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汪颖,王婉清[1](2021)在《基于VOSviewer的视觉训练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解视觉训练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本文对视觉训练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视觉训练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和内容分析法了解视觉训练研究的数量分布、区域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前沿演进及未来趋势。2011年以来视觉训练领域发文量及被引频次快速增长,从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研究热点包括视觉皮层可塑性与视觉训练策略研究,视觉与步态的相互关系及运动视觉训练研究,视觉技能培训及脑电技术在视觉训练中的运用,以儿童为中心的视觉能力训练研究,针对视觉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视觉康复训练研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关注运动或体育锻炼与视觉能力的相互影响,关注脑电技术及生物反馈技术在视觉训练领域的应用,重视虚拟技术在视觉训练领域的应用。
张佳宇[2](2021)在《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截击技术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高校网球专项的大学生网前截击技术相对薄弱,薄弱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网前截击技术动作结构难以掌握等技术问题,而是运动员们在网前经常会出现“不敢打,害怕打”的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运动员从容的施展技能完成动作,反之若受限于心理层面的干扰,技术动作发挥的绩效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追寻通过生物反馈训练这种新型的心理训练方式,强化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网前截击能力。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把成都体育学院20名大学生网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运用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SPCS)对实验组进行为期4周,每周5次的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训练。收集与整理实验组和对照组9项心率变异性指标(4项时域指标M-HRT、SDNN、RMS-SD、PNN50,5项频域指标TP、VLF、LF/HF、LFnorm、HFnorm)、心境状态量表(POMS)TMD值和网前截击测试成绩。在实验结束后,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后,经过生物反馈训练实验组的学生,在网前截击测试中成绩要优于对照组,网前截击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提升。(2)实验后,在时域指标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在M-HRT无显着性差异,生物反馈训练对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次数影响不大。在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与频域指标:TP、LF/HF、LFnorm、HFnorm均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水平,改善运动员心率变异性、迷走神经的张力以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经过生物反馈训练后,实验组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有更稳定的协调状态,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能力得到了加强,能够更好的在网前发挥截击技术。(3)实验后,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量表(POMS)TMD值,呈无显着性差异,说明短期内生物反馈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境状态效果不佳。
邓敏,朱柯佳,胡青[3](2021)在《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双语教学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在康复技术不断发展、患者康复需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结合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及学术研究单位职能,科学开展现代康复医学新技术的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研究现代新型康复治疗技术——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双语教学设计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其针对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技术核心理论、操作重点及关键步骤,采用中英双语对照教学方式,做好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教学内容、临床训练设计,做到理论讲授、双语应用和听悟训练相结合,组织开展双语讲座26次,双语开题报告、双语中期考核通过18人次,完成外籍学员训练感悟日记50篇,培训学员20人次,综合满意度为98.26%。该训练形式有助于满足现代康复新技术国际化推广需求,有助于康复新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临床康复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中外籍学员提供临床专业训练机会,在培养国际化临床康复人才方面具有明显成效。
孙荣廷[4](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研究说明《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肖寒[5](2021)在《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抑郁倾向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渐渐得到重视。对于这类人群,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很容易发展为中度甚至重度抑郁症。深入研究有抑郁倾向人群的早期干预对于改善他们的抑郁情绪、避免抑郁症状加重有着重要意义。情绪调节能力与个体的抑郁水平有关,而运动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能够改善这类人群的抑郁症状。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于运动的生理反应不同,现有的运动疗法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此外,患者不清楚自身的生理状态,运动过程也缺乏精准化控制,使得运动的干预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结合生物反馈、机器学习、经典控制策略-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等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并在此方法基础上,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运动反馈系统。最后,本文设计了情绪调节实验和运动反馈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对运动反馈系统在提升有抑郁倾向人群情绪调节能力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创新点和主要贡献如下:(1)本文以运动改善情绪调节的机制作为理论指导,提出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其核心是具备个性化、精准化反馈方式的运动反馈框架。该框架包含心电采集处理、运动疲劳识别、反馈调节和数据存储管理四个模块。为实现运动疲劳识别,本文设计运动疲劳实验并提取相关特征,分别通过K最近邻和决策树算法构建基于心率变异性的运动疲劳识别模型。在反馈调节模块中,本文先基于情绪调节实验的分析结果确定反馈指标,然后使用PID控制器调节被试运动中的心率变异性并以可视化速度作为反馈方式,引导被试在最有益于情绪调节效果的运动状态下训练。其中,本研究还将运动疲劳识别结果作为优化反馈方式的因子。通过以上方法和技术,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反馈方式也更加精准化,从而增强运动对情绪调节的干预效果。(2)基于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本文使用java编程语言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运动反馈系统,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为验证运动反馈系统的有效性,本文设计了针对有抑郁倾向人群的情绪调节实验和运动反馈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情绪调节实验中,本文使用心率变异性量化出每位被试最有益于情绪调节效果的运动状态并作为运动反馈系统的反馈指标。在运动反馈实验中,本文将有抑郁倾向的被试群体划分为使用运动反馈系统的反馈训练组和使用普通运动方案的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反馈系统能够有效调节被试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量表评估结果也证实,反馈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抑郁症状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实验进行4周后出现改善,6周后改善情况更明显。其中,在实验后反馈训练组的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评分降低67.17%,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37.03%,情绪调节量表(ERQ)认知重评维度评分提升47.05%。
宋自瑞[6](2020)在《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罚篮命中率对于一场球赛的胜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罚篮命中率的高低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诣在寻求增强大学生女篮运动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罚篮命中率的有效方法,以期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出色发挥并取得理想成绩。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其中实验法是对实验前后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女篮运动员的EEG(脑电)、EMG(肌电)、SC(皮电)、Temp(皮温)4项生物反馈指标和罚篮命中率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将20名运动员按照实验前测罚篮命中率成绩排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法,实验组采用常规训练法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法。在为期8周的实验训练结束后,测得两组被试运动员4项生物反馈指标和罚篮命中率数值,借助正确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种训练方法,均使两组运动员罚篮命中率有所提高。实验组常规训练结合生物反馈训练的方法使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进步幅度更大。2.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EEG、EMG、SC、Temp这4项生物反馈指标数据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人员唤醒水平和焦虑水平的控制、应激失调、放松的调节都优于对照组;两组被试大学生女篮运动员罚篮命中率成绩也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后,对照组虽然在罚篮命中率上有所提高,但与EEG、EMG、SC、Temp这4项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的变化均无相关性,而实验组罚篮命中率的提高与SC、Temp这两项生物反馈指标呈中度相关。SC生物反馈训练提高了实验组人员在罚篮时所需要的焦虑控制、应激调节能力,Temp生物反馈训练提高了实验组人员在罚篮时所需要的情绪放松能力。
冯佳玲[7](2020)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面瘫动态评估与镜像康复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瘫又叫面神经损伤,面容的改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焦虑和生理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人际交往与生活。及时有效地评估治疗与康复训练,有助于面瘫患者尽早康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质量。本课题调研发现关于面瘫评估的大多数研究是基于面部局部或整体特征进行的。目前的面部特征点检测模型使用正常人面部人脸图像数据进行训练,而面瘫会导致患者面容怪异、口角歪斜,所以使用主流的特征提取模型会出现较大误差。面瘫后面肌运动内在反馈的不足将会影响大脑接收相关面部运动信息,导致面神经功能退化,除了临床治疗之外,需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本研究结合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三维人脸重建技术,相比于镜像康复法与肌电反馈康复法,反馈更加强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因此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面瘫评估:首先利用面瘫患者的脸部图像数据,训练得到了适用于面瘫人脸检测与面部特征点检测的模型。基于面部特征点检测模型的高鲁棒性,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面部区域量化指标,有助于详细地观察面瘫患者在一系列表情动作状态下的面部运动功能,实现对面神经损伤程度的客观动态评价。(2)面瘫镜像康复训练:首先使用深度摄像头获取一系列表情动作时的面部深度信息与特征点信息,通过特征点拟合进行虚拟人脸的形状建模。为了增加虚拟人脸的真实感,还需要进行人脸纹理信息的扫描、匹配和贴图。之后将真实人脸与虚拟人脸通过特征点绑定实现表情的同步性,为面瘫患者提供镜像反馈,减轻患者的厌恶烦躁情绪,记录患者病情的恢复过程,评价面瘫的康复治疗效果。
赵祥虎[8](2020)在《呼吸训练与悬吊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根据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方法和影响因素,为妇女保健做好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2.对比呼吸训练与悬吊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保守治疗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产后康复中心进行产后6周复查确诊有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方法及影响因素。然后选取198例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产妇编号,按年龄、体重质量指数、新生儿体质量等分为常规组、悬吊组和呼吸组,其中常规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包括单纯的Kegel盆底肌训练方法和间断排尿训练两种方法,悬吊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辅以悬吊训练,呼吸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分别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2周时进行评定,采用盆底肌肌电值、尿失禁次数、1h尿垫试验、腹横肌平均厚度指标进行评定。结果:常规组、悬吊组和呼吸组分别有5例、6例和6例产妇因未完成训练计划要求而脱落,故最终181例产妇,分别为61例、60例和60例完成治疗。与治疗前相比,常规组、悬吊组和呼吸组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盆底肌肌电值、尿失禁次数、1h尿垫试验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悬吊组和呼吸组分别与常规组比较,盆底肌肌电值、尿失禁次数、1h尿垫试验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而悬吊组与呼吸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悬吊组和呼吸组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腹横肌平均厚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常规组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腹横肌平均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然而,悬吊组与呼吸组在12周治疗结束后,腹横肌平均厚度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呼吸组优于悬吊组(P<0.05)。结论:1.常规训练辅以悬吊训练或呼吸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训练。2.核心运动训练(悬吊训练和呼吸训练)具有易操作、费用低、可接受度强的优势,可将其应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规康复治疗。
许秀峰[9](2020)在《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明确头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头针组和头针生物反馈组各(每组)30例,生物反馈组31例,头针组只使用头针治疗,生物反馈组只使用生物反馈治疗,头针生物反馈组两种治疗手段结合,并且3组均有药物和其他康复治疗作为基础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一疗程为10次,一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一个疗程结束后(治疗中)、第二疗程结束后(治疗后)采用(分别记载)FMA、MAS、EMG、MBI量表评分。进行治疗前、中、后与组间比较、评定,观察三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头针生物反馈组的FMA、MAS、EMG、MBI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头针组和生物反馈组在评定MAS和MBI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并且在FMA和EMG评定中更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生物反馈组比头针组在MAS、EMG和MBI无明显差异(P>0.05),FMA评分有提高(P<0.05),头针生物反馈组比头针组在MAS评分有提高(P<0.05),在FMA、EMG、MBI评分明显提高(P<0.01),头针生物反馈组对比生物反馈组在FMA、MAS评分提高(P<0.05),在EMG、MBI评分明显提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2)头针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都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但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上肢功能效果更好;(3)三组治疗不同阶段效果提示:疗程越长,患者治疗效果越好;(4)头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较显着,临床操作安全、简便、少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蔡丹娴[10](2020)在《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对卒中亚急性期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在卒中亚急性期患者中的疗效尚未明确,且虚拟现实技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探究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筛选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虚拟现实训练45min/天,传统上肢康复训练30min/天,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上肢康复训练75min/天,共14天。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功能评估Fugl-Meyer评分(FMA)、Brunnstrom分期、改良Ashworth量表(MAS)、关节活动度测量、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以及电生理指标评估包括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1.共43例患者完成试验(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患者FMA总分(上肢和手)、FMA上肢、FMA腕、Brunnstrom上肢分期均较前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肘屈肌群MAS分级以及试验组患者FMA手评分、Brunnstrom手分期均较前显着提高(P<0.05),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肩后伸、肩水平内收、腕背伸、腕尺偏活动度均较前显着改善(P<0.05),试验组肩水平内收活动度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肩屈曲、外展、水平外展以及腕桡偏活动度较前显着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肘屈曲、前臂旋后活动度较前显着提高(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BI评分均较前显着提高(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MEP峰值波幅(pMEPamp)均较前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健侧rMT、MEP募集曲线斜率(RCslope)、CMCT在两组内及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FMA总分和FMA上肢评分均与BI、pMEPamp呈中度正相关关系。结论:1.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在改善卒中亚急性期偏瘫上肢和腕运动功能、上肢偏瘫恢复分期以及肩水平内收活动度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传统上肢康复训练。2.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和单纯传统上肢康复训练均可显着降低亚急性期卒中偏瘫上肢肘屈肌群张力,但降低程度无显着差异。3.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和单纯传统上肢康复训练均可显着改善亚急性期卒中上肢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改善程度无显着差异。4.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对亚急性期卒中患者皮质脊髓通路兴奋程度的提高显着优于单纯传统上肢康复训练,且可能有助于改善皮质脊髓连接生理强度。5.康复训练后pMEPamp和BI对亚急性期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预测意义。
二、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OSviewer的视觉训练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筛选 |
1.3 数据处理 |
2 总体概况 |
2.1 数量分布 |
2.2 区域分布 |
2.2.1 美国视觉训练研究数量和影响力居世界首位 |
2.2.2 中国视觉训练研究数量居世界第二,研究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
2.2.3 德国、英国视觉训练研究数量居世界3~4位 |
2.3 期刊分布 |
3 研究热点 |
3.1 视觉皮层可塑性与视觉训练策略研究 |
3.2 视觉与步态的相互关系及运动视觉训练研究 |
3.3 视觉技能培训及脑电技术在视觉训练中的运用 |
3.4 以儿童为中心的视觉能力训练研究 |
3.5 针对视觉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视觉康复训练研究 |
4 未来趋势 |
4.1 关注运动或体育锻炼与视觉能力的相互影响 |
4.2 关注脑电技术及生物反馈在视觉训练领域的应用 |
4.3 重视虚拟技术技术在视觉训练领域的应用 |
5 结论 |
(2)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截击技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网球截击技术的概念与探究 |
2.2 网球截击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
2.3 生物反馈 |
2.3.1 生物反馈的内涵 |
2.3.2 生物反馈训练在生理学的应用 |
2.3.3 生物反馈训练在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
2.4 心率变异性 |
2.4.1 心率变异性的定义与分析 |
2.4.2 心率变异性在生理学上的应用 |
2.4.3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心理学上的应用 |
2.5 心境状态 |
2.5.1 心境状态的定义 |
2.5.2 心境状态在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 |
2.6 当前研究现状的思考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据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前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网前截击测试结果 |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时域指标测试结果 |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频域指标测试结果 |
4.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TMD值测试结果 |
4.2 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
4.2.1 对照组实验前后时域指标测试结果 |
4.2.2 对照组实验前后频域指标测试结果 |
4.2.3 实验组实验前后时域指标测试结果 |
4.2.4 实验组实验前后频域指标测试结果 |
4.2.5 对照组实验前后网前截击测试结果 |
4.2.6 实验组实验前后网前截击测试结果 |
4.3 实验后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
4.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时域指标测试结果 |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频域指标测试结果 |
4.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网前截击测试结果 |
4.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TMD值测试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生物反馈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5.2 频谱曲线分析 |
5.3 对照组分析 |
5.4 实验组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件 心境状态量表(简式 POMS) |
致谢 |
(3)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双语教学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内容设计 |
1.1 定义 |
1.2 生物反馈的原理和作用方式 |
1.3 教学图示应用 |
1.4 种类 |
1.5 作用方式及原理 |
2 临床训练设计 |
2.1 训练前准备 |
2.1.1 训练案例准备 |
2.1.2 训练环境准备 |
2.1.3 患者心理准备 |
2.1.4 医护人员准备 |
2.2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3 肌电生物的操作 |
2.3.1 腕背伸训练 |
2.3.2 足背伸训练 |
3 技术遴选设计 |
3.1 选择关键疾病的康复作为防控重点 |
3.2 选择关键技术的训练做到学以致用 |
4 临床训练效果 |
4.1 创新临床训练方式 |
4.2 体现临床训练效果 |
5 小结 |
(4)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
1.2,提升的潜力 |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
1.4,结语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
2.2,练习的质量 |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
2.3.1,专注 |
2.3.2,目标设定 |
2.3.3,自我评估 |
2.3.4,策略 |
2.3.5,大局 |
2.3.6,警告 |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
2.4.1,动力来源 |
2.4.2,归因 |
2.4.3,自我效能 |
2.5,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
3.1,调查 |
3.2,特殊医学诊断 |
3.2.1,结构性疾病 |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
3.3.1,一般说明 |
3.3.2,独奏乐器 |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
3.4,结论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
4.2,音乐的价值 |
4.3,测量误差 |
4.4,音乐外的因素 |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
4.4.2,环境相关方面 |
4.4.3,评估者的特征 |
4.5,非音乐因素 |
4.5.1,偏见 |
4.5.2,表演顺序 |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
4.7,总结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
5.2.3,时间管理策略 |
5.3,执行策略 |
5.3.1,排练策略 |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
5.4,评估策略 |
5.4.1,评估的必要性 |
5.4.2,流程评估策略 |
5.5,元策略 |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
5.6,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
7.1.1,结构 |
7.1.2,一般性建议 |
7.2,音乐的记忆 |
7.2.1,死记硬背 |
7.2.2,记忆视觉信息 |
7.2.3,用耳朵记忆 |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
7.3,结论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体能 |
9.1,背景 |
9.2,长期运动 |
9.3,临场运动 |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
9.6,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
10.4.1,生理学研究 |
10.4.2,行为研究 |
10.5,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着作和期刊文章 |
音乐期刊文章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
11.1,生物反馈 |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
11.3,神经反馈 |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
11.6.1,增强注意力 |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
11.7,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
12.1,放松 |
12.2,心智排练 |
12.2.1,心智排练简介 |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
12.3.2,专注 |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
12.5,总结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
13.1,表现力的本质 |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
13.2.2,透镜模型 |
13.2.3,认知反馈 |
13.2.4,认知反馈研究 |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
13.3,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
14.2,药物种类 |
14.2.1,生活型药物 |
14.2.2,处方药 |
14.2.3,违禁药物 |
14.3,结论 |
致谢 |
延伸信息和阅读 |
参考文献 |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
引言 |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运动和情绪调节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2 运动和生物反馈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3 生物反馈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4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运动疲劳识别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心率变异性调节方法研究 |
2.1 心率变异性 |
2.2 心电信号处理 |
2.2.1 数据预处理 |
2.2.2 心率变异性特征分析 |
2.3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
2.3.1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原理 |
2.3.2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2.4 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心率变异性调节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的研究 |
3.1 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干预机制 |
3.2 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 |
3.3 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框架 |
3.4 心电采集处理 |
3.4.1 心电信号采集 |
3.4.2 心电数据接收 |
3.5 运动疲劳识别 |
3.5.1 运动疲劳实验 |
3.5.2 特征选择 |
3.5.3 疲劳识别模型构建 |
3.6 反馈调节 |
3.6.1 反馈指标 |
3.6.2 反馈方法 |
3.7 数据存储管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与实验分析 |
4.1 基于Android平台的运动反馈系统的实现 |
4.1.1 系统工作流程 |
4.1.2 系统界面展示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对象 |
4.2.2 实验方案 |
4.2.3 情绪调节实验 |
4.2.4 运动反馈实验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情绪调节实验结果 |
4.3.2 运动反馈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R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生物反馈训练目前发展状况 |
2.2 罚篮命中率目前的研究状况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试结果 |
4.1.1 运动员罚篮命中率数据初始值 |
4.1.2 运动员生物反馈指标数据初始值 |
4.2 实验前后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结果与分析 |
4.2.1 对照组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结果与分析 |
4.2.2 实验组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结果与分析 |
4.3 实验前后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
4.3.1 对照组罚篮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
4.3.2 实验组罚篮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
4.4 实验后两组被试生物反馈指标和罚篮命中率的差异性分析 |
4.4.1 生物反馈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4.4.2 罚篮命中率的差异性分析 |
4.5 生物反馈指标与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相关性分析 |
4.5.1 对照组 |
4.5.2 实验组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问卷 |
附录B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C 运动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面瘫动态评估与镜像康复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面部特征点检测 |
1.2.2 面瘫的客观评估 |
1.2.3 面瘫的康复训练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瘫人脸的特征点检测 |
2.1 特征点检测的算法实现及改进 |
2.1.1 级联回归模型 |
2.1.2 算法改进 |
2.2 数据集处理和模型训练 |
2.3 模型评估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量化指标客观评估面瘫 |
3.1 量化指标的背景介绍 |
3.1.1 指标评估面瘫的必要性 |
3.1.2 指标评估区域的选择 |
3.2 指标评估面瘫的实现 |
3.2.1 开眼度 |
3.2.2 张口度 |
3.3 指标评估面瘫的有效性分析 |
3.3.1 相关性分析 |
3.3.2 十折交叉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瘫的镜像康复训练 |
4.1 通用三维人脸模型的建立 |
4.2 个性化三维人脸模型的建立 |
4.2.1 个性化形状建模的训练与拟合 |
4.2.2 真实感虚拟人脸的纹理建模 |
4.3 虚拟人脸模型的表情动画合成 |
4.4 镜像视觉生物反馈 |
4.5 康复评估指标反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创新点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老师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呼吸训练与悬吊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方法 |
2.3 评价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PSUI产妇一般资料分析 |
3.2 PSUI产妇基本情况 |
3.3 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 |
第四章 讨论 |
4.1 PSUI发生机制 |
4.2 悬吊训练治疗PSUI的原理 |
4.3 呼吸训练治疗PSUI的原理 |
4.4 问题及展望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中止和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1.1 随机分组 |
1.2 对照 |
1.3 盲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基础康复治疗 |
2.2 头针治疗 |
2.3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
2.4 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
3.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 |
3.2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9] |
3.3 运动评估量表运动功能评分[10] |
3.4 上肢肌电图评分评估指标[11] |
3.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12] |
3.6 安全指标 |
4 统计方法 |
5 临床流程图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三组一般资料的情况分析 |
2 各组于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的比较 |
3 各组上肢运动检查治疗评定比较 |
4 各组治疗前后上肢肌电图评分评估指标比较 |
5 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定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7 病例脱落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2 西医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认识 |
3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治疗进展 |
3.1 中药治疗 |
3.2 针灸治疗 |
4 西医学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
4.1 药物治疗 |
4.2 康复训练 |
4.3 肌电生物疗法 |
4.4 其他治疗 |
5 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5.1 头针疗法的选择依据 |
5.2 肌电生物反馈法的选择依据 |
5.3 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6 量表指标的选择 |
7 对本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
8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8.1 不足之处 |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近十年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对卒中亚急性期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脑卒中概述 |
1.2 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 |
1.3 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应用 |
1.4 脑卒中早期可塑性特点 |
1.5 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 |
1.6 MindMotion~(TM)PRO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简介 |
第二章 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设计 |
2.3 治疗方法 |
2.4 评价指标(评价量表及具体评分标准见附录)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结果 |
2.7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OSviewer的视觉训练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 汪颖,王婉清.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06)
- [2]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截击技术的影响研究[D]. 张佳宇.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双语教学设计及应用[J]. 邓敏,朱柯佳,胡青. 现代医药卫生, 2021(07)
- [4]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5]针对情绪调节的运动反馈方法研究与应用[D]. 肖寒. 兰州大学, 2021(09)
- [6]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D]. 宋自瑞.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面瘫动态评估与镜像康复的方法研究[D]. 冯佳玲. 深圳大学, 2020(10)
- [8]呼吸训练与悬吊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赵祥虎. 东南大学, 2020(01)
- [9]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 许秀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虚拟现实辅助训练对卒中亚急性期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D]. 蔡丹娴.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