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袋对黄金、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岳正洋[1](2021)在《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套袋能有效改善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减轻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在生产上大量应用。但随着人工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短缺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套袋栽培将成为未来苹果生产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富士’、‘瑞阳’和‘瑞雪’3个苹果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套袋和套袋栽培条件下果实大小、色泽、果皮蜡质结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实硬度及贮藏相关指标变化,明确不套袋栽培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变化,为不套袋栽培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套袋‘富士’、‘瑞阳’、和‘瑞雪’的单果重分别较套袋果实增加6.08 g、14.72 g、和13.76 g,不套袋‘富士’的果形指数减小0.04,而不套袋‘瑞阳’和‘瑞雪’的果形指数无明显变化。不套袋苹果表面蜡质更为完善、但果点变大、表面变粗糙。从果面色泽上看,不套袋‘富士’和‘瑞阳’果面红色有所降低,亮度和底色没有显着变化,不套袋‘瑞雪’果面出现红晕,果面颜色斑驳不统一,亮度显着降低。2.不套袋与套袋果实表面微生物菌落不同。不套袋‘富士’和‘瑞阳’表面均分离出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和青霉三种真菌,而套袋‘富士’表面分离出链格孢属、青霉和产核枝顶孢,套袋‘瑞阳’表面分离出链格孢属、葡萄孢菌和枝孢属;套袋‘瑞雪’表面分离出链格孢属、青霉两种真菌,而不套袋‘瑞雪’果实表面除这两种真菌外,还分离出枝孢属真菌。通过抗病性分析发现,不套袋果实的抗病性明显好于套袋果实,接种病原菌后1 d,不套袋果实的发病率比套袋果实低10%-20%;7 d时,不套袋果的病斑直径比套袋果实低7%-15%。3.不套袋‘瑞阳’、‘瑞雪’的呼吸峰值分别出现在贮藏后45 d和60 d,较套袋果实推迟15 d,不套袋和套袋‘富士’的呼吸峰值均在30 d出现,但不套袋果实呼吸速率低于套袋果实。整个贮藏期间,三个品种不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不套袋‘富士’和‘瑞雪’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着高于套袋果实,而不套袋‘瑞阳’与套袋果实无显着差异,此外,不套袋果实硬度较套袋果实下降慢,且不套袋果实的失重率低于套袋果实。4.从抗性指标变化上来看,整个贮藏期间,不套袋‘富士’和‘瑞阳’的PPO、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总酚、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并且不套袋果实的MDA含量低于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贮藏性好于套袋果实。而不套袋‘瑞雪’的PPO、POD和CAT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含量显着高于套袋果,但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MDA含量均与套袋果实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不套袋栽培使果实的外观品质有所降低,但是果实的内在品质、抗病性、贮藏性有所提高。
王永博,李勇,李晓,刘国胜,王亚茹,王迎涛[2](2018)在《果实套袋对梨果综合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梨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梨果在国民经济及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除了要求果实外观漂亮外,更关注果实营养成份及内在品质。为生产绿色有机果品,改善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残留,我国在梨、苹果、桃、葡萄等果树栽培中实施了套袋技术。果实套袋可使果表细嫩、光洁、无污染、着色快,明显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1~2]。有报道认为适宜的果袋能够提高黄冠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
刘洪涛[3](2018)在《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作者从果皮着色、果实大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等7个方面,表述了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望对广大果农在梨套袋生产中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孙璐阳[4](2018)在《套袋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火龙果是一种新兴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主要产地集中于华南地区。火龙果的产期可从夏季持续到冬季,在高温多雨季节,潮湿的环境极易滋生病菌,此时成熟的火龙果病害严重。在秋冬季,火龙果果实成熟期较长,易招鸟害和鼠害,且着色不良。套袋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栽培手段,既可以为火龙果提供一层物理屏障,减少病、虫、鼠、鸟对火龙果果实的危害,又可以提高火龙果的果实品质。本研究以‘红冠1号’(红皮红肉)火龙果和‘红宝石’(红皮白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对白色尼龙网袋(白色网袋)、黑色尼龙网袋(黑色网袋)、营养用无纺布袋(营养袋)、荔枝专用无纺布袋、黑色无纺布袋、白色蜡纸袋、黄色蜡纸袋、外黄内黑双层袋(双层袋)、葡萄专用纸袋、硫酸纸袋10种果袋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得到3种适宜于火龙果的果袋(黑色无纺布袋、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并测定了这3种套袋处理后果肉中甜菜素、总酚、总黄酮、有机酸的含量,以及套袋后在果实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双层袋和黑色无纺布袋进行套袋处理的果皮亮度较高,用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的果皮最红,色泽最佳。除白色网袋、营养袋与双层袋外,其余果袋均能有效减少果实虫害发生。研究发现用黄色蜡纸袋与营养袋进行套袋处理可使‘红宝石’火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升高,且显着高于对照;用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进行套袋处理可轻微提高‘红冠1号’火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无显着差异。综合10种套袋材料处理后对火龙果果实外观、食用品质及田间表现分析,发现黑色无纺布袋、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对火龙果品质有改善作用。2、对优选出的三种果袋进行比较试验,发现用黑色无纺布袋和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可提高果肉中总抗氧化活性、甜菜素和总酚含量,且显着高于对照(P<0.05);用黑色无纺布袋与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可显着提高‘红冠1号’火龙果果肉中柠苹酸含量(P<0.05);用黑色无纺布袋对‘红宝石’火龙果进行套袋处理,苹果酸含量、Vc含量和柠檬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而用黄色蜡纸袋进行套袋处理仅使得柠檬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用黑色网袋进行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苹果酸的含量(P<0.05)。3、在冬季,火龙果套黑色无纺布袋和黄色蜡纸袋后,果实着色和成熟期明显提前,果实外观显着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贮藏实验表明,不套袋果实的硬度下降速度比套袋果实更快。贮藏前期(0-28d),用黄色蜡纸袋与黑色网袋进行套袋处理的火龙果果肉Vc含量高于对照。
孔佳君[5](2018)在《光质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不同颜色果袋下梨果实中糖、酸、可溶性固形物、石细胞与木质素的含量与不同LED光源下愈伤组织中木质素的含量等数据来研究光质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的基因家族,以期选择出适用于梨栽培技术的更优良的果袋,运用推广于梨生产产业中,以提高梨果实的品质。本试验田间处理选取了红、橙、绿、蓝、紫五种颜色的滤光膜制作成果袋,为防止风化作用,在滤光膜自制果袋的外层加装了一层透明果袋,并将该透明果袋作为对照处理。试验测定了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石细胞、木质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果实成熟期的糖、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室内验证试验则是采取了幼果期的梨果肉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采用不同波段的LED光源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不同光质照射培养,对照则采用荧光灯照射,研究了不同光源照射下愈伤组织中木质素的含量以及控制木质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C4H合成的基因的表达量。同时,结合蔷薇科物种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影响木质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C4H合成的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进一步试验验证,克隆关键基因,并进行亚细胞定位验证,结果与预测一致。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颜色滤光膜的材质和结构虽然一样,但其构成的微环境间差异却很显着,所有的果袋都能透过较多长波长的光,而短波长的光则透过率较小,但相比其他颜色滤光膜,红色和橙色滤光膜对红橙光的透过率较高,而紫色则对蓝光的透过滤最高。所有果袋内部的光照强度、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橙色果袋的透光性与保湿性最好,蓝色果袋透光性最差,绿色果袋保温性能最好,紫色果袋保湿性最差。2、不同颜色滤光膜对砀山酥梨处理发现,绿色滤光膜套袋果实石细胞和木质素的含量均最少,鲜重与干重的比值最大,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减少,Ca和Zn的含量显着提高;紫色滤光膜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形指数最小,鲜重与干重的比值相比对照提高,石细胞含量、木质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实硬度显着减少,Fe、Ca、K、Zn的含量显着提高;红色滤光膜套袋果实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显着减少,Fe和Zn的含量显着提高;橙色滤光膜套袋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硬度与对照相比显着减少,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提高,B、Ca、Zn的含量显着升高;蓝色滤光膜下果实单果重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果实硬度最大,果实Ca含量显着提高。综合分析认为,紫色滤光膜下蓝光透过率大,红光/蓝光值较小,有利于降低果实石细胞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定物、矿质元素的含量,且果实硬度、单果重、果形指数比较理想,果实品质较高,因此可以在砀山酥梨的套袋栽培中选择使用。3、不同的环境条件及植物材料下愈伤组织诱导率的都有区别,本试验观察了不同激素的配比及不同时期果肉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同时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用不同光质的LED培养箱进行培养,观察愈伤组织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盛花期后20天的果肉与培养基配方为MS 4.74g+蔗糖30g+琼脂8g+2,4-D 2.5ml+6-BA 1ml,溶于1L蒸馏水中时,愈伤组织的诱导发生率最高,达到了 99.2%,而不同光质培养下的愈伤组织除了 UV-A光照下愈伤的木质素在培养十五天后急剧上升一跃成为了最高,其余皆是波长较长的红橙光下果实的木质素含量较高,而波长较短的蓝光下木质素含量则较低。4、通过蔷薇科物种生物信息学分析,C4H家族在梨、苹果、草莓、梅花、黑树莓、桃中家族成员分别为3、2、2、1、2、2,分析研究了砀山酥梨中三个同源基因PbrC4H1、PbrC4H2、PbrC4H3 的相对表达量。5、成功克隆并获得PbrC4H1基因的CDS全长,通过构建PbrC4H1-GFP瞬时表达载体,分别将基因转化进入烟草的叶片表皮细胞质膜上和拟南芥的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观察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PbrC4H1定位在细胞膜上。
李德友[6](2018)在《套袋对油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以6年生‘Pollock’(共砧)和4年生‘HD-1’(共砧)油梨为实验材料,于2016、2017年4月至8月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油梨种质资源圃进行。采用单层白色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和牛皮纸袋(外黄内黑)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对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袋型对‘Pollock’油梨果实生长特性、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关键品质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采前套袋对成熟期‘HD-1’油梨果实在常温贮藏下的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袋型均能显着促进油梨果实的生长,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显着提升成熟果实的单果重,但对果实生长发育趋势及成熟期无显着影响。无纺布套袋可显着提升油梨果实的果形指数,其余两种袋型效果不显着;牛皮纸袋套袋虽能显着增大果实亮度,但会使果皮变黄;白纸袋和无纺布袋显着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可提升果实亮度,但L值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此外,各袋型还可改变油梨果皮厚度,其中牛皮纸袋可显着提高果皮厚度,无纺布袋和白纸袋则降低果皮厚度,但各袋型对果肉密度均无显着性影响。2、适宜袋型可显着提升油梨果实的主要内在品质。无纺布袋和白纸袋套袋处理能够显着提高油梨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及果肉脂肪、VA、VB2、VC、VE、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牛皮纸袋套袋也可显着提高油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脂肪、VE、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也显着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和果肉VA、VC含量,抑制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3、适宜袋型可影响油梨生长发育过程中关键品质合成酶的活性。各套袋材料均提高了脂肪酸合成路径中ACC和FADS的活性,其中无纺布袋提高ACC活性显着,白纸袋提高FADS活性显着;白纸袋和无纺布袋提高了 Vc合成和路径中GMPase的活性,牛皮纸袋抑制了 GMPase的活性,无纺布袋提高了 GGP活性,牛皮纸袋和白纸袋抑制了 GGP的活性,白纸袋和牛皮纸袋抑制了 GPP活性,牛皮纸袋则无影响。4、采前套袋可延缓采后油梨果实常温贮藏的品质变化,推迟了果实的完熟和衰老。各套袋处理延缓了果实和果肉硬度、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下降,降低了果实失水率,但影响结果不显着;各套袋处理延缓了 POD、PPO以及胞壁酶(PG、CX)活性的上升,减缓了果实MDA含量上升,提高了贮藏过程中SOD活性,各套袋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其中以无纺布袋套袋处理效果最好。5、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各套袋处理中以无纺布袋套袋效果最佳,白纸袋次之。
王利芬[7](2016)在《梨果实糖转运蛋白PbSUT2,PbHT1和PbSO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果实中糖分的含量、组分及其比例是决定果实甜度及风味品质的关键因素,不同品种梨果实中积累的糖分种类和糖分的积累特点存在差异。糖在果实内的积累和分配是决定果实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梨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以山梨醇和蔗糖的形态运输到库器官果实中,这一长距离的运载需要经过糖转运蛋白的跨膜转运,而后卸载进入果实中,果实中的糖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最终以各种糖分的形式贮存在果实中。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转运与其转运蛋白基因的研究相对有限。因此,本文选用低蔗糖积累型的’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v.’Yali’)和高蔗糖积累型的’丰水’(Pyrus pyrifolia Nakai.cv.’Hosui’)为材料,开展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和果实中糖分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梨果实中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己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山梨醇转运蛋白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和套袋对糖转运蛋白表达特性的影响等内容的研究,探讨了梨果实糖分积累的源库关系和梨果实的糖转运蛋白的基因功能,为阐明梨果实糖分转运与积累的分子机理和果实品质的基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鸭梨’和’丰水’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和叶片的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鸭梨’成熟果实中主要积累果糖和山梨醇,’丰水’梨成熟果实中主要积累的是蔗糖和果糖;’丰水’梨果实中蔗糖的含量约为’鸭梨’果实中蔗糖含量的13倍。无论是’鸭梨’还是’丰水’梨的枝条韧皮部中主要的转运物质是山梨醇。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鸭梨’和’丰水’梨果实中蔗糖的含量与叶片中蔗糖的含量无显着相关性。2.对’鸭梨’和’丰水’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丰水’梨果实中蔗糖合成酶(SSⅡ,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酶(SPS)的活性急剧增加,而蔗糖合成酶(SSⅠ,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的活性下降;’鸭梨’果实中蔗糖合成酶(SSⅡ,合成方向)的活性很低,蔗糖磷酸合酶(SPS)的活性下降。细胞壁转化酶(CWINV)的活性变化规律在’鸭梨’和’丰水’梨果实中具有相似性。SSⅡ和SPS的活性与’丰水’梨果实中蔗糖的含量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 ’鸭梨’果实中蔗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3.以苹果蔗糖转运蛋白MdSUT1序列为模板从梨基因组数据中获得梨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序列,采用RT-PCR技术,从’鸭梨’果实中克隆获得了 1个全长为1497bp的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编码499个氨基酸,命名为PbSUT2。通过构建GFP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洋葱表皮的试验结果得出,PbSUT2为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的糖转运蛋白基因。进化分析得出PbSUT2基因属于蔗糖转运蛋白中的SUT4成员。将构建的pBI121-PbSUT2表达载体转化Micro-Tom番茄,研究PbSUT2基因功能,试验结果得出,超量表达PbSUT2的转基因番茄植株表现出早花、结果量增加和植株变矮的表型;转基因的番茄植株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成熟果实中蔗糖含量显着提高,但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推测,PbSUT2基因可调控番茄果实中糖分的含量和植株的花期。4.根据番茄LeHT1基因序列从梨基因组序列进行检索,得到预测的梨己糖转运蛋白基因序列全长,并根据此序列设计特异性全长扩增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的目的片段长度为1557 bp,编码519个氨基酸,命名为PbHT1。通过构建GFP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洋葱表皮的试验结果得出,PbHT1为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的己糖转运蛋白。分子信息生物学分析得出,PbHT1编码的氨基酸多肽具有12个跨膜区和一个中央胞质环,属于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中的一员。将构建的pBI121-PbHT1表达载体转化Micro-Tom番茄,研究PbHT1基因的功能,试验结果得出,超量表达的转基因番茄植株表现出植株矮化,叶片褶皱明显,花期推迟,花朵数量增多的表型;转基因的番茄植株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成熟果实中己糖(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但转基因番茄果实中蔗糖含量与野生型果实无显着差异。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初步推测,PbHT1基因可促进番茄果实中己糖的转运和积累。5.以苹果MdSOT5基因进行比对,从梨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的与MdSOT5具有高同源性的序列模板,设计全长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全长为1611 bp的基因序列,命名为PbSOT2,该基因序列编码537氨基酸,其分子量为57.92kDa。通过氨基酸序列结构与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表明,PbSOT2蛋白为一个具有12个跨膜结构(TMSs)的糖转运蛋白,与其他的山梨醇转运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亚细胞预测和亚细胞定位结果一致,PbSOT2定位于细胞膜。PbSOT2基因在’鸭梨’和’丰水’果实发育的整个时期都有表达,在果实快速膨大期(盛花后100d)其表达量最高。在’鸭梨’果实发育的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山梨醇脱氢酶NAD-SDH和NADP-SDH的活性较高。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推测,在’鸭梨’果实膨大期间,PbSOT2基因的大量表达与高活性的NAD-SDH和NADP-SDH可能促进了山梨醇的转运和代谢,从而增加了己糖的大量积累。6.对’鸭梨’和’丰水’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糖分含量和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鸭梨’还是’丰水’梨,套袋后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着下降;套袋’丰水’梨果实中的蔗糖含量也显着低于对照果实。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套袋果实和对照果实中蔗糖转运蛋白PbSUT2、己糖转运蛋白PbHT1和山梨醇转运蛋白PbSOT2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鸭梨’和’丰水’梨果实成熟期,套袋果实中PbSUT2基因的表达量都低于对照果实;套袋对PbHT1基因的表达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丰水’梨在果实成熟前期,套袋果实中的PbSOT2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果实,而果实成熟期套袋果实中PbSOT2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实;而套袋对’鸭梨’果实中PbSOT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也无明显的规律性。从以上结果可以推测,梨果实套袋后果实中蔗糖含量的下降,有可能与蔗糖调控PbSUT2基因的表达有关;套袋对不同品种梨果实中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影响存在差异。
刘晶晶[8](2014)在《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文中认为套袋栽培技术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食用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本试验以雪花梨为试验材料,研究套袋处理对雪花梨果皮结构、酚类物质、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套袋果实表面较为光洁平滑,纹理清晰,木栓层附着少,而不套袋果的表面粗糙,木栓层附着多。2.套袋后,雪花梨果实的角质层厚度逐渐降低,角质层表面变得较为平滑。不套袋果的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而且其厚度一直显着高于套袋果,表皮细胞间出现了深“V”型凹陷。3.雪花梨果皮中的木质素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且套袋果的木质素面积比例始终显着低于不套袋果。4.在雪花梨果皮中,共检查出熊果苷、绿原酸、没食子酸、香豆酸、儿茶素、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八种酚类物质,其中熊果苷含量最高,达3.51mg/g;其次绿原酸,达0.88mg/g。套袋果的香豆酸、芦丁、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均显着低于不套袋果,但其熊果苷、绿原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与不套袋果没有显着差异。5.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前28d,与不套袋果实相比,套袋的雪花梨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较低。在之后的贮藏过程中,套袋果与不套袋果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没有显着差异。说明套袋处理能够抑制在常温贮藏初期的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6.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套袋和不套袋雪花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小幅下降,且两者差异不显着。套袋果Vc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这说明套袋加快了果实Vc和可滴定酸的降解速度。
施俊凤,薛梦林,张晓宇,赵迎丽,王春生[9](2011)在《丰水梨贮期病原菌种类及侵染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以丰水梨为试材,研究其贮藏期间病原菌种类、侵染和发病规律,经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共得到8种病原菌,对其进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该8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引起丰水梨采后腐烂的优势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和粉红黏帚霉(Gliocladium roseum)。
柯凡君[10](2011)在《不同皮色梨品种果袋筛选和套袋对果实品质及糖积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套袋栽培作为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的主要技术措施,显着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本研究于2008-2010年以‘翠冠’、‘鸭梨’、‘新高’、‘满天红’和‘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分别选用15种和12种果袋,进行了不同袋型套袋处理对不同品种梨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同时以‘黄金梨’和‘翠冠’为试材测定了梨套袋后果实中糖组分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套袋果实内在品质下降的生理机制,以期为套袋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套袋能改变袋内光照强度及温、湿度,从而改变果面的光照情况和温湿度值,进而对梨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袋内微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温湿度及色素含量的差异,随着袋内温度的上升,袋内湿度呈相同程度的下降,呈负相关性,果皮叶绿素含量降低。且研究表明,套袋后抑制了酚类物质合成的关键酶POD和PPO的活性,使果面洁净细嫩,果锈指数降低,果面光洁指数提高。2、‘黄金梨’和‘翠冠’两品种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套袋果实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不显着。在果实发育早期,果实中以分解酶类为主,糖分积累低;发育后期以合成酶类为主,糖分积累多。套袋通过提高果实发育早期转化酶(Ivr)活性,降低特别是果实后期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来影响糖分积累。3、本试验所用的15种不同袋型套袋处理均能显着改善不同皮色梨品种果皮色泽,降低果锈发生程度、果点密度和大小。套袋后不同品种梨果实硬度均比对照显着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还原型Vc的含量以及单果重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合外观及内在品质综合分析得出:在15种袋型中,绿皮梨品种翠冠和鸭梨总体效果双层袋较单层袋和三层袋效果好,以外黄涂蜡内黄双层袋(编号为B-2)最佳;褐皮梨品种新高三层袋处理果最低,单层袋次之,双层袋最高,以外黄条纹内黑双层袋(编号为B-5)最佳;在12种袋型中,‘满天红’和‘库尔勒香梨’以双层袋处理果较好,三层袋次之,均以内袋红色、外袋内黑外黄双层袋(编号为B-9)为最佳。
二、套袋对黄金、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套袋对黄金、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实套袋技术的发展 |
1.2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2.1 果实着色 |
1.2.2 果实大小和果形指数 |
1.2.3 果皮结构 |
1.2.4 果实糖、酸含量 |
1.2.5 果实硬度 |
1.3 套袋对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
1.3.1 呼吸速率 |
1.3.2 乙烯释放速率 |
1.3.3 耐贮性 |
1.4 套袋对果实抗氧性的影响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套袋栽培对苹果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2 试验方法 |
2.2 测定指标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不套袋对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
2.4.2 不套袋对果实色泽的影响 |
2.4.3 不套袋对表皮蜡质的影响 |
2.4.4 不套袋对果实表面真菌种类的影响 |
2.4.5 不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4.6 不套袋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 |
2.4.7 不套袋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套袋栽培对苹果贮藏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测定指标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
3.4.2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硬度的变化 |
3.4.3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变化 |
3.4.4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呼吸速率的变化 |
3.4.5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3.4.6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 |
3.4.7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4.8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果实套袋对梨果综合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套袋对梨果外观品质的影响 |
1.1 对果实色泽的影响 |
1.2 对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
1.3 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1.4 对果形指数的影响 |
2 套袋对梨果内在品质的影响 |
2.1 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2 对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
2.3 对可果实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2.4 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3 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4 套袋可预防病虫害及减少农药残留量 |
5 讨论与结论 |
(3)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套袋对果皮着色的影响 |
2 套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3 套袋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4 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5 套袋对果实总糖的影响 |
6 套袋对果实总酸的影响 |
7 套袋对果实维生素C (Vc) 含量的影响 |
(4)套袋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套袋技术的应用情况 |
1.2.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1.2.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1.2.3 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1.2.4 不同果袋材料的影响 |
1.2.5 不同套袋时间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果实发育环境测定 |
2.2.2 果实外观品质 |
2.2.3 果实内在品质 |
2.2.4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2.5 病、虫果分级与统计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套袋材料的初步筛选 |
3.1.1 各果袋透光率比较 |
3.1.2 夏季套袋果实外观品质 |
3.1.3 夏季套袋果实内在品质 |
3.1.4 田间表现 |
3.2 三种果袋对果实生长品质的影响 |
3.2.1 对生长过程的影响 |
3.2.2 果实外观品质 |
3.2.3 果实内在品质 |
3.3 三种果袋微域环境比较 |
3.4 贮藏果实外观品质变化 |
3.4.1 转色情况统计 |
3.4.2 贮藏果实的色泽变化 |
3.4.3 贮藏果实内在品质变化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1 套袋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
4.1.2 套袋对病、虫等危害的影响 |
4.1.3 套袋对果实大小及单果重的影响 |
4.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3 套袋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
4.4 火龙果套袋经济效益的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光质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形态建成的影响 |
2. 套袋对果实生长微环境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
3. 梨果实石细胞形成与木质素代谢的研究 |
4.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5. C4H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木质素代谢间的关系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颜色果袋内光质的组成及果袋内的微环境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颜色果袋内的光质组成分析 |
2.2 不同颜色果袋内的光强分析 |
2.3 不同颜色果袋内的温度分析 |
2.4 不同颜色果袋内的相对湿度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光质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形指数、鲜重/干重及单果重的影响 |
2.2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中糖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中酸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光质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及木质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颜色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光质对砀山酥梨果肉培育的愈伤组织中木质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时期的果肉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2.2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2.3 光质对愈伤组织中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蔷薇科C4H基因家族分析及光质对梨果肉和愈伤组织中C4H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 材料 |
1.3 核酸提取 |
1.4 荧光定量PCR的引物设计 |
1.5 荧光定量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蔷薇科C4H基因家族分析 |
2.2 不同光质对砀山酥梨果肉中C4H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 不同光质对砀山酥梨愈伤中C4H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梨PbrC4H1基因克隆及定位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核酸提取 |
1.3 目的基因克隆 |
1.4 化学试剂 |
1.5 培养基 |
1.6 感受态制备 |
1.7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1.8 亚细胞定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brC4H1克隆 |
2.2 载体构建 |
2.3 亚细胞定位 |
3 讨论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待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套袋对油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套袋的研究进展 |
1.2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1.2.1 套袋对果实色泽和光洁度的影响 |
1.2.2 套袋对果实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
1.2.3 套袋对果实果皮的影响 |
1.3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1.3.1 套袋对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
1.3.2 套袋对果实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1.3.3 套袋对果实维生素族含量的影响 |
1.3.4 套袋对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1.4 套袋果实果实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
1.5 套袋对果实品质合成酶的影响 |
1.6 油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调控研究 |
1.6.1 油梨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
1.6.2 油梨果实品质调控研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套袋时间与方法 |
2.2.2 取样时间与方法 |
2.2.3 套袋对油梨贮藏生理的影响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果实外观品质测定 |
2.3.2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
2.3.3 果实采后贮藏生理指标测定 |
2.3.4 套袋效果的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套袋对‘Pollock’油梨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对果实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
3.1.2 对果实果皮厚度和果肉密度的影响 |
3.2 套袋对‘Pollock'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套袋处理对‘Pollock’油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套袋处理对‘Pollock’油梨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 套袋对‘HD-1’油梨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影响 |
3.3.1 不同套袋处理对‘HD-1’油梨果实采后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2 不同套袋处理对‘HD-1’油梨果实采后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套袋处理对‘HD-1’油梨果实采后膜脂的影响 |
3.3.4 不同套袋处理对‘HD-1’油梨果实采后果实软化的影响 |
3.4 套袋对‘Pollock’油梨果实内外品质影响的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套袋对油梨果实生长的影响 |
4.2 套袋对油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4.3 套袋对油梨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4 套袋对油梨果实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梨果实糖转运蛋白PbSUT2,PbHT1和PbSO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梨果实内糖分积累的特性及调控 |
1.1 果实内糖的卸载途径 |
1.2 果实中糖分积累的特性 |
1.3 果实糖分积累的调控 |
1.3.1 环境因子调控梨果实内糖分的含量 |
1.3.2 栽培措施调控梨果实糖分的含量 |
2 植物糖转运蛋白及其功能 |
2.1 蔗糖转运蛋白及其功能 |
2.1.1 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 |
2.1.2 蔗糖转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1.3 蔗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及其调控 |
2.2 单糖转运蛋白及其功能 |
2.2.1 单糖转运蛋白基因 |
2.2.2 单糖转运蛋白的功能 |
2.3 山梨醇转运蛋白及其功能 |
第二章 梨糖分积累的库和源关系及果实内糖的代谢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果实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
1.3 可溶性糖的提取和测定 |
1.4 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1.4.1 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提取 |
1.4.2 酶活性的测定 |
1.4.3 果实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4.4 酶活性计算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鸭梨'和'丰水'果实鲜重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
2.2 '鸭梨'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 '丰水'梨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4 叶片、新梢韧皮部和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 |
2.5 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的相关关系 |
2.6 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 |
2.7 果实蔗糖含量与蔗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梨糖分含量的库和源的相关性 |
3.2 蔗糖积累与相关代谢酶活性 |
第三章 梨蔗糖转运蛋白PbSUT2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PbSUT2基因的克隆 |
1.2.1 试验试剂 |
1.2.2 PbSUT2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1.2.3 序列分析 |
1.3 PbSUT2基因的表达分析 |
1.4 PbSUT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1.5 PbSUT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1.6 番茄Micro-Tom的遗传转化 |
1.6.1 番茄无菌苗和重组根癌农杆菌的培养 |
1.6.2 转化 |
1.6.3 抗性材料的筛选和培养 |
1.6.4 生根培养 |
1.6.5 植株移栽 |
1.7 转基因番茄的分子检测 |
1.8 转基因番茄植株中PbSUT2基因表达分析 |
1.9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的形态与生理鉴定 |
1.9.1 转基因植株的生长形态观察 |
1.9.2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1.9.3 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10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bSUT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PbSUT2基因在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分析 |
2.3 PbSUT2的亚细胞定位 |
2.4 PbSUT2基因的功能分析 |
2.4.1 PbSUT2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2.4.2 番茄Micro-Tom遗传转化 |
2.4.3 PbSUT2基因的功能鉴定 |
3 讨论 |
3.1 PbSUT2定位于细胞质膜 |
3.2 PbSUT2基因影响果实糖分的含量 |
3.3 超量表达PbSUT2导致植株早花 |
第四章 梨已糖转运蛋白基因PbHT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PbHT1基因的克隆 |
1.2.1 试验试剂 |
1.2.2 PbHT1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1.2.3 序列分析 |
1.3 PbHT1基因的表达分析 |
1.4 PbH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1.5 PbHT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1.6 番茄Micro-Tom的遗传转化 |
1.7 转基因番茄的分子检测 |
1.8 转基因番茄植株中PbHT1基因表达分析 |
1.9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的形态与生理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bHT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PbHT1基因在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分析 |
2.3 PbHT1的亚细胞定位 |
2.4 PbHT1基因的功能分析 |
2.4.1 PbHT1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2.4.2 番茄Micro-Tom遗传转化 |
2.4.3 转基因株系的分子鉴定 |
2.4.4 PbHT1基因的功能鉴定 |
3 讨论 |
3.1 PbHT1为定位于质膜的梨己糖转运蛋白基因 |
3.2 梨果实中己糖的积累与PbHT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
3.3 PbHT1基因促进番茄果实己糖的转运与积累 |
第五章 梨山梨醇转运蛋白基因PbSOT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
1.3 山梨醇转运蛋白基因PbSOT2的克隆 |
1.4 系统发育与序列分析 |
1.5 PbSOT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1.6 荧光定量PCR分析PbSOT2的表达量 |
1.7 山梨醇代谢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bSOT2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PbSOT2的亚细胞定位 |
2.3 PbSOT2基因在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2.4 '鸭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
3 讨论 |
3.1 PbSOT2基因属于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FS)成员 |
3.2 GFP荧光蛋白表达与PbSOT2亚细胞定位 |
3.3 PbSOT2基因的表达与果实中山梨醇的含量 |
第六章 套袋对梨果实中糖分含量与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2.2 RNA提取与反转录 |
1.2.3 果实糖转运蛋白基因PbSUT2、PbHT1和PbSOT2的表达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套袋对梨果实中糖分含量的影响 |
2.2 套袋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PbSUT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3 套袋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PbHT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4 套袋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PbSOT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套袋改变梨果实中糖分的含量 |
3.2 套袋对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8)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1.1.1 套袋对果皮的影响 |
1.1.2 套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1.2 套袋对果实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3 套袋对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 |
1.3.1 套袋对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1.3.2 套袋对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1.4 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1.4.1 套袋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1.4.2 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1.4.3 套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1.4.4 套袋对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处理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1.1 套袋对雪花梨果皮表面特征的影响 |
3.1.2 套袋对雪花梨果皮角质层结构的影响 |
3.1.3 套袋对雪花梨果皮中木质素的影响 |
3.1.4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大小的影响 |
3.2 套袋对雪花梨果皮酚类物质的影响 |
3.3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 |
3.3.1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3.3.2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3.4 套袋对低温贮藏期间的雪花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1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
3.4.2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4.3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4.4 套袋对雪花梨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套袋对雪花梨果皮结构的影响 |
4.2 套袋对雪花梨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 套袋对雪花梨采后生理的影响 |
4.4 套袋对雪花梨贮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丰水梨贮期病原菌种类及侵染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1.2.1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1.2.2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及优势致病菌的确定 |
1.2.2.1被接种材料的准备 |
1.2.2. 2 接种用病原菌的制备 |
1.2.2. 3 有伤接种 |
1.2.2. 4 无伤接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丰水梨的发病症状 |
2.2 发病规律 |
2.3 丰水梨采后病原菌种类 |
2.4 主要致病菌致病力测定和优势病原菌确定 |
3 结论与讨论 |
(10)不同皮色梨品种果袋筛选和套袋对果实品质及糖积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套袋对果实发育微环境的影响 |
2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1.1 套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
2.1.2 套袋对果实果面光洁度的影响 |
2.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1 套袋对果实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2 套袋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2.3 套袋对果实Vc含量的影响 |
2.2.4 套袋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3 果实糖含量及组分的动态变化 |
4 套袋对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1 转化酶(Invertase,Ivr) |
4.2 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S) |
4.3 蔗糖磷酸合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套袋对梨果实发育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1.2 方法 |
1.2.1 果皮色素含量的测定 |
1.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1.2.3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1.2.4 袋内微环境指标的测定 |
1.2.5 品质测定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袋型对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发育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2.2 不同袋型对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
2.2.1 POD活性 |
2.2.2 PPO活性 |
2.3 不同袋型对袋内微环境的影响 |
2.4 不同袋型对黄金梨和丰水梨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套袋对梨果实糖组分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糖测定 |
1.2.2 酶的提取与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套袋对梨果实糖含量的影响 |
2.2 套袋对梨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2.1 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
2.2.2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2.2.3 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2.3 糖分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皮色梨果实最佳袋型确定 |
第一节 15种袋型对绿皮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袋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袋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1 对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2 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2.3 对还原型Vc含量的影响 |
2.2.4 对硬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套袋对梨果皮特征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节 15种袋型对褐皮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袋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袋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1 对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2 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2.3 对还原型Vc含量的影响 |
2.2.4 对硬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套袋对梨果皮特征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12种袋型对满天红和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袋型对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袋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1 对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2 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2.3 对还原型Vc含量的影响 |
2.2.4 对硬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套袋对梨果皮特征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套袋对黄金、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D]. 岳正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果实套袋对梨果综合品质的影响[J]. 王永博,李勇,李晓,刘国胜,王亚茹,王迎涛. 河北果树, 2018(05)
- [3]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 刘洪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0)
- [4]套袋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D]. 孙璐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光质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D]. 孔佳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套袋对油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D]. 李德友. 海南大学, 2018(06)
- [7]梨果实糖转运蛋白PbSUT2,PbHT1和PbSO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王利芬.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8]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D]. 刘晶晶.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9]丰水梨贮期病原菌种类及侵染规律[J]. 施俊凤,薛梦林,张晓宇,赵迎丽,王春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1(12)
- [10]不同皮色梨品种果袋筛选和套袋对果实品质及糖积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 柯凡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