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一、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潘冬阳[1](2021)在《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互联网和集成芯片的发展带动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更新换代,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采集速率、采集精度、数据处理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超声检测、分布式光纤检测以及工业现场多点模拟测量等具有复杂噪声背景的应用场景下,需要采集处理系统具有多通道数据处理能力;在一些工业生产线、输油管道等需要实时监测温度和应力等物理量的应用场景下,则需要采集处理系统具备良好的实时性。经过调研并综合考虑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性能、适用性及成本等因素,目前已有的采集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展开了深入研究,设计了本课题系统的整体框架,并通过对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实现了一套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根据系统整体框架,设计了基于SPI的一主多从通信总线。以传输控制单元为SPI主机,实现了对6个采集控制单元(SPI从机)数据的并行接收和采集控制指令发送,传输速率最大可达20Mbps。通过对FPGA高速信号采集处理技术和同步时序处理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Cyclone 10LP系列低功耗FPGA的采集控制单元逻辑功能。并通过对累加平均滤波算法的研究和算法降噪原理的定量分析,结合FPGA并行流水线架构,实现了基于FPGA的实时累加平均滤波算法,该算法可自适应触发频率,解决了以往触发频率必须为固定频率的问题。通过对异构SoC FPGA及其片内高速AXI总线的研究,设计了基于Cyclone V系列SoC FPGA的传输控制单元逻辑功能,利用片上高速AXI总线设计接口应用,实现了FPGA与HPS的高速互联,解决了FPGA与ARM之间数据吞吐率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嵌入式Socket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设计了采集系统配套软件。本文所设计的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具有36个模拟信号通道,每个通道最高采样速率为65MHz,采样分辨率为14位,可实时对采样数据进行累加平均滤波处理,并通过上位机显示各通道的采样波形。经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采集系统对大背景噪声下的重复信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工业现场中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提供平台支撑。

王宇晶[2](2021)在《脉冲MAG焊接电信号分析及其对焊接工艺的影响》文中认为在管道全自动焊接领域,由于脉冲MAG(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焊稳定的焊接工艺性能、优良的焊缝质量和稳定电弧燃烧的优势,广泛用于合金钢管道全位置焊接自动化控制。脉冲MAG焊接工艺成为自动化焊接研究的热点,焊接工艺中焊枪高度过高引起飞溅、焊缝堆积严重且容易堵塞焊枪喷嘴;焊枪高度过低焊丝容易过热而成段熔断,飞溅严重导致焊接过程不稳定,稳定的焊枪高度成为高质量焊缝的重要条件。论文通过介绍管道全自动焊接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目标、内容和总体设计方案。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系统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架构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采集电信号通过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采集电路与信号调理电路实现;软件系统采用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读取ADC采集数据,通过EMFI(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总线将数据发送给DSP进行数据存储与处理。介绍了数据滤波处理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数学分析软件拟合电信号与焊枪高度函数并进行可靠性、回归性和拟合程度分析,得出电信号与焊枪工艺中焊枪高度的关系。通过论文研究完成了采集电路的硬件设计与程序编写,实现了脉冲MAG焊接全自动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数据的采集,通过设计的滤波器有效滤除干扰,提取出还原度较高的焊接电信号数据;根据数据建模分析得出脉冲MAG在管道全位置焊接过程中电信号对焊枪高度的关系,并分析对焊接工艺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为自动焊接系统提供稳定的焊枪高度以及为焊枪高度控制的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有效提高了管道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对于脉冲MAG焊接自动化化和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晓炜[3](2020)在《井下工具姿态的多通道低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文中提出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已经成为最高效智能的自动化钻井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油藏的开发能力,降低钻井成本。对井下钻井工具姿态参数的实时测量是实现钻井工具导向精准控制的核心要素,确保钻井工具能按照预先设定的钻井轨迹准确钻入油藏靶区。本文针对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技术特点,在已有钻井姿态测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井下工具姿态测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系统选用TMS320F2812型DSP芯片作为主控制器,系统硬件电路部分的整体设计主要围绕TMS320F2812芯片,包括系统的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DSP的基础外围电路构成DSP的最小系统,结合信号调理电路、通道选择电路、ADC采样电路等功能模块电路共同构成本次设计,以实现多通道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功能。2.开发相应的功能软件程序,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编写了系统的初始化子程序、数据采样通道选择程序、AD7981与DSP的接口程序设计、SPI数据传输子程序与姿态角解算程序等功能模块子程序。3.应用姿态角解算算法,对井下工具姿态参数进行解算,并对解算得到的姿态角参数进行误差校正。基于TX-3S测斜仪进行了地面环境下系统的模拟实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稳定可靠,实现了软件设定的各项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多通道采集与处理,姿态角的解算精度通过姿态误差算法校正之后明显提高。

周念[4](2020)在《两种电磁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同时不需要特别维护,在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以电磁流量传感器和平面电磁传感器为研究对象,研究测量系统硬件设计方法。电磁流量传感器因其不受流体密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且管道内无阻流及活动部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计量场合。电磁流量计输出信号幅值微弱,在实际工况下易受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信噪比低而难以拾取。针对电磁流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征,提出高精度、低噪声的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设计方案,采用前级仪用放大电路实现阻抗变换和幅值放大;根据流量信号频率范围设计两级四阶巴特沃斯抗混叠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信号;基于24位Σ-Δ型ADC设计高精度采样电路。提出电磁流量计电导率测量方案,可与流量测量同步进行而互不影响,采用基于能量衰减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实现管道内被测流体的电导率测量和空管侦测功能。最后对研制的电磁流量计变送器进行水流量标定实验和电导率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电磁流量计在流速为0.5m/s~5.0 m/s的范围内,相对误差最大为0.136%,重复性最大为0.044%,系统精度等级优于0.3级;电导率测量系统在电导率为100μS/cm~3000μS/cm的范围内满足3%的测量精度。平面电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可快速扫描检测等特点,多应用于医疗、生态环境、航空航天等领域。针对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对多通道高速信号同时采集、数据实时处理的要求,设计基于FPGA+DSP的双核处理器方案搭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SP作为主控制器,负责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数据通信,FPGA作为从控制器,主要实现时序的产生和控制、算法部分的处理等。设计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高频正弦激励产生方案,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频率可调的特点。设计高精度、低噪声的高速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包括全差分放大电路、无源抗混叠滤波电路和高速数据采集与转换电路等,能够实时实现多通道信号的数据采集与转换。

杨云鹏[5](2020)在《示波功率分析仪采集与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全球对于能源和电力效率的关注日益增加,当对电力信号检测时,传统的功率分析仪不具备波形捕获功能,而示波器无法进行高精度的功率参数运算,因此研发出一种带有波形显示功能的功率分析仪,可以极大提升电力信号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效率。示波功率分析仪在波形捕获和功率分析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功能,该仪器内集成了示波器中丰富的示波模式和触发模式,同时可以进行谐波分析和连续整周期功率参数运算,可以满足不同的电力信号测试场景。本文基于示波功率分析仪项目平台,利用FPGA来实现数据采集模块和功率分析模块,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搭建适用于功率分析仪的采集架构。包括普通采集模式、峰值采集模式、高分辨率模式等常见采集模式。同时,在仪器中加入了波形平均模式,该模式下最大平均次数可以达到65536。考虑到示波功率分析仪采样率较低,用户难以观测到波形的细节,因此在采集模式中加入了等效采样模式,将示波功率分析仪采样率提高至100MSPS。2、实现数字三维映射功能。该功能通过颜色或辉度的不同来表示波形的概率信息,可以有效提高示波功率分析仪的波形捕获率。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示波功率分析仪的三维映射模块,支持最多4个通道同时开启波形映射功能,该功能将多个通道波形数据映射在一个BRAM模块中,相比较现有的存储方案可以节约71.9%的BRAM存储资源。3、搭建多通道同步采集架构。当输入的功率信号中谐波成分较大时,经过模拟比较器后输出的矩形波信号中会含有窄脉宽,对该信号直接采用测周法或测频法进行基波频率测量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导致同步采集过程出错。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现有的测频方法进行改进,将模拟比较器输出信号中的窄脉宽滤除来实现基波频率的准确测量,该方法的测频精度可以达到读数×0.05%。4、实现谐波分析功能。当示波功率分析仪工作在同步采集模式下时,将一个通道8192个数据点进行FFT运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上位机进行显示。当输入信号基波频率小于120Hz时,最大可以进行250阶谐波分析,并且谐波测量精度可以达到读数×0.1%,因此示波功率分析仪具有强大的谐波分析能力。通过测试,本文中提出的数据采集模块和功率分析模块可以达到设计指标。

卜凡[6](2020)在《泥石流运动模型多点同步采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泥石流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对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不容忽视。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之一是修建泥石流的防治堤坝,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堤坝的设计参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防治堤坝的修筑高度和形状均与泥石流冲击过程中泥浆对斜坡产生的压力有关,而这个压力取决于泥浆最高点与斜坡产生的相对高度。采集泥石流运动过程中的高度数据需要一个多点同步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FPGA泥石流运动模型中的多点同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首先在数据采集技术背景下,给出设计的整体框架图,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分析,体现各个模块的设计要求和作用;其次对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说明,最后进行系统的数据采集测试。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建立泥石流模型,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VL53L1X实现了不同介质的高速运动泥石流(模型中)的100个点在下滑过程中的高度数据的采集实验,提出了采集方案。(2)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在信号的前端调理部分设计了衰减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等。在信号处理部分采用AD7909模块进行级联,将采集到的数据由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实现了对数据的同步采集。(3)将FPGA与USB技术结合,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CY7C68013A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采用Slave FIFO异步工作模式,实现对数据的缓存。(4)结合现存滤波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本实验的新型滤波算法,使得采集到的数据更加平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采集精度。(5)在泥石流模型数据采集的环境下通过上位机的winform框架,按照时间顺序对模拟泥石流下滑过程中与实验斜坡的相对距离进行时域曲线的还原,得出不同介质的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的峰值会发生迁移的结果。设计完成的多点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在静态环境下的采集参数符合相关指标要求,经过多次不同介质泥浆配比进行模拟实验测试,测得的数据有较高的精度,系统同步性能较好,可供今后泥石流防治过程中模拟实验研究需要。

桂宪满[7](2020)在《多路宽带AD采集的FPGA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系统的工作带宽不断增大,这就需要前端的采集系统可以进行高速采样,从而实现宽带信号的数字化。此外,高速ADC指标也不断攀升,为宽带采集带来更大的可行性,因此设计基于高速ADC的宽带采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速ADC对宽带信号进行射频直接带通采样,同时对采样信号进行预处理,实现一个宽带采集及信号预处理子系统。首先对基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三种采样结构进行介绍分析,确定了射频采样的采样架构。根据设计需求,采用了AD+FPGA的实现架构,同时根据需求给出了器件选型依据,高速ADC选用AD9680,高性价比的FPGA选用XILINX公司的XC7K410T。AD9680与FPGA的通信采用JESD204B协议。本设计中AD9680与FPGA的通信采用JESD204B协议的子类1模式,并且在FPGA上实现了该接口协议的逻辑设计,实现了多通道的同步采集。需要对204B解帧后的降采样数据送至上位机进行处理,从而分析ADC的性能,这里通过千兆网完成同上位机的数据传输,在MATLAB上就ADC的信噪比、无杂散动态范围以及通道隔离进行分析,给出这三种指标的理论依据及测试方法,最后根据多项指标对ADC的性能给出了评估。AD采集板与其它板卡的通信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对基于GTX光纤通信的用户层逻辑设计给出了介绍。文章最后论述了多通道的信号预处理,介绍了数字下变频原理,同时给出该算法的FPGA逻辑设计。另外对高数据率的无限长序列的数字脉压进行研究,对FFT IP核的四种FFT架构,流水架构、基二突发架构、基四突发架构等所需的资源与运算效率进行分析,脉压的实现方式采用分段的方式,并同MATLAB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王金阳[8](2020)在《基于多核DSP的多通道信号采集与传输单元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多通道信号采集平台作为一种信号采集器,旨在为多目标定位系统实现高速实时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首先可以实现32路200KHz采样率的AD数据、4路共计十类串口数据的并行采集,数据利用PCIE总线输入平台内部DSP,DSP可对数据进行遍历识别、缓存并封装为符合发送格式的数据包,这一过程保证了与PC间采用以太网通信时,PC端不会接收到不完整的数据包,以太网速率可达133Mbps。因此平台选择的DSP在具有一定处理性能的同时需要支持PCIE、千兆以太网等接口。此外由于DSP的任务涉及循环遍历、多次内存搬移等较为耗时的工作,且考虑到NDK开发套件基于任务优先级执行的特性,为防止任务间的互相抢占导致数据的丢失,本文设计使用多核DSP进行上述的工作。目前来说数据经由采集平台采集并传输后,在上位机执行相关的定位、通信等算法,考虑到未来算法成熟稳定后,需要将其集成到DSP内进行执行,因此在DSP的选型上需要预留出一定的扩展空间。本文基于上述论述,选择了TI公司的四核DSP TMS320C6674以及Altera公司的Cyclone IV GX系列EP4CGX22CF19I7N FPGA作为平台核心处理器件,并基于此设计了其最小系统、接口电路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的电路设计。软件上完成了AD及串口数据采集软件、FPGA端对数据的识别与缓存、双端PCIE通信模块的搭建、DSP端对数据的遍历以实现不同类数据的识别、对数据进行分组及缓存、千兆以太网TCP通信的搭建与传输,最后研究了多核DSP的上电自加载的实现过程。本文最后将系统进行联调以测试各个模块的设计正确性,并通过长时间拷机,测试系统传输速率及丢包率,并对PC端的接收数据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证明系统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满足系统设计预期。同时平台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为未来的算法开发提供了充足资源,而无需对硬件电路进行任何改动。

乔健[9](2020)在《基于MicroTCA规范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声纳系统中,获得高精度、高质量的采集数据对整部声纳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电子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声纳设备中的数据采集设备向着高精度、高速率、多通道、大带宽不断发展。本论文基于电信领域中的MicroTCA架构规范,设计了一款可用于声纳系统中的多通道水声数据采集板卡。该板卡采用标准AMC模块化架构,可实现16通道水声信号的同步采集和实时传输功能。论文首先对AMC模块化采集卡进行了总体设计。基于标准MicroTCA系统,提出了AMC模块化采集卡的功能和设计指标。然后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将采集卡划分为核心控制单元、AMC接口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内部接口单元和系统供电单元五个功能单元,并提出了各单元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要求。随后分别对五个功能单元的芯片选型、管脚配置和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AMC模块化采集卡PCB板进行了设计与绘制。然后对AMC模块化数据采集卡的软件进行了程序设计。软件程序分AMC智能管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网络通信4个主要部分。首先对AMC模块的上电激活和热插拔过程设计,并对数据采集程序中的SPI时序的采集、串并转换、FIFO缓存和跨时钟域的亚稳态消除程序进行了详细设计。基于u PP通信接口,分别对FPGA端和DSP端的u PP接口程序进行了详细设计,重点对引脚配置、操作模式和中断配置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设计。并基于DSP上的SYS/BIOS实时操作系统,采用TCP/UDP传输协议,实现了采集数据高速传输功能。最后对设计的数据采集板卡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首先对AMC板卡智能管理、电源模块和各通道幅频一致性进行测试,并分别使用正弦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对板卡的16通道数据采集功能进行测试,验证高采样率下数据采集、内部通信和网络传输功能,并进行了测试结果分析。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数据采集板卡功能正常,数据采集结果准确,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满足水声领域数据采集的需要。

孙玉博[10](2020)在《基于OFDM的多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信息传输受限是制约海洋开发的重要因素,水声通信作为目前水下唯一远距通信手段,其依然存在通信速率低、通信链路稳健性较差的不足。论文针对水下平台对水面平台的上行通信链路展开研究,设计基于OFDM的多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通过多通道处理提升通信性能,可覆盖潜标数据回传以及潜航器上行通信等应用场景。OFDM技术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可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途时延扩展的优势。论文首先对水声OFDM通信算法进行理论研究,通过仿真得出不同水声信道条件下OFDM算法性能最优的参数,结合多通道处理算法,对虚拟时间反转镜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开展研究,包括两者的性能与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虚拟时间反转镜以及空间分集的两种通信信号处理技术,为基于OFDM的多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设计与实现奠定理论基础。在理论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多通道接收机设计工作。多通道接收机主要包含两部分:多通道信号调理采集模块以及多通道数据处理模块,两者通过网口进行数据传输。调理采集模块由FPGA芯片进行控制,包括信号调理单元、采集单元和网络接口单元,用于将水听器阵列的微弱电信号滤波放大、模数转换,并通过网口传输到上位机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调理单元具备带通滤波能力以及程控放大能力,采集单元具备8通道同步采集能力,网络接口单元由FPGA驱动千兆网络芯片实现。数据处理模块对调理采集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模块核心芯片采用TMS320C6678,通过多核协同处理实现多通道数据的实时处理。基于TMS320C6678实现了虚拟时间反转镜与空间分集的多通道OFDM水声通信算法,包括网络通信、核间通信、共享内存分配、实时同步、解调解码等。此外,根据需求利用QT软件设计上位机界面,实现保存原始数据、实时显示采集的数据波形等功能。通过松花湖外场试验得出,在通信距离为1440m的条件下,在统计范围内可以实现通信速率为4kbps的无误码传输和通信速率为8kbps的0.9%的误码传输,验证了多通道OFDM水声通信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基于TMS320C6678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可行性。

二、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信号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相关技术研究
    2.1 高速模数转换技术
        2.1.1 模数转换器概述
        2.1.2 流水线型ADC
    2.2 FPGA技术
        2.2.1 FPGA发展概述
        2.2.2 FPGA基本结构及特点
        2.2.3 FPGA设计流程及开发工具
    2.3 FPGA同步时序处理技术
        2.3.1 FPGA时序分析基本概念
        2.3.2 FPGA同步设计的重要性
        2.3.3 信号跨时钟域同步方式研究
    2.4 累加平均滤波算法研究
        2.4.1 算法原理分析
        2.4.2 降噪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3.1 系统整体架构
        3.1.1 系统整体架构分析
        3.1.2 预期性能指标
    3.2 FPGA间的数据通信方案设计
        3.2.1 SPI串行外设接口
        3.2.2 SPI多从机方案选择
    3.3 采集控制单元FPGA设计方案
        3.3.1 设计方案分析
        3.3.2 ADC控制模块设计
        3.3.3 多路模拟电子开关控制模块计实现
        3.3.4 累加平均滤波算法设计实现
        3.3.5 SPI从机通信模块设计实现
        3.3.6 IP核配置
    3.4 传输控制单元设计方案
        3.4.1 方案分析
        3.4.2 SPI主机通信模块设计实现
        3.4.3 AXI片内高速总线应用设计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4.1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4.2 Socket网络通信技术
        4.2.1 Socket基本概念
        4.2.2 Socket数据传输方式
        4.2.3 Socket通信过程
    4.3 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4.3.1 网络Socket客户端设计
        4.3.2 基于QT上位机设计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验证与测试
    5.1 系统硬件单元仿真及调试
        5.1.1 多路模拟电子开关功能仿真验证
        5.1.2 累加平均滤波算法仿真验证
        5.1.3 采集控制单元在线调试
        5.1.4 传输控制单元在线调试
    5.2 系统软硬件综合测试
        5.2.1 测试环境搭建
        5.2.2 测试过程
        5.2.3 系统指标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2)脉冲MAG焊接电信号分析及其对焊接工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现实意义
    1.2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1.2.1 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发展现状
        1.2.3 电信号处理与分析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来源与章节安排
        1.4.1 课题来源
        1.4.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与内容
    2.1 系统工作原理
    2.2 系统整体设计需求与技术指标
    2.3 系统设计方案
    2.4 硬件系统方案选择
    2.5 数据传输方案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采集硬件系统
    3.1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系统设计方案
    3.2 核心板芯片选型
    3.3 ADC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3.1 ADC芯片选择
        3.3.2 ADC电路设计
        3.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3.4 基准电压源电路设计
    3.4 外围电路设计
        3.4.1 电源电路设计
        3.4.2 通信电路设计
        3.4.3 调试串口
        3.4.5 SD卡配置电路
    3.5 数据采集系统的PCB设计与生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采集软件系统实现
    4.1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4.2 数据采集模块的FPGA逻辑设计
    4.3 FPGA的 FIFO逻辑设计
    4.4 FPGA与 DSP的通信连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滤波器设计
    5.1 数据滤波整体设计
    5.2 低通滤波器设计
    5.3 限幅滤波器设计
    5.4 中位值滤波器设计
    5.5 均值滤波器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焊枪高度数学模型建立
    6.1 数据处理后的电信号数据
    6.2 数据分析方案选择
    6.3 对比电流和电压与干伸长相关性分析
        6.3.1 一次线性回归函数模型分析
        6.3.2 二次函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6.3.3 幂函数模型回归分析
        6.3.4 指数函数模型回归分析
        6.3.5 对数函数模型回归分析
    6.4 电流与干伸长回归分析和函数拟合
        6.4.1 送丝速度7m/min下的回归分析
        6.4.2 送丝速度8m/min下的回归分析
        6.4.3 送丝速度9m/min下的回归分析
        6.4.4 送丝速度10m/min下的回归分析
        6.4.5 送丝速度11m/min下的回归分析
    6.5 电流对焊枪高度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井下工具姿态的多通道低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研究现状
        1.2.1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1.2.2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3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井下工具姿态测量理论基础
    2.1 惯性导航系统姿态测量理论
    2.2 坐标变换
    2.3 欧拉旋转
    2.4 井下工具姿态参数测量模型
    2.5 姿态误差补偿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2 TMS320F2812 基础外围电路设计
        3.2.1 TMS320F2812 处理器简介
        3.2.2 电源电路设计
        3.2.3 时钟电路设计
        3.2.4 复位电路及JTAG接口电路设计
    3.3 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3.1 AD7981 模数转换器介绍
        3.3.2 采样电路设计
        3.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3.4 多路选择器及其接口电路设计
        3.3.5 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3.4 电路板层叠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CCS软件编译环境介绍
    4.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3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设计
        4.3.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4.3.2 多通道数据采样程序设计
        4.3.3 SPI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4.3.4 姿态角解算程序设计
        4.3.5 其他功能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地面模拟实验平台简介
    5.2 系统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两种电磁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磁流量计
    1.2 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磁流量计测量系统研究
        1.3.2 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研究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磁传感器输出信号分析
    2.1 电磁信号共性分析
        2.1.1 信号特征分析
        2.1.2 干扰信号特征分析
    2.2 电磁流量计信号特征
    2.3 平面电磁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征
第三章 电磁流量计信号处理系统研制
    3.1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3.1.1 需求分析与技术指标
        3.1.2 系统方案设计
    3.2 信号调理模块
        3.2.1 前置仪用放大电路
        3.2.2 偏置调整电路
        3.2.3 滤波电路
        3.2.4 模数转换电路
    3.3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3.3.1 DSP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3.2 RS485通讯电路
    3.4 电导率测量模块
        3.4.1 电导率测量原理
        3.4.2 电导率测量电路
第四章 电磁流量计系统测试与实验
    4.1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4.1.1 ADC采样有效位数测试
        4.1.2 滤波器幅频响应
        4.1.3 调理电路精度测试
    4.2 流量计系统实验
        4.2.1 电导率测量实验
        4.2.2 水流量标定实验
第五章 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硬件研制
    5.1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5.1.1 需求分析与设计指标
        5.1.2 系统设计方案
    5.2 高频激励信号电路设计
    5.3 检测信号调理与采集模块
        5.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5.3.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5.4 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
        5.4.1 FPGA系统设计
        5.4.2 DSP系统和通信电路设计
    5.5 电源管理模块
        5.5.1 模拟电源
        5.5.2 数字电源
    5.6 PCB设计
        5.6.1 叠层设计
        5.6.2 布局布线设计与内电层分割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示波功率分析仪采集与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示波功率分析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示波功率分析仪硬件设计方案
    2.2 采集与处理模块的方案分析
        2.2.1 波形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分析
        2.2.2 数字三维映射模块的设计方案分析
        2.2.3 功率分析模块的设计方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的方案设计
    3.2 波形采集模块的设计
        3.2.1 常见采样模式的设计
        3.2.2 波形平均模式的设计
        3.2.3 等效采样模块的设计
    3.3 数字三维映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1 快速采集模块的设计
        3.3.2 多通道三维映射理论
        3.3.3 三维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3.3.4 三维波形显示模块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率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多通道功率分析模块的方案设计
    4.2 同步采样模块的设计
        4.2.1 基频测量模块的设计
        4.2.2 窄脉宽滤除原理
        4.2.3 倍频模块的设计
    4.3 谐波分析功能的设计
        4.3.1 FFT原理及分析
        4.3.2 谐波分析功能的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平台的搭建
    5.2 测试记录
        5.2.1 波形采集功能测试与验证
        5.2.2 三维映射功能测试与验证
        5.2.3 功率分析功能测试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泥石流运动模型多点同步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历程及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相关技术
    2.1 系统设计目标
        2.1.1 采集指标要求
        2.1.2 实验目的
    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2.1 数据采集模块部分分析
        2.2.2 数据处理模块部分分析
        2.2.3 数据分析模块部分分析
    2.3 信号采集相关理论及技术
        2.3.1 信号采集理论
        2.3.2 FPGA技术
        2.3.3 USB总线技术
        2.3.4 I2C总线协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3.1.1 .传感器采集模块
        3.1.2 电源设计
        3.1.3 衰减电路
        3.1.4 滤波电路
        3.1.5 放大电路
        3.1.6 A/D转换电路
    3.2 数据处理模块硬件设计
        3.2.1 采集数据存储设计
        3.2.2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3.2.3 FPGA最小系统
    3.3 数据采集系统PCB板抗干扰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FPGA控制逻辑设计
        4.1.1 程控增益模块逻辑设计
        4.1.2 模数转换器AD7609控制逻辑设计
        4.1.3 激光传感器数据传输逻辑设计
    4.2 USB接口逻辑设计
        4.2.1 异步Slave FIFO的写时序
        4.2.2 异步Slave FIFO的读时序
    4.3 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4.3.1 固件程序设计
        4.3.2 驱动程序设计
        4.3.3 上位机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与实现
    5.1 数据采集结果
        5.1.1 实验数据拟合
        5.1.2 泥石流模实验的信息采集结果
    5.2 数据滤波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多路宽带AD采集的FPGA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采样原理及硬件平台设计
    2.1 信号采样基本理论
        2.1.1 正交低通采样
        2.1.2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
        2.1.3 射频直接带通采样
    2.2 AD采集板方案设计
        2.2.1 AD采集板设计需求
        2.2.2 AD采集板设计方案
    2.3 器件选型
        2.3.1 FPGA选型
        2.3.2 ADC选型
        2.3.3 时钟芯片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DC与 JESD204B通信设计
    3.1 高速传输底层介绍
        3.1.1 高速串行传输发展背景
        3.1.2 SerdDes架构解析
    3.2 AD9680介绍与配置
        3.2.1 全带宽工作模式
        3.2.2 DDC工作模式
    3.3 JESD204B协议及原理介绍
        3.3.1 JESD204B协议基本介绍
        3.3.2 JESD204B的链路建立
        3.3.3 基于JESD204B的 FPGA逻辑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信接口设计与ADC性能分析
    4.1 千兆以太网设计
        4.1.1 以太网结构介绍
        4.1.2 控制接口设计
        4.1.3 传输误码分析与纠正
    4.2 光纤通信
        4.2.1 光纤及光模块介绍
        4.2.2 基于GTX的光纤通信调试
    4.3 测试与性能分析
        4.3.1 信噪比测试与性能分析
        4.3.2 无杂散动态范围测试与分析
        4.3.3 通道隔离度测试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通道信号预处理设计
    5.1 基于FPGA的 DDC设计
        5.1.1 DDC原理
        5.1.2 混频模块设计
        5.1.3 滤波模块设计
    5.2 脉冲压缩
        5.2.1 脉冲压缩原理
        5.2.2 频域法实现
        5.2.3 脉压自检设计
        5.2.4 PC实现与结果分析
    5.3 PRF识别
        5.3.1 PRF识别算法
        5.3.2 PRF识别逻辑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多核DSP的多通道信号采集与传输单元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数据采集平台简介
    1.3 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
        1.3.1 DSP简介及发展历程
        1.3.2 FPGA简介及发展历程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信号采集平台硬件设计
    2.1 系统设计指标及器件选型
        2.1.1 系统设计指标
        2.1.2 硬件系统芯片选型
    2.2 系统详细硬件设计方案
        2.2.1 总体设计方案
        2.2.2 FPGA部分硬件设计
        2.2.2.1 最小系统设计
        2.2.2.2 AD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2.2.2.3 串口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2.2.3 DSP部分硬件设计
        2.2.3.1 电源部分设计
        2.2.3.2 时钟模块设计
        2.2.3.3 控制芯片MSP430设计
        2.2.3.4 JTAG调试接口设计
        2.2.3.5 PCIE硬件设计
        2.2.3.6 外部储存器设计
        2.2.3.7 千兆以太网硬件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号采集平台FPGA软件设计
    3.1 FPGA软件设计概述
    3.2 FPGA关键软件设计方案
        3.2.1 AD模块软件设计
        3.2.2 串口模块软件设计
        3.2.2.1 串口控制软件设计
        3.2.2.2 同步信号产生模块
        3.2.3 PCIE软件设计
        3.2.3.1 PCIE总线原理
        3.2.3.2 FPGA PCIE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号采集平台多核DSP软件设计
    4.1 多核DSP软件设计概述
    4.2 多核DSP详细软件设计
        4.2.1 多核DSP PCIE软件设计
        4.2.1.1 初始化及链路训练
        4.2.1.2 PCIE地址映射
        4.2.2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2.2.1 数据包头识别程序设计
        4.2.2.2 数据缓存及打包程序设计
    4.3 以太网通信软件设计
    4.4 多核DSP BOOT软件设计
        4.4.1 上电加载流程
        4.4.2 映像文件的组成结构
        4.4.3 映像文件的生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号采集平台硬件及软件调试结果
    5.1 FPGA部分测试结果
        5.1.1 AD模块测试
        5.1.2 串口模块测试
    5.2 DSP部分测试结果
        5.2.1 电源与时钟部分测试
        5.2.2 PCIE测试结果
        5.2.2.1 PCIE链路训练结果
        5.2.2.2 PCIE接收缓冲区测试
        5.2.3 以太网测试
        5.2.3.1 TCP连接测试
        5.2.3.2 以太网发送缓冲区测试
        5.2.4 多核Boot测试
    5.3 系统联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9)基于MicroTCA规范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MC模块化采集卡总体设计
    2.1 MicroTCA系统
    2.2 AMC采集板卡的功能和设计指标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系统各单元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AMC采集卡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核心控制单元设计
        3.1.1 FPGA芯片的选型
        3.1.2 DSP芯片的选型
        3.1.3 核心板芯片选型与外围电路
    3.2 AMC接口单元设计
        3.2.1 AMC管理引脚设计
        3.2.2 AMC通信引脚设计
    3.3 模数转换单元设计
        3.3.1 采集芯片的选型
        3.3.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4 内部接口单元设计
        3.4.1 uPP接口设计
        3.4.2 以太网网络接口设计
    3.5 系统供电单元设计
        3.5.1 系统电源需求
        3.5.2 电源转换芯片的选取
        3.5.3 供电电路设计
    3.6 电路PCB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与实现
    4.1 综述
    4.2 AMC智能管理程序设计
        4.2.1 AMC模块激活过程设计
        4.2.2 热插拔过程设计
    4.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3.1 SPI程序设计
        4.3.2 串并转换
        4.3.3 FIFO缓存
        4.3.4 跨时钟域的亚稳态消除
    4.4 FPGA与 DSP之间u PP接口通信
        4.4.1 uPP通信的FPGA程序设计
        4.4.2 uPP通信的DSP程序设计
    4.5 网络传输程序设计
        4.5.1 TCP/UDP协议介绍
        4.5.2 SYS/BIOS操作系统介绍
        4.5.3 DSP网络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5.1 AMC板卡智能管理测试
    5.2 电源模块测试
    5.3 幅相一致性测试
        5.3.1 幅度一致性测试
        5.3.2 相位一致性测试
    5.4 系统功能测试
        5.4.1 数据采集测试
        5.4.2 FPGA与 DSP通信测试
        5.4.3 DSP与上位机网口通信测试
    5.5 总体功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OFDM的多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声通信机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通道OFDM水声通信算法研究
    2.1 OFDM基本原理及仿真研究
        2.1.1 OFD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1.2 卷积码和交织编码技术
        2.1.3 LS信道估计与均衡
        2.1.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2 OFDM算法的空间分集技术
        2.2.1 水声信道空间相关特性分析
        2.2.2 分集的合并技术
        2.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2.3 虚拟时间反转镜OFDM算法
        2.3.1 虚拟时间反转镜
        2.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通道OFDM水声通信接收算法实现
    3.1 多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总体设计
    3.2 调理采集模块驱动实现
        3.2.1 AD驱动程序实现
        3.2.2 网络驱动程序实现
    3.3 单通道OFDM算法DSP实现
        3.3.1 同步处理流程实现
        3.3.2 解调处理流程实现
    3.4 多通道OFDM算法DSP实现
        3.4.1 多通道联合处理实现
        3.4.2 网络传输
        3.4.3 核间通信
        3.4.4 共享内存与Cache配置
    3.5 上位机界面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场试验数据处理研究
    4.1 外场试验概况
    4.2 外场试验数据处理
        4.2.1 MATLAB数据处理
        4.2.2 DSP数据处理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式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D]. 潘冬阳.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1)
  • [2]脉冲MAG焊接电信号分析及其对焊接工艺的影响[D]. 王宇晶.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3]井下工具姿态的多通道低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D]. 成晓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两种电磁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研制[D]. 周念.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示波功率分析仪采集与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杨云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泥石流运动模型多点同步采集系统设计[D]. 卜凡.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多路宽带AD采集的FPGA设计[D]. 桂宪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基于多核DSP的多通道信号采集与传输单元的设计[D]. 王金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基于MicroTCA规范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与实现[D]. 乔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基于OFDM的多通道水声通信接收机算法研究与实现[D]. 孙玉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基于DSP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