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姿晰[1](2018)在《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细结构及古气候重建》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格局变化剧烈,植物群面貌焕然一新。中新世是新生代重要的过渡时期,探讨该时期地球环境演变、生物演化与气候变迁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陆生植物化石为地史时期生物演化留下了最直接的证据,同时为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低纬度中保存新生代化石最好的地区之一,我们在中新统发现了众多保存较好的植物化石,对认识中国新近纪低纬度植物演化和古气候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福建漳州中新世佛昙植物群中植物大化石(果实、种子和叶片)的宏观形态和微细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与现生种的对比、聚类等方法,确定了其合理的分类位置。共鉴定化石8科16属37种,包含已公开发表的新种9个(其中在线发表新种6个),待发表的新种9个:包括被子植物化石5科13属33种,蕨类植物化石2科2属2种,附生真菌1科1属2种。结合全球化石记录,对福建佛昙植物群中部分重要类群的起源与地理变迁进行了分利用热带代表性植被对漳浦佛昙植物群古气候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植物大化石叶相分析法(LMA和CLAMP)对气候因子进行了定量重建与分析。本文报道了全球首例具三个叶尖的血桐属叶片化石Macaranga zhangpuensis;当前化石为全球血桐属化石中纬度最高的记录。对樟科(Lauraceae)叶片和果实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油丹属,樟型叶属,樟属和厚壳桂属共4属10种;另外,樟科植物果实化石为东亚地区的首次报道和描述,其形态特征与现生对比显示,中新世以来樟科植物果实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樟科叶片化石上发现保存较好的小煤炱科菌落,Meliolinites fotanensis和M.zhangpuensis;叶片化石角质层特征显示被感染区域细胞加厚且变模糊,推测为小煤炱菌寄生于樟科叶片并导致叶片发生应激反应。鉴定和描述了藤黄科2个属,包括藤黄属果实Garcinia sp.和叶片G.zhangpuensis,其中藤黄属叶化石的微细结构为全球首次获得;鉴定红厚壳属(Calophyllum)化石3个种C.zhangpuensis、C.striatum和C.suraikholaensis,表明中新世时期福建地区红厚壳属植物曾经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研究区保存有丰富的豆科荚果化石,共鉴定和描述了3属4种;其中,Ormosia zhangpuensis sp.nov.(漳浦红豆)是目前该属中国最早、纬度最低的可靠记录,Cercis zhangpuensis sp.nov.是目前亚洲地区紫荆属化石纬度最低的记录;另外首次获得和描述了红豆属、紫荆属和金合欢属荚果化石的微细结构特征,弥补了其化石微细结构研究的空白。鉴定和描述壳斗科果实和叶化石3属13种,包括锥属、栎属和石栎属,其中建立了2个新种:Castanopsis fotanensis sp.nov.和C.paracarlesii sp.nov.;当前化石显示该研究区在中新世时期壳斗科植物已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另外,对植物群的蕨类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共鉴定2个新种:漳浦紫琪Osmunda zhangpuensis sp.nov.和似小叶海金沙Lygodium paramicrophyllum sp.nov.;其中,L.paramicrophyllum sp.nov.是在中国首次描述海金沙属植物大化石的原位孢子囊微细结构特征,补充了中国地区甚至亚洲地区海金沙属生殖叶化石的微细结构特征。另外,研究区植物的古地理分析对于中国福建周边区域中新世时期的构造演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印度植物群与中国东南地区植物群组成因子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大量的化石记录,对福建佛昙植物群中的血桐属、红豆属、金合欢属、紫荆属、藤黄属、红厚壳属、海金沙属、紫萁属等8种植物类群的起源与地理变迁等进行了分析。以上植物类群的化石分布范围有向低纬度地区收缩的趋势,与古近纪到新近纪气候总体变冷的趋势一致。特别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陆地连接,为印度与中国东南部植物群之间交流提供了便利。最后,根据佛昙植物群中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中86个形态型,利用叶缘分析法和气候叶片分析多变量程序,对福建漳浦地区中新世时期的古气候进行了定量重建。结果显示,中中新世时福建漳州佛昙地区年均温(MAT)高于现代约1.5–3°C,生长季节降水高于现代约161.2–1063.6 mm,这表明中中新世时期的福建佛昙地区比现今更为温暖湿润。另外,依据定量重建结果得到的季风指标显示,中中新世福建地区季节性变化与现代相当。同时,研究区还发现了具三个叶尖的血桐属(现生仅分布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油丹属、藤黄属、宽叶红厚壳属等热带因子,以及紫荆属、枫香属和杨柳科等落叶植被。综合古气候定量重建结果与植物群化石组分,推测中中新世时期的福建漳州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
李艳梅[2](2014)在《星盾炱科、痂囊腕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的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真菌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在食品生产、新药开发和生物防治等领域,具有显着的生态与经济价值。真菌中的座囊菌纲真菌,是真菌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一类真菌,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其中,痂囊腔菌属可侵染果木表面而形成疮痂状病斑,引起柑橘、葡萄、梨、甘薯、洋扁豆、刀豆等几十种经济林木与农作物致病。关于座囊菌纲真菌的分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新种、新记录种的报道研究上,对各科、属分类地位的描述和总体评价很少,系统集中地研究各个属的模式标本未见报道。模式标本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标本太老、标本已经在二战中毁坏和损坏、其形态特征不明显、有些标本属名种名混乱不清楚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座囊菌纲真菌的资源调查、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分析对于座囊菌纲真菌资源的系统收集与保存、物种鉴定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意义重大。目前,星盾炱科真菌在座囊菌纲中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痂囊腔菌科和多腔菌科暂被归于座囊菌纲多腔菌目。本文主要对座囊菌纲星盾炱科、痂囊腔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依据最新的分类大纲,通过形态显微结构的观察,探讨了星盾炱科、痂囊腔菌科和多腔菌科共52属的分类地位,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本研究依据盾状囊壳表生,圆形(从外部看)或线性,具辐射状的星形开裂或者狭长的纵裂状开口,从中心孔口到边缘辐射,子囊8-孢型,球形至亚球形,子囊的排列方式是垂直于基部排列,子囊孢子椭圆或圆桶形,透明至棕色,大部分是2-孢型,大部分成熟后变成棕色,将Allothyrium属、Aphanopeltis属、Asterina属、Batistinula属、Cirsosia属、Halbania属、Lembosia属、Meliolaster属、Neostomella属、Parasterinopsis属、Prillieuxina属、Trichasterina属、Uleothyrium属、Viegasia属、Yamamotoa属归于星盾炱科。依据盾状囊壳具不规则的裂口开裂方式,在寄主表面不形成表生菌丝及附属枝,将Echidnodes属,Lembosina属、Morenoina属、Thyriopsis属归于管腔菌科。依据子囊果中心处具孔口,盾状囊壳由互相交织的细胞组成,在盾状囊壳内子囊倾斜排列和圆柱形的子囊具短柄,将Anariste属归于微盾壳科。依据子囊果不具假侧丝,以及亚表皮的子囊果,具圆形的孔口,倒棍棒形的子囊,目前将Lembosiopsis归于球腔菌科。Asterodothis具星盾炱科真菌的特征,但是其盾状囊壳细胞的排列方式,无色的以及两端细胞不是等球形的子囊孢子,不同于星盾炱科真菌的特征,不能确定将其归于星盾炱科,暂将Asterodothis归于星盾炱科不确定地位的属。依据其菌丝形成黑色的,圆形的斑块区域和具线形的裂口,大多具碳质化,具多腔盾菌科的特征,暂将Leveillella属、Placosoma属归于多腔盾菌科。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Aulographina属聚在Teratosphaeriaceae科中,依据形态学分类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暂将Aulographina属归于Teratosphaeriaceae科。对于所借到的标本存在形态特征不明显和一些标本的子囊和子囊孢子未成熟,以及有些标本不是模式标本和标本的名称不准确,将Asterolibertia属、Asterotexis属、Dothidasteromella属、Echidnodella属、Eupelte属、Macowaniella属、Parasterinella属、Petrakina属、Placoasterella属、Placoasterina属、Symphaster属、Trichamelia属归于有疑问的属,进一步的分类学研究来确定这些属准确的分类地位。依据子囊果寄生于叶片,形成病斑和植物炭疽病害,子囊果呈斑点状囊壳,白色偶呈褐色,切片后呈数个子囊腔室散生于子座内,数个子囊散生于每个子囊腔室内;子囊球形至亚球形;子囊孢子无色,砖隔孢子,具横隔膜,将Butleria属、Elsinoe属、Micularia属、Stephanotheca属仍归于痂囊腔科。由于模式标本没有借到,文献中报道Hemimyriangium属和Molleriella属具痂囊腔菌科真菌的典型特征,目前不能确定其准确的分类地位,暂将Hemimyriangium属、Molleriella属归于痂囊腔菌科中有疑问的属。暂将Hyalotheles属归于座囊菌纲不确定地位的属。依据活体寄生于寄主植物,将Beelia属归于刺盾炱科。依据其盾状囊壳具小盾壳科的典型特征,子囊果有辐射状排列的细胞组成,黑色的中心区域是子囊发育部位,将Saccardinula属归于小盾壳科。依据其寄生于植物叶片,基部细胞与寄主细胞融合在一起,梭型至圆柱形的子囊非常特别,将Xenodium属归于有疑问的属。依据其子座由数个子囊果聚生在一起,呈突出状排列于寄主茎秆上,革质的,具扁平的顶部,子囊球形至亚球形,双囊壁,具细小的短柄或不具短柄,子囊孢子不规则排列,椭圆形至卵形,褐色,砖隔状,将Anhellia属、Myriangium属仍归于多腔菌科。标本没有借到,文献中报道Diplotheca属和Eurytheca属具痂囊腔菌科真菌的典型特征,目前不能确定其准确的分类地位,暂将Diplotheca属、Eurytheca属归于多腔菌科有疑问的属。新鲜标本采集自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依据表生菌丝形成叶菌体,呈喷泉状排列和其子囊果形状类似铜钱币状,中心具孔口,重寄生在其它的子囊菌真菌中,菌丝通常会感染寄生的真菌和地衣形成叶菌体,结合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暂时将此新鲜标本鉴定为Trichothyrium sp.。依据子囊果具Y-形裂口,子囊亚球形至椭圆形,符合Lembosiella属的特征,所采集到的标本寄主为Menispermacea,与模式种的寄主不同,由于Lembosiella属是单模式属,对于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其特征与模式种Lembosiella Polyspora(Pat.) Sacc.,的特征相似,而采集的标本寄主植物不同于模式种的寄主植物,将两份新鲜标本鉴定为Lembosiella sp.和Lembosiella sp.。依据子囊果具线状裂口,子囊球形至亚球形,独特之处在于子囊遇碘化钾试剂变蓝,暂时将此新鲜标本鉴定为Aulographum sp.。
杨慧[3](2014)在《云南地区烟煤菌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煤菌是指一类具有暗色菌丝及孢子,以蚜虫、粉虱、粉蚧等害虫分泌的蜜露或特定植物叶片分泌的溢泌物为营养的真菌。烟煤菌对寄主植物不直接产生危害,但是它覆盖在叶、枝、花、果等植物组织的表面,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观赏功能以及花、果的品质,降低其商业价值。烟煤菌可以食用,生产氯化物过氧化物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次生代谢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菌活性成分,可以为生物制药和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资源的调查和系统分类研究是防治烟煤菌和利用烟煤菌的基础。云南是动物、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烟煤菌系统的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云南烟煤菌的资源,研究烟煤菌的形态和分子系统学,为烟煤菌的防治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研究从云南27个州县上调查采集烟煤菌资源,鉴定并分离培养烟煤菌的种类;通过ITS、18S和28S序列的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烟煤菌的分类系统更趋于自然的分类系统,主要结果如下:1、采集样本449份,保存干标本96份、分离获得纯培养物62份,鉴定出真菌属于8个属,24种。2、对烟煤菌做了系统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列出了煤炱科、刺盾炱科和Trichomeriaceae烟煤菌所在属的属征,并详细描述了所采集到的种类。联合ITS、18S和28S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特征,分别讨论了三个科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3、描述了烟煤菌14个新种和4个新纪录种,其中煤炱科四个新种:Leptoxyphiumglochidion,Capnodium nonturgidum,C. lagerstroemiae,Phragmocapnias chinensis;3个新纪录种:L. kurandae,P. siamensis,P. Asiticus。刺盾炱科6个新种:Phaeosaccardinulamultiseptata,Ph. dendrocalami,Ph. yunnanensis,Ph. dalbergiae,Cyphellophora schimae,Cy. jingdongensis;1个新纪录种:Ceramothyrium thailandicum。Trichomeriaceae的4个新种:Trichomerium yunnanense,T. multisetariae,T. syzygii,T. Murrayae,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确立了这些种的分类地位以及与其相似种的区别。4、修订了Capnodium. citri的异名:现在分类学上把C. salicinum作为C. citri的异名,以C. citri作为现在的名字(Index Fungorum2014),但是根据本研究系统发育树来看,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并不能作为异名使用。5、增加了烟煤菌的形态特征:补充了煤炱科煤炱属子囊果具刚毛;发现了胶煤炱属无性型的分生孢子器不只是基部膨大,还有中上部膨大的形态出现,海绵胶煤炱两种形态的出现是多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6、首次发现C. coffeae和Cyphellophora的有性型:通过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清楚了C. coffeae的有性型和无性型的形态特征,将C. coffeae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很好的联系起来;描述了Cyphellophora属下3个种的有性型特征,清楚了Cy. hylomeconis的有性型和无性型之间的联系。7、通过对449份样本寄主植物种类的研究以及紫胶虫寄主植物上烟煤菌种类的分析,发现寄主植物的种类对烟煤菌的种类影响不大,初步推测烟煤菌的种类取决于蜜露的种类(即昆虫的种类)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本文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首次对云南烟煤菌做了系统的研究,描述了云南烟煤菌特征并构建了分类系统,对一些分类地位不清楚的种类和形态上难以区别的种类,提供了清晰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为烟煤菌鉴定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的重要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烟煤菌在云南多样性极其丰富,还有很多的新种和新纪录种没有被发现,烟煤菌的分子数据还很欠缺,需要更多的分子资料结合形态特征进行研究。
宋斌,李泰辉,梁绍华,陈学波[4](2002)在《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列出海南省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已知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的种类6属22种。其中包括星盾炱属2种 ,双孢炱属1种 ,附丝壳属2种 ,小光壳炱属2种 ,针壳炱属1种和小煤炱属14种。研究标本存放在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内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内。
二、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细结构及古气候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新生代植物化石与古环境 |
1.1.1 植物化石和古环境 |
1.1.2 植物化石鉴定与系统分类 |
1.2 漳浦中新世植物群研究概况 |
1.2.1 植物大化石 |
1.2.2 孢粉化石 |
1.2.3 琥珀化石 |
1.3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6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含化石地层时代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角质层分析法 |
3.2.2 原位孢子分析法 |
3.2.3 聚类分析方法 |
3.2.4 古气候重建方法 |
3.2.5 描述术语 |
第四章 漳州中新世几种被子植物的微细结构 |
4.1 大戟科(EuphorbiaceaeJuss.)化石 |
4.2 樟科(LauraceaeJuss.)化石 |
4.2.1 叶化石 |
4.2.2 果实化石 |
4.2.3 樟科化石的意义 |
4.3 樟科叶化石附生真菌的研究 |
4.3.1 小煤炱菌概述 |
4.3.2 化石种聚类分析 |
4.3.3 真菌化石描述与比较 |
4.3.4 叶片与真菌之间的关系 |
4.4 豆科(LeguminosaeJuss.)化石 |
4.4.1 红豆属(OrmosiaJacks.)荚果化石 |
4.4.2 金合欢属(AcaciaMill.)荚果化石 |
4.4.3 紫荆属(CercisL.)荚果化石 |
4.5 藤黄科(GuttiferaeJuss.)化石 |
4.5.1 藤黄属(GarciniaL.)果实和叶化石 |
4.5.2 红厚壳属(CalophyllumL.)叶片化石 |
4.6 壳斗科(FagaceaeDumort.)化石 |
4.6.1 叶化石 |
4.6.2 果实化石 |
第五章 漳州中新世两种蕨类植物的微细结构 |
5.1 紫萁属(OsmundaL.)叶片化石 |
5.2 海金沙属(LygodiumSw.)叶片化石 |
第六章 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
6.1 血桐属(MacarangaThou.) |
6.2 豆科(LeguminosaeJuss.) |
6.2.1 红豆属(OrmosiaJacks.) |
6.2.2 紫荆属(CercisL.) |
6.2.3 金合欢属(AcaciaMill.) |
6.3 藤黄科(GuttiferaeJuss.) |
6.3.1 藤黄属(GarciniaL.) |
6.3.2 红厚壳属(CalophyllumL.) |
6.4 紫萁属(OsmundaL.) |
6.5 海金沙属(LygodiumSw.)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福建漳州中新世古环境分析 |
7.1 漳州植物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
7.1.1 大戟科血桐属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
7.1.2 樟科及其附生真菌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
7.1.3 藤黄科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
7.2 漳州佛昙植物群古环境定量重建 |
7.2.1 古环境重建结果与分析 |
7.2.2 古气候与现代气候参数对比 |
7.3 漳州中新世古环境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星盾炱科、痂囊腕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的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星盾炱科真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 痂囊腔菌科真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6 多腔菌科真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星盾炱科真菌的分类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目前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各属真菌分类结果 |
2.3.1 不同真菌学家认为星盾炱科所包含各属的分类情况概述 |
2.3.2 星盾炱科分类学特征及其概述 |
2.3.3 星盾炱 Asterina Lév., 1845(星盾炱科模式属) |
2.3.4 Allothyrium Syd., 1939 |
2.3.5 Aphanopeltis Syd., 1927 |
2.3.6 Batistinula Arx, 1960 |
2.3.7 Cirsosia G. Arnaud, 1917 |
2.3.8 Halbania Racib., 1889 |
2.3.9 Lembosia Lév., 1845 |
2.3.10 Meliolaster H hn., 1918 |
2.3.11 Neostomella Syd., 1927 |
2.3.12 Parasterinopsis Bat., 1960 |
2.3.13 Prillieuxina G. Arnaud, 1917 |
2.3.14 Trichasterina G. Arnaud, 1918 |
2.3.15 Uleothyrium Petr., 1929 |
2.3.16 Viegasia Bat., 1951 |
2.3.17 Yamamotoa Bat., 1960 |
2.4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管腔菌科 |
2.4.1 Echidnodes Theiss. & Syd., 1918 |
2.4.2 Lembosina Theiss., 1913 |
2.4.3 Morenoina Theiss., 1913 |
2.4.4 Thyriopsis Theiss. & Syd.,1915 |
2.5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微盾壳科 |
2.5.1 Anariste Syd., 1927 |
2.6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球腔菌科 |
2.6.1 Lembosiopsis Theiss., 1917 |
2.7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星盾炱科不确定地位的属 |
2.7.1 Asterodothis Theiss., 1912 |
2.8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多腔盾菌科 |
2.8.1 Leveillella Theiss. & Syd., 1915 |
2.8.2 Placosoma Syd., 1924 |
2.9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 Teratosphaeriaceae |
2.9.1 Aulographina Arx & E. Müll., 1960 |
2.10 原隶属于星盾炱科的属现归属于有疑问的属 |
2.10.1 Asterolibertia G. Arnaud, 1917 |
2.10.2 Asterotexis Arx, 1958 |
2.10.3 Dothidasteromella H hn., 1910 |
2.10.4 Echidnodella Theiss. & Syd., 1918 |
2.10.5 Eupelte Syd., 1924 |
2.10.6 Macowaniella Doidge, 1921 |
2.10.7 Parasterinella Speg., 1924 |
2.10.8 Petrakina Cif., 1932 |
2.10.9 Placoasterella Sacc. ex Theiss. & Syd., 1915 |
2.10.10 Placoasterina Toro, 1930 |
2.10.11 Symphaster Theiss. & Syd., 1915 |
2.10.12 Trichamelia Bat., 1960 |
2.11 小结与讨论 |
2.11.1 小结 |
2.11.2 星盾炱科真菌及其与相近科(小盾壳科、管腔菌科和 Leptopeltidaceae)形态学分类的初步研究 |
2.11.3 星盾炱科真菌无性型和有性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三章 痂囊腔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的分类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 目前隶属于痂囊腔菌科的各属真菌分类结果 |
3.3.1 不同真菌学家认为痂囊腔菌科所包含各属的分类情况概述 |
3.3.2 痂囊腔菌科分类学特征及其概述 |
3.3.3 Elsinoe Racib., 1900(痂囊腔菌科模式属) |
3.3.4 Beelia F. Stevens & R.W. Ryan, 1925 |
3.3.5 Butleria Sacc., 1914 |
3.3.6 Hemimyriangium J. Reid & Piroz., 1966 |
3.3.7 Hyalotheles Speg., 1908 |
3.3.8 Micularia Boedijn, 1961 |
3.3.9 Molleriella G. Winter,1886 |
3.3.10 Saccardinula Speg., 1885 |
3.3.11 Stephanotheca Syd. & P. Syd., 1914 |
3.3.12 Xenodium Syd., 1935 |
3.4 目前隶属于多腔菌科的各属真菌分类结果 |
3.4.1 不同真菌学家认为多腔菌科所包含各属的分类情况概述 |
3.4.2 多腔菌科分类学特征 |
3.4.3. Myriangium Montagne & Berkeley, 1845(多腔菌科模式属) |
3.4.4 Anhellia Racib., 1900 |
3.4.5 Diplotheca Starb ck, 1893 |
3.4.6 Eurytheca De Seynes, 1878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痂囊腔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典型的分类特征 |
3.5.3 痂囊腔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所引起植物的病害研究 |
第四章 新鲜标本的分类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标本采集 |
4.2.2 新鲜标本形态学研究 |
4.2.3 单孢分离 |
4.2.4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
4.2.5 DNA 序列比及数据分析 |
4.2.6 系统发育树的读取 |
4.3 研究结果 |
4.3.1 Trichothyrium sp.(编号:IFRD 412-001) |
4.3.2 Lembosiella sp.(编号:IFRD 412-003) |
4.3.3 Lembosiella sp.(编号:IFRD 412-005) |
4.3.4 Aulographum sp.(编号:IFRD 412-004)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模式标本分类学的研究 |
5.1.2 新鲜标本的分类学研究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云南地区烟煤菌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煤菌分布、危害和防治 |
1.2 烟煤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烟煤菌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烟煤菌研究进展 |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烟煤菌的应用前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煤炱科真菌系统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云南烟煤菌样品的采集 |
2.2.2 烟煤菌形态学观察 |
2.2.3 烟煤菌纯培养物的分离与保存 |
2.2.4 DNA 的提取 |
2.2.5 基因扩增与测序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煤炱科烟煤菌分属检索表 |
2.3.2 煤炱科系统发育树 |
2.3.3 Leptoxyphium |
2.3.4 煤炱属 |
2.3.5 胶煤炱属(Scorias) |
2.3.6 Phragmocapnias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结论 |
2.4.2 讨论 |
第三章 刺盾炱科真菌系统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刺盾炱科烟煤菌分属检索表 |
3.3.2 刺盾炱科的系统发育树 |
3.3.3 黑壳炱属(Phaeosaccardinula) |
3.3.4 Ceramothyrium |
3.3.5 Cyphellophora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第四章 Trichomeriaceae 真菌系统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Trichomerium 的系统发育树 |
4.3.2 Trichomerium yunnanense H. Yang & K.D.Hyde sp. nov |
4.3.3 Trichomerium multisetariae H. Yang & K.D.Hyde sp. nov |
4.3.4 Trichomerium syzygii H. Yang & K.D.Hyde sp. nov |
4.3.5 Trichomerium murrayae H. Yang & K.D.Hyde sp. Nov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烟煤菌多样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 |
5.2.2 DNA 的提取 |
5.2.3 PCR 的扩增 |
5.2.4 基因测序 |
5.2.5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5.2.6 遗传多样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烟煤菌采集地生境的多样性 |
5.3.2 烟煤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 |
5.3.3 海绵胶煤炱遗传多样性 |
5.3.4 紫胶虫寄主植物上烟煤菌的多样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中文摘要 |
(4)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论文提纲范文)
1 星盾炱科Asterinceae |
1.1 轮叶木姜子星盾炱 |
1.2 柄果木星盾炱 |
2 小煤炱科Meliolaceae |
2.1 外来双孢炱Amazonia peregrina Syd., Ann.Mycol.15:238.1817 |
2.2 黄杞附丝壳Appendiculella engelhardtiae (Yam.) Hansf., Sydowia Beih.2:477.1961 |
2.3 石楠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photiniicola (Yam.) Hansf., Sydowia Beih.2:237.1961 |
2.4 忠实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fidelis (Toro) Hansf., Sydowia 10:48.1957 |
2.5 整洁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tersa (Cif.) Hansf., Sydowia 10:50.1957 |
2.6 无花果针壳炱Irenopsis benguetensis Stev.etRold.exHansf., Sydowia 16:311.1962. |
2.7 突然小煤炱Meliola abrupta Syd., Ann.Mycol.15:181.1917 |
2.8 山麻杆生小煤炱Meliola alchorneicolaHansf.Reinwardtia 3:83.1954 |
2.9 海芋小煤炱Meliola alocasiae Syd., Leafl.Philipp.Bot.9:3114.1925 |
2.1 0 贝克小煤炱Meliola bakeri Syd., |
2.1 1 勒竹小煤炱Meliola bambusae Pat., Rev.Mycol.10:140.1888 |
2.1 2 班地小煤炱Meliola bantamensis Hansf., Rein-wardtia 3:100.1954 |
2.1 3 二角小煤炱Meliola bicornis Wint., Hedwigia2 5:99.1886 |
2.1 4 赫桐生小煤炱Meliola clerodendricola P.Henn., Hedwigia 37:288.1895 |
2.1 5 柿生小煤炱Meliola diospyricola Hansf., Proc.Linn.Soc.NewSouth Wales 78:55.1953 |
2.16.异毛小煤炱Meliola heteroseta Hoehnel, Sitzb.K.Akad.Wiss.Wien.Math.-Naturw.Kl.118:1169.1909 |
2.17蒲葵小煤炱Meliola livistonae Yates, Philipp.Journ.Sci., C.Bot.12:366.1917 |
2.18拉莫斯小煤炱Meliola ramosii Syd.H.et P., Ann.Mycol.12:552.1914 |
2.19守宫木生小煤炱Meliola sauropicola Yates, Philipp.Journ.Sci., C.Bot.12:368.1917 |
2.20茶小煤炱Meliola theacearum Stev., Ann.Mycol.26:207.1928 |
四、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细结构及古气候重建[D]. 王姿晰. 兰州大学, 2018(11)
- [2]星盾炱科、痂囊腕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的分类学研究[D]. 李艳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3]云南地区烟煤菌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D]. 杨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4]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星盾炱菌和小煤炱菌[J]. 宋斌,李泰辉,梁绍华,陈学波. 热带林业,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