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陈琳,富路[1](2021)在《脑利钠肽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AF在早期阶段具有阵发性和无症状性质,通常不能在发生时被及时诊断和(或)治疗不足,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房颤的治疗、预后以及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脑利钠肽在房颤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李淑艳[2](2021)在《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病房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简称常规组、反搏组、经穴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心脏康复:主要为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指导下的个体化有氧运动),反搏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经穴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穴体外反搏治疗(腧穴选: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疗程为完成12次康复治疗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于入组前,治疗完成后分别收集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数据、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试验共纳入冠心病患者70例,脱落6例,最后纳入分析64例,常规组:22例,反搏组:19例,经穴组:23例。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除性别外)、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生活质量量表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心肺运动试验2.1运动心功能: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k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0.05);三组患者最大公斤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ax/kg%pred)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两两比较显示经穴组改善优于常规组。2.2运动耐量: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最大代谢当量(METSmax)、最大运动功率(WRma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68、0.668>0.05);反搏组和经穴组的最大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ax/HR%pre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经两两比较后发现经穴组改善优于常规组。2.3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组内比较:治疗后经穴组患者最大心率(HRmax)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心率储备(HR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反搏组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HRmax、HRR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7、0.219>0.05)。2.4运动肺功能:组内比较:经过治疗后自身前后对比,经穴组: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Emax%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较治疗前升高,最大呼吸储备(BRmax)、最大呼吸储备预计值百分比(BRmax%pre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MVV%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FEV1%pre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最大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max%pred)、MVV%pred、FEV1%pre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二氧化碳通气效率斜率(VE/VCO2-slope)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后各组间对比VEmax%pred、VE/VCO2-slo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33<0.05),VEmax%pred指标两两比较后经穴组改善优于常规组,VE/VCO2-slope指标两两比较后经穴组改善优于反搏组。3生活质量评分组内比较:经过治疗后自身前后对比,经穴组:HT、MH、RE、VT、GH、BP、RP、PF、PCS、MCS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HT、RE、GH、BP、RP、PF、PCS、MCS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GH、BP、RP、PCS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在MH、VT、MCS因子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28、0.024<0.05),经两两比较后发现经穴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结论:1.心肺功能方面: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和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均可提高VO2max/kg%pred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心功能;增加METSmax、WRmax、VO2m ax/HR、VO2max/HR%pred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加MVV%pred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肺功能;且经穴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增加VEmax%pred、降低VE/VCO2-slope改善患者的运动肺功能;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优于常规心脏康复。2.生活质量方面: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和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均可改善患者的GH、BP、RP、PCS、MCS因子的评分,在MH、VT、MCS因子改善上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优于常规心脏康复。
杨煜华,邰玉玲,马晶茹[3](2021)在《心脏康复的临床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康复理念的认识不断加深,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心脏康复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心脏康复评估、心脏康复五大处方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就现阶段心脏康复的研究状况提供理论参考。
石瑞[4](2021)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山西省11个地市级医院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明确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总结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结合专家会议法,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问卷调查法:自制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1地市级中1087名心血管科护士通过问卷星调查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8名冠心病患者并了解其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3)证据总结:系统检索冠心病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筛选并对指南证据整合分析。(4)证据评价:依据“2014年版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上述证据进行综合、提炼,拟定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5)专家会议法:组织临床、护理及康复相关专家举行专家会议,对护理方案初稿结合国内临床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1120份,有效问卷1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0%。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维度得分为(24.17±5.3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53.85±7.97)分,行为维度得分(51.23±10.0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科室、近12个月是否学习相关指南/共识、心血管工作年限、所在医院及科室是否开展心脏康复、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心脏康复专科培训是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总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2)质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需求主要为5个方面:冠心病相关知识缺乏,个性化、操作性康复指导需求,出院后延续康复指导需求、家庭与社会关怀需求、医院与社区联合服务需求。(3)证据综合和证据评价: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共纳入17篇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证据总结,初步总结13个方面,150条证据,包括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膳食推荐、情绪/心理/睡眠管理、血压、血脂、血糖管理、戒烟、限制饮酒,体重和腰围管理、职业康复、健康教育及性生活。(4)专家会议结果:结合问卷调查、患者访谈和最佳证据结果,并结合专家会议的讨论意见,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论:(1)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而护理态度较积极,护理临床实践管理与指南建议存在较大差距,加强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培训是必要的。(2)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心脏康复需求,健康教育及心脏康复干预策略的不同导致患者临床结局不同,提示医务人员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策略应评估个体需求,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3)基于现况调查、患者访谈、证据综合和专家会议法构建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符合临床实际和满足患者需求,该方案涉及内容共13个方面,为后续管理者针对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管理的培训提供方案,推动心脏康复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
李文姣[5](2021)在《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系统审查、评价当前有关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指南,对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和梳理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参考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结合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结果,制定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3.调查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临床实施现状与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以明确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分析指南推荐意见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为进一步促进指南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检索2011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国内外涉及心脏康复的指南,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指南的筛选,基于AGREEⅡ指南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指南进行指南评价,提取指南中有关心脏康复的推荐意见,对推荐意见进行翻译、提取和综合并经专家函询论证综合后的指南推荐意见。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结合综合后的推荐意见、结合文献分析与质性访谈的结果拟定调查问卷初稿,通过专家函询及预调查的完善研究工具《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3.随机选取天津市某8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心外科、心脏康复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及康复治疗师,调查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实施情况及阻碍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初筛到19部相关的指南,采用AGREEⅡ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其中,指南推荐级别为A级的指南有9部,B级6部,C级4部。综合AGREEⅡ评价结果及指南更新情况后最终纳入用于推荐意见提取的指南共8部,分别发布于美国、苏格兰、欧洲和新西兰,8部指南共提取103条推荐意见,综合后形成51条推荐意见,划分13个主题;经专家论证后最终考虑纳入问卷调查的综合后的推荐意见42条,划分主题12个。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结合综合后的推荐意见以及质性访谈的结果,制定《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部分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第二部分又包括两个子问卷,子问卷一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调查问卷,12个维度,29个条目;子问卷二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阻碍因素调查问卷,6个维度,43个条目。量表内容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条目的I-CVI介于0.765~1.00,量表的S-CVI/UA为0.822,S-CVI/Ave为0.978。3.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与阻碍因素调查,实施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2个主题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百分比平均为64.87%,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危险因素管理主题(79.00%)、生活方式改变主题(75.37%)以及饮食管理主题(71.20%),排名在后三位的分别为运动及身体活动主题(52.87%)、心理社会健康主题(53.36%)以及职业康复主题(54.93%)。实施阻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阻碍因素各维度标准化均分从高到底分别为目标人群-患者相关因素(3.41±0.72)、资源相关因素(3.32±0.78)、目标人群-团队相关因素(3.12±0.85)、目标人群-卫生保健提供者相关因素(3.00±0.64)、组织相关因素(2.96±0.58)、证据相关因素(2.95±0.68)。阻碍因素各条目同意比例大于85%的分别为目前的心脏康复教育系统缺乏培训的能力资源,如教育人员、材料及经验等(88.74%)、患者对心脏康复获益得认识不足(88.10%)、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完成指南的实施(86.15%)、患者对心脏康复得知晓率低(85.71%)以及患者担心费用问题/经济负担(85.06%)。研究结论1.本研究共纳入8部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纳入指南的质量总体较高,指南推荐意见内容丰富,涉及运动、饮食、戒烟、心理、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为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证据基础,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结合文献研究与质性访谈,在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后最终形成的《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提供工具。3.42条推荐意见广泛实践于临床照护环境中,但不同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相关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尚需进一步规范化和全面化。影响心脏康复指南临床实施的阻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不足,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知不足及担心费用问题以及医务工作者对自己在变革中的角色不清晰等。
柯艺文[6](2021)在《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易筋经康复训练对HFrEF及HFmr EF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LVEF、心肺功能、6WMT、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客观评价易筋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药常规治疗配合易筋经训练,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LVEF、心肺功能(METS、AT、Peak V02)、6WMT、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变化,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程方面经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T-proBNP: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LVEF: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有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4)6MWT: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距离均有提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5)CPET:治疗前,两组患者METS、AT、Peak V0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METS较治疗前改善(P<0.05),AT、Peak V02无改善(P>0.05)。治疗组METS、AT、Peak V02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6)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在躯体维度、情感维度均有改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维度中,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有所改善(P<0.05),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单项症候:治疗后,对照组在心悸、胸闷、面浮肢肿方面有所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短、咳嗽、疲倦乏力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中医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各症状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疗效判定:(1)疾病疗效判定:治疗后,对照组NYHA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60.60%,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60.60%,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安全性统计:课题进行期间,患者未出现不良事件。课题前后一般检测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易筋经作为对HFrEF及HFmrEF患者的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患者的NT-proBNP,提高LVEF、6MWT,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心肺储备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烨瑶[7](2021)在《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对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及双心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MoVo模型对PCI术后患者制定可实施的心脏康复运动策略,同时开展实验性研究验证MoVo模型对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及双心健康的有效性。研究方法:1.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可以实施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2.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心脏康复运动,干预组患者实施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所有入组的患者于干预前进行一般资料和基线资料的收集。干预时间为12周。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对患者的身体活动指数进行收集记录。在12周干预结束后,对所有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3.采用卡方检验对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患病史、手术史、遗传史、吸烟史、饮酒史、支架植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患者的年龄、左室射血分数、BMI值、入院时身体活动指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等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身体活动指数、GAD-7、PHQ-9、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等进行组间比较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的身体活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和基线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身体活动指数:两组患者身体活动指数的组间效应(F=11.067)、组内效应(F=158.011)、交互效应(F=17.58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各个时间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分钟步行试验: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463.90±51.92)m,干预组患者的结果(483.96±58.17)m,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Borg等级评分: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得分为(9.99±1.51),干预组患者的得分为(9.36±1.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运动自我效能: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得分为(35.04±6.83),干预组患者的得分为(39.80±8.1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抑郁: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PHQ-9评分为(3.01±1.57),干预组患者的PHQ-9评分为(2.40±1.8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焦虑: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GAD-7评分为(4.01±1.42),干预组患者的GAD-7评分为(3.44±1.8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BMI: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BMI值为(24.48±2.62),干预组患者的BMI值为(24.28±3.1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血生化指标: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生化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各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论:1.研究者通过文献检索、初拟研究方案、预试验、专家咨询、修订正式研究方案,正式实施研究等环节,对患者实施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2.本研究验证了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及双心健康的影响效果。该方案对患者实施干预方案,通过12周的临床试验及跟踪随访,患者的身体活动指数有了较为显着的改善,同时对于患者心功能及心理健康状况等也有了良好的改变。3.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作为一项对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及双心健康的运动干预方案,通过临床实践,对患者运动的能力及执行监督能力均比研究前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对患者的运动状态也有了持久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腊梅[8](2021)在《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CADE-Q SV)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汉化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简版,检验其中文版问卷信效度,将中文版问卷引入我国,为我国医务人员评估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提供一个测评工具,同时该问卷可用于评价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借此为患者展开个体化的健康教育。2调查心脏康复中心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加强心脏康复相关健康教育、提升心脏康复参与率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Guillemin等人推荐的问卷跨文化调试指南,对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简版进行翻译、回译、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初步的中文版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2在重庆市一家心脏康复中心选取220例冠心病患者参与问卷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内容效度、重测信度、折半信度、Cronbach’sα系数、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中文版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的信效度;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来探究重庆市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现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该问卷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52-0.657(P<0.01),经项目分析保留所有条目;问卷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80-1.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4;重测信度指数为0.945;折半信度为0.806;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4,各条目间Cronbach’sα系数为0.726-0.806;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问卷原五因子结构拟合较好。2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总均分是(13.35±4.62)分,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营养知识4.00(3.00,4.00)、运动知识4.00(2.00,4.00)、疾病危险因素3.00(1.00,4.00)、心理社会风险知识3.00(1.00,4.00)、医疗药物知识1.00(0.00,3.00)。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受文化程度、合并症、居住地、参与心脏康复时间长短的影响。结论:1本研究将最新版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引入我国,其中问卷包含5个维度,是评估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评测工具,5个维度是原作者基于心脏康复五大处方制定的,分别是医疗药物知识、心理社会风险知识、营养知识、运动知识、疾病危险因素知识,每个维度4个条目,共20个条目,可作为评价心脏康复知识知晓情况的评测工具,同时可为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亦可评价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有效性。2重庆市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主要受文化程度、合并症、居住地和参与心脏康复时间长短的影响,医务人员可对可控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如开展系统性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宣教,提升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心脏康复的参与率,守护心脏健康。
郑鸿翔[9](2021)在《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谵妄及心脏功能不全。早期康复治疗用于非心外科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CABG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对ICU-AW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尚有待研究。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安全性,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AW、谵妄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心血管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案;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方案。采用t检验,u检验,或x2检验对以下指标做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ICU-AW、谵妄及安全性的影响:1.安全性评价指标:呕吐/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置管意外脱出、坠床/跌倒。2.ICU-AW指标:(1)ICU-AW发生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量表评分;(2)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3.谵妄评价指标:研究对象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4.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结果1.观察组呕吐/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管道意外脱出、坠床/跌倒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观察组=6.35%,p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17,95%CI:1.527~15.828,P<0.01);观察组MRC肌力评分为52.68±3.13,对照组MRC肌力评分为49.13±3.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549,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7.00±17.24)h、ICU治疗时间(8.06±1.81)d及总住院时间(16.13±2.56)d,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71.75±19.04)h、ICU治疗时间(10.73±2.14)d及总住院时间(19.23±3.7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观察组=9.52%,p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55,95%CI:1.249~9.555,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T观察组=3.40±1.09 d、T对照组=2.02±0.89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5)。4.观察组术后3月复查LVEF(55.83±3.88)%、6-MWT(476.55±69.67)m均高于对照组LVEF(53.20±4.04)%、6-MWT(438.55±53.48)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出ICU时观察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8.08±0.97,对照组:8.5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75,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减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降低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可改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王小乔[10](2021)在《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纵向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出院时、出院三个月、出院六个月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健康促进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探索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六个月内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健康促进方式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3为提高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提供有效健康教育。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选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律失常科行消融手术,符合纳排标准的房颤患者125例。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出院时、出院三个月及出院六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量表、疾病感知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修订版。应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房颤患者共125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失访18例,失访率为14.4%。2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时的心脏康复意愿得分为(39.37±5.89)分,出院三个月时的心脏康复意愿得分为(41.60±5.55)分,出院六个月时的心脏康复意愿得分为(43.73±5.97)分,出院六个月三个时间点的心脏康复意愿呈上升趋势(P<0.05),两两比较心脏康复意愿差异显着(P<0.05)。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次数、基础疾病史和症状严重程度是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三个因素解释27.4%的变异。3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时的疾病感知得分为(50.08±9.76)分,出院三个月时的疾病感知得分为(52.63±8.42)分,出院六个月时的疾病感知得分为(47.50±10.33)分,出院六个月三个时间点的疾病感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两两比较疾病感知差异显着(P<0.05)。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次数、房颤类型和症状严重程度是消融术后房颤患者疾病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三个因素解释38.4%的变异。4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时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为(100.45±15.41)分,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三个月时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为(107.47±20.28)分,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六个月时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为(112.24±20.48)分,出院六个月三个时间点的健康促进行为呈缓慢上升趋势(P<0.05),两两比较健康促进行为差异显着(P<0.05)。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基础疾病史和症状严重程度是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三个因素解释37.9%的变异。结论1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时、出院三个月及出院六个月三个不同时间点的心脏康复意愿处于中等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脏康复意愿存在不断升高的趋势。心脏康复需求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房颤症状严重程度上,还体现在住院次数及基础疾病史上,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课程安排,因人施教,提高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积极性。2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时、出院三个月及出院六个月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疾病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疾病感知存在缓慢上升后急速下降的趋势。疾病感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房颤症状严重程度上,还体现在住院次数及疾病类型上,临床医务人员在出院后对房颤患者进行继续健康教育,运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患者获得正确的疾病认知,保持正确的心态。3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出院时、出院三个月及出院六个月三个不同时间点的健康促进行为处于中等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健康促进行为存在缓慢升高的趋势。健康促进行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房颤症状严重程度上,还体现在职业及基础疾病史上,临床医务人员应提示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具有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项目,保持正确积极的作息习惯,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
二、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脑利钠肽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亚临床AF |
2 AF的进展 |
3 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评估 |
4 AF的复发 |
5 AF并发症 |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
7 AF合并心衰 |
8 在评估全因死亡率的作用 |
9 展 望 |
(2)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心病的中医康复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
2 冠心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
3 经络腧穴和体外反搏的结合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脏康复和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
2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3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4 心脏康复概念提出和临床应用 |
5 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基础用药方案 |
6 常规心脏康复方案 |
7 体外反搏方案 |
8 观察指标 |
9 疗效评价指标 |
10 疗效判定标准 |
11 安全性监测 |
12 质量控制 |
13 统计方法 |
统计结果与分析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主要疗效指标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比较 |
3 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比较 |
4 GAD-7量表及PHQ-9量表评分及疗效比较 |
5 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
讨论 |
1 心肺运动功能评价 |
2 生活质量评价 |
3 心理精神状态评价 |
4 穴位解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3)心脏康复的临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脏康复的定义 |
2 国内外心脏康复发展状况 |
3 心脏康复评估 |
4 心脏康复护理五大处方 |
4.1 运动康复 |
4.2 药物管理 |
4.3 营养干预 |
4.4 心理干预 |
4.5 戒烟干预 |
5 小结与展望 |
(4)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现状 |
3 相关理论基础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样本量计算 |
2 研究工具 |
2.1 问卷维度、条目设定 |
2.2 问卷编制注意事项 |
2.3 问卷质量评定 |
2.4 问卷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过程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 |
4.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单因素分析 |
4.4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
4.5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4.6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阻碍因素 |
5 讨论 |
5.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有待提高 |
5.2 影响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管理的因素 |
5.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 |
5.4 提高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建议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访谈主题 |
2.2 访谈过程 |
2.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2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需求的分析 |
4 讨论 |
4.1 关注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是二级预防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
4.2 个性化、切实可行的二级预防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
4.3 提升心血管科护士循证实践能力,建立循证实践方案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证据综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证据评价标准 |
2.4 证据评价过程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纳入证据的指南/共识发表现状和质量评价分析 |
4.2 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相关证据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
4.3 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本土化指南与患者指南制定的启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证据传播 |
1 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专家论证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3 结论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冠心患者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Pubmed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4 中国知网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5 AGREEⅡ评价条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相关概念 |
5 理论基础 |
5.1 KTA知识转化框架 |
5.2 最佳操作指南工具书(RANO-BPG) |
5.3 KTA知识转化框架及最佳操作指南工具书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证据综合-心脏康复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及推荐意见 |
1 研究内容 |
2 指南的检索与筛选 |
2.1 指南的检索 |
2.2 指南的筛选 |
2.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筛选流程及筛选结果 |
3 指南的质量评价 |
3.1 指南质量评价方法 |
3.2 指南质量评价结果 |
4 纳入指南的一般资料及推荐意见的提取 |
4.1 最终纳入指南的选取及推荐意见的提取方法 |
4.2 最终纳入指南的选取结果 |
4.3 推荐意见的提取结果 |
5 推荐意见的翻译 |
5.1 推荐意见翻译过程 |
5.2 推荐意见的翻译校审 |
6 推荐意见的综合 |
6.1 推荐意见综合过程 |
6.2 推荐意见综合结果 |
7 专家论证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 |
7.1 设计专家咨询表 |
7.2 专家咨询结果 |
7.3 专家论证结果 |
8 文献研究部分的质量控制 |
9 讨论 |
9.1 涉及心脏康复内容的指南数量较多,专门针对心脏康复的指南相对较少 |
9.2 纳入心脏康复指南的质量总体较高,但指南制定及报告方法仍有待提高 |
9.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推荐意见内容丰富 |
9.4 应用科学方法构建或本土化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指南意义重大 |
10 小结 |
第二部分 问卷编制--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践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 |
1 研究内容 |
2 问卷初稿的编制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2.3 半结构式访谈 |
2.4 访谈结果 |
2.5 问卷初稿 |
3 专家函询 |
3.1 问卷设计专家函询表 |
3.2 专家纳入标准 |
3.3 专家函询过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专家函询结果 |
4 预调查 |
4.1 预调查对象及样本量 |
4.2 预调查结果 |
5 问卷终稿 |
5.1 问卷结构 |
5.2 问卷的维度及条目 |
5.3 问卷评分方式 |
6 问卷内容效度测评 |
7 小结 |
第三部分 问卷调查-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分析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抽样方法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统计方法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结果 |
7.1 医院一般资料 |
7.2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
7.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施现状调查结果 |
7.4 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施阻碍因素调查结果 |
8 讨论 |
8.1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现状结果分析 |
8.2 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践的阻碍因素结果分析 |
8.3 促进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践的对策 |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合推荐意见专家函询表(节选) |
附录2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专家函询表(第一轮) |
附录4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专家函询表(第二轮) |
附录5 调查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 |
综述 心脏康复及指南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中止观察标准 |
2.6 脱落病例标准 |
2.7 剔除病例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干预方法 |
3.3 依从性保证 |
4 观察项目 |
4.1 一般性观察项目 |
4.2 安全监测 |
4.3 疗效观察指标 |
4.4 疗效判断标准 |
5 不良反应处理 |
6 质量控制 |
7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疗效指标比较 |
3.1 疾病疗效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3.5 NT-ProBNP水平比较 |
3.6 LVEF比较 |
3.7 6MWT比较 |
3.8 CPET指标比较 |
3.9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4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课题的设计思路 |
2.1 西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 心脏康复与中医康复 |
2.4 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适用性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NT-ProBNP水平分析 |
3.3 LVEF与 NYHA心功能分级分析 |
3.4 CPET与6MWT分析 |
3.5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
3.6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分析 |
3.7 安全性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健身气功易筋经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对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及双心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心健康 |
1.2.2 心脏康复运动 |
1.2.3 基于理论模式下的心脏康复运动 |
1.2.4 影响心脏运动康复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在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2.1.1 初步构建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 |
2.1.2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 |
2.2 成立研究团队 |
2.3 预试验 |
2.4 专家咨询论证 |
2.4.1 专家讨论干预方案的内容 |
2.4.2 修订干预方案 |
2.5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在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和双心健康中的应用 |
2.5.1 研究对象 |
2.5.2 评价指标 |
2.6 方案实施及资料收集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审查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3.1.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1.2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
3.2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身体活动指数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试验的结果比较 |
3.4 两组患者Borg等级评分的结果比较 |
3.5 两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评分的结果比较 |
3.6 两组患者抑郁的结果比较 |
3.7 两组患者焦虑的结果比较 |
3.8 两组患者BMI的结果比较 |
3.9 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的结果比较 |
4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
4.2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身体活动指数 |
4.3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双心健康 |
4.3.1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 |
4.3.2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4.3.3 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对BMI、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性、局限性与不足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PCI 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运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CADE-Q SV)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假设 |
6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CADE-Q SV)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文献综述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教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创新点 |
6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研究创新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伦理原则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技术路线 |
6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房颤患者T1、T2、T3三个时间点的心脏康复意愿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分析 |
3 房颤患者T1、T2、T3 三个时间点的疾病感知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分析 |
4 房颤患者T1、T2、T3 三个时间点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分析 |
5 房颤患者出院半年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和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房颤患者人口学特征 |
2 房颤患者心脏康复需求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
3 房颤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
4 房颤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
5 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和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利钠肽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J]. 张磊,陈琳,富路.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1(06)
- [2]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D]. 李淑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心脏康复的临床研究现状[J]. 杨煜华,邰玉玲,马晶茹.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04)
- [4]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D]. 石瑞.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D]. 李文姣.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柯艺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基于MoVo模型的心脏康复运动对PCI术后患者身体活动指数及双心健康的影响研究[D]. 杨烨瑶.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8]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CADE-Q SV)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D]. 杨腊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D]. 郑鸿翔.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10]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意愿、疾病感知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纵向研究[D]. 王小乔.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心房颤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