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莓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岳宁[1](2021)在《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莓(Fragaria×ananassa)营养丰富,是全球果蔬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一些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设施栽培是我国草莓种植的主要方式,由于土地连作,高温高湿条件等易引发草莓病虫害发生,草莓中农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研究多集中在草莓中农药残留水平的调查,而关于草莓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农药残留的差异研究尚未见报导,草莓中农药的使用对草莓的品质影响也少有研究。因此,本论文通过开展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草莓的农药残留调查,筛选草莓中的高风险农药。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检出率的农药吡虫啉设计开展田间残留实验,研究吡虫啉在不同品种草莓果实中的残留,并开展膳食风险评估;探寻不同浓度吡虫啉对草莓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保持和提升草莓品质而提出吡虫啉的安全合理施用剂量,对草莓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基础数据。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北京地区不同品种和采收期草莓中农药残留情况调查,通过采集北京地区110份草莓样品进行12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发现,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检出农药种类和数量最多(45种);较其他月份,2月草莓中检出农药种类最多(45种)。吡虫啉为唯一一个连续3年在草莓中均检出,且已登使用的农药,其中2020年检出率为13.5%,检出吡虫啉的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值均低于100%,风险较低。(2)开展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吡虫啉在设施栽培下残留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推荐剂量下(20-25 g/亩),设置高中低三种施药浓度,在推荐的使用安全间隔期后(5天),吡虫啉在红颜和御用两个品种草莓中残留浓度均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5 mg/kg),吡虫啉在草莓中可安全使用。(3)开展了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和御用两个品种草莓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施用不同浓度吡虫啉后两个品种草莓中苹果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所降低;特别是在高施药剂(25 g/亩)下,红颜草莓的苹果酸的含量、御用草莓的维生素C和御用草莓的苹果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中浓度施药剂量(20 g/亩)下,施药2天后红颜草莓的维生素C的含量也呈现类似的规律。(4)建立了表征草莓中维生素C分布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方法,并开展了吡虫啉对草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的影响。首先通过优化比较了不同辅助电离基质的种类、涂附方式等,根据灵敏度和分辨率,最终确定9-氨基吖啶作为维生素C辅助激光电离(MALDI)的基质,采用升华涂附9-氨基吖啶基质后,再手动喷涂1 m L 30%甲醇的两步法基质涂附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施药后草莓果实中吡虫啉残留对草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维生素C在同一成熟期的不同采摘时间草莓个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情况一致,在草莓皮层组织中均匀分布。相比空白组,20 g/亩剂量吡虫啉的作用下,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有所降低,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与国标方法含量测定分析结果相符合;从空间分布上看,维生素C在草莓组织中的分布整体均匀变化。
倪溢楠[2](2021)在《草莓果实品质评价及香气资源挖掘》文中认为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酸甜可口,具有种植周期短、采收期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均较高的小浆果。目前,草莓果实风味品质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但栽培草莓品种繁多,风味物质复杂,且不同风味和品质的草莓新品种不断育成,因此,系统评价不同栽培草莓的果实品质、明确其划分标准,进而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并针对具有特色风味的草莓资源,弄清其主要风味物质合成的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多种栽培草莓为试材,通过检测其成熟期可溶性糖、有机酸、花色苷、果实香气等指标进行品质评价,并划分甜酸口味及香气类型,挖掘特异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具有特色香气的‘桃熏’草莓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系,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从中挖掘与‘桃熏’草莓特异“桃味”相关的基因,为栽培草莓特色风味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以15种国内外栽培草莓品种为材料,对成熟期果实进行可溶性糖、有机酸、花色苷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5种草莓成熟期果实中的各组分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占比趋势相同,但其绝对含量之间存在差异。15种草莓成熟期果实中总糖含量在31.86mg/-58.62mg/g之间,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占到总糖含量的43%-54%,并整体呈现果糖>葡萄糖>蔗糖,发现其比值受品种间的影响较小。‘雪香’(最高)的总糖含量约为’艳丽’(最低)的1.84倍。总酸含量在3.99mg/g-7.89mg/g之间,其中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占比居49%-75%,绝大多数品种苹果酸>草酸,‘雪香’品种中草酸>苹果酸。花色苷含量检测发现,白色品种(‘雪香’、‘白雪公主’)<粉色(‘桃熏’)<红色品种,总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仍均以天竺葵素-3-葡糖苷(Pg3G)为主要花色苷组分,占比达到53%-89%,‘京桃香’中Pg3G含量最高,为127.01 ug/g。矢车菊素-3-葡糖苷(Cy3G)也是另一种重要的草莓花色苷,但其含量明显少于Pg3G,‘圣诞红’中含量最高,但仅为34.78 μg/g。通过糖酸比和甜度值,将15种草莓依据果实酸甜风味进行了分组划分,白色(‘雪香’、‘白雪公主’)、粉色(‘桃熏’)均属风味较好,‘红玉’、‘京藏香’、‘艳丽’、‘宁玉’和‘幸香’味淡,甜味占主导。2.以16种国内外栽培草莓品种为材料,对成熟期果实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16种成熟期草莓共鉴定了 6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酯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多,酯类物质总含量也最高,醇类和醛类次之,酮类最少。16个草莓品种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8种,分别是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γ-十二内酯、己醛、E-2-己烯醛、DMMF和己酸;此外,己酸乙酯、辛酸甲酯、芳樟醇和橙花叔醇在12个品种中均检测到较高的含量。同时,通过各VOC的阈值及绝对含量计算出其对应香气值,在VOC香调描述及建立的主要挥发性组分(PVC)谱基础上,判定草莓品种的特征香气组分并划分出 4 种香气类型:Peachy、Pineapple、Fruity、Floral。3.以‘桃熏’草莓四个发育时期(绿果期、绿转白、白果期、成熟期)的果实为材料,发现挥发性化合物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在白果期到成熟期加剧。同时,酯类和醛类物质持续上升,醇、酮和酸类化合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通过转录组测序,构建了 45435个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谱。发现其中高丰度基因包括12S seed storage protein CRAl-like基因,cruciferin PGCRURSE5-like基因,脂质转移蛋白EARLI 1,类金属硫蛋白基因(metallothionein-likeprotein)。相邻发育过程的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9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290个DEG为三个比较组所共有。针对290个共有DEG进行聚类,发现140个绿果期高表达基因聚为一类,且随着果实发育持续下调,与之相反的是,86个成熟期高表达基因聚为一类,主要表现为持续上调。GO富集分析发现分子功能一级条目下的蛋白异源二聚体活动(GO:0008061),锌离子结合(GO:0008270),ATP二甲基烯丙基转移酶活性(GO:0009824)等层级分子条目显着富集。KEGG富集发现酯类、黄酮类、萜类和糖酸类的合成通路以及上游的戊糖磷酸、碳代谢等基本代谢通路均显着活跃,尤其是酯类合成相关通路和其中关键酶被显着富集。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果实品质相关的转录因子,发现了 13个转录因子家族包括22个转录因子,除了常见的NAC、GRF、WRKY、bHLH、MADS-box和ERF家族,还有IAA27蛋白、PIF4蛋白、ZAT10锌指蛋白、GT4蛋白和DOF1.2蛋白等,这些候选基因是后续开展果实品质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刘继展,吴硕[3](2021)在《草莓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草莓是普遍种植的高效经济作物,草莓的生产管理严重依赖大量人工的高强度作业,因此草莓生产机械化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本文归纳阐述了全球草莓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特别针对我国和欧美、日本等国家的草莓种植模式、种植规模和产业特点,对比分析了在草莓生产机械化发展上的差异,指出了各自草莓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针对我国草莓以设施种植为主、经营规模偏小、鲜食比例大、栽培模式和技术水平多样的现实基础,指出我国草莓种植装备与技术应向小型低成本、一机多能、绿色电动化、轻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对草莓种植装备技术与农艺深度融合、信息化、休闲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邢庆兵[4](2020)在《邯郸地区草莓种植基质筛选及生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邯郸地区草莓种植模式由传统土培逐渐向果实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基质栽培转化,在此之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质中草炭的大量使用会导致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与现代农业的绿色理念相违背,以及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因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导致食品安全性下降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本试验试验在此背景下展开,通过对草莓基质栽培模式进行优化,测定得到结论如下:(1)试验首先通过对试验地草莓基质进行试验,对比不同基质对草莓生长势、光合色素、果实品质和草莓产量的影响,试验设传统种植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2:1),设试验组PS1(椰糠:蛭石:珍珠岩=3:2:1)、PS2(腐叶土:蛭石:珍珠岩=3:2:1)、PS3(腐熟鸡粪:蛭石:珍珠岩=3:2:1)、PS4(腐熟鸡粪:蛭石:珍珠岩=3:1:1)4个试验组,通过研究4个试验组对草莓产生影响的不同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进行草莓基质栽培新模式的构建中可选用腐熟鸡粪:蛭石:珍珠岩=3:1:1的基质进行种植,在提高草莓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草炭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绿色高效生产。(2)试验研究草莓叶螨的种群动态后,分析其发生规律,研究不同程度虫害下对草莓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分析其对草莓种植生产的危害程度;最后研究释放不同密度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叶螨的防治效果及对草莓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天敌密度试验分析可知,在草莓种植中释放密度为21000头/667m2的加州新小绥螨可显着提升草莓各项品质并对草莓叶螨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将加州新小绥螨用于草莓基质栽培的草莓叶螨防控之中。(3)使用腐熟鸡粪:蛭石:珍珠岩=3:1:1配合密度为21000头/667m2密度的加州新小绥螨的栽培模式进行草莓基质栽培,在节约资源和成本的前提下对于草莓的生产、品质和收益有显着提升,可用于实际推广。本研究在进行相关试验后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栽培模式对草莓各项品质的提升效果显着,可在邯郸地区进行实际推广,实现减少草莓种植成本、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减少土地污染、增加草莓种植农户和企业的收入以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高品质的草莓。
郝竞欣[5](2020)在《成安县草莓生产主体经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莓是成安县特色农产品,其种植面积居邯郸市首位,成为河北省草莓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成安县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草莓生产经营主体也多样化发展,通过对草莓不同生产主体经营现状比较分析和归纳,对促进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成安县不同草莓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了普通草莓种植户、家庭农场、草莓生产加工企业共计40户经营主体,对其经营现状进行比较,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典型经营主体(笨妞儿农场、宾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众信产业园区)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现代农业条件下各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成安县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分为五部分:一通过分析比较河北省和成安县草莓的概况,发现目前成安县草莓产业存在的问题。二是结合成安县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调查、数据归纳的基础上,对不同经营主体的年龄、学历、经营规模等方面进行对比。三是通过选取企业、家庭农场、产业园区具体案例,发现各经营主体在经营和管理上差异。四是通过调查及案例分析发现各生产主体经营状况存在不同问题,普通种植户存在生产规模小、销售渠道单一、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家庭农场存在采摘技术落后、农业项目单一、扩大经营困难的问题;草莓生产企业存在制度不规范、资金运营不足和产前产后服务滞后的问题。五是以各经营主体存在问题为依据,提出推进成安县草莓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以下建议:提高草莓科技化进程、建设品牌化效益、推进政商合作、发展草莓新型主体、结合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进行产业优化。本文就以成安县草莓是成安的特色产业切入,体现成安县草莓在邯郸草莓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优势,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综合对比各类草莓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和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案。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得出更为贴合成安县草莓发展的实施建议。
张立彭[6](2020)在《土壤熏蒸与微生物菌剂联用对缓解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的作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甘肃名优蔬菜,也是中国唯一的甜百合,其适生区仅为甘肃中部兰州周边二阴山区,无性繁殖、分布区域狭窄,多年生栽培,连作现象十分普遍,连作障碍发生十分严重。为研究应用高效、低毒、绿色、安全的兰州百合土壤连作障碍治理技术,本研究以土壤熏蒸与微生物菌剂相结合以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来克服土壤连作障碍作为基本思路,于2018-2019年设计了2年2点试验研究,共4个处理:对照(CK)、威百亩熏蒸(SFM)、微生物菌剂处理(MF)、威百亩熏蒸与微生物菌剂联用(SFM+MF);通过测定了若干百合植株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土壤微生物指标以及土壤理化性状指标,评估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联用对缓解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的作用效应及其生理生物学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处理对兰州百合在各生育期的株高、茎粗的影响与CK处理相比差异并无显着差异,但从百合植株地上、地下部的干鲜重、根系活力以及百合产量测定结果来看,SFM(威百亩熏蒸)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百合植株的生长,降低了百合产量,MF(微生物菌剂)处理促进了百合植株生长,增加了兰州百合产量,同时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可以消减SFM(威百亩熏蒸)处理所产生的产量降低效应。MF(微生物菌剂)处理也具有持续显着提高兰州百合产量的作用;SFM(威百亩熏蒸)处理对百合生长所产生的不良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负向效应,持续向农药污染田添加微生物菌剂可显着消减威百亩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2.不同土壤处理对连作百合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显着的影响,4个处理中,MF(微生物菌剂)处理优化了土壤生物化学环境,推动了连作百合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的过程,SFM(威百亩熏蒸处理)与SFM+MF(威百亩+微生物菌剂)处理效果次之。MF(微生物菌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真菌数量,同时有效提高了土壤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SFM(威百亩熏蒸)处理具有持久降低土壤真菌数量的效应;但对细菌及放线菌数量影响不显着;在样地S1中,SFM(威百亩熏蒸)处理幼苗期真菌数量比CK降低了68.92%;在MF(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苗期真菌数量比CK显着增加了239.38%;其幼苗期放线菌数量与CK相比增加了133.97%;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苗期真菌数量与CK相比降低了62.80%;苗期细菌数量比CK处理显着增加了113.67%。在样地S2中,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对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影响较小,但是有效提高了细菌数量。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收获期的真菌数量比CK显着降低了57.00%;SFM(威百亩熏蒸)处理盛花期的真菌数量比CK降低了67.02%;SFM(威百亩熏蒸)处理后苗期的放线菌数量显着低于CK处理23.08%。MF(微生物菌剂)处理收获期的真菌数量比CK显着降低了36.14%;MF(微生物菌剂)处理苗期细菌数量比CK显着增加了89.44%;MF(微生物菌剂)处理收获期放线菌数量比CK增加了178.14%。相较于与SFM(威百亩熏蒸)处理,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盛花期细菌数量比CK处理显着增加了287.38%,其收获期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CK处理321.42%。3.不同土壤处理对连作百合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着的影响,4个处理中,MF(微生物菌剂)处理降低了土壤pH,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显着改善了土壤营养状况,增加了土壤中可利用养分含量,优化了植株生育环境。与SFM(威百亩熏蒸)处理相比,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其总孔隙度及含水量有所提升,其所有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CK水平。在样地S1中,MF(微生物菌剂)处理的EC值、含水量、总孔隙度分别比CK显着提高了16.10%、12.50%、35.92%,土壤pH及容重比CK显着降低了5.07、2.70%;MF(微生物菌剂)处理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K显着提高了154.95%、8.53%、15.85%、292.74%;在样地S1的4组观察值中,有2组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显着高于对应的SFM(威百亩熏蒸)处理观察值,有1组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显着低于对应的SFM(威百亩熏蒸)处理观察值,1组差异不显着。在样地S2中,相较于CK处理,MF(微生物菌剂)处理的EC值显着提高了16.67%,pH及土壤容重比CK处理显着下降;MF(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K显着提高了95.41%、8.01%、7.75%、476.80%;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比CK显着提高了195.88%。在样地S2的4组观察值中,有3组SFM+MF(威百亩熏蒸+微生物菌剂)显着高于对应的SFM(威百亩熏蒸)观察值,1组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威百亩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联用并不能缓解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相反,由于早春低温及土壤含水量不足,威百亩熏蒸容易对兰州百合产生药害;而单独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百合产量,缓解连作障碍,并且能够有效消减威百亩处理所产生的负作用。微生物菌剂的基本作用机理是缓解从细菌型土壤向真菌型土壤过度程度,优化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水平,同时这也是其消减威百亩药害的重要生物机理所在。在西北寒旱生态区山地高原蔬菜春茬旱作露地栽培模式下,受低温及土壤含水量低的影响,利用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及其产生前体棉隆及威百亩进行土壤熏蒸,易发生药害,应谨慎使用。
陈侃[7](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德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求各地政府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创建,实施产业兴村的强县行动,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而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草莓作为建德市的主导农业产品,经过几十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草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德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建德草莓自身的优势,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研究建德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以协同理论、S型曲线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为基础,实地调研建德草莓产业基地,发现建德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种植户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深加工产品、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体系不健全、整体生产技术制约、销售与运输的制约、产业融合等一系列问题,并结合SWOT分析框架,对建德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弱势、机会、威胁进行剖析,提出建德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提高草莓生产技术、打造草莓特色品牌等措施。
张卓[8](2020)在《长日照、CO2加富对日光温室休眠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以“京桃香”草莓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即对照(CK)、CO2加富(CO2)、长日照(LD)、长日照+CO2加富(LD+CO2),从形态结构、光合特性、叶片解剖结构等方面研究了长日照、CO2加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北方秋冬季节设施草莓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长日照+CO2处理显着促进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生长,表现为叶柄变长、单叶面积增大。(2)长日照、CO2加富和长日照+CO2处理能够提高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长日照、CO2加富处理可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因素来影响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3)长日照+CO2加富处理能够显着提高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4)长日照+CO2处理能够显着提高休眠期草莓叶片的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叶片厚度,从而提高草莓叶片结构紧密度和栅海比、降低草莓叶片结构疏松度。(5)与长日照、CO2加富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耦合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更好。
唐伊恋[9](2019)在《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下温室温度与光照对草莓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草莓是具有较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水果之一,温室种植可有效促进草莓的生长并提升草莓果实的品质。温度和光照的改变对草莓的生长及品质影响较为明显,温室种植可有效提供适宜草莓生长的温度和光照环境,同时需要消耗能源为温室种植提供所需能量。太阳能与温室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基于草莓生长的环境,结合太阳热能和电能为温室提供能源,并且在太阳能光热电耦合供能模式下,针对温室的温度和光照环境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模型对草莓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进行预测,获得适宜草莓生长的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的配置和温室的温光参数。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并建立了两个占地面积相同的聚乙烯薄膜温室,运用太阳能联合热泵系统为温室供暖,构建了阶梯式供暖和平行式立体供暖两种模式,以“京藏香”草莓为试材种植于温室中。结果表明,在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地区,冬季采用太阳能联合热泵系统为温室供暖的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为3.0-5.2之间,供暖性能较好。阶梯式供暖的最佳供暖高度范围在距离地面1.0-1.5 m之间,此高度范围内能获得平均温度为15.5°C的空间供暖温度;平行式立体供暖的空间均匀性较好,全天供暖时温室内水平方向上的日平均温差仅为2.8°C。在连续阴雨低温的天气下,热泵单独运行对温室供暖所消耗的日平均电能为10.9 kWh,温室内供暖耗电量为0.17 kWh·m-3。供暖改变的温度环境使得放置于1.0 m阶梯上的草莓与其他高度的草莓相比,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其单果最大值为32.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在太阳能供暖温室内种植的草莓产量是无供暖普通温室产量的1.56倍。与阶梯式供暖模式的温室相比较,平行式立体供暖模式的供暖均匀性较好,草莓总产量是阶梯式供暖模式温室的1.2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为13.4%。(2)构建了不同光伏组件及不同覆盖面积的两个体积相同的光伏温室,模拟了不同安装倾角产生的能量,建立了光伏组件在温室内的遮阴面积模型,研究了在低纬度高海拔的昆明地区适合“京藏香”草莓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范围。结果表明,覆盖温室屋顶面积20%的半透明单晶硅组件(semi-transparent photovoltaic,STPV)和覆盖率为25.9%的不透明光伏组件(opaque photovoltaic,OPV)的光伏转换的最大能量均在安装倾角为30°时,年发电量分别为880和388 kWh。建立的OPV光伏组件遮阴模型适用于模拟11:00-14:00时间段内的阴影面积。STPV和OPV遮阴下的温度分别比未遮阴区域的温度降低了1.1°C和2.9°C,但对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在上午时段9:00-11:00期间草莓生长较快时,位于光伏组件下方的草莓叶片叶绿素在最低与最高值59.5和67.1 mg·g-1时,STPV和OPV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分别为38700-49300 Lux和35300-38800 Lux。OPV和STPV温室中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6.4%和15.7%,均高于无遮阴的草莓样本,且OPV遮阴下的草莓样本的品质和产量都优于STPV遮阴下的草莓。(3)构建了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下的温室,分析了光热和光电的能量转换。研究了光热电耦合模式下温室的温度和光照环境对草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光伏光热系统能有效为温室提供能量。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为温室提供的最高热量是52.2 MJ。在光伏组件遮阴下的室内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比未遮阴区域的低2.9°C和1.8%,日间适宜“京藏香”草莓生长的最佳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为387-437μmol·m-2·s-1,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5-27.4°C。在夜间加热和日间遮阴的温度和光照耦合作用下,光伏组件遮阴下的草莓果实比未遮阴的草莓果实具有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单株产量。(4)基于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下的温室环境参数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进行模型,预测并验证了温室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环境参数,以及预测了草莓生长指数叶绿素的含量,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预测的符合指数为0.955,验证了该模型预测的精准性较高。适用于对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的温室环境进行测。依据草莓在12:00-14:00之间最高的叶绿素含量,预测了适宜“京藏香”草莓生长的平均温度为26.3°C,平均相对湿度为41.2%,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为284.8μmol·m-2·s-1。
郑爱英[10](2019)在《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及其生长结果对昼夜温度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草莓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上市,夏秋季节是草莓供应的空档期,大大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四季草莓也叫日中性草莓,因其对光周期不敏感,即使在夏季只要温度适宜也可连续开花结果,栽培四季草莓是填补草莓生产空档期的有效手段。本试验引进‘蒙特瑞’‘圣安德瑞斯’‘波特拉’‘阿尔比’4个抗性较强的四季草莓优良品种。在人工气候室模拟不同昼夜温度,探究四季草莓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变化,筛选四季草莓适宜的生长温度。并在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引种试栽,对其生物学特性、花粉活力、果实品质进行观测研究,筛选适合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栽培的四季草莓品种,为今后福建省四季草莓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人工气候室对不同昼夜温度(25℃/16℃、28℃/19℃、30℃/21℃、33℃/24℃)四季草莓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显示:(1)生物学特性方面:随昼夜温度的升高,四季草莓株高、叶柄长、叶面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昼夜温度超过30℃/21℃时,植株矮小、生长势下降,出现叶片卷曲现象。同时生长特性的差异也跟品种有关系,4个四季草莓品种中,阿尔比株高、叶面积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种,且叶片卷曲尤为严重,生长势差。(2)光合特性方面:不同的生长阶段,光合作用存在着差异。处理温度为25℃/16℃和28℃/19℃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净光合速率(Pn)先增加后降低。处理温度为30℃/21℃和33℃/24℃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Pn逐渐降低。当生长天数不超过35 d,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Pn在30℃/21℃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在当生长天数超过35 d,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Pn逐渐下降。(3)果实品质方面: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四季草莓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但是总体差异不显着。昼夜温度在25℃/16℃下蒙特瑞、圣安德瑞斯2个品种果实大,花芽分化好,产量高。2.初步研究了4个草莓品种的高山引种表现,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方面:4个品种中,蒙特瑞、圣安德瑞斯田间性状表现较好,定植25 d后成活率均达到95%,且株高、叶柄长、叶面积均高于其它两个品种,生长势旺。波特拉和蒙特瑞结果期比圣安德瑞斯提前35 d,波特拉在温度高于28℃时,花粉活力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波特拉开花结果量多,产量高,是圣安德瑞斯的2倍,但畸形果率高达18.75%,蒙特瑞产量仅次于波特拉。圣安德瑞斯花芽分化相对较少,产量低,阿尔比未开花结果。蒙特瑞、圣安德瑞斯抗根腐病和灰霉病较强。(2)在果实品质方面:波特拉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仅为3.15%,显着低于其它两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含量、硬度均最低,结果期烂果、畸形果多,果实品质差;圣安德瑞斯糖酸比可达5.56,显着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果实风味好,品质佳;蒙特瑞果实品质仅次于圣安德瑞斯,硬度是圣安德瑞斯的2倍,较耐贮藏。综合比较得出:在营养生长阶段,30℃/21℃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在生殖生长阶段,25℃/16℃条件对植株的光合作用更有利。品种选择方面,蒙特瑞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作为当地的主推品种;圣安德瑞斯产量相对较低,但抗根腐病和灰霉病、红蜘蛛能力强,果实品质好;波特拉品种虽花芽分化好,但生长势一般,抗病虫害能力、果实品质较差。
二、草莓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草莓概述 |
1.3 草莓品质研究现状 |
1.3.1 感官品质 |
1.3.2 营养品质 |
1.3.3 卫生品质 |
1.4 草莓中农药残留现状 |
1.5 农药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2 杀菌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3 杀虫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6 新兴质谱检测技术 |
1.6.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3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技术 |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草莓中农药残留测定及膳食风险评估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条件 |
2.2.3 样品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草莓中农药残留水平 |
2.3.2 草莓中吡虫啉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吡虫啉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田间试验 |
3.3 草莓中吡虫啉残留测定方法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仪器分析条件 |
3.3.3 样品前处理 |
3.3.4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3.3.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4 草莓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
3.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4.2 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
3.5 不同浓度吡虫啉在草莓中的残留水平 |
3.6 吡虫啉对红颜草莓品质的影响 |
3.6.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6.2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6.3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6.4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7 吡虫啉对御用草莓品质的影响 |
3.7.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7.2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7.3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7.4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吡虫啉对草莓中维生素C空间分布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草莓中维生素C空间分布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成像可视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1 仪器与材料 |
4.2.2 标准溶液和基质的配制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仪器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切片厚度的选择 |
4.3.2 离子模式和基质的选择 |
4.3.3 基质涂敷方式的选择 |
4.3.4 激光条件的选择 |
4.3.5 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 |
4.3.6 小结 |
4.4 草莓中维生素C的 MALDI-MSI识别和空间分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草莓果实品质评价及香气资源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莓栽培情况概述 |
1.2 草莓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2.1 果实中的糖和酸 |
1.2.1.1 可溶性糖 |
1.2.1.2 有机酸 |
1.2.2 草莓果实色泽形成机理 |
1.2.2.1 果实中花色苷的组成 |
1.2.2.2 植物中花色苷合成代谢 |
1.2.3 果实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
1.2.3.1 萜类化合物 |
1.2.3.2 苯丙类/苯类化合物 |
1.2.3.3 脂肪酸衍生物 |
1.2.3.4 草莓果实中挥发性有机物 |
1.3 草莓果实品质调控因子 |
1.3.1 MYB转录因子 |
1.3.2 AP2/ERF转录因子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种草莓成熟期果实糖、酸和色素组分及含量的比较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测定指标与试验方法 |
2.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2 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3 色素含量测定 |
2.2.4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15种草莓成熟果实的糖酸含量分析 |
2.3.1.1 15种草莓成熟果实糖含量 |
2.3.1.2 15种草莓成熟果实的酸含量 |
2.3.1.3 甜度及甜度/总酸 |
2.3.2 15种草莓花色苷含量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及香气类型划分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及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 |
3.2.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鉴定及含量计算 |
3.2.3 成熟草莓特征香气及香气类型划分 |
3.2.4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16种草莓成熟时期挥发性化合物 |
3.3.2 16种草莓成熟时期的主要挥发性组分(PVC)和特征香气 |
3.3.3 16种草莓香气类型的分类 |
3.4 讨论 |
第四章 桃熏草莓果实特异香气相关基因的挖掘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生化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 |
4.2.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鉴定及含量计算 |
4.2.3 转录组文库构建 |
4.2.4 转录组数据质控 |
4.2.5 基因表达定量 |
4.2.6 差异表达分析 |
4.2.7 富集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桃熏’草莓四个时期挥发性化合物 |
4.3.2 文库质控 |
4.3.3 数据质控 |
4.3.4 桃熏草莓果实的发育表达谱 |
4.3.4.1 样本检测 |
4.3.4.2 表达谱构建 |
4.3.5 差异表达分析 |
4.3.6 富集分析 |
4.3.7 桃熏草莓特异风味相关基因挖掘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草莓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草莓产业现状 |
1.1 草莓种植分布与规模 |
1.2 草莓种植模式 |
1.2.1 平地栽培 |
1.2.2 高垄栽培 |
1.2.3 高架栽培 |
1.2.4 其他种植模式 |
1.3 草莓种植管理 |
2 草莓种植机械化技术现状 |
2.1 耕整与基质管理机械 |
2.1.1 我国耕整与基质管理机械 |
2.1.2 国外耕整与基质管理机械 |
2.2 草莓秧苗移栽机械 |
2.2.1 草莓秧苗的特点 |
2.2.2 我国草莓秧苗移栽机械 |
2.2.3 国外草莓秧苗移栽机械 |
2.3 草莓植保机械 |
2.3.1 草莓栽培的常见病虫害 |
2.3.2 草莓植株的特点 |
2.3.3 我国草莓植保机械 |
2.3.4 国外草莓植保机械 |
2.4 草莓授粉机械 |
2.4.1 草莓授粉的特点 |
2.4.2 我国草莓授粉机械 |
2.4.3 国外草莓授粉机械 |
2.5 草莓采收机械 |
2.5.1 草莓采收的特点 |
2.5.2 我国草莓采收机械 |
2.5.3 国外草莓采收机械 |
2.6 草莓田间转运机械 |
3 我国草莓生产机械化发展分析 |
3.1 草莓生产机械化的现实基础 |
3.2 草莓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 |
3.3 草莓生产装备与技术发展展望 |
3.3.1 与农艺的深度融合 |
3.3.2 信息化 |
3.3.3 休闲化 |
(4)邯郸地区草莓种植基质筛选及生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可行性分析 |
1.5 邯郸地区草莓栽培模式调查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草莓 |
2.1.2 供试基质 |
2.1.3 供试加州新小绥螨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草莓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测定 |
2.3.2 草莓植株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3 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基质对草莓的影响 |
3.1 基质对草莓生长势的影响 |
3.1.1 基质对草莓株高的影响 |
3.1.2 基质对草莓茎粗的影响 |
3.1.3 基质对草莓叶面积的影响 |
3.2 基质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 基质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1 基质对草莓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3.3.2 基质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3.3 基质对草莓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3.3.4 基质对草莓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4 基质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4.1 基质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 |
3.4.2 基质对草莓单株果数的影响 |
3.4.3 基质对草莓单株果重的影响 |
3.4.4 基质对草莓亩产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草莓叶螨对草莓的危害及加州新小绥螨对其防治效果 |
4.1 草莓叶螨的发生时期及种群动态 |
4.2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生长势的影响 |
4.2.1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株高的影响 |
4.2.2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茎粗的影响 |
4.2.3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叶面积的影响 |
4.3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4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4.4.1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4.3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4.4.4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4.5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 |
4.4.6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单株果数的影响 |
4.4.7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单株果重的影响 |
4.4.8 不同密度草莓叶螨对草莓亩产量的影响 |
4.5 使用不同密度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叶螨的控制效果 |
4.6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生长势的影响 |
4.6.1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株高的影响 |
4.6.2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茎粗的影响 |
4.6.3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叶面积的影响 |
4.7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8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4.8.1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4.8.2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8.3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4.8.4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8.5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 |
4.8.6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单株果数的影响 |
4.8.7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单株果重的影响 |
4.8.8 使用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亩产量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草莓基质栽培模式优化 |
5.1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生长势的影响 |
5.1.1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株高的影响 |
5.1.2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茎粗的影响 |
5.1.3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叶面积的影响 |
5.2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3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5.3.1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5.3.2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5.3.3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5.3.4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5.4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5.4.1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 |
5.4.2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单株果数的影响 |
5.4.3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单株果重的影响 |
5.4.4 草莓栽培模式优化使用对草莓亩产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成安县草莓生产主体经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成安草莓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草莓产业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草莓产业研究的现状 |
1.2.1.1 国外经营主体研究 |
1.2.1.2 国外生产模式研究 |
1.2.1.3 国外销售情况研究 |
1.2.2 国内草莓产业研究现状 |
1.2.2.1 国内经营主体研究 |
1.2.2.2 国内生产模式现状 |
1.2.2.3 国内销售情况研究 |
1.3 国内外产业研究对比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概念界定 |
1.6.1 普通草莓种植户 |
1.6.2 草莓家庭农场 |
1.6.3 草莓生产企业 |
1.6.4 草莓合作社 |
1.7 本文的创新性研究 |
第2章 成安县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
2.1 河北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
2.1.1 河北省草莓产业生产现状 |
2.1.2 河北省草莓产业生产区域分布现状 |
2.2 成安县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成安县草莓种植现状 |
2.2.2 成安县草莓产业生产区域分布 |
2.3 成安草莓生产经营主体的现状 |
2.3.1 成安草莓普通个体种植户现状 |
2.3.2 成安县草莓生产企业的加工现状 |
2.3.3 成安县草莓休闲农业家庭农场现状 |
第3章 成安县草莓经营主体特征的比较分析 |
3.1 实地调研情况 |
3.2 经营者特征的比较分析 |
3.2.1 经营者年龄特征比较分析 |
3.2.2 经营者学历特征比较分析 |
3.2.3 经营规模特征比较分析 |
第4章 成安县草莓生产经营主体具体案例分析 |
4.1 普通草莓个体种植户 |
4.1.1 普通草莓个体种植户概况 |
4.1.2 普通种植户生产成本分析 |
4.1.3 普通种植户生产特点与市场价格 |
4.1.4 普通种植户与收购者的交易方式 |
4.1.5 普通种植户的宣传方式 |
4.2 成安县草莓休闲家庭农场案例 |
4.2.1 成安县草莓休闲笨妞儿农场概况 |
4.2.2 成安县草莓休闲笨妞儿农场生产规模 |
4.2.3 成安县草莓休闲笨妞儿农场经营状况 |
4.3 成安县草莓生产企业 |
4.3.1 成安县草莓生产企业概况 |
4.3.2 成安县草莓生产企业生产规模 |
4.3.3 成安县草莓生产企业经营模式 |
4.3.4 成安县草莓生产企业销售情况 |
4.4 成安县众信现代化产业园区 |
4.4.1 众信产业园区生产规模 |
4.4.2 众信产业园区经营模式 |
4.4.3 众信产业园区销售情况 |
4.5 对草莓经营主体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成安县草莓产业现状和经营主体存在问题 |
5.1 成安县草莓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5.1.1 草莓苗成活率低,病虫害问题 |
5.1.2 草莓后续产业深加工能力较差 |
5.1.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需 |
5.1.4 周边县区同类草莓产品竞争激烈,品牌建设能力差 |
5.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尚不完善 |
5.2 普通草莓种植户经营状况存在问题 |
5.2.1 老龄化、低学历影响种植技术应用 |
5.2.2 规模经营形成难、鲜果生产效率低 |
5.2.3 销售半径小、销售渠道单一 |
5.2.4 产品单一、产品后续加工不足 |
5.3 成安县草莓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 |
5.3.1 农场采摘基础设施落后 |
5.3.2 休闲农业项目单一、缺乏特色 |
5.3.3 扩大经营困难,经营管理不规范 |
5.4 成安县草莓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
5.4.1 企业经营制度不规范、经营管理存在缺陷 |
5.4.2 资金运营不充足,资金的流动性大 |
5.4.3 企业产前产后服务上存在问题 |
第6章 提升成安县草莓经营主体经营成效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成安县草莓的科技化进程、注重标准化生产 |
6.1.1 提高科技化进程 |
6.1.2 注重标准化生产 |
6.2 推进经营主体共享共赢,协助互助发展 |
6.3 建设品牌化效益,配备合适包装,加强宣传力度 |
6.4 鼓励政府协商合作,增强扶持,促销宣传 |
6.5 完善销售渠道,鼓励新型销售渠道的发展 |
6.6 加快发展成安县草莓新型经营主体,推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 |
6.7 推进实现农业大数据平台与草莓产业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土壤熏蒸与微生物菌剂联用对缓解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的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兰州百合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1.1 兰州百合产业的发展现状 |
1.1.2 兰州百合产业面临的问题 |
1.2 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
1.2.1 连作障碍的危害 |
1.2.2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1.2.3 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
1.3 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及处理方法 |
2.2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2.1 兰州百合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测定 |
2.2.2 兰州百合植株根系生理指标测定 |
2.2.3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兰州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兰州百合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2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兰州百合植株综合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3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兰州百合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4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产量的影响 |
3.2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3.3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 土壤熏蒸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土壤处理对连作百合生长的影响 |
4.2 不同土壤处理对连作兰州百合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3 不同土壤处理对连作兰州百合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不同土壤处理对连作兰州百合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4.5 其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历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建德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特色 |
1.4.2 创新之处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SWOT分析法 |
2.1.4 草莓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理论 |
2.2.2 S曲线增长理论 |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 建德草莓产业现状 |
3.1 草莓发展现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草莓发展历史 |
3.1.3 草莓发展布局 |
3.2 草莓品种类型 |
3.3 草莓发展规模 |
3.3.1 草莓栽培 |
3.3.2 草莓市场规模 |
4 建德草莓种植户实证调查 |
4.1 样本数据 |
4.2 草莓种植户家庭情况 |
4.2.1 学历情况 |
4.2.2 年龄情况 |
4.2.3 收入情况 |
4.3 草莓种植户栽培情况 |
4.3.1 草莓种植起始时间 |
4.3.2 从事其余农业生产调查 |
4.4 草莓种植户使用互联网情况 |
4.4.1 草莓种植户使用互联网销售情况 |
4.4.2 互联网销售分析 |
5 建德草莓产业发展SWOT分析 |
5.1 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S) |
5.1.1 草莓自然条件 |
5.1.2 种植技术优势 |
5.1.3 电子商务发展初见成效 |
5.2 草莓产业发展的机会(0) |
5.2.1 政府重视 |
5.2.2 市场潜力 |
5.2.3 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推进 |
5.2.4 生态文明助力草莓产业 |
5.3 草莓产业的劣势(W) |
5.3.1 文化水平低 |
5.3.2 缺乏深加工产品 |
5.3.3 产业化水平较低 |
5.3.4 市场不健全 |
5.3.5 整体生产技术的制约 |
5.3.6 销售、运输的制约 |
5.3.7 产业融合问题 |
5.4 草莓产业发展的威胁(T) |
5.4.1 全国各地草莓发展迅速 |
5.4.2 草莓市场混乱 |
5.4.3 政策单一 |
5.5 建德草莓产业发展综合分析 |
6 建德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
6.1.1 重视政府对农业科技组织的扶持 |
6.1.2 建立规范的农业推广技术服务队伍 |
6.1.3 加大对草莓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 |
6.2 提高草莓生产技术 |
6.2.1 推广草莓生产技术标准 |
6.2.2 建立草莓产业龙头企业 |
6.2.3 引进优秀草莓品种 |
6.3 打造特色草莓品牌 |
6.3.1 重视食品安全来凸显建德草莓品质 |
6.3.2 互联网助力建德草莓品牌 |
6.3.3 挖掘草莓产品的深加工潜力 |
7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8)长日照、CO2加富对日光温室休眠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莓设施栽培现状 |
1.1.1 国内草莓设施栽培现状 |
1.1.2 国外草莓设施栽培现状 |
1.2 设施栽培草莓休眠研究现状 |
1.2.1 设施栽培草莓休眠生理 |
1.2.2 设施栽培草莓休眠的研究进展 |
1.3 长日照对植物的影响 |
1.3.1 长日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2 长日照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4 CO_2加富对植物的影响 |
1.4.1 CO_2加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2 CO_2加富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5 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时间及方法 |
2.3.1 形态指标测定 |
2.3.2 光合气体指标测定 |
2.3.3 叶绿素SPAD值测定 |
2.3.4 生理指标测定 |
2.3.5 叶片解剖结构观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SPAD值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光合产物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形态特征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光合产物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休眠状态下草莓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下温室温度与光照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室环境对草莓生产的影响研究 |
1.2.2 太阳能光热供暖对温室温度环境的影响研究 |
1.2.3 光伏组件遮阴对温室作物的影响研究 |
1.2.4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应用于温室环境的预测研究 |
1.2.5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供能的温室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温室系统的理论与模型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温室系统的建立 |
2.3 光热供暖系统能量转换模型 |
2.3.1 真空管集热器能量转换模型 |
2.3.2 空气源热泵能量转换模型 |
2.3.3 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的热性能评价模型 |
2.4 太阳能光热温室能量平衡模型 |
2.4.1 温室的维护结构及热负荷 |
2.4.2 温室的供暖能量模型 |
2.5 光电能量转换模型 |
2.5.1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及性能 |
2.5.2 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及能量转换模型 |
2.5.3 光伏组件的遮阴及透光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供暖温室对草莓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太阳能温室两类供暖系统的设计与搭建与草莓的选种 |
3.2.1 阶梯式和平行式供暖温室的搭建 |
3.2.2 草莓的选种 |
3.3 阶梯式供暖系统 |
3.3.1 阶梯供暖模式的温室环境测试与分析 |
3.3.2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阶梯供暖方式的温度环境分析 |
3.3.3 阶梯式供暖模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能效分析 |
3.4 平行式立体供暖系统 |
3.4.1 平行式立体供暖模式下的温度环境测试与分析 |
3.4.2 平行式供暖模式供暖能效分析 |
3.5 两类供暖模式的温度环境对草莓的影响 |
3.5.1 阶梯式供暖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5.2 平行式立体供暖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组件遮阴下温室光照环境对草莓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安装不同光伏组件的温室及草莓样本的布局 |
4.2.1 光伏温室的构建 |
4.2.2 草莓样本的布局 |
4.3 光伏组件的I-V特性及光电转换量 |
4.3.1 不同光伏组件的I-V特性 |
4.3.1.1 不透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光伏特性 |
4.3.1.2 半透明单晶硅组件的光伏特性 |
4.3.2 不同光伏组件的倾角及发电量 |
4.4 光伏组件的遮阴对温室光照环境的影响 |
4.4.1 光伏组件的透光率 |
4.4.2 光伏组件的遮阴面积的测试与模拟 |
4.5 光伏温室的遮阴对草莓特性的影响 |
4.5.1 半透明单晶硅组件对草莓特性的影响 |
4.5.2 不透明多晶硅光伏组件对草莓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温室的设计与构建 |
5.2.1 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对温室温度环境的控制 |
5.2.2 光伏组件对光照环境的遮阴控制 |
5.2.3 温室的环境参数监测 |
5.2.4 温室内草莓的配置与监测 |
5.3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影响温室环境分析 |
5.3.1 温室的温湿度环境分析 |
5.3.2 温室的光照环境分析 |
5.3.3 太阳能温室光热电能量分析 |
5.4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的温光环境对草莓的影响 |
5.4.1 温室的温光环境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
5.4.2 温室的温光环境对草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的温室环境及草莓生长的预测 |
6.1 引言 |
6.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6.2.1 理论模型的建立 |
6.2.2 模型的评价指标 |
6.3 太阳能温室环境参数及草莓生长预测建模 |
6.3.1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温室的建模 |
6.3.2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设计 |
6.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
6.4.1 温室环境参数的变化特征 |
6.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温室环境的预测与验证 |
6.4.3 模型的评价 |
6.4.4 基于草莓最佳生长指数对温室环境的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及其生长结果对昼夜温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草莓的分类 |
3 草莓生产现状 |
3.1 世界草莓生产现状 |
3.2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 |
3.3 我国四季草莓生产现状 |
4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温度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
4.2 温度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温度对植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 温度对四季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 |
1 调查方法 |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内容 |
2 调查结果 |
2.1 福建省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调查 |
2.2 福建省草莓种种植区分布 |
2.3 福建省草莓主栽品种 |
2.4 福建省草莓种植模式 |
2.5 福建省草莓批发、采摘平均售价比较 |
3 调查总结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拟解决措施 |
第三章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生物学指标测定 |
1.2.3 光合参数测定 |
1.2.4 果实品质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植株性状的影响 |
2.2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生育期的影响 |
2.3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1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2.3.2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2.3.3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胞间CO_2 浓度(Ci)的影响 |
2.3.4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2.4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2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比较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成活率统计 |
1.3.2 植株性状测定 |
1.3.3 物候期观察 |
1.3.4 花粉活力测定 |
1.3.5 产量测定 |
1.3.6 抗病虫性调査 |
1.3.7 品质指标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生物学特性比较 |
2.1.1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成活率比较 |
2.1.2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植株性状比较 |
2.1.3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物候期比较 |
2.1.4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花粉活力比较 |
2.1.5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产量比较 |
2.1.6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抗病虫害比较 |
2.2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果实品质比较 |
2.2.1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外观品质比较 |
2.2.2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果实硬度比较 |
2.2.3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理化品质比较 |
3 讨论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果实品质 |
3.3 综合评价 |
4 小结 |
第五章 四季草莓山地高效栽培技术总结 |
1 栽培管理 |
1.1 品种选择 |
1.2 园地选择 |
1.3 土壤准备 |
1.4 起垄 |
1.5 定植 |
2 肥水管理 |
2.1 施肥 |
2.2 水分 |
3 植株管理 |
4 病虫害防治 |
5 采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草莓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D]. 岳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草莓果实品质评价及香气资源挖掘[D]. 倪溢楠. 扬州大学, 2021(09)
- [3]草莓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刘继展,吴硕. 农业机械学报, 2021(05)
- [4]邯郸地区草莓种植基质筛选及生防技术研究[D]. 邢庆兵.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5]成安县草莓生产主体经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郝竞欣.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6]土壤熏蒸与微生物菌剂联用对缓解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的作用效应研究[D]. 张立彭.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建德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侃.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8]长日照、CO2加富对日光温室休眠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D]. 张卓.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太阳能光热电耦合模式下温室温度与光照对草莓生长的影响[D]. 唐伊恋.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10]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及其生长结果对昼夜温度的响应[D]. 郑爱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