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涛[1](2016)在《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Delphi法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方法:结合文献研究的结果、采用专家问卷调查(Delphi法)、专家论证会及行业专家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全国范围内遴选的40位专家发送问卷。对回收的第一轮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将第二轮问卷发送给回复第一轮问卷的专家及再次遴选的其他专家共40位(第一轮未回复专家不再发送),再次统计分析第二轮回收的问卷,并将前两轮专家所提出的共性问题作为第三轮纳入指标,形成第三轮调查问卷。将第三轮问卷发送给回复第二轮问卷的专家及再次遴选的其他专家共40位(第二轮未回复专家不再发送),再次统计分析第三轮回收的问卷,所得问卷即“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草稿。专家论证会:邀请国内着名中医儿科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草稿进行讨论、论证。最后根据专家讨论共识,结合课题负责人修改意见,形成“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初稿。行业专家征求意见:将“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初稿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并征求同行意见,形成指南评价稿。结果: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7.5%、92.5%、92.5%,在第三轮问卷中专家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因此结束专家咨询,并通过专家会议的论证,形成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初稿。并将其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并征求同行意见,形成指南评价稿。结论:应用Delphi法进行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规范化研究,并根据专家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了“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同时证明Delphi法作为一种充分发挥专家智慧、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医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具有客观性、传统性及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学。
韩小花[2](2011)在《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清开灵注射液在治疗皮肤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特点、使用前后各项化验指标的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情况,客观地评价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以及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病种、中医证型及临床疗效。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本药物。方法:本研究包括清开灵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和临床疗效评价两部分。回顾性分析565例住院患者的病案,收集其中的一般情况、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皮损的变化情况等信息,填写《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使用情况登记表》、《不良反应登记表》,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最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不同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不同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湿疹6例,占46.1%;在共收集的48例湿疹病例中,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有过敏史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高于无过敏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6.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92.3%,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7.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胸闷、皮肤瘙痒、皮疹、手臂疼痛、口干、心动过速、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红线。8.发生时间多在输液开始后3-30min,持续时间多在1-3h之间。9.未发生不良反应者552例,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前后RBC、HB、PRO、TP、A.G、AST、ALT、UA、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NE%、URO、BLD、BUN、Cr、T、P输液后的值均低于输液前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检验指标升高的情况。10.清开灵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疾病;证型主要为血热证、热毒证。11.使用时间多为7-18天。12.皮损面积、颜色、浸润及肿胀、疱四个方面输液后的各项评分较输液前有明显下降,二者有显着性差异。13.疗效结果:痊愈45例,占8.2%;显效147例,占26.6%;有效207例,占37.5%;无效153例,占27.7%,总有效律34.8%。结论:1.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不会造成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的损害,但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别是湿疹患者和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2.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可用于银屑病、红皮病等红斑鳞屑性疾病,带状疱疹、丹毒等感染性疾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证属血热、热毒者,使用时间以1-2周为宜,疗效确切。
张琼[3](2011)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中药足浴在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对退热的效果和对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与冰力降温贴组进行对照;分析中药足浴对不同发热程度患儿退热效果的差异,总结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最优化病例标准,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体现中医特色护理。研究方法将2009.7-2010.9入住江苏省中医院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课题开始前,对参与研究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分工,统一指导语言和治疗方法。腋温超过37.5℃时,观察组予2000ml中药煎剂足浴30min,药液温度37-40℃,体温复升亦可重复足浴1-2次;对照组予冰力降温贴敷于患儿额头,如体温不降可隔4小时再用一次。高热持续不退者,可遵医嘱酌情予支持疗法。观察记录治疗后0.5h、1h、1.5h、2h、4h、6h、24h、48h、72h体温,连续观察四天患儿相关症状体征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0.5h、1h、1.5h、2h、4h、6h、24h、48h、72h体温情况,两组在<24h、24-48h、48-72h、>72h退热病例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内37.5-38.0℃组、38.1-39.0℃组、39-40℃组三组患儿治疗后6h内平均体温和体温下降幅度。研究结果治疗后0.5h、1h观察组平均体温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1.5h、2h、4h、6h观察组平均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24h、48h观察组平均体温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72h观察组体温显着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退热时间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33%,两组间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对于单项症状、体征的疗效比较,对恶寒、咳嗽的疗效,两组间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鼻塞、流涕的疗效,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口渴、头痛、咽红肿的疗效,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内37.5-38.0℃组、38.1-39.0℃组、39-40℃组在治疗后6h内平均体温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0.01),37.5-38.0℃组在各时间点体温最低;三组在治疗后6h内体温平均下降幅度方面均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39-40℃组体温下降幅度最大。研究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组在退热效果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小儿外感发热相关的症状、体征;可主要适用于中低体温患儿,对高热患儿可视情况配合使用退热药物,减少家长对退热药物的过度依赖;方法经济、方便,对患儿无疼痛刺激,无副作用,患儿依从性好,符合儿科临床实际,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
许新举[4](2009)在《三氮唑核苷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发热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热降温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将诊断为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发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氮唑核苷注射液400~600mg,加入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同时给予清开灵注射液2ml曲池穴穴位注射。对照组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辅以苦甘冲剂、病毒灵口服等,两种降温方法均不重复,观察第1次用药30min后两组患者的体温下降情况及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经x2检验,x2=18.577,P<0.01,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体温下降幅度,观察组体温平均下降4.47℃,对照组平均下降2.27℃,两组比较,t=8.644,P<0.01。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观察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氮唑核苷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好。
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李新圃[5](2009)在《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穴位注射的定义及其防治疾病的特点、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穴位注射在未来疾病防治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吴嘉瑞[6](2007)在《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及其严重不良反应造成的显着危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由于高质量中药注射剂安全信息平台的阙如等问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文献研究水平始终处于瓶颈。正是基于对这样现状的思辨,本论文选择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为切入点,应用文献学、统计学、数据库技术等方法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文献综述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中药安全性问题;②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③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以上这些论述为论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包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息(其中详细个案病例2333例,群案病例3091例,合计5424例),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信息(包括116种中药注射剂和34种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信息),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信息(包括164种组方药物的药性、功效、传统警戒论述、现代研究等信息)和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信息。三、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总体信息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包括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和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过敏史、剂型、用药剂量、配液情况、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病案来源地等流行病学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药品剂型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四、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和学术思想内涵进行考证和阐释。进而对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警戒论述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中查阅古今本草医籍原着50余部。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依据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配伍禁忌理论,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本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成果方面:基于ACCESS数据库平台,构建了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具备注射剂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信息的查询和分析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平台。2.方法学方面: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和Apriori关联算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案信息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对中药注射剂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3.学术思想方面:系统考证了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并明确阐释了其学术思想内涵。并以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传统药物警戒论述为依据,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
李可建[7](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金荣[8](2006)在《针灸预处理对异性蛋白致热模型豚鼠抗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发热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高热达40℃以上者,中枢神经细胞和心脏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尤其心脏病患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小儿易惊厥。然而目前的中西药治疗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寻求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解热或抗热方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首先给予豚鼠针灸预处理,然后复制异性蛋白致热豚鼠模型。以清开灵注射液为阳性对照,对比观察电针预处理和天灸预处理大椎关元穴对正常豚鼠和致热豚鼠各时相肛门温度(简称肛温)的影响。在整体水平上获得抗热效应的基础上,检测发热特定指标及免疫相关指标,试图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角度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初步探讨其预防发热机理,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对正常(未致热)豚鼠给予预处理。隔日1次,共5次。将清洁级豚鼠3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电针组8只、天灸组8只、清开灵组7只。预处理前后测定肛温,观察预处理对正常豚鼠肛温的影响。第二步复制异性蛋白致热豚鼠模型。正常组不注射牛奶,其余各组腹腔注射无菌脱脂鲜牛奶诱发发热。测定各组豚鼠的不同时相肛温,对比观察不同预处理的抗热效应。在获得抗热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预处理干预的抗热机制。实验结果显示:1.对正常(未致热)豚鼠进行电针预处理、天灸预处理,各组之间和组内预处理前后肛温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电针预处理和天灸预处理大椎关元穴对正常豚鼠的肛温影响不大。2.致热后模型组豚鼠的体温最大反应指数(△T)与发热反应指数(TRI3)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着(P<0.05);电针预处理组和的天灸预处理组豚鼠的△T、TRI3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显着(P<0.05);天灸预处理组△T、TRI3明显低于与电针预处理组(P<0.05);天灸预处理组与清开灵组之间的△T、TRI3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电针预处理和天灸预处理大椎关元穴对致热豚鼠均具有明显的抗热作用。天灸预处理的抗热作用优于电针预处理,与清开灵效应等同。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减弱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预处理组和清开灵组豚鼠的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高于模型组而差异显着(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天灸预处理组豚鼠的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明显低于正常组,有差异显着(P>0.05)。结果提示:机体受异物攻击时模型组豚鼠免疫功能下降,而电针预处理对豚鼠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保护作用。天灸预处理使豚鼠免疫功能下降还是过度免疫后导致的反馈性抑制,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4.各组豚鼠血浆IL-1β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模型组豚鼠的血浆IL-1β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王晓君[9](2004)在《开窍通腑法对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题首次提出“开窍”与“通腑”之法合用治疗急性脑病思想,系统而全面地从临床实践、现代研究、古代文献等诸方面予以阐释。首次通过“开窍通腑法”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研究,探讨合用之法对急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开窍通腑法同用,具有较单一开窍或通腑法更有提高SOD活性、加速清除自由基、降低一氧化氮含量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脑病提供了实验依据。首次将开窍通腑法的代表方—清代吴鞠通牛黄承气汤做为脑肠同治法的研究对象。论文以中医脑、大肠生理病理为契入点,深刻阐述了气机在神志活动中的作用及意义,并总结出脑肠同治法的机理在于调畅气机、上病下治,揭示了中医开窍、通腑法治疗脑病的实质。
赵美玉[10](2003)在《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热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2002年6~12月我们对高热病人采用穴位注射清开灵退热降温,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病人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7~60岁。体温≥39℃,其中上呼吸道
二、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第一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2 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3 第三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4 专家论证会 |
5 同行征求意见 |
讨论 |
1 德尔菲法及其优缺点 |
2 德尔菲法在制订本指南中的应用体会 |
3 本指南所做的中医标准化工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2: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3:第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4: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 |
附录 5: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 |
附录 6: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7: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等 |
(2)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开灵注射液的成份研究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药物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临床研究二 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临床疗效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及问题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3)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 |
1.1 小儿外感发热的概念、病因、病机 |
1.2 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2.1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病因 |
2.2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现状 |
3 患儿家长对小儿外感发热的家庭认知、态度、行为 |
4 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 |
4.1 临床护士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知、态度、信念 |
4.2 外感发热患儿的护理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选择 |
2.2 一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 |
3.2 药物来源 |
3.3 仪器设备 |
3.4 人员培训与分工 |
3.5 操作方法 |
3.6 研究工具 |
3.7 观察指标 |
3.8 统计学处理 |
3.9 研究路线 |
4 结果 |
4.1 两组治疗后6h各时段体温比较 |
4.2 两组治疗后24h、48h、72h体温情况 |
4.3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
4.4 两组治疗综合疗效比较 |
4.5 两组相关症状、体征消失情况比较 |
4.6 观察组不同发热程度患儿6h内平均体温情况 |
4.7 观察组不同发热程度患儿治疗6h内体温下降情况 |
5 讨论 |
5.1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起效慢于冰力降温贴,但1.5h后效果明显,作用持续时间长,退热后体温不易复升 |
5.2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总有效率高,且对相关症状、体征的控制有明显优势. |
5.3 中药足浴对不同发热程度外感发热患儿的疗效分析 |
5.4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优点 |
6 课题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住院患儿病情观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药安全性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概述 |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概述 |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 |
第一节 数据库整体构建思路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个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六节 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数据库的建立 |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
第一节 数据库中不良反应信息总体分析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的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
研究一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二 清开灵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三 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四 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专项文献研究 |
本章研究的总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理论阐释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传统警戒论述的整理研究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警戒表述的探索性研究 |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简介 |
(7)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8)针灸预处理对异性蛋白致热模型豚鼠抗热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发热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针刺治疗发热的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三 针灸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开窍通腑法对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理论探讨 |
一、 开窍通腑含义 |
二、 论题的提出 |
(一) 通腑法治疗脑病概况 |
脑血管疾病 |
癫痫 |
精神分裂症 |
肝性脑病 |
帕金森氏病 |
衰老 |
颅脑损伤 |
中毒 |
(二) 开窍法治疗脑病浏览 |
昏迷 |
脑血管疾病 |
脑炎 |
肺性、肝性脑病 |
颅脑损伤 |
精神分裂症 |
中毒 |
(三) 现代医学的脑保护治疗 |
钙通道阻滞剂 |
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
γ-氨基丁酸(GABA)激动剂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
其它 |
(四) 基础实验研究 |
通腑法实验研究 |
开窍法实验研究 |
(五) 目前研究的缺憾及本研究特点 |
三、 论题的依据 |
(一) “肠病及脑”脑理论溯源 |
烦躁 |
谵语 |
喜忘 |
不得卧、多卧、少寐 |
癫狂 |
不知人 |
(二) 神经胃肠病学的建立为脑肠同治开辟了新篇章 |
(三) 脑肠病交互作用的临床报道奠定了脑肠同治实践基础 |
肠病与中枢相关性的西医认识 |
脑病与大肠相关性的中西医认识 |
(四) 肠道功能的了新认识 |
肠道是免疫器官 |
肠道是致病之源 |
肠道是排毒器官 |
年长求于大肠腑 |
腑气畅则脏气安 |
防衰健体需护肠 |
(五) 生活习性、环境的变迁,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时代需要 |
(六) 导师治疗脑病经验 |
四、 脑肠同治机理探讨 |
(一) 中医病机分析 |
升降出入是正常神志活动的重要保证 |
脑肠同治体现了调畅气机之法 |
(二) 西医机理认识 |
脑肠联系的物质基础-脑肠肽 |
通腑、开窍方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实验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四、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D]. 郑海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2]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D]. 韩小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1)
- [3]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D]. 张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4]三氮唑核苷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发热效果观察[J]. 许新举. 中国医学工程, 2009(12)
- [5]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J]. 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李新圃.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2)
- [6]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D]. 吴嘉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8]针灸预处理对异性蛋白致热模型豚鼠抗热作用的实验研究[D]. 金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9]开窍通腑法对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D]. 王晓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04)
- [10]穴位注射清开灵用于高热降温疗效观察[J]. 赵美玉. 护理学杂志,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