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地震影响初步分析

武汉地区地震影响初步分析

一、武汉地区地震效应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勾书琪[1](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同时,“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实践和问题式教学。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性的验证原理类地理实验,问题式地理实验有待加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广泛收集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与案例,并结合中图版地理教材提出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其次,在界定问题式地理实验概念的基础上,整理与分析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依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启示,设计了10个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再次,进一步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为检验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从设计的方案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实施,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提出2019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30个,设计了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10个。第二,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6条:(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第三,研究得到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的基本组成11部分,即实验名称、问题类型、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示意图、问题表征与猜想、问题分析与观察操作、问题解决与迁移、反思与评价。

陈维[2](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郝朋飞[3](2020)在《非一致地震作用地下结构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下结构功能性的不断增加,地下结构的规模也趋于大型化发展,如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枢纽站、车辆段等,而对于尺度较大的大型地下结构,地震波到达结构不同位置处的时间存在差异,行波效应等非一致地震激励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通过振动台试验对非一致激励下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进行非一致地震作用振动台试验,完成了单振动台实现行波输入试验方法的理论推导及相关验证,并设计了可用于多点振动台试验的多节段模型箱,以及一致/非一致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十字换乘站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对自由场试验数据的数值拟合,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后,建立自由场及大型十字换乘车站结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其在一致波、行波、相干波、相干行波及多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并分析其空间效应影响范围。基于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自由场而言,当地表距离大于405m后,行波对地表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超过一致波,而相干波和相干行波对地表加速度响应的放大效应均明显小于一致波。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地震波中的高频成分明显减少,而低频成分存在一定的放大,且不同的土层对其频率成分的影响也有所不同。(2)十字换乘车站结构的存在会对地表加速度响应存在一定的缩小,对于端墙之外的土体,其影响范围最大为54m,即2B1(B1为地震波输入方向的车站宽度27m)。对于换乘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在沿地震波输入方向的车站结构,当车站结构大于405m之后,行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大于一致波。在相干波、相干行波作用下,其加速度响应远小于一致波。而对于垂直于地震波输入方向的车站结构,一致波和行波对结构加速度响应较为敏感,而相干波和相干行波对结构弯矩较为敏感。(3)对于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不同方向的地震波对车站结构不同部位的响应规律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对于三向输入而言,竖向地震波对结构加速度响应的影响是极其显着的,但其弯矩、相对位移仍主要受水平双向地震波作用的影响。(4)换乘站空间效应影响范围最大为:5B/3(靠近换乘节点),4B/3(靠近端墙),其中B为车站结构宽度54m,且多向输入对空间效应的影响较小。

袁超[4](2020)在《地震动摇摆分量和输电塔线体系的多维地震响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重要电力设施的输电塔线体系在进行抗震设计计算时,通常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而忽略地震动摇摆分量的影响。但是大量的震害表明,摇摆分量对输电塔线这类高柔结构的地震响应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由于缺乏可供实际应用的摇摆分量实测记录,包含水平和摇摆分量的多维地震作用下的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研究始终受到限制,摇摆分量的影响也未被重视。为此,本文对地震动摇摆分量的获取方法以及考虑摇摆分量作用的输电塔线体系的多维地震响应作了进一步综合探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探讨两类常用的获取摇摆分量的方法——弹性波动理论法和谱比法的特点并进行改良,采用小波变换和小波阈值去噪对谱比法进行改进,提高谱比法的精度,而后基于改进的谱比法与弹性波动理论法建立了一种获取摇摆分量的新方法——综合法。该方法将两类方法进行了结合,即采用改进的谱比法获取摇摆分量的低频部分,而后利用此低频部分及弹性波动理论法求得摇摆分量的高频部分,最终获取频率成分完整的摇摆分量,从而实现了两类方法的优势互补。(2)开展输电塔线体系缩尺模型的多维地震振动台试验,包括地震动水平作用及水平-摇摆耦合作用两种工况;同时,进行理论分析,推导输电塔线体系在包含水平和摇摆分量的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其中着重讨论由摇摆转角位移造成的附加P-(35)效应等效而成的地震激励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地震动摇摆分量不应忽略,其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具有较大影响,其中由摇摆转角位移产生的附加P-(35)效应会增大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并使得塔体产生一定程度的非对称位移效应;此外,考虑摇摆分量作用后,输电线对塔体地震响应的减弱效果将会被削弱。因此,在实际抗震设计中,应对摇摆分量予以重视。(3)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建立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场地土条件下,进行结构动力特性以及结构多维地震响应对比分析,以探究SSI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SI效应会降低输电塔线体系以塔体振动为主的自振频率,增大结构的地震响应,而且在水平和摇摆分量耦合的多维地震作用下,SSI效应还会显着增强摇摆分量对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的增大效应,同时考虑SSI效应下的这些影响均随场地土变得越软弱而更加明显。当场地土为非坚硬土时,应重视SSI效应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多维地震响应的影响。

邵馨叶[5](2020)在《地磁台站记录中磁偏角异常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存在对地磁异常与地震之间相关性的质疑和同震地磁异常研究中各种方法对异常信号的提取效果不同,本文以国内地磁台站记录的地磁秒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磁台站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简称IAGA)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研究总结出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快速有效提取大地震时磁偏角异常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地磁异常信号和大地震的关联性,从而为大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地磁场分解模型,地磁场基本磁场的内源场占主要部分,相对稳定,而正常情况下变化磁场包括磁暴在内相对是非常微小的,最大磁暴的强度只占基本磁场强度的百分之几且对磁偏角影响较小;本文研究认为变化磁场的内源场中有一部分为地震前后由地球内部震磁效应引起的异常变化磁场,是在大地震能量释放前后震源区及板块边缘在岩石介质微破裂和膨胀过程中产生新的变化磁场,震前变化量级小,震时随地震波的到来变化量级最大,变化幅度远高于外源场的磁扰,具有多地同时出现的特点,7级以上地震地磁异常可出现于距震中2000公里以上的区域,且不会延迟十几天的时间,而是和震中附近的地点一样。由此建立了地磁台站IAGA地磁数据集、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地磁台站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性分析数据集。本文首先采用一种能够有效处理非震异常数据的算法并通过Python编程实现,以解决地磁数据文件中有空文件和损坏的文件,有些文件中存在残缺数据,存在一些连续相同且数值非常大的非震异常无效数据的问题;本文用滑动最大差值法对磁偏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效消除背景场的影响;采用磁偏角差值比值及连续阈值法处理秒记录数据,给出了异常文件的条件和记录异常的条件,提取了差值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磁偏角异常,记录到磁偏角差值异常数据集,重新构造了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性分析数据集;结合震磁理论和相关性分析,对磁偏角异常和震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本文以国家地磁台网中心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内7级以上5次大地震前后近80个地磁台站的IAGA-2002秒钟值相对观测预处理数据为对象,对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1)5次大地震时部分相距较远的地磁台站都记录到地磁异常数据,这些地磁异常很可能是大地震的同震异常;(2)震中在记录到地磁异常数据的地磁台站附近;(3)地磁异常中以磁偏角异常最为明显;(4)磁偏角异常表现为磁偏角差值的相对高幅度、高频和短暂持续性;(5)大地震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系数均有3个以上台站大于0.9。结果表明,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能发现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内7级以上5次大地震时的地磁异常,大地震时震级越高,同震异常台站越多,数值越大,越容易观察到地磁异常。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将能获取到的所有地磁台站和所有大地震统一纳入相关性分析,克服了常规分析方法通常只针对某一局部区域或某一震例的不足,更容易找到地磁异常和大地震的相关性,从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如果能实时获得秒记录地磁数据,更进一步地获得异常时的毫秒级或微秒级数据,可望为大地震的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段谟东[6](2020)在《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文中提出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是当前核能发展和核技术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伴随核电的发展,公众和社会对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更为关注,我国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也更为紧迫。当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被认为是最具有工程前景的处置方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方案首要的、也最基础的任务是处置库场址的选择,且场址条件是影响高放废物处置库长期安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鉴于处置库场址的重要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地质处置的安全要求,许多国家对处置库场址的确定都非常慎重,要求从处置库围岩类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建造与运输条件等进行多方面的比选。开展黏土岩场址筛选工作,是国际上主要有核国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的重要选择,其中关于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的研究是场址选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研究,既能从工程建设角度对预选地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外部建设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适宜性评价,又能为预选地段拟建建筑物结果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研究工作,按照我国选址准则的要求,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与工程条件综合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相关国际、区域性组织及有核国家核废料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进行了详细调研,结合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具体选址准则,进一步细化、补充了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具体选址准则。(2)开展了塔木素地区自然地理、经济、交通、气候、工程用电、用水、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区域构造及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等方面相关资料收集及工程地质勘察,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在以上方面符合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的基本要求。(3)收集了塔木素地区钻孔、编录及地球物理测试等数据资料,开展了岩体宏观特征、矿物成分分析以及含水率、密度、渗透率、自由膨胀率、热学性能、波速、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等物理力学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及资料分析,初步查明了研究区黏土岩岩石学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钻孔工程地质特征。(4)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塔木素钻孔区域内岩体进行围岩级别划分。依据比利时地下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尺寸,以塔木素地区为工程背景,针对拟建地下处置库关键洞室群结构进行了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区TZK-1钻孔在393.5~432.5m区域范围内为Ⅳ~Ⅲ级岩体,437.4~467.2m区域范围内以Ⅲ级岩体的占比最大,而在468.9~478.8m范围内主要为Ⅱ级围岩。模拟开挖过程中,洞室群结构稳定性较好,变形主要出现在竖井侧壁,主、支巷道顶、底板、两帮处位置,另外在交叉部位产生的围岩变形也较为显着。主巷道洞轴线方向应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当夹角为45~60度左右时,稳定性最好。(5)以目前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概念设计,结合法国、比利时对处置库的设计思路,模拟研究了处置库接收废物完毕后~洞室群工程屏障破坏失效近场环境变化过程。在不考虑渗流场情况下,该过程实质是力-热顺序耦合过程,温度场呈现迅速增长—峰值—持续—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再次平衡的过程。约第100天时,处置库温度到达峰值,最高温度可达100℃左右。温度场大致呈现以中心废物罐为圆心的同心椭圆分布形态,离圆心越近温度越高,若超出圆心一定范围,温度变化不显着。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非常显着,对开挖完成后形成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6)以塔木素地区实际地质剖面建立地质模型,依据多孔介质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基于该模型的地下水及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过程。核素随着迁移距离增加活度逐渐降低,但在不同介质中差异较大,可能与地下水在不同介质中的流速有关。79Se迁移速率最快,135Cs次之,99Tc再次之。黏土岩作为地质屏障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的迁移速率,从而控制核素达到生物圈的时间及活度。(7)通过对塔木素地区外部配套条件、地质条件、岩体特性、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以及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结合目前国际以及国内黏土岩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认为塔木素地区在建造与工程条件方面初步满足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的选址要求。

郑年文[7](2020)在《考虑基础提离效应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实际的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会出现基础与地基土发生一定分离、结构摇摆的情况,地基与基础在强震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塑性和非线性行为。既然不可避免,那能否加以利用呢?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允许结构基础与地基土发生分离,即所谓的结构摇摆分析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已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对于允许结构基础与地基土发生分离理念的接受程度还远远不够。为进一步确定基础提离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基础提离对刚性摇摆体和柔性框架结构摇摆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首先以刚性地基上的刚性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提离摇摆理论分析模型,探讨刚性楼板上无锚固设备的摇摆地震响应;然后针对更接近实际工程结构情况的柔性结构提离摇摆模型,设计柔性地基上多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探讨基础提离、基础尺寸和地震波类型等对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最后,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基础提离效应的计算模型对试验进行模拟,对比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参数分析,探讨摇摆结构地震响应规律。基于本文的研究,可得如下主要结论:(1)转动半径、临界转角决定了刚性块自身的形状尺寸与摇摆特性,刚性块的摇摆响应随临界转角、转动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激励的频率小于1Hz时刚性块易发生倾覆;刚性块的摇摆响应受地震波类型的影响显着,不同输入下的刚性块摇摆响应谱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转动响应谱对刚性块的高宽比非常敏感。(2)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较大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基础提离、摇摆现象;基础的提离摇摆造成结构水平加速度、基础竖向加速度均显着增加,同时产生较多高频成分,而顶部竖向加速度有所减小;摇摆结构的提离摇摆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3)试验模拟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反映结构的提离摇摆响应。基于该模型的参数分析表明:与固定情况相比,可提离模型的柱底剪力与弯矩显着减小,可见结构发生提离摇摆时改变了结构内力分布,自身的弯曲变形降低;基础的提离摇摆会显着增加结构的水平加速度与水平位移响应响应,且发生提离摇摆时结构底层层间位移往往较大,是抗震的薄弱部位;框架基础的提离摇摆程度受基础尺寸影响显着,同时框架层间位移响应会随基础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李杰[8](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指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张江峰[9](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崔文琦[10](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与遥感的滑坡灾情评估及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文中研究表明当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后,准确、充足的应急资源保障有助于最大限度遏制灾害发展和恶化,减少受灾地区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但是,国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涉及的物资类别、数量有限,特别是不涉及与应急救援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支持,往往容易出现应急资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发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以及《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中均明确提出鼓励、号召社会力量参与,通过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的方式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区生命、财产损失。针对我国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体系存在的问题,采用遥感、深度学习技术探讨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过程中的灾情感知、评估、应急资源需求分析以及科学的共享机制等问题,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如下:(1)在灾情感知及灾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获取方面,采用遥感技术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首次提出了利用基于语义门的双时态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SG-Bi TLSTM)进行滑坡承灾体识别的方法。该模型由一个U-Net及两个协同作用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构成,U-Net用于生成语义分割图以及多通道特征图;双时态LSTM用于生成遥感影像的标注语句。为了对承灾体进行更加准确的识别和定位,创新性地设计了语义门机制,其能够根据双时态LSTM中预测网络的输出动态、自适应地通过影像或上下文信息生成语义描述,实现大范围地质灾害快速全面的灾情感知,从而为准确地灾情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方案奠定基础。SG-Bi TLSTM利用汶川地区2008年的遥感影像对滑坡及其承灾体进行了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G-Bi TLSTM模型的滑坡承灾体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2)在应急资源需求定量分析方面,根据SG-Bi TLSTM模型识别的滑坡及其承灾体对象,首先进行了灾情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应急资源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道路承灾体的应急资源需求为例,指出了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涉及的应急资源不仅包括专业化的机械设备,还包括配套的专业人力资源支持。由此阐明了其与国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之间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明确了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的必要性。(3)在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方面,构建了扁平化应急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创新性地利用基于锚点的社会化应急资源语义互操作算法消除了不同行业信息共享的语义障碍,并依据由大数据技术获取的应急资源供应方信息。在进行信息一致性验证后首次建立了基于诚信度与慈善度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度规划模型,从而实现对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调度方案的优化。从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过程中选择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这一环节进行研究。以基于承灾体的应急资源需求定量分析为纽带将基于深度学习与遥感的滑坡承灾体快速识别与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机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流程,实现了从灾情感知与评估、应急资源定量分析到实现社会化共享全过程探索,为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提供了一套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武汉地区地震效应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地区地震效应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问题式地理实验
        2.地理实验方案
        3.地理实践力
一、理论基础
    (一)具身认知理论
        1.具身认知理论主要观点
        2.具身认知理论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二)地理学理论
        1.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2.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背后的各要素关系
    (三)地理教学理论
        1.从地理实践力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问题为线索”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内容分析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1.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2.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1.地理实验项目统计分析
        2.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展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案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2.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3.案例分析呈现
    (二)案例分析启示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1.依据课标、教材
        2.依据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3.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特点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组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1.设计示例
        2.设计分析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
        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
        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
        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
        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
        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二)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2 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3 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4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非一致地震作用地下结构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分析
        1.2.2 数值模拟
        1.2.3 模型试验
        1.2.4 地下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箱设计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非一致地震作用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
    2.1 试验方案初选
        2.1.1 单振动台方案
        2.1.2 多振动台方案
    2.2 试验设备与原型结构
        2.2.1 振动台设备参数
        2.2.2 原型结构的选择
    2.3 模型试验相似比的确定
    2.4 模型箱的设计与制作
        2.4.1 模型箱设计
        2.4.2 模型箱数值模拟
    2.5 模型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2.6 监测方案
        2.6.1 自由场振动台模型试验
        2.6.2 十字换乘站模型试验
    2.7 加载制度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由场振动台试验研究与数值验证
    3.1 模型箱与模型土的动力特性
        3.1.1 模型箱空箱试验
        3.1.2 模型土动力特性分析
        3.1.3 模型箱一致性分析
        3.1.4 模型箱边界效应分析
    3.2 自由场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3.2.1 一致波作用下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
        3.2.2 行波作用下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
    3.3 振动台试验数值拟合
        3.3.1 模型建立
        3.3.2 一致波试验拟合
        3.3.3 行波试验拟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致/非一致地震作用十字换乘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1 模型概况
        4.1.1 模型建立
        4.1.2 边界设置
        4.1.3 材料参数
        4.1.4 地震动输入
        4.1.5 计算工况
        4.1.6 监测方案
        4.1.7 模态分析
    4.2 一致/非一致地震作用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
        4.2.1 一致波
        4.2.2 行波
        4.2.3 相干波
        4.2.4 相干行波
        4.2.5 四种波对比分析
    4.3 一致/非一致地震作用十字换乘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3.1 一致波
        4.3.2 行波
        4.3.3 相干波
        4.3.4 相干行波
        4.3.5 四种波对比分析
    4.4 多向地震动同时输入时换乘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4.1 双向地震动输入
        4.4.2 三向地震动输入
    4.5 换乘站结构空间效应分析
        4.5.1 单向地震波输入
        4.5.2 多向地震波输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地震动摇摆分量和输电塔线体系的多维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地震动摇摆分量研究现状
        1.2.1 摇摆分量概述
        1.2.2 获取方法研究现状
    1.3 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1.3.1 结构分析模型研究
        1.3.2 地震响应研究
        1.3.3 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地震动摇摆分量获取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弹性波动理论法
        2.2.1 波动方程及Lamè分解
        2.2.2 平面波
        2.2.3 摇摆分量的获取
    2.3 谱比法
        2.3.1 基本原理与获取步骤
        2.3.2 基于小波变换和小波阈值去噪的改进方法
    2.4 基于改进的谱比法与弹性波动理论法的获取方法
        2.4.1 获取方法说明
        2.4.2 综合法获取摇摆分量实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多维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振动台试验
        3.2.1 试验模型设计
        3.2.2 拾振器的布置
        3.2.3 试验工况
        3.2.4 试验结果
    3.3 多维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的理论分析
        3.3.1 多质点简化模型
        3.3.2 多维地震作用下多质点简化模型的动力方程
        3.3.3 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地震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际工程背景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
        4.3.2 桩-土相互作用模型
        4.3.3 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
    4.4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4.5 模型多维地震响应分析
        4.5.1 输电塔顶部位移响应
        4.5.2 输电塔顶部加速度响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取得成果

(5)地磁台站记录中磁偏角异常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震磁异常相关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地磁观测和预测研究现状
        1.3.1 国外观测预测研究现状及动态
        1.3.2 国内观测预测研究现状及动态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磁台站IAGA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
    2.1 地磁三要素
    2.2 地磁场的分解模型
    2.3 相关的震磁理论
    2.4 IAGA2002地磁数据交换格式文件解析
    2.5 地磁数据文件的分析
    2.6 地磁台站IAGA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
    3.1 处理非震异常数据算法
    3.2 滑动最大差值法消除背景场
    3.3 连续阈值法提取震磁前兆异常信息
        3.3.1 内外源地磁场分离
        3.3.2 连续阈值法
    3.4 多地地磁异常信号的相关性
    3.5 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次大地震对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的验证
    4.1 IAGA2002地磁数据交换格式文件的获取
    4.2 地磁要素的提取、差值计算和显示
    4.3 汶川大地震时地磁要素异常的初步分析
        4.3.1 成都地磁台站记录的磁偏角变化
        4.3.2 全国国际交换台站记录的磁偏角等地磁要素变化
    4.4 5次大地震震磁异常分析和处理
        4.4.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2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3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4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5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5 多台站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性分析
    4.6 大地震地磁异常的几个特点
    4.7 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4.8 震级小于7级的磁偏角异常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研究成果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地磁台网14个国际交换台站的IAGA代码
附录 B 本文中使用的79个地磁台站信息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6)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
        1.2.1 我国高放废物分类及其来源
        1.2.2 地质处置研究概况
        1.2.3 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发展现状和趋势
        1.2.4 选址和场地评价工作研究现状
        1.2.5 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研究现状
        1.2.6 处置库洞室开挖稳定性研究现状
        1.2.7 处置库近场环境研究现状
        1.2.8 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研究
    2.1 国外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和建议
        2.1.1 IAEA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2.1.2 欧共体与北欧五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2.1.3 美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2.1.4 其他国家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2.2 国外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及建议
        2.2.1 法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2.2.2 比利时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2.2.3 瑞士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2.2.4 德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2.3 国内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推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木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3.1 工区自然地理、经济、外部配套条件概况
        3.1.1 工区位置、交通简况
        3.1.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3.1.3 气候特征
        3.1.4 工程用电特征
        3.1.5 工程用水特征
        3.1.6 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
    3.2 区域构造及地震特征
    3.3 地层、岩性特征
    3.4 水文地质特征
        3.4.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3.4.3 水化学特征
    3.5 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特征
        3.5.1 地表土特征
        3.5.2 不良地质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塔木素地区岩体特性研究
    4.1 钻孔位置
    4.2 黏土岩岩石学特征
        4.2.1 宏观特征分析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2.3 岩样薄片鉴定分析
    4.3 黏土岩物理力学性质
        4.3.1 含水率
        4.3.2 密度
        4.3.3 渗透率
        4.3.4 自由膨胀率
        4.3.5 热学性能
        4.3.6 声波测试试验
        4.3.7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4.3.8 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4.4 钻孔工程地质特征
        4.4.1 岩石裂隙研究
        4.4.2 综合地球物理参数分析
        4.4.3 地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5.1 围岩级别划分
    5.2 洞室开挖基本理论
        5.2.1 洞室开挖后的弹性应力状态
        5.2.2 洞室开挖后的塑性应力状态
    5.3 数值模拟方案
        5.3.1 模拟软件简介
        5.3.2 模拟工程概况
        5.3.3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5.3.4 模型参数设置
    5.4 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变化规律
        5.4.1 竖井分布开挖稳定性变化规律
        5.4.2 主巷道稳定性变化规律
        5.4.3 竖井-主-支洞室群稳定性变化规律
        5.4.4 地应力方位对洞室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研究
    6.1 拟建处置库近场环境分析
    6.2 基本原理
    6.3 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数值模拟方案
        6.3.1 工程概况及数值计算模型
        6.3.2 模型参数设置
        6.3.3 假定、初始及边界条件
    6.4 近场环境变化规律
        6.4.1 温度场变化规律
        6.4.2 位移场变化规律
        6.4.3 应力场变化规律
        6.4.4 塑性区变化规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
    7.1 核素迁移情景分析
    7.2 核素在黏土岩中的运移机制
        7.2.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7.2.2 地下水溶质数学模型
    7.3 远场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方案
        7.3.1 研究区概况
        7.3.2 数值计算模型
        7.3.3 相关参数选取
    7.4 核素迁移规律
        7.4.1 地下水流场变化规律
        7.4.2 不同核素迁移变化规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考虑基础提离效应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摇摆结构计算模型研究
        1.2.2 常见摇摆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1.2.3 小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刚性体摇摆地震响应分析
    2.1 刚性地基上刚性体摇摆地震响应理论分析
        2.1.1 摇摆运动方程与求解
        2.1.2 程序验证
        2.1.3 计算分析
    2.2 刚性楼板上刚性体摇摆地震响应分析
        2.2.1 计算模型
        2.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2.2.3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框架结构提离摇摆非线性地震响应试验研究
    3.1 振动台试验设计
        3.1.1 相似比关系
        3.1.2 原型结构
        3.1.3 缩尺结构模型
        3.1.4 试验土体与模型箱
        3.1.5 监测方案
        3.1.6 加载制度
    3.2 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试验现象
        3.2.2 结构基频分析
        3.2.3 加速度分析
        3.2.4 位移分析
        3.2.5 常规结构与摇摆结构响应对比分析
    3.3 试验的数值模拟
        3.3.1 数值模型介绍
        3.3.2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框架结构提离摇摆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4.1 建立土-基础-上部框架体系计算模型
        4.1.1 框架结构
        4.1.2 土体模型
        4.1.3 接触方式
        4.1.4 荷载与边界
        4.1.5 测点布置
    4.2 结果分析
        4.2.1 固定与可提离的对比
        4.2.2 地震波特性影响分析
        4.2.3 表层土体性质影响分析
        4.2.4 基础尺寸影响分析
        4.2.5 结构高宽比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发表的学术论文

(8)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口支援
        二、西部民族地区
        三、府际关系
        四、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一、维护边疆稳定
        二、培育市场经济
        三、协调区域发展
        四、促进民族发展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一、重大工程建设
        二、重大灾害救助
        三、东西扶贫开发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结语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0)基于深度学习与遥感的滑坡灾情评估及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遥感及深度学习技术的灾害信息快速获取与分析
        1.2.2 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
        1.2.3 多Agent理论及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及影像语义标注理论基础及实验数据预处理
    2.1 方法与理论基础
        2.1.1 遥感影像语义分割—U-Net深度神经网络
        2.1.2 遥感影像语义标注—长短期记忆深度循环网络
    2.2 实验区域及样本介绍
        2.2.1 实验区域介绍
        2.2.2 训练集样本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语义门的双时态长短期记忆网络(SG-Bi TLSTM)滑坡承灾体识别
    3.1 基于SG-Bi TLSTM的承灾体识别技术路线
    3.2 SG-Bi TLSTM网络结构
        3.2.1 完整网络结构
        3.2.2 双时态LSTM网络
        3.2.3 语义门设计
    3.3 综合误差设计
    3.4 局部—完整对象关系转换
    3.5 模型与实验分析
        3.5.1 模型介绍
        3.5.2 语义精度分析
        3.5.3 模型稳定性分析
        3.5.4 定位精度分析
        3.5.5 多对多与“1对1”样本分析
        3.5.6 语义门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滑坡承灾体的灾情评估及社会化应急资源需求分析
    4.1 基于遥感的滑坡灾情评估
        4.1.1 滑坡分析
        4.1.2 承灾体分析
    4.2 基于承灾体的应急资源需求定量分析
        4.2.1 道路类承灾体救援所需设备定量分析
        4.2.2 建筑类承灾体救援所需设备定量分析
        4.2.3 救援过程中所需生活保障用品定量分析
    4.3 地震灾害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应急预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机制及信任模式分析
    5.1 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机制
    5.2 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参与方之间的信任缺失问题
    5.3 基于多维语义距离的诚信信息采集与一致性分析
        5.3.1 基于多源信息的诚信分析——诚信度与慈善度
        5.3.2 基于多维语义距离的诚信信息快速采集与一致性验证方法
    5.4 基于锚点的社会化应急资源语义互操作算法
        5.4.1 现行应急物资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
        5.4.2 基于锚点的语义距离计算方法(Semantic Switch Algorithm,SSA)
        5.4.3 基于SSA算法的社会化共享应急物资分类与编码——72 小时应急物资共享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诚信度与慈善度的多目标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调度规划
    6.1 传统多目标应急物资调度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6.2 基于诚信度与慈善度的多目标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调度规划
        6.2.1 特急期内基于诚信度与慈善度的社会化应急资源调度
        6.2.2 紧急期内基于诚信度与慈善度的社会化应急资源调度
        6.2.3 安置期内基于诚信度与慈善度的社会化应急资源调度
    6.3 实例分析—以特急期内道路抢修设备中的装载机为例
    6.4 基于GIS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调度路径规划
        6.4.1 基于 GIS 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调度路径规划技术流程
        6.4.2 研究区域内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调度路径规划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多Agent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平台
    7.1 基于多Agent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平台结构及其通信机制
        7.1.1 服务器层
        7.1.2 数据中间层
        7.1.3 Agent中间层
        7.1.4 浏览器层
        7.1.5 基于多 Agent 的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平台的特点和优势
        7.1.6 Agent之间的通信方式
    7.2 共享机制的运行流程
        7.2.1 平台构建与共享协议准备阶段
        7.2.2 应急资源信息协商及协议签订阶段
        7.2.3 共享协议执行阶段
        7.2.4 共享协议执行情况评价阶段
    7.3 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Agent设计
        7.3.1 多Agent设计的总体原则
        7.3.2 公共服务Agent
        7.3.3 用户Agent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四、武汉地区地震效应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勾书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非一致地震作用地下结构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D]. 郝朋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地震动摇摆分量和输电塔线体系的多维地震响应研究[D]. 袁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地磁台站记录中磁偏角异常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性研究[D]. 邵馨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D]. 段谟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考虑基础提离效应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D]. 郑年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基于深度学习与遥感的滑坡灾情评估及社会化应急资源共享[D]. 崔文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武汉地区地震影响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