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空心埋地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

现浇空心埋地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

一、现浇空心埋管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吴强[1](2021)在《浅谈空心楼板GBF薄壁方箱压槽插筋式抗浮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现浇混凝土楼板是建筑中最为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而作为当代提出"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已是现建筑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由此传统采用混凝土进行楼板施工大量消耗水泥等资源与能源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值得全民关注,现创新采用底部平整的GBF薄壁方箱与现浇混凝土楼板结合施工,节省混凝土用量,无须再造天花吊顶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楼板的保温、隔热等性能。但由于GBF薄壁方箱自重较轻浇筑混凝土时易出现漂浮,由此本文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研发新大楼建筑项目工程对GBF薄壁方箱抗浮施工研究与应用为例,阐述采用GBF薄壁方箱楼板施工工艺及GBF薄壁方箱抗浮施工技术要点。

陶涛[2](2020)在《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楼盖体系,它由预制空心叠合箱箱体和现浇密肋梁组成。这种楼盖体系能节省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能降低楼层厚度,节省建筑空间;由于楼盖自重轻,能减少基础工程量,缩减施工周期。基于上述优点,目前已有一些工程采用这种新型楼盖体系。但是大多数建筑是在部分区域采用该楼盖,在全部高层建筑中采用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的工程经验较少,其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获得该楼盖体系在模拟地震波下的反应现象及试验数据,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总结归纳了该楼盖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要点,并进行了其经济效益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针对现有的主要楼盖技术,分析对比了其适用性及优缺点,可为相关工程设计及技术选型提供参考。(2)分析总结了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体系的结构构造及相关技术细节,给出了此种楼盖体系的主要优点及适用性。(3)针对装配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结构建筑,开展了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裂缝开展规律,破坏及损伤的一般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装配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了其能否达到抗震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总体要求,检验该类结构设计方法、配筋构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利于在设计中改进。(4)对装配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并指出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装配叠合箱空心楼盖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借鉴。(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案例进行了经济分析及质量分析,探究了有效降低质量成本及造价的途径,并指出施工中难点与控制措施,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

侯桥,庞志强,陈鹏,王超,张记伟[3](2020)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针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如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施工技术较为落后、工程设计不合理等,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某建筑工程项目实例,提出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刘飞[4](2020)在《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抗浮技术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楼盖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水平承重构件,结合竖向承重结构一起构成了建筑的空间承重骨架,共同抵御结构所承受的各项荷载。因此,合理选择楼盖类型和布置方案对提高建筑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尤为重要。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以下全文简称PBCF))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结构设计技术,不仅具有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现浇空腹楼盖、模盒密肋梁楼盖和现浇叠合箱网梁楼盖的技术优点,同时还具有整体性好、防水性强、混凝土耐久性能佳、隔音、隔热、保温等优点。考虑组合塑料模盒的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在更新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也突破了现有的技术发展瓶颈,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并被大范围应用。本文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分类和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关于PBCF结构的研究进展情况,明确了PBCF的特点、设计要点、施工工艺、施工难点、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应用范围。本文结合具体实际工程,对4种PBCF抗浮技术方案(P1P4)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由理论计算可知方案P4满足PBCF抗浮计算要求。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在方案P4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3个优化方案(P5P7)并确定其最优解。基于此,运用ABAQUS对PBCF抗浮技术方案(PF1PF5)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分析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针对PBCF抗浮技术的优化方案可靠且合理,验证了优化后抗浮措施的可行性。针对现有PBCF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现场实施性不高等问题。在此结合威海垛山一品雅苑四期项目工程,对PBCF结构的施工工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在控制施工成本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了塑料模盒上浮控制技术措施,在解决塑料模盒上浮的同时缩减了施工周期,提高了经济及社会效益,并在行业内得到广泛的好评与应用,这对组合塑料模盒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贾文芳[5](2020)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了建筑工业化道路,实施建筑技术改革并着手发展装配式建筑。随着工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几十年间发展迅速,并于80年代末达到第一次高峰,基本形成通用体系并陆续制订相关规程规范。但其发展态势在90年代急转直下,一度陷入停滞。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的新任务,加之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情况和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装配式技术迎来再一次的发展契机。近三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在相关扶持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快速发展,据住建部标定司统计,我国2017年度装配式建筑工程量为1.8亿平方米,2018年度达到2.9亿平方米,2019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达4.2亿平方米,但相关发展也遇到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和总结研究则显得尤为必要。本课题选择装配式技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国外部分分别选择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日本、英国与美国,国内部分选择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区。鉴于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的主要应用对象,本文则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重点,对其它体系仅作简要叙述。装配式技术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及至今日诸多国家已经形成成熟技术体系。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虽然在步入21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已实现的水平相较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借鉴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验仍然是重要路径之一。虽然西方国家的装配式技术出现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各国真正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并大力发展的起点则均为上世纪中叶,因而在研究过程中,课题面向自20世纪40-5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主要对各国在各阶段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和对比,以期实现以下目标:其一,明晰国外装配式建筑体系在发展变革中曾经面临的问题及采用的解决方案及技术要点;其二,探究我国上世纪装配式建筑体系与现行体系间的传承关系,总结并分析研究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及其它技术隐患;其三,借鉴以往经验,提出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技术体系的发展改进策略。现有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的发展研究成果中,多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宏观角度的纵向研究,或单纯地将研究重心放在当下阶段点的研究;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横向研究课题中,也主要集中于对各国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材料体系的对比,鲜少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系统性分析。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我国装配式建筑中技术方面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骆云逍[6](2020)在《预制楼板缝合式对接连接技术及其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积极提倡建筑工业化改革,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其中,如何提高装配式结构的预制率成为重中之重。为了改善预制楼板装配率低下的问题,学者们将目光放在了全预制楼板连接构造的研发上。就全预制楼板而言,装配后预制结构整体力学性能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预制楼板结构缝合式对接连接法。该方法通过张拉钢丝绳在相邻板拼缝处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和力学性能的效果。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发明了一种预制楼板缝合式对接连接方法,并运用理论分析了该方法的连接效果。通过对钢丝绳预应力损失的分析,推导出预应力摩擦损失理论计算公式;对钢丝绳轮廓内拼接面上混凝土应力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方案设计建议;初步验证了缝合式对接连接法在预制楼板装配部位建立一定预压应力的可行性。(2)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两块预制楼板进行缝合式对接连接并开展了相应地试验研究。通过模拟结果可知,张拉后钢丝绳预应力摩擦损失较大;对预应力连接效果进行分析,获得了预制楼板在张拉阶段、正常使用荷载状态及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接缝处截面混凝土应力应变图。结果表明:缝合式对接连接法可以有效地在预制楼板拼接部位建立充分的预压应力。(3)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13个不同参数的缝合式对接连接预制楼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钢丝绳的预应力损失特征及钢丝绳轮廓内接缝面处混凝土的应力分布,分析了后浇缝宽度、摩擦系数、预拉力对缝合式对接连接预制楼板预应力连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合式对接连接法可以在装配拼接部位建立预应力;后浇缝宽度对预应力连接效果无影响;摩擦系数越小、预拉力越大,缝合式对接连接法的预应力连接效果越好。(4)以缝合式对接连接法中钢丝绳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模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理论计算结果与ABAQUS模拟结果。引入修正系数并通过Origin拟合对钢丝绳预应力摩擦损失的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该论文有图72幅,表3个,参考文献93篇。

邱兴华[7](2020)在《浅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在土木工程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大空间、大跨度房屋建筑日趋增多,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基于其独特的经济和技术优势,适用范围日益广泛。但是空心楼盖质量受施工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以福州市福晟钱隆国际工程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空心楼盖与传统现浇楼盖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缺对比,并对其施工过程提出了五个技术要点,以此提高现浇空心楼盖质量。

赵超[8](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绿色、环保等优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之一,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多种构造形式,近些年关于叠合楼板新构造形式研究一直止步不前,研究叠合楼板的新构造形式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对叠合楼板的构造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共同进行研究,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从国内外装配式叠合楼板发展和研究状况开始进行介绍,主要了解国内外叠合板发展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论述总结普通叠合楼板制作工艺、施工工艺、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列举了四种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板、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构造、制作工艺和特点,彼此构造上的优势对比,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国内代表性企业的叠合板生产和施工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完整的了解叠合楼板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的全过程,为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楼板构造形式研究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重点分析了新型叠合楼板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理念、材料、构造形式、制作工艺、吊装安放以及施工工艺,论述总结了现阶段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优缺点,分析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为确定叠合板合理选用类型,对不同构造形式装配式叠合板进行材料预算分析。结论如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整个材料预算造价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单向板和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适用于小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双向板整体材料预算造价相对偏高,但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选用。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在小跨度时造价偏高,随着跨度的增加,相对造价越低,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图[75]表[22]参[58]

夏烨楠[9](2019)在《大跨度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设计制作与双向受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建筑产业化成为一个大趋势,为此“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专门设立了“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的课题,旨在有效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目前国内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中楼面结构应用的钢筋桁架叠合楼板仍然跨度较小,8m左右柱网间的板下需要设置次梁,结构空间布置不方便,不能够满足学校、医院、商务办公楼、地铁站、停车场等大跨度大开间的建筑功能需要。实际工程中采用的一些大跨度叠合楼板,多为预制板单向受力、叠合后仅靠上部叠合层形成双向受力为主的叠合楼板,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双向受力性能。且很多大跨度叠合楼板四周出筋、安装不便,板底临时支撑密集,高效施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基于上述大跨度双向叠合楼板的市场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双向叠合楼板。首先本文对这种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以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0kN/m2进行了设计研究。主要设计理念是采用轻质填芯板减轻自重且增强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来增强板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减少施工阶段临时支撑;同时为了达到双向受力的目的,通过创新性地设置横向暗梁、增加预制板底横向配筋率、使拼缝处钢筋弯折以增加锚固长度等方法来增强非预应力方向的刚度,保证叠合楼板的双向受力性能。然后本文在完成设计研究后,制作了3块预制带肋底板拼成8100mm×7500mm足尺的叠合楼板试件,研究了预制底板的生产工艺和叠合楼板的安装施工工艺。预制板生产工艺简单连续,成品底部光滑,且安装时柔度较大,板块间不存在明显高差,后期无需吊顶。安装时临时支撑只需横向设置两道,就能够满足承载能力及刚度要求。板四周不出筋进一步减少了施工难度。最终叠合楼板整体减重率达15.8%,整个生产和施工流程节约了资源也提高了效率。接着在预制钢管混凝土柱和先张预应力梁装配完成的子结构上,用制作完成的8100mm×7500mm足尺叠合板试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叠合楼板承载能力强(最大面均布荷载33.63 kN/m2仍未破坏)、刚度大(荷载达到设计活载标准值4 kN/m2时挠度仅为5.83mm)、抗裂性能良好(7 kN/m2时才开裂,且拼缝处裂缝出现较晚)。另外从破坏的裂缝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来看,该类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确实是双向传力,且破坏时的塑性绞线基本与双向板一致,虽然非预应力方向刚度略低于预应力方向,但该类新型板双向受力性能仍然是很好的。为了论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本文也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来进行对比,发现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试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客观性。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认为该类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双向叠合楼板综合性能优良,值得推广应用,并对该类新型大跨度板以后优化改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王斌[10](2019)在《现浇混凝土芯内模空心楼盖成型质量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某县人民医院异址新建项目的主楼住院康复楼主体结构的工程实践为依托,研究现浇横向增强筒芯内模空心楼盖质量控制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工程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通过调查大量国内外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建造质量现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统计数据得出:楼面标高偏差超标、楼板空心率偏低、底板混凝土不密实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主要质量问题,占质量问题总数的86%。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成型质量进行了创新性的优化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质量控制要点,创新性发明了空心楼盖用具备抗浮功能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通过在南县人民医院异址新建项目工程中实践应用一系列质量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先浇空心楼盖的质量控制,质量一次合格率由83.35%提高到96.6%,验证本文质量控制技术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从而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二、现浇空心埋管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浇空心埋管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空心楼板GBF薄壁方箱压槽插筋式抗浮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GBF薄壁方箱空心楼板施工工艺原理
3 GBF薄壁方箱空心楼板施工流程
4 GBF薄壁方箱空心楼板技术控制要点
    4.1 施工准备
    4.2 管线预埋
    4.3 蜂巢式薄壁方箱安装与抗浮固定
    4.4 混凝土浇筑
5 结语

(2)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钢筋混凝土楼盖研究发展概况
        1.2.1 无梁楼盖
        1.2.2 普通肋梁楼盖
        1.2.3 井式梁楼盖
        1.2.4 双向密肋楼盖
        1.2.5 现浇空心楼盖
        1.2.6 空腹夹层板楼盖
    1.3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空心楼盖技术发展国内外现状
        1.3.2 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1.3.3 国内部分工程实例
    1.4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现状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构造特点
    2.1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技术概念
        2.1.1 叠合箱
        2.1.2 箱体与肋梁的连接
    2.2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技术优越性
    2.3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技术应用范围
    2.4 实际工程应用
        2.4.1 项目情况
        2.4.2 项目特点
        2.4.3 项目应用范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振动台试验
    3.1 试验目的
    3.2 设计方法
        3.2.1 “强柱弱板”内力调整
        3.2.2 板的延性控制
    3.3 试件设计与制作概述
        3.3.1 试件设计
        3.3.2 试件制作
        3.3.3 材料性能指标
    3.4 试验的加载与量测概述
        3.4.1 试验设备和仪器
        3.4.2 地震波输入
        3.4.3 加载制度
        3.4.4 量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3.5 实验现象
        3.5.1 七度多遇地震作用阶段
        3.5.2 七度基本地震作用阶段
        3.5.3 七度罕遇地震作用阶段
        3.5.4 八度罕遇地震作用阶段
        3.5.5 试件表面裂缝分布
    3.6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6.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3.6.2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
        3.6.3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
    3.7 结构软件计算结果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施工要点
    4.1 施工技术措施及操作要点
        4.1.1 施工前准备
        4.1.2 叠合箱构件的吊装
        4.1.3 模板工程
        4.1.4 叠合箱的安装
        4.1.5 管线预埋
        4.1.6 混凝土浇筑
        4.1.7 底模板的拆除
    4.2 材料与机具设备
    4.3 质量控制要点
        4.3.1 混凝土、钢筋、模板施工质量标准
        4.3.2 叠合箱构件制作施工质量标准
        4.3.3 叠合箱安装质量标准
    4.4 安全保护措施
    4.5 环境保护措施
    4.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施工组织
        4.6.1 基本情况
        4.6.2 施工组织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叠合箱空心楼盖实际应用分析
    5.1 工程概况及背景
        5.1.1 设计情况
    5.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经济性分析
        5.2.1 楼盖部分经济性分析
        5.2.2 地下室经济性分析
        5.2.3 吊顶装修
        5.2.4 建筑能耗
    5.3 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
        5.3.1 设计方面
        5.3.2 施工方面
        5.3.3 隐蔽验收方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工程案例概况
2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
    2.1 材料因素
    2.2 施工技术因素
    2.3 设计因素
        第一,建筑平面呈现不规则形状。
        第二,建筑变形缝设置不合理。
        第三,楼板配筋不科学。
3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对策
    3.1 合理控制原材料质量
        第一,针对施工原材料采购工作,加大日常管理力度。
        第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3.2 科学选择施工技术
    3.3 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
        (1)全面考虑现浇混凝土楼板应力问题。
        (2)科学配筋。
        (3)综合考虑水电埋管对楼板产生的影响。
4 结束语

(4)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抗浮技术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及其特点
        1.2.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1.2.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分类
        1.2.3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要点
        1.2.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特点
    1.3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国外研究进展
    1.4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国内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组合塑料模盒抗浮计算分析及优化
    2.1 引言
    2.2 工程概况
        2.2.1 抗浮技术应用背景
        2.2.2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存在的关键问题
    2.3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抗浮设计方案选择
    2.4 组合塑料模盒抗浮设计方案计算分析
        2.4.1 原设计抗浮受力分析(方案P1)
        2.4.2 设置抗浮压筋受力分析(方案P2)
        2.4.3 增加连接抗浮受力分析(方案P3)
        2.4.4 互锁式抗浮设计受力分析(方案P4)
    2.5 组合塑料模盒抗浮设计方案优化
        2.5.1 抗浮设计方案简化加固方式受力分析(方案P5)
        2.5.2 抗浮设计方案优化固定点数受力分析(方案P6)
        2.5.3 抗浮设计方案总体优化后受力分析(方案P7)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组合塑料模盒抗浮分析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和确定
        3.2.1 有限元软件在无梁空心楼盖中的研究现状
        3.2.2 ABAQUS软件简介
    3.3 模型参数确定
    3.4 模型建立
        3.4.1 模型的创建
        3.4.2 分析步、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3.4.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3.5 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3.5.1 位移分析
        3.5.2 静水压力分析
        3.5.3 铁丝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法研究
    4.1 引言
    4.2 施工工艺流程
    4.3 施工工法
        4.3.1 施工前准备
        4.3.2 模板及钢筋施工
        4.3.3 模盒进场验收
        4.3.4 模盒的堆放及吊运
        4.3.5 箱体安装
        4.3.6 抗浮施工要点
        4.3.7 混凝土浇筑
    4.4 质量控制
        4.4.1 质量保证措施
        4.4.2 组合塑料模盒质量控制要点
    4.5 效益分析
        4.5.1 经济效益
        4.5.2 社会与环保效益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5)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1.1.2 建筑产业化的选择
        1.1.3 建筑行业的质量追求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实现建造技艺优化提升
        1.4.2 促进建造方式产业化变革
        1.4.3 推进建筑行业节能降耗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2.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2.1.1 我国装配式建筑源起与发展背景
        2.1.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2.1.3 我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2.2 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2.2.1 日本装配式建筑源起与发展背景
        2.2.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2.2.3 日本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2.3 英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2.3.1 英国预制房屋的源起与发展背景
        2.3.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2.3.3 英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2.4 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2.4.1 美国装配式建筑的源起与发展背景
        2.4.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2.4.3 美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2.5 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以日英美为样本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3.1 日本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3.1.1 日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及预制组装工法
        3.1.2 PC工法的开端
        3.1.3 PC工法的演化
        3.1.4 半PC工法的应用
        3.1.5 PCPCa工法的应用
    3.2 英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3.2.1 EFM住房计划时期多种装配式专用体系
        3.2.1.1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3.2.1.2 金属体系房屋的应用
        3.2.2 英国大板建筑技术体系
        3.2.2.1 无框架大板建筑结构的应用
        3.2.2.2 框架大板建筑结构的应用
        3.2.3 Ronan Point公寓连续倒塌事件的影响
    3.3 美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3.3.1 二战后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
        3.3.1.1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
        3.3.1.2 装配式“框架+板”结构体系的应用
        3.3.1.3 战后模块化结构体系与金属房屋
        3.3.2 美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3.3.2.1 结构选型类别
        3.3.2.2 干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3.3.2.3 湿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及技术要点研究
    4.1 大板建筑体系的应用
        4.1.1 上世纪大板建筑的发展与停滞
        4.1.2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大板建筑体系
        4.1.2.1 大板建筑体系的多种结构形式
        4.1.2.2 大板建筑预制部品构造
        4.1.2.3 预制部品连接技术与工法
    4.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4.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类
        4.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部品构造
        4.2.3 预制部品连接技术与工法
    4.3 钢筋连接方式
        4.3.1 传统连接方式
        4.3.2 连接方式的演变
        4.3.3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
        4.3.4 浆锚搭接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对比及国内优化策略
    5.1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建筑体系对比
        5.1.1 我国大板体系建筑存在的问题
        5.1.2 大板建筑体系与国外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体系对比
    5.2 国内外非板式承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5.2.1 装配式湿连接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比
        5.2.2 美国的装配式干连接混凝土结构体系与我国现行体系对比
    5.3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综合评价及优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专项设计及研究
    6.1 江苏省扬州市某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体系别墅设计
    6.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预制楼板缝合式对接连接技术及其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本文研究方案
2 缝合式对接连接技术的研发
    2.1 预制楼板缝合式对接连接技术方案
    2.2 缝合式对接连接效果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缝合式对接连接技术连接效果验证
    3.1 模型试件设计
    3.2 有限元模拟验证
    3.3 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连接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对象概况
    4.2 影响因素研究
    4.3 缝合式对接连接理论模型修正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浅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案例
3 现浇混凝土空心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3.1 空心内膜安装
    3.2 方箱沉浮措施
    3.3 混凝土工程
4 现浇空心楼板质量控制
5 关键技术节点
6 现浇空心楼盖优劣分析
    6.1 技术优势
    6.2 综合经济优势
    6.3 现浇空心楼盖的缺陷
7 结论

(8)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1.2.1 国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叠合板发展状况
    1.3 国内外叠合板试验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叠合板研究现状
        1.3.2 国内叠合板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介绍
    2.1 引言
    2.2 叠合楼板的典型受力特性
    2.3 普通叠合楼板的制作与施工
        2.3.1 叠合板底板制作工艺
        2.3.2 预制过程注意事项
        2.3.3 现场施工工艺
        2.3.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2.4 叠合楼板的优缺点
        2.4.1 叠合楼板的优点
        2.4.2 叠合楼板的缺点
    2.5 典型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2.5.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2.5.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2.5.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2.5.4 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2.5.5 构造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3.1 概况
    3.2 材料
        3.2.1 M型轻钢
        3.2.2 金属板网
        3.2.3 保温板
        3.2.4 焊接材料与紧固件
    3.3 材性试验结果
    3.4 制作工艺
    3.5 吊装安放及施工工艺
        3.5.1 预制底板的吊装和安放
        3.5.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
    3.6 部分构造要点介绍
        3.6.1 叠合板构造
        3.6.2 底部构造钢筋连接
        3.6.3 拼缝构造
        3.6.4 墙板,梁节点构造
    3.7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特点
        3.7.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优点
        3.7.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不足
    3.8 发展和应用前景
        3.8.1 发展前景
        3.8.2 应用前景
    3.9 本章小结
4 不同叠合板材料预算与分析
    4.1 引言
    4.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4.2.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4.2.2 材料预算
        4.2.3 预算分析
    4.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4.3.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4.3.2 材料预算
        4.3.3 预算分析
    4.4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4.4.1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4.4.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4.4.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4.4.4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4.4.5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算分析
    4.5 叠合板材料预算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实例调研
    5.1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有限公司
        5.1.1 公司简介
        5.1.2 ZDB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5.2 山东省济南市港新园项目
        5.2.1 项目概况
        5.2.2 叠合板的生产和验收把关
    5.3 中海华山西项目
        5.3.1 项目概况
        5.3.2 锚固及拼缝构造要点
    5.4 调研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图片索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大跨度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设计制作与双向受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叠合楼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叠合楼板简介
        1.2.2 国内叠合楼板简介
    1.3 现阶段常见叠合楼板及拼缝设计
        1.3.1 钢筋桁架叠合板
        1.3.2 SPD叠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SPD板)
        1.3.3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双T板)
        1.3.4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板)
        1.3.5 山东万斯达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PKⅢ型)叠合板
        1.3.6 日本富士预应力板(FR板)
        1.3.7 拼缝
    1.4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的提出及研究
        1.4.1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及夹芯叠合楼板的提出
        1.4.2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叠合楼板主要优势
        1.4.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设计与生产、施工工艺研究
    2.1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设计研究
        2.1.1 设计创新点
        2.1.2 预制底板设计分析思路及过程
        2.1.3 预制底板分析结论及详图
        2.1.4 暗梁、上层板面及其余钢筋设计
        2.1.5 最终设计完成的试件图纸及参数
    2.2 预制底板生产工艺研究
    2.3 叠合楼板安装及施工工艺研究
    2.4 生产施工的质量控制
        2.4.1 质量控制因素
        2.4.2 预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2.4.3 安装叠合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加载试验
    3.1 试件加载装置设计
        3.1.1 加载方式选择
        3.1.2 加载工装设计
        3.1.3 加载底部框架设计拼装
    3.2 加载程序
    3.3 测试内容及方法
        3.3.1 钢筋应变
        3.3.2 混凝土应变
        3.3.3 板底竖向位移
        3.3.4 裂缝宽度及开展方式
    3.4 主要实测值及极限状态的定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试验结果分析研究
    4.1 裂缝状态及分析
        4.1.1 裂缝出现及发展状态
        4.1.2 裂缝状态分析
    4.2 板底挠度
    4.3 钢筋应变
        4.3.1 底部横向钢筋应变
        4.3.2 暗梁底部钢筋应变
        4.3.3 暗梁上部钢筋应变
    4.4 混凝土上下表面应变
    4.5 叠合面抗剪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1.1 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5.1.2 混凝土本构关系
        5.1.3 钢筋本构关系
        5.1.4 基本假定
        5.1.5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5.1.6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法
    5.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2.1 混凝土应力云图变化
        5.2.2 钢筋应力变化
        5.2.3 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3 与整体现浇模型对比分析
        5.3.1 整体现浇板设计(按弹性板计算)
        5.3.2 配筋量对比
        5.3.3 整体现浇板模型建立
        5.3.4 承载能力对比
        5.3.5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增强横向受力的方法
        6.2.2 暗梁的长度是否伸出两边肋
        6.2.3 预制底板薄板的厚度
        6.2.4 轻质填芯板的类型和高度
        6.2.5 拼缝设计
致谢
参考文献

(10)现浇混凝土芯内模空心楼盖成型质量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浇混凝土楼盖概述
        1.1.1 普通肋梁楼盖
        1.1.2 井式楼盖
        1.1.3 无梁楼盖
        1.1.4 空心楼盖
    1.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混凝土空心楼盖
    2.1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概述
    2.2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原理
    2.3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实施方案
    2.4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技术优势
    2.5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施工工艺流程
    2.6 工程应用
        2.6.1 工程概况
        2.6.2 新技术应用背景
        2.6.3 质量控制技术攻关团队
        2.6.4 空心楼盖成型质量现状调研
        2.6.5 末端原因分析
        2.6.6 关键技术措施
        2.6.7 工艺流程
        2.6.8 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2.6.8.1 施工准备
        2.6.8.2 测量放线
        2.6.8.3 支模架及模板施工
        2.6.8.4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定位放线
        2.6.8.5 楼盖钢筋施工
        2.6.8.6 横向增强筒芯内模的安装
        2.6.8.7 BIM技术优化水电管线预埋施工
        2.6.8.8 浇筑混凝土
        2.6.8.9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2.6.9 工程实践中的创新
        2.6.9.1 创新垫块应用背景
        2.6.9.2 创新垫块应用
        2.6.9.3 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2.6.9.4 新型垫块抗浮阻力计算
        2.6.10 质量控制新技术结合实用新型实施效果
        2.6.10.1 效果检查
        2.6.10.2 效果对比
        2.6.11 技术先进性评价与效益分析
        2.6.11.1 技术先进性评价
        2.6.11.2 经济效益分析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成果目录
    1.发表的论文
    2.专利成果
    3.研究成果
致谢

四、现浇空心埋管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空心楼板GBF薄壁方箱压槽插筋式抗浮施工技术[J]. 吴强. 低碳世界, 2021(01)
  • [2]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 陶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分析[J]. 侯桥,庞志强,陈鹏,王超,张记伟. 住宅与房地产, 2020(27)
  • [4]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抗浮技术优化设计研究[D]. 刘飞.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5]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D]. 贾文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预制楼板缝合式对接连接技术及其受力性能研究[D]. 骆云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浅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J]. 邱兴华.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3)
  • [8]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D]. 赵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大跨度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设计制作与双向受力研究[D]. 夏烨楠. 东南大学, 2019(05)
  • [10]现浇混凝土芯内模空心楼盖成型质量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D]. 王斌.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现浇空心埋地混凝土楼板施工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