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烧伤休克期的补液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解琳,张寅,王佳玉,杨定婷,滕培敏,汪雯靓,黄一[1](2021)在《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情景模拟教学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对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定科的2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年资护士,纳入此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护士中女21名、男4名,年龄23~26岁,在灼伤整形科工龄为1.0(1.0,2.0)年。根据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的三大问题确定教学的3个情景,以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撰写教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低年资护士评价得出教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高。根据教案中的3个情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个情景2个学时,共6个学时。在教学前1个月(以下称教学前)和教学后1个月(以下称教学后),由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表,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教学后,教师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沟通能力、患者接收、病情评估、液体复苏、应急处理、药物使用、操作技能、仪器使用、团队合作、人文关怀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t=-8.060、-11.421、-17.232、-24.800、-4.670、-11.916、-12.131、-11.606、-14.632、-13.325、-25.068,P<0.01),其中液体复苏、病情评估、操作技能、仪器使用4项评分较高。教学后,低年资护士自我行为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临床决策、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得分和总分分别为(4.6±0.4)、(4.8±0.3)、(4.6±0.3)、(4.6±0.4)、(4.6±0.4)、(23.2±1.5)分,分别明显高于教学前的(4.1±0.7)、(4.2±0.7)、(3.9±0.5)、(3.7±0.6)、(3.9±0.5)、(18.8±2.6)分(t=-3.361、-5.721、-6.987、-7.923、-7.922、-7.367,P<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以解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训练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护理临床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提升其自信心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王晓云[2](2021)在《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烧伤是目前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因其年龄的特点及活动范围与成人大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儿烧伤以热液烫伤多见,少数为火焰烧伤、电烧伤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烧伤。小儿烧伤通常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其烧伤的程度与热源的温度和接触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也与小儿皮肤较成人相比更为娇嫩及自己不能及时脱离致伤原因等因素有关。因此,同样条件下小儿烧伤时其损伤程度比成人要严重得多。烧伤休克是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就呈现的并影响病情发展全过程与治疗结果的全身性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征,患儿休克期能否平稳度过直接影响了整个救治的效果。液体复苏目前依然是早期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手段,因此休克期及时有效、正确的液体复苏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治愈率至关重要,对于提高和改善重度烧伤患儿的救治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分析山东省立医院1990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严重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探讨患儿在休克期进行液体复苏的治疗情况,研究影响患儿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严重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及经验总结。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1990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入院后均行一般治疗并及时开始液体复苏治疗,并同时给予其他辅助治疗。研究并分析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入院日期、季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入院时间、手术次数、住院天数、治疗结果、是否出现并发症等)、伤后第1个24小时和第2个24小时的补液情况和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包括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尿量等)以及其他治疗情况。将实际各成分的补液量及补液总量与相应的按照全国通用补液公式计算出的理论补液量进行对比,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并筛选与患儿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及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了Wilcoxon符号秩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检验中若存在理论频数<5的情况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严重烧伤患儿住院天数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 17例符合条件的患儿病历资料,男性患儿共72例,女性患儿共45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分布为1-12岁,年龄中位数为2(1,3)岁。其中4例(3.42%)患儿入院时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入院时间中位数为3(1,5)小时;LOS中位数为22(14.5,34.5)天。小儿烧伤以夏季多发,最常见的部位为四肢肢体及躯干,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因素,烧伤总面积为16%-90%,烧伤总面积中位数为25(20,30)%,其中34例(29.06%)患儿伴有Ⅲ°烧伤,Ⅲ°烧伤面积为3%~80%。患儿ABSI中位数为4(4,5),BI中位数为12.5(10,16.5),Baux评分中位数为26(21,33)。2.全部患儿伤后第1个24 h和第2个24h实际输入的水分量、胶体量及总液体量明显少于理论量,实际输入的晶体量明显多于理论量,P<0.001;1 17例患儿中到第1个24h后尿量维持满意为111例,仍有6例患儿尿量无法达到1mL/kg/h;到第2个24h后全部患儿尿量均达到1mL/kg/h以上。经休克期补液治疗后,第2个24h尿量明显多于第1个24h尿量,P<0.001。3.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Ⅲ°烧伤面积占比、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未能达标、手术次数及治疗结果是严重烧伤患儿住院天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来说,Ⅲ°烧伤面积占比越大、治疗期间手术次数越多、出院时的治疗结果越好,患儿住院天数越长;相对于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达标的患儿,未能达标患儿的住院天数延长。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伤后入院时间、TBSA、Ⅲ°烧伤面积占比及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未能达标是影响严重烧伤患儿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来说,伤后入院时间每增加1小时,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385(1.040-1.844);烧伤面积每增加1%TBSA,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083(L026-1.143);Ⅲ°烧伤面积占比每增加1%,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036(1.000-1.073);相对于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能够达标的患儿,未能达标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OR(95%CI)为5.067(1.202-21.359)。结论:1.对于严重烧伤患儿早期的液体复苏治疗应在将补液公式计算量作为参考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监测指标进行调整补液,增加电解质的输入量,减少水分的输入量,以尽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水分输入,使严重烧伤患儿的休克期度过更加平稳。2.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通过重点关注Ⅲ°烧伤面积占比、严密的监测及灵活、个体化的补液治疗使患儿更加平稳地度过休克期、治疗期间谨慎选择手术以及降低对治疗结果的预期(如不必等到创面完全愈合时才可出院,而是在创面大部分愈合时即可转回当地或门诊继续治疗),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3.严重烧伤的患儿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减少病情的延误,入院后结合致伤类型、TBSA、Ⅲ°烧伤面积占比对严重烧伤患儿的病情做出准确评估,通过严密的监测及灵活、个体化的补液治疗使患儿更加平稳地度过休克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严重烧伤的救治水平。
杨萌[3](2021)在《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休克期补液成分、补液总量及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年龄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策略,进一步提高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对江西烧伤中心2015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235例重度烧伤患儿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行液体复苏治疗,录入患儿一般情况,根据患儿年龄(0~2岁、3~6岁、7~12岁)、烧伤面积(15~25%TBSA、>25%TBSA)、伤后入院时间(<3h、≥3h)、有无Ⅲ度烧伤等进行分组,比较每组患儿实际补液系数和理论补液系数,对患儿补液后8h、第1、2个24h输入晶体量、胶体量、水分及液体总量进行详细记录。计算患儿补液后8h、第1、2个24h晶体系数、胶体系数、水分系数。对比分析各组患儿补液量差异;录入患儿入院时和补液48h后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气指标等,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般资料及治疗:(1)最终纳入235例烧伤休克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0例、女性85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2.60岁±2.53岁;伤后入院时间0.5h~5h,平均2.85h±1.28h;烧伤总面积为15%~90%TBSA,平均为25%±12.10%TBSA,其中102例患儿创面均为深Ⅱ度烧伤,133例患儿合并Ⅲ度烧伤,Ⅲ度烧伤面积为1%~83%TBSA;235例中热液烫伤有192例,43例为火焰烧伤;入院时出现不同程度休克症状有39例。(2)入院后行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患儿164例,因头面颈部烧伤水肿严重行气管切开术13例;全部患儿均未禁食,早期行肠内营养为17例。患儿成分补液情况:(1)全部患儿补液8h实际补液晶体量大于计划量,胶体量、水分量及补液总量均小于计划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2个24h实际补液晶体量大于计划量,实际水分量及补液总量小于计划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胶体量与计划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补液后8h有119例患儿尿量维持满意,尿量维持满意与不满意患儿比较,水分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系数和胶体系数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1)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实际补液晶体系数均高于理论系数(P<0.05);7~12岁15~25%TBSA组实际胶体系数小于理论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胶体系数与理论系数无明显差异(P>0.05)。(2)0~2岁和3~6岁15~25%TBSA组患儿的晶体、水分系数高于25%TBSA以上组患儿晶体、水分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尿量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3)7~12岁患儿烧伤面积不同补液晶体系数无明显变化,15~25%TBSA组患儿补液后第1个24h水分系数明显高于25%TBSA以上组,第2个24h胶体系数明显低于25%TBSA以上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复苏时间、有无Ⅲ度烧伤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1)伤后<3h入院组和伤后≥3h入院组比较,第1个24h补液系数与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2)有Ⅲ度烧伤组补液后第1个24h胶体系数增加,水分系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晶体系数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液前后复苏指标比较:(1)补液后第1个24h、第2个24h平均尿量均大于补液8h平均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液后8h、第1、2个24h心率低于补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创指标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指标中,血常规指标补液48h后Hb、HCT、PLT均明显低于补液前(P<0.01);血生化指标补液48h后ALB、ALT、SCr指标含量均明显低于补液前(P<0.01);血K+、Na+、Cl+补液前后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五项指标中补液48h后的PT、APTT、FIB、DD高于补液前,TT小于补液前(P<0.01)。(5)气管切开患儿血气指标中,气管切开后血乳酸较气管切开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a O2、Sa O2、Pa CO2、HCO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预后及转归:(1)235例患者中,最终治愈211例,占89.79%;好转出院5例,占2.13%,为剩余少许散在创面出院,可行门诊或当地医院换药;自动出院16例,占6.81%,为平稳度过休克期后因家庭情况或费用问题等创面未愈出院,死亡3例,占1.27%。全部患儿中有20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其中应激性溃疡1例,胃肠功能紊乱5例,肺水肿1例,肺部感染5例,全身感染12例,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2)伤后<3h入院患儿95例,死亡1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11例,其中胃肠道紊乱2例,全身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肺水肿1例;伤后≥3h入院为140例,死亡2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9例,其中全身感染6例,胃肠道紊乱3例,应激性溃疡1例,肺部感染2例,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结论:1.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期为达到较好复苏效果,需增加输入晶体量、减少水分量,且年龄小的患儿较年龄大的患儿可适量增加晶体量及水分量;2.合并Ⅲ度烧伤患者需增加胶体输入量,以改善复苏疗效;3.休克期液体复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烧伤面积及深度等差异,参照液体复苏公式,完善休克期各项临床监测指标,对复苏效果进行综合判断,进一步讨论有效的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使患儿能平稳度过休克期,改善预后。
李笑[4](2021)在《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探讨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方案,并根据我院近几年对烧伤患儿休克期复苏成功案例得出经验性分享。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年龄为0岁-7岁、烧伤面积≥5%的74例小儿烧伤患者。患儿入院后均收治到我科重症监护室,给予综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抗感染、监测生命体征及详细记录48小时出入量,给予创面清创包扎后根据创面深度决定保守或适时行手术等治疗,使其平稳度过休克期并在创面愈合后出院。根据患儿的精神状态、尿量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对休克期补液量、质作出调整,后将每位患儿休克期补液量(静脉补液量和口服补液量)、尿量、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组患儿伤后第1个24小时输入的晶胶体总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4.77±4.10)ml,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1.26±1.13)ml,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3.51±1.98)ml,水分为基础需要量的(67.49±34.05)%。伤后第1个8小时实际补液量占第1个8小时理论补液量的(71.59±28.68)%,为第1个24小时实际补液量的(35.18±24.41)%,为第1个24小时理论补液量的(35.79±14.34)%。伤后第2个24小时的所补晶胶体总量为第1个24小时的(67.36±29.66)%,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73.14±34.98)%,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57.16±63.97)%,实际所补水分为日基础需要量的(74.19±29.93)%。伤后第1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为(28.87±26.92)ml/kg,占液体总量的(15.96±13.63)%,伤后第2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为(47.55±33.39)ml/kg,占液体总量的(29.62±17.99)%。经补液后,患儿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无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且平均尿量均大于1ml/kg/h。另外,所有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均趋于平稳并未再出现大的波动,各烧伤分度患儿的住院时间均未延长。结论:1.经补液后,患儿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各烧伤分度患儿的住院时间均未延长,对预后无影响,故应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状况实施个体化补液方案,不应一味遵循公式。2.对于小儿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伤后第1个24小时晶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4.77±4.10)ml,伤后第1个24小时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1.26±1.13)ml,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3.51±1.98)ml,水分为日基础需要量的(67.49±34.05)%。伤后第1个8小时的补液量为理论补液量的(71.59±28.68)%,为第1个24小时实际补液量的(35.18±24.41)%。伤后第2个24小时晶胶体总量为第1个24小时的(67.36±29.66)%,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73.14±34.98)%,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57.16±63.97)%,水分为日基础需要量的(74.19±29.93)%。伤后第1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占液体总量的(15.96±13.63)%,伤后第2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占液体总量的(29.62±17.99)%。3.患儿依从性较差,为满足患儿口感需求,可将部分液体予患儿口服摄入。伤后第1、2个24小时可分别按照(28.87±26.92)ml/kg、(47.55±33.39)ml/kg给予患儿口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每公斤体重口服摄入量呈减少趋势,且口服摄入量占比液体总入量也逐渐减少。
余惠,朱飘飘,陈丽映,祝芳芳,胡蓉丽,李孝建[5](2021)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3例严重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监测方法,将患者分为PiCCO监测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43±13)岁]与常规监测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9±9)岁]。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进行补液,常规监测组通过监测患者尿量、血压等指标进行液体复苏;PiCCO监测组患者行PiCCO监测,在常规监测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综合患者情况及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不追求参数达到正常水平)指导液体复苏。统计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的胶体系数与电解质系数[同时将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电解质系数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0.75 mL·kg-1·%体表总面积(TBSA)-1比较]、总补液系数、尿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 h乳酸、碱剩余水平及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病死比例;统计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24、48、72 h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水平以及这些指标异常的病例数。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或单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结果 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的胶体系数为(0.69±0.15)mL·kg-1·%TBSA-1,明显少于常规监测组的(0.85±0.16)mL·kg-1·%TBSA-1(t=-2.612,P<0.05);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比较,仅常规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明显增多(t=2.847,P<0.05)。2组患者伤后第2个24 h胶体系数及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总补液系数、尿量相近(t=0.579,-0.011、0.417,-1.321、-0.137,0.031、1.348,P>0.05)。2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后48 h乳酸水平、碱剩余水平、氧合指数及入院后24 h氧合指数相近(t=-1.837、0.620、0.292,-1.792、1.912、-0.167,1.695,P>0.05)。PiCCO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 h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分别为(4.8±1.4)、(1.2±5.5)mmol/L,明显优于常规监测组的(7.0±1.5)、(-2.8±3.0)mmol/L(t=-3.904、2.562,P<0.05或P<0.01)。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0.699、-0.697,P>0.05),病死比例相近(P>0.05)。PiCCO监测组患者GEDVI和ITBVI在伤后24、48 h低于正常值低值,在伤后72 h处于正常值范围;心脏指数逐渐升高,于伤后48 h恢复正常;SVRI在伤后24 h显着升高后逐渐下降至正常;EVLWI均数在伤后各时间点均<10 mL/kg。伤后24 h,PiCCO监测组≥8/15的患者大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之后异常比例有所下降。结论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结合患者综合情况,不以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为目标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可减少胶体的使用量,更好地改善组织灌注,复苏效果优于常规监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6](2020)在《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虽然烧伤休克是一个老问题,但其临床治疗常不及时、不规范,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甚至休克难以纠正,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为规范烧伤休克防治,专家组从主要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监测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讨论形成了本共识,作为烧伤休克防治的参考,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黄胜[7](2020)在《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液体复苏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顺利度过休克期的成人(18-65周岁)特重度烧伤患者,探讨患者伤后4个24小时补液量、补液速度、晶体液、胶体液、水分、晶胶比情况并与国内通用公式比较,分析患者伤后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情况,且寻找影响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主要因素,为初步预算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临床液体复苏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10年0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成人(18-65周岁)特重度烧伤患者61例,统计其入院时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伤后至入院建立静脉输液的时间段)、TBSA、Ⅲ°BSA、受伤原因、有无休克、有无吸入性损伤的情况。统计患者伤后第1、2、3、4个24小时的晶体液、胶体液、水分的输入情况,统计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神志、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每小时尿量情况,运用SPSS 25.0和Prism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多组间变量采用ANOVA分析及LSD-t检验,两组间变量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性别、年龄、入院时间、TBSA、Ⅲ°BSA、受伤原因、休克、吸入性损伤与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行pearson分析,连续型变量与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6148.05±2470.05ml)高于伤后第2个24小时总补液量(2843.44±1352.18ml)、伤后第3个24小时总补液量(2412.54±1235.48ml)、伤后第4个24小时总补液量(2057.33±983.05ml),P<0.01。伤后第2个24小时总补液量占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比例(0.47±0.16)与国内通用公式比例(0.50±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2.伤后第1个24小时的第1个8小时输液速度(401.23±246.02ml/h)高于第2个8小时输液速度(203.52±94.96ml/h)、第3个8小时输液速度(162.34±102.11ml/h),P<0.05,输液速度均值比约10:5:4。伤后第1个24小时的第1个8小时总补液量与后16小时总补液量的比值(0.98±0.47)与国内通用公式比值(1.00±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3.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晶胶液与水分输入比例2.84±3.57。4.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晶胶比5.24±7.52高于国内通用公式晶胶比2.00±0.00,P<0.01。开始输入胶体的时间为伤后4.37±2.46小时,使用的胶体依次是20%人血白蛋白(30%)、琥珀酰明胶(27%)、低分子右旋糖酐(23%)、血浆(15%)、羟乙基淀粉(5%),3个8小时依次输入胶体总量的2/5、2/5、1/5。5.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与TBSA呈正相关,r=0.361,P<0.05;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与Ⅲ°BSA呈正相关,r=0.493,P<0.05。Y为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X1为烧伤总面积(%),X2为三度烧伤面积(%),得出方程式:Y=47.45·X1+62.24·X2+2435.98。6.治疗期间尿量为86±56ml/h,脉搏为101.21±18.99次/分,呼吸为21.66±2.32次/分,收缩压为118.35±17.80mmHg,舒张压为78.66±9.34mmHg。结论:1.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与TBSA呈正相关(r=0.361,P<0.05)、与Ⅲ°BSA呈正相关(r=0.493,P<0.05),总补液量随总烧伤面积、三度烧伤面积的增加而增加。2.本研究得出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18-65周岁)伤后第1个24小时总补液量(ml)=47.45·X1+62.24·X2+2435.98(X1为烧伤总面积,X2为三度烧伤面积,烧伤面积单位为%)。晶胶液与水分比约为3:1,晶胶比约为5:1,3个8小时依次输入胶体总量的2/5、2/5、1/5,胶体以20%人血白蛋白为主;公式计算总补液量的一半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后2个8小时各输入1/4;伤后第2个24小时补液量为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3.本研究中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18-65周岁)的尿量均值为86ml/h。4.建议对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需在严密监控下在3天以上。
王彪[8](2020)在《小儿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烧伤是小儿死亡、意外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小儿的特殊生理特性,小儿的烧伤往往比成人要严重的多。对于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小儿而言,休克期及时有效、正确的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烧伤合并症和死亡率,对改善和提高严重烧伤患儿的救治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当的液体复苏和最佳的液体管理是严重烧伤患者生存的主要决定因素。如何在烧伤后保证组织足够灌注的同时而合理的进行液体复苏,使得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降低后续病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成为目前烧伤休克期复苏探讨的热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小儿临床资料,入院后均予以液体复苏治疗方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伤后入院时间、TBSA、Ⅲ°烧伤面积、烧伤原因等)、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休克期补液情况((1)前8h、第一个24h、第二个24h的补液总量、平均尿量(8h、24h、48h、72h);(2)根据小儿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进行分组,对第一个24 h的晶体量、胶体量、糖水及补液总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不同组别的补液量及疗效行比较分析。)、检验情况((1)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白细胞等;(2)肝功能检查:白蛋白、ALT、AST等;(3)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等;(4)电解质检查:钠、钾、氯。(补液前后各检查一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般资料:(1)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病历共55例,其中,男性为32例(58.2%),女性为23例(41.8%);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2)年龄分布年龄为6个月6岁,平均为2.5岁±1.7岁;(3)伤后入院时间为3h8.5h;(4)烧伤面积及深度烧伤总面积为20%75%TBSA,平均为35.4%±12.5%TBSA,其中29例小儿有Ⅲ°烧伤,面积为1%18%TBSA,平均为5.53%±5.01%TBSA。补液情况:经静脉补液8h内小儿休克获改善26例,8h以上获改善29例,尿量维持满意为51例(血压、呼吸、脉搏等维持正常),静脉输液前、后平均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补液前8h内补液总量为(1014±378)ml,占第1个24h公式计算量的94.8%±37.1%,第1个24h实际补液总量为(2377±578)ml,占第1个24h补液公式计算量的112.6%±34.8%;第2个24h实际补液量为(1642±365)ml,占第2个24h补液公式计算量的78.1%±23.6%。(3)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小儿的平均补液总量、平均晶胶体量、平均糖水量、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白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小儿的平均补液总量、平均晶体量、尿量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烧伤面积小儿的补液量及疗效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检验结果比较: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比容(HCT)比较,补液后明显低于补液前,t=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含量(HBG)比较,补液后明显低于补液前,t=5.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计数(WBC)比较,补液后明显低于补液前,t=8.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烧伤休克小儿延迟复苏治疗应在传统补液公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小儿年龄、延迟复苏补液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等诸多因素,采用“个体化”综合补液治疗方案,尽快平稳度过休克期,在应用常规的休克监测指标的基础上,使用有创血流动力学、腹腔压力监测等手段,提高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成功率。
李登伦,陈宝国,孙宏建,田晓东,黎凤明[9](2020)在《分析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不同时期我院抢救的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不同补液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补液量、尿量、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补液量、尿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其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后休克期患者,在实施补液治疗时应适当增加补液量,同时提高补液质量,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曾庆玲[10](2019)在《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与尿量自动化监测》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特重度烧伤是最严重的创伤之一,病死率很高,因此,早期评估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并对潜在的高风险患者采取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预后。20世纪80年代后,MODS成为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主要死因,休克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是导致MODS的主要原因。休克不但是烧伤的重要并发症,而且是诱发全身性感染和内脏损害等其它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烧伤休克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烧伤患者的整个救治过程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休克期补液是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抗休克、纠正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损害的效果直接影响烧伤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实现烧伤自动化补液可避免休克期间补液不足或补液过多,有助于特重度烧伤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研究目的:确定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并以此建立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特重度烧伤危重程度提供警示;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状态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休克状态的判断提供参考;对烧伤患者每小时尿量人工监测与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监测的精度进行对比研究,为烧伤自动化补液建立基础。研究方法:1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1.1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入选病例和来源应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科研数据平台,对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间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23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人群特性指标(年龄,性别);记录伤情判断相关指标(TBSA(%),Ⅲo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无或有,如有则记录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计算ABSI,Baux score,BI);记录休克相关指标(院前补液(无或有),伤后第一个24h和第二个24h尿量(ml/kg/h),伤后第一个24h和第二个24h补液量(ml/kg/%TBSA),入院后首次SI,入院后首次BE,入院后首次HCT);以及预后和脏器损害及治疗相关指标(是否使用MV,是否使用CRRT,患者治疗结果:治愈或死亡)。1.2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的聚类分析的入选病例和来源对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的23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一步筛选,排除任一研究指标缺如和入院不足48小时自动出院患者;纳入特重度烧伤患者118例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烧伤休克危险因素及判断。记录患者人群特性指标(年龄,性别),伤情判断相关指标(TBSA(%),浅Ⅱo烧伤面积(%),深Ⅱo烧伤面积(%),Ⅲo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无或有,如有则记录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计算BI),休克相关指标(有无休克,伤后入院时间(h),入院首次HB,LAC,BE,HCT,首次心率,首次收缩压,首次舒张压,计算MAP,SI),预后和脏器损害及治疗相关指标(是否使用MV,是否使用CRRT,是否发生SPESIS和MODS,病危天数和预后:治愈或死亡)。2尿量自动化监测2.1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ICU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的尿量监测数据进行前瞻性分析。对按医嘱需要进行每小时尿量监测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随机分组。根据尿量监测的方法分为人工监测组(对照组,34例)和设备监测组(试验组,34例),每名患者监测时间为8h。对照组由护士目测一次性集尿袋刻度监测患者尿量值,并使用量筒对该小时尿量进行复测;试验组使用尿流量动态监测仪自动监测患者尿量,并使用量筒对该小时尿量进行复测。统计2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值,并与量筒所测得的该小时尿量标准值进行对照。记录对照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实际测量时间点。将采用人工监测与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监测所得的患者每小时尿量值与量筒测得的该小时尿量值进行对照,将量筒测得的尿量值视为参考标准。利用各组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测量偏差值,再用100乘以各组测量偏差值并与标准值作商,得到各组的测量偏差率。以护士站内挂钟显示的时间为标准,将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时间设置与挂钟一致,尿流量动态监测组患者的每小时尿量数据由设备自动测量,自动记录。尿量人工记录时间以护士到患者床旁读取尿量的实际测量时间点为准。再以挂钟显示的标准时间与对照组及试验组测量时间的差值作为各组的测量时间误差。统计学方法:数据的描述及分析使用SPSS软件完成。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使用R3.5.2软件的NbClust包确定最佳聚类数,并根据确定的类别数,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类别。结果:1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1.1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吸入损伤程度,TBSA,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Ⅲ°烧伤面积,ABSI,Baux score与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具有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回归系数:1.187,标准误:0.570,Wald值:4.342,OR:3.277,95%置信区间:1.073-10.008,P<0.05),CRRT(回归系数:1.72,标准误:0.435,Wald值:15.672,OR:5.587,95%置信区间:2.384-13.093,P<0.001)和BI(回归系数:0.064,标准误:0.014,Wald值:22.043,OR:1.067,95%置信区间:1.038-1.096,P<0.001)是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和未使用MV的两组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死亡率,烧伤严重程度,吸入伤发生率和吸入伤严重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使用和未使用CRRT治疗的两组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死亡率,烧伤严重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分辨度进行1000次内部验证,初始C-index为0.90,校正后的C-index为0.89。根据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的列线图得到231例患者的死亡风险评分,并绘制ROC曲线,ROC最佳阈值点为0.23,该点的灵敏度是0.86,特异度是0.80。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0(95%置信区间0.86-0.942)。1.2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诊断聚类分析BI,首次SI,首次HB,TBSA,Ⅲ°烧伤面积对1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分组具有决定性作用。组1中的相应指标BI(72.93±10.70),SI(1.00±0.26)、HB(186.16±25.52),CRRT治疗率(58.1%),MODS发生率(39.5%),死亡率(51.2%)。组2的各项指标BI(40.07±9.30),SI(0.88±0.26),HB(175.17±23.92),CRRT治疗率(18.7%),MODS发生率(8%),死亡率(12%)。2组间吸入伤发生率、MV使用率有明显差异;预后指标如患者死亡率、MODS发生率、CRRT治疗率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01),但病危天数和SPESIS的发生率组间无差异。组1处于高水平的SI,95%置信区间为0.921.07,而组2处于低水平的SI,95%置信区间为0.820.94,组1的SI低值在0.92而组2的SI高值在0.94,建议使用0.95作为烧伤休克的辅助诊断值。组2处于低水平HB,95%置信区间为169.67180.68,而组1首次HB处于高水平,95%置信区间为178.31194.02。组1的低值在178g/L而组2的高值在180g/L,建议采用HB≥179g/L作为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的辅助诊断标准。使用首次SI≥0.95或首次HB≥179g/L诊断为休克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占比75.42%,医生诊断为休克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占比32.20%,休克诊断一致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MAP<65mmHg诊断为休克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占比为2.54%,与医生诊断一致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尿量自动化监测2.1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人工测量对照组测量偏差值的中位数为15.00mL,测量偏差率的中位数为17.75%,远高于试验组的偏差值2.00mL和测量偏差率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可决系数R2=0.999高于对照组的R2=0.860,并且试验组回归方程的斜率(0.988)比对照组(0.890)更加接近1。试验组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比(93.75%)与对照组(14.00%)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272个尿量测量时间点,其中对照组的准点测量次数仅为34次(12.50%),最大测量时间误差为20min,中位数为10min;而试验组的所有实际测量时间点均与计划测量时间点一致,无测量时间误差。χ2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测量时间准点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基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于伤后48小时内入院的231例18-60岁的特重度烧伤患者数据,回顾性分析明确了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并以此建立了适用于本研究所所采用的治疗模式下的死亡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根据列线图可以获得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因素对应分值,分值相加所得总分可以在列线图中得出死亡风险率,提示患者死亡风险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2.排除任一研究指标缺如和入院不足48小时自动出院患者后,纳入特重度烧伤患者118例进行聚类分析,证明BI,首次SI和首次HB可决定两组特重度烧伤患者不同的休克状态和预后,首次SI和首次HB的划分值为无休克组95%置信区间上限(SI≥0.95或HB≥179g/L)。使用该标准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3.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度(偏差率1.71%)显着高于人工监测(偏差率的中位数为17.75%)。尿流量动态监测仪可准时测定尿量,而人工监测对照组的测量准确率仅为12.5%。尿流量动态监测仪具有更好的临床适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二、浅谈烧伤休克期的补液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烧伤休克期的补液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儿严重烧伤发病及休克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烧伤患儿筛选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资料及分组 |
2.3 一般治疗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资料 |
2.4.2 休克期补液情况 |
2.4.3 休克期监测及疗效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烧伤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治疗 |
3.2 全部患儿成分补液情况 |
3.3 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 |
3.4 不同复苏时间、有无Ⅲ度烧伤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 |
3.5 补液前后复苏指标比较 |
3.6 患儿预后及转归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液体复苏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儿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小儿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9)分析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补液量及尿量 |
2.2 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10)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与尿量自动化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 |
2.1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治疗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 |
3.1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分组 |
3.4 补液方法 |
3.5 统计学处理 |
3.6 结果 |
3.7 讨论 |
3.8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伦理审批件 |
文献综述 尿量监测应用于烧伤休克防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烧伤休克期的补液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情景模拟教学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J]. 解琳,张寅,王佳玉,杨定婷,滕培敏,汪雯靓,黄一.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8)
- [2]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D]. 王晓云. 山东大学, 2021(12)
- [3]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D]. 杨萌. 南昌大学, 2021(01)
- [4]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临床分析[D]. 李笑.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 余惠,朱飘飘,陈丽映,祝芳芳,胡蓉丽,李孝建.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2)
- [6]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9)
- [7]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液体复苏的回顾性分析[D]. 黄胜. 南华大学, 2020(01)
- [8]小儿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回顾性分析[D]. 王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分析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J]. 李登伦,陈宝国,孙宏建,田晓东,黎凤明.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3)
- [10]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与尿量自动化监测[D]. 曾庆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标签:烧伤面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