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一、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安璇璐[1](2020)在《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迸发出无限的发展力量,但技术发展的背后也滋生出了不少问题。技术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实现了全球化的信息传递,信息中的异质文化元素在不断产生交流,进而融合,全球视角下文化个性的渐行渐远影响到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在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下,蕴含长期性、地域性、包容性以及持续性的地域文化是稳定文化个性、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效办法。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统领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也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更是地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应用新媒体传播地域文化,树立一个地域的文化形象十分重要。鄂尔多斯是一座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和曾经备受争议的城市,其城市形象的转变极具戏剧性,其转折起伏的过程中地域文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媒体的力量更是如影随形。因此本文选取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地方新媒体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情况,并从中进一步探寻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的三个影响力和公信力较稳定的地方新媒体半年内报道内容的量化和质化研究,探究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对鄂尔多斯地域文化的呈现情况。此外利用访谈的方式对非鄂尔多斯市人员进行受众调查,获得外部受众对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形象更为详细的认知情况。借此来进一步探究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关于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内容报道的传播效果。综合以上研究,研判地方新媒体在地域文化传播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找到提升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的有效策略。研究发现,在地域文化的呈现方面,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高度重视本土传统文化,同时也很重视文化内涵在传承中的不断更新。关于文化的推文多以正面宣传为主,善于与盟市以外影响力大的媒体形成联动来加强对鄂尔多斯宣传,通常多为“成绩视角”、“荣誉高度”。但是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也存在着内容同质化、传播手段形式单一等问题。笔者对受众的访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鄂尔多斯的地方新媒体对本地以外受众的吸引力较小。这进一步应证了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传播效果不容乐观的现状。此外,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笔者还发现外地受众对鄂尔多斯地方文化浓郁的旅游、饮食热情不高,对较高的物价水平评价较低,但是对鄂尔多斯热情淳朴的人文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治安状况评价很高。鄂尔多斯这座城市,既拥有丰厚文化底蕴,又兼备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意识,还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若今后能够在重视地域文化传播力度的基础上,再强化打造精品内容,优化传播渠道和手段,加强受众分析,增添产品和内容走出去的新鲜活力,就能让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成为用实力说话的能力型媒体。这样才能扩大对鄂尔多斯地域文化的宣传,给鄂尔多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陈小琴[2](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郭跃[3](2017)在《敦化满族“颁金节”研究》文中提出满族"颁金节"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满族同胞的号召下逐渐兴起的节日。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各地满族"颁金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敦化满族"颁金节"的实践既具有东北颁金节重视"祭祖"的文化特色,又积极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文化。这种尝试为扩大"颁金节"的影响力,提高节日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民族学研究理论,在吉林省敦化市进行多次田野调查,并全程参与2016年敦化满族"颁金节"",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满族"颁金节"的发展历史,详细描述了 "颁金节"节日时间、节日称谓的确立过程,并总结了"颁金节"在各地的实践情况。本文着重关注了敦化满族"颁金节""的节日空间,提出作为节日活动场的清祖文化园为"颁金节"提供了历史和文化场景,并开发了清始祖布库里雍顺等敦化满族地方文化资源。同时,对敦化满族"颁金节"的仪式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对仪式过程中的后台准备、前台展示和观看效果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探讨节日的各个主体在节日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背后的动机,从中看出多主体合作下的敦化满族"颁金节",通过全景式的满族文化展示和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逐渐获得全社会的接纳。敦化满族"颁金节"的成功举办,为促进满族的文化和身份自觉,增进民族互信、和谐的良好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于提升敦化市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多元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带动城市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拓男[4](2014)在《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与人口的迅速增长,致使城市一直都处于不断建设、不断扩张的状态。在城市景观中忽视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不同地域的城市景观设计几乎没有差别,“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体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当今景观行业不断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对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明景观设计、地域性与文化符号三者的概念及关系,以景观设计、符号学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其次,对长春市的自然地理、历史变革与地域文化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归纳出长春市特色地域文化与优势地域文化;阐述长春市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对象、符号形式与符号解释;分析长春市的景观现状。再次,归纳总结出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应用原则,对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进行凝练与挖掘。最后,探索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做出科学系统的整体构建。

张美迪[5](2014)在《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通过运用社会学、音乐学、旅游学等学科进行研究,针对延边旅游活动中涉及的朝鲜族音乐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本文着力做了“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并找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发展性对策及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三个内容。第二章是延边旅游业与朝鲜族音乐的概况。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对延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朝鲜族音乐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第三章着重的分析了朝鲜族音乐与延边旅游业的关系。这里分析阐述了朝鲜族音乐在延边旅游业发展中的影响和在发展中遇到问题;第四章根据第二、第三章分析的朝鲜族音乐在延边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出扩大朝鲜族音乐影响的相关对策及可行的建议:第一、重点打造民族特色音乐旅游品牌,以主题音乐节或者旅游景点专场晚会的形式带动延边旅游业的发展;第二、丰富旅游音乐的内涵,让旅游音乐成为扩大旅游地知名度的有力文化载体,策划旅游音乐;第三、建立民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机制,加大对朝鲜族音乐的保护力度,不断的开发、保护、传承好朝鲜族的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朝鲜族民俗音乐节、艺术节、文化节以及民俗节庆等旅游产品,将根据环保性能演变,让游客乐在此,从民俗节庆中欣赏民族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在当地的节日里体验那种无拘无束的狂欢,并从中获得感染和熏陶,获得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使用这些民俗节庆活动,依靠整体包装,以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发展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活动,提高延边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发展。

张魏[6](201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情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权,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丰富而宝贵的遗产是我国广大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的热潮已经席卷全球,学术界专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更加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科学合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在理论与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基于此,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方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划分为游客行为子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子系统、旅游开发企业子系统和政府行为子系统共四个子系统,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动态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模型,深入探讨旅游开发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演化规律。通过对现实状况的动态模拟仿真,从时间的维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游客行为的特征和趋势进行研究,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改变,分析不同策略的仿真结果以获得相应的旅游开发对策和建议,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开发,做到最有效率地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介绍相关理论研究,简要的论述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要运用到的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分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系统动力学。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原则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系统动力学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特点、适用性及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基本步骤。二、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其中许多却面临消失的危险,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保护资金缺乏、传承后继乏人、规模过小及大众参与不够;在此背景下,本文接着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旅游开发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保护资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促进非遗文化价值的更深层次挖掘以及可以很好地宣扬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最后,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两种发展趋势和动态循环,分别是加强型动态循环和抑制型动态循环。现实中,这两种循环类型并不会单独运行,事实上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是并存的,我们不能够单纯研究其积极有效的一面而导致过分乐观,也不能只看其消极影响而导致过分的排斥。我们应该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运用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科学地分析问题和作出相应的对策。三、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进行动态机制的分析研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该章节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建模目的与模型边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目的是要寻找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演变特点的内在结构,进而为政府和旅游开发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第二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方面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越高,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都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旅游开发既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也有消极的破坏影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动态反馈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发展将呈现出非线性复杂的关系;第三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子系统分析与子系统因果图,按照一般的旅游发展动力学系统子系统的划分方式,一个完整的系统往往被划分为需求子系统、引力子系统、中介子系统及支持子系统四个部分,基于此,本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划分为游客行为子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子系统、旅游开发企业子系统和政府行为子系统共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最后一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为了详细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综合以上四个子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利用Vensim软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主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四、最后本文将上述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于云南省石林县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立了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模型仿真分析了保护区旅游开发系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并通过修改主要变量的值来模拟不同的策略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保护和开发的可行性对策建议,本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构建了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对糯黑村传统文化和旅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其旅游开发的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别建立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研究其系统结构,包括系统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存量流量关系等等内容。第二,通过改变决策变量,模拟仿真相关因素对保护区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影响。模型选取了三个主要变量用于评价糯黑非遗旅游开发的效果,这三个变量分别是糯黑传统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其中糯黑传统文化保护程度反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糯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效果,而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反映旅游发展效果。通过分析模型中的政府监管、糯黑传统文化保护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年投入资金、市场推广的年投入资金和游客平均消费等主要变量的变动,来研究以上这些变量对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影响。第三,结合对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系统的分析和模型的仿真结果,提出关于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在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实现糯黑彝族传统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应科学合理地编制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发展规划:政府应加强对旅游开发企业和遗产传承人的监督和管理;应确保糯黑传统文化保护资金的投入;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到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市场推广中;应制定适当的旅游商品、服务等的价格;应调整旅游开发资金投入的分布结构。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化保护角度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做出一定的贡献。

包乌兰托亚[7](2013)在《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其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涉及面广、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关联度大,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是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发展层次,实现农业战略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能力的提高、居民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休闲农业已从萌芽起步、初步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体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解析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特征、功能和价值,基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产业系统、支撑系统对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作用,分析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开发基础与运行机理。在对休闲农业资源类型、价值与开发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模拟并分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40个城市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的传导路径与关键因素,进而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布局模式和组织模式,并提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化机制与具体措施,为不同等级城市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我国休闲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休闲农业发展的概念体系与基本理论。对休闲农业产业系统相关概念,包括休闲与休闲产业、农业与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产业化与休闲农业产业化等进行了界定,系统探讨了休闲农业体系的基本内涵、构成、特征、结构、功能、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理论及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2)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路径分析。明确休闲农业资源分类原则,将休闲农业资源具体分为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生态资源三大类,分析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路径与开发方式。(3)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分析与评价。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从审美价值、参与价值、文化价值、集群价值、科学价值五方面,对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40个城市的休闲农业资源价值进行评价。根据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构成要素的分析,将开发基础系统分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产业系统、支撑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部17个城市、中部6个城市、西部13个城市、东北部4个城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进行量化辨识与等级划分,进而分析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各子系统及复合系统发展状态的时间演变轨迹和空间差异特征,判断40个代表性城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化开发能力。(4)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分析。在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的核心要素,并分析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经过提出假设、构建模型、拟合评价、调整修正、结果检验等步骤,对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条件与形成机理进行定量模拟;总结出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的传导路径与关键因素,据此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结构模型。(5)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构建。根据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及运行机理的研究结论,提出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包括产业经营模式、产业布局模式及产业组织模式。(6)休闲农业产业化保障措施。从政策法律、市场基础、运行机制、集群战略、人才体系、标准体系等方面,提炼出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的保障机制与具体措施。

陈涛[8](2013)在《篮球运动呈现地域文化现象的透视 ——以中国·吴江“震泽杯”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为例》文中指出体育赛事的举办给城市带来显着的眼球效应,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也为举办地的形象传播带来独特的优势,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吴江,了解姚长子篮球赛的举办现状,分析赛事对于吴江城市形象打造的多方面作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姚长子篮球赛的举办等具体情况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震泽杯”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持久发展和对吴江地域文化的推广以及吴江城市形象传播。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多种载体中,城市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地域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开展,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也随之展开,而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积淀、留存下来的那些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文化特色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2.城市体育赛事品牌的发展对举办地有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硬件设施,突显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等影响。3.在姚长子篮球赛对吴江城市形象以及地域文化传播的事例中分析得出,姚明效应在吴江震泽地区有很深的影响,进而促进当地篮球运动的开展和姚长子邀请赛的举办,同时也是对吴江震泽地区城市形象和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4.姚长子篮球赛的举办有利于提高吴江城市开放程度,文化品位与市民素质;影响居民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观念不断加深;构建市民团结合作的社会心态,公平竞争的精神得到弘扬。姚长子篮球赛作为本土赛事,有利于宣传吴江的悠久的历史与城市内涵,对吴江城市形象的传播可以产生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进效应。5.举办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挥更大的政府职能、赛事组织内容规划缺失、媒体资源相对分散。

耿孝臣[9](2013)在《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居于五金之一的锡金属,在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锡金属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铜的硬度,改善其铸造性能而成为当时的贵重金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铜器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步削弱,锡金属的地位也随之削弱,从早期的贵重金属成为庶民皆可使用的金属,就这一点来说,它有别于一直居于贵重金属地位的金银,至明代,它已经成为可以满足不同身份、不同层次人们需要的器物。也正因为锡金属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在古人的生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锡器一直不似端庄大方、凝重典雅的青铜器和璀璨的金银器,能够得到浓墨重彩的关注,可以说,含蓄质朴的锡器在器物艺术中一直未得到正史的关注,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全面的研究也少有人问津。本文结合广阔的社会背景,考察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的历史发展状貌,从其孕育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传统以及成熟的表现来探询锡制产品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了解其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揭示其造型纹饰特征,梳理锡制产品与其它相同和不同时代工艺美术品类之间的关系,进而剖析中国锡制产品造型与纹饰所蕴含的人类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内涵,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探寻其发生演变的规律及其美学特征。这一研究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广阔深沉的生活世界,更可以让我们探寻、体悟当时的人们用锡金属表现出的设计形态所体现出来的种种设计意识,对于古代人设计意识的探寻,对今天的设计艺术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本文也关注了锡制产品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对不同地域锡制产品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对其与国外锡制产品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当下中国的锡制产品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淼[10](2012)在《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 ——基于2006-2010年的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旅游节庆是基于区域自然、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等资源特色,经过节庆形式的系统策划、开发和营销,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从而被旅游业所利用,为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效益的一种特殊旅游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各地旅游节庆的兴起,旅游节庆越来越成为城市形象营销、城市升级转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手段。但是,我国的旅游节庆发展中出现了过多、过滥,盲目化、无序化趋势较为突出。为此,亟需从理论上对我国现代节庆的特征进行总结,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本研究选择以我国发布旅游节庆消息较为权威的《中国旅游报》、中华节庆网(http://www.jj-01.com/index.html)、中国节庆网(http://www.comfort-i.com)等报刊、网站作为统计对象,对其2006-2010年间刊载的旅游节庆进行逐次统计,共获得我国大陆现代旅游节庆404个。通过对这些现代旅游节庆的举办时间、举办地点、节期、主题、举办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我国现代旅游节庆具有如下特征。(1)2006~2010年间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月季集中指数为3.92,总体上较分散;如果按照四季统计,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尤以4月、9月、10月举办的旅游节庆最多。旅游节庆的节期以中、短期为主,集中在15-30天、4-7天和3天内等时间段。(2)2006~2010年间举办的404个旅游节庆活动,在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地理集中指数G=21.17,总体上较为分散。但浙江、山东、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举办的旅游节庆最多,陕西、青海、江西、西藏等中、西部地区举办的旅游节庆较少,呈现出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的不均衡特征。(3)2006~2010年间我国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以餐饮物产类、自然生态类、历史文化类主题为主,科技体育类、博览会展类主题较少。反映了我国现代旅游节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4)2006-2010年间我国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绝大多数由政府、行业协会主办或联合主办;在政府主办的旅游节庆中,多由省、市级政府主办。

二、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对地域文化的研究
        2.国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
        3.国内对鄂尔多斯形象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量化研究方法
        3.质化研究方法
        4.访谈法
一、地域文化形象概述
    (一)地域文化形象的概念
        1.文化
        2.地域文化
        3.文化形象
        4.地域文化形象
    (二)地域文化形象的特点
    (三)地域文化形象的意义及功能
二、地方新媒体的地域文化呈现与分析
    (一)量化呈现与分析
        1.阅读量分布
        2.主题分布情况
        3.作品情感倾向情况
        4.主题与阅读量
        5.小结
    (二)质化呈现与分析
        1.选题丰富的本土传统文化
        2.与时俱进“刷新”文化内涵
三、受众认知的鄂尔多斯
    (一)整体印象:“在场”与否的极端反转
    (二)消费文化:体验之后的期待差距
    (三)媒介接触:本土媒介的“粘度”缺失
    (四)城市印象:由内及外的文化认同
        1.鄂尔多斯人
        2.鄂尔多斯的饮食
        3.鄂尔多斯的治安
        4.鄂尔多斯的生态
四、地方新媒体传播策略升级
    (一)打造精品内容,实现“多屏”互动
    (二)多层矩阵报道,精准定位受众
    (三)建立双向思维,强化多面回应
    (四)加强受众分析,完善媒体议程
    (五)提高创新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2)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3)敦化满族“颁金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满族"颁金节"的兴起
    2.1 源自诏书的节日时间
    2.2 满汉合璧的节日称谓
    2.3 仪式各异的节日活动
第三章 敦化清祖园与满族"颁金节"
    3.1 敦化满族的修祠缘起
    3.2 清祖祠与布库里雍顺
    3.3 多元舞台:清祖文化园
        3.3.1 宗祠的神圣性
        3.3.2 文化景观的符号性
        3.3.3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
第四章 敦化满族"颁金节"的仪式过程
    4.1 序曲:场景布置
        4.1.1 扮演角色
        4.1.2 布置祭坛
    4.2 高潮:祭祖仪式
        4.2.1 进香献帛
        4.2.2 宣读祭文
        4.2.3 祭祀始祖
        4.2.4 萨满表演
        4.2.5 祭天地星辰
    4.3 尾声:文化展示
    4.4 余韵:游客参与
第五章 敦化颁金节的社会影响
    5.1 满族:文化自信与身份自觉
        5.1.1 重拾文化自信
        5.1.2 唤醒身份自觉
    5.2 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
        5.2.1 提升城市文化品牌
        5.2.2 助力旅游经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4)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景观设计与符号学的相关概念综述
    2.1 景观的相关概念
        2.1.1 景观的含义
        2.1.2 景观的分类
        2.1.3 景观设计的特征
    2.2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2.1 地域
        2.2.2 地域文化
    2.3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2.4 符号学的相关概念
        2.4.1 符号的概念
        2.4.2 符号的基本属性
        2.4.3 符号的演变过程
        2.4.4 地域性与文化符号
    2.5 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与研究符号的意义
        2.5.1 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5.2 研究符号学的意义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春市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中符号的释义
    3.1 长春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变革
    3.2 长春市地域文化
        3.2.1 特色地域文化
        3.2.2 优势地域文化
    3.3 长春市景观设计中符号的释义
        3.3.1 长春市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对象
        3.3.2 长春市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形式
        3.3.3 三种符号形式之间的关系
        3.3.4 长春市景观设计中的符号解释
    3.4 长春市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4.1 城市景观的优点
        3.4.2 目前存在的问题
        3.4.3 产生问题的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索
    4.1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4.1.1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1.2 符号的地域共识性原则
        4.1.3 城市的文脉延续性原则
        4.1.4 文化的整体多样性原则
    4.2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凝练
        4.2.1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挖掘
        4.2.2 景观中地域性文化符号转变
        4.2.3 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中的传播媒介
    4.3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4.3.1 在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应用
        4.3.2 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4.3.3 在环岛广场景观中的应用
        4.3.4 在居住小区景观中的应用
        4.3.5 在单位附属景观中的应用
    4.4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整体构建
        4.4.1 构建依据
        4.4.2 适用范围
        4.4.3 构建策略
        4.4.4 总体目标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延边旅游业与朝鲜族音乐的概况
    2.1 延边旅游业的概况
    2.2 朝鲜族音乐概况
第三章 朝鲜族音乐与延边旅游业的关系
    3.1 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的影响
    3.2 延边旅游业中朝鲜族音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扩大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建议
    4.1 重点打造特色音乐旅游品牌
    4.2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制定旅游音乐
    4.3 建立民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机制,加大对朝鲜族音乐的保护力度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2.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原则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2.3 系统动力学
        2.3.1 系统动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2.3.2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2.3.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2.3.4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2.3.5 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分析
        3.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3.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分析
    3.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2.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3.2.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动态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4.1 建模目的与模型边界
        4.1.1 动力学模型建模目的
        4.1.2 动力学模型系统边界的确定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
        4.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4.2.2 子系统划分原则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子系统分析与子系统因果图
        4.3.1 游客行为子系统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子系统
        4.3.3 旅游开发企业子系统
        4.3.4 政府行为子系统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4.1 模型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图及流图设计
        4.4.2 模型的描述
        4.4.3 模型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应用研究——以云南省石林县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为例
    5.1 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
        5.1.1 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状况
        5.1.2 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基本情况分析
    5.2 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2.1 建模目的
        5.2.2 系统边界的确定
        5.2.3 模型的假设条件
        5.2.4 模型的参数设置
        5.2.5 系统动力学模型
    5.3 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5.3.1 模型验证
        5.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5.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5.4 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附录B 2008年—2012年糯黑传统文化保护程度数值的确定

(7)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1.2.2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概念体系与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解析
        2.1.1 休闲与休闲产业
        2.1.2 农业与休闲农业
        2.1.3 休闲农业资源
        2.1.4 休闲农业产业化
    2.2 休闲农业的产业内涵
        2.2.1 休闲农业的特征
        2.2.2 休闲农业的功能
        2.2.3 休闲农业的意义
        2.2.4 休闲农业的趋势
    2.3 休闲农业的基本理论
        2.3.1 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2.3.2 休闲农业产业化与空间布局的基本理论
3 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路径分析
    3.1 休闲农业资源分类
        3.1.1 休闲农业资源分类原则
        3.1.2 休闲农业资源具体分类
    3.2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
        3.2.1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规模
        3.2.2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类型
        3.2.3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布局
        3.2.4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特点
        3.2.5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3.3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3.3.1 经济环境因素
        3.3.2 社会环境因素
        3.3.3 产业环境因素
        3.3.4 政策环境因素
    3.4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路径分析
        3.4.1 休闲农业资源游憩机会分析
        3.4.2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经营类型
        3.4.3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空间布局
        3.4.4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组织模式
4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分析与评价
    4.1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价值评价
        4.1.1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选取
        4.1.2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1.3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4.2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指标构建
        4.2.1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原则
        4.2.2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指标确定
        4.2.3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4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等级划分标准设定
    4.3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综合评价
        4.3.1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等级划分与评价
        4.3.2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的时间演变分析
        4.3.3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的空间分异分析
5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分析
    5.1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影响因子分析
    5.2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的模型构建
        5.2.1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拟合模型选择
        5.2.2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假设体系提出
        5.2.3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概念模型构建
    5.3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拟合验证
        5.3.1 运行机理模型拟合与评价
        5.3.2 运行机理模型调整与修正
        5.3.3 运行机理假设体系检验与分析
    5.4 休闲农业产业化的传导路径及关键因素分析
        5.4.1 休闲农业产业化的传导路径
        5.4.2 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5.4.3 休闲农业产业化运行机理的结构模型
6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构建
    6.1 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6.1.1 生态观光园模式
        6.1.2 农业主题公园模式
        6.1.3 科技农园模式
        6.1.4 休闲农庄模式
        6.1.5 特色乡镇模式
    6.2 休闲农业产业化布局模式
        6.2.1 城市近郊布局模式
        6.2.2 城市中远郊布局模式
        6.2.3 特色农区布局模式
        6.2.4 景区与旅游线路布局模式
    6.3 休闲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6.3.1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6.3.2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
        6.3.3 政府主导模式
        6.3.4 村集体主导模式
7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保障措施
    7.1 完善休闲农业产业化政策环境
        7.1.1 设立专业管理机构
        7.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1.3 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1.4 推行惠农土地政策
        7.1.5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7.2 夯实休闲农业产业化市场基础
        7.2.1 整合休闲农业资源
        7.2.2 选择资本运作模式
        7.2.3 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7.2.4 建设信息网络平台
        7.2.5 发挥科研支撑作用
    7.3 提高休闲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
        7.3.1 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7.3.2 加强龙头企业带动
        7.3.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3.4 健全产业中介组织
        7.3.5 优化产业组织模式
    7.4 实施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战略
        7.4.1 构建与延伸产业链
        7.4.2 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7.4.3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7.5 建立休闲农业产业化人才体系
        7.5.1 培养专业人才
        7.5.2 提高经营素质
        7.5.3 开展技能培训
        7.5.4 大力引进人才
    7.6 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化标准体系
        7.6.1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7.6.2 标准体系制定层次
        7.6.3 标准体系制定内容
    7.7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篮球运动呈现地域文化现象的透视 ——以中国·吴江“震泽杯”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概念的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问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文化与地域的融合
        3.1.1 地域文化与城市
        3.1.2 城市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3.1.3 吴江城市形象的现状
        3.1.4 吴江城市形象的定位
    3.2 城市品牌文化中的体育赛事
        3.2.1 城市品牌分类与体育赛事
        3.2.2 体育赛事的开展对举办城市的影响
        3.2.3 体育赛事与吴江城市形象定位
        3.2.4 吴江城市形象的传播
    3.3 姚明效应对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举办的促进作用
        3.3.1 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简介
        3.3.2 社会文化视角分析姚明效应对吴江震泽产生的影响
    3.4 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的开展对吴江城市形象的影响
        3.4.1 对吴江市民产生的影响
        3.4.2 对吴江城市形象传播产生的效应
    3.5 举办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1 发挥更大的政府职能
        3.5.2 赛事组织内容规划缺失
        3.5.3 媒体资源相对分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参考文献
6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7 附录
8 致谢

(9)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锡”
        二、 “锡镴”
        三、 “锡器”与“锡制产品”
        四、 “中国”与“锡”
第一章 中国锡制产品溯源
    第一节 “锡”金属的发现
        一、 锡的属性及其特征
        二、 世界及中国锡矿资源及分布
    第二节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肇始及其发展
        一、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
        二、 中国传统锡器的肇始
        三、 中国传统锡器在历史上的发展及锡金属的社会地位
        四、 中国锡制产品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锡器的制作设备、工具及工艺
    第一节 传统锡器制作设备与工具
        一、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设备
        二、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工具
        三、 制作传统锡器相关的各类材料
    第二节 传统锡器制作工序流程与装饰工艺
        一、 制作传统锡器的工序流程
        二、 传统锡器的装饰工艺之技法
    第三节 传统锡器制作与其他工艺之间的关系
        一、 冶炼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各类精良工具制作的物质基础
        二、 其他工艺为锡工艺的发展奠定的技术基础
        三、 锡工艺在其他工艺基础上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与纹饰
    第一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
        一、 以功能来分的传统锡制品的基本类型
        二、 典型传统锡器——锡壶的造型样式分析
    第二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纹饰
        一、 传统锡器的主要纹饰
        二、 传统锡器纹饰的意涵
    第三节 锡制产品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间的相互关系
        一、 锡器与陶瓷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二、 锡器与青铜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三、 锡器与金银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第四章 锡制产品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节 锡制产品在民俗活动中的运用
        一、 婚俗中的锡制品
        二、 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中的锡制品
    第二节 锡制日常生活产品的文化内涵
        一、 由茶文化的带动产生的锡制产品
        二、 由酒文化衍生的锡制产品
第五章 锡制产品的现代发展
    第一节 中国锡制产品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
        一、 国内大陆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二、 台湾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三、 国内锡制产品之交流及工艺特征比较
    第二节 中外锡制产品之传播与交流
        一、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传播
        二、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
附录
后记

(10)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 ——基于2006-2010年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旅游节庆研究述评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重点、难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归纳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图表法
第2章 旅游节庆的理论基础
    2.1 旅游节庆的产生
    2.2 旅游节庆的概念
    2.3 旅游节庆的类型
        2.3.1 根据旅游节庆的起源和内容分类
        2.3.2 根据旅游节庆的等级及影响范围分类
        2.3.3 根据旅游节庆的主题分类
    2.4 旅游节庆的运作管理模式
    2.5 旅游节庆的特点
    2.6 旅游节庆的作用
第3章 资料的收集与统计
    3.1 统计时段
    3.2 统计对象
    3.3 统计内容
    3.4 统计原则
    3.5 统计结果
第4章 2006~2010年间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
    4.1 旅游节庆的时间特征
        4.1.1 月份分布
        4.1.2 季节分布
        4.1.3 节期
    4.2 旅游节庆的空间特征
        4.2.1 省际空间分布
        4.2.2 在三大经济地带的空间分布
    4.3 旅游节庆的主题特征
    4.4 旅游节庆的主办单位
        4.4.1 旅游节庆主办单位的级别
        4.4.2 旅游节庆主办单位的性质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地方新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研究[D]. 安璇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
  • [3]敦化满族“颁金节”研究[D]. 郭跃. 延边大学, 2017(01)
  • [4]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拓男. 吉林建筑大学, 2014(04)
  • [5]朝鲜族音乐对延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D]. 张美迪. 延边大学, 2014(01)
  • [6]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D]. 张魏.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4)
  • [7]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 包乌兰托亚.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8]篮球运动呈现地域文化现象的透视 ——以中国·吴江“震泽杯”姚长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为例[D]. 陈涛. 苏州大学, 2013(11)
  • [9]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 耿孝臣. 苏州大学, 2013(09)
  • [10]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 ——基于2006-2010年的统计分析[D]. 于淼. 西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第二届关东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