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伤及手术后患者ARDS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佳[1](2021)在《Tuftsin在创伤性ARDS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观察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促吞噬肽(tuftsin)的含量变化,结合患者病情及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探索Tuftsin在创伤性ARDS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创伤性ARDS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1)共纳入研究对象60例,其中2019.07-2020.08月受伤后24小时内首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成年多发伤患者44例,根据ISS评分标准(见附件1-A),16≤ISS<25分为重伤,ISS≥25分为严重伤,根据柏林ARDS诊断标准(见附件1-B)评估患者是否发生ARDS,排除颅脑外伤等影响tuftsin因子分泌及原有呼吸道疾病、ARDS患者,同时选择同期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收集临床资料,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第1、4、7、11天血清标本-80℃冰箱冷冻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tuftsin血清浓度。结果:1)创伤性ARDS患者的ISS评分、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II,APACHEII)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也相对更长(P<0.05);2)创伤性ARDS患者IL-1β、TNF-α、IL-6血清浓度第7、11天与第1、4天比较明显下降(P<0.05);IL-4水平第4、7、11天与第1天比较明显更高(P<0.05);IL-10血清浓度第7、11天与第1、4天比较明显升高,(P<0.05);tuftsin第7、11天与第1、4天比较明显升高,(P<0.05);3)病程前期(入院前7天),脾损伤患者tuftsin血清浓度更低,后期逐渐高于无脾损伤患者(P>0.05)。随病程进展,患者氧合指数上升,创伤性ARDS逐渐好转。4)Tuftsin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负相关,(r=-0.430,P=0.023);Tuftsin水平与IL-10分泌呈正相关,(r=-0.364,P=0.048);5)创伤性ARD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胸外伤、入院第7天tuftsin升高及入院时APACHE-II评分更高。结论:1)脾脏分泌的tuftsin在创伤性ARDS中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病程中可能对机体有保护作用。2)创伤性ARDS中,入院时tuftsin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负相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3)入院第7天tuftsin水平升高、入院时APACHE-II评分更高及合并有胸外伤患者,创伤性ARDS的发生率更高。
吕彦[2](2021)在《胸腔镜对比开胸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对比开胸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两种术式对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为临床指导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及开胸全肺切除术患者共58例,根据纳入标准,最后选取了符合标准的38例患者,其中胸腔镜全肺切除术17例,开胸全肺切除术21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期间及治疗费用。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的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选取了符合标准的38例患者,其中胸腔镜组共17例,开胸组共21例。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地佐辛及杜冷丁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63.68±24.32)ml、(8.00±4.18)天、(1495.26±532.63)ml、(7.06±19.93)mg、(4.41±3.48)mg、(12.37±4.84)天和(67218.68±15884.43)元,显着低于幵胸组的(157.63±64.71)ml、(10.89±2.28)天、(2236.32±824.36)ml、(34.29±55.55)mg、(8.10±5.36)mg、(15.89±4.23)天和(81402.53±15059.77)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胸腔镜组较开胸组具有一定优势,即胸腔镜行全肺切除术的优势在于术中出血量较开胸组少,术后引流更少,拔管时间更早,术后疼痛更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减少,而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和开胸组无明显差异,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闫超超[3](2021)在《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型颅脑损伤后常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持续的低氧与神经细胞继发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临床治疗的复杂化,加重社会及家庭负担。尽管目前创伤后ARDS的危险因素被广泛关注。但单纯颅脑损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类型,ARDS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近4年间符合筛选条件的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住院TBI患者共210例进行了亚组分析。选取入院后发生ARDS的TBI患者共62例,为观察组;选取4年间的未发生ARDS的住院TBI患者共148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既往吸烟史,呕吐史,休克史)、创伤程度(AIS评分、ISS评分、GCS评分)、相关化验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T、INR,碱剩余),相关治疗(颅脑手术、输血、补液)以及临床结局(MODS、住院日、死亡人数)等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210例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中有62例患者中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约为29.52%。在观察组中72.58%患者出现ARDS时间在受伤4天内,几乎所有的病例出现ARDS时间在颅脑创伤后9天内。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7种因素(男性、误吸、GCS评分、输注血小板、颅脑手术、入院12小时内BE<-6、休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因素可能与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的发生有关。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4种因素GCS低评分、男性、血小板输注和休克是重型TBI后ARDS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尽管两组之间的全因死亡率并没有显着差异,但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ARDS组的患者MODS发生率、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的发生率约29.52%。GCS低评分、男性、早期输注血小板、休克是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颅脑损伤早期后注意识别GCS评分较低的男性患者,对患者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早期输注血小板可能是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ARDS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对颅脑损伤早期止血复苏时应注意识别与输血有关的风险,通过联合干预可能降低颅脑损伤合并症的发生。
阮洪艳[4](2021)在《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众所周知,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是以血管完整性被破坏和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通常需要机械辅助通气,而机械辅助通气又可以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虽然小潮气量(VT)可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即VILI是不可避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VILI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在VILI中发现了肺泡巨噬细胞的活化,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活化可能是VILI发病机制的因素之一。促炎和抗炎因子的不平衡被认为是VILI的主要原因。此外,针对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也被提出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综上所述,对VILI中抗炎和抗ROS药物以及某些基因特定表达机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的治疗VILI。丙泊酚是一种麻醉剂也是一种神经元死亡抑制剂,它能激活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活性,改善急性肺损伤(ALI)。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核受体中的一员,它是一种转录因子并可被氧化应激反应激活。为了保证其适当的活性,转录调节和翻译后修饰均需要控制Nrf2在正常条件下或在适应不同环境期间的表达。最近,不同的研究报道了 Nrf2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此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活化Nrf2从而改善肝移植大鼠ALI的作用。然而,丙泊酚和Nrf2在VILI中的角色很少被研究。有趣的是,有研究发现:Nrf2与NOD-like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的相互作用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功能。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靶向NLRP3炎性小体是预防VILI的一种潜在策略。NLRP3也被发现在丙泊酚介导下可缓解炎症反应和减轻脑损伤。从以上方面,我们假设丙泊酚可以通过调节Nrf2和NLRP3来改善VILI。因此,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为VILI的预防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雄性8~12周龄的C57BL/6小鼠126只,体重约20-25克左右,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9组,每组14只:(1)假手术组;(2)正常潮气量组(VT为7mL/kg);(3)高潮气量组(VT为20mL/kg);(4)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组(VILI+Prop group);(5)丙泊酚组(Prop group);(6)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激活剂-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组(VILI+Prop+SFN group);(7)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激活剂SFN+NLRP3 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组(VILI+Prop+SFN+Nigergroup);(8)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组(VILI+Prop+ATR group);(9)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丙泊酚+Nrf2抑制剂 ATR+NLRP3 激活剂 Niger 组(VILI+Prop+ATR+Niger group)。进行了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测定了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et/dry,W/D)、肺组织EBA通透性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蛋白浓度、肺组织中MDA和8-OHdG的表达水平及炎症相关的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ELISA法检测BALF中各种炎症因子(MPO、IL-1β、IL-18、TNF-α、IL-6和MIP-2)表达水平以及BALF细胞总数、BALF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总数,Western Blot分析肺泡巨噬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以及肺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中SOD和HO-1 mRNA的表达,以及线粒体中的ROS率。结果(1)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肺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肺组织W/D值、EBA通透性指数和BALF中蛋白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丙泊酚可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BALF中各种炎症因子(MPO、IL-1β、IL-18、TNF-α、IL-6和MIP-2)的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8-OHdG和MDA的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丙泊酚可缓解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炎症。(3)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其肺泡巨噬细胞中的NLRP3蛋白、ASC蛋白、caspase-1蛋白和ROS的表达均降低(P<0.05),且肺组织中的Nrf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红素加氧酶(HO-1)mRNA表达均增加(P<0.05)。表明丙泊酚治疗后,丙泊酚可上调VILI中Nrf2的表达,并下调NLRP3的表达。(4)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激活Nrf2可显着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BALF中的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也降低。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5)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并激活Nrf2后,如同时激活NLRP3,则小鼠表现出较严重的肺组织病理损伤,BALF中IL-1β和IL-18的表达以及caspase-1、IL-1β和IL-1蛋白水平均显着增强;VILI小鼠注射丙泊酚后抑制Nrf2,激活NLRP3会出现比上述更严重的病理现象。表明:NLRP3通过促进炎症作用抑制了 Nrf2对VILI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数据表明,丙泊酚通过激活Nrf2和抑制NLRP3的表达,从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和VILI相关的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Nrf2激活剂和NLRP3抑制剂可能是预防VILI的潜在治疗药物。
刘东东[5](2021)在《普胸外科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影响其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普胸外科手术(食管癌及肺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接受普胸外科手术(食管癌及肺癌根治术)后发生ALI/ARDS以及随机抽取的普胸手术后未发生ALI/ARDS的病例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包括术前: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原发性高血压史、手术病种、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入院时白蛋白(albumin,ALB)和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术中: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单肺通气时间、失血量、补液量和是否输血;术后:第1天ALB水平、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同时将上述临床资料在普胸外科手术(食管癌及肺癌根治术)后发生ALI/ARDS的病例中死亡病例与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再次进行比较。通过两组比较分析该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在术后是否并发ALI/ARDS的比较中,手术病种、入院时白蛋白水平、年龄、单肺通气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失血量、补液量、术后CRP水平和术后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发生ALI/ARDS并死亡的患者与生存患者比较,手术病种、手术单肺通气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和术后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入院时白蛋白水平、单肺通气时间、ASA评分、失血量、补液量、术后CRP水平和术后白蛋白水平是普胸手术后是否并发ALI/ARDS的影响因素。手术病种、手术单肺通气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和术后CRP也是普胸外科术后并发ALI/ARDS死亡的影响因素。
吕冰风[6](2021)在《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围术期受机械通气、输血、低温、手术、麻醉及缺血再灌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肺部炎症应激,产生级联反应,进而产生肺损伤,这是目前OPCAB患者围术期死亡或长时间滞留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OPCAB围术期肺损伤可能的炎症通路机制及肺保护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OPCAB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RAGE)介导的可能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2019年10月28日至2020年8月25日期间,在洛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患者,依据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入组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Dex(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2.麻醉管理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诱导,以静脉泵入丙泊酚、舒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D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h)后,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h)至术毕;对照组同期给以等量生理盐水。于T1(麻醉诱导后)、T2(吻合血管前)、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5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 CO2),并记录患者在(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时间及滞留时间。3.标本采集于上述5个时间点分别采集颈内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l,HMGB-1)、RAGE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4.统计方法所有连续变量,正态分布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非正态分布变量描述为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或数量(百分比)。所有数据用SPSS22(IBM,美国)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如年龄、男女构成比、体重指数、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无差异(P>0.05)。2.术前及术中数据比较,D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的使用量少于C组(P<0.05);D组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比C组缩短(P<0.05)。3.HR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在T2心率最慢,D组在T2,C组在T2、T3患者心率比T1慢(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T1-T5心率无差异(P>0.05)。4.MAP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T2-T5平均动脉压比T1低(P<0.05),且T4最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T1-T5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5.Pa O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在T1动脉血氧分压最高,与T1比较,D组在T4、T5,C组在T2-T5,动脉血氧分压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T1-T5动脉血氧分压无差异(P>0.05)。6.Pa CO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在T1-T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逐渐增大,与T1比较,D组在T2-T5,C组在T3-T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T1-T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差异(P>0.05)。7.血浆HMGB-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在T1-T5逐渐增大,与T1比较,两组在T2-T5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D组在T5低于C组(P<0.05)。8.血浆RAGE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在T1-T4逐渐增大,与T1比较,D组在T2-T4,C组在T2-T5,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D组在T5低于C组(P<0.05)。9.血浆IL-6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均在T1-T4逐渐增大,与T1比较,两组在T2-T5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D组在T4低于C组(P<0.05)。结论主要结局:在OPCAB术中,应用Dex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浆HMGB-1、RAGE、IL-6水平,抑制RAGE介导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炎症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次要结局:在OPCAB术中,应用Dex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同时能减轻患者肺部炎症反应,减少患者术后ICU的滞留时间。图10幅;表5个;参考文献70篇
席鹏[7](2021)在《甲泼尼龙预防高危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泌尿内镜手术后尿脓毒症发病迅速,进展快。这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对围术期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鉴于泌尿内镜手术后尿脓毒症特殊的致病机制,即术中感染尿液吸收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我们推测抗炎治疗预防术后尿脓毒症可能有效。【研究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接受PCNL且至少具有一项尿脓毒症高危因素(结石性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史,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术前尿白细胞≥500·u L-1)的患者,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甲泼尼龙(MP)组(n=40)和对照组(n=40)。全身麻醉诱导后,在手术操作前MP组患者静脉推注MP 40 mg,而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主要研究结果为术后尿脓毒症的发生率(脓毒症3.0版定义);次要结果包括尿脓毒性休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 h、24 h血浆中炎症标志物(CRP、前降钙素原、TNF-α、IL-1β、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纳入的80例患者中有6例被剔除。术前两组患者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n=37)术后尿脓毒症、尿脓毒性休克和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5.4%(2/37)、0和18.9%(7/37),而对照组(n=37)分别为24.3%(9/37)、10.8%(4/37)和51.4%(19/37)(P<0.05,P>0.05和P<0.01)。术后2 h MP组血浆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26.3(9.5~159.0)pg·m L-1 vs.5.0(<5.0~8.6)pg·m L-1,P<0.01],但术后24 h血浆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5.0(<5.0~6.5)vs.5.9(<5.0~18.8)pg·m L-1,P<0.05]。对照组术后24h IL-6水平高于MP组[34.4(21.1~67.6)pg·m L-1 vs.20.7(13.3~29.1)pg·m L-1,P<0.01]。其他炎症标志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P预处理可降低高危患者PCNL术后尿脓毒症和SIRS的发生率,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预防性给予MP促进了炎症反应起始阶段IL-10的释放,从而抑制后续的过度炎症反应。
安城[8](2021)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RD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常需急诊手术,但由于患者血管病变范围大,术中多脏器损伤,以及巨大的手术操作难度,患者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也会对其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早期识别与ARDS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术后ARDS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行手术治疗的14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记录患者术前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术中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a and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时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包括出血、再次开胸止血、二次插管、休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90mm Hg)、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天数(cardiac care unit,CCU)、机械通气时间、透析、脑梗、住院天数;以及围手术期输红细胞和血浆量。采集术后1-7天的氧合指数(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OI=Pa O2/Fi O2),以每天氧合指数最差的值作为统计记录。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RDS,将所有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NARDS)组。首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将所有P<0.1的变量及可能与ARDS相关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后向逐步回归法建立最终的回归模型,以筛选出与ARDS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对所有纳入到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若VIF大于10,则移除相应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最终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曲线下面积定量描述预测效能。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4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0例,平均年龄(51.9±10.1)岁;女性37例,平均年龄(54.3±11.1)岁。术后25例(17.0%)患者术后发生ARDS,其中轻度5例(3.4%),中度13例(8.8%),重度7例(4.8%)。两组患者术后7天氧合指数变化:NARDS组患者术后氧合指数在第二天明显上升,ARDS组患者在术后第三天氧合指数明显上升;且在术后第六天,第7天两组患者氧合指数接近。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73)、吸烟(P=0.089)、WBC(P=0.034)、ACC时间(P=0.006)、CPB时间(P=0.005)、DHCA时间(P=0.001)、围手术期输红细胞(P=0.031)和血浆量(P=0.002)对术后ARDS发生可能具预测价值,P<0.1。将性别、BMI及上述可能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可见:CPB时间(OR=1.012,95%CI:1.001-1.022,P=0.027)、DHCA循环时间(O R=1.067,95%CI:1.014-1.124,P=0.013)、围手术期输血浆量(OR=1.001,95CI%:1.000-1.002,P=0.011)与ARDS独立相关。所有纳入到方程中的变量VIF均小于1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终的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为(曲线下面积=0.835 95%CI:0.740-0.929,P=0.000)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1)DHCA时间、CPB时间及围手术期血浆输入量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2)NARDS组患者术后氧合指数在第二天明显上升,ARDS组患者在术后第三天氧合指数明显上升;且在术后第六天,第7天两组患者氧合指数接近。(3)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回顾性研究。希望可以有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提供这些信息,从而更准确的估计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
田雅洁[9](202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拔管后序贯治疗中的优劣。方法: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加强医疗病房(RICU)连续收住院的ARDS并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ETI-MV)的患者纳入研究,当“氧合指数≧200mm Hg”时予以拔除气管插管,以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HFNC治疗(即HFNC组),另一组给予NIPPV治疗(即NIPPV组)。记录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拔管后7天两组再插管事件发生率、病死率、HFNC和NIPPV不良事件(如腹胀、误吸、面部压伤、角膜结膜炎、幽闭感等)、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63例,其中HFNC组30例,NIPPV组33例。与NIPPV组比较,HFNC组患者拔管后7天再插管率显着低于NIPPV组[3.3%(1/30)比21.2%(7/33),P<0.05],HFNC组病死率显着低于NIPPV组[3.3%(1/30)比24.2%(8/33),P<0.05],HFNC组R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NIPPV组[(14.63±6.69)d比(20.72±15.52)d,P<0.05],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NIPPV组[(22.43±10.33)d比(29.31±13.42)d,P<0.05)],HFNC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NIPPV组[3.3%(1/30)与36.4%(12/33),P<0.05]。结论:ARDS患者在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HFNC可能优于NIPPV,再插管事件减少,病死率降低,ICU住院时间缩短、总住院时间缩短,舒适度高。
徐向朋[10](2020)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序贯应用高流量氧疗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oxygen,HFO)与常规普通面罩吸氧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HFO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支持方式在TAAD术后序贯通气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从而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后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的TAA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普通面罩吸氧方式(50例)和高流量氧疗方式(50例)。对照组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普通面罩式吸氧,试验组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应用高流量氧疗方式48 h后,给予更换普通面罩式吸氧。比较两组在撤机时(0 h)和撤机1h、6 h、12 h、24 h、48 h、72 h后的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酸碱度(PH)、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比较每组不同时间点的RR、PaO2/FiO2、PH、PaO2、SaO2、PaCO2情况;比较两组12h后、24 h后、48 h后舒适度(咽喉疼痛、口鼻腔干燥)情况;比较两组第一个24 h、第二个24 h、第三个24 h痰液粘稠度情况;比较两组72 h内的中重度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发生率的情况。结果1.本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2例患者在研究时间内因中途改变氧疗方案剔除,最终试验组纳入47例,对照组纳入3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伴发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前PaO2(静息状态下)、术前急性生理改变与慢性健康评估综合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Ⅱ)评分、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撤机时(0 h)的RR、PaO2/FiO2、PH、PaO2、S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1 h后两组患者RR、PaO2/Fi O2、PH、Pa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6 h、12 h、24 h、48 h、72 h后两组患者RR、PaO2/FiO2、PaO2、S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撤机0h、1h、6 h、12 h、24 h、48 h、72 h的RR、PaO2/FiO2、PaO2、SaO2、PaCO2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FO组撤机12 h后、撤机24 h后、撤机48 h后咽喉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普通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组撤机12 h后、撤机24 h后、撤机48 h后口鼻腔干燥程度评分均低于普通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FO组在撤机第一个24 h、第二个24 h、第三个24 h的痰液粘稠度评分均低于普通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FO组72 h内中重度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发生率低于普通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普通面罩氧疗方式相比较,TAAD术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序贯应用HFO后能够改善呼吸、氧合指标,降低中重度低氧血症的发生率。HFO应用时舒适度高,更有利于患者的气道管理,可作为TAA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支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二、创伤及手术后患者ARDS的预防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伤及手术后患者ARDS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Tuftsin在创伤性ARDS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脾脏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创伤性 ARDS 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胸腔镜对比开胸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策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特征比较 |
2.2 分析表明7种因素可能与单纯重型TBI后ARDS的发生有关 |
2.3 多因素分析表明:4种因素是可能是单纯重型TBI后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 |
2.4 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5 临床结局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脑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发生ARDS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的病例资料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丙泊酚基于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
1.1.3 主要实验试剂 |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手术实验与分组 |
1.2.2 检测指标与方法 |
1.2.3 相关实验方法与步骤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节 结果 |
2.1 丙泊酚可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2.2 丙泊酚可缓解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
2.3 丙泊酚上调VILI中Nrf2的表达和下调NLRP3的表达 |
2.4 Nrf2可抑制VILI小鼠肺组织中的促炎因子 |
2.5 NLRP3通过促进炎症作用抑制Nrf2对肺损伤的保护 |
第三节 讨论和结论 |
第四节 全文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和图表 |
第二章 综述 围手术期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普胸外科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影响其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B 个人简历 |
附录 C 综述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6)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试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试剂仪器与药品 |
1.1.3 研究方法 |
1.1.4 围术期注意事项 |
1.1.5 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
1.1.6 ELISA试验注意事项 |
1.1.7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数据: |
1.2.3 两组患者HR、MAP的比较 |
1.2.4 两组患者PaO_2和PaCO_2的比较 |
1.2.5 两组患者血浆HMGB-1、RAGE、IL-6水平比较 |
1.3 讨论 |
1.3.1 心脏手术术后低氧的原因分析 |
1.3.2 急性肺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1.3.3 OPCAB围术期急性肺损伤的可能机制 |
1.3.4 右美托咪定与急性肺损伤 |
1.3.5 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3.6 HMGB-1与急性肺损伤 |
1.3.7 RAGE与急性肺损伤 |
1.4 结论 |
1.5 局限性 |
1.6 总结与展望 |
综述 右美托咪定肺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2.1 右美托咪定肺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 |
2.1.1 右美托咪定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
2.1.2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致急性肺损伤的应用 |
2.1.3 右美托咪定在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应用 |
2.1.4 右美托咪定在远隔器官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应用 |
2.1.5 右美托咪定在肝移植后急性肺损伤的应用 |
2.1.6 右美托咪定在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中的应用 |
2.1.7 右美托咪定在创伤性肺损伤中的应用 |
2.2 右美托咪定肺保护机制的研究 |
2.2.1 减轻各种病理损伤的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 |
2.2.2 减少VALI和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着作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7)甲泼尼龙预防高危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皮质激素用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8)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RD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ARDS 与心脏外科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源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主要器材 |
2.2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
2.3 拔管时机 |
2.4 SBT试验方法 |
2.5 SBT失败标准 |
2.6 分组 |
2.7 再插管指征 |
2.8 终止HFNC、NIPPV,序贯面罩吸氧时机 |
2.9 观察内容 |
3 内科治疗 |
4 统计学处理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ARDS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序贯应用高流量氧疗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 两组撤机后RR、PaO_2/FiO_2、动脉血气指标变化 |
3 两组间撤机12h后、24h后、48h后舒适度比较 |
4 两组撤机后第一个24h、第二个24h、第三个24h的痰液粘稠度比较 |
5 两组间中重度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发生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四、创伤及手术后患者ARDS的预防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Tuftsin在创伤性ARDS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观察研究[D]. 刘思佳.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胸腔镜对比开胸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D]. 吕彦.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闫超超.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丙泊酚通过调节Nrf2/NLRP3信号通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阮洪艳. 山东大学, 2021(10)
- [5]普胸外科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影响其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D]. 刘东东.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影响[D]. 吕冰风.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甲泼尼龙预防高危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的随机对照研究[D]. 席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8]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RD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安城.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比较[D]. 田雅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10]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序贯应用高流量氧疗的效果研究[D]. 徐向朋.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丙泊酚论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论文; 肺损伤论文; 颅脑损伤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