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林煌[2](2021)在《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试验组予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蒙脱石散疗法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收集布里斯托大便量表(Bristol)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疾病疗效评分和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用统计学软件SPSS23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受试验者为66例患者,61例完成临床试验,其中3例为对照组脱落,2例为试验组脱落。在治疗前,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Bristol粪便量表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效评分及疾病疗效评分,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经3个疗程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单项症状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所选取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慢性腹泻的单项症状;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症状疗效指数,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疗法在改善患者大便性状与减少排便频次方面的效果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别。3.经3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疗法的对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4.经3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进行组间比较,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腹泻时,均有使患者的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改善的效果,并改善其伴随症状和体征,且两组的疗效并无明显的差异性。5.经3个疗程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心情恶劣、行为障碍、性行为、食欲逃避和健康担忧前五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自体意象、社会功能和关系扩展后三个维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而试验组治疗在改善患者前五个维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和口服蒙脱石散均能有效地改善慢性腹泻患者大便性状及排便频率的临床症状,且两者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能对于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的疗效更好;两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疗法对于改善部分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佳静[3](2021)在《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单纯毫火针)31例,治疗组(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31例。两组毫火针针刺操作、取穴相同,主穴均为患侧相应夹脊穴、局部阿是穴。配穴根据气虚血瘀证型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四关穴。对照组采用单纯毫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患侧血海、曲池、阳陵泉进行穴位注射,注射药物选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两组各项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情况、发病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与前一阶段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第1次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4)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本试验治疗全程,未发生不良事件,59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提示本研究安全性良好。结论: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吴鸿斌[4](2021)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寒湿型LDH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其穴位注射的药物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选取肾俞穴、夹脊穴和阿是穴等腧穴进行配伍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每疗程均为7天,共4疗程(28天);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总疗程结束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评分(JOA)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详细记录,并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上述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和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治疗前的VAS、ODI、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量表对比:将两组内治疗前后的VAS分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均有下降,分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寒湿型LDH疼痛症状的效果。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VAS分值进行比较,治疗组的分值下降幅度更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同样的治疗时间下,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在减轻寒湿型LDH引起的疼痛方面较有优势,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3.JOA评分量表比较:将JOA分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组内治疗后JOA分值均有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改善寒湿型LDH症状的效果。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JOA评分值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的评分增加更多,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口服塞来昔布疗法,治疗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相关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方面改善更佳。4.ODI评分量表比较:经治疗后两组ODI分值均有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有起效。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ODI评分值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分值降低幅度更大,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更佳,在改善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程度方面具有优势。5.关于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0.0%,愈显率为76.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86.7%,愈显率为43.33%,经统计学检验,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证明治疗组的疗效更佳,通过两组在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各等级分布人数和愈显率高低,可以看出治疗组对寒湿型LDH的症状改善幅度更大。结论:1.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寒湿型LDH的症状,尤其是对于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方面更有优势,说明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具有相互协同而增强疗效的作用,是治疗寒湿型LDH的一种有效方法。
宋雄[5](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孔玥[6](2021)在《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跟单纯的常规体针疗法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的效果进行比对,为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快患者的恢复。材料与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52例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直接给予患者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先接受眼针治疗,针刺完成后嘱患者带针主动或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包括上抬,平移,屈伸,迈步等),活动10min之后起针,再给予常规体针治疗。其他基础治疗两组均相同。运用SPSS 24统计软件对此次实验的所得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两组的FMA评分、ADL评分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综合判断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开始前,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疗程结束后,对组内结果进行分析:两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所升高(均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下降(均P﹤0.05),说明两组均有治疗效果。3.疗程结束后,对组间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的FMA评分及ADL评分的升高均比对照组多(均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比对照组多(P﹤0.05),说明观察组对肢体运动障碍的治疗、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4.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92%(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1.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和单纯的常规体针治疗都对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在改善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疗效显着,优于单纯的常规体针治疗,值得推广。
米淑琦[7](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王佳然[8](2021)在《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就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进行研究,探究其临床应用情况,对其近年的发展及临床数据进行分类总结;应用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对临床数据进行探讨,探究文献的偏倚,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并根据不同指标改善情况选取最佳的干预措施。资料与方法:基于CNKI、Sino Med、WANFANG、VIP、Pub Med 5个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经过文献筛选及纳排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数量、中医外治法、年份、省份、基金、文献随机方法、证候、临床试验人数、临床相关指标及各种中医外治法的取穴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收集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经过文献筛选及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4、Stata 14.0软件进行进行Meta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1.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本部分共纳入286篇文献,共参与临床试验人数为28321人,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包括穴位贴敷、艾灸、穴位注射、针刺、穴位埋线、传统功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在临床中的应用逐年增高,尤以广东、上海、河南、江苏等地发文量居多,基金支持于南方地区相对较多,文献质量显着提高,中医外治法的联合应用疗效显着,且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值得今后在临床中广泛推广。2.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Meta及网状Meta分析临床有效率Meta分析:OR=4.04,95%CI:(2.89-5.63),Z=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结果:穴位贴敷组>穴位埋线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艾灸组>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组>西药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Meta分析:MD=2.86,95%CI:(1.3-4.41),Z=3.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T评分Meta分析:MD=2.77,95%CI:(1.66-3.88),Z=4.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C变化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和穴位注射疗法组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V1/FVC变化值Meta分析:MD=2.43,95%CI:(0.49-4.37),Z=2.45,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艾灸组>穴位注射组>西药常规组>针刺组>穴位贴敷组>穴位埋线组>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组>传统功法组>常规教育组;FEV1变化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传统功法、穴位注射组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艾灸组>穴位注射组>传统功法组>穴位埋线组>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组>西药常规组>穴位贴敷组>常规教育组>针刺组;FEV1%变化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传统功法、穴位注射、针刺、穴位贴敷组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经过大样本数据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安全有效,可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2.临床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中医外治法改善疗效指标,针对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艾灸和穴位注射在改善FVC和FEV1/FVC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艾灸、传统功法和穴位注射对于FEV1的改善较强,艾灸、传统功法、穴位注射、针刺和穴位贴敷对于改善FEV1%效果较明显。
段俊超,李岚[9](2021)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期刊网(VIP)、PubMed数据库,自数据库建立到2020年10月发表的有关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筛选出来符合文章纳入标准的RCT,并对数据进行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收录57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穴位注射疗法组在临床疗效改善([OR=4.61,95%CI(2.72-7.82)])及心电图改善([OR=3.48,95%CI (2.27-5.32)])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改变的比较中,穴位注射疗法组改善和调控指标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但其中的全血高切比黏度指标改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管素梅[10](2020)在《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MWo A)的临床疗效,同时借助血栓弹力图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耳综疗法对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并从功能影像学角度为耳综疗法取效的中枢机制提供证据,也为完善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诊疗与预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的8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耳综治疗组(观察组)与耳针治疗组(对照组),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VAS、SDS、SAS、WHOQOL-BREF评分和偏头痛积分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2.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栓弹力图检查,观察参数变化。3.对耳综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以观察患者脑区Re Ho值和ALFF值的改变,寻找异常脑区。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SDS评分和偏头痛积分皆明显降低,WHOQOL-BREF评分显着升高;两组在VAS、SDS评分和偏头痛积分方面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WHOQOL-BREF评分方面差异显着(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0%),远期总有效率(92.5%)也高于对照组(75%),差异显着(P<0.05)。2.在TEG方面,观察组治疗后K值、Angle值、MA值、CI值、A值和G值等各项指标皆有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无显着改变指标(P>0.05);两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K值、Angle值、MA值、A值、G值和CI值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显着改变(P<0.05),而R值、LY30值、EPL值和PM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患者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后回的Re Ho值增高;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下回、右侧尾状核、双侧小脑、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左侧楔叶、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的Re Ho值降低;左侧的小脑、颞中回、眶部额中回、颞上回、角回、中央后回等脑区ALFF值增高。结论:1.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推测,耳综疗法可通过干预患者凝血机制抑制纤维蛋白原功能及血小板生成和功能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继而阻断偏头痛的发生与发展。3.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果提示耳综疗法通过对脑区内局部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及活动强度的影响以改善相关脑区及脑功能网络的功能,进而干预疼痛信息的感受、传递、处理以及情绪处理、认知调整等过程。
二、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止、脱落标准 |
2.7 剔除、中止、脱落病例的处理 |
2.8 伦理学要求 |
3 研究方案 |
3.1 受试验者纳入 |
3.2 研究设计 |
3.3 治疗方案 |
3.4 安全指标 |
3.5 疗效评定 |
4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实验入组及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比较 |
3.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疾病疗效评定比较 |
3.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IBS-QOL) |
4 安全性评价 |
分析讨论 |
1 中医学对慢性腹泻的认识 |
1.1 病名的起源 |
1.2 病因与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西医学对慢性腹泻的认识 |
2.1 慢性腹泻的病因与病机 |
2.2 西医治疗 |
3 试验组选择依据立题依据 |
3.1 艾灸疗法 |
3.2 艾灸疗法的材料 |
3.3 神阙穴与隔盐灸 |
3.4 穴位注射疗法 |
4 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应用 |
5 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单项症状积分分析 |
5.3 中医证候评分分析 |
5.4 疾病疗效评定分析 |
5.5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
5.6 安全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观察病例脱落或剔除原因记录表 |
附录 C 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病例登记表 |
附录 D 随机分组 |
附录 E 不良事件记录表 |
附录 F 中医证候积分观察表 |
附录 G |
文献综述 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试验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器械准备 |
2.5 异常情况的处理 |
2.6 观察指标 |
2.7 试验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础资料比较 |
2.1 性别比较 |
2.2 年龄及病程比较 |
2.3 一般情况比较 |
2.4 发病部位比较 |
2.5 治疗前基线评分比较 |
3 临床疗效观察 |
3.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
3.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4 总有效率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
1.1 毫火针疗法 |
1.2 穴位注射疗法 |
1.3 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疗法 |
1.4 药物及刺激量 |
1.5 证型选择 |
2 选穴依据 |
2.1 患侧相应夹脊穴 |
2.2 局部阿是穴 |
2.3 经验配穴 |
2.4 穴位注射疗法取穴 |
3 临床疗效评价与结果分析 |
3.1 评价指标与可信度分析 |
3.2 疗效结果对比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及剔除的处理 |
1.7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
2 研究方案 |
2.1 随机化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观察指标 |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2.3.2 下腰痛评分标准(JOA) |
2.3.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年龄分布 |
1.2 性别分布 |
1.3 病程长短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总体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VAS评分 |
2.3 治疗前后的JOA评分 |
2.4 治疗前后的ODI评分 |
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
1.1 中医对LDH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LDH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
1.3.1 中药口服 |
1.3.2 中药外用 |
1.3.3 单纯针刺 |
1.3.4 艾灸 |
1.3.5 穴位注射 |
1.3.6 温针灸 |
1.3.7 电针疗法 |
1.3.8 推拿疗法 |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
2.1 西医对LDH病因的认识 |
2.1.1 生理性退变 |
2.1.2 脊柱结构异常 |
2.1.3 职业因素 |
2.1.4 其他因素 |
2.2 西医对LDH疼痛机制的认识 |
2.2.1 机械压迫与异常受力 |
2.2.2 神经根炎性刺激 |
2.2.3 自身免疫反应 |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
2.3.1 卧床休息 |
2.3.2 牵引治疗 |
2.3.3 药物治疗 |
2.3.4 封闭疗法 |
2.3.5 手术治疗 |
3 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选择依据 |
3.1 温针灸选择依据 |
3.2 穴位注射 |
3.2.1 穴位注射的选择依据 |
3.2.2 注射药物的选择依据 |
3.3 治疗腧穴的选择依据 |
4 观察量表的选择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总体疗效比较 |
5.2 VAS评分量表对比 |
5.3 JOA评分量表比较 |
5.4 ODI评分量表比较 |
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IBS-D的治疗 |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中医病名认识 |
2.2 IBS-D的中医病因 |
2.3 IBS-D的中医病机 |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
6.8 安全性对比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
2.1 外治方 |
2.2 内服方 |
3 对照药物解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治疗前分析 |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特点 |
5 诊断方法 |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延袭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伦理审查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
3.3 依从性保证 |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
5.3 临床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选题依据 |
6.2 研究方案分析 |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6.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 Meta及网状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文献检索 |
2.1 数据来源 |
2.2 检索策略 |
2.3 检索流程 |
3 结果 |
3.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3.2 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 |
3.3 文献质量评价 |
3.4 疗效标准 |
3.5 Meta分析结果 |
3.5.1 临床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 |
3.5.2 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 |
3.5.3 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善 |
3.5.3. 1 血浆比黏度指标的改善 |
3.5.3. 2 纤维蛋白原指标的改善 |
3.5.3. 3 |
3.5.3. 4 |
3.5.4 安全性指标 |
4 讨论 |
(10)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疗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配 |
2.3 质量控制 |
2.4 针刺干预方案 |
2.5 疗效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临床疗效 |
4 讨论 |
4.1 选题依据 |
4.2 针刺方法的选取 |
4.3 评价量表的选取 |
4.4 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基于血栓弹力图的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参数意义 |
2.3 样本采集 |
2.4 样本处理 |
3 结果 |
3.1 两组治疗前血栓弹力图比较 |
3.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比较 |
3.3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血栓弹力图比较 |
4 讨论 |
4.1 针刺调节气血 |
4.2 偏头痛与凝血功能异常 |
4.3 血栓弹力图 |
4.4 临床疗效分析 |
第四部分 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说明 |
2.2 针刺干预方案 |
2.3 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 |
2.4 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 |
3.1 治疗后Re Ho分析结果 |
3.2 治疗后ALFF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偏头痛脑功能网络研究领域的应用 |
4.2 局部一致性分析法与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法在偏头痛研究领域的应用 |
4.3 临床疗效效应分析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四、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D]. 林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李佳静.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吴鸿斌.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治疗风阳上扰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孔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评价[D]. 王佳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J]. 段俊超,李岚. 新疆中医药, 2021(02)
- [10]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分析[D]. 管素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