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论文文献综述)
陈璇[1](2014)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失灵必然呼唤政府管制,政府管制又可分为准入管制和行为管制。在注册会计师审计领域,由于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和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分布,所以加强管制是确保审计质量的主要选择,其中准入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确保审计质量的第一道防线,然而,随着审计市场的迅速发展,准入管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对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深入系统地予以研究。本文从管制的基础理论入手,结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理论依据和经济后果。同时,较系统地审视了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的法规制度安排,发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还存在的问题,如:审计主体认定资格标准不适当、政府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准入管制中的执行缺陷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对其成因的分析中得出,未正确处理好准入管制和行为管制的关系问题是更重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如下改进对策:优化准入资格条件,包括设立注册会计师“智力”准入条件的立体化标准和进行合伙人“资力”条件的实质性评估;推行星级执业制度;加强审计质量监管。
易琮[2](2002)在《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证考察》文中提出尽管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只有20余年的发展史,但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监督体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倍受社会关注。在2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产权制度、市场结构、经济绩效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制度变迁内涵,为研究行业的制度变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题材。由于注册会计师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行业的变迁往往是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我们有可能通过对其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为产业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和证据。本文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和绩效的分析和考察,揭示注册会计师契约、产权制度、政企关系、意识形态等因素在行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揭示注册会计师制度结构变化下各种绩效的运动规律。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为基调,描述和揭示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变迁的各种诱因以及变迁的绩效。同时,论文将结合使用归纳和演绎、定性和定量、个别案例和一般现象、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 论文分为四篇共八章。第一篇说明研究背景(含文献背景)和分析框架。第二篇通过借鉴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并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构造了一个四维分析模型:即契约维、产权维、国家维和意识形态维,以此分析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第三篇研究注册会计师制度变迁的绩效问题。在该篇中,除考察了市场结构及运行绩效的变化外,着重提出了参与者绩效的概念,以考察变迁的绩效。第四篇归纳研究的结论与局限。作者认为:1、改革开放产生了对注册会计师契约的最初需求,注册会计师契约的扩展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变迁的重要诱因;2、事务所的产权是行业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3、该行业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的;4、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充当节约机制、稳定机制,政府决策者个体意识形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5、有证据表明,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和行业盈利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从总体看,政府、投资者及注册会计师个人等制度变迁的参与者均不同程度地从行业的制度变迁中受益。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3](2000)在《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文中认为财政部第八届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议定,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将继续进行。为此,1999年12月2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2000年度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办法》(以下简称《考试办法》)。2000年1月4日,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就有关问题作出以下解答:
熊伟[4](2011)在《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资产评估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资产评估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而且积极地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并有效地规范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资产评估以其专业化社会中介的身份,成为联系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公平、公允、公正的专业意见,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经济秩序正常进行,为经济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资产评估市场已经转型,正朝着服务对象多元化、细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资产评估已渗透到企业改制、金融监管、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已经转型的评估市场,评估行业如何应对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智能的最基本载体,是推动和实现组织创新的第一资源,而注册资产评估师则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创新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评估行业现已经拥有数万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和从业人员,为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随着资产评估的市场转型,高质量的多元化的评估业务对资产评估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资产评估人员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状态日渐明显。资产评估高端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提到立业、兴业的高度来研究。提高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对于评估行业充分发挥在市场经济中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胜任能力的界定和胜任能力框架的明晰,对于注册资产评估师而言,是其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于行业主管机构而言,评估行业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设置准入门槛,安排后续教育内容。而对于资产评估学历教育而言,是教育部门科学设定评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与评估市场需求衔接的指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定了如下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导论。交待了论文的写作动机,分析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介绍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并概括了研究贡献和局限性。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有关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的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业定位问题,然后对胜任能力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市场细分的角度确立了资产评估的主要业务领域。第四部分构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框架。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注册资产评估的基本胜任能力的内容,系统论述了细分市场下从事不同评估业务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特殊胜任能力,最后构建出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框架。第五部分从学历教育的角度探讨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取得和养成。在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研究中,论文首先分析了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必要性,在对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情况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体系。第六部分从准入制度的角度探讨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识别与衡量。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现状,然后详细地开展了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国际和国内借鉴研究,提出我国新型的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构建设想。第七部分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探讨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保持和提升。在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研究中,以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为起点,详细阐述了我国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完善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具体设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二:第一:由于资产评估的边缘性质和资产评估细分市场的复杂性,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界定本身就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系统地研究。在业务分类的基础上对从事不同类型评估业务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进行匹配性分析,会受到专业交叉及边缘化制约,从而使这一研究变得困难和复杂。随着评估市场的转型,金融资产评估、税基评估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新兴评估领域的出现对评估人员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框架的时候将新的评估领域纳入其中。第二:本文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对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的重新规划和设想,本文提出了改革现行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的设想,并对设立见习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提出较为具体的思路。当然,由于作者能力有限,这只是一种初步的设想,受现实条件的约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期待在未来不断完善。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历教育、科学的准入制度和有针对性的后续教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胜任能力的取得和养成、识别和衡量、保持和提升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力图全面系统地把培养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匹配关系及其具体要求做出较为深刻的阐述。
吴崎右[5](2010)在《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期货公司是衍生品市场的重要中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是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唯一中介。期货公司监管制度决定了期货公司的发展方向,甚至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我国对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证金、净资本等政府行政监管采取的具体监管制度,或者以期货市场为对象的三级监管制度体系,局限于分析政府、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国外成熟市场上的期货公司发挥着多种金融中介的职能,把期货公司看成金融中介,研究金融中介监管的文献较多。在分析监管制度体系时,三级监管是通常遵循的思路,但这是否涵盖了所有方面?本文打破了传统的三级框架。除了政府行政监管、交易所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外,首次把社会中介机构监督、意识形态纳入对期货公司监管的分析框架内。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和政府强势监管现状,似乎未显示出中介监督的必要性。我国的中介监督作用未发挥出来,不意味着中介监督可有可无。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期货公司甚至期货品种的评价较负面,意识形态因素也给期货行业的发展造成障碍。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监管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又包括非正式制度。循着这一思路,作为监管活动主体的政府、行业自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是以正式制度约束着监管客体——期货公司,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形式的非正式制度也软性约束着期货公司。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综合作用,构成了对期货公司的监管制度体系。期货公司的监管与发展是不可分的,在分析监管制度之前,有必要论述我国期货公司发展状况。因为发展现状体现了我国对期货公司的监管政策导向。我国的期货公司与期货市场共衰共荣,经历了“兴起-壮大-衰落-复兴”的过程。但无论是与我国同期设立的证券公司,还是与成熟市场的期货经纪商相比,都具有天渊差别。对期货公司多年维持从严监管,可以从三个角度做出解释。第一,是路径依赖下的必然选择;第二,是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下的监管选择;第三,监管者具有内部性。考察政府行政监管制度,期货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英国和德国各具特色。美国CFTC的特色体现在基于风险的资本要求、大户报告、投资者保护和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管理。英国FSA的特色体现在以风险为导向的监管方式、投资者保护。德国BaFin的特色体现在金融工具分析、设定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向客户提供充分的金融期货交易信息、特殊监管审计。中国CSRC的特色体现在基于法规的监管、保证金安全存管、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制度、分类监管。比较各国的监管制度后,可以发现,美国、英国是基于原则的监管,德国正向原则监管发展,而中国是典型的基于规则的监管。规则监管似乎不如原则监管那样高明,但这是与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及金融监管发展历程相适应的。发达国家与我国对投资者保护的理解也大为不同。美国、英国和德国通过制定详细的经营行为标准、直接引导投资者、对客户分类等方式,更为深刻的实施着对投资者的保护。我国的观点是,把投资者的资金看住,就是保护投资者,管好期货公司,就是保护投资者,对投资者保护的理解有待深化。在行业协会中,美国NFA和中国CFA都具有一些强制性权力,是严格意义上的自律监管机构,因此着重研究这两个自律组织的监管制度。美国NFA的特色体现在制定并执行详细全面的合规标准、制定并执行财务标准、定期现场审计并采取监管措施、通过简捷方式解决争议、向投资者开放监管信息。中国CFA的特色体现在制订和推出一系列行业自律规则和标准、资格管理行业培训、“维稳”和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调查研究、投资者教育。比较两国的监管制度后,可以看出,美国NFA在制定行业标准、合规检查、财务监管、信息披露、争议解决等方面承担的自律职责远多于中国CFA。美国NFA具有强有力的执法权威。我国CFA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自律规则,但自律规则的监督执行不力,无法帮助和督促会员提升合规经营和管理水平。在自律的推动因素上,美国政府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自律组织在履行职能时的良好表现都促进了期货业自律管理的发展。我国强势的政府监管部门,始终是自律的推动因素,政府承担了较大的责任,还未放手让自律组织单独发挥作用。中介服务机构是期货市场的“守夜人”、“看门犬”和“吹哨者”。中介服务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其中,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作用逐步发挥、加大。不过,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不太重视期货公司的审计业务,体现在审计的主动性系统性较差、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重财务审计轻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缺失。直观的看,原因在于期货行业自身特征明显、期货公司盈利不理想审计投入不高、监管部门能够“说得清、管得住”期货公司不必指望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未能有效监督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的独立审计不是一种自发的市场需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低质量会计服务的法律风险较小、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不到位。我国的社会各界对期货有太多的误解。决策者、媒体、投资者具有负面意识,决策者审慎、媒体报道罔顾事实、投资者有限理性。而且,学习机制缺失,人们持续着对期货的肤浅认知,认知与负面舆论不断地互相强化。意识形态上的扭曲观念,是期货市场做大做强的“绊脚石”。另外,“新兴加转轨”的社会文化特点,使监管者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保证与市场相关的各类金融中介机构的偿付能力和稳定性。监管部门把市场稳定乃至社会经济稳定视为首要监管目标之一,这无形的约束着期货公司发展。各国监管部门探索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对监管有效性的分析评价体系。美国CFTC定期制定5年战略规划,通过4个战略目标诠释CFTC的任务,每年考察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英国FSA为了衡量自身满足4个法定监管目标和6个监管原则的程度,每半年评估一系列的衡量指标。我国CSRC对其派出机构履行监管职责情况每季度评价。从监管目标、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本文试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做出评价,结论是监管有效。对于改善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本文认为,在政府行政监管上,应逐步制定详尽的期货公司经营行为标准、对期货客户详细分类、增强对期货投资者的教育引导、确立以风险或原则为导向的监管方式;在自律组织监管上,应考虑政府逐渐放权、加强履行纪律惩戒职能的力度;在社会中介监督上,应适时推出审计业务指引、提高审计收费、开展期货公司审计监管;在非正式制度约束上,应组织专家学者集中研究期货市场、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告诫我们,应建立符合国情的监管制度,坚定期货市场发展观念。全文共十章,分为三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是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从第四章到第九章是第二部分应用研究。第十章是改善监管制度的思考,作为结语,构成第三部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构建了期货公司监管的制度体系分析框架。打破了传统的对期货市场监管分析所采用的政府、交易所和行业协会的三级框架。首次把社会中介机构监督、意识形态纳入对期货公司监管的分析框架内。二是,详细论述了发达国家在政府行政监管、自律监管上的主要制度,发达国家对监管有效性的评价,并与我国的情况比较研究,提出改善我国监管的政策建议。三是,从路径依赖、监管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监管者内部性这三个角度分别对我国从严监管期货公司做出解释。四是,在分析我国政府的行政监管时,明确提出我国期货公司的信用不依赖是造成与证券公司发展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并解释了对期货公司制度歧视、期货公司不享有信用依赖的原因。五是,提出期货公司监管的特殊起因在于期货交易的风险特点,从期货公司活动特殊性、我国现实状况分析对期货公司监管的必要性。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对我国期货公司的监管制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我国的监管制度,探讨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期货市场监管实践提供前瞻性、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郑丽[6](2009)在《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 ——政府对地方经济干预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地区间市场分割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产品、要素市场分割问题的研究,对服务市场分割研究较少。审计市场是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市场分割不但关系到审计市场自身的有序发展,还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以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及统一市场理论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分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证券审计市场的相关数据,考察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分割的表现形式以及在行政区之间分割的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分析考察审计市场地区分割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建议。本文可以为我国地区间市场分割的研究提供来自服务市场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审计市场问题的研究,扩展审计市场问题的研究视角,同时可以为我国统一审计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胡延平[7](2006)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证券市场进行规制,在西方国家也有一个争论的时期。在古典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国家对经济基本上采取不干预的政策,即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然而,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化,新技术被不断发明和运用于生产过程,与此同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也日益暴露出自身无法解决的弊端,如垄断、外部性问题的存在等等。多年的市场主义理论与实践表明,市场机制不仅具有局限性和缺陷,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失灵的情形。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所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畅就是市场失灵,主要表现有:外部负经济效果、垄断性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供给不充分、不对称信息下的商品交易、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宏观经济波动等。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带来很大冲击,需要新的理论与政府来引导经济走出危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脱颖而出。美国从1933年开始实施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除了宏观的刺激需求的政策外,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公用事业部门加强规制也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认为在总需求不足,即经济陷入产出水平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况下,如果政府增加其购买量,总需求就会增加。此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放弃了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采取更加扩张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各个方面都采取积极的干预。伴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开始就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及政府规制的必要性、绩效等问题展开讨论,自然垄断理论、外部性理论、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博弈理论及信息经济学理论为政府规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一个有效的政府和一个较为完备的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政府中心主义和市场中心主义的偏狭观点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面的作用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结果。政府与市场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二者有机的配合和协调的问题,必须辩证地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抛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开展政府与市场的沟通和合作,平衡二者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然而,建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
彭程甸[8](2005)在《论完善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文中提出现有法律、法规及规章没有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房地产估价机构、造价工程师执业机构的准入条件,各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存在准入条件相差较大,个别执业资格准入条件偏低,准入考试内容设置不合理等缺陷。应提高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条件,合理设置准入考试或考察内容,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各特种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刘敏[9](2005)在《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及其制度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在安然——安达信事件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之后,各国对审计市场、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进行大力改革。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政府机构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也推动了我国相应政策的变动,然而众多的政策变动对独立审计行业的影响很大。怎样改革现有的准入制度,使之不仅适合现行的社会环境,而且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亟待研究解决,对独立审计准入管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市场准入管制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理论前提。而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具体安排往往会影响到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甚至审计报告相关使用者的行为,其显着的经济后果性也表明了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重要性。审计环境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环境因素的分析为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本文通过对美英日德等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资格管理、监管机构以及惩戒措施的不同特点,并立足我国国情,从中得到启示。然后,本文比较系统的考察我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存在的若干现实问题,结合从国外管制制度中得到的启示,提出相应的有实际意义的改进对策。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点:(1)在从经济学意义上解释市场准入管制的基础上,论述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理论基础,从而为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实施提供依据;(2)系统地分析环境因素对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构建的影响;(3)通过对美英德日等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发展及其现状的阐述和评价得到若干启示:管制制度的环境依赖性、管制制度的具体建立、法律机制的完善,为我国完善独立审计准入管制提供参考和借鉴;(4)针对我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现实问题,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了若干有利于我国独立审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俊[10](2005)在《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及其实现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证券作为一种商品,重要特点之一是其虚拟性,即证券流通性的获得是以其与所代表的权利物在空间上的分离为代价的。因此,投资者只能按照证券所承载的各种信息来判断其价值,并进行投资,这就是证券价格的信息决定性。加之证券投资的不确定性和证券市场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使得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自发地要进行主动的信息搜集以寻找投资机会和降低投资风险。证券市场的这种信息驱动性,使其一诞生就与信息的传播和处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也就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如影随形地壮大起来。可以说,证券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为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证券信息服务的支持与推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海外发达证券市场和着名财经证券信息服务提供商良好的互动发展就是生动的实例。 国内证券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遗憾的是,国内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却差强人意,无论是与海外同行相比较,还是与内地证券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相对照,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业界和学界对证券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规律、企业运作模式和信息加工、产品开发、质量保证、市场营销等经营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缺乏预见性的研究和认识,在企业具体运作中随波逐流,难以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本文针对证券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薄弱环节,综合采用信息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传统经典学科的一些成熟原理与方法,对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实现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力求为国内证券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借鉴。 本文从证券市场各个参与主体的实际信息需求出发,来搭建整体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各类证券信息用户信息使用动机、目的、方法、方式及习惯的分析和挖掘,建立起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的产品体系。通过对各类证券信息服务和产品构成要素与功能的剖析,抽象出证券信息服务产品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证券信息服务实现过程的分析,勾画出证券信息服务的构架与流程。 当然,研究框架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在对海外有代表性的几个财经证券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产品体系、经营模式以及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等问题进行系统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而获得的知识背景之上的。对国内行业企业发展的不足以及几个有代表性企业商业模式的简单介绍也共同构成了研究展开的背景。
二、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市场准入的研究 |
1.2.2 关于审计准入管制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方法、内容与框架安排 |
1.3.1 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 |
1.3.2 本文的框架安排 |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的理论分析 |
2.1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的理论依据 |
2.1.1 审计报告的公共品性质与准入管制 |
2.1.2 审计关系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与准入管制 |
2.1.3 准入管制的成本节约理论分析 |
2.1.4 准入管制对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 |
2.2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的经济后果 |
2.2.1 市场歧视质疑 |
2.2.2 可能诱发寻租 |
2.2.3 准入管制中的垄断问题 |
2.2.4 对审计质量的有限保证 |
第3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的现状 |
3.1 注册会计师的智力要求 |
3.1.1 专业基础 |
3.1.2 实施审计业务能力 |
3.1.3 执业经验年限 |
3.1.4 后续教育与考核 |
3.2 会计师事务所的资力标准 |
3.2.1 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基础 |
3.2.2 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力保障 |
第4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注册会计师“智力”要求的模糊性 |
4.1.2 事务所合伙人“资力”标准缺失 |
4.1.3 政府准入管制的执行缺陷 |
4.2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缺乏对实际从业能力考核的重视 |
4.2.2 政府准入管制中的监管困境 |
4.2.3 行为管制与准入管制的关系处理不当 |
第5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原则与改进对策 |
5.1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的原则 |
5.1.1 准入管制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
5.1.2 准入管制制度需及时调整 |
5.1.3 管制模式要适应国情 |
5.2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改进对策 |
5.2.1 优化准入资格条件 |
5.2.2 推行星级执业制度 |
5.2.3 加强审计质量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背景和框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第二节 文献背景 |
第二章 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 |
第二篇 诱因 |
第三章 契约维 |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契约的扩展 |
第二节 企业治理结构演变与注册会计师契约的扩展 |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注册会计师契约的扩展 |
第四节 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与注册会计师契约的扩展 |
第四章 产权维 |
第一节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安排的历史演进:一个简单回顾 |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的制度变迁含义 |
第五章 国家维 |
第一节 国家理论:一些基本观点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变迁 |
第三节 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的界定 |
第六章 意识形态维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基本观点 |
第二节 我国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一些证据 |
第三篇 绩效 |
第七章 对制度变迁绩效的实证考察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绩效的衡量 |
第二节 市场结构和运行绩效 |
第三节 政府绩效和投资者绩效 |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个人绩效 |
第四篇 结语 |
笫八章 研究的结论和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贡献与局限 |
1.5.1 本文的积极探索 |
1.5.2 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后续研究展望 |
2 研究综述 |
2.1 胜任能力的研究 |
2.1.1 管理人员胜任能力的研究 |
2.1.2 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研究 |
2.2 评估师胜任能力的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评估师学历教育的研究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评估师准入制度的研究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2.5 评估师后续教育的研究 |
2.5.1 国外研究综述 |
2.5.2 国内研究综述 |
3 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相关理论探讨 |
3.1 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业定位 |
3.1.1 专业、专业人员与专业服务 |
3.1.2 本文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界定 |
3.2 胜任能力的基本理论 |
3.2.1 胜任能力的涵义与特点 |
3.2.2 "能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
3.2.3 胜任能力框架 |
3.2.4 知识与知识结构 |
3.2.5 知识与胜任能力的关系 |
3.2.6 胜任能力要素 |
3.2.7 实践经验与胜任能力 |
3.2.8 本文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界定 |
3.3 资产评估的本质和特点与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 |
3.3.1 资产评估的本质及其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要求 |
3.3.2 资产评估的特点及其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要求 |
3.4 资产评估业务的分类研究 |
3.4.1 产权交易角度 |
3.4.2 涉及评估的法律法规的角度 |
3.4.3 本文对资产评估业务分类的界定 |
4 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框架 |
4.1 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基本胜任能力 |
4.1.1 职业知识 |
4.1.2 基本专业技能 |
4.1.3 职业道德 |
4.2 细分市场下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 |
4.2.1 机器设备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2.2 房地产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2.3 企业价值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2.4 无形资产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2.5 资源类资产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2.6 金融资产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2.7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及其需要具备的胜任能力 |
4.3 细分市场下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胜任能力框架 |
5 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取得与养成:学历教育研究 |
5.1 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必要性 |
5.2 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情况的现状分析 |
5.2.1 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学历状况现状 |
5.2.2 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总体情况 |
5.2.3 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具体课程设置 |
5.3 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国际借鉴 |
5.3.1 美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及课程设置 |
5.3.2 英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及课程设置 |
5.3.3 澳大利亚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及课程设置 |
5.4 建立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体系 |
5.4.1 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 |
5.4.2 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院校选择 |
5.4.3 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 |
5.4.4 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 |
6 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识别与衡量:准入制度研究 |
6.1 我国资产评估准入制度现状分析 |
6.1.1 我国资产评估准入制度总体状况 |
6.1.2 我国资产评估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
6.2 资产评估相关准入制度的借鉴 |
6.2.1 国外及香港地区评估师准入制度的借鉴 |
6.2.2 国内其他相关资格准入制度的借鉴 |
6.3 我国新型注册资产评估师准入制度的构建 |
6.3.1 基本原则 |
6.3.2 改革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 |
6.3.3 建立见习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 |
6.3.4 建立各类注册资格考试间的学科互认制度 |
7 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保持与提升:继续教育研究 |
7.1 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
7.2 我国资产评估继续教育情况的现状分析 |
7.3 完善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具体设想 |
7.3.1 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 |
7.3.2 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形式 |
7.3.3 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的内容 |
7.3.4 基于胜任能力的继续教育课程设计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期货公司监管概况及问题的提出 |
1.1.2 国内、外期货公司监管的研究状况及特点 |
1.2 写作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2.1 写作思路 |
1.2.2 总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期货公司监管的经济学基础 |
2.1 期货公司监管的必要性 |
2.1.1 期货公司监管的含义 |
2.1.2 期货公司监管的特殊起因——期货交易的风险特点 |
2.1.3 期货公司监管的必要性 #丝 |
2.2 期货公司监管主要理论 |
2.2.1 政府管制经济的传统理论 |
2.2.2 监管理论的新发展 |
2.2.3 监管原因的理论总结 |
2.2.4 总体评价 |
第3章 期货公司监管概述 |
3.1 期货公司监管目标和原则 |
3.1.1 期货公司监管目标 |
3.1.2 期货公司监管原则 |
3.2 期货公司监管主体、客体及监管内容 |
3.2.1 期货公司监管主体 |
3.2.2 监管客体 |
3.2.3 期货公司监管主要内容 |
3.3 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3.3.1 期货公司: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
3.3.2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约束下的期货公司 |
第4章 我国期货公司发展状况 |
4.1 我国期货公司的历史及现状 |
4.1.1 期货市场概览 |
4.1.2 期货公司发展历程 |
4.1.3 对两个问题的看法 |
4.2 我国期货公司的地位和定位 |
4.2.1 纵向——与我国证券公司比较地位 |
4.2.2 横向——与成熟市场期货经纪商比较地位 |
4.2.3 对期货公司的定位 |
4.3 发展导向的必然选择 |
4.3.1 我国期货公司存在的问题 |
4.3.2 路径依赖下的选择 |
4.3.3 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下的监管选择 #丝 |
4.3.4 监管者的内部性 |
第5章 政府行政监管 |
5.1 政府监管理论——国家的作用 |
5.1.1 国家行为的两面性 |
5.1.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2 美国 |
5.2.1 监管机构概况 |
5.2.2 法律法规体系 |
5.2.3 对期货公司的日常监管 |
5.2.4 监管制度特色 |
5.3 英国 |
5.3.1 监管机构概况 |
5.3.2 法律法规体系 |
5.3.3 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 |
5.3.4 监管制度特色 |
5.4 德国 |
5.4.1 监管机构概况 |
5.4.2 法律法规体系 |
5.4.3 对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 |
5.4.4 监管制度特色 |
5.5 中国 |
5.5.1 监管机构 |
5.5.2 法规体系 |
5.5.3 对期货公司的日常监管 |
5.5.4 监管制度特色 |
5.6 各国监管的比较和评价 |
5.6.1 对各国监管方式的评价 |
5.6.2 对投资者保护的不同理解 |
第6章 自律组织监管 |
6.1 自律监管理论 |
6.1.1 自律监管理论 |
6.1.2 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关系 |
6.1.3 自律的局限性 |
6.2 美国 |
6.2.1 自律组织概况 |
6.2.2 协会自律监管内容 |
6.2.3 协会自律监管制度特色 |
6.3 英国 |
6.3.1 自律组织概况 |
6.3.2 协会自律内容 |
6.3.3 协会自律制度特色 |
6.4 中国 |
6.4.1 自律组织概况 |
6.4.2 协会自律监管内容 |
6.4.3 协会自律监管制度特色 |
6.4.4 期货交易所的自律 |
6.5 各国监管的比较和评价 |
6.5.1 自律组织授权 |
6.5.2 自律管理职能 |
6.5.3 纪律惩戒 |
6.5.4 自律的推动因素 |
第7章 社会中介监督 |
7.1 独立审计理论 |
7.1.1 对独立审计的需求 |
7.1.2 独立审计的局限性 |
7.2 我国的独立审计 |
7.2.1 对期货公司审计的法规要求 |
7.2.2 独立审计现状 |
7.2.3 独立审计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8章 非正式制度约束 |
8.1 非正式制度理论 |
8.1.1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作用 |
8.1.2 对非正式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
8.2 我国期货市场上的非正式约束 |
8.2.1 决策者、媒体、投资者的负面意识 |
8.2.2 缺失的学习机制 |
8.2.3 "新兴加转轨"的社会文化特点 |
第9章 期货公司监管有效性 |
9.1 监管有效性理论 |
9.1.1 监管有效性与成本收益 |
9.1.2 监管均衡与适度 |
9.2 各国对监管有效性的分析 |
9.2.1 美国 |
9.2.2 英国 |
9.2.3 中国 |
9.2.4 比较和评价 |
第10章 改善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的思考 |
10.1 改善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的建议 |
10.1.1 政府行政监管 |
10.1.2 自律组织监管 |
10.1.3 社会中介监督 |
10.1.4 非正式制度约束 |
10.2 金融危机后对我国期货市场监管和发展的思考 |
10.2.1 建立符合国情的监管制度 |
10.2.2 坚定期货市场发展观念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 ——政府对地方经济干预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市场分割的概念 |
二、审计、审计市场与审计市场分割的概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回顾 |
一、市场分割问题研究回顾 |
二、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回顾 |
第三节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与本文的研究视角 |
一、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二、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制度背景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代表性理论 |
二、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市场分割的形成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 |
二、转型经济中政府的职能 |
三、政府干预与市场分割的形成 |
第三节 审计市场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
一、审计市场的基本要素 |
二、审计市场的功能 |
三、审计市场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审计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 |
一、政府对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
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模式及治理结构对事务所选择的影响 |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因素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审计市场分割的状况 |
第一节 审计市场分割的表现形式 |
一、以“红头文件”的方式指定选择本地事务所 |
二、审计招投标中对本地事务所加以照顾 |
三、“打招呼”等非正式的无形限制 |
四、包庇本地事务所的违规行为 |
第二节 审计市场分割的测定 |
一、市场分割的测定方法 |
二、审计市场分割的测定 |
第三节 审计市场分割的程度 |
一、审计市场总体分割程度 |
二、审计市场分地区市场分割程度 |
第四章 审计市场分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政府干预与相关研究假设 |
二、市场化程度与相关研究假设 |
三、审计服务供给能力与相关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
一、样本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三、检验模型和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样本选择过程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Logistic 回归模型 |
四、敏感性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审计市场分割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审计质量及其衡量 |
一、审计质量的概念 |
二、审计质量的特征 |
三、审计质量的衡量 |
第二节 审计市场分割对审计质量影响的考察 |
一、审计市场分割与审计意见类型 |
二、审计市场分割与审计处罚 |
第三节 市场分割下的审计失败案例剖析 |
一、大庆联谊案中的地方保护与审计质量 |
二、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与湖北板块的“绩优股” |
三、红光实业案中的行政干预与审计质量 |
第六章 统一审计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统一审计市场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 |
一、统一审计市场建设中的政府定位 |
二、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
三、加强对地方政府市场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 |
第二节 统一审计市场建设与企业变革 |
一、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企业跨地区的产权联系 |
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三、改革公司对事务所的聘任机制 |
第三节 统一审计市场建设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 |
一、改革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 |
二、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跨区域合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7)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创新点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规制的涵义 |
第二节 政府规制一般理论评述 |
第三节 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内地关于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规制模式的演变 |
第二节 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模式分析 |
第三节 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模式分析 |
第三章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机构比较 |
第一节 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机构体系 |
第二节 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机构体系 |
第三节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规制机构的差异 |
第四章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的法律支持系统比较 |
第一节 证券规制的法律支持系统 |
第二节 香港证券市场规制的法律法规 |
第三节 内地证券市场规制的法律法规 |
第四节 内地与香港证券规制的法律支持系统的差异 |
第五章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的进入规制比较 |
第一节 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进入规制 |
第二节 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进入规制 |
第三节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进入规制的差异 |
第六章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的风险规制比较 |
第一节 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风险规制 |
第二节 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风险规制 |
第三节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风险规制的差异 |
第七章 完善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完善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规制机构体系 |
第二节 完善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法律支持系统 |
第三节 完善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进入规制 |
第四节 完善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风险规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使用授权说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8)论完善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的现状 |
1.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资格的准入机制 |
(1) 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格准入机制。 |
(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资格准入机制。 |
2.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准入机制 |
(1) 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资格准入条件。 |
(2) 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期货资格准入条件。 |
3.会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年检资格准入机制 |
4.与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 |
(1) 注册税务师及税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准入机制 |
(2) 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的准入机制 |
(3) 土地估价师及土地估价机构执业资格准入机制 |
(4) 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准入机制 |
(5)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准入机制 |
二、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的缺陷 |
1.各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条件相差较大 |
2.某些特种执业资格的准入条件偏低 |
3.某些特种执业资格准入考试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
4.某些特种执业资格执业机构的准入机制不完善 |
三、完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的路径选择 |
1.提高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条件 |
2.调整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考试、考察内容设置 |
3.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各特种执业资格的注册管理制度 |
(9)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及其制度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市场准入管制的研究 |
1.2.2 关于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框架 |
第2章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理论研究 |
2.1 市场准入管制的经济学解释 |
2.2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理论前提 |
2.2.1 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
2.2.2 机会主义 |
2.2.3 信息不对称 |
2.3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经济后果 |
2.3.1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与寻租 |
2.3.2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与垄断 |
2.3.3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与审计质量 |
2.4 环境因素对独立审计准入管制的影响 |
2.4.1 政治环境的影响 |
2.4.2 经济环境的影响 |
2.4.3 法律环境的影响 |
2.4.4 科技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3章 美英日德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比较及启示 |
3.1 美英日德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安排 |
3.1.1 美国的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 |
3.1.2 英国的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 |
3.1.3 日本的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 |
3.1.4 德国的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 |
3.2 若干启示 |
3.2.1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建设具有环境依赖性 |
3.2.2 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条件须严格 |
3.2.3 政府不宜过多干预独立审计市场的细分 |
3.2.4 监管权力需进行分配 |
3.2.5 市场惩戒机制是必需的 |
3.2.6 相关法律规范的配合不可或缺 |
第4章 我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问题与制度改进研究 |
4.1 我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发展历程 |
4.1.1 20世纪80年代: 恢复期 |
4.1.2 20世纪90年代: 建立制度框架期 |
4.1.3 21世纪近几年: 制度改进探索期 |
4.2 现行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若干问题思考 |
4.2.1 注册会计师准入资格设置的适当性 |
4.2.2 合伙人资格的基石的选择 |
4.2.3 特种执业资格的存废问题 |
4.2.4 准入管制权的归属问题 |
4.2.5 政府在准入管制中的角色定位 |
4.2.6 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问题 |
4.3 改进我国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制度的若干对策 |
4.3.1 提高审计市场准入的门槛 |
4.3.2 合伙人必须是德高足资多才的注册会计师 |
4.3.3 实施动态的星级监管制度 |
4.3.4 逐步弱化行政干预的力量 |
4.3.5 创造条件让独立审计声誉机制发生作用 |
4.3.6 加强入市后管理及退出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及其实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证券市场信息需求与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 1.1 |
证券市场的信息依赖性 1.2 |
证券信息用户需求及其特点 1.3 |
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发展 2.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国内现状 2.1 |
EDGAR系统 2.2 |
路透社(REUTERS)和彭博资讯(BLOOMBERG) 2.3 |
国内证券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 3.证券信息服务的构架与流程 3.1 |
概述 3.2 |
信息内容构架 3.3 |
信息产品构架 3.4 |
信息组织构架 3.5 |
信息技术构架 3.6 |
证券信息服务的信息流程 4.证券信息服务产品的结构与体系 4.1 |
证券信息服务的层次 4.2 |
证券信息服务的结构 4.3 |
证券信息服务的产品体系 4.4 |
证券信息服务产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5.证券信息服务的内容组织策略 5.1 |
证券信息的构成与特点 5.2 |
证券信息服务组织的金字塔模型 5.3 |
传统信息组织方法的优化及其在证券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5.4 |
证券信息的知识化组织 6.证券信息服务的产品开发策略 6.1 |
概述——证券信息服务产品开发的一般过程 6.2 |
证券信息产品歼发的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 6.3 |
证券信息服务产品的差异化策略 6.4 |
产品开发中的渐进与革命 6.5 |
证券信息产品的模块化和信息内容的反复商品化 6.6 |
利用服务蓝图来设计服务产品 6.7 |
证券信息产品开发的合作共赢策略 7.证券信息服务的质量保证策略 7.1 |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7.2 |
证券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7.3 |
服务质量环—影响证券信息服务质量的过程分析 7.4 |
证券信息服务质量根源分析——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 8.证券信息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 8.1 |
关系营销与“顾客”资产管理 8.2 |
证券信息服务的定价策略 8.3 |
证券信息服务的客户锁定策略 8.4 |
证券信息服务的版本划分与升级策略 8.5 |
证券信息服务的捆绑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入管制改进研究[D]. 陈璇. 湖南大学, 2014(04)
- [2]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证考察[D]. 易琮. 暨南大学, 2002(02)
- [3]2000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考试有关问题解答[J].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0(01)
- [4]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研究[D]. 熊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5]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研究[D]. 吴崎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9)
- [6]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 ——政府对地方经济干预的案例分析[D]. 郑丽. 吉林大学, 2009(08)
- [7]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 胡延平. 辽宁大学, 2006(10)
- [8]论完善注册会计师及相关特种执业资格准入机制[J]. 彭程甸.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 [9]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及其制度改进研究[D]. 刘敏. 湖南大学, 2005(06)
- [10]商业化证券信息服务及其实现策略[D]. 张俊.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