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DC-D海洋基础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何江[1](2016)在《广东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我国涉海机构自建的涉海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种类和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根据海洋三次产业的划分,提出对海洋产业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并构建广东海洋产业专题数据库的设想。海洋产业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
刘学忠,王放文,张天龙,丁晓霞,白永岗,陈堂则,赵丹[2](2015)在《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海洋环境模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笔者为了研究在海洋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状况,调查了海上风力发电机运行的环境气候条件,制作了模拟5 MW/3 kV级定子绕组绝缘系统的试样,在实验室进行了温度变化、恒定湿热和持续盐雾的加速海洋环境模拟试验,并测量了包括介质损耗因数和绝缘电阻等非破坏性特征参量以及击穿电压,评估了该绝缘系统对海洋环境的耐受性。试验表明,尽管在环境试验过程中线圈绝缘与铁心之间产生了微裂缝,盐水或湿气已渗入到铁心内表面,但由于半导电材料的屏蔽作用,试样的绝缘系统具有优良的耐海洋环境性。
刘威[3](2013)在《复杂地学G4I系统数据集成与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各类地球科学数据的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国家在地质采矿、地质地理测绘、土地资源与海洋勘探等领域建设成了全国性的基础地球科学库达上百种,完成各类研究成果报告几十万份,积累了海量的地球科学数据信息。由于各类地球科学数据具有多元化、多尺度、多分辨率、多学科、多类型、多标准等特征,使建立各领域地学空间数据库存在很大难度,并且已建成的各类地学数据库绝大多数处于相对独立的运行状态,数据综合应用、集成和分析程度低,严重制约的各类矿产预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利用数据集成和数据融合技术对现有的地学空间数据进行科学地操作和管理是地学空间数据领域热点问题,也本文研究内容之一。现有的各种GIS系统无法有效的集成融合局部地区或全国范围的多元(源)地学数据,同时由于各类地学数据具有分散海量性的特点,现有单机、基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的各种GIS系统以及各种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价系统无法提供快速、高效、稳定、可靠的计算资源和管理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完成海量地学数据的数据存储、数据集成融合、数据挖掘和矿产预测与评价,本文将信息技术领域最新的云计算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地学G4I系统中,构建了基于地学G4I系统的云计算服务系统框架结构体系,认真研究了云计算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服务器资源虚拟化技术以及并行计算等关键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是在吉林大学已经成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学G4I系统”基础上,将地学领域具有多源、异构、分散等特性的地学空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与研究数据集成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地学G4I系统中的应用。本文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地学G4I系统中地学空间数据的管理方式,以及地学空间数据集成和地学空间数据融合方法。2、提出了基于地学G4I系统地学空间数据库的互操作技术。3、针对大规模数据信息和计算资源的特征及其数据处理要求,本文采用云计算技术将网络中各种可用的计算机资源整合为高效的计算集群,采用Hadoop架构和MapReduce编程模型,将地学空间大数据处理任务以分布式的处理方式,分解成众多子任务,在计算集群中的大量计算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和计算,提升地学空间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云计算平台为地学数据集成与系统集成、地学空间建模(空间统计建模与空间可视化建模)、地学过程模拟仿真及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复杂地学G4I系统,采用人机交互式操作模式进行地球物理重磁反演解释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云计算环境下执行系统的计算、分析和存储任务。大多数技术可以代表我国目前地学信息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可以满足目前我国地学信息化领域的绝大多数技术需求。
刘荣梅[4](2013)在《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是勘查地球化学历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调查活动。我国通过近十年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系统地获得了我国中东部主要重要经济区不同尺度的土壤、大气、水体、农作物、化肥等介质多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为基础地质、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生物、矿产资源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与资料。这些数据,不仅迫切的需要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系统的将各类数据资源整合、集成并建立空间数据库;而且,需要科学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为政府宏观决策、国土资源规划、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监测、治理和评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服务。本文系统的总结了GIS与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国内外国家级地球化学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现状,提出了我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研究思路。以目前正在全国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海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数据的组成、特征,对数据库的支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用关系数据理论设计实用、有效的关系数据模型,给出了我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的详细设计。研究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数据源与数据组织体系,形成了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集成的技术流程,在此基础上汇集全国各有关省(区、市)完成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料,集成并建立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从空间数据质量标准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全过程质量监控方法在我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针对我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集、分析、整理、集成各阶段数据质量监控的流程和方法。以“区域地球化学管理与分析系统(GeoMDISM)多目标版”为基础,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管理、处理、分析等贴合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模式的专业化软件系统实现方法技术,以及对多类、多尺度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统一管理、查询、可视化表达等功能的实现。
梁斌,董瑞,邓云,官晟,胡波,纪焕红,钮智旺,苏天赟[5](2011)在《关于海洋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带动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发展,成效显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沈飞飞[6](2010)在《基于组件的海洋监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洋为大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优势,对于海洋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成为世界各国都关心的问题,大量的面向海洋的观测设备、仪器、全方位的海洋监测系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地球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S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海洋监测多功能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其由大量廉价的具有信息感知、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可以部署在广阔的海洋区域,在恶劣的条件下对部署区域进行连续的信息监测,其在海洋监测领域的优势巨大。国内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海洋监测系统有限,且都是针对特定的应用环境开发的,技术保密、难度大,鉴于此,结合我们课题和实验研究的需要,设计实现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海洋监测软件系统。我们在近海部署了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海洋监测系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领域。通过在传感器节点上装配相应的传感器件,进行连续的、长期的海洋监测,收集、处理、可视化实验中收集的大量数据。一年来所做的研究和工作为我们以后进行多源海洋信息监测、集成、融合、处理和发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系统采用组件程序设计方法,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抽象提取,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是一个单独的组件,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海洋监测系统主要分为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通讯网络、监控管理网络三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部分实现海面光照、温度等信息的采集和发送,通讯网络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监控管理中心负责传送过来的数据接受、解析、存储、处理以及数据信息的展示和对其基本操作,向传感器监测网络发送简单的控制命令,本文主要研究了监控管理中心的功能;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个本地应用程序,更适合系统管理员快速有效地对监测系统进行管理。本文首先给出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然后描述了各个子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重点实现了基于组件的Web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显示组件、数据处理组件、数据访问组件、数据下载和查询组件等。最后,本文展示了系统几个主要的实现页面并进行了总结。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数据采集、处理、展示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以后建立更全面的海洋监测系统提供一定的基础参考。
杜乐乐[7](2008)在《利用次表层海水作城市区域空调冷源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海洋中温跃层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借助海洋温差能以利用大量的海洋热能。研究利用次表层海水作城市区域空调冷源的机理,可以为利用海洋的冷量组成经济、节能、环境友好的地区性大规模空调系统提供参考,达到缓解夏季空调引发的电荒,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的目的。本学位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在一定深度的海区设置换热单元制取冷媒水的方案,通过对传统陆上换热系统和海中换热系统的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表明,海中换热系统存在其应用优势和节能环保的效果。为了避免设置庞大的人工管网系统远距离输运冷媒水所导致的管道锈蚀损坏、设施维护保养成本增加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采用地下含水层进行冷媒水输运的方案,突破了传统的含水层“储能”利用模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掘了地下含水层的作用,并初步论证了利用与大气环境相隔绝的、具有良好透水性和富水性的水文地质结构作为输水通道输运冷媒水的机理。本论文先后对冷媒水在地下含水层中的渗流和冷量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简化和合理的假设,并且提出了采用过量注入的方式减小或者避免发生地面沉降、用疏导井的方式引导冷媒水的流向并疏通地下含水层通道、用干扰井来限制或者控制冷媒水的流动范围等措施。在描述冷媒水渗流的整体过程时,利用锋面的假设求出了冷媒水渗流的状态,通过采用不同时间步长叠加验证的方法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相对准确性,也减少了计算量和求解时间。本论文建立了冷量传递过程的热模型,对其进行了离散求解,并利用流线的特性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含水层输运冷媒水过程中冷量的损失随着时间的增加逐年减少,在抽注水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抽水井处的水流温度就能够达到要求,另外,还讨论了岩层热性质对冷量输运过程的影响。本论文最后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分别对海水空调结合热泵技术供冷和传统电制冷的供冷方式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采用地下含水层输水或者管网输水结合水源热泵技术为城市空调供冷是节能的。虽然采用地下含水层输运冷量的方案初期投入较大,但是该方案的能源消耗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年减小的。本学位论文验证了利用次表层海水做冷源的构想,即通过设置在海中的换热单元得到冷媒水,采用沿海地区适当的地质结构输运冷媒水,进行区域空调供冷。论文证明了其潜在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效益,这种供冷方式不仅可应用于高盐度海区、提高海水冷量利用率,还能使城市空调耗能(电能)逐年减少。因此,利用次表层海水提供城市空调冷源,特别是采用地下含水层进行冷媒水输运的方案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区域空调供冷模式。
李海涛[8](2007)在《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方法研究与新一代MAGIS平台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海洋环境信息集成为研究对象,以构建行之有效的海洋环境信息集成的技术框架和方法体系为研究目标,以解决信息集成中遇到的语法异构和语义异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从数据到知识、从语法到语义、从单机、局域网到Internet的集成层次和顺序为研究路线,系统地进行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研究、基于构件和Web Services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研究以及基于本体论的海洋知识集成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了新一代MAGIS(Marine and Atmospheri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软件的研发。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数据仓库的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研究详细论述了海洋环境数据不同于其他行业数据的强烈异构性的表现及其深层次原因,较全面论证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解决海洋环境数据集成问题中的适应性。设计了符合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特征的数据仓库结构功能模型,并从底层自主研发了可对海洋数据自动抽取、转换、载入的海洋数据仓库ETL(Extraction、Translate and Load)工具,根据该模型和工具,进行了海洋环境数据仓库建设的实践。2)基于构件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研究采用构件技术对数据管理、时空分析和可视化等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进行集成,可有效提高这些方法的复用能力和复用程度。针对海洋科研领域软件开发中的需求不明确、功能模块间耦合度低等领域特点,充分考虑到构件的高封装、可复用等技术优势,建立了基于构件的面向海洋科研领域的“并行开发自主集成”软件开发模型,从而为海洋领域的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集成提供整个过程的指导。作为对海洋数据读取方法集成的实践,运用该开发模型,研发了基于构件的“海洋数据一体化读取中间件”及其桌面平台系统,为海洋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可对多种数据文件格式一体化读取、对多种关系数据库智能化导入导出的工具,也为海洋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构件供二次开发使用。3)基于Web Services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研究Internet环境下对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的集成和复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通过Web远程调用和互操作、便于网上发布和查找、跨防火墙的通信、真正和位置、平台和操作语言无关等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本论文探讨了Web Service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Internet环境下的方法集成中的适应性,研发了集数据下载、时空分析和可视化方法为一体的基于Web Services的“海洋信息集成网络服务平台系统”,为Internet的用户提供了在线数据服务、时空分析服务和可视化服务,也为Internet的开发人员提供了可方便调用的Web Services。4)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初步研究知识集成是信息集成的最高阶段,知识集成中的最大问题是语义异构问题。本文深入研讨了本体论技术在有效进行海洋知识集成并解决语义异构问题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了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的内容和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5)基于集成思想的新一代MAGIS原型系统的研发基于上述成果,进行了新一代MAGIS原型系统的研发。新一代MAGIS中,进一步强化了集成思想,实现了数据、方法和知识的无缝集成;完善了MAGIS的产品体系和产品结构,在以前单机版和局域网的基础上,增加了Internet版和开发版;融入了空间分辨率转换、混合编程、多维和动态显示模型、多线程、多级缓存等关键技术。
杨从科[9](2007)在《中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数据资源是科学数据共享的物质基础;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是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家科技部2001年启动的“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其实质是在具备网络化共享基础设施条件和选定政策取向的基础上,开始的一项大规模的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工程。本项研究是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试点)”项目的一个研究专题。研究目的是根据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的需要,针对我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有关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思想,为我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思路。研究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实践、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理;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任务框架、微观整序方法、宏观整合策略,以及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公共政策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讨论;在界定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基础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分类与整合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1.给出了基于网络的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内涵基于网络的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是指:根据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通过微观分类组织和宏观整合集成,形成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物理上适度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系统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2.提出了“24大类”农业科学数据分类大纲基于等级分类、分面分类、主题划分等分类思想的指导,借鉴现有网络信息分类、农业信息分类、科学数据分类等分类方法的有益做法,结合对现行农业科学数据分类方案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包含24大类的农业科学数据分类大纲。大纲体现了充分涵盖原则,合理划分原则,方便归类与方便查检原则,学科集中数据与地域集中数据相结合的原则。3.提出了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的四种基本手段及其运用策略四种基本手段包括:(1)政策整合手段;(2)经济整合手段;(3)技术整合手段;(4)合作整合手段。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策略运用要点:一是构建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农业科学数据中心;二是依据部门管理原则和自然地域原则设立农业科学数据分中心,依据学科管理原则和行政区域原则设立农业科学数据工作站;三是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技术、合作等手段,实现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的系统布局,以及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紧密结合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形成的一些观点、思路对我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具有理论上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上的应用价值。
李俊[10](2007)在《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及赤潮灾害预报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赤潮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赤潮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迫切需要研制高精度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及赤潮灾害预报系统。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海洋监测技术,以嵌入式系统、XML标记语言、网络通讯技术、数据仓库、动态网页等技术为支撑,设计了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实现了海洋环境要素监测子系统和海洋信息在线管理子系统的开发,并引入基于聚类分析的数据挖掘算法,对赤潮的预警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首先以海洋监测系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依托,确定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然后,以该框架为依托,详细设计了海洋环境要素监测子系统和海洋信息在线管理子系统。其中,海洋环境要素在线监测子系统以Linux嵌入式系统为平台,使用GPRS无线传输技术作为通讯手段,实现了分布式控制,解决了浮标与台站之间传输介质问题以及海洋要素的远程在线监测问题。同时,设计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机制,成功地实现了海洋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及Linux平台与Windows平台的无缝连接。监测网络由传感器、浮标和台站三种类型的监测设备构成三级网络结构,具有极好的扩展性。海洋信息在线管理子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中心,运用了Microsoft IIS、Apache Tomcat服务器技术,以及ASP.NET、JSP动态网页技术,通过Internet实现客户端和数据仓库的远程交互,及时地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有效地实现了海洋数据的在线发布及在线管理。为了方便海洋监测要素的监测,实时地反映海洋数据的变化规律,开发了海洋数据动态曲线发布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线监测海洋数据变化规律,并可通过网络浏览动态曲线,具有很高的实时性。最后,本文探讨了基于聚类分析的数据挖掘算法在赤潮预警方面的应用。在对传统的FCM聚类算法以及赤潮爆发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试验。在传统的FCM聚类分析算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预处理加权FCM算法PW-FCM,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WDC-D海洋基础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DC-D海洋基础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海洋环境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海上风力发电机运行环境条件 |
1.1温度环境 |
1.2湿度环境 |
1.3盐雾环境 |
2模拟绕组的耐候性试验研究 |
2.1试样 |
2.2试验设备及条件 |
2.3试验方法及流程 |
2.4诊断方法 |
3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常态介质损耗因数 |
3.2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
3.3局部放电起始电压 |
3.4击穿电压 |
4结论 |
(3)复杂地学G4I系统数据集成与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国外地学数据集成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地学数据集成研究现状 |
1.1.4 国外云计算技术研究现状 |
1.1.5 国内云计算技术研究现状 |
1.2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2.1 论文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组织结构 |
1.3 论文数据来源 |
第2章 数据科学与地学数据 |
2.1 数据科学概述 |
2.1.1 数据学与数据科学 |
2.1.2 数据科学的研究现状 |
2.2 地学空间数据 |
2.2.1 地球物理数据 |
2.2.2 地球化学数据 |
2.2.3 地质遥感数据 |
2.3 地学空间数据性质与管理方式 |
2.3.1 地学空间数据性质 |
2.3.2 地学空间数据类型及数据结构 |
2.3.3 地学空间数据的管理方式 |
2.4 地学空间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
2.4.1 地学空间数据集成技术 |
2.4.2 地学空间数据融合技术 |
第3章 地学G~4I系统设计原理 |
3.1 地学G~4I系统的功能 |
3.2 地学G~4I系统的研究目标 |
3.3 地学G~4I系统的技术内涵 |
3.4 地学G~4I系统的关键问题 |
3.5 地学G~4I系统的创新特色 |
3.6 地学G~4I系统工作平台的选择 |
第4章 地学G~4I系统中的数据集成技术 |
4.1 地学空间数据库设计技术 |
4.1.1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1.2 非空间数据库设计 |
4.2 地学空间数据库互操作技术 |
4.2.1 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
4.2.2 地学G~4I系统互操作格式转换 |
第5章 地学G~4I系统中的云计算技术 |
5.1 计算概述 |
5.1.1 计算概念 |
5.1.2 计算的体系结构 |
5.1.3 计算的技术优势 |
5.1.4 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型 |
5.1.5 MapReduce工作流程 |
5.2 地学G~4I系统的云计算架构和功能 |
5.2.1 计算子系统架构设计 |
5.2.2 计算子系统功能 |
5.3 地学G~4I系统云计算架构设计 |
5.3.1 分布式处理框架设计 |
5.3.2 硬件资源管理层 |
5.3.3 务逻辑层 |
5.3.4 用户交互层 |
5.4 地学G~4I系统云计算应用测试案例 |
5.4.1 决策树的SPRINT算法 |
5.4.2 SPRINT算法的并行处理 |
5.4.3 算法效果比较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应用前景分析 |
6.1 地学G~4I系统在地学中应用前景分析 |
6.2 地学G~4I系统理论与方法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4)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课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 |
第2章 GIS 与地球化学数据库 |
2.1 GIS 概述 |
2.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发展 |
2.1.2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
2.1.3 GIS 在地球化学数据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
2.2 空间数据库技术 |
2.2.1 空间数据库发展历史 |
2.2.2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2.3 国家级地球化学调查与数据库建设现状研究 |
2.3.1 国外地球化学调查及国家级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现状 |
2.3.2 我国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现状 |
2.4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质量研究现状 |
2.4.1 数据标准化研究现状 |
2.4.2 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模型研究 |
3.1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信息标准化特点 |
3.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内容 |
3.2.1 确定数据库内容的基本原则 |
3.2.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类 |
3.3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模型 |
3.3.1 数据模型 |
3.3.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概念模型 |
3.4 数据库结构及编码规则 |
3.4.1 图层划分方案 |
3.4.2 命名规则 |
3.5 数据字典 |
3.5.1 数据字典设定原则 |
3.5.2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数据结构与字典 |
附表 |
第4章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 |
4.1 数据源 |
4.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组织 |
4.3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集成 |
4.3.1 数据整理与检查 |
4.3.2 数据转换与投影变换 |
4.4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成果 |
附表 |
第5章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5.1 数据质量概念 |
5.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5.2.1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生产流程 |
5.2.2 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
5.2.3 样品采集与分析阶段质量控制 |
5.2.4 数据录入与整理 |
5.2.5 成果数据检查验收 |
5.2.6 全国数据综合集成质量检查 |
第6章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集成管理技术研究 |
6.1 系统分析与设计 |
6.1.1 系统分析 |
6.1.2 数据源 |
6.1.3 问题分析 |
6.1.4 系统目标 |
6.2 GEOMDISM开发背景 |
6.3 GEOMDISM升级开发方案 |
6.4 GEOMDISM系统设计 |
6.4.1 数据管理 |
6.4.2 数据处理 |
6.4.3 专题图分析 |
6.5 GEOMDISM系统功能 |
6.5.1 系统的管理与设置 |
6.5.2 空间数据库建立与维护 |
6.5.3 图形数据库管理 |
6.5.4 空间数据检索与查询 |
6.5.5 生态环境专题图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发表文章及专着 |
获得奖励情况 |
(6)基于组件的海洋监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洋监测系统的应用背景和研究现状 |
1.1.1 海洋监测系统的应用背景 |
1.1.2 海洋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海洋监测系统的意义 |
1.2 海洋监测中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1.2.1 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 |
1.2.2 海洋监测中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1.3 组件技术概述 |
1.3.1 可重用软件组件技术标准 |
1.3.2 组件技术对海洋监测系统开发的作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3 监测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
2.4 监测信息的展示 |
2.4.1 曲线图展示 |
2.4.2 图像展示 |
2.4.3 数据列表展示 |
2.5 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的设置 |
2.6 海洋监测系统管理 |
2.6.1 权限和用户管理 |
2.6.2 设备管理 |
2.6.3 日志管理 |
2.6.4 数据备份管理和数据加密 |
2.6.5 采集数据管理 |
2.6.6 网络拓扑结构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系统框架 |
3.4 系统模块和组件设计 |
3.5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取 |
4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数据库 |
4.1.1 数据库环境 |
4.1.2 数据库逻辑结构 |
4.2 通用组件层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加解密类 |
4.2.2 系统事件日志类 |
4.2.3 验证码图片类 |
4.3 数据管理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组件 |
4.3.2 数据访问工具组件 |
4.3.3 系统实体类的设计与实现 |
4.4 业务逻辑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处理组件 |
4.4.2 曲线显示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4.3 数据列表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4.4 数据查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4.5 打印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5 数据收集服务 |
4.6 系统用户管理及其他 |
4.7 系统主要页面设计与实现 |
4.7.1 用户登录页面 |
4.7.2 系统管理页面 |
4.7.3 节点控制页面 |
4.7.4 曲线显示页面 |
4.7.5 图像显示页面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项目研究 |
(7)利用次表层海水作城市区域空调冷源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热能 |
1.1.1 概况 |
1.1.2 我国近海海洋冷量资源 |
1.2 海洋热能的利用 |
1.2.1 海洋温差能发电 |
1.2.2 海水冷却 |
1.2.3 海水源空调 |
1.3 海水源空调的应用 |
1.3.1 国外的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的应用现状 |
1.4 开发利用海洋热能的意义 |
1.4.1 电力紧缺的现状 |
1.4.2 结合区域供冷缓解电荒 |
1.5 地下含水层 |
1.5.1 描述地下含水层的基本物理量 |
1.5.2 渗流速度 |
1.6 水文地质概况 |
1.6.1 沿海地质 |
1.6.2 输运通道的地质要求 |
1.7 论文主要内容 |
1.8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 |
2.1 陆上换热站 |
2.1.1 换热系统 |
2.1.2 换热计算 |
2.2 海中换热方案 |
2.2.1 换热系统 |
2.2.2 换热过程 |
2.2.3 换热系数 |
2.2.4 计算结果及讨论 |
2.2.5 换热的强化 |
2.3 换热方案分析 |
2.3.1 单管换热分析 |
2.3.2 换热单元分析 |
2.4 换热方案的比较 |
2.4.1 投资与运营维护 |
2.4.2 节能与环境效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媒水在地下含水层中的流动分析和热运移模型 |
3.1 冷媒水渗流 |
3.1.1 实际问题讨论与假设 |
3.1.2 渗流状态的描述 |
3.1.3 叠加原理 |
3.1.4 流动区域 |
3.2 冷媒水的热运移 |
3.2.1 问题的讨论与简化 |
3.2.2 模型的建立 |
3.2.3 关于传热模型的讨论与简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动过程分析 |
4.1 过量注入 |
4.2 疏导井 |
4.3 干扰井 |
4.4 锋面运移过程 |
4.4.1 步长的选择 |
4.4.2 整体锋面的运移情况 |
4.4.3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量运移过程分析 |
5.1 传热方程考虑扩散项和对流项的求解 |
5.1.1 方程的离散 |
5.1.2 方程中的各项系数 |
5.1.3 求解 |
5.2 计算结果及讨论 |
5.2.1 随时间推进的过程 |
5.2.2 岩层参数的影响 |
5.3 能量利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专利 |
(8)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方法研究与新一代MAGIS平台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信息集成研究概况 |
1.2.2 海洋信息集成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结构组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数据仓库的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研究 |
2.1 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的必要性 |
2.1.1 海洋环境数据异构性的表现 |
2.1.2 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的迫切性 |
2.2 基于数据仓库的海洋环境数据集成研究 |
2.2.1 数据仓库及其特征 |
2.2.2 数据仓库在解决海洋环境数据集成问题中的适用性 |
2.2.3 海洋数据仓库系统结构 |
2.3 海洋环境数据仓库建设实践 |
第3章 基于构件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研究 |
3.1 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的特征和软件复用 |
3.2 构件技术在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开发和集成中的适用性 |
3.3 基于构件的面向海洋科研领域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研究 |
3.3.1 计算机软件工程 |
3.3.2 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 |
3.3.3 基于构件的面向海洋科研领域的软件开发模型研究 |
3.4 基于构件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实践 |
3.4.1 MDURM 的概要需求分析 |
3.4.2 MDURM 的架构设计 |
3.4.3 MDURM 的详细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 |
3.4.4 MDURM 的实现 |
3.4.5 MDURM 研发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3.4.6 MDURM 的特性 |
第4章 基于 Web Services 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研究 |
4.1 Internet 环境下对方法集成和复用的要求 |
4.2 Web Services 的基本原理 |
4.3 Web Services 技术在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中的适应性 |
4.4 基于 Web Services 的海洋环境数据处理方法集成实践 |
第5章 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初步研究 |
5.1 知识集成和本体论 |
5.1.1 知识和知识集成 |
5.1.2 本体和本体论 |
5.2 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2.1 海洋知识集成的必要性 |
5.2.2 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的可行性 |
5.3 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的内容和方法 |
5.4 基于本体的海洋知识集成的初步实践 |
第6章 基于集成思想的新一代 MA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 |
6.1 MAGIS 概述 |
6.2 MAGIS 升级的必要性 |
6.3 新一代MAGIS 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
6.3.1 新一代MAGIS 的原理 |
6.3.2 新一代MAGIS 的关键技术 |
6.4 新一代MAGIS 的实现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与交流 |
论文发表和版权登记情况 |
获奖情况 |
参加项目情况 |
学术交流情况 |
(9)中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际CODATA研究现状 |
1.2.2 中国科学数据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科学数据资源共享实践 |
2.1 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状况 |
2.2 国际组织数据共享实践 |
2.3 美国科学数据共享实践 |
2.4 欧洲科学数据共享实践 |
2.5 中国科学数据共享实践 |
第三章 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基本原理 |
3.1 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基础概念 |
3.1.1 数据(data) |
3.1.2 资源(resources) |
3.1.3 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 |
3.1.4 科学数据资源(scientific data resources) |
3.2 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基本原理 |
3.2.1 资源管理原理 |
3.2.2 目标管理原理 |
3.2.3 顶层设计原理 |
3.2.4 系统整合原理 |
3.2.5 分类组织原理 |
3.2.6 共建共享原理 |
3.3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基本含义 |
第四章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任务框架 |
4.1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任务来源 |
4.1.1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目标 |
4.1.2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特点分析 |
4.2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任务重点 |
4.2.1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基本任务 |
4.2.2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任务重点 |
4.3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保障条件 |
4.3.1 技术条件 |
4.3.2 经费条件 |
4.3.3 人员条件 |
4.3.4 机构条件 |
4.3.5 政策条件 |
第五章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微观整序方法 |
5.1 信息分类思想借鉴 |
5.2 信息分类方法借鉴 |
5.2.1 文献信息分类方法 |
5.2.2 网络信息分类方法 |
5.2.3 农业信息分类方法 |
5.3 农业科学数据分类方案设计 |
5.3.1 现有农业科学数据分类方案比较 |
5.3.2 实用农业科学数据分类方案设计 |
第六章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宏观整合策略 |
6.1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的内容和范围 |
6.1.1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的跨部门整合 |
6.1.2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的跨学科整合 |
6.1.3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的跨地域整合 |
6.2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的策略与运用 |
6.2.1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式 |
6.2.2 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的策略与运用 |
第七章 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政策问题讨论 |
7.1 科学数据管理的信息政策背景 |
7.2 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层次结构 |
7.3 科学数据共享的公共政策问题 |
7.3.1 科学数据共享的知识产权问题 |
7.3.2 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的责任问题 |
7.3.3 科学数据共享可持续运行问题 |
7.3.4 科学数据资源共享的安全问题 |
7.4 科学数据共享的政策模式选择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和基本结论 |
8.2 主要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及赤潮灾害预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海洋监测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及赤潮灾害预报系统架构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FM~2HABPS设计 |
2.3 子系统功能设计 |
2.3.1 数据监测子系统 |
2.3.2 数据管理子系统 |
2.3.3 模型分析子系统 |
2.3.4 数据产品子系统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洋环境要素监测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海洋要素监测子系统架构设计 |
3.1.1 监测设备层次架构 |
3.1.2 监测子系统模块划分 |
3.2 系统开发环境 |
3.2.1 硬件开发环境 |
3.2.2 软件开发环境 |
3.3 系统内部数据交换技术实现 |
3.3.1 XML技术 |
3.3.2 HABML设计 |
3.3.3 GPRS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
3.3.4 GPRS数据传输模块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海洋信息在线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描述 |
4.2 基于B/S结构的系统设计 |
4.3 海洋数据仓库远程管理子系统 |
4.3.1 用户管理模块 |
4.3.2 数据维护模块 |
4.3.3 数据服务模块 |
4.4 海洋数据曲线动态发布子系统 |
4.4.1 桌面版曲线发布子系统 |
4.4.2 网络版曲线发布子系统 |
4.5 系统实时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模糊聚类在赤潮灾害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
5.1 模糊聚类理论 |
5.2 模糊C均值算法FCM预警模型 |
5.2.1 海洋要素定义 |
5.2.2 样本聚类方法 |
5.3 FCM算法预警的不足及改进 |
5.3.1 FCM算法预警的不足 |
5.3.2 改进的FCM预警算法PW-FCM |
5.4 PW-FCM算法预警效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WDC-D海洋基础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研究[J]. 何江. 农业网络信息, 2016(07)
- [2]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海洋环境模拟试验研究[J]. 刘学忠,王放文,张天龙,丁晓霞,白永岗,陈堂则,赵丹. 高压电器, 2015(05)
- [3]复杂地学G4I系统数据集成与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 刘威. 吉林大学, 2013(11)
- [4]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研究[D]. 刘荣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5]关于海洋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 梁斌,董瑞,邓云,官晟,胡波,纪焕红,钮智旺,苏天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8)
- [6]基于组件的海洋监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沈飞飞.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7]利用次表层海水作城市区域空调冷源的机理研究[D]. 杜乐乐.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8]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方法研究与新一代MAGIS平台软件开发[D]. 李海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9]中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研究[D]. 杨从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10]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及赤潮灾害预报系统研究[D]. 李俊. 山东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