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喷支护新工艺在深部大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爱祥,王勇,张敏哲,杨钢锋[1](2021)在《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关键技术新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工业和农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凸显,虽然我国粗钢、10种有色金属、黄金等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铁、铜等大宗矿产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随着地表资源日益减少,地下矿山将是金属矿开采的主战场。鉴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研究现状,"深部开采"、"智能开采"、"绿色开采"将是我国金属矿山开采的三大发展方向。凿岩爆破、运输提升、岩层加固、膏体充填及远程遥控是目前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五大关键技术,围绕这五大关键技术,系统综述了其发展历程及新进展。最后,对机器人采矿技术、流态化开采技术和超大型智慧矿山建设等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前瞻性理论和技术提出了展望。新形势给矿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金属矿山正面临着"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由富至贫"的关键转型期,在理论、技术、装备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亟需不断开拓创新、持续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发核心装备,安全、经济、高效、环保、智能地开发矿产资源,保障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
李甲[2](2020)在《阳煤五矿小断面岩石巷道钻爆法掘进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阳煤五矿小断面岩巷钻爆法掘进面临的单进水平低、工效低而导致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针对岩巷断面、岩性等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和岩巷实际情况,形成以岩石物理力学测试为基础,数值模拟为参考,掏槽爆破技术和支护技术为核心,优化施工组织为辅助的小断面岩巷掘进工艺,提高单循环进尺和月进尺水平,降低劳动强度,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工效。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试验巷道围岩岩样采集,并对岩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试验、单轴抗拉强度试验以及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表明,岩石动态抗压和抗拉强度均增长20%左右,测试结果为数值模拟奠定基础。(2)采用ABAQUS数值软件分别对楔形掏槽、楔直复合、双楔形掏槽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掏槽爆破时爆炸应力场的分布特征,数值模拟表明楔直复合掏槽对岩石破碎的作用优于楔形掏槽和双楔形掏槽。同时支护设计时,采用理论计算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为方案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3)通过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从爆破方案、支护方案、劳动组织等方面进行优化,能够取得单循环进尺平均2.15m,日进尺达到6.4m左右,实现了月进尺160m以上的掘进目标,月进尺较原施工方案提高33%,为阳煤五矿同类型岩巷掘进提供参考和借鉴。该论文有图61幅,表22个,参考文献93篇。
袁侨坤[3](2020)在《玻璃纤维锚杆在金属矿山破碎矿体巷道支护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部分地下金属矿山由于矿体破碎等复杂的开采条件,通常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然而,常用的钢筋锚杆锚固性能差,在回采矿石中会留下大量的金属残件,影响矿石回收效率,易对运输胶带造成破坏,并加大后期选矿难度。为解决以上问题,不少矿山对锚杆材质的改变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依据龙首矿西二采区矿体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玻璃纤维锚杆在金属矿山破碎矿体巷道支护的应用研究。首先,通过物理试验,得出玻璃纤维锚杆与砂浆的黏结性能优于钢筋锚杆,而且抗拉强度大、低成本,具备地下矿山支护的可行性。同时TENSAR网能提升混凝土抗折强度,能与玻璃纤维锚杆进行联合支护。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玻璃纤维锚杆的锚固机理为:锚杆与锚固剂、围岩共同形成锚固体,抑制岩层沿锚杆轴向的膨胀变形和垂直于锚杆轴向的剪切错动,相邻锚固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加固拱,共同对巷道的位移进行抑制;理论研究发现全长黏结锚杆拉拔试验时力的分布曲线与现场锚杆中性点后力的分布曲线相似;同时得出锚杆中性点的位置及受力长度与是否施加预应力及其大小无关;经过理论计算得出,西二采区玻璃纤维锚杆的理论长度不得低于1.86m。然后,运用数值模拟,对比使用玻璃纤维锚杆和钢筋锚杆时巷道的受力与位移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支护条件下的巷道应力大小、分布及位移情况相差不大;对于限制塑性区发育而言,使用玻璃纤维锚杆的锚喷网支护效果优于使用钢筋锚杆支护的锚喷网支护。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发现长度为2m,直径为20mm的玻纤砂浆锚杆的极限抗拔力达到11.2t,说明玻璃纤维锚杆有良好的支护强度和支护性能;现场监测得出采用玻纤砂浆锚杆+TENSAR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能有效地降低巷道的收敛量,这种支护方式能在地下矿山巷道支护工程中进行运用。通过对玻璃纤维锚杆在龙首矿西二采区的应用研究可以得出,玻璃纤维锚杆在地下金属矿山破碎矿体是可应用的,它优良的力学性能、较低的经济成本、良好的现场支护效果使其能够替代目前的钢筋锚杆作为支护材料对巷道围岩进行支护。
孙晓成[4](2018)在《东滩煤矿北轨大巷多重联合支护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巷道支护问题都是影响煤矿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保证煤矿产量的稳步提升、克服深部矿井自然灾害,深部困难巷道支护是其重要的一环。深部矿井开采带来的困难巷道支护稳定性问题,是当今世界巷道支护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本文针对兖矿集团东滩煤矿北轨大巷变形情况,通过对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及现场探测等手段,阐明了巷道围岩的破坏原因。针对北轨大巷深井软岩条件,提出了多重联合支护的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确定了支护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多重联合支护新技术,有效治理了东滩矿北轨大巷长期变形及反复修复问题,使巷道稳定性更高,减少了反复修复次数,使支护成本降低,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通过分析东滩煤矿的井田地质情况和试验巷道的原支护形式,介绍了巷道围岩结构和采动应力对巷道变形的影响,并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的复杂性;得出导致北轨大巷的围岩软化支护困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泥质软岩和多次跨采的动压影响。针对深部高集中应力及动压影响,提出了巷道卸压槽让压技术措施。卸压槽开在围岩的应力集中处,开挖后卸压槽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空间缩小),其附近围岩产生一定的膨胀变形,进而使围岩内产生一定的裂隙,因而能够释放、缓释一定的应力(能量)。同时使巷道的高应力集中区向巷道深部转移,使巷道周边应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针对巷道的大变形难题,提出了强韧封层、稳压胶结、缓释叠加应力(喷、锚、绳、复喷、注、喷、复注的联合)的多重联合支护体系,实现各级支护体之间协同配合,达到不断提高软弱岩体自身强度和支护体自我修复的最佳效果。利用新型注浆锚杆注浆充填围岩裂隙,配合多重锚喷支护,能够形成一个多层有效组合拱,锚杆压缩区组合拱及以钢丝绳为筋骨与浆液胶结围岩形成的强大加固拱,从而扩大了支护结构的有效承载范围,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该支护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应用,有效控制了北轨大巷的围岩变形,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性,应用效果良好。
焦鲁刚[5](2017)在《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霄云煤矿高应力软弱围岩巷道存在的支护与加固问题,主要以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失稳机理以及其支护技术等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多方法综合研究,提出采用“可缩U型钢棚(架)+锚喷+锚索+滞后注浆”联合支护技术修复加固巷道围岩,该技术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支护效果。霄云煤矿东翼轨道大巷围岩支护存在围岩条件差,矿山压力及构造应力增大、影响强度加大等问题,具有典型的大变形、流变特性,巷道一直处于变形破坏过程中,其变形规律可分为急剧变形期、稳定变形期、流变变形期三个时期。由于巷道围岩流变和碎胀变形非常明显,支护体系需要承受很大的变形压力,如果支护体系不能够及时抗压,形变压力使围岩破坏并转变为松动压力,很可能就会使支护体系变形而失去效应,这也就是巷道工程变形破坏的机理所在。基于巷道围岩特性及围岩失稳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在霄云煤矿东翼轨道大巷围岩控制的问题上,采用“可缩U型钢棚(架)+锚喷+锚索+滞后注浆”支护技术。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对比分析,模拟共确定了 4个支护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方案4“可缩U型钢棚(架)+锚喷+锚索+滞后注浆”能够形成稳固的承载圈,实现分层等强加固和让压状态下的及时高阻力支护,可以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可缩U型钢棚(架)+锚喷+锚索+滞后注浆”方案设计,并对支护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场监测和数据表明,“可缩U型钢棚(架)+锚喷+锚索+滞后注浆”支护可以满足生产对巷道断面的要求。经加固处理后,巷道围岩的变形均大幅度减小,并趋于稳定状态,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为115mm,两帮相对移近量为92mm,相比于加固支护前的巷道围岩,其稳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巷道锚杆和锚索的受力更加趋于合理。
卢洋龙[6](2014)在《大顶山矿区锚网支护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文中指出巷道支护问题是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具有高地应力的深部巷道,采用何种合理的支护方法成为了解决矿山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浅部地层巷道引入了锚喷支护方法来解决支护难题,但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逐渐变大,地质条件也愈发恶劣,矿山巷道单纯地采用锚喷支护已经不能保证巷道的稳定可靠。因此对高应力矿山巷道的支护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大顶山矿区地质资料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揭示了大顶山矿区高应力破碎岩体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对矿山原喷锚支护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喷砼锚网支护方法的设计并进行现场应用。对巷道进行锚网支护之后,及时设置围岩变形监测站对锚网支护巷道及同等地质条件下的喷锚支护巷道的围岩表面位移进行监控量测,以掌握围岩变形变化规律并对两种支护方式控制围岩变形的效果做出对比分析,同时可对支护参数进行改进及优化。将所得的变形监测数据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处理,以判定围岩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充分验证锚网支护的效果。在矿山高应力巷道中采用锚网支护方式,能够充分保证巷道的稳定、安全、可靠,且无论是从经济成本角度还是从施工技术角度来看,都具有显着的优点,对同类矿山具有指导作用。
黄伟[7](2011)在《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认为喷射混凝土技术,是目前地下工程支护中最有效的支护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作为初期支护确保巷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也可以与其它支护构件联合或单独地作为结构物的永久支护,维护结构物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但喷射普通混凝土存在早期收缩大、脆性大和韧性差、抗渗阻裂效果不好等缺点。这些缺点将可能造成巷道支护结构的破坏,降低巷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对煤矿运营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如何提高支护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渗防裂性能,增强支护体的变形能力和使用寿命是今后支护材料的发展方向。结合煤矿巷道支护现状,应用材料复合技术,配制出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这一新型支护材料。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分析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从研究水泥、膨胀剂和速凝剂的成份以及作用机理入手,采用四种不同种类的膨胀剂与速凝剂、水泥进行水化反应,结合电镜扫描试验和X衍射试验分析水化反应产物的生成、晶体结构和矿物形貌等。试验结果对比得出,CSA膨胀剂、速凝剂和硅酸盐水泥水化3d时,钙矾石晶体的衍射峰值较大,钙矾石生成数量较多,表明三者之间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有利于喷射混凝土早强的要求。(2)结合微观结构试验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要求,采用CSA膨胀剂进行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变化比较明显,当膨胀剂掺量为8%时,表现出较好的力学特性;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钢纤维掺量在1.0%-1.2%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不变,抗拉强度增长趋势缓慢;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和膨胀剂掺量为8%时,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达到最佳力学效果,显示出钢纤维和膨胀剂的复合增强效应。(3)对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抗渗和抗裂试验,分析比较普通混凝土和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开裂情况,得出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的防开裂效果最好,限裂效能等级达到一级,同时对比普通混凝土与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素混凝土的最大平均渗水高度为11.5cm,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最大平均渗水高度为4.2cm,比素混凝土减小了63.5%,显示出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抗渗能力明显优于素混凝土。(4)限制膨胀率是补偿收缩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限制膨胀率测试,得出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变形较大;主要膨胀变形量集中在7d-14d之间,膨胀剂掺量为6%时,14d的膨胀变形为0.00017,膨胀剂掺量为10%时,14d的膨胀变形达到0.00028;同时得出有无钢纤维混凝土的限制变形随着龄期变化规律基本相同,14d时,膨胀剂掺量为10%时,混凝土的变形为0.00025,表明钢纤维的掺入限制了混凝土的膨胀,降低了各龄期的膨胀变形。(5)根据相似理论建立模型的相似准则,采用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四种材料进行巷道支护结构的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材料对支护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支护结构在围压作用下的破坏形状和极限承载力,以及试件破坏时,支护结构的裂缝分布和开展形式。试验结果表明,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初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146%和72%,试件破坏呈现延性破坏。(6)对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采用薄壳理论对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进行简化计算,推导出该薄壳体的解析解。(7)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支护结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情况;同时考虑围岩作用下对锚喷支护进行平面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围岩-支护结构体系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以及支护内力的分布规律;三维有限元分析主要探讨巷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8)以朱集煤矿-965水平轨道大巷为依托工程,按照锚网喷支护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对巷道支护进行现场应用,通过现场测试,分析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以及钢纤维分布特性,监测巷道围岩的变形,对比分析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支护材料对围岩变形控制情况,初步形成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和监测技术,便于今后推广和应用该种新型抗渗防裂支护材料。图91表22参137
马春德[8](2010)在《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岩巷道支护,历来是矿山巷道工程的难题,尤其是当地下矿山进入到深部开采后,在复杂地质环境和高应力条件作用耦合作用下,巷道围岩易出现剪胀、大变形流变和遇水膨胀等复合型破坏,表现为断面世量收缩、片帮、冒落和严重底鼓等多种破坏形式,围岩破坏严重,难于有效支护,对矿山安全高效全产造成重大威胁。鉴于此,本文以深部发生复合型破坏的高应力软岩巷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高应力环境、特殊的岩性条件以及围岩体层状构造等多个角度进行测试分析和研究,以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办法。经过大量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并结合巷道长期变形监测的结果,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发生破坏原因与破坏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揭示出深部软岩巷道受多因素影响,地压显现剧烈,两帮移近和底鼓变形均比较明显,并且变形具有较强的时间效应特征。针对红页岩在高应力下的大变形和白云岩岩层富含地下水对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量矿区原岩应力造成的困难,对八十年代从瑞典进口的LUT三轴地应力测试仪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准确地测出了整个矿区的地应力场分布及变化规律,为支护方案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准确的真实地应力场边界条件。采用先进的进口力学实验仪器和自行研制的高精度数字式岩石膨胀仪对典型复合型破坏的红页岩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室物理力学特性测试研究,包括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分析、自然状态强度和变形规律、水理特性及蠕变特性等方面,从岩性的角度找出发生复合型破坏的原因和机理。在实测的原岩应力场和矿岩力学参数情况下,综合考虑红页岩的层理构造特征,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深部软岩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和位移分布进行了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揭示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后面的支护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课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实验室与现场测试等方式,揭示在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该类巷道的地压与变形活动规律、围岩松动圈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失稳变形机理。并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应力大变形岩体的波浪式协调变形吸能锚杆,在现场实施中获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根据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规律,运用复合型破坏向单一型破坏转化的技术,将复杂的多因素复合型破坏问题逐一简化,并通过大规模的现场工业性试验和巷道稳定性长期动态监测进行支护方案的验证和优化,为高应力与复杂环境下深部软岩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经济、可靠的支护方法。
武建勇[9](2010)在《亭南煤矿煤巷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资源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工作面巷道维护越来越困难。开展煤矿工作面受动压影响的复杂条件下全煤巷道变形规律与支护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亭南煤矿107工作面回风顺槽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变形规律与支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有:(1)对全煤巷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全煤巷道变形受围岩自身性质、地质条件、地应力、工程条件等多个因素影响。巷道变形模式多样,巷道顶部产生离层或挠曲、挤压流动和剪切滑移变形,帮部受压剪作用力而出现滑移面,产生向巷道内侧变形;工作面采动引起的矿压显现使得煤壁和巷道的围岩应力突然增大,从而对巷道变形与稳定性产生影响。(2)分析了煤巷锚杆(索)作用机理,锚杆对巷道浅部围岩变形具有限制作用,锚索对巷道深部岩石的变形有限制作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是回采巷道支护的有效方法。考虑工作面动压影响,综合实际工程条件与实践经验,确定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作为107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方案,给出了初步设计参数。(3)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全煤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表明锚杆(索)支护设计参数合理,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4)采用FLA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变形与综放工作面推进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的顺槽变形距工作面不同距离可分为小变形、中变形和大变形三个不同区段。顺槽的稳定性受采动影响很大,建议现场施工时,在大变形区段与中变形区段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做巷道超前支护,以控制巷道围岩的快速变形;在小变形区段应该加强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保证顺槽围岩的整体稳定性。(5)设计了107工作面回风顺槽的变形和矿压监测方案。现场施工结果表明107工作面回风顺槽支护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建议的顺槽大、中变形区段的超前加强支护措施经过实践是有效的。107工作面回风顺槽支护效果良好。
檀远远[10](2009)在《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大量工程实测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力学分析,对复杂构造带煤矿回采巷道松动圈及其支护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了巷道松动圈形成的力学机理和条件,影响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主要因素,回采巷道支护对策的确定,围岩应变特性。然后根据江西省新余矿业公司花鼓山煤矿D5煤层的地质条件和赋存状况,进行FLAC2D数值模拟分析,对锚杆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回采巷道顶板锚杆长度选取2.2m,帮锚杆长度选取2.2m,间排距选取0.8×0.8m时,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良好,且变形及塑性区均趋于稳定的低值。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确定本矿松动圈大致范围为1-1.5m,花鼓山矿回采巷道最佳选择方案为锚网支护。回采巷道无采动影响阶段:距离工作面64.8m~76.5m以外;采动影响阶段:距离工作面76.5m至44.3m的范围内,采动影响剧烈阶段:距离工作面44.3m以内。最后经过理论计算、现场实测,总结出回采巷道顶板锚杆长度选取2.0m,帮锚杆长度选取2.2m,间排距选取0.8×0.8m,对巷道松动圈控制效果最经济,最安全。本文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回采巷道支护对策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锚喷支护新工艺在深部大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锚喷支护新工艺在深部大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关键技术新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金属矿资源现状 |
1.1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 |
1.2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1.3 地下矿山是未来金属矿开采的主战场 |
2 金属矿开采理念研究新趋势 |
2.1 深部开采 |
2.2 智能开采 |
2.3 绿色开采 |
3 金属矿山开采关键技术新进展 |
3.1 凿岩爆破技术 |
3.2 运输提升技术 |
3.3 岩层加固技术 |
3.4 膏体充填技术 |
3.5 远程遥控技术 |
4 展望 |
4.1 机器人采矿技术 |
4.2 金属矿流态化开采 |
4.3 超大型智慧矿山建设 |
(2)阳煤五矿小断面岩石巷道钻爆法掘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巷道围岩力学参数测试及分析 |
2.1 采样布置及采样要求 |
2.2 试件规格及实验设备 |
2.3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测试 |
2.4 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测试 |
2.5 岩石三轴压缩实验测试 |
2.6 岩石动态断裂特性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数值模拟的掏槽方式选择研究 |
3.1 二维平面掏槽爆破数值模拟参数 |
3.2 楔形掏槽数值模拟 |
3.3 楔直复合掏槽数值模拟 |
3.4 双楔形掏槽数值模拟 |
3.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阳煤五矿8504高抽巷爆破及支护方案优化 |
4.1 原爆破方案及爆破效果评价 |
4.2 爆破方案优化 |
4.3 巷道支护参数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运用与实践 |
5.1 掏槽及爆破技术应用效果 |
5.2 优化后支护效果 |
5.3 巷道掘进工艺及组织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玻璃纤维锚杆在金属矿山破碎矿体巷道支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纤维复合筋发展应用研究现状 |
1.2.2 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锚杆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玻璃纤维锚杆在地下矿山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2.1 龙首矿西二采区概况 |
2.1.1 采区现状 |
2.1.2 上部矿体支护现状 |
2.2 玻璃纤维锚杆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2.3 玻璃纤维锚杆与砂浆黏结性试验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过程 |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玻璃纤维锚杆与钢筋锚杆的经济比较 |
2.4.1 不同锚杆在相同抗拔力时的经济比较 |
2.4.2 不同锚杆在相同直径时的经济比较 |
2.5 TENSAR网与钢筋网支护性能比较 |
2.5.1 试验方法 |
2.5.2 试验过程 |
2.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玻璃纤维锚杆锚固机理及受力情况分析 |
3.1 GFRP锚杆锚固力来源及锚固机理 |
3.2 GFRP锚杆室内物理拉拔试验 |
3.2.1 锚杆受力分析 |
3.2.2 锚杆破坏形式 |
3.2.3 抗拔力与有效锚固长度 |
3.2.4 轴力与切应力分布情况 |
3.3 GFRP锚杆工程现场受力分析 |
3.3.1 锚固微元体在围岩膨胀变形下的受力分析 |
3.3.2 GFRP锚杆在巷道围岩中的受力函数 |
3.3.3 预应力GFRP锚杆在巷道围岩中的受力函数 |
3.4 本章小结 |
4 巷道支护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
4.1 支护方案设计 |
4.1.1 西二采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巷道支护概述 |
4.1.2 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的理念与目标 |
4.1.3 支护设计依据与支护材料选择 |
4.1.4 支护参数设计与施工工艺 |
4.2 支护数值模拟 |
4.2.1 数值模拟研究的意义 |
4.2.2 建立模型与设定参数 |
4.2.3 巷道主应力分布规律及分析 |
4.2.4 巷道两帮与顶底板位移规律及分析 |
4.2.5 巷道塑性区规律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现场支护试验及效果评价 |
5.1 试验现场概况 |
5.1.1 试验巷道基本情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5.1.3 水文地质条件 |
5.2 现场拉拔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位置及试验材料 |
5.2.3 试验过程 |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巷道围岩变形收敛监测与结果分析 |
5.3.1 监测点位置的设置 |
5.3.2 巷道围岩收敛监测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东滩煤矿北轨大巷多重联合支护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 复杂应力下深部软岩巷道变形原因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多重联合支护新技术机理及方案研究 |
3.1 多重联合支护新技术 |
3.2 新型支护技术作用机理分析 |
3.3 新型支护技术数值模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北轨大巷多重联合支护工程应用 |
4.1 多重联合支护方案设计 |
4.2 多重联合支护施工工艺研究 |
4.3 现场监测 |
4.4 现场支护效果分析 |
4.5 新型支护技术效益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屐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1 矿井地质条件分析 |
2.2 巷道地质条件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失稳及破坏机理分析 |
3.1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现象 |
3.2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
3.3 东翼轨道大巷现场实测分析 |
3.4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分析 |
3.5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支护对策研究 |
4.1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支护原则 |
4.2 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支护技术 |
4.3 高应力软弱巷道支护数值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巷道支护现场应用与控制效果分析 |
5.1 东翼轨道大巷围岩加固技术方案 |
5.2 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大顶山矿区锚网支护方法及其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矿山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1.2.2 我国矿山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2 大顶山矿区岩巷破坏特征分析 |
2.1 矿山概况 |
2.1.1 矿山交通位置 |
2.1.2 矿区地质条件 |
2.2 高应力破碎岩体巷道变形破坏特性分析 |
2.2.1 大顶山矿区高应力巷道界定 |
2.2.2 高应力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2.2.3 大顶山矿区高应力巷道破坏影响因素及破坏特点 |
2.2.4 大顶山矿区巷道破坏形式 |
2.3 大顶山矿区采准巷道支护现状与不足 |
2.3.1 大顶山矿区采准巷道支护现状 |
2.3.2 锚喷支护巷道破坏特征分析 |
2.3.3 导致锚喷支护巷道变形破坏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大顶山矿区锚网支护方法研究 |
3.1 锚杆支护基本理论分析 |
3.1.1 悬吊理论 |
3.1.2 组合拱理论 |
3.1.3 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
3.1.4 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
3.1.5 组合梁理论 |
3.2 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 |
3.3 大顶山矿区巷道锚杆+TECCO网支护方法 |
3.3.1 锚网支护机理 |
3.3.2 主要技术手段 |
3.3.3 锚网支护参数 |
3.3.4 锚网支护施工工艺 |
3.4 锚网支护方法的优化 |
3.4.1 支护参数的优化 |
3.4.2 支护方式的优化 |
3.4.3 支护工艺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及数据拟合回归 |
4.1 监测意义 |
4.2 监测内容 |
4.2.1 监测地点及断面布置 |
4.2.2 监测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
4.2.3 变形量计算方法 |
4.2.4 监测频率 |
4.3 变形监测结果 |
4.4 基于两种支护方式的巷道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4.4.1 5717采场2#和3#两帮收敛及顶板下沉大小对比分析 |
4.4.2 5717 采场2#和3#两帮收敛及顶板下沉速率对比分析 |
4.5 锚网支护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数据拟合及回归分析 |
4.5.1 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
4.5.2 选取模型函数 |
4.5.3 围岩变形监测数据拟合 |
4.5.4 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回归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锚网支护施工分析及成本评价 |
5.1 锚网支护施工分析 |
5.2 锚网支护经济成本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煤矿巷道支护现状及问题提出 |
1.1.2 喷射混凝土支护发展 |
1.1.3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发展 |
1.1.4 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4 喷射混凝土衬砌裂缝发展现状和危害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水泥-膨胀剂-速凝剂相容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水泥材料显微结构分析 |
2.2.1 水泥水化机理分析 |
2.2.2 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实验 |
2.3 膨胀剂成份及其作用机理 |
2.3.1 膨胀剂种类及反应机理 |
2.3.2 试验材料 |
2.3.3 电镜扫描与X射线衍射实验 |
2.4 速凝剂成份及其作用机理 |
2.4.1 试验材料 |
2.4.2 速凝剂的作用机理 |
2.4.3 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实验 |
2.5 膨胀剂、速凝剂和水泥相容性试验研究 |
2.5.1 试样制备 |
2.5.2 矿渣水泥、速凝剂和膨胀剂复合胶凝材料微观结构试验 |
2.5.3 硅酸盐水泥、速凝剂和膨胀剂复合胶凝材料微观结构试验 |
2.5.4 水泥浆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钢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协同增强机理分析 |
3.1 概述 |
3.2 补偿收缩混凝土作用机理 |
3.3 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和破坏机理 |
3.3.1 增强机理 |
3.3.2 破坏机理 |
3.4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的补偿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特性与变形性能研究 |
4.1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 |
4.1.1 试验配比与试验方案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结果分析 |
4.1.3.1 钢纤维和膨胀剂单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分析 |
4.1.3.2 钢纤维和膨胀剂双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分析 |
4.2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 |
4.2.1 试验方法和测试仪器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 |
4.3.1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混凝土密实性检测 |
4.4.1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变形试验研究 |
4.5.1 概述 |
4.5.2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4.5.3 测试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模型试验 |
5.1 概述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理论 |
5.3 巷道支护模型试验设计 |
5.3.1 相似准则推导 |
5.3.2 试验方案与模型制作 |
5.3.3 加载与量测系统 |
5.3.4 试验结果分析 |
5.3.4.1 支护结构的混凝土应变和位移 |
5.3.4.2 模型试件破坏特征与机理 |
5.3.4.3 模型试件破坏模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
6.1 锚喷支护机理分析 |
6.2 衬砌结构的内力计算 |
6.2.1 薄壳基本理论 |
6.2.2 巷道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6.3 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理论 |
6.3.1 单元选取和参数设置 |
6.3.2 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6.4 巷道混凝土支护结构有限元分析 |
6.4.1 原型概况 |
6.4.2 模型单元的建立 |
6.4.3 加载与求解设置 |
6.4.4 求解结果分析 |
6.4.4.1 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6.4.4.2 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6.5 考虑围岩作用巷道稳定性二维有限元分析 |
6.5.1 单元选择与模型建立 |
6.5.2 参数设置与加载求解 |
6.5.3 施工模拟及计算工况 |
6.5.4 求解结果分析 |
6.5.4.1 支护作用下围岩的位移与应力分析 |
6.5.4.2 支护结构的内力分析 |
6.5.4.3 不同围岩性质支护结构分析 |
6.6 巷道围岩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
6.6.1 概述 |
6.6.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6.6.3 结果分析 |
6.6.3.1 巷道开挖围岩的位移场特征 |
6.6.3.2 巷道开挖围岩的应力场特征 |
6.6.3.3 支护结构的位移场与应力场特征 |
6.7 本章小结 |
7 工程应用与监测分析 |
7.1 工程概况 |
7.1.1 工程概况 |
7.1.2 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7.2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测试 |
7.2.1 巷道掘进操作流程 |
7.2.2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
7.2.3 力学性能测试 |
7.2.4 钢纤维分布特性测试 |
7.3 现场监测 |
7.3.1 监控设计原理与目的 |
7.3.2 监测内容和测试仪器 |
7.3.3 监测结果分析 |
7.3.3.1 巷道收敛监测分析 |
7.3.3.2 混凝土喷层应变分析 |
7.3.3.3 支护效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岩的定义及分类 |
1.2.2 软岩巷道的特征及难支护的原因 |
1.2.3 软岩巷道支护理论与支护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开磷矿区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部软岩巷道破坏情况现场调查与分析 |
2.1 地质条件与巷道破坏现场调查 |
2.1.1 马路坪矿段基本情况概述 |
2.1.2 马路坪矿段软岩巷道破坏情况现场调查 |
2.1.3 马路坪矿段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2.2 马路坪矿段巷道变形破坏的主客观因素 |
2.2.1 客观因素造成的巷道变形破坏特点 |
2.2.2 主观因素造成的巷道变形破坏特点 |
2.3 马路坪矿段深部巷道底鼓的原因和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部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规律的测试研究 |
3.1 地应力测量对深部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意义 |
3.2 地应力理论及发展概述 |
3.2.1 地应力理论的发展 |
3.2.2 影响地应力的主要因素和测量基本原则 |
3.2.3 世界各国地应力测量的研究进展 |
3.2.4 地应力测量在矿山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
3.3 地应力测量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
3.3.1 地应力测量方法的分类与比较 |
3.3.2 测量方法的初步确定 |
3.3.3 孔壁应变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
3.3.4 开磷集团洋水矿区地应力测量存在的问题 |
3.3.5 对地应力测量设备的技术改造 |
3.3.6 自制三轴LUT应变计探头 |
3.4 矿区原岩应力场的现场测试 |
3.4.1 洋水矿区简况 |
3.4.2 地应力测点的选择 |
3.4.3 原岩应力现场测量过程及步骤 |
3.4.4 岩芯筒弹性参数测定与计算 |
3.5 三维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
3.5.1 专用三维地应力计算程序 |
3.5.2 地应力的计算结果 |
3.5.3 矿区主应力的赤平投影图 |
3.5.4 矿区原岩应力应力场分布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高应力软岩(红页岩)工程力学属性的测试研究 |
4.1 红页岩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分析 |
4.1.1 页岩的分类 |
4.1.2 红页岩的微观结构描述 |
4.2 红页岩各向异性力学性质测试研究 |
4.2.1 测试的仪器和设备 |
4.2.2 现场取样及试样制备 |
4.2.3 测试内容与测试过程 |
4.2.4 各向异性红页岩试件的测试结果 |
4.3 红页岩水理力学特性的测试研究 |
4.3.1 红页岩吸水性的测试研究 |
4.3.2 浸水时间(或吸水率)对红页岩强度的影响研究 |
4.3.3 红页岩遇水膨胀性试验研究 |
4.3.4 红页岩遇水耐崩解性测试研究 |
4.4 红页岩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方法的选择 |
4.4.2 试验过程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红页岩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力学分析 |
5.1 马路坪矿深部高应力软岩试验巷道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1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5.1.2 离散元法的基本方程 |
5.1.3 数值模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5.1.4 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
5.2 新开挖软岩巷道变形规律的现场测试研究 |
5.2.1 巷道断面收敛位移监测方案 |
5.2.2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特性的测试研究 |
6.1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概念 |
6.2 基于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的软岩巷道支护分析 |
6.2.1 巷道支护载荷分析 |
6.2.2 限制剪胀变形对控制围岩松动圈的作用分析 |
6.2.3 巷道支护对象分析 |
6.3 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特性的测试研究 |
6.3.1 围岩松动圈测定对巷道支护设计的作用 |
6.3.2 围岩松动圈测试的仪器设备 |
6.3.3 围岩松动圈的现场测试 |
6.3.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7.1 软岩巷道支护的基本原理 |
7.1.1 软岩巷道深部围岩力学形态变化 |
7.1.2 软岩巷道支护的总体思路 |
7.2 红页岩巷道支护对井下水的治理措施 |
7.3 层状底板挠曲褶皱性底鼓控制措施 |
7.3.1 层状岩体底鼓的控制方法 |
7.3.2 层状岩体底鼓的控制方法有效性研究 |
7.4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 |
7.4.1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
7.4.2 最佳支护时间和最佳支护时段的确定 |
7.4.3 支护关键部位耦合支护理论 |
7.5 加固帮、角控制围岩变形破坏技术研究 |
7.5.1 加固帮、角对控制围岩变形破坏的作用 |
7.5.2 巷道围岩帮、角加固的方法 |
7.6 适用于高应力大变形岩体的协调变形吸能锚杆的研制 |
7.6.1 理想高应力大变形岩体支护锚杆的设计思路 |
7.6.2 波浪式协调变形吸能锚杆的设计研发 |
7.6.3 锚杆的弯曲吸能段波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
7.6.4 新型锚杆的加工制作 |
7.6.5 波浪式协调变形吸能锚杆的安装过程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工业性试验及效果检验 |
8.1 现有支护方式评价 |
8.2 新支护方案的设计 |
8.2.1 新支护方案设计的依据 |
8.2.2 新支护方案的设计 |
8.3 支护参数的选取 |
8.3.1 支护组件在支护体系中的作用 |
8.3.2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
8.3.3 混凝土喷层参数的选择 |
8.3.4 护网参数的选择 |
8.3.5 光面爆破参数选择 |
8.4 支护工业性试验 |
8.4.1 工业性试验方案布置 |
8.4.2 效果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9)亭南煤矿煤巷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支护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支护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 回采巷道变形机理及锚杆(索)作用机理分析 |
2.1 巷道变形力学机理 |
2.1.1 松动压力作用 |
2.1.2 变形压力作用 |
2.1.3 膨胀压力作用 |
2.2 巷道顶帮煤体变形分析 |
2.2.1 顶部变形分析 |
2.2.2 帮部变形分析 |
2.3 影响巷道变形的主要因素响因素 |
2.4 工作面动压影响分析 |
2.4.1 支承压力分布 |
2.4.2 支承压力参数 |
2.4.3 回采空间周围应力分布 |
2.5 锚杆(索)支护理论 |
2.5.1 悬吊理论 |
2.5.2 组合梁理论 |
2.5.3 组合拱理论 |
2.5.4 构造应力理论 |
2.6 锚杆(索)作用机理 |
2.6.1 顶锚杆的作用机理 |
2.6.2 帮锚杆的作用机理 |
2.6.3 顶板支护与两帮支护的关系 |
2.6.4 锚索作用机理 |
2.7 小结 |
3 107 回风顺槽锚杆(索)支护方案设计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
3.1.2 围岩性质及地应力计算 |
3.2 锚网索支护设计方法 |
3.2.1 设计方法概述 |
3.2.2 经典锚杆(索)支护设计方法 |
3.2.3 软岩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
3.3 锚杆(索)支护参数设计 |
3.3.1 经典法锚杆设计 |
3.3.2 软岩理论法锚杆设计 |
3.3.3 锚索支护参数设计 |
3.3.4 锚杆(索)设计参数确定 |
3.4 小结 |
4 煤巷变形规律FLAC 模拟 |
4.1 FLAC 软件介绍 |
4.2 计算工况 |
4.3 计算模型建立与计算参数的确定 |
4.3.1 几何模型的确定 |
4.3.2 物理模型的确定 |
4.3.3 计算力学参数的确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回风顺槽支护前后的塑性区分布范围 |
4.4.2 回风顺槽支护前后的位移变化 |
4.4.3 回风顺槽变形与综放工作面推进距离之间的关系 |
4.5 小结 |
5 107 工作面回风顺槽变形规律与支护效果分析 |
5.1 监测目的 |
5.2 监测原则 |
5.3 监测方案 |
5.3.1 监测项目及布置 |
5.3.2 数据处理方法 |
5.4 监测结果数据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2.1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概念与性质 |
2.2 巷道围岩松动范围的理论计算 |
2.2.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2 巷道围岩应力计算 |
2.2.3 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计算 |
2.3 影响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因素 |
2.3.1 开采深度的影响 |
2.3.2 极限强度的影响 |
2.3.3 残余强度的影响 |
2.3.4 应变软化程度的影响 |
2.3.5 支护的影响 |
2.3.6 开采的影响 |
2.4 围岩松动圈的测试方法与灰色预测 |
2.4.1 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 |
2.4.2 巷道围岩松动圈灰色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回采巷道支护对策研究 |
3.1 回采巷道支护与围岩作用机理研究 |
3.1.1 回采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3.1.2 巷道支护与围岩作用机理 |
3.2 回采巷道支护荷载分析 |
3.3 回采巷道支护形式与参数合理选择 |
3.3.1 回采巷道支护形式合理选择 |
3.3.2 回采巷道支护参数合理选择 |
3.3.3 现场不同支护形式的经济比较 |
3.4 围岩松动圈锚喷支护机理及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现场实测分析及锚杆参数优化 |
4.1 回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与采煤方法 |
4.1.1 地质概况 |
4.1.2 采煤方法 |
4.2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多点位移计现场实测研究 |
4.2.1 观测仪器 |
4.2.2 观测站的布置 |
4.2.3 回采巷道多点位移观测及分析 |
4.3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声波现场实测研究 |
4.3.1 声波测试原理 |
4.3.2 声波测定松动圈的具体方法 |
4.3.3 测试地点与测试结果分析 |
4.4 松动圈范围理论验证计算与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复杂构造带数值模拟与锚杆参数优化 |
5.1 数值分析与模拟软件简介 |
5.2 工程概况与模型建立 |
5.3 不同支护对策分布规律 |
5.4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锚喷支护新工艺在深部大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关键技术新进展与展望[J]. 吴爱祥,王勇,张敏哲,杨钢锋. 金属矿山, 2021(01)
- [2]阳煤五矿小断面岩石巷道钻爆法掘进技术研究[D]. 李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玻璃纤维锚杆在金属矿山破碎矿体巷道支护的应用研究[D]. 袁侨坤.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东滩煤矿北轨大巷多重联合支护新技术研究[D]. 孙晓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高应力软弱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D]. 焦鲁刚.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6]大顶山矿区锚网支护方法及其效果分析[D]. 卢洋龙. 西南科技大学, 2014(04)
- [7]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 黄伟.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3)
- [8]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马春德. 中南大学, 2010(01)
- [9]亭南煤矿煤巷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研究[D]. 武建勇.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10]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D]. 檀远远.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