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一、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原分布与其耐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鹤,成怡冰,朱庆雄,李双杰,陈敏霞,佟健宁,单庆文,王芳,曾玫[1](2022)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8年我国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0家三级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泡灌洗液标本, 培养分离获得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最低抑菌浓度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以及菌株来源科室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收集肺泡灌洗液阳性分离菌株1 271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606株(47.7%), 革兰阳性菌628株(49.4%), 真菌37株(2.9%)。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466株, 36.7%)、鲍曼不动杆菌(214株, 16.8%)、金黄色葡萄球菌(162株, 12.7%)、肺炎克雷伯菌(105株, 8.3%)、流感嗜血杆菌(94株, 7.4%)、铜绿假单胞菌(79株, 6.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7株, 5.3%)和大肠埃希菌(47株, 3.7%)。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来源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0.1%, 428/534),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37.3%, 199/534);非ICU来源菌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70.8%, 522/737)。ICU和非ICU来源菌株中,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5.1%(23/51)和43.2%(48/111),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0.9%(6/55)和18.5%(76/411),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7.3%(43/75)和33.3%(10/30)。ICU来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于非ICU来源菌株[49.1%(27/55)比25.0%(6/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 P=0.046)。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7.0%(8/47),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76.6%(164/214)。78株流感嗜血杆菌分离自非ICU患儿标本, 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7.4%(54/9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均分离自ICU患儿标本, 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3.4%(9/67)、3.0%(2/67)、0(0/67)和9.0%(6/67)。结论肺炎链球菌依然是我国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革兰阴性杆菌是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的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均较高, 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临床经验治疗中应结合临床背景选择合适的初始抗菌药物。

朱磊,陈菁菁,高念吉[2](2021)在《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94例病历资料,分析其采样标本中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检出1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1株(68.24%)、革兰阳性球菌42株(28.38%)和真菌5株(3.38%);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而变形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也较低,其耐药率均未超过4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较低,其耐药率均未超过40%;真菌中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则无明显耐药。结论:革兰阴性菌为糖尿病肾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张利杰[3](2021)在《132例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肾内科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32例病历资料,统计其尿液标本中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等)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32例患者中标本中,检出1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10株(占59.14%)、革兰阳性菌株61株(占32.80%)和真菌类菌株15株(占8.06%);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株中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均未超过30.00%),革兰阳性菌株中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00%,真菌中的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无明显耐药。结论:革兰阴性菌为肾内科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持续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遏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龚丽英[4](2021)在《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肾移植术后受者的长期结局。了解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进一步加强对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管理,并为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9年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并术后发生感染的受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受者的基础信息(性别、年龄、肾脏原发病及合并症情况等),肾移植手术相关信息(供肾类型及免疫抑制方案等)及感染信息(病原体种类、药敏试验及相关临床指标等)。研究结果共有119名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累计感染142次,共分离出214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革兰阳性球菌47株及真菌21株,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10株。1.肾移植术后病原体分布情况:肾移植术后3个月是病原体检出高峰阶段,总体而言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是术后6个月内最常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6个月后检出率最高的细菌。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是感染的高发阶段,泌尿系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对于泌尿系感染,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非发酵菌是主要致病菌,而6个月后,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对于肺部感染,非发酵菌是其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2.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耐药情况:多重耐药的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SMZ的耐药率均高于90%,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耐药率分别为4%、13%及23.3%。所有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耐药,只有33.3%的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耐药。多重耐药的肠球菌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耐药,其耐药率均大于94%,而对利奈唑胺耐药性最低,其次是万古霉素,其耐药率分别为0%及5.3%;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5.7%,而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均为0%,其次是利福平耐药率为7.1%。3.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变化: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总体检出率(P=0.02)及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P=0.04)的呈增加趋势;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P=0.023)呈降低趋势。4.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女性(OR=3.597,95%CI=1.564-8.272,P=0.003)、感染病原体大于 1 种(OR=3.957,95%CI=1.505-10.496,P=0.003)及术后 1 个月后(OR=3.158,95%CI=1.401-7.122,P=0.006)是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是感染的高发阶段,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泌尿系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2.多重耐药的肠杆菌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也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对于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是首选方案,但针对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利福平也可作为替代方案。3.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但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降低趋势4.女性、病原体大于1种和肾移植术后1个月后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晓娟[5](2021)在《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分析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工作中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我院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痰培养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结果1.总计纳入患者91例,男性有35例(38.5%),女性有56例(61.5%)。患者的年龄为29~91岁,平均年龄为68.05±14.4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5.907天。其中痰培养阳性率为44.6%,尿培养的阳性率为58.5%。2.有吸烟史的患者共18例(19.78%);合并症中高血压病35例(38.46%)、糖尿病28例(30.77%)、肾功能不全19例(20.88%)、冠心病17例(18.68%)、心功能不全17例(18.68%)、低蛋白血症15例(16.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各10例(10.99%)、肝功能不全7例(7.69%)、肺栓塞3例(3.30%)、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2例(2.20%)及其他并发症12例(13.19%);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咳嗽占60.44%、咳痰占48.35%、发热占47.25%,而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所占百分比依次为21.98%、17.58%、12.09%、10.99%,啰音(干啰音或湿啰音)占49.45%。3.有合并症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9/L的占45.45%,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占77.27%,降钙素原>0.05 ug/L的占87.88%,C-反应蛋白>10mg/dl的占81.82%,丙氨酸转移酶>50U/L的占18.18%,天冬氨酸转氨酶>40U/L的占22.73%,肌酐>97μmol/L的占31.82%,肾小球滤过率≥75 ml/min的占45.45%。4.痰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70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2.9%)、肺炎克雷伯菌(22.9%)、金黄色葡萄球菌(14.3%)、鲍曼不动杆菌(7.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7.1%)、腿伤克斯特氏菌(5.7%)、流感嗜血杆菌(4.3%)、洛菲不动杆菌、皮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各占(1.4%),其中高达85.7%的为G-菌。痰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为60.9%、52.2%、52.2%、47.8%,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舒普深、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4.3%、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6.3%,其ESBLs阳性率为31.3%,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舒普深、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0.0%、80.0%、60.0%、6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90.0%、70.0%、60.0%、60.0%,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5.尿培养分离的到病原菌100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2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奇异变形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短稳杆菌株1株、屎肠球菌14株、耐久肠球菌及鹑鸡肠球菌各3株、铅黄肠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真菌32株,其中G-菌占45.0%,G+菌占23.0%。尿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耐药率分别为81.3%、71.9%、68.8%、68.8%、62.5%,其ESBLs阳性率为56.3%;产酸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为60.0%,ESBLs阳性率为6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舒普深、哌拉西林、四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大于60%,ESBLs阳性率为66.7%,但是三者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G+菌中以肠球菌为主(22/23,95.7%),其中屎肠球菌占有肠球菌的63.6%(14/22),该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呋喃坦啶、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85.7%、57.1%;其他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5.0%、75.0%、75.0%、62.5%;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所有肠球菌和金葡菌对氯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结论1.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以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其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普遍住院时间较长;且患者的症状主要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少数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2.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尿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而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中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多见,且产ESBL比例较高,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

何欢[6](2021)在《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18年至202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标本来源、患者信息、耐药性变化、克隆相关性等展开研究,了解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耐药情况及同源性结果,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中合理用药及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437名患者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选取2020年6月~9月该医院科室送检的43株患者菌株与16株环境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实验,分析其同源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该院临床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3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组与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组进行分类,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χ2趋势检验,未符合要求的采用fisher精确概率;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评价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并利用2020年1~12月该院临床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130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2018~2020年三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分离病原菌中构成比逐年降低,经趋势卡方检验分析,随年份变化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6.675,P=0.036)。2018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临床共分离菌株3245例,革兰氏阴性菌2366例,占比72.91%;革兰氏阳性菌838例,占比25.82%。其中2018年该院临床中分离革兰氏阴性菌831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73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5.70%;2019年临床分离革兰氏阴性菌717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34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3.54%;2020年临床中分离革兰氏阴性菌818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30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11.27%。2、从三年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看,构成比最高的标本为痰液标本,构成比最高的临床科室为ICU。2018至2020年该院临床共分离437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305株来自痰液标本(69.79%),三年间痰液标本占比均占据首位,构成比分别为67.63%、73.13%、68.46%;该院中ICU是临床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的科室,2018至2020年三年间构成比分别为55.81%、60.45%、62.31%,三年占比逐年上升(χ2=9.948,P=0.007)。3、在2018至2020年间医院内分离的Ab菌药敏结果显示,Ab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耐药率均在80%以上,但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均有较高敏感性,敏感率均超过60%。其中Ab菌对替加环素最为敏感,三年间敏感率达到79.76%、85.82%、80.76%。4、59株试验菌株由43株患者标本菌株与16株医院环境标本菌株构成。所有试验株分为10个聚类(A-J),其中D聚类包含菌株最多共18株,分为D1、D2两个克隆型别;所有试验株分为22个克隆菌株,其中D1克隆菌株(12株)标本来源范围广泛,包括痰液(5株),分泌物(1株),中段尿(2株),医护人员手(2株),床头床尾表面(1株),床头柜表面(1株);所有试验株分为54个不同型别,所有图谱之间的相似度为46.16%-1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总住院天数≥30d、住院期间进行手术、呼吸系统疾病、入住ICU、尿路插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有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天数≥30d(P=0.002,OR=2.315)、入住ICU(P<0.001,OR=2.559)、呼吸系统疾病(P=0.002,OR=2.436)、抗菌药物联用(P<0.001,OR=4.289)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构建MDR-Ab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stic(p)=C1×0.839+C2×0.890+C3×0.939+C4×0.972-0.852;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提示chi-square=12.786,P=0.681>0.05,模型拟合程度较好,ROC曲线下的面积(AUC)验证组为0.824,说明此模型整体预测准确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结论2018年1月~2020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病原菌总比重排名第二,但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所有标本中痰液标本检出率最高,应提高对呼吸道感染的重视。三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药物耐药形势严峻,在使用米诺环素等作为经验用药时也应注意间歇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产生新的获得性耐药。住院天数≥30d、入住ICU、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联用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多方面的积极干预措施,通过建立感染预测模型有效降低感染率。

吴瑶铭[7](2021)在《2017-2018年重庆某教学医院儿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7-2018年重庆地区儿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分布及药敏情况,为本地区临床医生预判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及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7-2018年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经血培养诊断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GN-BSI共443例,男259例,女184例,新生儿132/443例(29.8%),婴儿137/443例(30.9%),1-5岁儿童73/443例(16.5%),>5岁儿童101/443例(22.8%)。院内感染(211/443例,47.6%):血液科84/211例(39.8%),新生儿79/211例(37.4%)。304/443例(68.6%)有明确局部感染灶,新生儿合并局部感染灶比例显着高于非新生儿(119/132,90.2%vs 185/311,59.5%,P=0.000)。新生儿T<38.0(82/132例,34.1%)显着高于非新生儿(11/311例,3.5%,P=0.000),非新生儿高热(225/311例,72.3%)显着高于新生儿(23/132例,17.4%,P=0.000)。非新生儿畏寒寒战比例显着高于新生儿(148/311例,47.6%vs 4/132例,3.4%,P=0.000)。呼吸道症状272/443例(61.4%),新生儿显着高于非新生儿(104/132例,79.4%vs 168/311例,54.0%,P=0.000)。新生儿呼吸道表现:气促77/132例(58.8%)、屏气或呼吸暂停38/132例(29.0%),非新生儿主要呼吸道表现:咳嗽129/311例(41.5%)、气促82/311例(26.4%)。消化道症状243/443例(54.9%),新生儿显着低于非新生儿(59/132例,45.0%vs 184/311 59.2%,P=0.005)。新生儿消化道表现:腹胀42/132例(32.1%)、呕吐28/132例(21.4%),非新生儿消化道表现:呕吐113/311例(36.3%)、腹泻76/311例(24.4%)。47/318例(14.8%)出现肝脏肿大,其中30/47例(63.8%)为轻度肿大,新生儿肝脏肿大6/97例(6.2%),显着低于非新生儿41/221(18.6%),P=0.004。14/318例(4.4%)出现脾脏肿大,其中12/14例(85.7%)为轻度肿大,新生儿脾肿大1/97例(1.0%),非新生儿13/221(6.9%)。意识障碍36/443例(8.1%),新生儿与非新生儿(15/132,11.4%vs 21/311例,6.8%)无显着差异(P=0.364)。黄疸44/443例(10.4%):新生儿40/132例(30.5%),婴儿4/137例(3.0%)。26/443例(5.9%)皮疹,新生儿与非新生儿出现皮疹的比例分别为6/132(4.5%)、20/311(6.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98)。休克:79/443例(17.8%)。病程中位数2.5天。新生儿WBC中位数10.47*109/L,显着低于非新生儿13.45*109/L(P=0.000)。361/434例(83.2%)CRP升高,新生儿与非新生儿CRP中位数无统计学差异(36mg/L vs 43mg/L,P=0.677)。381/387例(98.4%)PCT>0.05ng/m L,新生儿PCT中位数显着高于非新生儿(25.93 ng/m L vs 3.27 ng/m L,P=0.000)。266/443例(60.0%)有基础疾病,新生儿显着高于非新生儿(102/132例,77.3%vs 161/311例,52.7%,P=0.000),新生儿最常见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87/132例(65.9%),早产70/132例(53.0%),窒息8/132(6.1%),小于胎龄儿7/132例(5.3%),非新生儿最常见基础疾病:化疗后骨髓抑制91/311例(29.3%),先天性心脏病37/311例(11.9%),免疫缺陷21/311例(6.8%),营养不良6/311例(1.9%)。145/443例(32.7%)有深部血管置管及气管插管,新生儿显着高于非新生儿(74/132例,56.1%vs 71/311例,22.8%,P=0.000)。新生儿放弃或死亡显着高于非新生儿(36/132例,27.3%vs 47/311,13.1%,P=0.006)。大肠埃希菌(157株,35.4%)、肺炎克雷伯菌(146株,33.0%)、沙门菌(33株,7.4%)、铜绿假单胞菌(30株,6.8%)、鲍曼不动杆菌(14株,3.2%)是最主要的检出菌。E.Coli和K.P两种细菌产ESBL率分别为57.4%、45.1%。E.Coli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0.4%、15.3%、5.9%、6.6%、0.8%、32.8%、31.4%,K.P对上述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4.3%、51.8%、44.3%、42.1%、6.0%、19.3%、11.4%。沙门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13.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10.3%。新生儿中ESBLs 33/52例(63.5%),显着高于非新生儿61/127例(48.0%),P=0.027。体温<38.0℃患儿中ESBLs 25/35例(71.4%),显着高于非ESBLs 10/35例(28.6%),P=0.022。放弃或死亡患儿中ESBLs阳性率19/33例(57.6%),显着高于治愈或好转患儿29/100(29.0%),P=0.003。结论:GN-BSI主要见于1岁以下小婴儿及有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等基础疾病的患儿,且新生儿比非新生儿预后更差。新生儿科、血液科是院内感染的重点防控科室。约70%患儿有基础感染灶,新生儿达90%,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中NEC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患儿中的肛周感染、口腔溃疡,亦是较常见的基础感染灶。GN-BSI病程短,新生儿主要表现为:低热或低体温,神萎纳差,气促,呼吸暂停或屏气,腹胀,黄疸;年长儿的主要表现为:高热,神萎纳差,畏寒寒战以及咳嗽气促,腹泻,腹痛。绝大多数(98.4%)患儿有PCT升高,新生儿较非新生儿更显着。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是最主要病原,本研究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显着,对碳青霉烯耐药率已超过40%,对阿米卡星尚保持较好敏感性。新生儿是ESBLs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有ESBLs高危因素的患儿中应选用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刘姗红[8](2021)在《四川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谱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药敏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细菌的分布情况和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谱特征,以及6年间的耐药性变化。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研究结果:2014-2019年间,共对77931株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105株,占73.3%(57105/77931)。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共计4989例,占8.7%(4989/57105)。检出4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患者年龄分布显示66.6%(24096/36185)的患者年龄≥60岁。2014-2019年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和检出率呈整体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上升趋势;发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后,4种病原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表现出耐药性升高现象。大肠埃希菌中,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曲松等药物耐药率较高,均超过50.0%;肺炎克雷伯菌中,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整体增长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整体是高耐药状态,仅替加环素耐药率6年间分别为1.0%、1.4%、1.0%、0.6%、2.7%及5.2%;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不断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检出率居高不下。加强院内抗菌药物管控,强化细菌感染防控措施,减轻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延长抗菌药物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李迈[9](2021)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细菌病原学构成比、不同性别、不同病程、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分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病原学检出率的影响及不同细菌耐药性、敏感性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12至2019-12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月至14岁的下呼吸道感染且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病原学为阳性的患儿临床资料,共214例。采用SPSS.25版软件,分析细菌阳性病原学构成比、不同性别、不同病程、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分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细菌病原学检出率的影响及不同细菌耐药性、敏感性的特点。结果:1.1727例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细菌病原学检出阳性患儿共214例,阳性率12.3%,共检出菌株229例。检出菌株中流感嗜血杆菌(28.8%)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9%)、肺炎链球菌(12.7%)、肺炎克雷伯菌(10.5%)。2.在性别分组的细菌病原学阳性结果中,男性患儿的细菌检出构成比(61.2%)明显高于女性患儿的细菌检出构成比(38.8%)。但在性别分组中各细菌检出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病程分组的细菌病原学阳性结果中,病程<15天的患儿细菌检出构成比(61.2%)高于病程>15天的患儿细菌检出构成比(38.8%)。4.在季节性细菌病原学阳性结果中,四季细菌总检出率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季节均以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且仅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他莫拉菌在秋季、冬季检出率较高,春季最低。5.在各个年龄组细菌病原学阳性结果中,构成比最高的为1月-1岁组。且流感嗜血杆菌在1月-1岁组、3岁-6岁组、6岁-14岁组患儿中均为首位感染菌种,1岁-3岁组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6.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细菌检出构成比(76.6%)高于院前未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细菌检出构成比(23.4%),但各细菌检出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⑴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95.8%)、呋喃妥因(58.3%)、哌拉西林(54.2%)、氨苄西林/舒巴坦(37.5%)、头孢呋辛酯(33.3%)、头孢曲松(20.8%)、头孢哌酮/舒巴坦(1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美罗培南(12.5%)、亚胺培南(12.5%)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78.9%)、氨苄西林/舒巴坦(63.2%)、哌拉西林(52.6%)、复方新诺明(47.4%)、头孢曲松(36.8%)、头孢呋辛(3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3%)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100.0%)、氨苄西林/舒巴坦(75.0%)、复方新诺明(75.0%)、呋喃妥因(75.0%)、氨曲南(75.0%)、头孢类(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约75.0%)、亚胺培南(25.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100.0%)、呋喃妥因(100.0%)、氨曲南(100.0%)、头孢类(75.0%-100.0%)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93.9%)、复方新诺明(87.9%)、头孢呋辛钠(83.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5%)、美罗培南(3.0%)耐药,而卡他莫拉菌则对阿奇霉素(60.0%)、红霉素(50.0%)耐药。⑵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95.8%)、左氧氟沙星(97.5%)、环丙沙星(87.5%)、美罗培南(83.3%)、舒巴坦亚胺培南(8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83.3%)、头孢替坦(83.3%)、头孢哌酮/舒巴坦(75.0%)、头孢他啶(75.0%)、头孢曲松(75.0%)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94.7%)、阿米卡星(94.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89.5%)、头孢替坦(89.5%)、头孢哌酮/舒巴坦(78.9%)、头孢曲松(57.9%)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100.0%)、阿米卡星(1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0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0%)、头孢他啶(100.0%)、亚胺培南(75.0%)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100.0%)、头孢哌酮/(100.0%)、环丙沙星(100.0%)、头孢吡肟(100.0%)、左氧氟沙星(100.0%)、头孢他啶(100.0%)、复方新诺明(100.0%)较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86.4%)、亚胺培南(59.1%)、阿奇霉素(48.5%)、头孢吡肟(33.3%)较敏感,而卡他莫拉菌则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0.0%)、环丙沙星(60.0%)较敏感。⑶革兰阳性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80.5%)、克林霉素(75.6%)、苯唑西林(61.0%)、头孢西丁(61.0%)、利奈唑胺(2.4%)、万古霉素(2.4%)耐药,而肺炎链球菌则对红霉素(96.6%)、四环素(93.1%)、复方新诺明(89.7%)、美罗培南(75.9%)耐药,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0%。⑷革兰阳性菌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97.6%)、利奈唑胺(97.6%)、万古霉素(97.6%)、呋喃妥因(97.6%)、利福平(95.1%)、复方新诺明(90.2%)较敏感,而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100.0%)、利奈唑胺(100.0%)、万古霉素(100.0%)、氯霉素(89.7%)、阿莫西林(58.6%)、头孢曲松(58.6%)较敏感。结论:1.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细菌病原,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2.细菌病原检出率中,四季细菌总检出率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各个季节均以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卡他莫拉菌在秋季、冬季检出率较高,春季最低。3.在各个年龄组细菌病原学阳性结果中,构成比最高的为1月-1岁组。且流感嗜血杆菌在1月-1岁组、3岁-6岁组、6岁-14岁组患儿中均为首位感染菌种,1岁-3岁组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4.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对三、四代头孢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且随着三类抗生素级别的渐升,其敏感率呈现增高趋势,但随着抗生素暴露频率的增高,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并不罕见;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亦很普遍,已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菌株。因此,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朱立[10](2021)在《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耐药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世卫组织预测,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将步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目前,西医主要通过研发新抗生素来应对耐药菌,但因耐药菌形成速度快于抗生素研发速度,所以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于是我们想到了中医中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应对耐药菌感染依然以辨证论治为主,缺乏专门指导耐药菌感染辨治的中医理论。鉴于此,导师提出了“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新论并在古方达原饮的基础上创制了新方“新加达原散”。本论文即是围绕这两项创新点展开的。研究目的通过整理文献,解释中医新论“耐药菌感染从伏邪论治”的立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生物膜的作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①通过梳理及研究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中与伏邪相关的文献及古代七位代表性医家王履、吴又可、张璐、蒋宝素、叶天士、雷丰、柳宝诒对伏邪的治验发挥,探讨了伏气学说的源流、概念的演变,以及伏邪与耐药菌的关系。②通过查阅本草及方剂相关的古今文献,从方中的四组药入手,进而对每味药及全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验研究:①XTT法观察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形成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和药液各100 μL,培养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酶标仪上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②XTT法观测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成熟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100 μL,培养24小时后加药,药物作用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③扫描电镜观察新加达原散对成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的影响:24孔板内置入干净、无菌的玻璃片,加入MRSA、多重耐药Kp菌液培养24小时后加入同体积的药物,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制成药品,观察并拍照。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急诊病房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结合组、西药组。三组均予以基础及支持治疗。中药组予新加达原散,结合组予相关抗生素与新加达原散,西药组予抗生素,疗程均为7天。三组均于第0、3、7天观察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PIS评分、痰培养、中西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以评价新加达原散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理论研究:①中医新论“耐药菌从伏邪论治”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伏气学说的继承和创新。②新方“新加达原散”是对古方达原饮的继承和创新,更契合今日临床实际。实验研究:①XTT法示新加达原散对形成期及成熟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扫描电镜示新加达原散可破坏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最终中药组49例、西药组48例、结合组49例,共146例患者入选。三组基线指标(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基础病分布、痰培养结果、机械通气与血液净化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体温:三组体温均下降。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结合组差异最明显(P=0.000)。下降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常率比较,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白细胞:三组白细胞均降低。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组均下降。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3)。C反应蛋白: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降钙素原: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氧合指数:三组均上升。三组整体比较,三个时间点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分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IS评分:三组变化趋势不规律。三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结合组差异相对最大。中医证候积分:三组均下降。中药、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痰培养结果: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有效率:从中医积分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63.3%),但三组有效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从西医指标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77.6%),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但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安全性指标:未发现与试验用药相关的安全性指标异常。28天病死率:结合组最低(38.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研究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及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抑制作用、且能破坏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在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对体温、炎症指标的夏常、氧合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与抗生素联用疗效更佳,且28天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中医新论“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与新方“新加达原散”是理论依据充分、实验结果阳性、临床用之有效的两大创新点,可以解决一部分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二、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原分布与其耐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原分布与其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0]
        1.2.2仪器和试剂
        1.2.3 质控菌株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DN并发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2.2 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特点
    2.3 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特点
    2.4 感染病原菌中真菌对抗真药物的耐药特点
3 讨论

(3)132例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10-12]
        1.2.1 尿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1.2.2 药敏试验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2.2 尿路感染中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点
    2.3 尿路感染中主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特点
    2.4 尿路感染中主要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特点
3讨论

(4)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的研究现状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传播方式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2017-2018年重庆某教学医院儿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材料
    1.3 血培养及药敏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特点
        2.2.1 局部感染灶
        2.2.2 临床表现
        2.2.2.1 感染中毒症状
        2.2.2.2 呼吸道症状
        2.2.2.3 消化道症状
        2.2.2.4 肝脾肿大
        2.2.2.5 黄疸
        2.2.2.6 意识障碍
        2.2.2.7 皮疹
        2.2.2.8 休克
        2.2.2.9 病程
        2.2.3 实验室检查
        2.2.4 基础疾病
        2.2.5 侵袭性操作
        2.2.6 转归
    2.3 病原分布
    2.4 主要检出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2.4.1.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
        2.4.2 沙门菌
        2.4.3 铜绿假单胞菌
    2.5 ESBL阳性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高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流感染的病原及耐药性变迁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四川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革兰阴性杆菌
        1.2.1 大肠埃希菌
        1.2.2 肺炎克雷伯菌
        1.2.3 铜绿假单胞菌
        1.2.4 鲍曼不动杆菌
    1.3 细菌耐药与临床现状
        1.3.1 细菌的耐药机制
        1.3.2 多重耐药菌
        1.3.3 细菌耐药的现状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室检测
        2.2.1 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
        2.2.2 稀释法
        2.2.3 K-B纸片扩散法
        2.2.4 E-test法
        2.2.5 联合药敏试验法
        2.2.6 常用抗菌药物
        2.2.7 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菌株分布结果
    3.2 四种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
    3.3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
    3.4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3.4.1 临床年龄分布特征
        3.4.2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检出特征
        3.4.3 四种革兰阴性杆菌标本类型分布特征
    3.5 肠杆菌科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3.6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7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果分析
        4.1.1 病原菌临床检出结果分析
        4.1.2 四种病原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4.2 结论与建议
    4.3 研究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9)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耐药性变迁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类
        1.1 基因水平耐药
        1.2 蛋白质水平耐药
        2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2.1 大肠埃希菌主要耐药机制
        2.2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
        2.3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耐药机制
        2.4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机制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抗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相关机制
        1.1 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2 消除R质粒
        1.3 其它机制
        2 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机制
        2.1 抑制生物被膜形成
        2.2 其它机制
        3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机制
        4 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机制
        5 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机制
        6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研究一 伏气钩玄
        1 理论萌芽期
        1.1 伏寒化温,本为内经经旨;热病遗复,当是耐药先声
        1.2 伤寒有五,新感伏气不同;广义狭义,后世多引多从
        2 缓慢成型期
        2.1 叔和之论,热病初步区分;伏气之治,六经原可涵盖
        2.2 安道雄辨,寒温之异始判;溯洄医经,首肯伏邪存在
        3 变化成熟期
        3.1 戾气之说,吴氏大胆发明;邪伏膜原,比类耐药细菌
        3.2 绪论伤寒,诸证条分缕析;间言伏气,论治初具雏形
        3.3 问斋医略,伏温始有专篇;学宗又可,治用达原加减
        3.4 幼科要略,伏气字字珠玑;天士手笔,清泄亦重根抵
        3.5 纵论时病,四时皆有伏气;以法领方,方药切合实际
        3.6 致力温热,伏气源流俱楚;集大成者,理法方药尽述
        4 发展壮大期
        4.1 吉人新论,六淫皆是伏邪;衷中参西,百家争鸣可喜
        4.2 耐药细菌,伏邪关系密切;导师观点,守正复又创新
        5 小结
    研究二 学习导师经验方新加达原散配伍用药特色的体会
        1 柴胡、黄芩组
        2 蝉衣、酒军组
        3 草果、乳香、白芷组
        4 赤芍、石膏、青黛组
        5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新加达原散体外对两种耐药菌生物膜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1.5 实验药液、菌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形成期的活菌量
        2.2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成熟期的活菌量
        2.3 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MRSA、Kp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
    3 结果
        3.1 微孔板法结果
        3.2 扫描电镜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新加达原散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1.9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指标
        2.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础资料与基线情况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指标
        3.4 安全性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1 临床观察表
    附2 伦理批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原分布与其耐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模式[J]. 田鹤,成怡冰,朱庆雄,李双杰,陈敏霞,佟健宁,单庆文,王芳,曾玫.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01)
  • [2]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 朱磊,陈菁菁,高念吉. 抗感染药学, 2021(09)
  • [3]132例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J]. 张利杰. 抗感染药学, 2021(07)
  • [4]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龚丽英. 山东大学, 2021(12)
  • [5]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何晓娟.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6]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 何欢.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7]2017-2018年重庆某教学医院儿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吴瑶铭.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8]四川地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D]. 刘姗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D]. 李迈.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10]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D]. 朱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社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