因组学方法在拟南芥NCPs挖掘中的应用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PAMP诱导的差异表达内源肽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种植及处理
        3.1.2 内源肽提取
        3.1.3 LC-MS/MS
        3.1.4 多肽基因组数据库构建
        3.1.5 内源肽鉴定
        3.1.6 CPs和 NCPs的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比较多肽基因组学分析
        3.2.2 差异表达内源肽的鉴定
        3.2.3 CPs和 NCPs的鉴定
        3.2.4 差异表达内源肽的表达模式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NCPs在玉米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内源肽合成
        4.1.2 培养基配制
        4.1.3 禾谷镰刀菌培养及根腐病抗性鉴定
        4.1.4 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培养及小斑病抗性鉴定
        4.1.5 新月弯孢菌培养及新月弯孢菌抗性鉴定
        4.1.6 活性氧(ROS)相关成分染色及含量测定
        4.1.6.1 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
        4.1.6.2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
        4.1.6.3 ROS含量测定
        4.1.7 胼胝质染色
        4.1.8 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1.8.1 RNA提取及检测
        4.1.8.2 cDNA第一链的合成和检测
        4.1.8.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4.2 结果与分析
        4.2.1 NCP-1 促进ROS的积累
        4.2.2 NCP-1诱导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
        4.2.2.1 RNA的提取与c DNA第一链的合成、检测
        4.2.2.2 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的q RT-PCR
        4.2.3 NCP-1诱导胼胝质的沉积
        4.2.4 NCP-1提高玉米对根腐病的抗性
        4.2.5 NCP-1提高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
        4.2.6 NCP-1提高玉米对新月弯孢菌的抗性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2.1 材料种植
        5.1.2.2 病原繁殖
        5.1.2.3 多堆柄锈菌(P.polysora)接种及取样
        5.1.2.4 蛋白提取
        5.1.2.5 蛋白酶解和iTRAQ标记
        5.1.2.6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法(SCX)分级
        5.1.2.7 LC-MS/MS
        5.1.2.8 序列数据库搜索和数据分析
        5.1.2.9 RNA提取
        5.1.2.10 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检测
        5.1.2.11 qRT-PCR
        5.1.2.12 DNA提取
        5.1.2.13 玉米原生质体提取及亚细胞定位
        5.1.2.14 Western blot
        5.1.2.15 转基因玉米构建与检测
        5.1.2.16 突变体筛选
        5.1.2.17 激素含量测定
        5.1.2.18 石蜡切片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抗、感玉米自交系接种P.polysora后的表型比较
        5.2.2 iTRAQ分析抗、感自交系接种P.polysora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
        5.2.3 差异蛋白质的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5.2.4 ZmREM1.3的序列和表达分析
        5.2.4.1 ZmREM1.3的序列分析
        5.2.4.2 ZmREM1.3的表达分析
        5.2.5 ZmREM1.3的亚细胞定位
        5.2.6 过表达ZmREM1.3 增强玉米对P.polysora的抗性
        5.2.6.1 ZmREM1.3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分析
        5.2.6.2 过表达ZmREM1.3 增强玉米对P.polysora的抗性
        5.2.7 ZmREM1.3 突变体分析证实ZmREM1.3在P.polysora抗性中的积极作用
        5.2.8 过表达ZmREM1.3促进激素的积累及防卫基因的表达
    5.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玉米中鉴定到的NCPs
    附录二 玉米中鉴定到CPs
    附录三 拟南芥中鉴定到的NCPs
    附录四 拟南芥中鉴定到CPs
    附录五 Flg22处理30分钟后差异表达的内源肽
    附录六 Flg22处理24小时后差异表达的内源肽
    附录七 本研究所用引物
    附录八 DNA提取方法及相关试剂配制
    附录九 原生质体提取及转化相关试剂配制
    附录十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相关试剂配制
英文摘要

(3)7个苜蓿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其鉴定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品种鉴定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形态学鉴定法
        1.2.2 物理化学鉴定法
        1.2.3 染色体鉴定法
        1.2.4 生化鉴定法
        1.2.5 DNA分子标记鉴定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子贮藏蛋白鉴定
        2.2.2 同工酶鉴定
        2.2.3 ISSR-DNA分子标记鉴定
        2.2.4 SSR-DNA分子标记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7 个苜蓿品种标准样图谱分析
        3.1.1 7 个苜蓿品种分子标记图谱分析
        3.1.2 7 个苜蓿品种同工酶遗传图谱分析
        3.1.3 7 个苜蓿品种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图谱分析
    3.2 7 个苜蓿品种标准样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分子标记法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同工酶电泳法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或收获年份材料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3.3.1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或收获年份材料的ISSR指纹图谱比较
        3.3.2 在分子水平上对同一品种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3.3.3 同工酶法对同一品种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3.4 利用MCID法基于ISSR和SSR分子标记法绘制7个苜蓿品种的鉴定图
4 讨论
    4.1 在品种鉴定中四种方法的应用比较
    4.2 苜蓿品种鉴定图构建MCID法的探讨
    4.3 苜蓿品种间及品种内遗传变异与生境的关系
    4.4 苜蓿品种种质资源防杂保纯的建议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西(籽)瓜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指纹图谱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1.1.1 新品种登记
        1.1.2 品种纯度鉴定及分类
    1.2 种子鉴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2.1 形态学鉴定方法
        1.2.2 物理化学特性鉴定法
        1.2.3 计算机模拟形态分析方法
        1.2.4 生化指纹图谱电泳技术
        1.2.4.1 同工酶指纹图谱鉴定法
        1.2.4.2 种子贮藏蛋白指纹图谱鉴定法
        1.2.5 DNA指纹图谱电泳技术
        1.2.5.1 RFLP标记
        1.2.5.2 RAPD标记
        1.2.5.3 AFLP标记
        1.2.5.4 SSR标记
        1.2.5.5 ISSR标记
        1.2.5.6 SNP标记
    1.3 西(籽)瓜种子纯度鉴定存在的问题
    1.4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西(籽)瓜叶片和种子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试验材料
        2.1.1.2 药品与试剂
        2.1.1.3 仪器与设备
        2.1.2 方法
        2.1.2.1 西(籽)瓜叶片保存方法
        2.1.2.2 DNA提取方法
        2.1.2.3 DNA质量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西(籽)瓜杂交一代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1.1 试验材料
        3.1.1.2 药品与试剂
        3.1.1.3 仪器与设备
        3.1.2 方法
        3.1.2.1 西(籽)瓜总DNA提取方法
        3.1.2.2 SSR引物的搜集
        3.1.2.3 SSR-PCR反应程序
        3.1.2.4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3.1.2.5 最佳PCR反应体系稳定性的鉴定
        3.1.2.6 PCR反应产物上样液体积对电泳的影响
        3.1.2.7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与电泳
        3.1.2.8 染色与显影
        3.1.2.9 田间种植鉴定法
        3.1.2.10 西(籽)瓜种子纯度室内SSR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纯度及电泳检测结果
        3.2.2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3.2.3 DNA模板用量对PCR扩增的影响
        3.2.4 PCR反应体系稳定性检测
        3.2.5 上样量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影响
        3.2.6 最佳PCR反应体系的确定
        3.2.7 染色和显影方法的筛选
        3.2.8 田间种植鉴定
        3.2.9 室内SSR分子鉴定
        3.2.9.1 引物多态性表现
        3.2.9.2 特异性引物稳定性检测
        3.2.9.3 西(籽)瓜种子纯度田间鉴定与室内SSR鉴定的一致性
    3.3 讨论
        3.3.1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3.3.2 西(籽)瓜种子纯度鉴定
第四章 西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试验材料
        4.1.1.2 试验试剂
        4.1.1.3 仪器与设备
        4.1.2 方法
        4.1.2.1 DNA提取方法
        4.1.2.2 DNA质量检测方法
        4.1.2.3 SSR引物的收集
        4.1.2.4 PCR扩增
        4.1.2.5 电泳及染色
        4.1.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质量检测
        4.2.2 SSR引物多态性表现
        4.2.3 西瓜品种数字指纹图谱
        4.2.4 西瓜品种遗传相似度分析
        4.2.5 西瓜品种聚类分析
    4.3 讨论
        4.3.1 西瓜种子DNA提取
        4.3.2 西瓜指纹图谱构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杂交棉品种SSR核心引物的筛选与真实性和纯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我国棉花品种改良历史
    2 我国棉花品种现状
        2.1 品种选育类型及种植
        2.2 棉花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2.1 棉花品种多乱杂
        2.2.2 杂交棉制种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3 杂交种品种鉴定技术不配套
    3 棉花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4 棉花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
        4.1 棉花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方法
        4.1.1 形态学鉴定
        4.1.2 物理化学鉴定
        4.1.3 生化鉴定
        4.1.4 分子标记鉴定
        4.2 核心引物与多态性
        4.2.1 核心引物概念及研究进展
        4.2.2 核心引物的材料选择
        4.3 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重点和难点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引物筛选材料
        1.2 核心引物验证材料
        1.3 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材料的种植
        2.2 实验材料DNA提取及PCR扩增凝胶电泳
        2.3 分子标记鉴定带型记录方法
        2.4 引物的筛选、验证与评价
        2.4.1 筛选和确定核心引物
        2.4.2 核心引物评价与验证
        2.5 纯度及真实性鉴定
        2.5.1 共显性引物鉴定法
        2.5.2 核心引物鉴定法
        2.5.3 田间纯度鉴定
结果与分析
    1 核心引物
        1.1 核心引物筛选
        1.2 核心引物的确定与验证
        1.3 核心引物评价
        1.3.1 核心引物的代表性
        1.3.2 核心引物的实用性
        1.3.3 核心引物对杂交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 杂交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2.1 纯度统计和计算方法
        2.1.1 其中第一种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统计方法
        2.1.2 第二种为笔者提出的新型统计方法
        2.2 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
    3 杂交棉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结果的比较分析
        3.1 共显性引物鉴定法
        3.1.1 第一种统计方法
        3.1.2 第二种统计方法
        3.2 核心引物鉴定法
        3.2.1 位点纯度平均值统计计算法
        3.2.2 个体假位点纯度统计计算法
        3.4 田间鉴定结果
讨论
    1 核心引物种类和数量确定
    2 个体假位点纯度统计计算法对棉花杂交种的生物学意义
    3 应用分子标记进行纯度与真实性鉴定的可行性和突破口
    4 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仍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青海省主栽春油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纯度鉴定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指纹图谱构建常用方法
        1.2.1 生理生化标记
        1.2.2 分子标记
    1.3 品种纯度检测常用方法及研究进展
        1.3.1 形态学鉴定
        1.3.2 物理化学鉴定技术
        1.3.3 生理生化鉴定
        1.3.4 DNA 分子标记技术
    1.4 几种主要分子标记在指纹图谱构建和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1.4.1 RFLP标记
        1.4.2 RAPD标记
        1.4.3 SSR标记
        1.4.4 AFLP标记
        1.4.5 SRAP标记
    1.5 油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纯度鉴定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指纹图谱构建
    2.1 本章引论
    2.2 试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药品仪器
    2.3 方法
        2.3.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2.3.2 SSR 反应体系
        2.3.3 6%聚丙烯酰胺凝电泳
        2.3.4 银染显影方法
        2.3.5 数据记录及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引物筛选结果
        2.4.2 SSR 标记多态性及区分效能分析
        2.4.3 单个引物对14 个材料的分析
        2.4.4 指纹图谱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2.5.1 引物的筛选
        2.5.2 指纹图谱的构建
第3章 实验室品种纯度快速鉴定技术的建立
    3.1 本章引论
    3.2 试验材料
        3.2.1 引物一致性验证
        3.2.2 杂交种纯度鉴定
        3.2.3 实验室青杂2 号检测为恢复系和保持系单株的验证
    3.3 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引物筛选结果
        3.4.2 SSR 引物共显性标记及一致性验证
        3.4.3 大田抽样群体实验室与田间纯度鉴定结果
        3.4.4 实验室青杂2 号检测为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单株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试验反应体系的讨论
        4.2.2 SSR 分子标记准确性与真实性
        4.2.3 指纹图谱构建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4.2.4 大田制种SSR 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的可行性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3.3.1 研究方法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第七章 结论、讨论
    1. 讨论
    2. 结论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与亚基归组及其变异程度、遗传和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2 大豆籽粒蛋白质及其提取蛋白的组成
        1.2.1 大豆籽粒蛋白质
        1.2.2 亚基
        1.2.3 大豆籽粒提取蛋白的组分及其比值
        1.3 大豆蛋白质组分提取、凝胶特性及电泳分析研究
        1.3.1 大豆蛋白质组分的提取
        1.3.1.1 11S组分的分离提取方法
        1.3.1.2 7S组分的分离提取方法
        1.3.1.3 大豆分离蛋白的分离提取
        1.3.2 凝胶特性研究
        1.3.2.1 11S蛋白质的凝胶特性
        1.3.2.2 7S蛋白质的凝胶特性
        1.3.2.3 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特性
        1.3.2.4 大豆11S和7S蛋白质亚基与凝胶特性关系的研究
        1.3.3 11S和7S及其亚基的电泳分析
        1.3.3.1 7S和11S蛋白质的Disc-PAGE分析
        1.3.3.2 7S和11S蛋白质的亚基分子量SDS-PAGE分析
        1.3.3.3 7S和11S蛋白质亚基含量的SDS-PAGE分析
        1.4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含量测定
        1.4.1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1.1 栽培种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1.2 野生种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2 大豆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1.5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蛋白质组分性状变异特点
        1.5.1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蛋白质含量变异特点
        1.5.1.1 栽培种质蛋白质含量变异特点
        1.5.1.2 野生种质蛋白质含量变异特点
        1.5.2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蛋白质组分变异特点
        1.6 大豆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遗传研究
        1.6.1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规律的研究
        1.6.2 大豆蛋白组分、亚基及比值遗传规律研究
        1.7 分离分析检测QTL的方法及其应用
        1.8 大豆蛋白质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8.1 用于定位的遗传图谱和标记类型
        1.8.2 大豆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QTL定位结果
        1.8.2.1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结果
        1.8.2.2 大豆蛋白质组分、亚基和比值的QTL定位结果
        1.8.3 大豆蛋白质性状QTL定位结果的不一致性
        1.8.4 大豆蛋白质组分性状QTL定位方法探讨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参试资源材料
        2.1.2 参试群体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1.1 参试资源材料的田间试验设计
        2.2.1.2 参试群体材料的田间试验设计
        2.2.2 室内分析
        2.2.2.1 测试性状
        2.2.2.2 大豆提取蛋白的制备
        2.2.2.3 SDS-PAGE
        2.2.2.4 遗传分离分析方法
        2.2.2.5 QTL分析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和亚基归组的SDS-PAGE分析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大豆蛋白质的SDS-PAGE谱带
        3.1.2 电泳条带的蛋白质相对含量
        3.1.3 蛋白质电泳条带的次数分布
        3.1.4 11S和7S组分的相对划分
        3.1.5 亚基组的分子量范围
        3.1.6 11S/7S比值及亚基组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测定
        3.1.7 亚基组分类与Fonte和Sathe等方法亚基分子量标准的比较
        3.1.8 大豆提取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类稳定性的验证
        3.1.9 640份测试栽培品种11S和7S亚基组的次数分布
        3.2 讨论
        3.3 主要结论
    第四章 我国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及生态特点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我国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
        4.1.1.1 蛋白质含量的变异
        4.1.1.2 油脂含量的变异
        4.1.1.3 蛋脂总含量的变异
        4.1.1.4 11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1.5 7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1.6 11S/7S比值的变异
        4.1.1.7 11S和7S蛋白质亚基组相对含量的变异
        4.1.2 各生态区域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
        4.1.2.1 蛋白质含量的变异
        4.1.2.2 油脂含量的变异
        4.1.2.3 蛋脂总含量的变异
        4.1.2.4 11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2.5 7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2.6 11S/7S比值的变异
        4.1.3 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4.1.3.1 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与地理纬度的相关
        4.1.3.2 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相关
        4.1.3.3 11S和7S蛋白质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及其它性状的相关
        4.1.4 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优异资源的遴选
        4.1.4.1 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优异资源的遴选
        4.1.4.2 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组优异资源的遴选
        4.2 讨论
        4.2.1 关于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自然变异与人工进化
        4.2.2 关于大豆驯化后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的变异
        4.2.3 关于蛋白质、油脂含量与来源地纬度相关性和品质区划的意义
        4.2.4 关于大豆资源11S和7S蛋白质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变异
        4.2.5 关于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优异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4.2.6 关于蛋白质组分和亚基组优选种质的利用
        4.3 主要结论
    第五章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分析
        5.1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5.1.1 结果与分析
        5.1.1.1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次数分布
        5.1.1.2 蛋白质、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的遗传分析
        5.1.1.3 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及其11S/7S比值的遗传分析
        5.1.1.4 11S亚基组的相对含量遗传分析
        5.1.1.5 75亚基组相对含量遗传分析
        5.1.2 讨论
        5.1.2.1 KY与EX群体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遗传模型的差异
        5.1.2.2 蛋白质组分性状遗传模型的分析方法
        5.1.2.3 综合性状与分性状的遗传
        5.1.3 主要结论
        5.2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QTL分析
        5.2.1 结果与分析
        5.2.1.1 蛋白质、油脂和蛋脂总含量的QTL分析
        5.2.1.1.1 蛋白质含量
        5.2.1.1.2 油脂含量
        5.2.1.1.3 蛋脂总含量
        5.2.1.2 11S、7S组分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的QTL分析
        5.2.1.2.1 11S组分相对含量
        5.2.1.2.2 7S相对含量
        5.2.1.2.3 11S/7S比值
        5.2.1.3 4个11S亚基组相对含量的QTL分析
        5.2.1.4 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的QTL分析
        5.2.2 讨论
        5.2.2.1 KY与EX群体大豆蛋白质组分相关性状的QTL比较
        5.2.2.2 关于大豆蛋白质组分相关性状QTL的效应
        5.2.3 主要结论
    第六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点
        6.1 讨论
        6.1.1 大豆提取蛋白亚基组SDS-PAGE分析
        6.1.2 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
        6.1.3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
        6.1.4 综合性状与分性状的关系
        6.1.5 我国大豆蛋白质性状品质育种展望
        6.2 全文结论
        6.2.1 大豆提取蛋白组分和亚基归组的标准与方法
        6.2.2 我国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特点
        6.2.3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机制
        6.2.4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QTL定位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9)芸豆栽培品种经济性状及种子贮藏蛋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芸豆生产
        1.1.1 芸豆的生产与分布概况
        1.1.2 营养价值和综合利用
        1.1.3 芸豆资源多样性
        1.1.4 芸豆的栽培技术研究
    1.2 芸豆研究进展
        1.2.1 国内芸豆研究进展
        1.2.2 国外芸豆研究进展
    1.3 产量性状、蛋白研究方法
        1.3.1 产量的分析方法
        1.3.2 蛋白研究方法
    1.4 作物种子蛋白研究概况
        1.4.1 作物蛋白的研究状况
        1.4.2 蛋白组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1 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芸豆品种经济性状及稳产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试验精确度分析
        2.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2.3 参试品种(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芸豆品种经济性状差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芸豆数量性状分析
        3.2.2 芸豆质量性状分析
        3.2.3 芸豆主要经济性状及其生态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2.4 芸豆种子贮藏蛋白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芸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变化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样品的制备
        4.1.3 蛋白电泳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芸豆种子贮藏蛋白分析
        4.2.2 芸豆种子萌发过程蛋白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芸豆种子形成过程中蛋白积累特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籽粒、胚和子叶的发育与蛋白质的积累
        5.2.2 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芸豆品质特性与商品性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营养成分比较
        6.2.2 籽粒大小变化
        6.2.3 芸豆种子活力
        6.2.4 籽粒种皮脱色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芸豆经济性状及丰产性、稳定性
        7.1.2 芸豆的品种经济性状差异
        7.1.3 芸豆种子贮藏蛋白
        7.1.4 芸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7.1.5 芸豆种子蛋白蛋白亚基积累过程中的变化
        7.1.6 芸豆种子的品质与商品性
    7.2 讨论
        7.2.1 芸豆蛋白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7.2.2 芸豆种子贮藏蛋白与种子萌发的关系
        7.2.3 芸豆蛋白电泳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10)陕油10号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种子纯度鉴定方法及其发展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细胞学鉴定
        1.2.3 生化鉴定
        1.2.4 分子标记技术
    1.3 本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自然鉴定结果与分析
        2.2.2 细胞学鉴定结果与分析
        2.2.3 同工酶鉴定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田间自然鉴定分析
    3.2 细胞学鉴定分析
    3.3 同工酶鉴定分析
    3.4 其他方法的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利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玉米种子纯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尾松PmDXS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D]. 李荣.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玉米抗病相关小肽和蛋白的挖掘及功能研究[D]. 王顺喜.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3]7个苜蓿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其鉴定方法比较[D]. 刘胜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4]西(籽)瓜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D]. 张高原.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5]杂交棉品种SSR核心引物的筛选与真实性和纯度鉴定[D]. 白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6]青海省主栽春油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纯度鉴定技术的研究[D]. 周红伟. 青海大学, 2010(01)
  • [7]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8]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与亚基归组及其变异程度、遗传和QTL分析[D]. 刘顺湖.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芸豆栽培品种经济性状及种子贮藏蛋白特性研究[D]. 党根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10]陕油10号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D]. 郭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蛋白凝胶电泳检测玉米种子纯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