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渗性昏迷并发急性肾衰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霞[1](2018)在《老年人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项基于405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老年人低钠血症患病率分析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低钠血症患病情况及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5-102岁老年患者4051例,男性2982例,女性106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预后信息等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蛋白等,对于住院期间发现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患者,同步检测血、尿渗透压、24小时尿钠、24小时尿钾、血PH值、B型脑尿肽、肌酸激酶、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电图等。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均由瑞士罗氏cobas8000-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对高脂血症或高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直接ISE法复查,本实验采用血气分析仪直接ISE复查。血气分析由丹麦雷度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对血糖>5.5 mmol/L患者采用校正公式校正血钠值:血钠(校正值)=血钠(测定值)+2.4x[血糖值(mmol/L)-5.5(mmol/L)]/5.5(mmol/L)。尿常规由日本希森美康uf10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测定,血尿渗透压由上海尉诚BS-88冰点渗透压测定仪测定。结果65岁以上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低钠血症患病率为30.63%(1241/4051),男性(33.07%)高于女性(23.85%)(P<0.05)。其中轻度低钠血症患病率为12.84%,中度低钠血症11.60%,重度低钠血症6.20%。1、随着年龄增长,低钠血症患病率有所增加。年龄>90岁组低钠血症的患病率最高为54.37%,分别高于(85-90)岁组(33.17%)、(75-85)岁组(36.82%)和(65-75)岁组(22.78%)(P<0.05);(85-90)岁组低钠血症的患病率33.17%,高于(65-75)岁组(22.78%)(P<0.05);2、不同基础疾病低钠血症患病率依次为:糖尿病(43.76%)、急性胃肠炎(39.52%)、冠心病(31.38%)、脑梗死(27.88%)、肺炎(27.10%)、痴呆(25.20%)、原发性高血压(24.11%)、骨折(22.22%)、恶性肿瘤(8.77%);3、血钠水平越低,平均住院时间越长。重度低钠血症平均住院天数为(19.31±10.94)天,高于轻度(10.57±5.68天)、中度(12.72±7.04)低钠血症组,中度低钠血症组高于轻度低钠血症组义(P<0.05);4、老年人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项):合并糖尿病(OR=17.87,P<0.05)、性别(OR=9.38,P<0.05)、年龄(OR=4.05,P<0.05)、合并高血压(OR=0.01,P<0.05)。结论1、老年低钠血症患病率高达30.63%,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低钠血症患病率有所增加;2、不同基础疾病低钠血症患病率依大小排序为:糖尿病、急性胃肠炎、冠心病、脑梗死、肺炎、痴呆、原发性高血压、骨折、恶性肿瘤;3、老年低钠血症患者,随着血钠水平降低,其平均住院时间延长;4、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分析目的低钠血症病因多样,本篇主要探讨住院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5-102岁老年患者405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预后信息等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蛋白等,对于住院期间发现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患者,同步检测血、尿渗透压、24小时尿钠、24小时尿钾、血PH值、B型脑尿肽、肌酸激酶、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电图等。结果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多样1、本研究共排除3例假性低钠血症,发生率为0.24%(3/1241),两例为急性胰腺炎引起高脂血症,一例为西恩综合征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高脂血症。高渗性的假的低钠血症3例,由高血糖引起,发生率为0.24%(3/1241);2、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依次为:药物性低钠血症(33.92%)、非肾性钠丢失(32.88%)、摄入不足引起低钠血症(23.53%)、心衰引起低钠血症(5.48%)、急慢性肾衰(2.26%)、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0.56%)、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0.40%)、肾病综合征引起低钠血症(0.40%)、甲状腺功能减退症(0.24%)、脑耗盐综合征(0.16%)、肝硬化引起低钠血症(0.16%);3、引起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常见药物依次为:呋塞米(33.73%)、氢氯噻嗪(22.09%)、吲达帕胺(18.05%)、螺内酯(16.15%)、托拉塞米(5.94%)、氨苯喋呤(3.56%)、卡马西平(0.48%);4、老年人发生药物性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2项):合并冠心病(OR=104.68,P<0.05)、合并糖尿病(OR=59.43,P<0.05)、合并恶性肿瘤(OR=33.61,P<0.05)、血钠水平(OR=1.30,P<0.05)、血尿素氮(OR=1.11,P<0.05)、CRP(OR=1.05,P<0.05)、血肌酐(OR=1.05,P<0.05)、血糖(OR=1.06,P<0.05)、血沉(OR=0.98,P<0.05)、合并肺炎(OR=0.25,P<0.05)、合并急性胃肠炎(OR=0.18,P<0.05)、痴呆(OR=0.09,P<0.05)结论1、本研究共排除3例假性低钠血症和3例高渗性假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均0.24%;2、老年人低钠血症发病原因多样,第1位为药物性;第2位为非肾性钠丢失;第3位为摄入不足;第4位为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相关的低钠血症,其中心衰引起者最常见,此外急、慢性肾衰、SIADH、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脑性盐耗综合征在老年低钠血症患者中仍有发生,应引起我们重视;3、引起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常见药物依次为: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内酯、托拉塞米、氨苯喋呤、卡马西平;老年人发生药物性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血钠水平、血尿素氮、CRP、血肌酐、血糖、血沉、合并肺炎、合并急性胃肠炎、痴呆。第三部分老年人低钠血症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住院老年低钠血症患者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或导致死亡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5-102岁老年低钠血症患者1241例,其中86例(6.93%,86/1241)因生命体征不稳定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男性54例,女性32例;11例(0.9%,11/1241)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男性8例,女性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预后信息等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清蛋白等,同步检测血、尿渗透压、24 h尿钠、24 h尿钾、血PH值、B型脑尿肽、肌酸激酶、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电图等。结果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ICU率(6.93%)高于正常血钠组(1.64%)(P<0.05),死亡率(0.89%)与血钠正常组(0.43%)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可看到增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7项):心衰引起低钠(OR=20.67,P<0.05)、>85岁(OR=14.02,P<0.05)、血钠<125mmol/L(OR=12.37,P<0.05)、合并肺炎(OR=6.71,P<0.05)、合并急性胃肠炎(OR=3.56,P=0.04)、血钠(125-130)mmol/L(OR=2.55,P<0.05)、摄入不足引起低钠(OR=0.14,P<0.05)。(2)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急慢性肾衰引起低钠(OR=17.20,P=0.01)、血钠水平(OR=1.53,P<0.05)、年龄(OR=0.78,P<0.05)。2、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低钠血症患者出现重度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CRP(OR=1.47,P<0.05)、CCI(OR=1.35,P<0.05)、血肌酐(OR=1.25,P<0.05)、血尿素氮(OR=1.18,P<0.05)、血沉(OR=0.97,P=0.03)。3、85岁以上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合并急性胃肠炎(OR=25.10,P=0.04)、血钠水平(OR=1.82,P<0.05)、药物性低钠血症(OR=0.14,P=0.02)。(2)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SIADH引起低钠(OR=84.73,P=0.03)、性别(OR=61.47,P=0.03)、血钠水平(OR=47.69,P=0.01)。结论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ICU率高于正常血钠组,死亡率与血钠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心衰引起低钠、>85岁、血钠<130mmol/L、合并肺炎、合并急性胃肠炎、、摄入不足引起低钠是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慢性肾衰引起低钠、血钠水平、年龄是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CRP、CCI、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沉是老年低钠血症患者出现重度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85岁以上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组。合并急性胃肠炎、血钠水平、药物性低钠血症是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SIADH引起低钠、性别、血钠水平是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于飞,孙文君,方海宁,祝婕,苏杭[2](2018)在《儿童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伴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功衰一例及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报道儿童Ⅰ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ONK)并发横纹肌溶解症(RM)、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1例儿童Ⅰ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伴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8 h后患者意识障碍恢复,血肌酸激酶下降,酸中毒纠正,治疗效果显着。结论提高对HONK患者发生RM的认识和常规肌酶谱的动态监测,做好早期诊断以及预防极其重要,是RM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的关键,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横纹肌溶解症的表现可能会被T1DM本身严重的病情掩盖而导致临床漏诊,故建议对T1DM患者应常规检测磷酸肌酸激酶以助诊断。
董晨辉[3](2016)在《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在当今中国社会,老年人创伤救治,特别是90岁以上、肾衰竭以及脑卒中后遗症合并髋部骨折患者的救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界难题。此类病人由于基础疾病多,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下降,生活活动能力退化,导致老年人易发生低能量跌伤致髋部骨折,所以,髋部骨折也往往是此类患者在近期内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主要诱因。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是手术治疗;然而,高龄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如常并存多种严重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等。为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在关注手术治疗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治疗患者的慢性基础疾病。那么,如何评估和处理此类术前手术风险和围术期的特殊性,让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获得良好的预后,在医学界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针对国内没有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系统的现状,在2008年,王爱民教授等建立了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早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手术方法学的改进,DORSSSP评分系统的准确性明显下降,往往高估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因此,一种更适合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的评分系统势在必行。目的:1.总结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遗症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的必要性和手术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验证DORSSSP评分系统的准确性;2.明确骨科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因素,参照DORSSSP评分系统,改良DORSSSP评分系统和软件。方法:1.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90岁以上并髋部骨折病例、32例肾衰竭并髋部骨折病例、47例脑卒中后遗症并髋部骨折病例。三组病例的分析是通过阶梯式的一至三次风险评估的方法,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Portsmouth-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POSSUM)及大坪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进行。比较各组病例之间评估周期中可行手术者和继续调理者手术风险的异同。通过各组病例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的比较,总结救治经验。通过对比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异同,验证术前风险预测结果和骨科手术损害控制的救治效果。2.总结2005年12月-2013年12月之间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507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详细资料,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参照旧版DORSSSP,对手术风险因素重新予以权重赋值。通过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574例患者的详细资料,对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ORSSSP3.0)进行评价,对比DORSSSP3.0、DORSSSP、M-DORSSSP、POSSUM、P-POSSUM四种评分系统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准确性。进一步通过软件设计,研发一种更精准的DORSSSP3.0评分软件。结果:1.90岁以上合并髋部骨折的救治1.1术前风险评估本组所有病例均进行阶梯式、一至三次不等的风险评估。首次风险评估110人,可以手术患者27人;第二次风险评估83人(75.45%),可以手术54人;第三次风险评估29人(26.36%),可以手术22人,剩余7人手术风险难以控制,给予保守治疗。每次风险评估中可以手术者的DORSSSP预计死亡率均小于20%,POSSUM预计并发症率小于80%,P-POSSUM预计死亡率小于15%。经过术前阶梯式风险评估以及调理,继续骨科手术损害控制调理的患者风险评估值均显着高于可手术患者(p<0.05)。本组10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872 h内手术67例,410 d内手术36例。1.2手术患者一般情况本组103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准备时间为3.95±2.18 d,手术时间:108.16±30.98min,术中出血量为272.86±188.9 ml,总住院时间为15.49±7.51 d,ICU住院时间为2.81±2.06 d。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本组患者以神经阻滞麻醉为主;根据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最终顺利完成手术。1.3并发症和死亡分析术后30 d内共计46例(44.6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29例(28.16%)患者发生了2种以上的并发症。与术前评估并发症估算情况相比较,手术患者的实际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OSSUM和DORSSSP评分系统的预测值,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为p<0.01)。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例共计2例(1.94%),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为10例(9.71%)。手术患者的实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POSSUM和DORSSSP术前评估(两者均为p<0.01)。2.慢性肾衰竭合并髋部骨折的救治2.1术前风险评估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同前。首次风险评估32人,可以手术患者9人;第二次风险评估24人(71.87%),可以手术17人;第三次风险评估7人(26.36%),可以手术3人,剩余4人由于肾功能持续恶化,难以实施手术,给予保守治疗。可以手术者DORSSSP预计死亡率均小于20%,POSSUM预计并发症率小于80%,P-POSSUM预计死亡率小于15%。2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7.5%),其余4例患者(12.5%)接受保守治疗。本组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872 h内手术18例,410 d内手术10例。2.2手术患者一般情况本组28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准备时间为4.79±2.86 d,手术时间:117.46±21.89min,术中出血量为317.48±170.46 ml,总住院时间为21.54±8.95d,ICU住院时间为3.64±1.69d。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以神经阻滞麻醉为主,根据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检测指标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最终顺利完成手术。2.3并发症和死亡分析术后30 d内共计13例(46.4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9例(32.14%)患者发生了2种以上的并发症。与术前评估并发症估算情况相比较,两组的实际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OSSUM和DORSSSP评分系统的预测值,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为p<0.01)。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例共计1例(3.13%),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为3例(10.71%)。手术患者的实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POSSUM和DORSSSP术前评估(两者均为p<0.01)。3.脑卒中后遗症合并髋部骨折的救治3.1术前风险评估评估方法同前。首次风险评估47人,可以手术患者10人;第二次风险评估37人(71.87%),可以手术21人(44.68%);第三次风险评估17人,可以手术12人(25.53%),剩余5人(10.64%)手术风险持续升高,难以实施手术,给予保守治疗。可以手术者DORSSSP预计死亡率均小于20%,POSSUM预计并发症率小于75%,P-POSSUM预计死亡率小于20%。42例(89.36%)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余5例(10.64%)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本组4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872 h内手术23例,410 d内手术19例。3.2手术患者一般情况本组42例手术患者中,术前准备时间为4.26±3.42 d,手术时间:102.42±21.43min,术中出血量为285.43±108.21 ml,总住院时间为24.94±15.34 d,ICU住院时间为3.04±1.79 d。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麻醉方式的选择以椎管内麻醉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完成手术。3.3并发症和死亡分析术后30 d内共计18例(42.86%)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14例(33.33%)患者发生了2种以上的并发症。与术前评估并发症估算情况相比较,两组的实际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术前POSSUM和DORSSSP评分系统的预测值,且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为p<0.01)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30 d的死亡病例为7例(14.89%)。两组的实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P-POSSUM和DORSSSP术前评估(p<0.01)。4.大坪骨科老年手术评分系统的改良和临床评估根据1507例骨科老年手术的相关手术风险因素,对各项生理学危险因素和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风险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推算预测死亡和并发症的回归方程,研发出第三代的大坪骨科老年手术风险评估系统(DORSSSP3.0)。为了验证DORSSSP3.0评分系统的有效性,通过分析2013年至2015年共计754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详细信息,四种评分方法中,DORSSSP3.0评分在术前预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准确性和信度比较均优于其他三种评分方法(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应用DORSSSP3.0回归方程,研发出DORSSSP3.0评分软件,该软件具有应用简单、快速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随时录入患者回访记录等功能,方便临床医生管理患者病例信息。结论: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是有效的,能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手术时机的建立应当紧密结合术前的风险评估,由于应用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技术造成的手术延迟未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升高。进一步改良DORSSSP评分系统,获得DORSSSP3.0版本,该评分系统预测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更接近术后30日的实际观测值。通过评分软件研发,便于该评分系统更广泛的应用骨科临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杨发满,王卓亚,刘冀[4](2011)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一例救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DKA-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急症。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及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病死亡率高达30%~60%[1],应予以足够的警惕、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牛小红,张波[5](2010)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并发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文中研究指明
朱岷山[6](2008)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yperosmotichyperglycemic nonketotic coma,HHN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为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有效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诊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的诊断标准包括:①明确的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尤其是意识障碍逐渐加深者。②明显脱水和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均升高)。③由于脑细胞内脱水和颅内压下降,桥静脉受牵拉和破坏,常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④实验室检查:血糖大于33.3mmol/L,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钾大多降低,血浆渗透压大于350mosm/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确诊的2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患者,分为三组:中型损伤组(GCS 9-12分)7例;重型损伤组(GCS 6-8分)13例;特重型损伤组(GCS 3-5分)6例。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第3天、第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肝肾功等检测及尿分析测定。采取以应用胰岛素、补液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在26例确诊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患者中,入院时,GCS越低,血糖、血钠越高,预后结果越差。GCS3-5分、6-8分、9-12分三组入院时的血糖含量分别平均为11.82±3.14、8.89±2.46、7.98±2.32mmol/L。入院时GCS评分与血糖水平显着相关(P<0.01)。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着相关,入院时血糖含量≥22 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据病人伤后1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为:①恢复良好(包括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②恢复不良(包括重残和植物生存)8例;③死亡11例,死亡率42.3%。在死亡的11例中,9例入院后血糖大于26.6mmol/L,3例患者入院后3天死于原发颅脑损伤,3例死于高渗高糖状态未能控制并发呼吸循环衰竭,2例死于术后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下丘脑严重受损而致水盐代谢紊乱终因高渗休克死亡,1例死于手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塞。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入院时GCS评分及血糖增高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GCS评分越低,血糖增高程度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林其德,段涛,孔北华,林建华,滕银成,古航,孙丽洲,李笑天,贺晶,李力,刘兴会,潘琢如,苟文丽,马玉燕,牟瑞丽[7](2006)在《子痫前期-子痫相关问题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
童道明,吴晓牧,曾招马,黄声惠,易飞,熊建忠[8](2005)在《脑卒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与高渗透压血症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与高渗透压血症的相关性及有关因素。方法总结59例脑卒中并发急性肾衰患者(急性肾衰组)和76例肾功能正常的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与血清肌酐值进行相关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卒中并发急性肾衰的有关因素。结果平均血浆渗透压急性肾衰组[(320.98±30.63)mOsm/L]明显高于对照组[(295.49±17.7)mOsm/L](P<0.001)。平均血清肌酐急性肾衰组[(298.15±94.7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93.47±33.34)μmol/L](P<0.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与肌酐均呈正相关(r=0.45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渗透压血症(OR=4.40,95%C I=1.9110.1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34级(OR=4.58,95%C I=2.0110.43)、静滴甘露醇(OR=8.88,95%C I=1.7445.27)与脑卒中患者急性肾衰有关联。结论血浆渗透压升高与脑卒中并发急性肾衰有密切关系。高渗透压血症、SIRS 34级和静滴甘露醇是脑卒中并发急性肾衰的联合因素或独立因素。
叶翎[9](2001)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32例》文中指出
陈菊萍,缪文法[10](1997)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附18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其死亡率相当高,而在此基础上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c Renal Failure,ARF),据报道其死亡率高达40~60%.如何早期识别与正确处理,对降低病死率具重要意义.木文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并发ARF作一报道,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
二、高渗性昏迷并发急性肾衰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渗性昏迷并发急性肾衰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人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项基于405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老年人低钠血症患病率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实验分组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一般资料 |
2、住院老年人低钠血症患病情况 |
3、住院老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
4、住院时间及转归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分组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首先排除假性低钠血症和假的低钠血症 |
2、低钠血症病因诊断流程 |
3、老年低钠血症病因分析 |
4、药物性低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
5、治疗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老年人低钠血症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分组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一般资料 |
2、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3、不同血钠水平低钠血症转入ICU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4、不同年龄段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低钠血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低钠血症的诊治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表1:假性(假的)低钠血症诊断流程图 |
附表2:低钠血症诊断流程图 |
附表3: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各合并症对应分值 |
附表4: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儿童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伴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功衰一例及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体格检查 |
3 辅助检查 |
4 入院诊断及诊疗经过 |
5 讨论 |
(3)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
前言 第二章 |
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90岁以上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2.1 |
资料与方法 2.2 |
结果 2.3 |
讨论 2.4 |
小结 第三章 |
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肾衰竭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3.1 |
资料和方法 3.2 |
结果 3.3 |
讨论 3.4 |
小结 第四章 |
骨科手术损害控制救治脑卒中后遗症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4.1 |
资料和方法 4.2 |
结果 4.3 |
讨论 4.4 |
小结 第五章 |
大坪骨科老年手术评分系统的改良和临床评估 5.1 |
资料与方法 5.2 |
结果 5.3 |
讨论 5.4 |
小结 附图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
骨科损害控制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一例救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讨 论 |
小 结 |
(5)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并发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讨 论 |
(6)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符号说明 |
(四) 前言 |
(五) 资料与方法 |
(六) 结果 |
(七) 讨论 |
(八) 结论 |
(九) 附表 |
(十) 附录 |
(十一) 参考文献 |
(十二) 文献综述 |
(十三)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脑卒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与高渗透压血症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血生化检查 |
1.2.2 分析项目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急性肾衰组和对照组血浆渗透压及肌酐比较 |
2.2 血浆渗透压与肌酐值的相关性 |
2.3 脑卒中并发急性肾衰的因素 |
2.4 脑卒中并发急性肾衰关联因素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 论 |
(9)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32例(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一、一般资料 |
二、临床特点 |
(一) HFRS并发NHDC时的病期 |
(二) 主要临床表现 |
(三) 实验室检查 |
三、治疗及预后 |
讨论 |
四、高渗性昏迷并发急性肾衰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人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项基于405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D]. 王霞. 苏州大学, 2018(01)
- [2]儿童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伴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功衰一例及文献分析[J]. 于飞,孙文君,方海宁,祝婕,苏杭. 糖尿病新世界, 2018(01)
- [3]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D]. 董晨辉.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6)
-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一例救治体会[J]. 杨发满,王卓亚,刘冀. 青海医药杂志, 2011(12)
- [5]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并发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J]. 牛小红,张波. 临床肺科杂志, 2010(05)
- [6]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临床研究[D]. 朱岷山. 山东大学, 2008(01)
- [7]子痫前期-子痫相关问题的讨论[J]. 林其德,段涛,孔北华,林建华,滕银成,古航,孙丽洲,李笑天,贺晶,李力,刘兴会,潘琢如,苟文丽,马玉燕,牟瑞丽.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09)
- [8]脑卒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与高渗透压血症相关性的研究[J]. 童道明,吴晓牧,曾招马,黄声惠,易飞,熊建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05)
- [9]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32例[J]. 叶翎.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02)
-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附18例报道)[J]. 陈菊萍,缪文法. 临床荟萃, 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