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亚文,刘保东,刘妍,陆欣鑫,蔡阳[1](2021)在《基于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就"依托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立题,同时对如何建立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及以科研项目为导向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系统概述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秦佳宇[2](2021)在《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学习投入为中介》文中认为在信息化、科技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一直都处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高等教育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之一,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得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策略。面向未来,只有在高等教育方面获得高质量、高水平的快速发展,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创新型培养方式,才能快速走在世界各国之前,毋庸置疑,人才培养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从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水平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研究生规模超出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出现了教育质量相对失衡的现象,并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目前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对策的理论分析方面,而对于各个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的以及其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实证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参考了学习动机、学习投入、科研创新能力和导师自主性支持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引用自我决定理论、学习投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并构建出以学习动机、科研创新能力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学习投入、导师自主性支持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影响关系模型。采用之前学者编制的较为成熟的量表制定调查问卷,应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26.0和AMOS23.0对回收的306份问卷进行实证性分析,以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正向影响科研创新能力;(2)学习动机正向影响学习投入;(3)学习投入正向影响科研创新能力;(4)学习投入在学习动机与科研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5)导师自主性支持在学习投入和科研创新能力之间起调节作用。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从政府、高校、导师和研究生自身角度对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杨晨美子[3](2021)在《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技术的进步,虽然人类社会在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是具有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实现创新创造的责任,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力量。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力强调和鼓励各个高校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中,问题解决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Problem-Based-Learning(简写为PBL)意思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这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在研究生教学中进行PBL教学设计,对于提升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推进我国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如下:第一部分是通过文献法,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中的贡献与不足。在研读文献资料中厘清核心概念,并结合当下的研究背景,阐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再者,详细介绍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采取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状整体较好,但是教学方式不灵活,讲授法依然占主体且对培养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影响;研究生问题意识和筛选信息资料的能力较为不足;多角度解决问题和最优方案选择能力尚存困难;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尚较低下且实践机会较少;多数教师对PBL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但学生对PBL的认识较为不足;大部分师生愿意选择PBL教学法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认为PBL教学法在我国研究生教学中具有全面推广使用的前景;评价、成果展示、问题分析、合作和语言表达是PBL教学中影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是研究生PBL教学典型案例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PBL教学设计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运用PBL进行研究生教学的典型案例,对其实施的PBL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PBL教学设计能够提高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合作交流和实践应用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应用中存在有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足、教师引导作用发挥不足、教学后反思评价较片面等问题。第四部分是构建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模型。以自主学习、合作共事、创新创造为设计原则,在总结典型案例中PBL教学设计的优劣之处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特点、PBL的内涵和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以5E教学法的内涵和要素为引导,构建出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模型,包括课前准备环节的设计、教学实施环节的设计、课后反思评价的设计等,关键设计环节是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启动、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展示交流等。最后是总结与展望。总结本研究创新点和现存的局限性,对未来相关的研究进行展望。
范英辉[4](2021)在《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的具有跨学科性的实际问题,确保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情况进行调查,以期改进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以STEM为理论基础,提炼出目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即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储备、互动式教与学、协同培养环境、质量保证。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访谈加以补充的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目前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习方式与效果欠佳,选修课自主选择权较小,教学与指导评审方式传统,科研活动缺乏跨学科性,奖助学金制度不健全。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别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进行阐释。政府层面:政策制定不到位,专业设置过于细化,跨学科资助机制欠缺;学校层面:欠缺跨学科理念的引导,院际合作存在壁垒,缺乏跨学科合作的培养环境,跨学科激励制度不健全;教师层面:对跨学科理念的认可度不够,自身跨学科发展不充分;学生层面:跨学科重要性意识薄弱,就业“功利心”过重。进而,本研究从以上归因的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政府层面:强化对跨学科政策的认识与实施,优化研究生专业目录,健全跨学科动态资助机制;学校层面:将跨学科理念落实到培养全过程,建立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培养体系,鼓励成立自发式跨学科科研团队,打造多元合作交流平台,丰富导师指导形式,建立跨学科培养激励机制;教师层面:增强跨学科培养认可度,提高自身跨学科素养;学生层面:培养跨学科研究兴趣,重视自身可持续发展。
周毅[5](2021)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研究生能力结构体系中,科研能力毫无疑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做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更是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必然选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教育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性概述和分析,科研能力的结构要素主要涵盖科研独创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六个方面,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分为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具体涉及到个人、导师、课程与教学等六个因素。其次,通过在线及实地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S大学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背景信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这三大板块,其中,个人背景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本科院校、是否跨专业以及读研动机。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其科研能力水平的主观评价并不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实践能力、科研独创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这三个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较低。第二,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本科学校类型这四个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个人因素、导师因素、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环境都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对科研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是个人因素、课程与教学因素。最后,结合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个人、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对策建议。
周志旭[6](2021)在《学术生态视角下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成为重中之重。高校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支持。研究生是高层次的科研创新人才,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和高学历的创新型科研人才。最近几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质量并没有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还无法满足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必须把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任务作为重中之重。财经类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的经管方面的人才,财经类高校的研究生用自己的知识成果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做贡献。在这一背景下探讨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总体状况、学术生态视角下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三所财经类高校为样本,对调查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总体状况一般,研究生主体、导师、学校、学科、社会对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本研究考察了国外大学的学术生态特征以及学术生态视角下德、美、日三国采用的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为我国提供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从学术生态理论出发,提出具有财经类高校特点的“五位一体”的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第一,从研究生学术主体的视角出发,研究生应该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知识积累。第二,以导师为中心的微观学术生态环境的视角下,需要完善导师聘用激励和考核制度、提高导师素质和责任心、建立导师合作小组。第三,以学科为中心的小学术生态环境需要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改革教育及考核方式两方面努力;第四,以学校为中心的中观学术生态环境着力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机会,营造科研创新氛围。第五,以社会为中心的宏观学术生态环境着重建立学术规范和激励机制,提倡学术自主性。为财经类高校提升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王兆君,孙宗帝[7](2020)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有关,也与课程教学主体不明确、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有关。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既要立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教学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相融合,教学方式由传授式向研讨式转变,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制等。
韩旭[8](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迟晓庆[9](2020)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开设与实施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戏曲教育的支撑,二者血脉相融,荣损与共。新时期戏曲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探索更加符合戏曲人才培养规律,寻找更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戏曲教育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将第二课堂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与第一课堂统筹协作、合力育人,以培养出本领扎实、思维创新、人文素养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第二课堂”理论正在发展,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第二课堂育人的方式。如何使第二课堂围绕戏曲专业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作用是当下应该探究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共分为五章,以中国戏曲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例,探究戏曲高等教育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对第二课堂理论进行梳理,结合目前教育背景分析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现状、成效和不足。其中,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对中国戏曲学院第二课堂发展演变的路径及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借助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手段,了解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研究生对待活动的态度和感受,将戏曲专业研究生第二课堂现状呈现出来。通过对课题研究总结学院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及不足,推动第二课堂教学建设。基于对第二课堂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第二课堂对戏曲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对研究生团队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即时代迅速转变的大背景下如何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与市场需求良性结合,产生更好的效应,培养能够适应当下戏曲建设发展的戏曲专业的时代新人,以上都是未来戏曲高等教育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戏曲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学科的独特性,无论是戏曲中专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第二课堂在戏曲艺术人才专业锻炼的作用不可取代。总之,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实践和理论方面,能为戏曲高等教育和戏曲艺术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理论层面上,为戏曲专业研究生第二课堂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新的研究视角。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戏曲院校研究生第二课堂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李苗[10](2020)在《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人才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该群体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特点,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从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四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测量,并以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团队等层面设计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问卷。以南昌大学为例,对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弱,各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知识结构、创新人格。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在性别、导师带生总人数方面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专业类别、学科门类、导师指导频率方面,在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团队因素、学校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国内两所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并讨论了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经验讨论,本文从激发个人创新动机、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加强导师指导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改善科研环境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
二、基于科研素养完成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
三、明确科研项目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优势地位 |
四、依托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
(一)建立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载体 |
(二)兼顾科研项目的探索性,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 |
(三)立足科研项目,拓展研究生的创新视野 |
(四)以科研项目为导向,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
(五)依托科研项目开展促进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六)深化导师团队指导,注重动态化培养 |
(七)建立科研学习考核体系,激发研究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
五、把科研项目选题的创新性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密切结合 |
六、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助力科研项目的成果创新,实现二者良性循环 |
(2)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学习投入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 |
1.2.2 科研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
1.2.3 学习投入的文献综述 |
1.2.4 导师自主性支持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研究生学习动机 |
2.1.2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
2.1.3 研究生学习投入 |
2.1.4 导师自主性支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我决定理论 |
2.2.2 学习投入理论 |
2.2.3 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 |
3.1.1 研究生学习动机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 |
3.1.2 研究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
3.1.3 研究生学习投入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 |
3.1.4 研究生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
3.1.5 导师自主性支持的调节作用 |
3.2 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设计和研究变量测量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 研究变量的测量 |
4.2.1 学习动机变量的测量 |
4.2.2 学习投入变量的测量 |
4.2.3 科研创新能力变量的测量 |
4.2.4 导师自主性支持变量的测量 |
4.3 量表信度分析 |
4.3.1 学习动机量表信度分析 |
4.3.2 学习投入量表信度分析 |
4.3.3 科研创新能力量表信度分析 |
4.3.4 导师自主性支持量表信度分析 |
4.4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4.1 学习动机量表效度分析 |
4.4.2 学习投入量表效度分析 |
4.4.3 科研创新能力量表效度分析 |
4.4.4 导师自主性支持量表效度分析 |
4.4.5 各变量的区分效度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控制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5.2.1 性别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5.2.2 所在年级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5.2.3 所在学科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5.2.4 工作经历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5.2.5 所在生源地对主要变量的影响分析 |
5.3 相关分析 |
5.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5.4.1 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与科研创新能力关系的假设检验 |
5.4.2 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关系的假设检验 |
5.4.3 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与科研创新能力关系的假设检验 |
5.4.4 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5 导师自主性支持调节作用的检验 |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5.1 硕士研究生调查的总体状况结果的讨论 |
5.5.2 控制变量关于主要变量的差异性讨论 |
5.5.3 各主要变量关系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政府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作用 |
6.2.2 高校充分发挥优化管理体制的作用 |
6.2.3 导师充分发挥自主性支持的作用 |
6.2.4 研究生充分发挥自我激发的作用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附录 研究生学习动机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
2.关于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
3.关于PBL的研究 |
4.研究生教育中PBL教学相关研究 |
5.文献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研究生 |
2.问题解决能力 |
3.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
4.教学设计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理论依据 |
1.教学设计的一般系统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 |
3.人本主义理论的教学观 |
4.杜威实用主义理论的“做中学”思想 |
(七)本章小结 |
二、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与方法 |
4.问卷发放与回收 |
5.问卷信效度分析 |
6.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访谈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1.访谈设计 |
2.访谈结果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三、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PBL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 |
(一)特拉华大学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根本的研究生PBL教学设计 |
1.设定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目标 |
2.特拉华大学研究生PBL教学实施步骤 |
3.现存问题 |
(二)云南师范大学以呈现真实案例为特点的研究生PBL教学设计 |
1.教学内容中案例选择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
2.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PBL教学实施步骤 |
3.现存问题 |
(三)日本宇都宫大学支持跨学科学习的研究生PBL教学设计 |
1.教学内容关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鼓励提出具有跨学科特点的问题 |
2.宇都宫大学研究生PBL教学实施步骤 |
3.现存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四、构建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模型 |
(一)PBL教学设计模型的建构原则 |
(二)5E教学法的内涵及要素 |
1.5E教学法的内涵 |
2.5E教学法的设计要素 |
(三)融合5E教学法的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 |
1.E1——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准备活动 |
2.E2——探究问题解决方案 |
3.E3——解释与交流分享,修改完善问题解决方案 |
4.E4——精细化结论,形成最终方案,整合总结汇报 |
5.E5——问题解决后的评价与反思 |
(四)本章小结 |
五、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PBL教学设计对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情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硕士期间学习与科研成果 |
(4)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 |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的研究 |
(四)STEM的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STEM |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内涵 |
二、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培养目标 |
(二)知识与技能储备 |
(三)互动式教与学 |
(四)协同培养环境 |
(五)质量保证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与工具 |
(四)调查的实施 |
(五)调查数据的处理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习方式与效果欠佳 |
(二)选修课自主选择权较小 |
(三)教学与指导评审方式传统 |
(四)科研活动缺乏跨学科性 |
(五)奖助学金制度不健全 |
二、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四)学生层面 |
第四章 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
一、政府层面 |
(一)强化对跨学科政策的认识与实施 |
(二)优化研究生专业目录 |
(三)健全跨学科动态资助机制 |
二、学校层面 |
(一)将跨学科理念落实到培养全过程 |
(二)建立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培养体系 |
(三)鼓励成立自发式跨学科科研团队 |
(四)打造多元合作交流平台 |
(五)丰富导师指导形式 |
(六)建立跨学科培养激励机制 |
三、教师层面 |
(一)增强跨学科培养认可度 |
(二)提高自身跨学科素养 |
四、学生层面 |
(一)培养跨学科研究兴趣 |
(二)重视自身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表格 |
附录二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的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研能力 |
2.1.2 硕士研究生 |
2.1.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 |
2.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
2.2.1 构成要素 |
2.2.2 影响因素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多元智力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4.1 调查对象 |
3.4.2 问卷的编制 |
3.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 调查结果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4.1.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4.1.2 访谈对象的基本特征 |
4.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
4.2.1 总体现状 |
4.2.2 各维度的具体现状 |
4.2.3 不同背景变量下科研能力的差异性 |
4.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 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2.1 个人方面 |
5.2.2 教育管理方面 |
5.2.3 课程与教学方面 |
5.2.4 科研环境方面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学术生态视角下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学术生态的研究 |
1.2.2 关于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实现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研究生科研能力 |
2.1.2 研究生创新能力 |
2.1.3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 |
2.1.4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学术生态理论 |
2.2.2 科研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阐释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问卷的编制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评估与试测 |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1 信度分析 |
3.2.2 效度分析 |
3.2.3 因子分析 |
3.3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
3.4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2 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4.3 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比较与启示 |
4.1 国外大学学术生态特征 |
4.1.1 优秀的科研主体 |
4.1.2 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
4.1.3 前沿的一流学科 |
4.1.4 宽松的学术氛围 |
4.1.5 丰富的物质资源 |
4.2 国外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
4.2.1 美国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4.2.2 德国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4.2.3 日本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4.3 国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启示 |
4.3.1 主体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启示 |
4.3.2 微观学术生态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启示 |
4.3.3 小学术生态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启示 |
4.3.4 中观学术生态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启示 |
4.3.5 宏观学术生态环境下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
5.1 学术主体视角下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5.1.1 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
5.1.2 加强知识积累 |
5.2 微观学术生态环境视角下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5.2.1 完善导师聘用培训和奖惩制度 |
5.2.2 加强导师小组建设 |
5.2.3 提高导师素质和责任心 |
5.3 小学术生态环境视角下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5.3.1 优化教学内容 |
5.3.2 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
5.4 中观学术生态环境视角下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5.4.1 提供物质保障 |
5.4.2 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
5.4.3 提供实践机会 |
5.5 宏观学术生态环境视角下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5.5.1 建立学术规范制度 |
5.5.2 提倡学术自主性 |
5.5.3 建立激励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7)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
2.教学方式不适应研究生层面的学习特点 |
3.实践技能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二)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
2.课程教学的主体性不明确 |
3.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 |
三、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
(一)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
(二)课程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
(三)构建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 |
(四)教学方式由传授式向研讨式转变 |
(五)构建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制 |
四、结语 |
(8)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2.2 创造力的测评 |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
2.6 文献述评 |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4 小结 |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
4.1.1 固着效应 |
4.1.2 收敛思维 |
4.1.3 知识壁垒 |
4.1.4 约束思维 |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
4.4 小结 |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过程 |
5.1.3 评价指标 |
5.1.4 支撑条件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假设提出 |
5.2.2 实验对象选取 |
5.2.3 实验流程介绍 |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2.1 培养目标 |
6.2.2 培养过程 |
6.2.3 评价指标 |
6.2.4 支撑条件 |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3.1 培养目标 |
6.3.2 培养过程 |
6.3.3 评价指标 |
6.3.4 支撑条件 |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4.1 培养目标 |
6.4.2 培养过程 |
6.4.3 评价指标 |
6.4.4 支撑条件 |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5.1 培养目标 |
6.5.2 培养过程 |
6.5.3 评价指标 |
6.5.4 支撑条件 |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
7.5 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开设与实施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戏曲专业的研究生第二课堂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学者“第二课堂”理论概括 |
二、国内学者对“第二课堂”的理论探索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第二课堂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第二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
一、第二课堂概念界定 |
二、第二课堂的基本特征 |
三、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第二课堂研究理论依据——体验学习理论 |
第三章 戏曲专业研究生教育第二课堂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戏曲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的培养定位 |
第二节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的现状 |
一、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模式 |
第四章 研究生第二课堂实证研究——问卷及访谈 |
第一节 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二节 问卷结果梳理及分析 |
第三节 访谈设计 |
一、访谈对象的确定 |
二、访谈时间及地点 |
三、访谈问题设计 |
第五章 戏曲专业研究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综合分析 |
第一节 第二课堂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
一、对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及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
二、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从主体意识到人文精神 |
三、推动研究生的团队协作,增进社会交往 |
四、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
第二节 戏曲专业研究生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
一、对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
二、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效果受限 |
三、相关资源建设和经费保障制度尚不完善 |
四、现行第二课堂活动种类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
第三节 结合戏曲专业研究生的特点提出可行性建议 |
一、加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机制建设 |
二、完善新媒体平台建设 |
三、密切联结第一课堂,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
四、统一规划,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
结语 |
附录一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呼吁 |
1.1.2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 |
1.1.3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
1.1.4 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 |
1.1.5 社会科学类研究的特殊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
1.2.2 关于研究生创新内涵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研究 |
1.2.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1.2.6 文献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科学类 |
2.1.2 创新能力 |
2.1.3 研究生创新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创造能力成分理论 |
第3章 问卷编制与施测 |
3.1 问卷设计 |
3.2 预试问卷的调查与检验 |
3.2.1 项目分析 |
3.2.2 因素分析 |
3.2.3 信度检验 |
3.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复检 |
第4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4.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4.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4.2.1 性别 |
4.2.2 年级 |
4.2.3 专业类型 |
4.2.4 学科门类 |
4.2.5 导师带生总人数 |
4.2.6 导师指导频率 |
4.2.7 导师指导时间 |
4.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 |
5.1 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1.1 重庆大学 |
5.1.2 中国人民大学 |
5.2 国外主要国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2.1 美国 |
5.2.2 英国 |
5.2.3 日本 |
第6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6.1 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
6.2 制定合理培养目标 |
6.3 加强导师指导力度 |
6.4 优化课程设置 |
6.5 改善科研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预试) |
附录B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正式) |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范亚文,刘保东,刘妍,陆欣鑫,蔡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30)
- [2]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学习投入为中介[D]. 秦佳宇.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提高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PBL教学设计研究[D]. 杨晨美子. 延安大学, 2021(11)
- [4]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D]. 范英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周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学术生态视角下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D]. 周志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王兆君,孙宗帝.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8]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9]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开设与实施状况研究[D]. 迟晓庆.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10]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李苗.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