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江聂,李小卿,程小童,苏培颖[1](2021)在《110例血透患者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血透患者家庭支持和生存质量水平,并分析影响患者家庭支持和生存质量水平的相关因素,探究提高两者水平的方法。方法通过自制患者资料调查表、家庭功能评估表及生存质量量表对110例血透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的家庭功能处于中度障碍水平;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性别、年龄、居住情况、月收入、月付治疗费、婚姻状况、健康教育、陪伴情况及学历因素对家庭支持或生存质量有影响;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正相关(P<0.05)。结论当前血透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不高,生存质量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提高患者家庭支持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在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大对患者健康教育、降低月治疗费用等干预措施的力度,精准施策,不断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及生存质量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及生存质量水平。
刘芙蓉[2](2021)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编制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及负担现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1)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文献,形成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问卷条目,形成预试问卷。进行小样本预调查后,采用临界比值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条目,并检验问卷信效度,修订后形成最终问卷。(2)随机抽取于2020年7月1日-2020年10月30日在深圳市某医院进行血透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各180名,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结果:(1)两轮专家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15,Kendall’s W系数分别是0.336和0.349,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信效度: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81,奇偶折半信度分别为:0.961和0.957。条目内容效度为0.83~1.00,量表平均内容效度为0.92。探索性因子分析方差累计解释变异程度为80.299%,最终形成27个条目的需求问卷。(3)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总分为104.02±19.02分,条目标准化后,生理疾病知识需求(3.86分)得分最高,经济需求(3.82分)次之。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共包括27个条目,需求程度最高的条目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定期评估居家护理环境”。(4)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是否购买医保、合并慢性病种类、自理能力、有无保姆、有无次要照顾者、次要照顾者人数)及主要照顾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平均每日照顾时长、是否同住、ZBI照顾者负担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5)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多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因素(是否购买医保、合并1种以上慢性病、自理能力为中度依赖)及主要照顾者因素(性别、是否与患者同住、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15000元、平均每日照顾时长>12h)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评估血液透析主要照顾者需求水平。(2)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理疾病知识和经济需求方面,需求程度最高的条目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定期评估居家护理环境”,应根据需求情况,为主要照顾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3)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患者未购买医保、患者合并1种以上慢性病、患者自理能力为中度依赖、主要照顾者为女性、未与患者同住、主要照顾者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15000元及平均每日照顾患者时长>12h。即主要照顾者平均每日照顾时长越长、未与患者同住、所照顾的患者自理能力越差、患者合并疾病越多且患者无医保其需求程度越高;主要照顾者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越高,需求越低。
康雄[3](2021)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1.调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因素。2.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模型中各影响因素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及强弱,为医护人员实施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证支持。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两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2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进行描述。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资料,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差异,不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各影响因素与患者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深入挖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验证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对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作用路径及其作用效应,并用AMOS中的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技术检验该模型的中介效应。结果: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1.1在主观幸福感现状方面: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得分为(71.02±17.42)分,维度均分为(3.95±0.97)分,6个维度的均分分别为:健康的担心(3.35±1.24)分、精力(4.28±1.01)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2.61±0.95)分、愉快或忧郁的心境(4.94±1.31)分、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4.03±0.86)分、松弛与紧张(3.77±1.15)分。按照量表的相关评价标准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48分(较低水平)36人(占比11.01%)、49-72分(中等水平)124人(占比37.92%)、73-96分(较高水平)157人(占比48.01%)、97-120分(高水平)10人(占比3.06%)。1.2在社会支持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4.62±8.58)分,维度均分为(3.46±0.86)分,其中主观支持总分为(19.04±4.82)分,客观支持总分为(9.63±2.94)分,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为(5.95±2.07)分,维度均分分别为(4.76±1.20)分、(3.21±0.98)分、(1.98±0.69)分。1.3在自我管理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9.24±11.59)分,维度均分为(2.46±0.58)分,4个维度伙伴关系、执行自我护理、问题解决、情绪处理的总得分分别为(7.83±2.67)分、(18.59±4.50)分、(13.89±2.94)分、(8.93±2.94)分,均分分别为(1.96±0.67)分、(2.66±0.64)分、(2.78±0.59)分、(2.23±0.74)分。1.4在症状困扰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总得分(20.50±14.76)分,维度均分(0.68±0.49)分。其中精神症状困扰得分(3.30±5.09)分,维度均分(0.66±1.02)分;躯体症状困扰得分(17.20±11.15)分,维度均分(0.69±0.45)分;症状有无得分(7.66±4.60)分,症状困扰程度得分(12.84±10.60)分。1.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疾病了解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评、自理能力、睡眠状况、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及对生活满意度自评不同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生活状况满意度评价、问题解决、精神症状总分、自我感觉睡眠状况、社会支持利用度、伙伴关系、自理能力、执行自我护理、客观支持依次纳入回归方程,以上因素能够解释因变量73.80%的变异(F=103.08,P<0.001)。1.6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困扰与社会支持、自我管理、主观幸福感呈显着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286,-0.391,-0.588;社会支持、自我管理、主观幸福感呈两两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638,0.616,0.640。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将症状困扰作为外生潜变量、主观幸福感作为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修正模型拟合良好,X2=121.648,X2/df=1.484,RMSEA=0.039,GFI=0.972,AGFI=0.947,NFI=0.972,RFI=0.964,IFI=0.991,TLI=0.988,CFI=0.991。症状困扰(β=-0.501,P<0.001)、社会支持(β=0.301,P<0.001)、自我管理(β=0.270,P<0.001)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症状困扰也可通过社会支持(β=-0.126,P<0.001)、自我管理(β=-0.064,P<0.001)、社会支持—自我管理(β=-0.074,P<0.001)三条路径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中低主观幸福感的占48.93%,该类人群主观幸福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疾病了解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评、自理能力、睡眠状况、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及对生活满意度是其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根据影响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2.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呈正相关,与症状困扰呈负相关。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可以直接预测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症状困扰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自我管理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照护者及医务人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正性情感与积极情绪的产生。
石华歌[4](2021)在《基于COM-B模型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COM-B模型,明确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阐明各影响因素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因素对自我管理的路径和作用系数,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完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基于COM-B模型和文献查阅的基础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采取方便抽样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11月长春市两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的370名患者。采用一般资料、健康素养问卷、疾病知识问卷、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度度指数问卷、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和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收集自我管理及各影响因素的数据指标。数据库的建立使用Epidata3.1,并对收集的数据采用双人录入。对获取的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采用软件SPSS 25.0,采用软件AMOS 24.0对模型进行构建、验证,并根据数据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判别及修正。结果:1.本研究自我管理得分为(49.55±8.52),自我管理各维度中得分最高(18.16±3.66)为执行自我管理,得分较低(8.82±2.48)为情绪处理。得分在年龄和职业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疾病知识得分为(15.75±3.66),得分在年龄、教育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和原发病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3.本研究健康素养得分为(19.87±4.58),其中功能性健康素养得分(6.96±1.98)、互动性健康素养得分(4.87±1.98)、批判性行健康素养得分(7.77±1.29),得分在透析龄和职业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59.69±7.26),病程得分最高(8.44±1.25)治疗控制得分最低(5.58±2.10)。5.本研究自我效能得分为(5.71±1.41),其中症状管理得分(5.71±1.46)、疾病共性得分(5.71±1.41)分,得分在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态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关怀度得分(5.93±1.64),亲密度最高为(1.33±0.59),合作度最低为(0.81±0.53),得分在职业和就业状态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知识、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疾病感知与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为负相关。8.自我效能在家庭关怀度和自我管理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4754;自我效能在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707;疾病知识在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4303;疾病感知在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984;9.结构方程模型中疾病知识对自我管理具有正向作用(总效应0.506,直接效应0.370,间接效应0.136);家庭关怀度对自我管理具有正向作用(总效应0.479,直接效应0.285,间接效应0.194);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具有正向作用(总效应0.363,直接效应0.191,间接效应0.171);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具有正向作用(总效应0.237);疾感知对自我管理具有负向作用(总效应-0.429,直接效应-0.397,间接效应-0.033)。结论:1.一般资料对自我管理、疾病知识、健康素养、疾病感知、自我效能和家庭关怀度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健康素养和家庭关怀度是自我管理的促进因素,血液透析知识缺乏、自我效能较低、疾病感知较差是自我管理的阻碍因素。2.成功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健康素养、疾病知识、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对自我管理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疾病感知对自我管理具有直接负向的影响;健康素养能通过疾病知识、疾病感知和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疾病感知能通过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产生负向的间接影响;疾病知识能通过疾病感知和自我效能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家庭关怀度能通过疾病知识、疾病感知和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产生直接的间接影响。3.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影响因素对自我管理的效应依次为,疾病知识最大,其次为家庭关怀度对自我管理的效应,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产生的效应最小。未来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方案应注重COM-B模型中的疾病知识、家庭关怀度和疾病感知等因素对自我管理的影响,提高患者整体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王孟孟[5](2021)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老年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现状;探讨一般资料对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的影响;分析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探讨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及衰弱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吉林省长春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肾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稳定血液透析治疗的230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侵扰评定量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FRAIL量表。采用软件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同时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关于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焦虑、抑郁和衰弱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焦虑、抑郁及衰弱之间的相关性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Zhao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焦虑、抑郁在疾病侵扰和衰弱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总分为(40.08±5.37)分,得分在性别、职业、主要照顾者、目前吸烟、目前饮酒、运动、高血压、家庭月收入、每月医疗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HD患者焦虑(56.5%)、抑郁(45.2%)症状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运动、家庭月收入、医保形式、每月医疗费用的老年HD患者在焦虑症状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主要照顾者、运动、家庭月收入的老年HD患者在抑郁症状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HD患者衰弱平均得分(2.47±1.48)分,得分在主要照顾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家庭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HD患者的疾病侵扰与焦虑、抑郁和衰弱均呈正相关(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与衰弱呈正相关(P<0.01)。5.焦虑、抑郁在老年HD患者的疾病侵扰与衰弱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96。结论:1.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衰弱症状有一定的影响。2.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风险处于高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职业、主要照顾者、目前吸烟、目前饮酒、运动、高血压、家庭月收入、每月医疗费用,在临床工作中可侧重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3.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三者之间两两相关,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风险越大,焦虑、抑郁程度越重,患者衰弱发生率越高。4.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和衰弱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管理开展关于延缓老年HD患者衰弱状态、减少疾病侵扰的干预性研究。
杨瑶瑶[6](2021)在《依恋风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志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失志及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索积极自我同情与消极自我同情在MHD患者的依恋风格与其失志及PTG间的平行中介作用,旨在为制定基于患者依恋风格的个性化心理干预策略提供了实证研究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取在济南市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行MHD治疗的301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为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简化修订版亲密关系体验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数据分析在SPSS 25.0及AMOS 23.0中进行。本研究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线性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MHD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信息301例MHD患者中,男性患者共176例(58.5%)、女性患者125例(41.5%);MHD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98±14.31岁;婚姻状况为已婚的MHD患者占79.1%,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及以上的患者占25.9%。职业状况为在职的患者占30.6%。样本中MHD患者的透析时间跨度为4个月至20.8年。有肾移植经历的MHD患者占6.4%。2.MHD患者的失志与PTG的状况MHD患者失志的总平均分为37.52±13.32分,20.6%的MHD患者存在重度失志现象,62.5%的MHD患者存在中度失志现象,还有16.9%的MHD患者不存在或存在轻度的失志现象。MHD患者PTG的总平均分为58.94±12.28分,处于中等水平。3.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疾病相关资料对MHD患者失志得分的影响MHD患者的失志水平在不同婚姻状况、自感家庭经济负担、就业状况以及是否有肾移植经历上存在显着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的年龄越小,失志水平就越高(r=-0.28,P<0.001);合并症数量越多,其失志水平越高(r=0.21,P<0.001)。4.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疾病相关资料对MHD患者PTG得分的影响MHD患者的PTG水平在不同的婚姻状况、自感家庭经济负担、文化程度及就业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的合并症数量越多,其PTG水平越低(r=-0.19,P=0.001)。5.MHD患者失志与PTG的影响因素以失志为因变量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负担(β=0.096,P<0.05)、肾移植经历(β=0.071,P<0.05)、合并症数量(β=0.085,P<0.05)、依恋焦虑(β=0.180,P<0.001)和消极自我同情(β=0.518,P<0.001)对MHD患者的失志水平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自我同情(β=-0.184,P<0.001)对MHD患者的失志水平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以PTG为因变量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自我同情(β=0.391,P<0.001)与合并症数量(β=-0.143,P<0.01)分别对MHD患者的PTG有显着的正向及负向预测作用。6.依恋风格、积极自我同情、消极自我同情对MHD患者的失志与PTG的作用机制以失志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MHD患者的依恋焦虑对其失志的直接效应不显着,但间接效应显着(β=0.426,P<0.001),消极自我同情在MHD患者的依恋焦虑与失志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积极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不显着。MHD患者的依恋回避对其失志状况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均不显着。以PTG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MHD患者的依恋焦虑对其PTG的直接效应不显着,但间接效应显着(β=-0.098,P<0.05),积极自我同情在MHD患者的依恋焦虑与PTG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消极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不显着。MHD患者的依恋回避对其PTG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均不显着。结论:1.MHD患者的失志状况不容乐观,其PTG水平也有待提高。2.MHD患者的依恋焦虑与消极自我同情是其失志状况的危险因素,积极自我同情是患者失志状况的保护因素。MHD患者的积极自我同情是患者PTG的促进因素。3.消极自我同情可以完全中介MHD患者的依恋焦虑对其失志的影响,积极自我同情可以完全中介MHD患者的依恋焦虑对其PTG的影响。
郑燕琦[7](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Delphi法制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并验证手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康复的指导作用。研究方法:1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依据,在文献回顾及结合临床的基础上,利用Delphi法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2选择2020年8~12月在湖州市某三甲医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家庭运动行为阶段、运动自我效能、6MWT及生活质量指标。采用SPSS软件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护理干预。四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家庭运动锻炼行为阶段、运动自我效能、6MWT及生活质量指标差异。研究结果:1手册制订部分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分别为95%和100%。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7和0.895,Kendall系数分别为0.416和0.353。最终确立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内容。2干预前,患者居家运动情况均不理想,总体居家规律运动百分比仅为40.3%,试验组和对照组居家运动行为阶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试验组居家规律运动由38.9%提高到72.2%,对照组由41.7%提高到44.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本研究干预前,试验组运动自我效能:42.32±13.12分,6MWT:409.25±52.12m,生活质量评分:124.75±11.78分,对照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40.31±10.60分,6MWT:408.81±53.20m,生活质量评分:123.08±10.77分。两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6MWT及生活质量均不理想,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运动自我效能提高到48.49±11.13分,6MWT提高到430.75±51.24m,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至131.44±10.74分。对照组运动自我效能:40.18±9.94分,6MWT:406.61±55.10,生活质量得分:122.61±10.65分。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6MW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患者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研究结论:1本研究遴选专家的权威性、积极性均较高,依据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较为科学、合理。2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康复干预可以提高MHD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居家运动行为阶段,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爱明[8](2021)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是调查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饮食依从性行为现状及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各变量之间相关性;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延缓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病情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便利抽样法,从威海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肾病内科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8名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饮食知识问卷、慢性肾脏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功能量表、饮食依从性行为量表进行量化评估。采用统计软件SPSS26.0中文版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总分为(8.42±2.61),处于较低水平。饮食知识得分在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病程、年就诊次数和自理能力方面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自我效能总分为(56.25±8.80),处于中等水平。饮食自我效能得分在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病程、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家庭功能总分(135.73±12.33),处于一般水平。家庭功能得分在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行为总分(72.66±7.54),处于中等水平,饮食依从性行为得分在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就诊次数、自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饮食依从性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家庭功能与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饮食依从性行为之间呈负相关。(6)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饮食知识总分、饮食自我效能总分、家庭功能总分、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病程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共同解释了因变量饮食依从性行为总分变异的52.7%。结论:(1)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水平偏低,饮食自我效能和饮食依从性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其家庭功能处于一般水平。(2)一般资料上,年龄60~7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退休前国家公职人员、月收入≥5000元、病程10年以上、年就诊≥12次、自理能力无需依赖的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行为较好。(3)饮食知识越丰富,饮食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家庭功能越好的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其饮食依从性行为越好。(4)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年就诊次数、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病程为老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李天宇[9](2021)在《现阶段影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方式选择的因素 ——一项单中心描述性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failure,ESRD)患者数量的不断增长,给各个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推广更具成本效益的透析方法成为各国的选择。我国于2012年推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优先政策,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总计632653人,PD患者103348人,接受HD治疗的患者为PD的6倍,与其他拥有类似政策的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PD患者数量占比仍较低,需要对我国PD推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探讨现阶段影响我国ESRD患者透析方式选择的因素,结合各国/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措施,以期推动PD政策的落实和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以武汉市中心医院为定点医院,进行初始透析方式选择时无PD、HD禁忌症的全部透析患者。研究者在制作问卷前详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了解影响患者选择初始透析方式的可能因素,包括经济性、疗效认可、距定点医院距离、时间灵活性、家庭负担、PD相关操作掌握能力、医生意见、透析前教育情况及家庭支持情况,并根据两种透析方式的特点分别对PD、HD问卷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合成功经验,给出建议。结果:腹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平均年龄60.4岁,无职业者60人(65.2%)。平均初始透析时间为2018年。原发病:2型糖尿病2人(2.1%),原发性高血压68人(73.9%),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9人(20.6%),慢性肾炎1人(1.0%),未填写原发病2人(2.1%)。初始选择PD的因素:“因素1:腹膜透析花费较少”认同64人(69.6%),“因素2:腹膜透析疗效良好”认同71人(77.1%),“因素3:腹膜透析不需要频繁往返医院,更方便易行”认同75人(81.5%),“因素4:腹膜透析使治疗与生活之间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认同76人(82.6%),“因素5:腹膜透析患者不需要太多的额外照料,减轻了家庭成员的生活负担”认同76人(82.6%),“因素6:腹膜透析患者或照料者能熟练掌握治疗操作”认同85人(92.3%),“因素7:完全听取医生意见”认同54人(58.6%);透析前教育方面:“进入透析治疗前已了解所患疾病及其预后”认同80人(86.9%),“对透析治疗有所预料并已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心理准备、腹透置管、照料者准备)”认同72人(78.2%),“患者或家属在透析前已了解两种透析治疗方式的特点”认同76人(82.6%);家庭支持情况:高61人(66.3%),一般29人(31.5%),差2人(2.1%)。血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平均年龄61.7岁,无职业100人(35.5%)。平均初始透析时间为2016年。原发病:2型糖尿病33人(11.7%),原发性高血压38人(13.5%),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1人(4.0%),急性肾小球肾炎2人(0.7%),慢性肾炎15人(5.3%),继发性肾炎1人(0.4%),慢性梗阻性肾病6人(2.1%),多囊肾4人(1.4%),慢性肾衰竭(非原发病)63人(22.3%),尿毒症(非原发病)8人(2.8%),未填写原发病101人(35.8%)。初始选择HD的因素:“因素1:血液透析花费较少”认同89人(31.6%),“因素2:血液透析疗效良好”认同226人(80.1%),“因素3:交通便利,便于频繁往返居住点及定点医院”认同203人(72.0%),“因素4:能较合理的安排透析治疗与生活的时间”认同207人(73.4%),“因素5:血透患者能独自前往血透中心或拥有固定照料者,不造成过多家庭负担”认同181人(64.2%),“因素6:难以掌握腹膜透析的操作,希望获得专业护理”认同56人(19.9%),“因素7:血透患者或照料者更认同血透中心的治疗、护理水平,对治疗拥有更多信心”认同222人(78.7%),“因素8:完全听取医生意见”认同218人(77.3%);透析前教育情况:“进入透析治疗前已了解所患疾病及其预后”认同136人(48.2%),“对透析治疗有所预料并已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动静脉瘘手术、长期置管、照料者准备)”认同142人(50.4%),“患者或家属在透析前已了解两种透析治疗方式的特点”认同174人(61.7%);家庭支持情况:高201人(71.3%),一般72人(25.5%),差9人(3.2%)。结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1,需要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情况的关注,通过早期、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测及健康宣教可延缓CKD的进展。2,PD治疗拥有更高性价比,不需频繁往返透析中心、时间灵活性、减轻家庭负担三个特点可用于PD的进一步推广,且宣传PD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益处,是一个可选的方向。3,PD治疗操作并非患者拒绝PD的因素,专科医生在面对缺乏自我管理的信心、知识储备及能力的患者时,做出了有倾向性的建议,通过血透中心的专业治疗护理代替了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故PD的进一步推广需先取得专科医生的认同和支持;且二级医院更适合PD的进一步推广。4,精心设计的透析前教育计划、增加透析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对PD的进一步推广十分重要,且家庭支持是患者坚持透析治疗的前提。
陈一超[10](2021)在《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分析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之间的关系,以期在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干预中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对石河子某两所三甲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的27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构成比进行描述统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应对方式得分、家庭支持得分应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多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现况: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总分为56.13±10.29分,症状与体征的识别维度得分为23.19±3.99分,并发症的预防维度得分为32.94±6.81分。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对方式状况:面对因子得分为18.79±3.50分、回避因子得分为15.97±4.79分、屈服因子得分为11.55±4.26分;其中面对、回避因子低于常模(P<0.05),屈服因子高于常模(P<0.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状况:家庭支持总分为11.21±2.04分,高家庭支持组124例(45.92%)、低家庭支持组146例(54.08%)。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及家庭支持的关系研究(1)相关性分析: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总分与面对因子呈正相关(r=0.673,P<0.01),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r=-0.559,P<0.05)、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r=0.410,P<0.01)。(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多因素分析:面对因子(β=0.454)家庭支持(β=0.261)、性别(β=-0.091)、文化程度(β=0.201)与内瘘手术的次数(β=-0.088)是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共同解释总变异的53.6%。结论:1.被调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有待提高;患者应对方式与常模相比更倾向于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患者家庭支持情况有待提高。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与面对因子呈正相关、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面对因子和家庭支持是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健康宣教中要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待疾病,并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支持,从而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二、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110例血透患者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调查工具 |
1.2.1.1 一般资料调查 |
1.2.1.2 家庭功能评估表 |
1.2.1.3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
1.2.2 资料获取 |
1.2.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2.2 患者家庭支持情况 |
2.2.1 患者家庭支持水平 |
2.2.2 家庭支持的影响因素 |
2.3 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
2.3.1 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
2.3.2 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
2.4 患者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
2.5 家庭支持各项目与生存质量各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患者家庭支持情况分析 |
3.1.1 患者家庭支持水平分析 |
3.1.2 影响家庭支持的因素分析 |
3.2 患者生存质量情况分析 |
3.2.1 患者生存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 |
3.2.2 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 家庭支持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
4 小结 |
(2)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问卷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尿毒症的概述 |
1.2 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概述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外研究现状 |
2.2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操作性定义 |
4.1 主观幸福感 |
4.2 社会支持 |
4.3 自我管理 |
4.4 症状困扰 |
5 研究路线 |
第一部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与抽样方法 |
2.2 样本量的确定 |
2.3 研究工具 |
2.4 调查过程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方法 |
3 调查结果 |
3.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 |
3.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
3.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
3.5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现状 |
3.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
3.8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 |
4.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
4.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 |
第二部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2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
2.1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变量类型及含义 |
2.2 结构方程模型分类 |
2.3 结构方程模型表达方式 |
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 |
3.1 模型设定 |
3.2 模型拟合 |
3.3 模型评估 |
3.4 模型修正 |
4 结果 |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初始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拟合结果及评价 |
4.3 模型中各相关因素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 |
5.2 自我管理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 |
5.3 症状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COM-B模型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1.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
1.1.2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Capacity,Opportunity,Motivation-Behavior,COM-B) |
1.1.3 自我管理 |
1.1.4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 |
1.2 研究背景 |
1.2.1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现状 |
1.2.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
1.2.3 COM-B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4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
1.3 立题依据 |
1.4 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 |
1.4.1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变量类型及含义 |
1.4.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假设模型的构建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样本量计算 |
2.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2.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3 数据整理和分析 |
2.4 研究思路 |
2.4.1 技术路线 |
2.4.2 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变量及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
3.2.2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知识现状 |
3.3.2 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 |
3.4.2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1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 |
3.5.2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6.1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现状 |
3.6.2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 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关怀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7.1 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关怀度现状 |
3.7.2 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关怀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8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8.1 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知识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8.2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8.3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8.4 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8.5 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9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检验 |
3.9.1 自我效能在家庭关怀度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9.2 自我效能在疾病感知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9.3 疾病知识在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9.4 疾病感知在疾病知识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3.10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分析 |
3.10.1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的修正 |
3.10.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分析结果 |
3.10.3 健康素养、疾病知识、疾病感知、自我效能和家庭关怀度指数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标准化效应 |
3.10.4 健康素养、家庭关怀度指数、疾病感知、自我效能和疾病知识之间的标准化效应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4.1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 |
4.1.1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4.1.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
4.2 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知识 |
4.2.1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 |
4.2.2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知识的影响因素 |
4.3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 |
4.3.1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
4.3.2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
4.4 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 |
4.4.1 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 |
4.4.2 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 |
4.5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 |
4.5.1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4.5.2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
4.6 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关怀度 |
4.6.1 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水平 |
4.6.2 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关怀度的影响因素 |
4.7 血液透析患者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4.7.1 健康素养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
4.7.2 疾病感知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
4.7.3 自我效能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
4.7.4 疾病知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
4.7.5 家庭关怀度指数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
4.8 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5.2.1 研究的创新 |
5.2.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
1.1.2 疾病侵扰(Illness intrusiveness) |
1.1.3 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 |
1.1.4 衰弱(Frailty) |
1.2 研究背景 |
1.2.1 老年HD流行病现状 |
1.2.2 疾病侵扰研究现状 |
1.2.3 HD 患者情绪障碍的研究现状 |
1.2.4 HD患者衰弱研究现状 |
1.2.5 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和衰弱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 立题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工具 |
2.2.2 调查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调查阶段 |
2.3.2 问卷整理和数据分析 |
2.4 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现状 |
3.3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现状 |
3.4 老年HD患者衰弱现状 |
3.5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的影响因素 |
3.6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 |
3.6.1 老年HD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
3.6.2 老年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
3.7 老年H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 |
3.8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 |
3.9 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现状 |
4.2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的影响因素 |
4.3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现状 |
4.4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 |
4.4.1 老年HD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
4.4.2 老年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
4.5 老年HD患者衰弱现状 |
4.6 老年H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 |
4.7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 |
4.7.1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 |
4.7.2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与衰弱的相关性 |
4.7.3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 |
4.8 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和衰弱间的中介效应 |
4.9 建议 |
4.9.1 加强相关知识认知,普及衰弱筛查 |
4.9.2 早期干预情绪障碍,提高社会支持 |
4.9.3 完善医疗政策,提高社会福利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5.2.1 本研究的创新 |
5.2.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依恋风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志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MHD患者失志状况的研究综述 |
2.1.1 失志的概念 |
2.1.2 失志的测量工具 |
2.1.3 失志的研究现状 |
2.1.4 失志的影响因素 |
2.2 MHD患者创伤巵成长的研究综述 |
2.2.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
2.2.2 PTG的测置工具 |
2.2.3 PTG在MHD患者中的研究现状 |
2.2.4 MHD患者PTG的影响因素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伦理考虑 |
3.4 质量控制 |
3.5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1.1 简化修订版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1.2 自我同情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1.3 中文版失志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1.4 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 MHD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疾病相关资料 |
4.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恋风格、积极自我同情、消极自我同情、失志与PTG的得分情况 |
4.5 MHD患者失志的得分在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 |
4.6 MHD患者的PTG得分在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 |
4.7 MHD患者失志及PTG的影响因素分析 |
4.7.1 MHD患者失志的影响因素分析 |
4.7.2 MHD患者PTG的影响因素分析 |
4.8 依恋风格、积极自我同情与消极自我同情对MHD患者失志及PTG作用机制 |
4.8.1 依恋风格、积极与消极自我同情、失志与PTG的相关性分析 |
4.8.2 积极自我同情和消极自我同情在依恋风格与失志之间的中介效应 |
4.8.3 积极自我同情和消极自我同情在依恋风格与PTG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五章 讨论 |
5.1 MHD患者失志的现状 |
5.2 MHD患者PTG的现状 |
5.3 MHD患者失志的影响因素 |
5.3.1 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变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志状况的影响 |
5.3.2 依恋风格对MHD患者失志状况的影响 |
5.3.3 积极自我同情与消极自我同情对MHD患者失志状况的影响 |
5.4 MHD患者PTG的影响因素 |
5.4.1 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疾病相关资料对MHD患者PTG状况的影响 |
5.4.2 依恋风格对MHD患者PTG状况的影响 |
5.4.3 积极自我同情与消极自我同情对MHD患者PTG水平的影响 |
5.5 依恋风格、积极自我同情、消极自我同情对MHD患者失志与PTG的作用机制 |
5.6 启示 |
5.7 创新性与局限性 |
5.7.1 创新性 |
5.7.2 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康复在MHD患者中的作用 |
1.1.2 我国MHD康复锻炼现状 |
1.1.3 理论依据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图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设计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专家基本情况 |
2.2.2 专家的积极系数 |
2.2.3 专家权威程度 |
2.2.4 意见协调程度 |
2.2.5 手册内容的确定 |
2.3 讨论 |
2.3.1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意义 |
2.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2.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应用研究 |
3.1 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2 样本含量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研究工具 |
3.1.5 评价指标收集 |
3.1.6 统计处理 |
3.1.7 质量控制 |
3.1.8 伦理原则 |
3.2 结果 |
3.2.1 患者基本情况组成及比较 |
3.2.2 患者运动行为阶段比较 |
3.2.3 患者运动自我效能、6MWT比较 |
3.2.4 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3.3 讨论 |
3.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干预可以改善MHD患者居家运动行为阶段 |
3.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干预可以提高MHD患者运动自我效能 |
3.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干预对MHD患者6MWT的影响 |
3.3.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干预可以改善MHD患者生活质量 |
4 总结 |
4.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 研究的创新型及局限性 |
4.2.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2.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康复干预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理论依据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性问题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现状 |
3.2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及饮食依从性行为数据分布特点 |
3.3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现状及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
3.4 研究对象饮食自我效能现状及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
3.5 研究对象家庭功能现状及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
3.6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现状及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
3.7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与饮食依从性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
3.8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现状分析 |
4.2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现状 |
4.3 研究对象饮食自我效能现状 |
4.4 研究对象家庭功能现状 |
4.5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现状 |
4.6 研究对象饮食知识、饮食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与饮食依从性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7 研究对象饮食依从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附录 C 综述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9)现阶段影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方式选择的因素 ——一项单中心描述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慢性肾脏病现状 |
1.1.2 替代治疗方式 |
1.1.3 PD和HD在存活率、生活质量上没有明显差异 |
1.1.4 PD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各个国家/地区的透析政策及实施效果 |
1.2.2 中国的现状 |
第2 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调查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3 章 研究结果 |
3.1 PD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3.1.1 PD调查问卷所纳入患者基本情况 |
3.1.2 初始选择PD各因素统计结果 |
3.1.3 初始选择PD透析前教育情况 |
3.1.4 初始选择PD家庭支持情况 |
3.2 血液透析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3.2.1 HD调查问卷所纳入患者基本情况 |
3.2.2 初始选择HD各因素统计结果 |
3.2.3 初始选择HD透析前教育情况 |
3.2.4 初始选择HD家庭支持情况 |
第4 章 讨论 |
4.1 高血压、糖尿病已成为肾衰竭的主要病因 |
4.2 初始透析方式选择与原发病 |
4.3 早期、定期的健康检测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 |
4.4 PD治疗拥有更高性价比,且二级医院更适合PD的进一步推广 |
4.5 PD独有的特点可用于PD进一步宣传推广 |
4.6 PD治疗操作并非患者拒绝PD的因素 |
4.7 PD的进一步推广需要先取得专科医生的认同和支持 |
4.8 良好的透析前教育可促进患者选择PD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4.9 增加透析知识的获取途径、确保相关知识的准确性对PD的进一步推广同样重要 |
4.10 家庭支持是患者坚持透析治疗的前提 |
4.11 四成HD患者在选择透析治疗方式时或许没有PD这个选项 |
4.12 HD治疗的优势和专科医生的倾向性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推广腹膜透析势在必行 |
1.全球慢性肾脏病现状 |
2.替代治疗方式 |
3.部分国家或地区开始推行PD优先政策 |
4.中国的现状 |
5.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语缩略语名词对照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类型 |
2 调查对象 |
3 研究内容 |
4 调查工具 |
5 问卷的收集 |
6 伦理学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MHD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状况 |
3 MHD患者应对方式及家庭支持情况 |
4 被调查的MHD患者应对方式、家庭支持与AVF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5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
6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特征 |
2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现状 |
3 MHD患者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现状 |
4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关系研究 |
5 影响MHD患者AVF自我护理的一般资料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局限性 |
4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110例血透患者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J]. 江聂,李小卿,程小童,苏培颖.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10)
- [2]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研究[D]. 刘芙蓉.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D]. 康雄.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COM-B模型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石华歌. 吉林大学, 2021(01)
- [5]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研究[D]. 王孟孟. 吉林大学, 2021(01)
- [6]依恋风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志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瑶瑶. 山东大学, 2021(09)
-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手册》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郑燕琦.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8]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爱明. 延边大学, 2021
- [9]现阶段影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方式选择的因素 ——一项单中心描述性调查研究[D]. 李天宇. 江汉大学, 2021(01)
- [10]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 陈一超. 石河子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