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效用理论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欣[1](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煤炭企业和用户的物流成本占到煤炭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物流成本问题对煤炭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研究煤炭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的能源利用绩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高质量视角下以煤炭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有关知识,结合平衡记分法和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对煤炭供应链展开绩效评价研究。首先以不同学者对煤炭供应链的定义为出发点,从产运销模式这一角度,确定了以煤炭产地为核心、煤炭物流、煤炭利用作为煤炭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依据各个节点的特点得出煤炭供应链的4个特点,分别是复杂性、对环境的“强干扰性”、连续性、不可重复性。其次,通过文献统计研究的方法,分析当前我国煤炭供应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针对煤炭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特点,提出煤炭供应链的特征,导入高质量特性指标。选取相关指标时,主要考虑煤炭供应链高质量视角下的业务流程、煤炭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供应链的安全环保、煤炭供应链的客户服务这4个维度,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形成最终具体的30个指标。最后,以M集团为研究对象,构建高质量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寻找相关数据后对煤炭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价。在评价中结合不同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运用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对煤炭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论是:从2013-2019年以M煤炭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其总体发展趋势成“V”型,2019年评分最高;在选取的4个维度中,业务流程维度占比0.3144,可持续发展占比0.3651,占比最高,安全环保维度占比0.2395,顾客服务维度占比0.0776;由此,煤炭供应链应以可持续发展维度发展为首,其次业务流程维度,安全和环境保护维度兼顾顾客服务维度以此达到煤炭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煤炭供应链应优化物流路径,提高煤炭用户效率。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对煤炭企业充分考虑规划资源在供应链上的最佳产运销利用,促进煤炭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
陈林华[2](2021)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作为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主体,其竞争优势既关系到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效率和水平,也关系到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当前体育全球化治理体系重构,以及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研究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及如何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提升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探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彼得·德鲁克认为关键是技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杰恩·巴尼认为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过程。基于此,本文将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案例访谈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组织学习、网络组织等理论溯源与文献分析,逐步收敛核心概念并按照“心里倾向—能力变化—结果感知”的范式构建初步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框架,对730家上海本地曾参与过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组织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具有“需求泛化”特殊性;另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生产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的松散网络和非本地化的价值链业务网络相结合的特征。第二,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即是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为核心的知识异质体。需求、知识基础与组织学习、行动者与网络这三个概念组合共同诠释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从而也决定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更低的成本、更高质量的服务、更有利的资源获取)与特殊性(灵活性、创新速度和业界声誉)。第三,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学习导向由“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构成。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均对网络能力各维度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原因可能在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远端关系。第四,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网络能力由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网络能力各维度均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网络能力各维度在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部分的中介效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的启示:(1)应高度重视学习导向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2)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推进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发挥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3)应重视网络能力建设,主动地参与外部网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充分发挥各项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提升的积极效应等。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深入探讨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本属性,以及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而形成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第二,运用质性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学习导向、网络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既拓展了现有理论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成果。
郭朝晖[3](2021)在《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作用机理及效能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些迫切需要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快速适应新的产业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因素变得更加突出,通过构建高绩效工作系统来激活员工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成为推动企业在新阶段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但是,高绩效工作系统促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绩效的过程具有间接性,其内在机理特别是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尚不明晰,不同企业建立高绩效工作系统的贡献难以衡量和比较。基于此,本文在组织人因学领域围绕“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作用机理及效能评价”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工业工程的相关理论,为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以实现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构建;(2)高绩效工作系统的要素构成分析;(3)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跨层影响;(4)动态环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成长;(5)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针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缺乏经验证据的缺陷,选择HD集团作为样本开展单案例探索性研究,获取大量质性资料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软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初步归纳出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核心要素,发现员工工作投入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战略柔性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成长之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分别从员工个体和组织层面提出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作用机理的初步理论框架。针对单案例质性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经过开放性问卷、小组研讨和条目初筛、小范围问卷调查题项精炼、预测试提纯等多个环节的标准化量表开发程序,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量表信效度,发现本土化中国企业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由严格考核、高标准选拔、激励性薪酬、关爱员工、系统化培训组成,具有稳定的五因子内容结构,进一步完善了高绩效工作系统的要素构成,形成了本土化的量表工具。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作用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边界条件不够清晰的问题,将组织公正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理论框架中,建立了一个跨层次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考虑到国内47家企业31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具有嵌套性特点,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员工工作投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公正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与环境交互作用揭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对21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成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高绩效工作系统对战略柔性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战略柔性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和企业成长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对于战略柔性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于员工个体和组织绩效影响的潜在性、模糊性甚至非线性等特点,从基础、输入、转化和输出四个模块设计了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反映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转化的基本过程。针对评价数据的多源异质性特点,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线性加权法、改进的逼近理想点法和基于多层感知器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三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和排序。针对单一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和排序不一致的问题,构建了基于评价值结果关联度的组合评价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加工制造系统固有能效属性及其优化创建方法研究”(51775392)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创新网络嵌入的境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发展战略研究”(14BGL017)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研究成果对于企业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柔性,维持较高的绩效产出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构建和效能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基础。
许虎林[4](2020)在《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和供应链的有序衔接,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有效推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在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中国际物流的地位日益突出,国际物流合作如何开展、在哪些方面开展,虽然GTI组织专家们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通关问题的探讨,但都没有对区域内国际物流合作效应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证。在大图们江区域各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各成员国对这一区域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的大背景下,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从国际物流合作先行突破,但现有的国际物流发展现状表明,国际物流合作的发展还处于规模化的第一阶段,没有达到大图们江区域成员国的预期。所以,本研究从归纳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入手,首先将研究的地理范畴扩展为以大图们江倡议成员地理范围的经济辐射范畴为研究对象,突破了研究范畴的局限性。通过对国际物流合作概念的重新界定,明确研究以基础设施建设、通关货物运输、国际物流服务及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合作为基础,探讨宏观层面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问题。在研究中明确了合作的基础源于国家战略与合作机制为大图们江地区国际物流合作提供的制度保障,陆海联运形成的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合作奠定的通道基础,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的源泉与动力及朝鲜与日本积极参与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通过对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模式和成效分析,展示了合作发展的程度。尝试从国际物流量(进口量和出口量)和国际物流额(进口额和出口额)两个方面的四个维度来分析,突破已往物流研究中单一物流量指标的局限性。通过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对总结出的国际物流五方面影响因素核心变量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这些变量对国际物流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原因,为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分析提供了前期基础。研究中,通过耦合方法将国际物流五方面合作的各变量耦合处理,经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国际物流环境指标、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指标、国际物流效率指标、国际物流成本指标和国际物流市场指标等五个效应指标,引入效用理论,利用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并结合倒U型模型分析法对五个方面指标进行效应分析,得出五个方面的效应情况。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发展经过二个阶段发展,处于规模扩大的发展阶段;现阶段主要的合作机制主要有四种机制,即决策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冲突调解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等,但尚未形成一套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国际物流合作专门决策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不能及时解决跨境国际物流中的即时问题,影响了跨境国际物流合作的流畅性,仅形成了双边收益分配机制,冲突调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间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模式、清关互认模式、企业间双边合作模式、跨境电商物流合作模式等;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合作、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合作以及电商国际物流方面取得成效。通过对进(出)口国际物流五方面28个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在进口与出口的量(额)的二个方面四个维度上,各变量全部体现其直接影响作用,但直接影响程度不同。对出口国(或地区)而言,公路的质量、使用国际互联网用户贸易壁垒、海关手续负担、本地竞争的强度、价值链宽度、国际分销和市场营销控制货运及时性、清关效率、物流服务能力、货物可追溯性、法律框架解决纠纷的效率、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大。对进口国(或地区)而言,公路的质量、铁路基础设施的质量、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本地竞争的强度、当地供应商质量、国际分销和市场营销控制、贸易壁垒、贸易关税、海关手续负担、清关效率、货物可追溯性、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政府官员的决定中徇私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处于规模化的初级阶段,合作水平低,各国政策和合作机制不完善,区域各国的经济和社会水平不同,各国间国际物流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对国际物流的发展产生冲击。通过对五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分析,得出,对进口国而言,大图们江区域的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效率和国际物流市场三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显着性体现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是递增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也基本反映出这一点。而对出口国而言,大图们江区域的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效率二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显着性体现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作用。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还处于合作规模扩大阶段,没有进入质变的平衡发展阶段,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各替代指标的效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针对上述研究,借鉴国内外物流合作的相关经验,结合大图们江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四点对策建议:改善国际物流合作环境、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国际物流合作效率,创造新的国际物流需求,有效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基础和通道畅通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王永青[5](2019)在《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生成与传导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平台兴起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典型的有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模式、以京东为代表的B2C模式、以淘宝网为代表的C2C模式等。其中,面对最终消费者的B2C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其交易涉及企业群(B)和消费者群(C)两个不同层面,具有链接范围更广、决策理性程度差(与企业群相比)等特点。依托B2C网络平台的准市场环境,入驻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作为交易主体借助平台进行网络化的交易活动。入驻企业嵌入到网络平台成为网络节点的过程中,其嵌入行为产生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大规模的嵌入促进了网络平台的发展壮大,其积极的网络外部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网络平台的价值与竞争力。另一方面,鉴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入驻企业的注册制与低廉的专用性投资以及多归属行为又导致了“嵌入不足”或“低度嵌入”,入驻企业的不当嵌入行为会给网络平台带来多重嵌入风险。例如,京东商城的入驻商家“天天果园”销售烂水果且拒绝退款,导致消费者发出“京东真不如淘宝”的论断;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平台的入驻商家虚假注册多家店铺,并购买好评和排名,以攫取更多的平台客户资源,形成商家间的不当竞争等等。随着B2C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嵌入商户的“刷单炒信”、“假冒伪劣”等行为给平台带来的嵌入风险越来越明显。因此,从嵌入行为的视角,基于嵌入性理论研究B2C网络平台的嵌入风险显得更为迫切与现实。鉴于此,本文立足我国B2C网络平台企业的商业实践,在既有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相关理论基础之上,按照“嵌入风险生成机理分析——嵌入风险传导机理分析——嵌入风险内部传导模型构建——嵌入风险外部传导模型构建”的思路,试图厘清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产生的动因与机理,明确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传导的动态过程,为网络平台企业管理层治理嵌入风险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首先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的生成机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结合嵌入风险传导的内涵和机理,运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嵌入风险在平台内部的动态传导过程进行建模分析,接着运用复杂网络和传染病模型对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外部的动态传导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并用MATLAB软件对传导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最后归纳本文结论,并提出了治理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生成与传导的政策建议,说明了本文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的驱动因素和生成机理概念模型。通过对搜集的调研访谈资料、文献书籍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得出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嵌入风险生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入驻商家的道德风险高是嵌入风险生成的内驱因素,网络平台中“赢者通吃”的网络效应为嵌入风险生成的外部情景因素;在这些驱动因素下生成了平台对商家的“锁定失效”、入驻商家间“竞争扭曲”和平台对消费者的“关系失信”三类嵌入风险,其中入驻商家的违规行为是嵌入风险生成的主要诱因,平台对入驻商家的弱势锁定是“锁定失效”嵌入风险生成的中介条件,入驻商家之间的传染效应是“竞争扭曲”嵌入风险生成的中介条件,网络平台的信息失真和消费者权益受损是“关系失信”嵌入风险生成的中介条件。第二,构建嵌入风险主体间的包含“网络平台-入驻商家-消费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刻画了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在平台内部传导的动态过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了均衡点的渐进稳定性及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找出嵌入风险收敛或扩散的稳定条件,并分析不同稳定条件下入驻商家和消费者嵌入度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使用MATLAB软件对嵌入风险的传导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内部的传导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博弈互动的结果;降低网络平台的监管成本、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商家的违规成本有助于推动系统向(监管,不违规,购买)的理想策略演化,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内部的传导得到控制。第三,基于BA无标度网络构建了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外部传导的SIR模型,揭示了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外部的动态传导过程。结合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在网络空间中的传导特性,考虑到节点度值的权重参数、风险偏好、风险信息时效性以及网络平台干预速度等因素对SIR模型的状态转移率进行修正,并用MATLA软件仿真模拟了嵌入风险在网络空间中的传导过程,研究发现:网络的平均度越大、初始传播节点个数越多、初始传播节点的度值越大越有利于嵌入风险的传播;在网络空间中,嵌入风险传播阈值接近于0,即有效传播率很小的情况下,少数传播节点也能造成风险的大规模传播;增大传播欲望随时间的变化率、提高网络平台干预速度、降低极端风险信息拥护比重、增大风险信息时效性变化参数,有利于降低嵌入风险在网络空间中传导所波及的范围,降低嵌入风险对网络平台企业的影响。第四,为B2C网络平台企业管理层提出了防止嵌入风险生成与传导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优化平台规则、提高准入机制、实施监督行为、设立声誉评价系统可防止嵌入风险的生成;降低监管成本、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入驻商家的违规成本以及优化维权体验等方式可阻止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内部的传导;增强平台企业的公信力、降低网民传播欲望、建立风险信息监测系统以及提高平台干预风险传导的及时性等措施可阻止嵌入风险在网络平台外部的传导。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和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以往研究多从过度嵌入的视角对嵌入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本文则从低度嵌入的视角,对网络平台嵌入风险成因进行分析,丰富了嵌入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对网络平台风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嵌入风险传导的研究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往关于网络平台风险的博弈研究中博弈主体仅包括两方,本文则考虑消费者的作用,构建了包含“网络平台-入驻商家-消费者”三方主体的嵌入风险内部传导的演化博弈模型,同时考虑B2C网络平台的双重嵌入情景,引入入驻商家和消费者的平台嵌入度,使分析更具合理性,弥补了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拓展了现有该领域理论分析的框架。第三,本文考虑风险未知者直接转变为风险免疫者的情况,对传统的SIR模型进行修正,并考虑节点的权重、风险偏好、平台干预等、信息衰减速率等因素,对传统的SIR模型的状态转移率进行修正,突破以往研究中节点状态转移率为定值的研究局限,使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
眭萱[6](2019)在《Z市EMS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EMS作为我国邮政体制改革的产物,经历多次重组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快递物流市场,EMS从垄断走向市场竞争,面对更多竞争对手。EMS想要冲破发展壁垒,必须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战略体系,必须解决好“人”这个基础的问题。揽投员作为该类企业中人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人员构成,他们的工作绩效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绩,乃至企业的发展。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解决好“人”的问题,对于提升EMS市场竞争力,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前两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绩效考核定义及方法等,明确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以及本文拟采用的绩效考核办法。第三章起以Z市EMS公司作为分析研究样本,首先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调研方法收集该公司揽投员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汇总,然后通过工作分析法规范了揽投员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接着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考核法和层次分析法重新梳理设计了揽投员绩效考核指标及绩效考核体系,最后基于重新设计的考核体系,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其有效性及可行性。
卫慧敏[7](2019)在《“智慧+共享”模式下物流企业绩效的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快递业务量的飞速增长。如今,物流行业面临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物流标准化成为制约、闲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等的问题,而推进共享和智慧物流行业才能实现“换道超车”。智慧物流需加强互联共享,进而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明确界定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物流行业的相关政策“智慧+共享”物流相关文献的研究,综合提出“智慧+共享”的模式,然后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政策、报道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分析,对物流企业智慧物流、共享物流模式的耦合制约因素进行提取,得出了四个影响物流企业绩效的因素,分别从物流资源整合、物流能力、物流服务创新、物流战略四个方面来研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上述耦合制约因素研究,制定“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制约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相关问卷,发放并收集问卷。汇总分析相关问卷数据后,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根据耦合制约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得出了修正后的影响模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物流企业绩效的对策。本文通过研究“智慧+共享”物流,从理论上讲,是对物流行业理论研究的完善和拓展;从实践上讲,是对当前物流行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提出提高“智慧+共享”模式下物流企业绩效的对策,旨在从理论上对未来物流行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与方向。
张婷[8](2017)在《国内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电商冲击促使线上产业急速发展,消费升级使得线上线下的产品流动加速,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低附加值粗放模式的服装产业正转向高附加值精细模式,导入买手是产业需求,同时,目前国内也具备了一定的买手模式成长的基础环境。买手制的发展为国内服装品牌的整合与提升燃起了新的希望,但由于买手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服装买手人才稀缺,服装企业内部对买手操作模式还没有最恰当的认识,内部工作流程管理等尚需进一步加强,买手制在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亟待升级阶段,因此如何使买手制发挥其更大的效用则是重中之重。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买手与买手模式,并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买手运营模式的创新之处与买手模式的研究现状。基于扎根理论三步法从一百多篇文献中精选出43篇进行研究,发现250个概念,总结为25个次范畴,10个子范畴,最终提练出买手企业基础、市场营销环境、买手团队建设、买手商品企划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接着分析各因素集与买手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初步研究模型,进行关系假设,并通过调研法获得相关研究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与模型验证软件AMOS21.0对调研数据分析处理修正,验证通过了所有假设,构建了买手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为了更好地运用影响因素模型为服装企业买手模式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导与建议,本文还构建了企业买手模式绩效的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对电商买手企业韩都衣舍的财务绩效、市场份额、买手运作效率、消费者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估,从而根据评估结果对韩都衣舍进行问题诊断,将问题与影响因素模型对比,给予相应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研究旨在为国内服装企业买手模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际应用的指导。
曹徐芳[9](2013)在《大型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研究 ——以深圳市DP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公路运输型物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发展格局下,传统运输、仓储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变,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多样化的顾客需求,以及国内外日益增多的行业竞争对手,无疑加剧了我国路运物流行业的竞争局面。面对这些实力雄厚、专业化水平高、具有丰富物流经营经验的国外竞争者,如快递业巨头UPS、FedEx、DHL和TNT等,如何系统、准确、及时地了解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相对较弱的劣势,在此基础上逐步确定出路运物流企业最佳的组织发展战略和独特的经营理念,已成为每一个物流企业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绩效管理的作用愈加凸显的同时也成为大多数路运物流企业高管所关注的重点。在客观情况上,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科学、全面的体现路运物流企业的综合绩效水平,这就需要建立能够充分体现路运物流企业运营特征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寻求并逐步确定与之相匹配的运营部门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然而,一般企业使用的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一方面,不能合理的确定企业绩效评估的指标,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估方法不能很好的将主观和客观因素相结合,同时不能满足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要求。本文在研究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的问题上,提出了基于平衡积分卡(BSC)的指标选取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AHP-DEA)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我国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的绩效评估问题,并应用深圳市DP物流公司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全文共分为6各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总体思路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方法综述;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介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第四个部分重点在于介绍如何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绩效分析;第五部分是以深圳市DP公司为例对其运营部门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对评估结果的分析以及建议。
王西[10](2013)在《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服务业的典型代表,现代物流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其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客户需求日益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各类创新不断加速、创新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和激烈。这样,服务创新就成为了现代物流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服务创新管理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由于现代物流企业本身所拥有的特性,即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复杂性”,意味着其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成效是难于评估的,所以建立一个有效、可靠的评价系统将是促进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综合运用服务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绩效理论、熵理论、粗糙集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从全面分析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入手,详细阐释了服务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出基于改进的熵权-双基点法构建了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所选取的十几家上市物流公司和中国物流公司百强样本企业的实证分析,检验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出了提升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具体对策,以帮助企业能够从全方位的角度去认识和管理服务创新活动,进而使其提高服务创新绩效的工作更加明确化和具体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拓展了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服务创新的视角研究现代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着重关注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在绩效测度指标的设置过程中更侧重企业迅速开发及引进新服务产品的能力和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用来更全面地揭示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设计出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所构建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分为关键要素分析、评价指标筛选与绩效评价三个大阶段,充分考虑到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所具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难以测度等特点,针对企业服务创新内外部的17个方面的关键影响要素,以重要性、系统性、可测评性、有效性为原则,通过粗糙集理论的约简法来筛选评价层面中重要的评价指标,并结合熵权法计算各层面间的权重,以掌握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管理的绩效情况,有效地克服了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关键要素识别过程复杂与模糊的问题,丰富了现有研究的方法体系。三是构建了基于改进的熵权-双基点法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通过综合衔接影响因素、驱动关键要素的理论分析,本文将细化后的因子层指标的特点、统计口径和核算办法等方面明确落实,以便为专家的评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并且,还采用熵权法分别赋值不同分类物流企业的创新绩效指标权重,构造了引入贴进度的改进的熵权-双基点模型,把适用性较强的定量计算模型引入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在对物流服务能力评价中指标相互包含以及评判专家意见太过发散的问题,提高了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四是提出了基于服务创新的现代物流企业的分类。本研究突破传统常见的、静态的物流企业分类方法,从服务创新的广度、深度、强度和关联度来分析市场客户需求对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要求,依据其服务创新的质量、发展程度以及时间顺序将现代物流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即领先型现代物流企业、跟随型现代物流企业和滞后型现代物流企业。这既符合现代物流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其不断发展的动态性原则,为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还把改进的熵权-双基点模型运用到三类不同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评价中,其中对跟随型服务创新的现代物流企业给出了详细的评价流程和优属度排序结果,并通过某一企业的创新绩效隶属度运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运用面板数据误差分析方法同层次分析评价法和小波网络的综合评价法相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结果分析还给出了中间层的各个指标对不同类型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细化了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二、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效用理论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效用理论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总结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2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方法 |
2.1 煤炭供应链定义 |
2.2 煤炭供应链特点 |
2.3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 |
2.3.1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作用 |
2.3.2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内容 |
2.3.3 煤炭供应链高质量内涵 |
2.4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
2.4.1 平衡记分法 |
2.4.2 SCOR模型 |
2.4.3 基于粗糙集和信息熵理论的评价方法 |
3 高质量视角下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煤炭供应链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设计 |
3.1.1 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 |
3.1.2 煤炭供应链指标选取原则 |
3.1.3 煤炭供应链指标分析 |
3.2 维度确定与设计 |
3.2.1 评价指标来源 |
3.2.2 业务流程维度 |
3.2.3 可持续发展维度 |
3.2.4 安全环保维度 |
3.2.5 客户服务维度 |
3.2.6 指标确定 |
3.3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
3.3.1 数据处理 |
3.3.2 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相关理论 |
3.3.3 基于信息熵理论和粗糙集的评价方法 |
4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应用 |
4.1 背景资料 |
4.2 煤炭供应链评价指标 |
4.3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数据处理 |
4.4 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体育治理格局重塑加剧体育服务主体国际竞争 |
1.1.2 体育产业政策频出对服务主体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3 体育产业组织及市场主体竞争力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赛事服务组织 |
2.1.2 竞争优势 |
2.1.3 组织学习 |
2.1.4 学习导向 |
2.1.5 网络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际体育赛事发展及服务的相关研究 |
2.3.2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
2.3.3 学习导向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4 学习导向对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研究 |
2.3.5 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4 国内外现有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征分析 |
3.1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基础特征分析 |
3.1.1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服务属性 |
3.1.2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性 |
3.1.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 |
3.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 |
3.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样本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案例访谈资料的主范畴归纳 |
4.2.3 主要变量的内涵表征描述 |
4.3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4 相关核心变量的内涵与维度提炼 |
4.4.1 学习导向的内涵及维度 |
4.4.2 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 |
4.4.3 竞争优势的内涵及维度 |
4.5 文献对话与初步理论模型升华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提升 |
5.1.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1.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2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2.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2.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 网络能力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3.1 网络规划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2 网络配置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3 网络运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4 网络占位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1 网络能力对学习承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5.4.2 网络能力对开放心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6.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6.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6.2 核心变量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1 自变量学习导向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2 中介变量网络能力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3 因变量竞争优势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4 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测评 |
6.3 预调研与问卷的修正 |
6.3.1 学习导向预调研分析 |
6.3.2 网络能力预调研分析 |
6.3.3 竞争优势预调研分析 |
6.4 大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
第7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数据分析方法 |
7.2 正态分布检验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信度检验 |
7.3.2 效度检验 |
7.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1 学习导向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2 网络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3 竞争优势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1 学习导向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2 网络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3 竞争优势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6 变量相关分析检验 |
7.7 假设检验 |
7.7.1 初始模型构建 |
7.7.2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7.7.3 差异检验 |
7.8 讨论与分析 |
7.8.1 学习导向对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2 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3 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知识异质体”本质决定组织竞争优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
8.1.2 学习承诺通过影响网络能力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 |
8.1.3 开放心智对组织竞争优势产生显着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
8.1.4 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
8.2 研究启示 |
8.2.1 充分认清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特征 |
8.2.2 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导向并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
8.2.3 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发挥学习导向促进效应 |
8.2.4 推进网络能力建设发挥“意愿+能力”的综合效应 |
8.3 创新之处 |
8.3.1 研究创新 |
8.3.2 主要贡献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的局限性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预调研问卷 |
附录四 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3)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作用机理及效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的模式与变革 |
1.2.2 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影响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相关理论 |
2.1 理论渊源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动态能力理论 |
2.1.3 复杂系统理论 |
2.2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作用原理 |
2.2.1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构成 |
2.2.2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影响分析 |
2.2.3 高绩效工作系统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 |
2.3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效能评价 |
2.3.1 系统与系统评价 |
2.3.2 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 |
2.3.3 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的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1.2 案例企业的选择 |
3.1.3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3.1.4 信度与效度 |
3.2 案例描述与质性数据编码 |
3.2.1 文献回顾 |
3.2.2 案例描述 |
3.2.3 案例数据编码 |
3.3 案例分析与概念模型 |
3.3.1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工作绩效 |
3.3.2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成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要素构成 |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2 高绩效工作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
4.2.1 样本情况 |
4.2.2 高绩效工作系统结构维度的探索 |
4.2.3 高绩效工作系统结构维度的验证 |
4.3 结果讨论与启示 |
4.3.1 结果讨论 |
4.3.2 对研究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跨层影响 |
5.1 研究目的 |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5.2.1 研究假设 |
5.2.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3.2 变量的测量 |
5.4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1 同源偏差和共线性检验 |
5.4.2 跨层变量的聚合检验 |
5.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4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4.5 假设检验 |
5.4.6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态环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成长 |
6.1 研究目的 |
6.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6.2.1 研究假设 |
6.2.2 模型的建立 |
6.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6.3.2 变量的测量 |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6.4.1 同源偏差检验 |
6.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4.3 相关分析 |
6.4.4 假设检验 |
6.4.5 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 |
7.1 研究目的 |
7.2 基本原理 |
7.2.1 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及其评价 |
7.2.2 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的主要模块 |
7.2.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3 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组合评价模型 |
7.3.1 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3.2 基于评价值结果关联度的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
7.4 模型的应用 |
7.4.1 评价对象 |
7.4.2 评价数据收集 |
7.4.3 评价过程 |
7.4.4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工作 |
8.2 实践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高绩效工作系统访谈提纲 |
附录2 高绩效工作系统开放性问卷 |
附录3 高绩效工作系统初始问卷 |
附录4 高绩效工作系统正式问卷 |
附录5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工作绩效调查问卷 |
附录6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成长调查问卷 |
附录7 主要程序代码摘录 |
附录8 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效能评价数据采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4)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际物流合作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际物流合作的一般分析 |
2.1 基本概念及界定 |
2.1.1 大图们江区域 |
2.1.2 物流与物流系统 |
2.1.3 区域物流与区域物流合作 |
2.1.4 国际物流与国际物流合作 |
2.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作用 |
2.2.1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
2.2.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2.3 国际物流合作相关理论 |
2.3.1 区域物流理论 |
2.3.2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
2.3.3 国际物流绩效理论 |
2.3.4 国际物流供应链理论 |
第3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基础 |
3.1 国家战略与合作机制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
3.1.1 国家战略叠加效应为国际物流合作发展创造了时代机遇 |
3.1.2 国际物流合作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合作的基础制度环境 |
3.2 陆海联运形成的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合作奠定了通道基础 |
3.2.1 陆海联运通道形成 |
3.2.2 国际物流口岸和港口节点形成 |
3.3 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源泉与动力 |
3.3.1 大图们江区域经济规模扩大是国际物流合作的源泉 |
3.3.2 国际贸易是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发展的动力 |
3.4 朝鲜与日本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增添了活力 |
3.4.1 朝鲜对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项目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
3.4.2 日本促进了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的增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模式和成效 |
4.1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发展进程 |
4.1.1 合作萌芽阶段(2005-2009) |
4.1.2 合作形成和扩大阶段(2010-现在) |
4.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模式 |
4.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成效 |
4.3.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合作进展顺利 |
4.3.2 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效果 |
4.3.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电商物流合作发展迅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国际物流影响核心因素的选择分析 |
5.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核心影响因素分析的框架 |
5.2.1 理论模型 |
5.2.2 实证模型 |
5.2.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证检验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机制分析 |
6.1.1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来源 |
6.1.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效用分析 |
6.2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模型的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对策建议 |
7.1 改善国际物流合作环境 |
7.1.1 建设新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组织 |
7.1.2 补充、完善和优化现有合作机制 |
7.1.3 协调各国区域内的利益,建立规范的合作环境 |
7.1.4 建设具有竞争活力的物流市场环境 |
7.1.5 增加区域内各国政府决策透明度,减少政府管制影响 |
7.2 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国际物流合作效率 |
7.2.1 建设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信息网络综合平台 |
7.2.2 推动区域国际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 |
7.2.3 加快区域国际物流的标准化建设 |
7.3 创造新的国际物流需求 |
7.4 有效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和通道畅通化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生成与传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B2C网络平台 |
1.3.2 嵌入风险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网络平台的相关研究 |
2.1.1 网络平台的相关内涵 |
2.1.2 网络平台的运行机制 |
2.2 网络平台风险的生成分析 |
2.2.1 网络平台风险的类型 |
2.2.2 网络平台风险的成因分析 |
2.2.3 网络平台风险的影响因素 |
2.2.4 网络平台风险的治理机制 |
2.3 网络嵌入的相关研究 |
2.3.1 网络嵌入的相关内涵 |
2.3.2 网络嵌入的分析框架 |
2.3.3 网络嵌入的经济后果 |
2.3.4 嵌入风险的相关研究 |
2.4 风险传导的相关研究 |
2.4.1 风险传导的相关内涵 |
2.4.2 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 |
2.4.3 风险传导的演变过程 |
2.4.4 风险传导的影响因素 |
2.4.5 风险传导的防控策略 |
2.5 文献述评 |
2.6 理论基础 |
2.6.1 网络外部性理论 |
2.6.2 演化博弈理论 |
2.6.3 复杂网络理论 |
2.6.4 传播动力学理论 |
第3章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生成机理分析 |
3.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案例选择 |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 研究资料分析 |
3.3.1 开放式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模型阐释与讨论 |
3.4.1 嵌入风险生成的驱动因素 |
3.4.2 嵌入风险的生成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传导机理分析 |
4.1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传导的内涵与特征 |
4.1.1 嵌入风险传导的内涵 |
4.1.2 嵌入风险传导的特征 |
4.2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 |
4.2.1 嵌入风险源 |
4.2.2 嵌入风险流 |
4.2.3 嵌入风险传导载体 |
4.2.4 嵌入风险传导通道 |
4.2.5 嵌入风险传导阈值 |
4.2.6 嵌入风险接受者 |
4.2.7 嵌入风险传导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
4.3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传导路径 |
4.3.1 链式传导路径 |
4.3.2 网状辐射传导路径 |
4.3.3 网状聚集式传导路径 |
4.3.4 网状交互式传导路径 |
4.4 嵌入风险传导的生命周期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主体间的演化博弈与仿真分析 |
5.1 研究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损益变量的设定 |
5.2.3 支付矩阵的构建 |
5.3 复制动态方程及均衡点 |
5.3.1 复制动态方程 |
5.3.2 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5.4 博弈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5.4.1 监管效力不足时 |
5.4.2 违规成本较高时 |
5.4.3 惩罚力度较大时 |
5.5 仿真分析 |
5.5.1 网络平台稳定策略分析 |
5.5.2 入驻商家的策略稳定性分析 |
5.5.3 消费者策略稳定性分析 |
5.5.4 三方主体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外部传导与仿真分析 |
6.1 研究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
6.1.1 BA无标度网络适应性分析 |
6.1.2 SIR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假设 |
6.2.2 传播规则 |
6.2.3 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转移率函数的构建 |
6.3 模型仿真分析 |
6.3.1 网络结构对风险传导的影响 |
6.3.2 嵌入风险传导阈值分析 |
6.3.3 改进模型中参数对嵌入风险传导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Z市EMS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构成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定义及区别 |
2.1.1 绩效的定义 |
2.1.2 绩效考核的定义 |
2.1.3 绩效管理的定义 |
2.1.4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区别 |
2.2 绩效考核常见方法 |
2.2.1 目标管理法(MBO) |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
2.2.3 360度考核法 |
2.2.4 平衡计分卡考核法(BSC) |
2.3 BSC与 KPI的结合运用 |
第三章 Z市 EMS揽投员绩效考核现状与分析 |
3.1 Z市 EMS公司简介 |
3.2 Z市 EMS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3 Z市 EMS公司揽投员绩效考核现状 |
3.3.1 Z市 EMS公司揽投员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3.2 Z市 EMS公司揽投员岗位说明 |
3.3.3 Z市 EMS公司揽投员绩效考核现状和问题 |
3.3.4 Z市 EMS公司揽投员绩效考核问题成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市 EMS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
4.1 揽投员绩效考核方案的思路与原则 |
4.1.1 揽投员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思路 |
4.1.2 揽投员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原则 |
4.2 战略目标分解 |
4.2.1 基于平衡计分卡法(BSC)的战略目标分解 |
4.2.2 四项指标的分解 |
4.3 工作分析与岗位职责分析 |
4.3.1 工作分析 |
4.3.2 岗位职责分析 |
4.3.3 定员定额标准 |
4.4 揽投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造 |
4.4.1 揽投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原则 |
4.4.2 揽投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3 揽投员绩效考核指标标准的设定 |
4.5 揽投员绩效考核权重确定 |
4.5.1 确定绩效指标权重的流程及方法 |
4.5.2 绩效指标权重计算 |
4.6 揽投员绩效考核实施 |
4.6.1 考核主体选择 |
4.6.2 考核结果反馈 |
4.6.3 考核结果应用 |
4.7 揽投员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市 EMS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与评价 |
5.1 揽投员绩效考核应用 |
5.1.1 月度考核 |
5.1.2 年度考核 |
5.2 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效果评估 |
5.2.1 揽投员绩效考核实例效果 |
5.2.2 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结果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智慧+共享”模式下物流企业绩效的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扎根理论 |
2.1.2 权变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智慧物流的研究 |
2.2.2 共享物流的研究 |
2.2.3 “智慧+共享”物流研究 |
2.2.4 物流企业绩效的研究 |
2.2.5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 |
2.2.6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智慧+共享”物流模式的涵义及发展现状 |
3.1 “智慧+共享”物流的基本涵义 |
3.1.1 智慧物流的基本涵义 |
3.1.2 共享物流的基本涵义 |
3.1.3 “智慧+共享”物流模式的耦合运作机制 |
3.2 “智慧+共享”物流的发展现状 |
3.2.1 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
3.2.2 共享物流的发展现状 |
3.2.3 “智慧+共享”物流的发展现状 |
第四章 “智慧+共享”模式下影响物流企业绩效的因素 |
4.1 扎根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 |
4.1.1 扎根理论 |
4.1.2 扎根理论的实际应用 |
4.2 物流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内容 |
4.2.1 物流资源整合 |
4.2.2 物流服务创新 |
4.2.3 物流能力 |
4.2.4 物流战略 |
第五章 “智慧+共享”模式对物流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1 现有物流企业绩效评估和瓶颈的分析 |
5.1.1 现有物流企业绩效的评估 |
5.1.2 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的瓶颈 |
5.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1 财务绩效指标因素 |
5.2.2 客户管理绩效指标因素 |
5.2.3 内部运营过程绩效因素 |
5.2.4 学习与成长绩效因素 |
5.3 研究模型的设计 |
5.4 研究假设的建立 |
5.4.1 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5.4.2 物流服务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5.4.3 企业物流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5.4.4 企业物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智慧+共享”模式对物流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
6.1.1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分析 |
6.1.2 量表的设计 |
6.1.3 问卷的设计 |
6.1.4 信效度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6.2 多元回归性分析 |
6.2.1 物流资源整合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6.2.2 物流服务创新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6.2.3 物流战略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6.2.4 物流能力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6.2.5 分模型回归分析 |
第七章 “智慧+共享”模式下提高物流企业绩效的策略研究 |
7.1 通过物流资源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物流基础设施 |
7.1.1 通过服务差异化,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 |
7.1.2 掌握客户知识,构建客户综合知识模型 |
7.1.3 建立跨企业边界的信息共享机制 |
7.1.4 建立纵横协调的组织管理机制 |
7.1.5 进行物流企业间参股式的服务创新 |
7.2 进行物流服务创新,满足顾客差异化的物流需求 |
7.2.1 由物流基本服务向信息流服务、管理服务延伸 |
7.2.2 由完成客户指令向实行协同运作进化 |
7.2.3 由提供物流服务向物流合作转变 |
7.3 提高物流企业物流能力,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
7.3.1 正确定位并获取物流战略要素资源 |
7.3.2 提高企业物流柔性、物流信息等物流能力 |
7.3.3 建立适应动态能力创新组织、行为机制 |
7.3.4 整合企业内外部物流能力 |
7.4 制定合适的物流战略,实现物流企业降本增效 |
7.4.1 平衡物流质量及成本 |
7.4.2 建立半脱产O2O培训机制 |
7.4.3 建立分层激励机制 |
7.4.4 建立重视物流的企业文化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国内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买手及买手运营模式相关理论研究与综述 |
2.1 买手概述 |
2.1.1 买手的起源 |
2.1.2 买手分类 |
2.1.3 买手的职责与职能素养 |
2.2 买手运营模式概述 |
2.2.1 买手模式的运行机制 |
2.2.2 买手模式的特点 |
2.3 商业模式理论与运营模式创新 |
2.3.1 商业模式理论相关研究 |
2.3.2 运营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
2.3.3 买手运营模式的创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
3.1 扎根理论与 NVIVO8.0 软件的使用分析 |
3.1.1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
3.1.2 NVIVO8.0的使用程序 |
3.2 国内服装企业买手模式运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资料收集 |
3.2.2 数据编码 |
3.2.3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服装企业买手模式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与研究结论 |
3.3.1 服装企业买手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服装企业买手模式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
第四章 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框架与假设 |
4.1 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基本模型的提出 |
4.2 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具体操作模型及假设 |
4.2.1 测量模型 |
4.2.2 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及假设 |
4.3 假设总结 |
第五章 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设计 |
5.1 测量量表及问卷设计 |
5.1.1 测量量表设计 |
5.1.2 问卷设计 |
5.2 问卷预调研 |
5.2.1 预调研设计 |
5.2.2 预调研数据分析 |
5.3 大样本调研 |
第六章 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 |
6.1 基于SPSS19.0的调研数据初步分析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信度分析 |
6.1.3 效度分析 |
6.2 基于 AMOS21.0 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
6.2.1 验证性因素分析 |
6.2.2 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6.2.3 结构方程分析及假设检验 |
6.3 买手运营模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分析总结 |
6.3.1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总结 |
6.3.2 结构模型的回归方程归纳 |
6.3.3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基于 AHP-FCE 的企业买手运营模式的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
7.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分析 |
7.1.1 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
7.1.2 模糊综合评价的研究步骤 |
7.2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7.2.1 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
7.2.2 绩效评价的方法 |
7.3 基于AHP-FCE的企业买手运营模式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7.3.1 评价指标确定 |
7.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7.3.3 评价矩阵构建 |
7.3.4 模糊评价模型构建 |
第八章 韩都衣舍买手运营模式的应用研究 |
8.1 韩都衣舍买手模式运营的绩效评估 |
8.1.1 韩都衣舍品牌简介 |
8.1.2 韩都衣舍买手模式运营绩效指标评估 |
8.1.3 韩都衣舍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8.2 韩都衣舍买手模式改善对策分析 |
8.2.1 韩都衣舍买手模式存在的问题 |
8.2.2 韩都衣舍买手模式运作的改善措施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大型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研究 ——以深圳市DP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绩效评估指标选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
1.2.3 我国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总体思路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路运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概述 |
2.1 企业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
2.1.1 投入产出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路运物流企业概述 |
2.2.1 路运物流企业的界定 |
2.2.2 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的特点 |
2.3 路运物流企业绩效评估 |
2.3.1 路运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的内涵 |
2.3.2 路运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的意义 |
2.4 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方法概述 |
2.4.1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平衡计分卡 |
2.4.2 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
2.4.3 绩效评估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三章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3.1 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现状 |
3.1.1 我国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现状 |
3.1.2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的局限性 |
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运营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 |
3.2.1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指标构建原则 |
3.2.2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营部门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分析 |
3.3.1 在运营部门运用AHP的优缺点 |
3.3.2 基于AHP的运营部门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四章 基于DEA评估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的综合绩效 |
4.1 DEA在物流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
4.1.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模型 |
4.1.2 DEA方法应用的一般步骤 |
4.2 基于DEA模型的运营部门综合绩效评估路径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深圳市DP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5.1.1 DP公司简介 |
5.1.2 DP公司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现状 |
5.2 DP公司运营部门绩效评估 |
5.2.1 基于BSC建立评价指标 |
5.2.2 基于AHP确定指标权重 |
5.2.3 构建DEA输入输出数据 |
5.3 运用软件运行数据得出结果 |
第六章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 |
6.1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DEA结果分析 |
6.1.1 基于财务维度的AHP—DEA综合结果分析 |
6.1.2 基于客户维度的AHP—DEA综合结果分析 |
6.1.3 基于内部运营维度的AHP—DEA综合结果分析 |
6.1.4 基于学习发展维度的AHP—DEA综合结果分析 |
6.2 运营部门绩效评估AHP—DEA综合结果分析 |
6.3 提升运营部门综合绩效的几点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流企业竞争形势严峻 |
1.1.2 由传统服务向服务创新迈进 |
1.1.3 知识管理在物流行业的兴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概述 |
1.4.1 现代物流企业的分类及特征 |
1.4.2 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及阶段划分 |
1.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6.3 研究理论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创新理论 |
2.1.1 技术创新 |
2.1.2 服务创新 |
2.2 知识管理理论 |
2.2.1 知识管理的内涵 |
2.2.2 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 |
2.2.3 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 |
2.3 绩效理论 |
2.3.1 创新绩效 |
2.3.2 技术创新绩效 |
2.3.3 服务创新绩效 |
2.4 熵理论 |
2.4.1 熵理论的发展 |
2.4.2 熵理论的应用 |
2.5 粗糙集理论 |
2.5.1 粗糙集理论的内涵 |
2.5.2 粗糙集分析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1 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
3.1.1 国外研究概述 |
3.1.2 国内研究概述 |
3.2 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2.1 评价指标的设置方面 |
3.2.2 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 |
3.2.3 评价维度的拓展方面 |
3.2.4 评价标准的确定方面 |
3.2.5 评价结果的应用方面 |
3.3 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改进思路 |
3.3.1 从服务创新视角研究企业绩效评价 |
3.3.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 |
3.3.3 从实证的视角分析影响绩效评价的因素 |
3.3.4 推动提升企业绩效的对策研究工作 |
3.4 研究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3.4.1 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必然要求 |
3.4.2 支撑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决策 |
3.4.3 完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需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分析 |
4.1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类型与特征 |
4.1.1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概念 |
4.1.2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类型 |
4.1.3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特征 |
4.2 基于服务创新的现代物流企业分类 |
4.2.1 企业分类依据 |
4.2.2 企业三种类型的划分 |
4.3 影响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因素 |
4.3.1 内部源 |
4.3.2 外部源 |
4.4 确定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方法 |
4.4.1 四种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 |
4.4.2 本文选择的方法 |
4.5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选择 |
4.5.1 关键要素选择模型构建 |
4.5.2 关键要素选择过程 |
4.5.3 关键要素的选择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指标选取的思路及原则 |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思路 |
5.1.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 评价指标选择 |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2 定性评价指标的涵义及分析方法 |
5.2.3 定量评价指标的涵义及计算方法 |
5.3 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熵权的定义 |
5.3.2 熵权的性质 |
5.3.3 基于熵权法的权重确定模型 |
5.3.4 三种类型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 评价指标的标准确定 |
5.4.1 评价指标标准确定的原则 |
5.4.2 评价指标标准的类型 |
5.4.3 评价指标具体标准 |
5.5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5.1 选择熵权-双基点法的原因 |
5.5.2 构建熵权-双基点法评价模型 |
5.5.3 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评价流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6.1 评价样本的数据来源 |
6.1.1 样本选择的依据 |
6.1.2 样本企业基础数据调查过程 |
6.2 基于熵权-双基点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过程 |
6.2.1 基础数据的获取 |
6.2.2 加熵权规格化处理 |
6.2.3 优属度的计算 |
6.2.4 绩效评价结果确定 |
6.3 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验证 |
6.3.1 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验证 |
6.3.2 评价结果的精确性验证 |
6.4 三种类型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关键点分析 |
6.4.1 不同类型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相对重要度分析 |
6.4.2 评价结果的纵向分析 |
6.4.3 评价结果的横向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对策 |
7.1 企业自身方面的应对及建议 |
7.1.1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服务创新发展战略 |
7.1.2 加强企业对服务创新研究开发的投入 |
7.1.3 努力建设开放式学习型组织 |
7.1.4 加紧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技术体系 |
7.1.5 积极培育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
7.1.6 构建完善的服务创新激励考核机制 |
7.1.7 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物流人才 |
7.1.8 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合理利用和扩散 |
7.1.9 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
7.1.10 持续倡导和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
7.2 政策机制方面的对策 |
7.2.1 加快完善政策制度 |
7.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7.2.3 完善投融资政策 |
7.2.4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 |
7.2.5 构建完善教育体系 |
7.2.6 强化基础服务平台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局限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指标权重确定过程数据表 |
附录 2: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情况调查表 |
附录 3: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过程数据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效用理论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煤炭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 赵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林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作用机理及效能评价研究[D]. 郭朝晖.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 [4]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D]. 许虎林. 吉林大学, 2020(03)
- [5]B2C网络平台嵌入风险生成与传导研究[D]. 王永青.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6)
- [6]Z市EMS揽投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应用[D]. 眭萱. 东南大学, 2019(06)
- [7]“智慧+共享”模式下物流企业绩效的提升策略研究[D]. 卫慧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8]国内服装企业买手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 张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9]大型路运物流企业运营部门绩效评估研究 ——以深圳市DP公司为例[D]. 曹徐芳. 福州大学, 2013(09)
- [10]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 王西.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