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铁矿自诱导电化学浮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普[1](2021)在《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黄铁矿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硫铁矿,受缺位固溶体结构的影响,常见的磁黄铁矿主要为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论文从国内较为典型的矿床分别选取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矿物学特征,并对比两者的浮选行为差异,分析不同晶系磁黄铁矿与药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其可浮性的因素。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有所区别。在接触角测试中,单斜磁黄铁矿接触角整体高于六方磁黄铁矿,疏水性更强。经空气氧化后,自然矿浆p H发生了轻微改变。在硬度测试中,单斜磁黄铁矿表面维氏硬度为247.1kg/mm2,六方磁黄铁矿表面维氏硬度为234.8kg/mm2,且经XPS粉末测试,单斜磁黄铁矿的表明元素Fe、S含量明显高于六方磁黄铁矿。在SEM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单斜磁黄铁矿多以台阶状呈现,而六方磁黄铁矿呈现平滑型条状形貌。在热电性能表征测试中,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在温度区间300-700K范围内,塞贝克系数较小,电导率呈106S/m量级,具金属性质的高电导率。浮选试验研究表明:自诱导条件下,单斜磁黄铁矿最高回收率为71%,六方磁黄铁矿最高回收率为59%,且浮选回收基本2min之内完成。对比使用丁基黄药和乙硫氮捕收剂,确定使用丁基黄药为试验捕收剂,用量为1×10-4mol/L。硫化钠在捕收剂浮选体系下,可发挥抑制剂的作用。硫酸铜能够较好的活化磁黄铁矿,单斜磁黄铁矿回收率提升在10%以内,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提升20%以内。石灰对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均能发挥很好的抑制作用,单斜磁黄铁矿回收率最低下降约为30%,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最低下降约为35%,但对于经硫酸铜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却无法抑制,组合抑制剂腐殖酸钠+氯化钙对于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回收率能够控制在20%以下。从接触角的变化和吸附量测试来看,丁黄能够较好改善矿物表面的疏水性。硫化钠和石灰均能够调节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Zeta电位的测定来看,单斜磁黄铁矿的零电点为7.1,六方磁黄铁矿的零电点8.3,阴离子药剂丁基黄药和硫化钠在矿物表面产生了吸附,降低了表面动电位。从红外光谱分析的角度来看,丁基黄药捕收剂与不同晶系磁黄铁矿作用过后的产物都是双黄药,但是由于晶体结构不同,丁基黄药分子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的键合力不同,吸附产物虽然相同,吸收峰波数偏移的程度不同。从物性影响因素来看,影响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因素有:自然接触角、杂质元素含量、矿石硬度、塞贝克系数、破裂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元素含量。
欧乐明,曾培,张国范,冯其明,张佰发[2](2017)在《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浮选溶液化学、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等手段,研究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6.011.5时,在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12.0时,方铅矿的可浮性变差;pH对黄铁矿的可浮性影响较小,在广泛的pH范围内黄铁矿的可浮性都较差;当pH为6.010.0时,油酸的离子-分子缔合物是油酸钠在硫化矿浮选过程中的有效组分;当pH为10.0时,经油酸钠作用后,方铅矿表面出现油酸铅的吸收峰,而黄铁矿表面没有明显的油酸铁吸收峰。
白丽梅,李萌,张茹,韩跃新,袁志涛[3](2015)在《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矿石性质的差异,从浮选药剂、浮选理论、分选工艺流程方面介绍了黄铜矿与磁黄铁矿分离技术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目前两者浮选分离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黄铜矿捕收剂选择性较差以及磁黄铁矿抑制剂抑制效果不佳,分选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分选工艺流程不尽合理。加强黄铜矿与磁黄铁矿分选理论研究、新型药剂开发、合理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将成为今后黄铜矿与磁黄铁矿分离研究的发展方向。
陈享享[4](2015)在《硫铁矿浮选中的活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可浮性、活化机理、活化应用三个方面分别概述和分析了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活化研究进展,并认为在今后浮选仍然是硫铁矿选矿的主要发展趋势;现代选矿测试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硫铁矿的活化机理研究;目前需要开发环保、来源广和低廉的硫铁矿活化剂。
马鹏飞[5](2015)在《硫化铜镍矿表面氧化机制及浮选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镍硫化矿矿石性质普遍较为复杂,硫化矿物间的可浮性相近,目的矿物自身表面氧化现象明显,再加上难免离子的刺激,脉石矿物的泥化影响,导致铜镍矿物的浮选回收与分离困难,为此本文系统的研究了硫化铜镍矿的浮选行为及其表面产物的作用机制,考查了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在自诱导和捕收剂诱导条件下的浮选行为及其表面氧化产物,为综合回收硫化铜镍矿提供了基础,对提高铜镍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自诱导浮选条件下,镍黄铁矿在接近中性矿浆条件下可浮性最好,而黄铜矿仅在高碱性条件下的可浮性较差,在p H分别为4.01、6.86、9.18时,黄铜矿与镍黄铁矿的可浮电位区间相近,通过电位调控较难分离。(2)在捕收剂诱导条件下,镍黄铁矿在全p H值范围内均可浮,但仍在中性p H条件下浮选回收率最高,而黄铜矿在全p H值内的可浮性均较好,与自诱导时相比,黄铜矿与镍黄铁矿的可浮性电位区间均变宽。(3)在自诱导和捕收剂体系中,矿浆电位随p H值的升高而降低,硫化矿物只能在一定的电位区间内具有可浮,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矿物的可浮性,且在捕收剂体系中硫化矿的可浮区间大于水体系的可浮区间。(4)黄铜矿和镍黄铁矿的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在水体系中,硫化矿的表面疏水产物为单质S,电极表面的矿物被氧化生成单质S的区间与矿物的可浮电位区间基本一致;在丁基黄药体系中,丁基黄药在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表面吸附并生成双黄药,使浮选回收率也随之增大,而当矿浆电位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表面被过度氧化,生成了S2O32-、SO42-、Cu(OH)2、Fe(OH)2、Ni(OH)2等亲水性的氧化物,阻碍了双黄药在硫化矿表面的吸附,浮选回收率也随之下降。(5)利用红外光谱测试进一步确定了镍黄铁矿和黄铜矿与丁基黄药作用后的产物主要是双黄药,这与热力学和循环伏安测试的结果是相一致的。在一定的矿浆电位区间内,其表面产物的红外光谱强度、吸附量与浮选回收率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且表面产物的种类不随矿浆电位的变化而改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硫化铜镍矿电位调控浮选行为和与丁基黄药的作用机理,为电位调控浮选在复杂硫化铜镍矿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给矿山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代娟[6](2014)在《选择性絮凝强化煤泥浮选过程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浮选是目前选煤厂处理细粒级煤泥的主要方法,然而浮选入料的泥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会导致上浮的精煤很容易夹带细泥,造成浮选精煤灰分升高,极大地影响浮选精煤的质量。选择性絮凝可以改变煤的表面性质,先使煤与矿物杂质分散,再利用合适的选择性絮凝剂对煤粒进行选择性絮凝,而矿物杂质仍处于分散状态,最后通过浮选将絮团收集出来。因此,通过选择性絮凝—浮选的方法提高高灰细泥煤的浮选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马兰8#煤为研究对象,在优化浮选药剂制度的基础上,考察加入分散剂和选择性絮凝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进行了加药方式、主轴转速、再分散再絮凝等试验条件的优化研究,并采用接触角分析、表面张力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以及Zeta电位分析等手段对选择性絮凝前后的煤样进行表征,通过初步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六偏磷酸钠、单宁酸、硅酸钠、氟化钠、氢氧化钠五种分散剂进行最佳用量和浓度的探索,发现分散剂具有明显的抗凝聚与抗互凝作用,不同分散剂之间分散效果存在差异,相同用量,并对同一悬浮体而言,其强弱顺序为:六偏磷酸钠>单宁酸>水玻璃>氟化钠>氢氧化钠。当选用六偏磷酸钠浓度为5%,用量为11OOg/t干煤泥时,其分散效果最佳。2、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分别以不同分子量的阴离子、阳离子、双性离子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作为选择性絮凝剂优化浮选效果,得到各种药剂的最佳用量,并对每种类型药剂最佳用量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适合马兰8#煤的PAM为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为1200万,用量为30g/t干煤泥。3、以分子量为1200万、用量为30g/t干煤泥的阳离子PAM为试验条件,改变加药方式、改变主轴转速,进行再分散再絮凝试验,发现加药方式为1min(分散剂)—1min(PAM)—1min(捕收剂),主轴转速为1800r/min时,选择性絮凝—浮选试验效果最佳;优化后浮选总精煤产率提高了 3.68%,2min精煤产品灰分降低了 4.92%,总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 9.59%。对选择性絮凝—浮选的精煤产品进行再分散再絮凝试验,精煤产率虽有所降低,但精煤灰分也大大减小,说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精煤灰分。4、试验中若不加分散剂或不加煤油,浮选精煤指标均变差,说明选择性絮凝中若泥质不能与煤粒进行有效分散,则会严重影响絮凝剂的选择性以及浮选效果,且PAM在试验中不起捕收作用。5、通过接触角分析、表面张力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以及Zeta电位分析可以得出:煤样经分散絮凝后接触角变大,表面张力降低,说明煤样的疏水性增强,有利于浮选过程中煤与气泡的相互作用;煤样先加入分散剂后细粒增多,说明粘附在煤粒上的泥质矿物分散脱落,再加入絮凝剂后细粒减少,则是由于絮凝剂将煤粒絮凝成团的缘故;煤样先经过分散后,非目标矿物(泥质)ζ电位绝对值大幅提高,说明提高了非目标矿物的分散性,再加入絮凝剂后目标矿物(煤粒)的ζ电位绝对值比非目标矿物低,其差距越大,则说明絮凝剂的选择性越好。
尹冰一[7](2013)在《黄铁矿的自诱导浮选行为及电化学研究》文中提出通过考察黄铁矿自诱导浮选基本行为,得出不同pH值条件下回收率—矿浆电位上下限—pH关系。结果表明,黄铁矿实现自诱导浮选所对应的矿浆pH区间是4.2-8.0,电位区间是285-360 mV。通过循环伏安曲线测量,阐明黄铁矿的表面氧化机理。通过热力学的相关计算,证明可浮区间内的重要组分以及验证硫单质是主要疏水体的推断。
赵磊,王虹,王忠锋,张广彬,任允超[8](2012)在《浅析硫化镍矿的电化学浮选》文中认为镍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有色金属资源,综述了镍矿资源的分布及储量,硫化镍矿浮选工艺的发展。重点介绍了硫化镍矿的电化学浮选的发展和新成果。
徐其红[9](2011)在《硫化铜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某矿山矿石属于性质复杂的铜硫矿石,该矿石矿物组成复杂,尤其是铜矿物种类繁杂,有8种之多。矿物结构构造也复杂多样,嵌布粒度为不等粒嵌布,跨中、细、微三个粒级,以中、细粒为主,矿物单体解离度差。因此,该矿石铜硫分离困难。本文主要以电化学调控技术为指导思想,研究复杂铜硫低碱分离技术,寻找适合复杂铜硫高选择性浮选分离的药剂和工艺流程。首先通过对黄铜矿、黄铁矿单矿物各种浮选进行了研究,全面的了解两种矿物各种浮选电化学性质。然后以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为指导,根据对实际矿物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成功的研发出适合复杂铜硫矿的电位调控低碱分离技术。为了能较好的解释捕收剂(QX)的作用机理,通过紫外光谱测试以及红外光谱测试,对捕收剂与矿物表面作用前后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热力学分析阐明黄铜矿、黄铁矿表面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诱导浮选行为中,捕收剂诱导浮选行为最好,其次为硫诱导无捕收剂浮选,自诱导可浮性最差。黄铜矿、黄铁矿在中性矿浆条件下可浮性较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浮性变差,特别是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可浮性较差。②在以QX为捕收剂的条件下,硫代硫酸钠(Na2S2O3)、次氯化钙(Ca(ClO)2)、石灰(CaO)三种抑制剂,以石灰(CaO)抑制效果为最佳。③黄铜矿与黄铁矿的分离,矿浆电位的选择非常重要,但同时pH值、药剂与矿浆电位之间的匹配也很重要,只要三者之间匹配,两种矿物就可以被分离。④通过紫外光谱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表明:黄铜矿在有无抑制剂石灰(CaO)的条件下,捕收剂QX在黄铜矿表明吸附都较明显,但黄铁矿在有抑制剂石灰(CaO)的条件下,捕收剂QX在其表面的吸附不明显。⑤热力学分析表明:只要矿浆电位合适,两种矿物在整个pH范围内,都有可能氧化为单质硫S0。⑥实际矿石采用分步优先中矿再磨精选流程,以QX为捕收剂,抑制剂石灰(CaO)为电位、pH调整剂,较好的适用了实际矿石复杂的性质,可以得到品位18.43%、回收率87.54%的铜精矿。
陈勇,宋永胜[10](2010)在《镍黄铁矿自诱导和外控电位浮选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镍黄铁矿自诱导和外控电位浮选的基本行为。结果表明,镍黄铁矿在酸性条件下,可实现自诱导浮选,并且通过外控电位可以控制它的浮选行为;但碱性条件下镍黄铁矿不能实现自诱导浮选,即使施加外控电位也难以改变它的浮选行为。通过对外控电位浮选循环伏安曲线的分析,单质硫可能是镍黄铁矿表面形成的主要的疏水性产物。
二、黄铁矿自诱导电化学浮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铁矿自诱导电化学浮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磁黄铁矿资源 |
1.1.1 硫铁矿资源 |
1.1.2 磁黄铁矿的矿物性质 |
1.1.3 不同产地磁黄铁矿的研究意义 |
1.2 磁黄铁矿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 |
1.3 磁黄铁矿的物性特征研究现状 |
1.4 磁黄铁矿的氧化和溶解 |
1.4.1 磁黄铁矿的氧化 |
1.4.2 磁黄铁矿的溶解 |
1.5 磁黄铁矿浮选技术与理论进展 |
1.5.1 磁黄铁矿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
1.5.2 磁黄铁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
1.5.3 磁黄铁矿浮选理论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单矿物试样来源与制备 |
2.1.2 试样分析 |
2.2 实验仪器及试验药剂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药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单矿物浮选试验 |
2.3.2 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分析 |
2.3.3 矿浆初始pH值测试 |
2.3.4 矿物接触角测定 |
2.3.5 矿物动电位的测定 |
2.3.6 矿物塞贝克系数的测定 |
2.3.7 矿物硬度的测定 |
2.3.8 矿物破裂形貌分析 |
2.3.9 红外光谱测试 |
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3.11 紫外光谱分析及吸附量测定 |
第三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
3.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
3.1.1 单斜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
3.1.2 六方磁黄铁矿的成因及产状 |
3.2 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性研究 |
3.2.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化学组成 |
3.2.2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单矿物的自然pH值 |
3.2.3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硬度测试 |
3.2.4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接触角 |
3.2.5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塞贝克系数测定 |
3.2.6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破裂面形貌 |
3.2.7 磁黄铁矿的XPS分析及表面铁原子相对含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研究 |
4.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自诱导浮选行为 |
4.1.1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 |
4.1.2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浮选速率 |
4.2 捕收剂作用下不同成因磁黄铁矿的可浮性研究 |
4.2.1 捕收剂用量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2.2 丁黄在不同pH条件下对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4.3 硫化钠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3.1 硫化钠用量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3.2 硫化钠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4 硫酸铜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4.1 硫酸铜用量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4.2 经硫酸铜活化后的磁黄铁矿可浮性表现 |
4.5 抑制剂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5.1 石灰用量对未经硫酸铜活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5.2 石灰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5.3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单斜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5.4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经硫酸铜活化六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差异的机理研究 |
5.1 磁黄铁矿表面润湿性及表面自由能变化与浮游性的关系 |
5.1.1 捕收剂浓度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表面接触角大小的影响 |
5.1.2 不同液相中磁黄铁矿表面自由能与可浮性的关系 |
5.1.3 抑制剂浓度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接触角的影响 |
5.2 不同成因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
5.2.1 丁黄捕收剂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
5.2.2 调整剂对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吸附机理研究 |
5.3 不同晶系磁黄铁矿表面电性 |
5.4 红外光谱分析 |
5.5 塞贝克系数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
5.6 杂质含量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
5.7 破裂面形貌及表面Fe原子相对含量与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关系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原料 |
1.2 浮选试验 |
1.3 矿浆电位测量 |
1.4 红外光谱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p H对方铅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2.2 油酸钠浓度对方铅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2.3 方铅矿与黄铁矿电化学浮选行为 |
2.3.1 方铅矿的电化学浮选 |
2.3.2 黄铁矿的电化学浮选 |
3 作用机理 |
3.1 油酸钠的溶液化学研究 |
3.2 油酸钠与方铅矿的作用 |
3.3 油酸钠与黄铁矿的作用 |
4 结论 |
(3)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铜矿与磁黄铁矿性质 |
2 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
2. 1 黄铜矿捕收剂的研究 |
2. 2 磁黄铁矿抑制剂的研究 |
2. 2. 1 Ca O抑制剂 |
2. 2. 2 低碱度混合抑制剂 |
2. 2. 3 微生物抑制剂 |
2. 3 浮选电化学机理的研究 |
2. 3. 1 黄铜矿电化学理论研究 |
2. 3. 2 磁黄铁矿电化学理论的研究 |
( 1) 磁黄铁矿的表面热力学研究 |
( 2) 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 3) 铜离子对磁黄铁矿的活化机理分析 |
2. 4 黄铜矿的浮选工艺研究 |
2. 4. 1 混合浮选工艺 |
2. 4. 2 优先浮选工艺 |
2. 4. 3 联合分选方法 |
3 结语及展望 |
(4)硫铁矿浮选中的活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铁矿的可浮性 |
1. 1 黄铁矿的可浮性 |
1. 2 磁黄铁矿的可浮性 |
2硫铁矿的活化机理研究 |
2. 1黄铁矿的活化机理研究 |
2. 2磁黄铁矿的活化机理研究 |
3 硫铁矿的活化应用研究 |
3. 1 黄铁矿的活化应用研究 |
3. 2 磁黄铁矿的活化应用研究 |
4 结语 |
(5)硫化铜镍矿表面氧化机制及浮选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硫化矿浮选发展简介 |
1.3 电位调控浮选的理论与应用现状 |
1.3.1 电位调控浮选的一些基本概念 |
1.3.2 电位调控浮选的本质 |
1.3.3 电位调控浮选的应用现状 |
1.4 硫化铜镍矿浮选研究进展 |
1.4.1 镍黄铁矿研究现状 |
1.4.2 黄铜矿研究现状 |
1.5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样来源及制备 |
2.2 试验药剂及主要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浮选试验 |
2.3.2 电化学试验 |
2.3.3 紫外光谱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三章 硫化铜镍矿物表面氧化的热力学研究 |
3.1 热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 |
3.2 硫化铜镍矿水体系的EH-PH关系 |
3.3 硫化铜镍矿表面氧化EH-PH曲线分析 |
第四章 硫化铜镍矿物浮选行为试验研究 |
4.1 硫化铜镍矿自诱导浮选行为试验研究 |
4.1.1 矿浆p H值对硫化铜镍矿自诱导浮选及矿浆电位的影响 |
4.1.2 矿浆电位对硫化铜镍矿自诱导浮选的影响 |
4.2 硫化铜镍矿捕收剂诱导浮选行为试验研究 |
4.2.1 矿浆p H值对硫化铜镍矿捕收剂诱导浮选及矿浆电位的影响 |
4.2.2 矿浆电位对硫化铜镍矿捕收剂诱导浮选的影响 |
4.3 硫化铜镍矿混合矿电位调控浮选分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化铜镍矿表面氧化电化学试验研究 |
5.1 镍黄铁矿电化学试验研究 |
5.1.1 无捕收剂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测试 |
5.1.2 捕收剂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测试 |
5.2 黄铜矿电化学试验研究 |
5.2.1 无捕收剂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测试 |
5.2.2 捕收剂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捕收剂与硫化铜镍矿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
6.1 捕收剂在硫化铜镍矿表面的吸附量研究 |
6.1.1 丁基黄药在镍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研究 |
6.1.2 丁基黄药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量研究 |
6.2 丁基黄药与硫化铜镍矿表面作用的机理研究 |
6.2.1 黄药类捕收剂的捕收机理 |
6.2.2 丁基黄药与镍黄铁矿表面的相互作用 |
6.2.3 丁基黄药与黄铜矿表面的相互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
(6)选择性絮凝强化煤泥浮选过程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泥质的来源及性质 |
1.3 浮选中高灰细泥目前的处理方法 |
1.3.1 浮选工艺 |
1.3.2 浮选设备 |
1.3.3 浮选药剂 |
1.3.4 浮选方法 |
1.4 选择性絮凝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浮选特性试验 |
2.1 试验试剂及设备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煤样 |
2.2.1 煤样来源 |
2.2.2 工业分析 |
2.2.3 小筛分试验 |
2.2.4 分布释放试验 |
2.2.5 物质组成 |
2.3 试验步骤及技术路线图 |
2.3.1 分散剂探索试验步骤 |
2.3.2 絮凝浮选试验步骤 |
2.3.3 试验技术路线图 |
2.4 试验结果评定指标 |
2.4.1 精煤产率 |
2.4.2 精煤灰分 |
2.4.3 可燃体回收率 |
2.5 马兰8~#煤样浮选药剂制度的探索 |
2.5.1 捕收剂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
2.5.2 起泡剂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
2.5.3 不同药剂组合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第三章 马兰8~#煤最佳分散剂的确定 |
3.1 分散机理及分散效果评定方法 |
3.1.1 分散机理 |
3.1.2 分散效果评定方法 |
3.2 分散剂固定浓度改变用量试验探索 |
3.2.1 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 |
3.2.2 分散剂为单宁酸 |
3.2.3 分散剂为硅酸钠 |
3.2.4 分散剂为氟化钠 |
3.2.5 分散剂为氢氧化钠 |
3.3 分散剂固定用量改变浓度的试验探索 |
3.3.1 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 |
3.3.2 分散剂为单宁酸 |
3.4 分散—浮选试验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选择性絮凝浮选试验研究 |
4.1 阴离子型选择性絮凝剂试验结果 |
4.1.1 分子量1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1.2 分子量5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1.3 分子量8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1.4 分子量12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1.5 分子量16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2 阳离子型选择性絮凝剂试验结果 |
4.2.1 分子量3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2.2 分子量5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2.3 分子量8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2.4 分子量12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3 双性离子型选择性絮凝剂试验结果 |
4.3.1 分子量1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3.2 分子量5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4 非离子型选择性絮凝剂试验结果 |
4.4.1 分子量800万的PAM试验结果 |
4.5 最佳选择性絮凝剂的确定 |
4.6 其它分选条件对选择性絮凝浮选试验效果的影响探索 |
4.6.1 加药方式的影响 |
4.6.2 主轴转速的影响 |
4.6.3 再分散再絮凝试验效果 |
4.6.4 不加分散剂和不加煤油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煤样表征及机理分析 |
5.1 煤样表征 |
5.1.1 接触角分析 |
5.1.2 表面张力分析 |
5.1.3 激光粒度分析 |
5.1.4 Zeta电位分析 |
5.2 机理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黄铁矿的自诱导浮选行为及电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1.1 样品与试剂 |
1.2 浮选试验 |
1.3 循环伏安测试 |
2 结果讨论 |
2.1 浮选试验结果 |
2.2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
3 结论 |
(8)浅析硫化镍矿的电化学浮选(论文提纲范文)
1 硫化镍矿的概况 |
2 硫化镍矿物浮选分离实践 |
3 硫化镍矿浮选电化学探讨 |
3.1 电化学浮选理论的发展 |
3.2 电化学浮选在镍黄铁矿浮选中的研究 |
3.3 微细粒铜镍硫化矿的电化学调控方法 |
3.4 硫化镍矿电化学浮选的测试技术 |
4 结 语 |
(9)硫化铜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资源概况 |
1.2 黄铜矿、黄铁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
1.2.1 黄铜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
1.2.2 黄铁矿的性质与可浮性 |
1.3 铜硫分离药剂研究进展 |
1.3.1 黄铜矿捕收剂研究进展 |
1.3.2 黄铁矿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 硫化矿浮选过程中的电化学研究 |
1.4.1 硫化矿浮选的电化学研究现状 |
1.4.2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研究 |
1.4.3 目前电化学浮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1.1 纯矿物 |
2.1.2 实际矿样 |
2.2 试验试剂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4.2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 |
2.4.3 矿浆电位测量 |
2.4.4 红外光谱测试 |
2.4.5 紫外光谱测试 |
第三章 黄铜矿、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研究 |
3.1 黄铜矿、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 |
3.2 黄铜矿、黄铁矿硫诱导浮选行为 |
3.3 黄铜矿、黄铁矿捕收剂诱导浮选行为 |
3.3.1 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时,pH 值对矿浆电位和回收率浮选的影响 |
3.3.2 QX 为捕收剂时,pH 值对矿浆电位和回收率浮选的影响 |
3.4 抑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3.4.1 石灰(CaO)用量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
3.4.2 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用量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
3.4.3 次氯酸钙(Ca(ClO)_2)用量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
3.5 矿浆电位对浮选行为的研究 |
3.5.1 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时矿浆电位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3.5.2 QX 为捕收剂时矿浆电位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化矿—捕收剂QX 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4.1 捕收剂与硫化矿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
4.1.1 捕收剂(QX)红外光谱分析 |
4.1.2 黄铜矿与捕收剂(QX)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
4.1.3 黄铁矿与捕收剂(QX)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
4.2 捕收剂与硫化矿作用紫外光谱分析 |
4.2.1 捕收剂(QX)紫外光谱分析 |
4.2.2 黄铜矿与捕收剂(QX)作用紫外光谱分析 |
4.2.3 黄铁矿与捕收剂(QX)作用紫外光谱分析 |
4.3 硫化矿表面热力学分析 |
4.3.1 黄铜矿在水系中表面氧化的Eh—pH 关系 |
4.3.2 黄铁矿在水系中表面氧化的Eh—pH 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矿石工艺学研究 |
5.1 矿石的化学成分 |
5.2 矿石矿物组成 |
5.3 矿石的结构构造 |
5.3.1 矿石结构 |
5.3.2 矿石构造 |
5.4 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
5.4.1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 |
5.4.2 主要矿物嵌布粒度 |
5.5 矿石性质小结 |
第六章 实际矿石铜硫分离浮选试验研究 |
6.1 实际矿物试验研究方案 |
6.2 粗选条件试验 |
6.2.1 磨矿曲线 |
6.2.2 铜粗选捕收剂种类试验 |
6.2.3 铜粗选捕收剂用量试验 |
6.2.4 铜粗选石灰(CaO)用量试验 |
6.2.5 磨矿细度试验 |
6.2.6 浮选时间试验 |
6.3 中矿再磨精选条件试验 |
6.4 闭路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校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镍黄铁矿自诱导和外控电位浮选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1.1 样品与试剂 |
1.2 浮选试验 |
1.3 循环伏安测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pH值对镍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的影响 |
2.2 矿浆电位对镍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行为的影响 |
2.3 不同缓冲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曲线 |
3 结 论 |
四、黄铁矿自诱导电化学浮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晶系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可浮性研究[D]. 张小普.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J]. 欧乐明,曾培,张国范,冯其明,张佰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 [3]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进展[J]. 白丽梅,李萌,张茹,韩跃新,袁志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5(06)
- [4]硫铁矿浮选中的活化研究进展[J]. 陈享享. 矿产综合利用, 2015(03)
- [5]硫化铜镍矿表面氧化机制及浮选行为研究[D]. 马鹏飞.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2)
- [6]选择性絮凝强化煤泥浮选过程的试验研究[D]. 代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4)
- [7]黄铁矿的自诱导浮选行为及电化学研究[J]. 尹冰一.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3(01)
- [8]浅析硫化镍矿的电化学浮选[J]. 赵磊,王虹,王忠锋,张广彬,任允超. 现代矿业, 2012(05)
- [9]硫化铜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D]. 徐其红. 江西理工大学, 2011(11)
- [10]镍黄铁矿自诱导和外控电位浮选行为研究[J]. 陈勇,宋永胜. 金属矿山,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