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的“骨架”——机身结构(一)

战斗机的“骨架”——机身结构(一)

一、作战飞机的“骨架”——机体构造(上)(论文文献综述)

焦乐乐[1](2021)在《陆空一体化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空中机器人和陆地机器人,一般只具备单一的运动能力,即空中飞行或地面移动,无法满足某些特定场合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对蜘蛛腿部生理结构的仿生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陆空运动能力的一体化仿生机器人,在机械结构设计、硬件系统集成以及控制与导航算法设计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在对蜘蛛的腿部生理结构仿生研究基础上,针对一体化机器人,进行了飞行结构选择、旋翼数量及布局、飞行原理、腿的分布、单腿结构、腿部自由度等分析,实现了飞行机构、爬行机构以及整体集成设计。基于D-H模型的正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机器人腿部各关节旋转角度与腿部足端落点位置坐标的关系模型。通过引入稳定裕量计算,实现了机器人的静态稳定性分析。对机器人爬行运动进行了多步态设计,并对多步态的占空比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进而实现了基于外部环境的多步态切换控制。针对系统中的控制模块,包括导航控制器、飞行控制器、爬行控制器,进行了功能分析与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动力系统、激光雷达导航、数据通信、图像采集、电源等功能模块进行了系统集成设计。为了实现机器人定点悬停功能,采用了基于光流传感器的方案进行实现。设计了基于VFH的机器人飞行避障导航算法,提高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基于以上研究工作,研制了仿生机器人原理样机并对系统功能进行实际验证,研究成果对今后的陆空一体化仿生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陈雅贤[2](2020)在《《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文中指出2019年3月—10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对《现代军用直升机》一书进行翻译与审校。根据任务分配,笔者负责本书五小节(共计1,0973字)的翻译和三分之一内容(共计6,9939字)的审校工作。笔者以参与该翻译项目的实习为基础,选择翻译项目过程中的审校环节为研究对象,对整个审校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在报告中,笔者尝试将审校该德语军事类文本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翻译的两个阶段——理解与表达——将本次审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细化为语言层面的词语、句子和篇章三类。首先,面对德语原文文本出现的专业术语较多的问题,笔者需要查阅大量中文相关资料,寻找业内认可和遵循的译法。同时,因为军事类文本中涉及到大量军事装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等,长难句出现频率很高。为了译文的准确和通顺,笔者在审校长难句时分步骤进行,首先对照原文,判断译文是否出现漏译和错译,再对分句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中文语言表达规范和习惯调整译文语句结构。此外,笔者在审校时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对等,在译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笔者希望通过此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审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和方法,为该领域资料的翻译审校提供有启发的现实案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军事类文本翻译审校工作。

王瑶华[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刘瑞红[4](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刘利阳[5](2020)在《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设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材料铺丝整体进气道与国内目前应用的金属组合进气道相比,能大幅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及密封性,进而达到结构高效、减重的设计要求,也更适合承受进气道部位的充压、油压、锤激波及噪声等复杂载荷工况,同时为了减少进气道内表面电磁缺陷,结合进气道内表面功能层采用隐身结构,可实现进气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消除进气道内表面涂料脱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安全性及耐久性。针对异形复合材料铺丝进气道结构特点,从纤维铺丝复合材料结构的微观层面入手,建立了考虑铺丝工艺缺陷的复合材料结构等效分析方法和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在传统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铺丝复合材料负曲率纵横加筋结构屈曲和后屈曲数值分析方法,分析负曲率加筋结构在进气道法向载荷下的屈曲、后屈曲及破坏过程。复材蒙皮及筋条的面内损伤采用修正后的Hashin准则模拟材料的纵向及横向破坏,蒙皮与筋条间界面采用拉伸及剪切失效准则模拟界面因法向及切向载荷引起的破坏从而为负曲率加筋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提出复合材料加筋板纵横加筋连接接头方案,建立异形铺丝进气道纵横加筋连接接头的数值仿真方法,通过研究其破坏机理,优选出适合承受法向载荷的连接结构形式。建立了铺丝工艺/结构一体化设计分析的流程和方法,对影响异形铺丝进气道结构性能的典型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给出适用于异形铺丝进气道结构的工艺参数建议值。同时借鉴已有的固定角度铺丝轨迹方法,建立适用于异形铺丝进气道复杂几何特点的铺丝轨迹数字化定义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异形铺丝进气道结构的铺放精度及力学性能要求。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采用丝瓜瓤作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轻质、低成本、吸波频段宽的多孔碳基吸波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环保而且可以解决传统涂覆式吸波材料存在的脱粘及维护问题,建立了基于材料各向异性微观结构特征的模型,阐明了微观孔结构对宏观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热传导和电磁性能的影响;以芳纶纸蜂窝为模板,以石墨烯/多孔碳基吸波材料为原料,通过温度场控制实现石墨烯/多孔碳基吸波材料片层在水平方向的高度有序化排列,制备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分别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碳蜂窝/石墨烯复合海绵,试验表明该海绵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并以异形进气道结构为背景,建立基于承载/隐身一体化的电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方法,为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结构设计及分析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评估并制定结构、隐身一体化结构制造工艺方案,制造出含隐身功能层的复合材料结构整体进气道样段,为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隐身进气道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铺丝进气道样段设计模拟进气道受载情况及周边的结构关系,综合考虑重量、装配及隐身等要求,确定采用中厚蒙皮、疏筋结构型式,应用纵横加筋对接接头的仿真分析方法,完成了不同纵横加筋结构方案的对比分析,优选出适合传载需求的接头方案。依据铺丝特点,进气道蒙皮采用0°、±45°、90°均衡铺层;铺放的长桁、框缘采用对称均衡铺层。针对国内当前纤维、树脂系列,选择适合的高强材料体系,蒙皮采用湿态铺丝,与端部角材及纵、横向筋条采用胶接共固化成形。在进气道设计及分析的验证方面主要进行了铺丝结构材料性能试验、等效模型验证、典型件试验、异形铺丝进气道样件试验以及隐身性能试验。提出考虑锤激波载荷冲击特性的试验方法并完成进气道壁板锤激波模拟试验验证,改善了复材壁板传统静力试验未能考虑实际锤激波载荷冲击效应而导致结构设计参数偏保守的问题。根据试验数据经分析可知,等效模型的预测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满足工程需要;锤激波试验方法能更真实验证壁板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铺丝进气道样段可承受100%设计载荷,且满足隐身减缩系数达到理想的功能要求。国内首次提出适用于结构/功能一体化异形铺丝复合材料进气道结构的设计分析方法并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通过进气道样段的设计、分析及试验,验证了本文所形成的结构强度分析方法、材料体系、工艺流程及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为国内飞机应用整体铺丝复合材料进气道奠定了技术基础。

邢炜烽[6](2020)在《自转旋翼机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自转旋翼机是航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直升机相比,自转旋翼机不具备悬停功能。但自转旋翼机的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而且成本较低。在该轻小型单人自转旋翼机的设计过程中,将针对自转旋翼机的总体布局、自转旋翼气动特性、机架轻量化设计等内容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参考经典轻小型自转旋翼机结构,依据设计要求及实际工况进行总体设计布局,研究旋翼机总体构型以及机身主体结构的设计。其次,基于叶素理论等方法建立自转旋翼气动计算模型,主要研究单旋翼气动模型,进行自转旋翼的构型以及其他气动部件的设计。然后,对自转旋翼机机架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自转旋翼机机架在跃升起飞工况、平飞工况以及着陆工况所受载荷进行静力分析,并对机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评价。提取自转旋翼机机架前7-20阶的自由模态,得到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进行谐响应分析。最后,对占机身整体重量较大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得到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机身总质量最小的方案,实现自转旋翼机机身骨架的轻量化的优化目的。本文的研究形成了关于自转旋翼机骨架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可以为轻小型自转旋翼机机架的优化设计的提供参考。

金士凯[7](2019)在《某型飞机中央翼一号油箱关键装配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某型飞机作为国家及部队的重点项目,是一系列课题验证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未来国家十三五乃至十四五的发展规划。它是在一种成熟机型的基础上,对部分结构、系统进行更改,以满足特殊的作战需求。该型飞机是在此前某型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战斗机,它是某战斗机的改进型验证机。为了验证某项关键性技术,某型飞机在中央翼一号油箱部位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更改。在机体结构上,重点对中央翼一号油箱进行了强度加强,以及为适应结构的更改,调整了部分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环控系统的安装。中央翼一号油箱位于中央翼航向前部,与前机身、中央翼二号油箱、减速板等部件相连接,为了保证与其连接部位的位置准确性,对接部位的交点尺寸、位置必须得到保证。中央翼一号油箱是飞机主要的燃油储备部位,由于采用整体油箱的密封技术,这就要求结构件之间的装配精度以及密封胶刷涂的质量需要得到保证。本文着重对某型飞机一号油箱的装配进行工艺方法上的分析与研究。某型飞机的中央翼一号油箱,由于进行了大量的设计更改,使得在飞机一号油箱装配的环节缺少过往的经验,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全新的机型,能够借鉴的地方有限。为了能够使得某型飞机的中央翼一号油箱装配过程基本可控,在前期就把一些设计协调问题、工装工具使用情况等问题解决,避免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发生干涉、装配顺序不合理等情况,否则不仅会导致飞机的研制时间进一步延长,还会造成成本骤增,最重要的是不利于保障飞机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通过工艺方法的探索与完善,满足设计预期的机体参数。并通过对新机试制过程当中出现的较大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完善工艺处理问题的数据库,为后续解决相似问题抛砖引玉。

倪楠楠,卞凯,夏璐,顾伟凯,温月芳[8](2019)在《先进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未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高空、长航时、强机动性、功能性、经济性等各种高性能需求,先进复合材料在国内外无人机上的应用愈加广泛;但我国无人机研制中采用复合材料的比例和技术水平较国外尚存在一定差距,复合材料制件成本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无人机在国内外发展的历程,概述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总结无人机复合材料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并指出发展趋势。为了加快我国复合材料在无人机行业应用的步伐,应在引进国外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坚持以工艺可行性和稳定性为出发点进行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以降低复合材料结构成本,并积极发展各种液体成型技术、仅真空袋非热压罐材料(bag vacuum only-out of autoclave, BVO-OoA)材料和工艺以及对传统模压工艺进行改进研究。

周进[9](2019)在《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舰载机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以空天制海”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力量。由于受到甲板几何、航母运动、气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舰载机通常需要采用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的方式完成起降,其机体承受的载荷远大于普通陆基飞机,载荷形式也不尽相同。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是舰载机设计过程中进行结构强度、损伤容限和耐久性分析与试验的基础,由于舰载机载荷与普通陆基飞机存在差异,载荷谱编制方法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对舰载机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及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的建立和分析、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损伤容限加重谱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规范谱分析法、类比分析法、飞行模拟法等常用的设计使用载荷谱方法,结合载荷谱编制方法中最基本的任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的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探讨了使用舰载机虚拟样机数据代替实测数据作为编谱数据来源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和详细步骤。2、通过分析舰载机在起降过程中子系统各部件的载荷、约束情况,分别建立了包含完整过程的舰载机弹射起飞虚拟样机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并给出了弹射力、拦阻力、气动力等不同载荷的确定方法。针对需要处理大量工况的问题,首次研究了基于Automation技术的多工况自动化仿真方法,实现了虚拟样机的批量建立、分析、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并完成了相应的软件编写工作。3、基于建立的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虚拟样机,详细研究了基于完整偏心弹射过程的动力学问题和舰载机着舰参数对起落架载荷影响程度这两个重要的问题。定性给出了弹射起飞时偏心距对起落架各向载荷的影响情况和拦阻着舰时着舰参数对各载荷的影响情况。4、提出了确定典型着舰情况的LHS-WF(拉丁超立方-权重)方法,据此给出了舰载机着舰设计使用载荷谱的编制方法。定量研究了着舰变量对着舰载荷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着舰变量区间划分的依据和划分的结果。同时对编制过程中的下沉速度简化、着舰情况判定、抽样范围修正等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多工况自动化仿真技术,完成了某型舰载机着舰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的编制。5、研究了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方法,通过编制的损伤容限载荷谱,对26件试验件进行载荷谱加重研究,给出了裂纹萌生时间和扩展时间随加重系数变化的曲线。

袁立群,单杭英,杨忠清,樊芃[10](2017)在《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与展望》文中提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易于成形等优点,在国内外各类无人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满足未来无人机的高空、长航时、功能性、经济性等各种高性能需求,低成本制造技术、整体化制造技术和3D打印技术是未来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应用的发展趋势。

二、作战飞机的“骨架”——机体构造(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战飞机的“骨架”——机体构造(上)(论文提纲范文)

(1)陆空一体化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研究现状
        1.2.2 足式机器人研究现状
        1.2.3 陆空一体化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仿生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2.1 蜘蛛腿部运动结构分析
    2.2 性能指标需求
    2.3 飞行机构设计
        2.3.1 飞行结构选择
        2.3.2 旋翼数量及布局
        2.3.3 飞行原理
        2.3.4 飞行机械结构设计
    2.4 爬行机构设计
        2.4.1 腿部位置分布
        2.4.2 单腿结构
        2.4.3 自由度分析
        2.4.4 爬行机械结构设计
    2.5 集成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仿生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3.1 D-H参数法
    3.2 腿部关节正运动学分析
        3.2.1 运动学坐标系的建立
        3.2.2 D-H连杆坐标系的矩阵变换
    3.3 腿部关节逆运动学分析与求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生机器人稳定性分析
    4.1 稳定性定义
        4.1.1 稳定性的直接判断
        4.1.2 稳定性的对角线原理
    4.2 静态稳定性区域计算方法
        4.2.1 稳定性区域的定义
        4.2.2 静态稳定性的数学描述
        4.2.3 静态稳定性的简化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生机器人步态规划
    5.1 步态相关定义
    5.2 机器人平动直行步态规划
        5.2.1 “1-5”平动直行步态
        5.2.2 “2-4”平动直行步态
        5.2.3 “3-3”平动直行步态
    5.3 机器人转向步态规划
        5.3.1 “1-5”转向步态
        5.3.2 “2-4”转向步态
        5.3.3 “3-3”转向步态
    5.4 最大步幅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仿生机器人控制系统集成设计
    6.1 仿生机器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6.2 仿生机器人控制模块
        6.2.1 核心控制算法运算板
        6.2.2 飞行控制器
        6.2.3 爬行控制器
    6.3 仿生机器人动力系统
        6.3.1 飞行动力系统
        6.3.2 爬行动力系统
    6.4 激光雷达导航模块
    6.5 通信模块
    6.6 摄像功能模块
        6.6.1 二轴云台
        6.6.2 摄像头
        6.6.3 视频传输
    6.7 电源模块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机器人飞行控制与避障导航算法设计
    7.1 机器人飞行控制算法设计
        7.1.1 飞行姿态控制
        7.1.2 定点悬停控制
        7.1.3 机器人整体飞行控制
    7.2 基于VFH的机器人避障导航算法实现
        7.2.1 VFH算法介绍
        7.2.2 VFH导航算法仿真实现
    7.3 样机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工作总结
    8.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第一节 任务详情
        一、原文内容
        二、原文文本特点
    第二节 目标受众
    第三节 委托方要求
第二章 翻译审校前期准备
    第一节 统筹审校任务
    第二节 确立审校目标与准则,明确审校质量标准
    第三节 剖析原译文,监控与评估译文质量
    第四节 选择审校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
    第五节 制定审校计划
第三章 翻译审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词语
        一、专业术语
        二、专有名词
        三、近义词
    第二节 句子
        一、长难句
        二、插入语
    第三节 篇章
        一、前后一致性
        二、语言风格
第四章 翻译审校实习总结
    第一节 已解决的问题及总结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反思
    第三节 对未来翻译及审校工作的启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审校原文
附录二 《现代军用直升机》审校前后译文
附录三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翻译原文
附录四 《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译文
附录五 (部分)专有名词列表
致谢

(3)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一、改进铁路设备
        二、修建战备铁路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三、储备铁路人才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一、铁路撤退
        二、铁路沦陷
    小结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小结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5)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引言
        1.2.2 自动铺丝工艺现状
        1.2.3 基于自动铺丝的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1.2.4 结构/隐身功能一体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2.1 进气道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案对比分析
    2.2 铺丝复合材料结构细观力学分析和等效模量计算
        2.2.1 铺丝复合材料结构几何模型
        2.2.2 弹性模量的等效过程
        2.2.3 等效模型的分析验证
    2.3 含负曲率的自动铺丝加筋壁板分析
        2.3.1 负曲率自动铺丝加筋壁板分析理论
        2.3.2 典型负曲率加筋壁板算例
    2.4 进气道纵横加筋结构连接接头分析研究
        2.4.1 进气道纵横加筋连接接头构型
        2.4.2 复合材料纵横加筋连接接头有限元模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工艺研究
    3.1 自动铺丝工艺流程分析
    3.2 “断/送纱”过程中工艺参数研究
        3.2.1 “断/送纱”质量评价标准
        3.2.2 送纱压辊气缸气压参数的研究
        3.2.3 丝束表面温度对送丝可靠性的影响
    3.3 平面铺放过程中工艺参数研究
        3.3.1 铺层贴合机理研究
        3.3.2 铺放压力对平面铺放贴合度的影响
        3.3.3 铺放速率对平面铺放缺陷数量的影响
        3.3.4 预浸料表面温度对平面铺放流动性的影响
    3.4 自动铺丝轨迹工艺仿真及优化
        3.4.1 基于多引导线的铺丝轨迹方法
        3.4.2 铺放效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及制造研究
    4.1 新型多孔碳基吸波材料研究
        4.1.1 试验及制备方法
        4.1.2 新型多孔碳基吸波材料的设计与表征
        4.1.3 新型多孔碳基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4.2 应用石墨烯/多孔碳基吸波材料的进气道隐身结构设计与分析
        4.2.1 隐身结构吸波芯子电磁机理特性研究
        4.2.2 不同形状吸波芯子力学分析
        4.2.3 隐身结构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及隐身性能研究
    4.3 应用石墨烯/多孔碳基吸波材料的进气道隐身结构制造技术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结构验证技术研究
    5.1 进气道材料性能及许用值测试
    5.2 复杂载荷工况下典型结构试验验证
        5.2.1 基于z-pin增强的界面增强接头试验
        5.2.2 进气道筋条选型试验
        5.2.3 进气道接头选型试验
        5.2.4 考虑锤激波效应的试验
    5.3 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典型样段综合验证
        5.3.1 异形进气道结构样段设计
        5.3.2 异形进气道样段试验概述
        5.3.3 进气道充压试验
    5.4 进气道电磁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自转旋翼机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况
        1.2.1 旋翼机特点
        1.2.2 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自转旋翼机的结构设计布局
    2.1 引言
    2.2 设计说明
        2.2.1 设计指标及要求
        2.2.2 结构设计布局
    2.3 机身的设计
        2.3.1 机身载荷分布
        2.3.2 典型工况的选取
        2.3.3 机身骨架设计
        2.3.4 起落装置及前轮的设计
        2.3.5 操纵杆结构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自转旋翼机气动系统的设计
    3.1 引言
    3.2 桨叶力学特性研究
    3.3 自转旋翼构型的设计
    3.4 其他气动部件
        3.4.1 尾翼系统
        3.4.2 螺旋桨
    3.5 本章小结
4 自转旋翼机机架的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自转旋翼机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4.2.1 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4.2.2 机架载荷
        4.2.3 跃升起飞工况静力分析
        4.2.4 平飞工况静力分析
        4.2.5 着陆工况静力分析
    4.3 自转旋翼机机架的动力学分析
        4.3.1 模态分析的基础
        4.3.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4.3.3 模态分析方法
        4.3.4 机架模态的计算
        4.3.5 机架谐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自转旋翼机骨架多目标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自转旋翼机骨架轻量化设计的技术方法
    5.3 基于Isight自转旋翼机骨架结构件优化框架构建
        5.3.1 Isight软件简介
        5.3.2 试验设计
        5.3.3 多目标优化
        5.3.4 基于Isight的 CAD/CAE集成
    5.4 自转旋翼机骨架多目标优化设计
        5.4.1 设计变量的选取
        5.4.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5.4.3 试验设计与近似模型构建
        5.4.4 自转旋翼机机身多目标寻优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某型飞机中央翼一号油箱关键装配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飞机装配技术的现状
        1.2.1 国内飞机装配技术的现状
        1.2.2 国外飞机装配技术的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一号油箱结构装配次序规划
    2.1 一号油箱结构简介
    2.2 一号油箱结构特点分析
        2.2.1 一号油箱内部结构
        2.2.2 一号油箱外部结构
    2.3 一号油箱的连接
        2.3.1 一号油箱与前机身的连接
        2.3.2 一号油箱与前翼的连接
        2.3.3 一号油箱与进气道的连接
        2.3.4 一号油箱与二号油箱的连接
        2.3.5 一号油箱与减速板的连接
    2.4 一号油箱结构装配工艺的改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号油箱结构装配路径规划
    3.1 引言
    3.2 装配仿真介绍
        3.2.1 装配仿真技术可实现的目标
        3.2.2 装配仿真应用的系统软件介绍
    3.3 装配过程仿真的结构问题
        3.3.1 一号腹板口盖不可拆卸问题
        3.3.2 二号腹板口盖螺栓干涉问题
        3.3.3 狭小结构间密封剂的涂覆手段
        3.3.4 狭小空间零件的安装
    3.4 结果验证
        3.4.1 装配过程仿真结果的验证
        3.4.2 结构装配工艺改进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号油箱结构装配可操作性
    4.1 引言
    4.2 一号油箱外表面对接阶差的控制
        4.2.1 飞机油箱外表面阶差的形成机理
        4.2.2 骨架下陷深度
        4.2.3 蒙皮厚度
        4.2.4 夹层厚度
    4.3 一号油箱的密封
        4.3.1 不开敞空间的整体油箱密封技术
        4.3.2 涂覆密封剂表面质量的控制
    4.4 一号油箱的零部件装配
        4.4.1 中央腹板定位偏差问题
        4.4.2 液压导管无法装配问题
        4.4.3 下大梁超差问题
        4.4.4 整流罩装配过程的问题
        4.4.5 二号侧板口盖可卸支臂无法取出问题
    4.5 结果验证
        4.5.1 表面阶差验证
        4.5.2 密封表面质量验证
        4.5.3 装配问题验证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先进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无人机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1.1 美国无人机发展情况
    1.2 以色列无人机发展情况
    1.3 我国无人机发展情况
2 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应用
    2.1 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复合材料应用
    2.2 高机动攻击战斗机复合材料应用
    2.3 垂直起降无人直升机上复合材料应用
    2.4 其他无人机上复合材料应用
3 无人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3.1 低成本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3.1.1 低成本材料技术
        3.1.2 低成本设计技术
        3.1.3 低成本的成型技术
    3.2 复合材料整体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3.3 结构/功能一体化成型技术
    3.4 3D打印增材成型技术
    3.5 低成本制造工装技术
    3.6 快速低成本的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
4 国内无人机复合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
5 结束语

(9)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舰载机的起飞和拦阻着舰概述
        1.2.1 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方式概述
        1.2.2 舰载机在航母上的拦阻着舰概述
    1.3 舰载机弹射起飞与拦阻着舰研究现状
        1.3.1 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动力学模型
        1.3.2 舰载机与航母之间的适配性要求
    1.4 飞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舰载机载荷谱及编制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载荷谱的要求
        2.2.1 军用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
        2.2.2 军用飞机结构强度规范
        2.2.3 民用飞机适航标准要求
    2.3 飞机载荷谱编制的基本方法
        2.3.1 确定载荷谱原始数据
        2.3.2 飞机使用方法分析
        2.3.3 结构载荷环境分析
        2.3.4 确定载荷计算工况
        2.3.5 载荷计算和应力分析
        2.3.6 无顺序载荷(应力)谱编制
        2.3.7 无顺序载荷谱转换为试验谱或分析谱
    2.4 载荷谱统计分析和简化方法
        2.4.1 载荷谱统计分析方法
        2.4.2 载荷谱简化方法
    2.5 飞机设计使用谱编制方法
        2.5.1 常用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
        2.5.2 基于虚拟样机的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舰载机弹射与着舰虚拟样机及其自动化
    3.1 引言
    3.2 舰载机着舰环境研究
        3.2.1 航母的几何特征
        3.2.2 航母在海浪中运动情况
    3.3 舰载机弹射虚拟样机建立
        3.3.1 坐标系选取及弹射模型
        3.3.2 舰载机弹射虚拟样机子系统
    3.4 舰载机着舰虚拟样机建立
        3.4.1 坐标系选取及着舰模型
        3.4.2 舰载机着舰虚拟样机子系统
    3.5 多工况自动化仿真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舰载机弹射与着舰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完整偏心弹射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4.2.1 考虑四阶段与仅考虑滑跑时动力学特性比较
        4.2.2 考虑四阶段时初始偏心距对姿态角的影响
        4.2.3 考虑四阶段时初始偏心距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
        4.2.4 考虑四阶段时初始偏心距对加速度的影响
    4.3 舰载机着舰参数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分析
        4.3.1 舰载机着舰变量及变量分布
        4.3.2 舰载机着舰参数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
    5.1 引言
    5.2 确定着舰典型工况的LHS-WF方法
    5.3 多变量联合概率对着舰变量影响分析
    5.4 着舰变量对着舰载荷全局敏感性分析和极值分析
        5.4.1 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5.4.2 主起落架载荷敏感性分析
        5.4.3 前起落架载荷和重心过载分析
        5.4.4 舰载机着舰载荷敏感性结果分析
        5.4.5 舰载机着舰载荷极值情况分析
    5.5 着舰变量中下沉速度简化方法研究
    5.6 载荷谱编制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研究
        5.6.1 着舰情况的判定条件
        5.6.2 变量抽样范围的修正
        5.6.3 独立工况合并及等损伤折算
        5.6.4 设计载荷谱自动化编制方法
    5.7 舰载机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实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载荷谱损伤容限加重谱研究
    6.1 引言
    6.2 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理论分析
        6.2.1 损伤容限裂纹扩展分析方法
        6.2.2 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分析方法
    6.3 损伤容限载荷谱加重试验
        6.3.1 损伤容限载荷谱编制
        6.3.2 损伤容限试验件及试验情况
        6.3.3 损伤容限试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成果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10)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复合材料应用在无人机的优势
    1.1 复合材料
    1.2 复合材料的优点
        1.2.1 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1.2.2 材料的可设计性、成型工艺性好
        1.2.3 整体一体化成型
        1.2.4 耐腐蚀和耐热性好
        1.2.5 隐身功能
        1.2.6 智能材料和结构
    1.3 复合材料在无人机应用的发展历程
2 复合材料在无人机的应用现状
    2.1 复合材料在国外无人机的应用
        2.1.1 侦察/监视型无人机
        2.1.2 无人战斗机
        2.1.3 民用无人机
    2.2 复合材料在国内无人机的应用
3 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技术发展展望
    3.1 低成本制造技术
    3.2 整体化制造技术
    3.3 3D打印技术在无人机制造中的应用
4 结束语

四、作战飞机的“骨架”——机体构造(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陆空一体化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焦乐乐. 沈阳大学, 2021(06)
  • [2]《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D]. 陈雅贤. 青岛大学, 2020(02)
  • [3]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5]结构/功能一体化铺丝进气道设计技术研究[D]. 刘利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6]自转旋翼机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 邢炜烽.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某型飞机中央翼一号油箱关键装配工艺研究[D]. 金士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先进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J]. 倪楠楠,卞凯,夏璐,顾伟凯,温月芳. 航空材料学报, 2019(05)
  • [9]舰载机起降段设计使用载荷谱编制及载荷谱加重研究[D]. 周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10]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应用与展望[J]. 袁立群,单杭英,杨忠清,樊芃. 玻璃纤维, 2017(06)

标签:;  ;  ;  

战斗机的“骨架”——机身结构(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