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蔗糖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惠琳[1](2020)在《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甲烷氧化菌素拟酶催化反应研究》文中认为天然过氧化物酶具有分离过程复杂,不易保存和不稳定易失活等缺点,作为具有高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和良好稳定性的模拟酶可以替代天然过氧化物酶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疾病检测等领域。反胶束体系可避免酶与周围有机溶剂直接接触,保护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微波条件可以增强酶的催化活性。本文将具有过氧化物酶模拟酶活性的甲烷氧化菌素-铜配合物增溶于反胶束体系中,利用微波辅助该模拟酶催化的反应,旨在寻找增强拟酶活性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甲基弯菌OB3b产生的甲烷氧化菌素(Mb)与铜配位结合合成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模拟酶Mb-Cu,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监测Mb-Cu模拟酶的合成。使用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AOT以及非离子型Brij35三种表面活性剂制备反胶束体系。以罗丹明B为探针确定了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10-44 mol/L,Brij35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10-44 mol/L,AOT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10-44 mol/L。三种反胶束的电导率均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大,未见转折点,体系稳定。对反胶束的粒径研究发现反胶束一旦形成并稳定后不受时间影响。制备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Brij35和非离子型AOT三种含有模拟酶Mb-Cu的反胶束进行催化反应,紫外光谱分析表明CTAB、Brij35和AOT三种反胶束都可加快模拟酶Mb-Cu的催化反应。对反胶束体系中各表面活性的最适浓度与含水量进行研究研究。在各表面活性最适浓度与含水率条件下对反应体系的pH、KCl浓度和H2O2浓度方面进行优化发现三种反胶束最优条件相同但Mb-Cu模拟酶的拟酶活性不同,即pH为8、KCl浓度为0.03 mol/L和H2O2浓度为9×10-44 mol/L时为最佳,此时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反胶束中模拟酶的酶活分别为3.593×10-44 mol/L·s、1.356×10-44 mol/L·s、2.176×10-44 mol/L·s。由拟酶活性对比得出在阳离子型CTAB反胶束中Mb-Cu配合物模拟酶催化性能最好。最后进行微波辅助下阳离子型CTAB反胶束体系中模拟酶Mb-Cu的催化反应,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微波进一步加快了催化反应。对反应体系的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进行研究,并使用响应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操作后调整微波温度56℃、微波功率500 W、反应时间为2 min,得出模拟酶的平均活性为5.267?10-33 mol/L·s,与没有微波辅助相比扩大约15倍。表明微波对反胶束体系中模拟酶催化反应有促进作用。本方法可用于与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相关的物质的快速检测。
陈虎[2](2018)在《改性β-葡聚糖提高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技术及功能性评价》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青海黑枸杞为原料,以现有提取纯化技术为基础,从黑果枸杞中提取花青素,对疏水化改性花青素、改性β-葡聚糖酯的制备工艺、黑果枸杞花青素的微胶囊包埋工艺、稳定机制、靶向释放特性和功能性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乙酸为改性剂,对黑果枸杞花青素进行疏水化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的黑果枸杞花青素适宜改性工艺条件为:花青素的添加量为0.89%(m:v),吡啶、乙酸和乙醇水溶液添加量的体积比为3:7:450(v:v:v),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在此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溶解度为27.50%,比未改性花青素降低了36.25%。2、以青稞β-葡聚糖为原料,2-辛烯基琥珀酸酐为改性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的青稞β-葡聚糖适宜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5 h,青稞β-葡聚糖的添加量4.5 mg/mL,温度45℃,2-辛烯基琥珀酸酐(W≥97%)的添加量为0.5%(v:v)。红外光谱表明,在此工艺下制备的青稞β-葡聚糖酯成功引入了C=O、C-O-C和新的双键。3、以改性青稞β-葡聚糖酯作为新型的微胶囊壁材,黑果枸杞花青素为芯材,实现在水相体系中对黑果枸杞花青素的包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的微胶囊溶液制备适宜工艺条件为:改性青稞β-葡聚糖酯浓度为2.5 mg/mL,温度45℃,pH 3.0,搅拌器输入功率5.0 W,搅拌时间2 h。在优化的包埋工艺条件下,水相体系中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化的包埋率为46%。4、以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水相体系中花青素的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环境因素(温度、自然光照、紫外光照、冻融循环)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花青素的氧化降解规律;结果表明:花青素微胶囊的热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花青素在低温和较低pH条件下较稳定,并且花青素微胶囊后对其的氧化降解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以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水相体系中花青素的保留率为指标,采用体内外模拟胃肠液的方法对花青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和靶向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肠液稳定性试验中,花青素微胶囊在胃液中比肠液中稳定,与未包埋花青素溶液相比,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在模拟胃液中其花青素的保留率提高了18.4%,在模拟肠液中提高了24.7%;在体外模拟胃肠液靶向释放试验中,在胃液中,90 min后,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和花青素未包埋溶液中花青素的释放率分别为7.5%、20.7%;在肠液中花青素缓慢释放,240 min后,二者花青素的释放率分别为21.9%、27.2%;花青素微胶囊在体内稳定性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保证花青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6、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食用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溶液安全无毒。在抗疲劳功效评价中,采用了负重游泳实验,并检测血乳酸水平、肝糖原水平以及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三项指标。研究发现: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溶液以低剂量组抗疲劳功效最佳(1.0 m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负重游泳时间增加了89.89%,血乳酸清除率为22.82%;肝糖原含量水平上升了123.5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水平降低了23.12%;在抗氧化功效评价研究中发现:三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黑枸杞花青素微胶囊溶液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组织中MDA含量,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其中高剂量浓度(8 mg/mL)组效果最好。
马琳侨[3](2018)在《日化用蔗糖多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蔗糖多酯(SPE)是近年来开发的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绿色”天然表面活性剂。它是通过在蔗糖分子上接一定链段的亲水基或者亲油基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在具有良好表面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了石油化工产物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所欠缺的可再生性、安全性、温和性及生物降解性。本文先用相转移法研究了蔗糖多酯的合成路线,针对蔗糖与脂肪酸甲酯反应的产物收率低、后处理路线长、废物多、成本高等缺陷,又创新地提出了将蔗糖先进行适当的聚氧乙烯醚化,使其转化为液态中间产物,然后与脂肪酸甲酯进行液液反应生成蔗糖聚醚脂肪酸酯的工艺路线。合成产物的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接近蔗糖多酯,但是后处理大为简化,废物大量减少,成本大幅降低,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果。首先,利用相转移法合成蔗糖油酸多酯,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了相转移法合成蔗糖油酸多酯的优化反应条件:相转移剂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比例,下同)为2.5%,分散剂油酸钾皂用量为5%,油酸甲酯/蔗糖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0h,催化剂为甲醇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用量为1%。粗产物精制条件:先用与产物等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在60 ℃洗涤1次;再用与产物等质量的乙醇,常温洗涤5次。用气相色谱测得残留的油酸甲酯质量分数为1.5%;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得残留的油酸钾皂为116.8 ppm。蔗糖油酸多酯的酯化度为7.15,蔗糖的转化率为80.5%,产物的收率为77.2%。采用蔗糖和环氧乙烷开环反应合成了蔗糖聚氧乙烯醚。确立了合成蔗糖聚氧乙烯醚的优化反应条件:正庚烷作为溶剂,溶剂/蔗糖质量比为1/1,催化剂NaOH,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4%,反应温度为90~100 ℃,搅拌转速为500 r/min。环氧乙烷/蔗糖摩尔比为4/1时,蔗糖的转化率为98.5%,蔗糖接上环氧乙烷的链节数为3.9。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产物结构,证明蔗糖接上了环氧乙烷链节,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中乙二醇的含量只有0.7%。再用蔗糖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反应,确立了合成蔗糖聚醚油酸多酯的优化反应条件:油酸甲酯/蔗糖聚醚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140 ℃,反应时间为8h,催化剂甲醇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用量为1%。粗产物精制条件:用与产物等质量的乙醇,常温洗涤3次。用气相色谱测得残留的油酸甲酯质量分数为0.8%。产物酯化度为7.67,蔗糖聚醚的转化率为95.8%,产物的收率为92.6%。还分别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蔗糖聚醚和油酸甲酯的反应表现,以及不同脂肪酸甲酯(如椰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对合成蔗糖聚醚脂肪酸酯反应的影响。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物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产物。最后,对蔗糖多酯和蔗糖聚醚油酸多酯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HLB值,发现比较接近;二者在香波和洁面膏中的表现也相似,应用于香波中,蔗糖油酸多酯和蔗糖聚醚油酸多酯代替硅油,都能使头发顺滑,且不油腻,能够明显地改善其干梳理和湿梳理性质;应用于洁面膏配方中,能够增加洁面膏的滋润程度,改善使用肤感。
罗锡平[4](2016)在《生物质竹炭复合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质竹炭(bamboo charcoal)是一种高效的吸附及催化剂载体材料,利用其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等结构特点,本论文研究制备了四种生物质竹炭新材料,根据材料的特征,对制备的竹炭新材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微生物降解废水等性能测试和糖酯、柚皮苷酯合成应用研究。本论文以生物质竹炭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生物质竹炭钛复合材料(BCT),对BCT进行结构表征,分析材料晶型结构变化,研究BCT对苯酚废水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了BCT结构和性能关系;以生物质竹炭为载体,制备了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BCMT),应用XRD、SEM等方法表征结构,研究了温度、负载量等对光催化活性影响,研究了BCMT对罗丹明B溶液光催化降解性能;以生物质竹炭为材料,将微生物挂膜于生物质竹炭,研制了生物质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材料(BCB),测试了对含酚废水净化处理能力;以生物质竹炭为载体,研制了生物质固定化脂肪酶(BCE),分析了竹炭固定化酶活及其稳定性,对酶促合成糖酯及柚皮苷酯进行了探索研究,拓展了竹炭在生物有机合成中应用。主要结论:1、生物质竹炭钛复合材料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后,光催化性能进一步增强;生物质竹炭固定微生物对含酚废水表现出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生物质竹炭固定化脂肪酶,保持了酶活性,酶促合成反应中活性稳定。2、高温活化对BC T中二氧化钛晶型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纯二氧化钛低于BCT光催化降解效率。活性组分二氧化钛分散于竹炭孔道及表面,增加了活性中心,并固定于载体上,有利于催化剂分离、再生利用。BCT再生催化性能良好,结合牢固。随着温度升高,样品晶型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450℃活化,出现锐钛矿型峰,特征峰更加尖锐,高温活化促进了二氧化钛晶粒度提高,同时出现了金红石型峰。BCT最佳组成和焙烧温度是:钛酸四丁酯和竹炭两者物质的量之比0.20:1,煅烧温度450℃。3、BCMT对罗丹明B溶液降解表现出一定活性,表现更好机械性能。生物质竹炭和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性能存在差异,对罗丹明B溶液的去除率不同,蒙脱石复合提高了材料机械强度,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更具有优越性。制备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最佳组成和温度是:竹炭10 g,钛酸四丁酯160 mL,酸化蒙脱石10 g,焙烧温度为450℃。4、BCB材料生物降解性能远远高于单一微生物降解。苯酚废水经过9h处理,苯酚去除率达到98.12%。生物质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制备条件:pH=6、投菌量为110 mL/10 g。BCB材料加速了苯酚的聚集,为BCB生物降解提供了高浓度区域,提高了降解效率。生物质竹炭是一种新型载体材料,在固定化微生物具有良好效果。5、BCE材料在合成糖酯具有很好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固定化过程,提高了脂肪酶活性,生物质竹炭固定化酶使用8次后,酶活力仍然维持83.23%,BCE活性高于游离酶。合成了三种不同糖酯化合物,实现了固定化酶回收使用。以竹炭固定化酶促合成了3种柚皮苷酯化衍生物,固定化酶催化柚皮苷酯化反应中活性良好。
王术,杜林婧,杜嘉杰,叶天赐,敖燕,胡玲,刘境廷,梁垚[5](2015)在《基于燕麦β-葡聚糖降解动力学研究合成低聚酯化燕麦β-葡聚糖》文中提出燕麦β-葡聚糖是β-D-吡喃葡萄糖通过30%的β-(1-3)糖苷键和70%的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高分子、无分支、线性和黏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43.0×108不等。低聚酯化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绿色、低成本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其终产物的HLB值与低聚后糖链的聚合度紧密相关,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燕麦β-葡聚糖降解动力学研究,其降解动力学曲线在1.5h-5h之间,基本符合线性分布,拟合方程为:Mw=33961.33384-6088.44742*t(R2=0.98211),并探索合成具有灵活可控的HLB值的低聚酯化燕麦β-葡聚糖。
段岢君[6](2015)在《椰子种皮的干燥动力学及其油脂利用》文中认为本文以椰子加工业产生的下脚料之一——椰子种皮为原料,通过对其干燥动力学表征、油脂提取工艺优化、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糖酯合成及相关洗涤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对椰子种皮传统干燥方式的转变、新型干燥设备和日化洗涤类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对拓宽椰子种皮的综合利用途径延长椰子加工产业链和提升椰子产品的附加值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该项研究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热重-差示热量扫描仪(TG-DSC)对椰子种皮的干燥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椰子种皮中的水分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且温度越高水分含量降得越快,其干燥速率呈现“钟形”曲线。Page模型的R2值最高(0.99964),χ2值最小(3.38446×10-5),其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性最好,是描述和预测椰子种皮的干燥过程的最佳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椰子种皮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在7.921×10-101.006×10-9m2/s范围内,干燥活化能为16.63kJ/mol:热流变化分析表明椰子种皮在干燥速率的分界点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吸热峰,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热峰变强,并向左移动,用于种皮中水分的蒸发扩散。其次,将椰子种皮在50℃条件下干燥后,以异丙醇为溶剂进行椰子种皮油提取工艺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60℃,时间3h,料液比1:4的条件下,提取率最高,达76.83%;所得种皮油具有一定的椰香味,为非干性油(碘值14.69g/100g),酸值为13.37mg/g,过氧化值为1.72mmol/kg;其脂肪酸组成含量最高为月桂酸(42.28%),饱和的脂肪酸含量达84.49%,C8-C12的脂肪酸含量为51.45%。最后,通过月桂酸木糖酯合成工艺的优化,制备椰子种皮油木糖酯,并进行手洗型洗洁精的开发。结果表明:在无水异丙醇体系中,月桂酸木糖酯的最适合成条件为A3D2B3C3(时间24h,酶0.4%,分子筛40g/L,月桂酸:木糖(摩尔比)1:2,该条件下月桂酸的酯化率高达(98.70±0.09)%;所得木糖酯出峰时间约为2.2min和2.3min,在1729.67cm-1位置有强吸收。利用此工艺合成的椰子种皮油木糖酯在25℃的HLB值为4.39±0.02,是一种W/O(油包水)型乳化剂(HLB值<8);在浓度为0.5g/L时,该酯的起泡能力、乳化性以及乳化稳定性最高,分别为30.4%、97.4%和66.2%,而其泡沫稳定性在浓度为0.4g/L时最高(82.7%);复配的手洗型洗洁精,无沉淀、无异味;去污力符合国标规定;粘附性、内聚性和弹性与市售洗洁精没有太大差异,基本符合餐具洗洁精的标准。
陈妍[7](2015)在《蔗糖酯基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来源,随着化石类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迫使人们将目光转向利用天然的生物质原料来代替化石类原料。蔗糖是一种源于植物多糖的天然生物质,来源充沛,其大分子衍生物在食品、日用化工、农业、医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精细化工产品,开展蔗糖基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论文工作,首先将甲基丙烯酸酰氯化,再与蔗糖反应,合成出甲基丙烯酸蔗糖酯(MASE);利用MASE和甲基丙烯酸共聚,得到甲基丙烯酸蔗糖酯基大分子衍生物;将MASE与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和烯丙基聚乙二醇等单体进行共聚,合成出了蔗糖酯基改性的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X射线衍射仪(XRD)、核磁共振仪(NM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合成的蔗糖酯基大分子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为:1)甲基丙烯酸蔗糖酯的合成研究:将自制的甲基丙烯酰氯与蔗糖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蔗糖酯。采用FT-IR和1H NMR分析,确定了MASE的合成。通过GC-MS分析发现蔗糖伯羟基反应活性大小,一个伯羟基先参与反应,另外两个伯羟基接着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单体摩尔投料比,确定了甲基丙烯酸蔗糖单酯的最优合成条件。2)MASE与甲基丙烯酸共聚反应研究:MASE和甲基丙烯酸通过自由基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与MASE的共聚物。采用FT-IR、13C NMR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ASE与甲基丙烯酸成功发生反应。通过粘度法,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大小。同时测量了不同浓度的共聚物溶液对玻璃、聚四氟乙烯及聚乙烯表面的接触角大小,以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接触角的影响。3)蔗糖酯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MASE及烯丙基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得到含蔗糖基的聚羧酸减水剂。用FT-IR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对该反应影响较大的反应因素。同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蔗糖酯掺量等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蔗糖基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特性粘度分析,研究了减水剂分子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zeta电位分析表明蔗糖的引入对水泥粒子具有分散稳定作用;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及水泥净浆孔隙率分析表明,减水剂的掺加,改变了水泥微孔分布,提高了水泥净浆试块抗折抗压强度。水泥水化产物XRD衍射分析及水泥水化热曲线分析表明减水剂的掺加对水泥的初始水化有缓凝作用。论文工作在MASE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研究,MASE的反应活性与共聚反应制备不同类型及功能的共聚物等方面有一定创新性;在蔗糖衍生物合成研究领域有新拓展,为其作为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的石油能源提供理论参考。
李雪琪,张思闻,钟艳婷,李南,钟南京[8](2014)在《棕榈油脂肪酸蔗糖酯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先采用棕榈油与甲醇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然后将所得脂肪酸甲酯与蔗糖在1,2-丙二醇体系中反应制备蔗糖酯。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蔗糖酯制备的反应条件,优化条件为:碳酸钾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3.5%、丙二醇用量为蔗糖质量的3.7倍、反应温度70℃和时间9h,在该优化条件下,蔗糖酯产率达70.8%。
逯与运[9](2014)在《超声波条件下蔗糖脂肪酸单酯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减压条件下合成蔗糖月桂酸酯,采用薄层层析(TLC)和硅胶柱层析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的组分通过红外光谱(IR),质谱(MS),高效液相(HPLC)及核磁共振(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TLC分离蔗糖月桂酸酯的较佳条件:点样量4μL,以氯仿/甲醇/冰乙酸/水(75:15:7:3,V/V/V/V)展开25min,然后用10%磷钼酸乙醇溶液喷雾,105°C显色10min。硅胶柱层析分离蔗糖月桂酸酯的较佳条件为:3g样品溶于10mL洗脱剂,35mm×700mm硅胶(200-300目)层析柱,流动相为TLC展开剂的配比。两种单酯组分分别为6-O-蔗糖月桂酸酯和6’-O-蔗糖月桂酸酯。其次,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减压条件下二甲基亚砜中无水碳酸钾催化棉籽糖和月桂酸甲酯的酯交换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棉籽糖脂肪酸酯合成的较佳条件为:反应压力为10Kpa,无水K2CO3占棉籽糖的摩尔分数为12%,棉籽糖/月桂酸甲酯的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65°C,产率可达44.3%。对合成的棉籽糖月桂酸酯进行分离纯化,薄层层析(TLC)分离棉籽糖月桂酸酯的较佳条件为:点样量4μL,以氯仿/甲醇/冰乙酸(V/V/V,75:25:4)展开10min,用10%磷钼酸乙醇溶液均匀喷雾后在105°C显色10min。硅胶柱层析分离棉籽糖酯的较佳条件为:1g样品溶于3mL的洗脱剂,过15mm×700mm硅胶(200-300目),流动相的配比与TLC展开剂相同。对纯化后的组分采用高效液相(HPLC),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两单酯组分分别为1’-O-棉籽糖月桂酸酯和6’-O-棉籽糖月桂酸酯。同时测定并比较了两种单酯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棉籽糖单酯具有相似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再者,研究了α-半乳糖苷酶酶解化学合成的1’-O-棉籽糖月桂酸单酯和6’-O-棉籽糖月桂酸单酯,获得了1’-O-蔗糖月桂酸单酯和6’-O-蔗糖月桂酸单酯。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α-半乳糖苷酶酶解棉籽糖脂肪酸单酯的条件,选取乙酸-乙酸钠作为酶解反应的缓冲液,酶解反应的较佳条件为:缓冲溶液pH为3.8,酶解时间为48h,酶解温度为37°C。在此条件下,酶解率约为82.6%。最后,研究了化学法和化学-酶法获得的蔗糖单酯的溶解性、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面张力(CMC值)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蔗糖月桂酸单酯具有相似的溶解性和HLB值,具有相近的表面张力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郭亮池[10](2015)在《基于脱氢枞酸新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和应用》文中指出脱氢枞酸是从歧化松香中分离出的一种三环二萜类化合物,其分子骨架中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3个手性中心:C-4、C-5、C-10,其中的C-4为季碳原子,且连有羧基。手性碳原子上羧基和脱氢枞酸的菲环结构都是很好的手性识别基团,因此在酸性手性拆分剂领域中,脱氢枞酸有了一席之地,是一种外消旋体拆分能力优秀的手性拆分剂。近年来,色谱拆分法己成为手性拆分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其中发展较快的是手性固定相(CSP)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部分手性固定相是以硅胶为载体,将手性拆分剂以化学键等形式键合到其表面而制备的。本实验即从此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将脱氢枞酸键合到硅胶上以制备脱氢枞酸-硅胶手性拆分剂。本实验中,采用胺化法从歧化松香中提取分离出脱氢枞酸。再以脱氢枞酸为原料,制备了四种手性固定相,分别是脱氢枞酸酰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A-CSP)、脱氢枞酸氯丁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ChA-CSP)、脱氢枞酸甲酯丁二酸酐酰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BA-CSP)、脱氢枞酸苄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BeA-CSP)的制备,并且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合成实验的影响,如溶剂体系、反应时间等,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简单的优化。对负载率较高的两种手性固定相(DA-CSP和DChA-CSP)使用多种手段对填料进行了表征。选用负载率最高的脱氢枞酸酰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A-CSP)进行了静态手性选择性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手性固定相对普萘洛尔对映体具有一定的手性选择性吸附,其中对对R-普萘洛尔的吸附量要大于S-普萘洛尔;选用负载率较高的脱氢枞酸酰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A-CSP)和脱氢枞酸氯丁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ChA-CSP),分别进行了色谱柱装柱并对色谱柱的性能和手性药物的初步拆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手性固定相为填料的自制手性柱具有较好的柱效,并且对于布比卡因具有一定的拆分效果。
二、蔗糖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蔗糖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甲烷氧化菌素拟酶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过氧化物酶及模拟酶的研究现状 |
1.2 甲烷氧化菌素概述 |
1.2.1 甲烷氧化菌素简介 |
1.2.2 甲烷氧化菌素的研究现状 |
1.3 反胶束概述 |
1.3.1 反胶束的概念及优势 |
1.3.2 反胶束体系常用参数 |
1.3.3 反胶束体系中酶及模拟酶的增溶与催化研究 |
1.3.4 反胶束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 微波辅助酶催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甲烷氧化菌素-铜拟酶配合物合成及反胶束体系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甲烷氧化菌菌种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甲基弯菌OB3b的限铜条件培养 |
2.3.2 Mb的分离与纯化 |
2.3.3 Mb的浓度测定 |
2.3.4 Mb-Cu拟酶合成 |
2.3.5 Mb-Cu模拟酶活性测定 |
2.3.6 反胶束体系制备 |
2.3.7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
2.3.8 反胶束体系中增溶水量的测定 |
2.3.9 反胶束电导率及粒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b的浓度测定 |
2.4.2 甲烷氧化菌素模拟酶的合成 |
2.4.3 Mb-Cu拟酶活性测定 |
2.4.4 反胶束体系中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4.5 表面活性浓度和类型对反胶束中饱和增溶水量的影响 |
2.4.6 反胶束体系含水量对电导率的影响 |
2.4.7 含水量对反胶束粒径的影响 |
2.4.8 陈化时间对反胶束体系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反胶束中甲烷氧化菌素-铜配合物过氧化物酶拟酶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模拟酶及反胶束体系制备 |
3.3.2 反胶束体系中甲烷氧化菌素模拟酶的拟酶活性测定 |
3.3.3 含水量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5 pH对 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6 KCl浓度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7 H_2O_2 浓度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8 Mb-Cu模拟酶的稳定性研究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底物甲基氢醌的标准曲线 |
3.4.2 反胶束体系中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光谱变化 |
3.4.3 含水量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5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6 pH对 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7 KCl浓度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8 H_2O_2 浓度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9 反胶束中Mb-Cu模拟酶的稳定性 |
3.4.10 反胶束中模拟酶的动力学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中Mb-Cu的拟酶催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模拟酶及反胶束体系制备 |
4.3.2 微波辅助反胶束中甲烷氧化菌素模拟酶的拟酶活性测定 |
4.3.3 温度对Mb-Cu拟酶活性影响 |
4.3.4 微波功率对Mb-Cu拟酶活性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Mb-Cu拟酶活性影响 |
4.3.6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3.7 微波辐射与水浴加热方式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外光谱分析微波辅助模拟酶的催化 |
4.4.2 温度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3 微波功率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4 反应时间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5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4.6 微波辐射与水浴加热方式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改性β-葡聚糖提高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技术及功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黑果枸杞花青素简介 |
1.2 青稞β-葡聚糖简介 |
1.3 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3.1 影响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外界因素 |
1.3.2 提高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方法 |
1.4 辛烯基琥珀酸多糖酯的研究进展 |
1.4.1 辛烯基琥珀酸多糖酯的简介 |
1.4.2 辛烯基琥珀酸多糖酯的特性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意义 |
1.5.2 本硏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疏水化改性黑果枸杞花青素及表征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法 |
2.2.1 改性黑果枸杞花青素的制备 |
2.2.2 改性黑果枸杞花青素结构红外光谱表征 |
2.2.3 疏水化黑果枸杞花青素含量及溶解度的测定 |
2.2.4 研究内容及设计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2 改性黑枸杞花青素的结构表征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青稞β-葡聚糖酯及表征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法 |
3.2.1 改性青稞β-葡聚糖酯的制备 |
3.2.2 改性青稞β-葡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 |
3.2.3 正交试验设计 |
3.2.4 改性β-葡聚糖的结构表征研究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改性β-葡聚糖的结构表征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法 |
4.2.1 黑果枸杞花青素的微胶囊的制备 |
4.2.2 改性青稞β-葡聚糖酯花青素微胶囊结构的电镜扫描 |
4.2.3 改性青稞β-葡聚糖酯微胶囊结构的倒置荧光显微镜扫描 |
4.2.4 花青素含量及包埋率的测定 |
4.2.5 单因素分析试验 |
4.3 试验结果 |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2 青稞β-葡聚糖酯荷载花青素微胶囊的形态表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花青素保留率的测定 |
5.2.2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耐热稳定性的研究 |
5.2.3 黑果枸杞色素微胶囊冻融稳定性研究 |
5.2.4 黑果枸杞色素微胶囊的光照稳定性研究 |
5.2.5 黑果枸杞色素微胶囊的紫外光照射稳定性研究 |
5.2.6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
5.3 结果及分析 |
5.3.1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热降解动力学试验结果 |
5.3.2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稳定性试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靶向释放特性研究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6.1.2 主要仪器设备 |
6.2 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法 |
6.2.1 模拟胃肠液的配制 |
6.2.2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中花青素稳定性实验 |
6.2.3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靶向释放特性实验 |
6.2.4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体内胃肠推进情况 |
6.2.5 数据处理 |
6.3 试验结果 |
6.3.1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花青素的稳定性 |
6.3.2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花青素的稳定性 |
6.3.3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花青素的释放率 |
6.3.4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花青素的释放率 |
6.3.5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体内胃肠推进情况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毒理学研究及功能性评价 |
7.1 材料与仪器 |
7.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7.1.2 主要仪器设备 |
7.2 试验方法 |
7.2.1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
7.2.2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抗疲劳功效评价研究 |
7.2.3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抗氧化效果的评价研究 |
7.3 试验结果 |
7.3.1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毒理学试验结果 |
7.3.2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对小鼠抗疲劳试验结果 |
7.3.3 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对小鼠抗氧化试验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日化用蔗糖多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1.1 天然表面活性剂 |
1.1.2 糖基表面活性剂 |
1.2 蔗糖多酯 |
1.2.1 分子结构 |
1.2.2 物化性质 |
1.3 蔗糖多酯的应用 |
1.3.1 日用化学工业 |
1.3.2 食品工业 |
1.3.3 其他工业 |
1.4 蔗糖多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未来发展建议 |
1.5 蔗糖多酯的合成与分析 |
1.5.1 合成原理 |
1.5.2 合成方法 |
1.5.3 分析方法 |
1.6 蔗糖聚醚的合成 |
1.6.1 阴离子开环反应 |
1.6.2 阳离子开环反应 |
1.6.3 配位聚合 |
1.7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2 蔗糖多酯的合成和工艺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实验装置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相转移剂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2 油酸钾皂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3 油酸甲酯/蔗糖摩尔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5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6 催化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7 精制过程 |
2.4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2.4.1 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
2.4.2 产物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蔗糖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装置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溶剂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 产物分析和表征 |
3.4.1 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2 产物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蔗糖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装置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脂肪酸甲酯/蔗糖聚醚摩尔比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4 催化剂的影响 |
4.3.5 蔗糖聚醚上环氧乙烷链节数的影响 |
4.3.6 不同脂肪酸甲酯的影响 |
4.4 产物分析和表征 |
4.4.1 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
4.4.2 产物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HLB值的测定与计算 |
5.2.1 水数法 |
5.2.2 格里芬法计算HLB值 |
5.3 产物复配应用研究 |
5.3.1 在无硅油香波中的应用 |
5.3.2 在温和洁面膏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4)生物质竹炭复合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质竹炭基材料概述 |
1.1.1 生物质竹炭原材料 |
1.1.2 生物质竹炭材料加工 |
1.1.3 生物质竹炭材料应用 |
1.2 生物质竹炭载体材料 |
1.2.1 光催化载体 |
1.2.2 酶固定化载体 |
1.3 生物质竹炭材料改性 |
1.3.1 TiO2改性 |
1.3.2 蒙脱石改性 |
1.3.3 微生物挂膜 |
1.3.4 固定化酶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思路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 |
1.4.3 基本思路 |
1.4.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设备 |
2.2 生物质竹炭复合材料制备 |
2.2.1 竹炭预处理 |
2.2.2 生物质竹炭钛复合材料制备 |
2.2.3 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制备 |
2.2.4 生物质竹炭微生物固定化材料制备 |
2.2.5 生物质竹炭固定化酶研制 |
2.3 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4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2.5 苯酚含量的测定 |
2.6 脂肪酶酯化活力的测定 |
2.7 酶热稳定性和再生 |
第三章 生物质竹炭钛复合材料研制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生物质竹炭钛复合材料制备 |
3.2.2 光催化降解实验 |
3.2.3 催化剂再生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样品XRD表征 |
3.3.2 SEM表征 |
3.3.3 不同组成复合材料对光解率的影响 |
3.3.4 生物质竹炭钛用量 |
3.3.5 不同反应时间光降解活性 |
3.3.6 生物质竹炭钛复合材料再生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蒙脱石酸化预处理 |
4.2.2 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制备 |
4.2.3 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 |
4.2.4 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再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酸改性蒙脱石的XRD |
4.3.2 硫酸改性蒙脱石的SEM |
4.3.3 硫酸酸化蒙脱石的FTIR |
4.3.4 不同煅烧温度改性复合材料XRD |
4.3.5 不同煅烧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4.3.6 不同钛含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
4.3.7 不同蒙脱石含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
4.3.8 生物质竹炭蒙脱石钛复合材料再生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竹炭微生物固定化材料及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培养液配制 |
5.2.2 菌悬液制备 |
5.2.3 生物质竹炭微生物固定化 |
5.2.4 生物质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投菌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
5.3.2 不同pH值对苯酚去除率影响 |
5.3.3 反应时间对苯酚去除率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质竹炭固定化脂肪酶合成糖酯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脂肪酶固定化 |
6.2.2 生物质竹炭固定酶活测定 |
6.2.3 糖酯合成 |
6.2.4 薄层色谱层析 |
6.2.5 柱层析 |
6.2.6 HPLC-ELSD分析 |
6.2.7 ~1H-NMR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固定化脂肪酶重复活性测定 |
6.3.2 底物摩尔比对蔗糖6乙酸酯合成的影响 |
6.3.3 反应温度对蔗糖6乙酸酯合成的影响 |
6.3.4 反应时间对蔗糖6乙酸酯合成的影响 |
6.3.5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对蔗糖酯合成反应活性比较 |
6.3.6 糖酯产率分析 |
6.3.7 糖酯结构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物质竹炭固定化酶合成柚皮苷酯化合物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脂肪酶固定化 |
7.2.2 柚皮苷酯化衍生物合成 |
7.2.3 产物分离与纯化 |
7.2.4 HPLC-ELSD分析 |
7.2.5 ~1H-NMR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柚皮苷与酰基供体底物比对转化率影响 |
7.3.2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影响 |
7.3.3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影响 |
7.3.4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对柚皮苷酯化活性比较 |
7.3.5 柚皮苷酯化衍生物结构表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椰子种皮的干燥动力学及其油脂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椰子 |
1.1.1 椰子的生物学特征与分布 |
1.1.2 椰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1.1.3 椰子的加工利用现状 |
1.1.4 椰子种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糖酯 |
1.2.1 糖酯的合成方法 |
1.2.2 糖酯的应用 |
1.2.3 椰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前景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椰子种皮的干燥动力学研究方法 |
2.2.2 椰子种皮油的提取与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方法 |
2.2.3 非水相中酶法合成月桂酸木糖酯研究方法 |
2.2.4 非水相中酶法合成月桂酸木糖酯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椰子种皮的干燥动力学研究结果 |
3.1.1 椰子种皮的干燥特性 |
3.1.2 椰子种皮的干燥动力学模型 |
3.1.3 椰子种皮干燥过程中的热流和需热量 |
3.1.4 干燥椰子种皮的热量 |
3.2 椰子种皮油的提取与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 |
3.2.1 椰子种皮油提取工艺的确定 |
3.2.2 椰子种皮油的理化性质与感官评价 |
3.2.3 椰子种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4 非水相中酶法合成月桂酸木糖酯的研究结果 |
3.4.1 溶剂的选择 |
3.4.2 月桂酸木糖酯合成工艺的优化 |
3.4.3 正交实验结果 |
3.4.4 产物的薄层色谱(TLC分析) |
3.4.5 产物的粗分离 |
3.4.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3.4.7 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
3.5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性质的研究结果 |
3.5.1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的HLB值 |
3.5.2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的起泡能力 |
3.5.3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起泡稳定性 |
3.5.4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的乳化性 |
3.5.5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乳化稳定性 |
3.5.6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的润湿性能 |
3.5.7 椰子种皮油木糖酯洗洁精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
4 讨论 |
5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以及书刊 |
(7)蔗糖酯基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蔗糖及其衍生物 |
1.1.1 蔗糖 |
1.1.2 蔗糖酯 |
1.1.3 蔗糖基聚合物 |
1.2 蔗糖酯的合成方法 |
1.3 蔗糖酯的分析方法 |
1.3.1 薄层色谱 |
1.3.2 高效液相色谱 |
1.3.3 气相色谱 |
1.3.4 质谱技术 |
1.4 蔗糖酯及蔗糖基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聚羧酸减水剂简介 |
1.5.1 聚羧酸减水剂结构性能 |
1.5.2 减水剂与水泥的相互作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 |
第二章 甲基丙烯酸蔗糖酯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 |
2.2.3 甲基丙烯酸蔗糖酯的合成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的影响因素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
2.3.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甲基丙烯酸蔗糖酯与甲基丙烯酸共聚反应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2 甲基丙烯酸蔗糖酯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聚反应性研究 |
3.3.2 共聚物的表征 |
3.3.3 共聚物的润湿性能 |
3.4 结论 |
第四章 甲基丙烯酸蔗糖酯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合成方法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 MASE掺量对减水剂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3 聚合反应时间对合成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
4.3.4 引发剂用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
4.3.5 蔗糖酯掺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
4.3.6 红外光谱分析 |
4.3.7 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
4.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棕榈油脂肪酸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1.3.2 蔗糖酯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用量对蔗糖酯产率的影响 |
2.2 助溶剂 1,2-丙二醇用量对蔗糖酯产率的影响 |
2.3 反应温度对蔗糖酯产率的影响 |
2.4 反应时间对蔗糖酯产率的影响 |
3 结论 |
(9)超声波条件下蔗糖脂肪酸单酯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蔗糖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1.3 蔗糖酯的合成原理 |
1.4 蔗糖酯的合成方法 |
1.5 蔗糖酯的色谱检测方法 |
1.6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8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超声条件下 6-O-及 6’-O-蔗糖月桂酸单酯的合成、纯化与结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处理条件下棉籽糖脂肪酸酯的合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棉籽糖月桂酸单酯的分离及性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α-半乳糖苷酶酶解棉籽糖月桂酸单酯制备蔗糖月桂酸单酯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蔗糖脂肪酸单酯的性质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脱氢枞酸新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拆分 |
1.1.1 手性 |
1.1.2 手性药物 |
1.1.3 手性拆分的意义 |
1.1.4 手性拆分的方法 |
1.2 外消旋体拆分法 |
1.2.1 结晶拆分法 |
1.2.2 生物拆分法 |
1.2.3 包结拆分法 |
1.2.4 液液萃取拆分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色谱拆分法 |
1.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
1.3.1 多糖型CSP |
1.3.2 大环抗生素型CSP |
1.3.3 环糊精型CSP |
1.3.4 Pirkle型CSP |
1.4 脱氢枞酸 |
1.5 硅胶固定相 |
1.5.1 硅胶的性质 |
1.5.2 硅胶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
1.6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意义 |
1.6.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氢枞酸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光学纯脱氢枞酸的制备 |
2.2.2 脱氢枞酸酰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A-CSP)的制备 |
2.2.3 脱氢枞酸氯丁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ChA-CSP)的制备 |
2.2.4 脱氢枞酸甲酯丁二酸酐酰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BA-CSP)的制备 |
2.2.5 脱氢枞酸苄氯氨丙基手性固定相(DBeA-CSP)的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高纯度脱氢枞酸的表征 |
2.3.2 基于脱氢枞酸键合手性固定相的反应条件的控制 |
2.3.3 脱氢枞酸键合手性固定相的表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手性固定相静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 普萘洛尔分析方法的确定 |
3.2 DA-CSP静态吸附普萘洛尔对映体的研究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脱氢枞酸基手性柱拆分普萘洛尔和布比卡因的研究 |
4.1 试剂和仪器 |
4.2 DA-CSP固定相拆分普萘洛尔和布比卡因的研究 |
4.2.1 拆分普萘洛尔的研究 |
4.2.2 拆分布比卡因的研究 |
4.3 DChA-CSP对普萘洛尔布比卡因的拆分研究 |
4.3.1 拆分普萘洛尔的研究 |
4.3.2 拆分布比卡因的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蔗糖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甲烷氧化菌素拟酶催化反应研究[D]. 马惠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2]改性β-葡聚糖提高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技术及功能性评价[D]. 陈虎. 青海大学, 2018(10)
- [3]日化用蔗糖多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D]. 马琳侨. 浙江大学, 2018(06)
- [4]生物质竹炭复合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研究[D]. 罗锡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 [5]基于燕麦β-葡聚糖降解动力学研究合成低聚酯化燕麦β-葡聚糖[A]. 王术,杜林婧,杜嘉杰,叶天赐,敖燕,胡玲,刘境廷,梁垚. 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5
- [6]椰子种皮的干燥动力学及其油脂利用[D]. 段岢君. 海南大学, 2015(09)
- [7]蔗糖酯基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妍. 安徽建筑大学, 2015(03)
- [8]棕榈油脂肪酸蔗糖酯的合成研究[J]. 李雪琪,张思闻,钟艳婷,李南,钟南京.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4(11)
- [9]超声波条件下蔗糖脂肪酸单酯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的研究[D]. 逯与运. 暨南大学, 2014(03)
- [10]基于脱氢枞酸新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和应用[D]. 郭亮池. 广西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