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MPLS的Internet流量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1](2021)在《软件定义广域网中路径优化与编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在当今高度连接的世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nternet接入网及骨干网容量的提升,带来了传统广域网市场的变革,对云服务的巨大需求意味着对广域网连接、安全性和带宽的巨大需求。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不适合满足现代数据中心和运营商基于云的服务要求。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范例,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正在改善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软件定义广域网是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应用到广域网场景的一种构建、部署和运营广域网所形成的一种服务。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通过入口设备上数据包报头上的多协议标签交换机制的有序列表,定义了通过网络的信息路径,该系统使SDN路由管理更加简单有效。同时,由于大大减少了要在核心节点中配置以支持复杂服务的状态信息量,段路由还可以解决SDN中的一些可扩展性问题。但是在段路由中,多个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标签堆叠在数据包报头中以完成端到端传输,这可能会导致标签堆栈大和数据包报头长。因此,当段路由应用于大型网络时,可能会发生可扩展性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两方面的解决方案。第一,本文针对基于SR的路径优化算法进行了设计实现,提出了 一种基于链路/节点中心性和链路拥塞指数的具有带宽保证的启发式路由算法。首先以链路中心性、链路拥塞指数等性能目标作为参考计算了链路权重,以节点中心度作为参考计算了节点权重。随后,以计算得到的链路权重及节点权重,更新了原始网络拓扑。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更新后得到的网络拓扑进行了 CLB-TE(Traffic Engineering based on Centrality and Link Bandwidth)路径优化算法的设计,该算法可构建具有带宽保证的路径,并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拒绝流量需求的可能性。最后,将提出的CLB-TE路径优化方案和其他路由方案进行了比较,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路径优化算法的性能优势。第二,由于最大段列表深度的限制,有限的标签堆栈深度限制了源节点实现较长的最佳显式路径的能力,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段路由编码算法来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引入了全局Adj-SID,结合SR中已经定义的全局Node-SID对原始SR路径进行编码压缩,在最大标签栈深度约束下有效地减少了标签消耗和段路由流条目的数量。接下来,针对过长的段路由路径,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附加路径的SRPE-AP(SR Path Coding based on Additional Paths)算法对路径进行进一步的编码与压缩,从而将段列表深度最小化。此外,相对于不使用标签堆栈的传统IP/MPLS网络,SR为每个数据包添加了一个段列表,从而引入了额外的由堆叠多个标签引起的数据包开销。为了在约束方案下获得最佳路径编码解决方案,本文引入数据包开销作为优化目标之一,并提出了 R-BSPS(Reverse Build Sub-Path Set)算法来解决该问题。通过仿真证明,所提出的机制和算法在具有最大段列表深度约束的情况下优于普通的段路由解决方案,数据包开销也比已有方案更低。
李佳伟[2](2020)在《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互联网经过50多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网络规模的膨胀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现有互联网逐渐难以满足未来网络场景的通信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为满足我国在未来信息网络领域的战略需求,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架构(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力求解决未来网络在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绿色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网络在路由、转发、流量感知、缓存等方面的潜在特性,对SINET中的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四种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算法。上述算法利用SINET网络接收者驱动的通信模式,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实现域间入流量控制。四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概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区别在于四种算法更新选路概率的决策信息不同。算法一不使用任何信息,算法二利用流量信息,算法三利用服务大小信息,算法四同时利用流量信息和服务大小信息。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调度域间入流量。与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机制可以提升56%的入流量调度准确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域间链路故障和突发流量。2.针对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中的服务注册消息交互服务对于域间路径的喜好度,并利用纳什议价博弈模型与邻居自治系统协商服务请求包的域间转发决策,实现域间出流量控制。仿真中将降低服务域内传输开销作为出流量控制收益。结果表明,该机制无需自治系统交互敏感信息,在无缓存场景中,相较于自私的请求包转发策略,可使60%的自治系统提高10%的出流量控制收益。在有缓存场景中,该机制为自治系统带来的出流量控制收益随缓存空间增加而减少。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服务注册频率为8000个每秒时,资源管理器带宽开销为1303KBytes每秒,CPU利用率为16%,证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部署性。3.针对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网络内部缓存的特性,使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合作地决定缓存服务,降低了服务缓存在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中的冗余度。该机制使相邻接入网共享服务缓存以降低获取服务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仿真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的自私缓存策略相比,该机制可以多降低3.77倍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与集中式的缓存分配方案相比,该机制以少降低9.7%的域间流量为代价,可获得29.6%流量降低收益公平性的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隐私性。该机制以增加少量通信开销为代价,分布式地运行在各自治系统中,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好的可部署性。例如,当该机制运行在42个缓存容量为5GBytes的自治系统中时,只造成2.337MBytes的通信开销。
李子勇[3](2020)在《软件定义网络资源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各类新兴网络功能的不断部署应用,传统的互联网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其服务质量劣化严重、网络效能低下等问题。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解耦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具有逻辑集中控制、细粒度数据流控制、开放可编程等优势,通过全局网络视图实现了灵活高效的网络管理和资源调度,在简化网络运维成本、提高网络资源效用、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优势明显。然而,SDN数控分离、逻辑集中控制以及细粒度数据流控制等特性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紧缺问题,这使得SDN在进行大规模网络部署和应用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主要包括:(1)集中的网络控制易使控制器过载,导致控制平面资源紧缺问题;(2)细粒度数据流控制易使交换机流表溢出,导致流表存储资源紧缺问题;(3)流量调度策略选路僵化易使链路拥塞,导致链路带宽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本文围绕大规模部署应用场景下的软件定义网络资源优化技术展开研究,分别从软件定义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入手,提高软件定义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和网络服务性能,为SDN的大规模实际部署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有的控制器关联方案忽略数据流特征导致控制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基于控制器动态关联的SDN控制资源优化机制。该机制将控制器动态关联问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最小集合覆盖算法将同一数据流路径上的交换机尽可能地关联到相同控制器上,以最小化控制资源消耗;第二阶段引入联合博弈策略,通过控制器之间合作博弈,来实现更均衡的控制器-交换机关联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章所提控制器关联方案可以减少约28%的控制资源消耗和8%的控制流量开销。2、针对“SDN细粒度流管控导致交换机流表存储资源不足”问题,提出基于分段路由的SDN流表规则优化机制。该机制将分段路由引入SDN架构,并设计在线数据流路径编码算法,基于流路径的重合度对数据流进行路径分段聚合,使同一路径段的数据流能共享流表规则,以减少控制器需要安装的流表规则数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流表规则安装机制可以同时减少61%的流表规则数量和56%的数据包封装的MPLS标签数量。3、针对“传统路由协议依赖人工配置导致链路带宽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SDN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设计具有时延和吞吐量感知的网络效用函数,以网络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引入深度强化学习DDPG算法对流量特征和路由策略进行迭代学习,实现SDN网络路由策略的优化。实验结果证明,较传统的路由协议OSPF、ECMP方案,本文所提路由机制可以提高30%的网络吞吐量和减少约22%的平均数据包时延,提高了SDN网络数据流的传输性能。
党浩[4](2020)在《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文中认为互联网最初的OSPF和BGP等Internet路由协议主要被设计来提供端到端的“尽力而为”服务,这些协议通过利用分布式的自治协议提供到达目的子网的单一路径。然而互联网流量的指数式增长与越来越广泛的服务场景使得上层应用对底层网络链路带宽、端到端时延、可靠性等指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持续向上层提供服务,运营商不断的部署新的网络设备,铺设更高速度的底层链路。传统的路由协议已无法充分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的网络结构,同时也难以向上层业务提供灵活的传输服务。多路径传输为底层网络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充分利用了单个链路上的空间和时间复用能力,可以作为带宽聚合、最小化端到端时延、提高鲁棒性等网络功能的实现技术手段。由于路由设备的多网卡接口实现,自治系统ISP的多宿主机部署方式,使得Internet拓扑天然具有多路径的特性,因而在现有网络中实现多路径传输是可行的。从微观时间角度观察,网络中的报文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有突发性的“火车式行为”,即Flowlet现象。本文提出了以Flowlet为传输单位的多路径路由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第一,利用Flowlet之间的时间差,抵消了多路径传输时不同路径之间的延时差,从而解决了多路径传输中的报文乱序问题。第二,通过在IP报文TTL字段嵌入标签信息,能够在现有IP网络中实现多路径路由系统且不影响原来的路由方式。第三,设计并实现了微流标签转发系统,使用源路由、标签转发、触发更新等技术解决了多路径传输中的路由控制、时钟同步、控制信息分发与更新等问题,在兼容现有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套灵活的多路径路由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测试验证了该多路径路由系统在提高网络带宽、抵抗链路波动、故障规避、降低报文乱序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贾许亚[5](2019)在《混合SDN网络流量调度和故障恢复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通讯基础设施。随着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互联网数据的急速增加,互联网早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互联网的稳定和高效对国家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当今的互联网在域内主要采用OSPF/IS-IS路由,在域间主要采用BGP路由,当链路负载不均衡产生拥塞或者网络发生故障引起丢包时,网络设备不能够保证稳定的服务质量和高效的网络利用率。因此,如何实现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如何在网络发生故障的时候保证服务质量,如何提高网络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在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网络中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增量部署SDN交换机,同时依靠部署的SDN交换机实现流量工程、故障恢复、节能等网络需求。现有的网络协议存在以下不足:1)随着SDN网络的发展,SDN交换机的部署成本高、升级麻烦,支持SDN交换机的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TCAM)流表不够用,同时流表安装和更新困难。2)网络链路故障和节点故障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网络配置,网络故障不仅检测困难而且恢复耗时长,数据中心流量分部不均匀,链路利用率不高。3)随着数据中心网络的发展,数据中心网络能量消耗越来越大,但是能量利用率不高,网络设备能耗大,需要高效的节能方案。4)近年来以数据中心中具有语义相关性的一组流(也叫一个Coflow)为基本单位进行优化调度的工作越来越多,但是基本上都忽略了Coflow可用带宽变化对调度产生的影响,所以需要新的实时的Coflow调度算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增量部署SDN交换机的高效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SDN网络部署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SDN网络的增量部署SDN交换机方案,最小化SDN交换机部署代价的情况下,最大化网络控制能力。2)针对网络故障恢复困难、流表配置复杂、故障恢复耗时长,设计了基于混合分层SDN网络的流量调度和故障恢复方案,该方案支持路由转发功能的预配置和控制器暂时故障的预处理,在部署少量SDN交换机的情况下实现了100%的单链路故障恢复算法,同时验证了我们的方案对于多链路故障和单节点故障都有很好的扩展性。3)针对SDN资源管理中流表项数目少,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低负载的流控制算法和交换机流表分配方案,设计了基于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标签的数据层路径转发机制,在减少SDN流表项下发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实现SDN交换机之间流表项的均衡,使网络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流。4)针对现有的网络设备耗能大、网络带宽利用率不充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DN交换机部署的混合网络节能方案,解决两个不同的场景:(1)给出数量有限的SDN交换机,如何部署实现最大的网络数据流控制能力。(2)固定SDN交换机部署位置,如何通过重路由数据流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节能。5)针对数据中心流量分部不均匀,链路利用率不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带宽变化的Coflow调度算法,在Coflow可用带宽变化的情况下,最大化满足截止时间的Coflow个数,进而最小化平均的完成时间。
李凤琳[6](2013)在《一种基于背离路径的MPLS流量工程负载均衡算法》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类型的日益丰富使得当前网络上的流量呈爆炸式增长,而网络带宽的扩容却相对缓慢,加上传统路由算法容易导致拥塞的固有缺陷,使得网络不堪重负,网络拥塞问题日益严重,网络整体性能显着下降,对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感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减少拥塞、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QoS)、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是当前网络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流量工程就是为了解决网络规模发展引起的网络资源不足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网络优化控制技术。通过流量工程可以均衡网络中的负载,保证较好的服务质量。MPLS技术以其显式路由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能够完美地支持流量工程的实现,成为最有效的流量工程解决方案。MPLS流量工程通过显式地指定业务流流经网络的路径,可以绕开拥塞的节点,达到避免拥塞、均衡负载、提高网络整体性能的目的。流量工程中通过使用约束路由来解决如何将业务流映射到物理拓扑上去才能既保证服务质量又使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这一关键问题,因此它是流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一些流量工程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背离路径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LBDP)。LBDP的基本思想是:当某条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达到指定门限值时,认为该链路将发生拥塞,然后在经过该链路的所有数据流中按照一定策略选取数据流,计算出所有满足带宽需求的背离路径,并从中选择一条最短的路径作为新路径,最后使用MPLS技术,将所选数据流分散到新路径上去。该算法能自适应地调整网络流量分布,因此能够很好地适应网络流量的突发性,在选择重路由路径时,尽量选择满足带宽的最短路径,从而减少延迟和传输代价。本文采用NS2网络仿真工具对LBDP算法进行模拟仿真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达到减少网络拥塞、均衡网络负载的目的,同时还增加了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链路上的传输延时和丢包,从而间接地保证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吴文皓[7](2013)在《校园网环境下的MPLS技术研究与仿真》文中研究表明全国高校园网建设,一直是国家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网络技术也发生着天翻地覆地变化。如何使用一种稳定、高效、创新的方法,在不增加校园网资金预算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因校园网络业务需求不断增加而带来的网络性能下降、网络安全隐患增加、流量负载不合理等难题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一种高效、低成本、易于部署的方式来解决传统校园网上因业务流量种类多、突发流量大而导致的数据传输效率低、网络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作者阅读大量材料并实际调研,全面分析高校校园网当前现状,得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方案,然后基于这些要完善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总结其特点和优势,并根据校园网自身情况将这一技术有的放矢应用于校园网之上,从而弥补传统校园网存在的不足。为了在工程领域更加直观地分析出采用MPLS技术前后校园网性能的差异,我们基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网来分析其总体特点和运行现状,使用CISCO2691和3745系列路由器模拟校园网络环境,并抓取设备相应配置参数、数据包结构和流量延迟情况等进行横向对比,以此证明MPLS技术在校园网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一系列的阐述、分析、对比之后,我们最终得出MPLS的确能够优化校园网网络,改善其存在的缺点这一结论,并在跨工程领域技术实施方面进行创新。
魏永涛[8](2011)在《CABO网络体系结构中流量分配与预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克服现有Internet的缺陷并改善其性能,新的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不断出现。作为一项基于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CABO(Concurrent Architectures are Better Than One)的提出带来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其中虚拟网络内部流量分配和链路流量预测问题的研究对于CABO体系结构基础理论与支撑技术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网络流量预测和流量分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网络流量分配机制和预测技术存在以下问题:(a)以拥塞控制为主的流量控制方案属于对局部问题进行事后解决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拥塞的原因;(b)以多协议标签交换为主的流量工程方案限于其设计思想,存在着若干难以跨域、跨协议协调的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c)单一业务流量特性有待研究,现有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被用于流量分配时,预测精度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CABO体系结构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了流量分配与预测算法,关于带宽敏感业务网络,提出了基于指定路由的流量分配路由算法,采用路由算法解决流量分配问题,结合流量均衡的分配目标对流量分配问题的约束集进行改进,使其分配策略更加灵活;关于混合业务网络,设计了结合流量预测和流量分配路由机制的流量分配机制,利用多业务流量的预测结果,优化了流量分配路由算法的输入集和约束集,利用指定路由实现了混合业务网络中的部分流量分配;针对网络中单一业务流量的多尺度复杂特性,采用结合小波变换的组合预测方法对HTTP历史流量进行分解、预测和重构,得到最终预测值,提高了预测精度。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针对带宽敏感业务网络中的流量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指定路由的流量分配路由算法。鉴于传统流量分配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利用CABO体系结构的虚拟网内部路由协议可定制这个重要特征,从路由协议的原始设计上考虑流量分配问题:为带宽敏感业务网络设计了定制的指定路由机制,可以实现流量在网络链路上的指定传输和多路径路由,从而可以利用多路径路由技术将原本必须分配在同一条链路上的流量进行分解,使用指定的多路径传输。而在流量可分割传输的条件下,可以将流量分配问题抽象为多商品流问题,从而在多项式时间内可求解。结合负载均衡、收益最大的优化目标,将原来的多商品流问题的约束集进行改进,使之具备可调整的代价参数,使流量分配策略更加灵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指定路由的流量分配路由算法较传统路由算法获得的链路利用率更高、网络性能(丢包率、延迟)更好,并可接受更多的业务请求接入。第二,针对混合业务网络中难以实时获取流量精确分配所需的网络链路状态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混合业务流量预测的流量分配方案。流量分割分配算法需要准确获知当前网络拓扑状态,而在混合业务网络中无法准确获取网络实时状态信息。通过采集链路流量信息并对将来值进行预测,利用链路流量的预测结果,可以对流量分割分配算法求解时的网络拓扑状态进行估算,估算值用于对流量分配路由算法的输入集和约束集进行优化,求解结果用于指导指定路由业务的流量分配,从而使得无法准确获知当前网络拓扑状态的混合业务网络仍可实现部分流量的优化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不使用流量分配的算法相比,运行结合混合业务流量预测的流量分配算法的网络中链路利用率更高,平均时延更低,说明其在混合业务网络中的适用性强。第三,针对链路流量在以不同时间尺度分析时呈现不同特性给流量精确预测带来的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小波变换和SARIMA(Season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组合模型的多分辨分析预测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链路历史流量进行分解,将多时间尺度的流量信号分解成单一时间尺度的流量信号的叠加,以分别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流量系数相关结构,然后根据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流量系数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分别进行建模用于预测。最后使用小波算法对各序列的预测值进行重构,得到原始流量的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结合小波变换的组合模型预测方法比文献中的同类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栗海星[9](2011)在《MPLS网络故障恢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上的业务种类在不断增加,业务对服务质量(QoS)保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IP网络在业务对网络带宽、传输速率方面的需求显得力不从心,MPLS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MPLS机制能够将业务流量快速转发,MPLS流量工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网络性能,在减少网络拥塞的同时能够提供QoS保证。作为MPLS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MPLS故障恢复技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文在深入研究MPLS体系结构与MPLS流量工程原理之后,重点研究了MPLS故障恢复技术的原理与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MPLS故障恢复的方案与算法。保护交换方案是MPLS故障恢复技术中的一类重要方案,能够提供可靠的端到端路径保护。本文详细研究了保护交换方案中的两种经典方案—Haskin方案与FRR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保护交换方案NHF方案。NHF方案将全局修复与局部修复整合在一个网络中,能够降低全局修复带来的高时延,减少局部修复建立的的大量冗余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在NS2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对NHF方案进行仿真并与Haskin方案与FRR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说明,NHF方案能有效降低网络的端到端时延,减少数据分组的失序现象,并能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重路由方案是另一类重要的MPLS故障恢复方案。重路由能够提供快速的反应时间与灵活的故障恢复方案,但是对选择路径的路由选择算法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在深入研究了模拟退火算法与禁忌搜索算法等智能搜索算法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搜索算法的重路由算法NRRA。NRRA使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策略并引入禁忌表,能够选取网络中性能最优的路径并且在故障发生时能够重新选取最优路径。本文在VC6.0中实现了算法并统计了算法的性能与故障恢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NRRA算法能很快收敛,故障恢复时间较短。
周艳玲[10](2010)在《MPLS网络下多播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应用趋于多元化,同时对网络的带宽和多媒体支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应用带来了网络带宽的急剧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的拥塞。IP多播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选择,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多播技术满足不同的QoS要求。Internet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服务,这种服务转发速度慢、路由机制复杂、服务冗余、网络资源利用率低。MPLS是为解决这些问题和新的需求而产生的,它具有转发速度快、支持流量工程、提供QoS服务、支持VPN等优点。本论文主要研究MPLS网络中的多播树建树算法,在对近几年来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MPLS多播问题的新方案。同时,结合当前多播技术中面临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分别从扩展性、流量均衡、及故障恢复或可靠性多播三个方面对MPLS网络中多播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多播技术和MPLS技术是两种完全互补的技术,考虑在MPLS网络中提供多播服务,能充分利用MPLS技术的优点来保证IP多播的服务质量。同时,IP多播技术在MPLS网络中的合理应用,节省了MPLS网络中使用标签的数量、节省了内存空间、降低了MPLS网络的控制开销、降低了网络拥塞、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树聚合下MPLS网络中的多播技术研究分别从预先建立聚合多播树、为多播组选择聚合树、多播组与多播树的匹配(简称组-树匹配)等三个方面对MPLS网络中聚合多播进行研究,克服了以往聚合多播树方案的片面性、复杂性和资源浪费等缺点。在预先建立多播树方面,对目的节点集选择,提出选择将源节点较远的边缘节点作为目的节点,并说明了这种选择方式的两个优点。建立最优生成树始终是一个NP-Complete问题,不存在最优解,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得到最优解。本文提出了启发式算法HLCA,它是对启发式A*搜索算法的改进,它克服了A*算法存在的无法确定估计代价值h(i)的缺陷;在候选多播树的选择方面,引入了匹配度的定义,并提出聚合树选择算法,本算法可以缩小多播组-树匹配过程中参加匹配的多播树的数量,这是以往多播中所未曾涉及的;在组-树匹配方面,由于以往的算法实现多播组-树的匹配都要有额外的带宽浪费,而本文提出的GTBA算法在浪费极少带宽的前提下,实现多播组或多播组成员子集与聚合多播树的快速匹配。(2)基于流量工程支持下的MPLS多播技术研究分别从源-目的节点对之间的可行路径的建立、聚合多条P2P LSPs成MP2P LSPs、应用遗传算法对MPLS网络中的多播路由进行选择、建立MPLS网络中多播流量工程模型等四个方面对MPLS网络中流量工程支持下的多播技术进行研究,达到了节省标签空间、建立最小代价多播树、最小化最大链路利用率和标签空间的利用率等目的。提出源-目的节点对之间可行路径集算法st-AFSP,它是基于路由约束下寻找网络中的所有可行路径,它实现简单且算法的复杂度低;为了进一步节省标签空间,提出了S-DA算法,它实现了对所有可行LSPs的进一步的聚合,这是以前方案未曾提及的;对MPLS网络中建立代价最小的多播树的路由选择,采用遗传算法来提高收敛性;对以往流量工程模型中未涉及的标签空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MLLSU模型,它的目标是最小化MPLS网络中的最大链路利用率和标签空间的使用。(3)基于MPLS网络下的多播容错技术研究分别从网络故障检测、故障的通知及故障的恢复等三个方面对MPLS网络中的多播故障恢复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减少故障恢复的延迟和节省网络带宽等资源的目的。本文提出的SBMR故障恢复方案是对以往AMFM容错方案的改进,其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网络在正常状态下,采用备份路径可以被低优先级的业务流使用,直到网络出现故障时,故障的业务流可以抢占备份路径,这样避免了带宽的浪费;采用的局部故障恢复算法,避免了由于AMFM冗余树故障恢复所产生的延迟和大量的带宽资源的浪费;当故障部分恢复正常时,使业务流量重新转移到工作路径上继续传输,这样保证了多播路由的最优性,在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提供了QoS支持。
二、基于MPLS的Internet流量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PLS的Internet流量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软件定义广域网中路径优化与编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段路由中路径优化研究现状 |
1.2.2 段路由中路径编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软件定义网络概述 |
2.2 段路由概述 |
2.2.1 段路由的根源和演变 |
2.2.2 段路由体系结构 |
2.2.3 MPLS数据平面 |
2.2.4 SR控制平面以及与SDN的关系 |
2.3 路径优化概述 |
2.3.1 段路由中路径优化简述 |
2.3.2 常见路径优化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中心性以及链路拥塞率的SR路径优化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3.2.1 链路及节点中心性研究 |
3.2.2 链路拥塞率研究 |
3.2.3 链路权重研究 |
3.3 问题求解及算法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ID及附加路径的SR路径编码 |
4.1 引言 |
4.2 基于最短路径建立最短子路径集 |
4.2.1 正向建立子路径集 |
4.2.2 反向建立子路径集 |
4.3 基于最短子路径集替换SID进行路径编码 |
4.3.1 基于本地Adj-SID的传统SR路径编码 |
4.3.2 基于全局Adj-SID的SR路径编码 |
4.3.3 基于附加路径的SR路径编码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参照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2.1 流量工程概述 |
1.2.2 智慧标识网络概述 |
1.2.3 智慧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2.4 未来网络流量工程研究概述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智慧标识网络及其流量工程概述 |
2.1 引言 |
2.2 SINET体系结构 |
2.2.1 基本模型 |
2.2.2 服务注册与解注册 |
2.2.3 服务查找、缓存与转发 |
2.3 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域内场景 |
2.3.3 域间场景 |
2.4 SINET架构实现域间流量工程方面的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
3.1 引言 |
3.2 域间入流量控制研究现状 |
3.2.1 BGP协议在域间入流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 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 |
3.2.3 相关研究概述 |
3.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
3.3.1 系统模型设计 |
3.3.2 入流量控制算法 |
3.4 原型系统测试 |
3.4.1 实现方式 |
3.5 测试结果分析 |
3.5.1 性能指标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概述 |
4.2.1 现有Internet中的域间出流量控制 |
4.2.2 域间流量管理的自私性问题 |
4.2.3 纳什议价模型及其在网络领域的应用 |
4.3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
4.3.1 设计目标 |
4.3.2 系统模型与机制 |
4.3.3 模型复杂度分析 |
4.3.4 域间路径个数对协商收益的影响 |
4.4 原型系统与仿真测试 |
4.4.1 原型系统 |
4.4.2 仿真平台 |
4.5 实验结果 |
4.5.1 无缓存场景 |
4.5.2 有缓存场景 |
4.5.3 协商收益与谈判破裂点的关系 |
4.5.4 系统开销评估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与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概述 |
5.3 基于拉格朗日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
5.3.1 设计目标 |
5.3.2 网络模型 |
5.3.3 LOC策略、GOC策略和FC策略的定性对比 |
5.4 仿真测试 |
5.4.1 实验方法 |
5.4.2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智慧标识网络原型系统与仿真平台 |
6.1 引言 |
6.1.1 未来网络原型系统研究现状 |
6.1.2 SINET原型系统的演进 |
6.2 SINET原型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配置信息 |
6.3 网络组件功能设计 |
6.3.1 资源管理器 |
6.3.2 边界路由器 |
6.3.3 域内路由器 |
6.3.4 服务器和客户端 |
6.4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
6.5 SINET仿真平台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软件定义网络资源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与软件定义网络 |
1.1.2 软件定义网络架构 |
1.1.3 OpenFlow关键技术及组件 |
1.1.4 SDN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控制平面资源优化 |
1.2.2 数据平面资源优化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架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控制器动态关联的SDN控制资源优化机制 |
2.1 引言 |
2.2 研究动机 |
2.2.1 流请求处理过程 |
2.2.2 SDN控制平面资源分析 |
2.3 模型构建 |
2.3.1 网络建模 |
2.3.2 基于控制器动态关联的SDN控制资源优化问题 |
2.4 算法设计 |
2.4.1 问题分析 |
2.4.2 基于控制器动态关联的SDN控制资源优化机制 |
2.4.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2.5 仿真结果分析 |
2.5.1 仿真环境设置 |
2.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段路由的SDN流表规则优化机制 |
3.1 引言 |
3.2 研究动机 |
3.2.1 基于OpenFlow的流表规则安装机制 |
3.2.2 基于MPLS的流表规则安装机制 |
3.2.3 多跳流表规则安装机制-AJSR |
3.3 基于分段路由的SDN流表规则安装机制 |
3.3.1 路径聚合、规则共享原理 |
3.3.2 基于分段路由的SDN架构 |
3.3.3 流表规则安装设计 |
3.4 模型构建 |
3.4.1 网络建模 |
3.4.2 基于分段路由的流表规则安装问题 |
3.4.3 算法设计 |
3.4.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5 仿真实验 |
3.5.1 参数设置 |
3.5.2 对比方案 |
3.5.3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SDN路由优化机制 |
4.1 引言 |
4.2 DDPG算法原理与模型构建 |
4.2.1 DDPG算法的原理 |
4.2.2 模型构建 |
4.3 基于DDPG算法的路由优化机制 |
4.3.1 SDN路由架构 |
4.3.2 算法设计 |
4.4 仿真实验 |
4.4.1 仿真实验环境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研究成果和主要创新点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2.1 多路径路由技术 |
2.1.1 多路径路由原理 |
2.1.2 多路径路由协议 |
2.1.3 多路径路由算法 |
2.1.4 多路径路由应用 |
2.2 源路由技术 |
2.2.1 源路由原理 |
2.2.2 源路由协议 |
2.2.3 源路由应用 |
2.3 传输流量突发性研究 |
2.3.1 主机流量突发性 |
2.3.2 网络流量突发性 |
2.3.3 突发流量的利弊和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路径路由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设计需求 |
3.2 多路径路由系统设计思想 |
3.2.1 微流多路径 |
3.2.2 路径控制 |
3.2.3 网关源路由 |
3.2.4 节点转发 |
3.3 路径控制设计与实现 |
3.3.1 传输信息分类 |
3.3.2 报文类型控制 |
3.3.3 控制信息分发与更新 |
3.3.4 路径逻辑抽象 |
3.3.5 多路径计算 |
3.4 控制报文设计与实现 |
3.4.1 控制报文结构 |
3.4.2 控制报文内容 |
3.4.3 控制报文处理 |
3.5 数据报文设计与实现 |
3.5.1 数据报文结构 |
3.5.2 数据报文处理 |
3.6 系统部署 |
3.6.1 独立部署 |
3.6.2 混合部署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由节点设计与实现 |
4.1 基础技术介绍 |
4.1.1 抓包工具libpcap |
4.1.2 发包工具libnet |
4.1.3 数据库技术 |
4.1.4 其它相关技术 |
4.2 网关节点设计与实现 |
4.2.1 网关逻辑结构 |
4.2.2 转发策略 |
4.2.3 微流状态 |
4.2.4 路径信息 |
4.2.5 路由计算 |
4.2.6 报文处理 |
4.3 转发节点设计与实现 |
4.3.1 控制信息处理与维护 |
4.3.2 数据报文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搭建与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1.1 测试拓扑 |
5.1.2 基础设备 |
5.1.3 实验工具 |
5.1.4 环境配置 |
5.2 功能验证 |
5.3 性能测试 |
5.3.1 时延测试 |
5.3.2 传输功能测试 |
5.3.3 iperf测试 |
5.3.4 链路波动测试 |
5.3.5 报文乱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混合SDN网络流量调度和故障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现状与分析 |
1.1.2 SDN网络体系结构的诞生和发展 |
1.2 SDN网络管理的问题和挑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与贡献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内容综述与分析 |
2.1 本章引论 |
2.2 SDN及其相关技术 |
2.2.1 SDN定义与系统结构 |
2.2.2 Open Flow协议及其演进 |
2.2.3 混合SDN网络系统结构 |
2.3 SDN网络管理应用研究 |
2.3.1 SDN网络容错性管理 |
2.3.2 SDN网络交换机流表项管理 |
2.3.3 SDN网络能量工程和管理 |
2.3.4 SDN网络Coflow数据流调度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DN混合网络的路由故障保护方案 |
3.1 本章引论 |
3.2 相关工作 |
3.3 分层混合SDN网络的结构框架 |
3.3.1 Hybrid-Hie方案设计概念 |
3.3.2 Hybrid-Hie模型与框架 |
3.4 路由保护方案的算法设计与理论分析 |
3.4.1 SDN交换机的部署算法 |
3.4.2 故障链路流量的快速重路由 |
3.4.3 快速重路由的算法分析与理论证明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1 对比方案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负载SDN交换机流表动态管理平台 |
4.1 本章引论 |
4.2 相关工作 |
4.3 SDN交换机流表动态管理系统架构 |
4.3.1 减少链路负载 |
4.3.2 减少交换机负载 |
4.3.3 容纳更多的流 |
4.4 SDN交换机流表管理算法设计与理论分析 |
4.4.1 基于Open Flow的流表管理模型设计 |
4.4.2 低负载流表动态管理的算法设计 |
4.4.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对比方案 |
4.5.2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DN混合网络的节能方案 |
5.1 本章引论 |
5.2 背景分析与相关工作 |
5.2.1 背景分析 |
5.2.2 相关工作 |
5.3 混合SDN网络节能方案系统架构 |
5.3.1 增量部署SDN交换机 |
5.3.2 基于精确的路径控制的节能系统 |
5.3.3 基于段路由的流表压缩 |
5.4 节能管理平台算法设计与理论分析 |
5.4.1 基于SDN增量部署的模型设计 |
5.4.2 基于段路由的节能管理模型设计 |
5.4.3 节能管理平台模型理论分析 |
5.4.4 智能路径控制的节能算法设计 |
5.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1 仿真设置 |
5.5.2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SDN网络Coflow调度管理平台 |
6.1 本章引论 |
6.2 相关工作与存在的问题 |
6.3 相关工作 |
6.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6.5 混合SDN网络Coflow调度体系架构 |
6.5.1 基于SDN部署的链路剩余带宽测量 |
6.5.2 可用带宽变化的Coflow路由和调度 |
6.6 混合SDN网络Coflow调度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 |
6.6.1 混合SDN网络中Coflow调度模型 |
6.6.2 Coflow调度系统设计目标和复杂度分析 |
6.6.3 混合SDN网络中链路剩余带宽测量算法 |
6.6.4 基于带宽变化的Coflow路由和调度算法 |
6.7 实验及结果分析 |
6.7.1 对比方案 |
6.7.2 实验结果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与分析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一种基于背离路径的MPLS流量工程负载均衡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MPLS 技术 |
2.1 MPLS 技术概述 |
2.1.1 MPLS 简介 |
2.1.2 MPLS 技术优势 |
2.2 MPLS 基础知识 |
2.2.1 MPLS 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2.2.2 MPLS 的节点结构 |
2.3 MPLS 中的关键技术 |
2.3.1 采用标签交换的转发技术 |
2.3.2 层次化标签交换技术和标签合并技术 |
2.3.3 标签的分配与分发 |
2.3.4 标签分发协议 |
2.3.5 MPLS 中的路由选择 |
2.4 MPLS 的主要应用 |
第三章 MPLS 流量工程 |
3.1 流量工程概述 |
3.1.1 流量工程的提出 |
3.1.2 流量工程的过程模型 |
3.1.3 流量工程的功能 |
3.2 使用经典重叠模型的流量工程 |
3.3 MPLS 流量工程 |
3.3.1 MPLS 流量工程概述 |
3.3.2 MPLS 流量工程功能模块 |
3.4 MPLS-TE 信令协议 |
第四章 流量工程的路由算法研究 |
4.1 流量工程约束路由概述 |
4.1.1 约束路由的目标 |
4.1.2 约束路由的分类 |
4.2 经典的流量工程约束路由算法 |
4.2.1 单路径流量工程约束路由算法 |
4.2.2 多路径流量工程约束路由算法 |
4.3 MPLS 流量工程负载均衡算法 |
4.3.1 基于拓扑的静态负载均衡算法(TSLB) |
4.3.2 基于资源的静态负载均衡算法(RSLB) |
4.3.3 动态负载均衡算法(DLB) |
4.3.4 MATE 算法 |
第五章 一种基于背离路径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 |
5.1 算法的提出 |
5.2 算法描述 |
5.2.1 主要概念及定义 |
5.2.2 LBDP 算法的基本思想 |
5.2.3 LBDP 算法的实现 |
5.2.4 LBDP 算法与邻域算法的比较 |
5.3 NS2 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 |
5.3.1 NS2 仿真工具介绍 |
5.3.2 LBDP 算法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7)校园网环境下的MPLS技术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 |
1.2.2 发展展望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校园网现状分析 |
2.1 校园网建设的意义 |
2.2 校园网与传统网络的区别 |
2.3 校园网当前存在的弊端 |
2.4 校园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路由交换与 MPLS 技术概论 |
3.1 传统路由交换技术简介 |
3.1.1 传统路由交换技术原理 |
3.1.2 传统路由交换技术存在的弊端 |
3.2 MPLS 技术概论 |
3.2.1 MPLS 技术原理 |
3.2.2 MPLS 环境中的术语 |
3.2.3 MPLS 的优势和创新 |
3.3 MPLS VPN 技术概论 |
3.3.1 MPLS VPN 技术原理 |
3.3.2 MPLS VPN 环境中的术语 |
3.4 MPLS TE 技术概论 |
3.4.1 MPLS TE 技术原理 |
3.4.2 MPLS TE 环境中的术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PLS 环境下的校园网实施 |
4.1 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网简介 |
4.2 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网业务模型 |
4.3 基于 MPLS 的校园网整改方案 |
4.4 整改后的网络优势预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环境说明 |
5.2 实验参数说明 |
5.3 实验具体操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CABO网络体系结构中流量分配与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流量分配与流量预测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网络流量分配技术与预测模型 |
2.1 网络流量分配技术 |
2.1.1 TCP/IP拥塞控制 |
2.1.2 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 |
2.2 流量预测模型 |
2.2.1 泊松(Poisson)模型 |
2.2.2 马尔可夫(Markov)模型 |
2.2.3 自回归(AR,Autoregressive)模型 |
2.2.4 自相似(Self-Similar)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面向带宽敏感业务网络的流量分割分配机制 |
3.1 引言 |
3.2 路由指定机制 |
3.2.1 现有的路由指定机制 |
3.2.2 多路径源路由机制设计 |
3.3 基于多路径源路由和改进多商品流问题的流量分配机制 |
3.3.1 多商品流问题定义 |
3.3.2 多商品流问题解法 |
3.3.3 多商品流问题解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3.3.4 基于多路径源路由和改进多商品流问题的流量分配机制 |
3.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面向混合业务网络的流量预测分配机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流量预测的流量分割分配机制 |
4.2.1 基于流量预测的流量分配网络机制设计 |
4.2.2 基于SARIMA的网络流量预测 |
4.2.3 网络状态未来值估算及路由计算 |
4.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网络流量组合预测算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小波的流量分解与重构 |
5.2.1 网络流量自相似性分析 |
5.2.2 网络流量的小波分解 |
5.2.3 网络流量的小波重构 |
5.3 基于小波变换的网络流量组合预测算法 |
5.4 预测计算过程 |
5.5 预测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MPLS网络故障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MPLS 故障恢复原理 |
2.1 MPLS 工作原理 |
2.1.1 MPLS 概述 |
2.1.2 MPLS 体系结构 |
2.1.3 MPLS 工作过程 |
2.2 MPLS 故障恢复技术 |
2.2.1 MPLS 故障恢复概述 |
2.2.2 MPLS 故障恢复框架 |
2.2.3 MPLS 故障恢复信令协议 |
2.3 小结 |
第3章 基于 MPLS 故障恢复保护交换策略的 NHF 方案 |
3.1 概述 |
3.2 Haskin 方案 |
3.3 FRR 方案 |
3.4 一种改进的保护交换策略NHF 方案 |
3.4.1 NHF 方案概述 |
3.4.2 NHF 方案实现过程 |
3.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1 实验设置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MPLS 故障恢复重路由策略的 NRRA 算法 |
4.1 概述 |
4.2 MPLS 重路由算法问题描述 |
4.3 改进的MPLS 重路由算法NRRA |
4.3.1 模拟退火算法 |
4.3.2 禁忌搜索算法 |
4.3.3 NRRA 描述 |
4.3.4 NRRA 步骤 |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4.4.2 实验设置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10)MPLS网络下多播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MPLS技术与多播技术介绍 |
2.1 引言 |
2.2 MPLS概述 |
2.2.1 MPLS基本概念 |
2.2.2 MPLS的网络构成 |
2.2.3 MPLS的基本工作过程 |
2.2.4 MPLS的技术优势 |
2.3 多播技术概述 |
2.3.1 多播路由协议 |
2.3.2 多播分布树 |
2.3.3 多播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PLS网络中建立多播树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MPLS多播模型 |
3.3 MPLS多播关键技术 |
3.3.1 LSP建立方式 |
3.3.2 信令的选择 |
3.3.3 多播数据流的聚合 |
3.3.4 L2和L3转发在核心LSRs中共存 |
3.3.5 标签的分发 |
3.3.6 域内多播路由协议的MPLS多播的实现 |
3.4 MPLS多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5 MPLS网络环境下多播建树方案 |
3.5.1 PIM-MPLS |
3.5.2 AM |
3.5.3 MMT |
3.5.4 TE-MM |
3.5.5 MMT2 |
3.5.6 CB-MMT |
3.5.7 AMM |
3.5.8 ERM与ERM2 |
3.5.9 MMST |
3.5.10 TN-MMT |
3.5.11 MMTA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树聚合下MPLS网络中的多播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合树多播 |
4.2.1 聚合树多播描述 |
4.2.2 聚合多播树模型 |
4.3 树聚合多播的研究进展 |
4.3.1 集中式树聚合多播方案代表-AM |
4.3.2 分布式树聚合多播方案代表-BEAM |
4.3.3 可扩展的树聚合多播方案STA |
4.4 MPLS网络下的聚合多播树技术 |
4.4.1 预先建立聚合树 |
4.4.2 聚合树管ATM的引入 |
4.4.3 候选聚合树的选择 |
4.4.4 组-树匹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量工程支持下的MPLS多播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1.1 MPLS流量工程 |
5.1.2 多播流量工程 |
5.2 MPLS多播流量工程树的研究现状 |
5.3 一种新的流量工程支持下的MPLS多播树建立机制 |
5.3.1 源-目的的节点对之间多条P2P LSPs的建立方案 |
5.3.2 S-DA聚合方案 |
5.3.3 遗传算法在MPLS多播动态路由选择中的应用 |
5.4 MPLS多播路径下的流量划分模型 |
5.4.1 MLLSU问题陈述 |
5.4.2 多目标多路径下多播树的建立机制 |
5.4.3 性能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MPLS网络下的多播容错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故障恢复的研究进展 |
6.2.1 MPLS网络中的故障恢复 |
6.2.2 多播故障恢复方案 |
6.3 SBMR-改进的AMFM多播容错方案 |
6.3.1 聚合多播技术在容错方案存在的必然性 |
6.3.2 MPLS技术在容错多播方案中存在的必然性 |
6.3.3 AMFM方案的结构和功能 |
6.3.4 一种兄弟节点备份的多播容错方案-SBMR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基于MPLS的Internet流量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软件定义广域网中路径优化与编码问题研究[D]. 王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D]. 李佳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软件定义网络资源优化技术研究[D]. 李子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10)
- [4]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D]. 党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混合SDN网络流量调度和故障恢复研究[D]. 贾许亚. 清华大学, 2019
- [6]一种基于背离路径的MPLS流量工程负载均衡算法[D]. 李凤琳.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4)
- [7]校园网环境下的MPLS技术研究与仿真[D]. 吴文皓.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06)
- [8]CABO网络体系结构中流量分配与预测技术研究[D]. 魏永涛. 东北大学, 2011(07)
- [9]MPLS网络故障恢复技术研究[D]. 栗海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08)
- [10]MPLS网络下多播技术的研究[D]. 周艳玲. 东华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