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消费者不满意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曹越[2](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王木子[3](2021)在《基于在线评论的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家具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因家具选购的特殊性,网购家具过程中实物体验欠缺、物流配送困难等问题逐渐显现,降低了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也制约了家具电子商务发展。电商平台的在线评论内容能够有效反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真实需求。因此,基于在线评论研究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对家具电商企业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产品销量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课题通过在线评论文本挖掘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进行研究。基于消费者评论视角,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电商平台家具产品评论数据,利用TF-IDF算法、语义网络以及LDA算法等技术,挖掘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结合挖掘结果和家具行业特点,基于ACSI模型构建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理论模型。随后通过问卷法收集研究数据357份,运用方差分析研究消费者满意度差异性,并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验证模型并分析检验结果,阐明影响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及其对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消费者特征对网购家具产品的满意度存在差异。(1)男性对网购家具产品的整体满意度显着高于女性;(2)教育水平对外观、环保、做工结构的满意度以及整体满意度存在显着差异,并与满意度呈负相关;(3)月收入对环保、安装服务、客服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整体满意度具有显着差异,基本呈现月收入越高,满意度越低的现象;(4)地域对环保、物流配送、安装服务、客服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整体满意度呈现显着差异,一二线等较发达地区相对于三四五线等次发达地区的满意度较低;(5)职业对用料的满意度呈现出显着差异;(6)年龄对任一因素的满意度均未呈现出显着差异。(2)网购家具产品外观、功能、环保、用料、做工结构、感知价值、物流配送、客服服务以及安装服务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包装保护不影响消费者满意度;按照对满意度的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为环保、客服服务、感知价值、外观、做工结构、功能、用料、物流配送、安装服务。(3)感知价值在部分变量对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外观、环保、用料、做工结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对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对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功能对满意度的影响不受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综上所述,针对家具电商企业提出在线评论管理、产品质量提升、服务策略优化、感知价值提升、顾客精准化管理以及流量触达渠道拓展方面的经营建议。本课题结合探索性研究和验证性研究,为家具电商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家具电商企业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李晓静[4](2021)在《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生产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当前,绿色生产面临着产品“优质不优价”、消费者信任关系缺失、制度激励不足等现实困境,使得农户进行绿色生产的动力不足,也成为限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农村电商变成了绿色消费的重要引擎,实现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衔接,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贸易效率。与此同时,来自消费端的绿色需求和农产品质量信息,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反馈到生产端,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新的盈利点,而且会推动农户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但就现实而言,农村电商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渗透到农村地区仍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且受电商意识不足、销售经验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参与电商难度较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能否通过农村电商传递给生产者,进而影响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已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何种因素影响了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参与电商是否会影响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是否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进而推动其绿色生产转型?其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又是什么?此外,参与电商是否能进一步提升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绩效?上述问题的回答,对政府出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猕猴桃种植户积极参与电商销售,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提高猕猴桃产品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户行为、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采纳等理论为指导,基于陕西省、四川省103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区域内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及绿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BFG两步法、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Tobit模型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等多种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考察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绿色生产转型、绿色生产绩效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驱动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域中,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有398户,未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有638户。在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有70户参与平台电商模式,有328户参与社交电商模式,在638个未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有494户猕猴桃种植户希望能够通过参与电商渠道销售猕猴桃,可见猕猴桃种植户普遍参与电商销售的意愿较高,但实际参与电商销售行为的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认知存在明显差异,且政府对推动种植户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有机肥施用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在猕猴桃种植户样本中均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采纳,但物理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种植户采纳率较低。从参与电商决策、参与电商模式及参与电商程度三个维度挖掘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接受农技培训次数较多、家中有村干部、互联网获取信息频繁能够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平台电商模式;户主年龄越小、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中劳动力人数越多、经营规模越小、种植专业化程度越高、人情往来支出较大、亲戚好友数量较多、对电商政策感知高、有网购经历、村庄有快递点能够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社交电商模式。(2)从绿色农产品价格感知、销量感知、消费者认可感知、政府支持感知、风险感知五个维度分析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电商决策能够提升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且五个分维度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从参与电商模式来看,平台电商模式和社交电商模式均能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而分维度中部分变量不显着;在398户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随着参与电商程度的加深,猕猴桃种植户对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有所提升,从分维度看,参与电商程度越高,猕猴桃种植户对销量、消费者认可、政府支持的信心均有所增强。(3)实证检验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发现,对猕猴桃种植户而言,绿色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依次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显着促进作用,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倘若未参与电商,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为62.07%;参与电商后,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增加到65.99%,增长率为6.32%。不同参与电商模式的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有差异,采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交电商模式>平台电商模式>传统销售模式。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也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机理分析看,参与电商通过经济激励、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品标准化、消费者正向激励四条传导机制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另外,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信息资本等资源禀赋均在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4)根据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指标特性,可以将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划分为绿色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两类,绿色生产方式的有机肥施用率、生物农药使用率、节水灌溉设备使用率、物理防治技术投入、包装物回收率均显着高于传统生产方式。就参与电商促进猕猴桃种植户转变生产方式而言,参与平台电商模式的转变概率大于参与社交电商模式的转变概率,且两者均大于参与传统销售模式的转变概率。参与电商程度对不同生产方式下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5)通过检验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发现,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和绿色生产效率均有显着提升作用。就绿色生产效益而言,在控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异质性后,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家庭年收入、猕猴桃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每亩猕猴桃收入均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平台电商模式的收入效应大于社交电商模式的收入效应,且两者均大于传统销售模式的收入效应。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收入之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介于9.62%~11.18%之间,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总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大。就绿色生产效率而言,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平均值仅为63.92%,参与电商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且平台电商模式下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更高。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生产转型;增强电商政策宣传,提高电商参与意识;适度引导电商参与,注重电商多元发展;优化平台监督机制,打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生产管理,优化产品交易环境;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庞启亮[5](2020)在《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卖家满意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传统国际贸易的补充力量活跃在经济领域。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客户成为了除了产品、技术以外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客户的评价决定着企业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前景客户满意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了热门研究之一。本文聚焦亚马逊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卖家满意度现状分析,并提出提高卖家满意度的策略。亚马逊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及广阔的海外电子商务市场,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卖家注册其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全球开店。卖家在平台运营的过程中,充分接触平台的政策、技术、服务、物流、结算等内容,根据自身体验而产生了卖家满意度评价。目前,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满意度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主要问题集中在服务的滞后、对卖家感知的欠缺、流程不完善、服务能力欠缺等。本论文以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满意度现状为背景,通过文献学习,结合现有的客户满意度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子;通过“SWOT分析方法”及“波特五力模型”对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定量分析法,找到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满意度现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有形度欠缺”“卖家感知缺乏”“投诉通道缺失”等部分;最后从技术改进、流程优化、员工培养等角度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卖家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也抛砖引玉为同行业企业卖家满意度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共同助力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卖家满意度的提升。
姜成成[6](2020)在《O2O定制服务的客户体验及其测度研究》文中指出
王岩[7](2020)在《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交织的时代,催生了“宅经济”与到家服务的日益盛行。消费者在追求满意化产品的同时,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期望享受及时、快捷、精准的个性化物流服务。众包物流正是因应消费者这一现实服务需求而产生的。众包物流(Crowdsourcing Logistics)是众包模式与物流行业的创新结合,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对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匹配,将原本由企业承担的订单配送任务,通过随机、自愿、有偿的方式外包给社会非特定群体,既优化共享了闲置的社会劳动力资源,又提升了配送的时效性。众包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服务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众包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基础上,基于网约配送员角度构建了包含信息化服务质量、客服中心服务质量、物流过程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后,为降低评价决策过程的主观性,将突变级数法引入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从组合赋权排序的角度出发,利用离差最大化法和粗糙集理论分别对各指标的可变权重和属性权重进行计算,提出了适用于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最后,选取美团众包和蜂鸟配送两家众包平台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研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分别从维度要素和指标要素两个层面提出改进与提升众包物流服务质量的建议。通过对SERVQUAL模型的修订和重新诠释,并引入突变级数评价法,本研究系统研究了众包物流服务质量的构成维度及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并丰富了众包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亦可以为众包物流服务企业改进服务质量提供有效的对策指导。
谢丽[8](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教学领域重点研究的主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更加迫切。翻转课堂凭借新一代网络技术,不局限于教材,综合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类开放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但翻转课堂的曙光却没有真正照进中职课堂,引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入中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传统课堂模式改革迫切的背景下,结合发达的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旨在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应用,并通过教学实践对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提升教学效果。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的方法,使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翻转课堂的理论根源,为了了解中职网络营销翻转课堂的现状、翻转课堂在中职网路营销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进中职网络营销课程中,根据中职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网络营销中的应用,为当前的中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表明,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中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并进行应用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翻转课堂能够帮助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以及提升学习效率和课堂满意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同时为改善和创新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张心悦[9](2020)在《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评论文本内容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在线评论是消费者发表在购物平台的有关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看法,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体验后做出的评价,因此与商家提供的信息相比,在线评论的可信度和可参考程度较高。当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体验满意时,其会倾向于发表积极的评论信息,当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体验不满意时,消费者会在在线评论中抱怨自己的经历,商家可以借助在线评论内容探知消费者的产品服务诉求与满意倾向。因此在线评论为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最近学者们纷纷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以深入挖掘出在线评论内容中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要素,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店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消费者忠诚度。当前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空白,生鲜农产品是近几年新兴的网购品类,与其他商品相比,其易腐烂易损坏易变质、对物流要求较高等特点导致消费者满意度较低,这极大制约了生鲜电商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生鲜农产品为例,利用了文本挖掘技术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通过LDA主题模型分析和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来提取出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中消费者关注的产品和服务特性,并将其归纳总结作为可能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然后通过回归分析、中介作用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这些产品和服务特性如何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影响。通过文本挖掘我们发现生鲜农产品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时比较关注产品的外观、味道、口感、新鲜、售后服务质量、商品描述可靠性、物流配送速度、物流包装保护性和感知价值这九个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在线评论文本内容中提取的产品的外观、味道、口感、新鲜、售后服务质量、商品描述可靠性、物流配送速度、物流包装的保护性和感知价值因素都对消费者满意度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外观、味道、口感、新鲜、物流配送速度、物流包装保护性还可以通过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来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影响;进一步细化消费者满意度为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不满意,比较分析出消费者满意与不满意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文章的最后还针对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丹[10](2020)在《南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以阿克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5年“互联网+”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各省市积极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的热潮。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增效的强大推动力量,并潜在带动了农产品电商相关产业的价值。新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园区建设也形成一定的规模,如何进一步提升南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逐步解决其发展的制约问题,成为南疆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本论文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基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集中意见法、统计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的方式,以阿克苏地区为例,探究现阶段南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选取的7个方面的18个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实践中共收集实验量表问卷153份,运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研究分析中,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降维,除去不符合相关性检验的1个因素后,对其17个制约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电商运营因子、农产品因子、农产品电商效益因子、电商主体因子、电商资源支撑因子、电商供应链因子6个公共因子。经研究分析得出17个影响因子的得分,将影响因子的研究分析结果经标准化得出因子权重占比。分析结果表明,累积贡献率大于10%的显着制约因素,表现在电商运营因子、农产品因子、农产品电商效益因子3个方面。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为了提升阿克苏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了加强特色农产品精准营销与网销质量安全追溯,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多样化,县域电商服务商对特色农产品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增强消费者满意度、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优化特色农产品电商标准化体系、注重特色农产品品质发展,加大特色农产品电商补贴及电商金融信贷扶持、降低物流和运营成本,促进涉农电商组织与协会的信息化程度、发挥协同发展作用这7个方面的决策建议。
二、电子商务消费者不满意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商务消费者不满意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移动O2O |
1.4.2 信息搜寻 |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2 认知理论 |
2.1.3 人机交互理论 |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
2.2.1 问题解决理论 |
2.2.2 意义建构理论 |
2.2.3 ASK理论 |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
2.4.1 移动O2O概述 |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分析 |
3.1.2 研究方法介绍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3 数据分析工具 |
3.3 编码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
4.2.3 研究模型构建 |
4.2.4 研究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验证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样本选择 |
5.2.3 实验任务设置 |
5.2.4 研究变量测度 |
5.2.5 实验流程设计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采集 |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信息质量 |
7.2.2 提升服务质量 |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在线评论的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家具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
1.3.2 在线评论文本挖掘研究现状 |
1.3.3 消费者满意度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家具产品电子商务 |
2.1.1 家具产品 |
2.1.2 家具电子商务经营模式 |
2.2 消费者满意度 |
2.2.1 消费者满意度概念 |
2.2.2 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模型 |
2.3 在线评论 |
2.3.1 在线评论内涵 |
2.3.2 在线评论特征 |
2.4 文本挖掘 |
2.4.1 文本挖掘流程 |
2.4.2 文本挖掘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在线评论的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3.1 家具产品在线评论数据收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采集 |
3.2 家具产品在线评论数据预处理 |
3.2.1 数据清洗 |
3.2.2 中文分词 |
3.2.3 去除停用词 |
3.3 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家具产品在线评论关键词提取 |
3.3.2 基于语义网络的特征关联分析 |
3.3.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在线评论的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研究设计 |
4.1 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模型构建 |
4.1.1 研究模型 |
4.1.2 变量描述 |
4.1.3 研究假设 |
4.2 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结构与量表设计 |
4.2.2 问卷前测与修改 |
4.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消费者特征变量统计 |
5.1.2 消费者网购家具偏好统计 |
5.1.3 研究变量统计 |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消费者特征变量对满意度的方差分析 |
5.4 网购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模型检验 |
5.4.1 相关性分析 |
5.4.2 回归分析 |
5.4.3 中介作用分析 |
5.5 研究假设检验及模型修正 |
5.5.1 研究假设检验 |
5.5.2 模型修正 |
5.6 家具电商企业消费者满意度提升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核心代码 |
(4)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涉农电商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研究 |
1.3.3 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研究 |
1.3.4 农户绿色生产绩效的研究 |
1.3.5 农村电商对农户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影响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鲜农产品 |
2.1.2 猕猴桃种植户 |
2.1.3 涉农电商 |
2.1.4 农产品电商模式 |
2.1.5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
2.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
2.3.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
2.3.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2.3.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样本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分析 |
3.1.1 世界及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分析 |
3.1.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1.4 样本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 |
3.1.5 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相关关系推断 |
3.2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2.2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3.2.3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决策的影响因素 |
3.2.4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模式的影响因素 |
3.2.5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程度的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4.2.1 计量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4.3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
4.4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差异分析 |
4.5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5.3 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度量 |
5.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分析 |
5.4.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
5.4.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
5.4.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
5.5 作用机制检验:中介效应分析 |
5.6 异质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6.3 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判定 |
6.3.1 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数目的确定 |
6.3.2 样本属于潜在类别的概率分析 |
6.3.3 两类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的特征分析 |
6.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4.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4.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4.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5 内生性检验 |
6.5.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6.5.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6.5.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的影响 |
7.1.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7.2.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设定 |
7.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的影响 |
7.3.1 参与电商决策、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
7.3.2 参与电商模式、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
7.3.3 参与电商程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
7.3.4 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影响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
7.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4.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 |
7.4.2 参与电商决策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
7.4.3 参与电商模式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
7.4.4 参与电商程度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猕猴桃种植户基本特征 |
8.1.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 |
8.1.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8.1.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
8.1.5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生产转型 |
8.2.2 加强电商政策宣传,提高电商参与意识 |
8.2.3 适度引导电商参与,注重电商多元发展 |
8.2.4 优化平台监督机制,打通信息披露机制 |
8.2.5 完善绿色生产监管,优化产品交易环境 |
8.2.6 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卖家满意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框架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 |
2.1 跨境电子商务概念 |
2.2 跨境电子商务研究 |
2.3 客户及客户满意度概念 |
2.4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 |
2.4.1 国外客户满意度研究 |
2.4.2 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3.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3.1.1 国际环境 |
3.1.2 国内环境 |
3.1.3 我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模式 |
3.1.4 我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2 亚马逊简介 |
3.2.1 亚马逊中国简介 |
3.2.2 亚马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全球开店)简介 |
3.3 亚马逊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
3.3.1 内部环境分析 |
3.3.2 外部环境分析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马逊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卖家满意度现状分析 |
4.1 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卖家满意度现状分析(基于平台数据) |
4.1.1 亚马逊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满意度平台系统介绍 |
4.1.2 亚马逊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卖家满意度现状分析 |
4.1.3 小结 |
4.2 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卖家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分析 |
4.2.1 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 |
4.2.2 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
4.2.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4.2.4 卖家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证分析 |
4.2.5 小结 |
4.3 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满意度存在的问题 |
4.3.1 平台投诉机制尚不完善 |
4.3.2 平台服务质量欠佳 |
4.3.3 平台有形度服务欠佳 |
4.4 亚马逊卖家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马逊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满意度提升策略 |
5.1 优化卖家投诉感知 |
5.1.1 增宽投诉渠道 |
5.1.2 建立专业投诉队伍及投诉机制 |
5.2 提高服务质量感知 |
5.2.1 管理卖家期待 |
5.2.2 加强员工培训 |
5.3 改善服务有形度感知 |
5.3.1 服务系统改进 |
5.3.2 服务手段多样化改进 |
5.3.3 服务响应改进 |
5.4 平台卖家满意度提升策略保障 |
5.5 平台卖家满意度提升限制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6.2.1 局限性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7)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
1.3.2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
1.3.3 突变级数法的相关研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分析 |
2.1 众包物流相关概述 |
2.1.1 众包物流的相关概念 |
2.1.2 众包物流的流程 |
2.1.3 众包物流的特点 |
2.2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的概念 |
2.2.1 系统服务质量 |
2.2.2 客服中心服务质量 |
2.2.3 物流实体配送服务质量 |
2.3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系统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3.2 客服中心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3.3 物流实体配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流程 |
3.3 评价指标维度设计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3.5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检验与调整 |
3.5.1 信度分析 |
3.5.2 效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 |
4.1 突变级数基本模型 |
4.1.1 突变归一化公式推导 |
4.1.2 控制变量重要程度 |
4.1.3 突变决策的原则 |
4.2 基于组合赋权的改进突变级数法设计 |
4.2.1 底层指标无量纲处理 |
4.2.2 基于可变权重与属性权重的指标重要度计算 |
4.3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 |
4.3.1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流程 |
4.3.2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实施步骤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5.1 企业概况 |
5.2 数据收集与检验 |
5.2.1 数据来源与统计 |
5.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策略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专家调研提纲 |
附录 B 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 C 美团众包/蜂鸟配送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
致谢 |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翻转课堂的概述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翻转课堂概述 |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 |
一、混合式学习理论 |
二、ARCS学习动机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三教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职网络营销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框架构建 |
第一节 教学因素分析 |
一、教师因素 |
二、学生因素 |
三、教学内容因素 |
第二节 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特点 |
一、以学生为中心 |
二、设计问题情境 |
三、分层教学 |
第三节 教学活动设计 |
一、中职网络营销教学思路设计 |
二、中职网络营销教学目标设计 |
三、中职网络营销教学内容设计 |
四、中职网络营销教学过程设计 |
五、教学评价设计 |
第四节 教学资源支持 |
一、微课制作 |
二、慕课 |
三、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职网络营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
第一节 实践前期概述 |
第二节 课例一:网络市场及网络消费者分析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师体验 |
四、学生体验 |
第三节 课例二:直播营销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师体验 |
四、学生体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转课堂教学对中职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一节 翻转课堂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是否满意情况 |
二、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情况 |
三、翻转课堂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 |
第二节 翻转课堂学生学习过程分析 |
一、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观察分析 |
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学习成绩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1.3.2 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现状 |
1.3.3 在线评论文本挖掘相关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 |
2.2 消费者满意度相关理论 |
2.2.1 消费者满意度概念 |
2.2.2 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模型 |
2.2.3 期望不一致理论 |
2.2.4 双因素理论 |
2.3 文本挖掘相关理论 |
2.3.1 文本属性特征提取相关理论 |
2.3.2 文本情感分析相关理论 |
2.4 木桶原理 |
2.5 理论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评论文本的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 |
3.1 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数据抓取及预处理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清洗 |
3.1.3 数据分词 |
3.2 生鲜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 |
3.2.1 LDA主题模型简介 |
3.2.2 主题结果分析 |
3.3 消费者满意度文本数据量化 |
3.3.1 情感词典的构建 |
3.3.2 情感值计算 |
3.3.3 情感值量化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产品质量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2 商家服务质量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3 物流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4 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5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及假设提出 |
4.1.6 消费者满意和不满意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及假设提出 |
4.2 模型建立 |
4.2.1 变量命名 |
4.2.2 模型构建 |
4.3 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回归分析 |
4.4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分析 |
4.4.1 方法介绍 |
4.4.2 中介效应检验 |
4.5 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不满意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4.5.1 消费者满意影响因素检验 |
4.5.2 消费者不满意影响因素检验 |
4.6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南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主要创新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阿克苏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3.2 阿克苏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 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 制约性因素 |
4.3 模型构建 |
第5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 |
5.1 市场调查内容设计 |
5.2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5.3 样本信度分析 |
5.4 样本效度分析 |
5.5 因子分析 |
5.6 因子权重 |
5.7 电商运营效果评价因素与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
5.8 结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决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决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子商务消费者不满意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在线评论的家具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研究[D]. 王木子.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4]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晓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卖家满意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庞启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O2O定制服务的客户体验及其测度研究[D]. 姜成成. 东南大学, 2020
- [7]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王岩.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谢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9]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张心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南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以阿克苏地区为例[D]. 王丹. 塔里木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