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集》及其遗失藏品

《祠堂文集》及其遗失藏品

一、《祖堂集》及其辑佚(论文文献综述)

谷文国[1](2021)在《《祖堂集》与禅茶文化》文中研究表明《祖堂集》在中国佛教史尤其是禅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早期南宗禅的研究也大有裨益。其中关于禅茶的记载多为后世"传灯录"等文献所引用,亦保存了不少后世稀见的早期禅茶史料,对研究禅茶文化的早期形态以及茶在禅门中的功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视角。《祖堂集》所保存的关于禅茶的早期资料和记载,并没有经过文人式的刻意增删润饰,仍是立意于宗门之中,无疑能使人对当时的禅茶文化有着更为真切的了解,尤其是对于研究禅茶文化在唐宋之际发生的转变,也可以提供丰富而珍贵的史料支撑和思想佐证。

王安琪[2](2021)在《敦煌写本P.3771、S.2717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

侯妍君[3](2018)在《程门立雪与禅宗立雪断臂故事辨正》文中研究指明程门立雪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一直作为儒家尊师受教之典范而被宣扬。无独有偶,佛教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与此相类,这两个故事有着共同的元素:立雪、受教。本文通过梳理这两个故事的演变过程,展现“立雪”这一话语在佛家与儒家之间的流变,以探讨儒佛学理层面的关系。第一章以程门立雪与禅宗立雪故事的相似性为切入点,基本认为程门立雪的故事是自禅宗立雪断臂而来,而随着理学发展逐渐成为思想正统话语,程门立雪中的意蕴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第二章以理学的兴起为背景探讨儒家程门立雪故事的流传,以及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主要围绕游杨二人顺序,暝目而坐到暝目而睡,立于门内到立于雪中三个故事情节的变化进行分析。由此引发对程门立雪真实性的质疑,从故事出现并无确信时间、记述人尹焊思想与当事人记录进行考据。第三章主要分析程门立雪故事的来源——禅宗立雪故事,结合禅宗的发展历史梳理二祖慧可立雪故事的形成与演变脉络,首先考辨了法琳碑与《续高僧传》何者为故事记载最早的出处,以及故事在唐朝是何如发展变化的。故事的形态最终在唐末发展成熟,而其在宋元明清的流传,也因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动。

石润宏[4](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认为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侯成成[5](2013)在《英藏敦煌诗集七种叙录》文中研究指明敦煌文献中保存着许多唐五代诗集,人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失传已久的诗歌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学界就对敦煌文献中的存见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909年,罗振玉撰写了《敦煌石室书目及发现之原始》,其中集部写本有《文选李善注》、《故陈子昂集》、《秦人吟》(此为《秦妇吟》之误)、《敦煌十咏一卷》(《敦煌廿咏》之误)等。这是中国学者对敦煌诗歌作品的最早着录。其后,王国维、刘复、胡适、郑振铎、王重民等先生,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利用笔者收集到的10余号英藏敦煌写卷的影本或录文,以及一百多年来各国学者发表的140余种(篇)论着,详细研究英藏敦煌文献存见十种诗集,撰写叙录。叙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察诗集存见诗歌的存佚情况。2、介绍写卷形态及着录情况。3、缀合断裂的写卷。4、介绍诗集存见诗歌的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存世情况。5、考察诗集存见诗歌的抄写时间或创作时间6、列举有价值、有创见的研究成果,纠析有纰漏的观点。7、概括诗集存见诗歌内容大意。8、介绍诗集存见诗歌的主要校录本

张庆冰[6](2011)在《《祖堂集》完成体动词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貌范畴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焦点之一,而完成体系统作为体貌范畴的一个下位类型,受到的关注最为广泛,是体貌研究中着力最多的一个环节。纵观汉语完成体的研究现状,研究重心始终围绕着以体标记“了”为核心的语法体,相对而言,在体标记尚未形成以前,由完成体动词充当补语的早期汉语完成体表达方式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加强对完成体动词及其所在完成体结构的研究不仅是对已有语法体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对厘清汉语完成体系统的演变脉络具有重要意义。吕叔湘(1985)指出,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史划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而诞生于该时期的南宗禅灯录《祖堂集》,一向被视为开启近代汉语的标志性文献,具有很高的语言价值。该书中旧有的语言成分由胜而衰,新兴的表达方式由微而显,新旧语言质素汇聚于同一共时平面当中。就《祖堂集》的完成体系统而言,兴盛于六朝的完成体动词V完(如“讫”、“竟”、“已”等)及其所在的完成体构式“V(+O)+V完”虽在《祖堂集》中仍有使用,但从整体上已趋于衰落;与之相比,以“却”为代表的新兴完成体结构“V+却+(O)”开始崛起,并最终在南宋时期实现了与“V+了+(O)”的兴替。但是,我们不能仅凭表层语言形式而将《祖堂集》中的“V(+O)+毕/讫/竟/已”与“V+却+(O)”简单地认定为完成体结构,亦不能把处于该类构式中的“讫”、“竟”、“毕”、“已”、“却”等全部认定为完成体动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即是以《祖堂集》中所现之“毕”、“讫”、“竟”、“已”、“却”为研究对象,分辨出它们之中哪些仅仅是表“完成”义的动词,哪些已经语法化为完成体动词,抑或还正处于语法化的进程之中。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了先秦至南宋的诸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辅助语料,在建构语料库的基础上力求准确地把握《祖堂集》中相关语言现象的实质。同时,本文亦注重借鉴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利用语法化理论、情状类型理论来统筹语言事实。全文共计七章,第一章为绪论,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首先介绍了《祖堂集》的源流与版本;第二节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三节为语料的选择,列举了本文所使用的语料;第四节阐述了行文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第二章“毕”。对于“V+毕”而言,我们从副词位置、结构间的平行对应关系以及V的语义特征等诸方面入手,认为《祖堂集》“V+毕”结构中的V只能被视为具有指称性质的主语,“毕”则充当谓语动词对其进行陈述说明,“V+毕”尚未经过语法化而被重新分析为动补结构。也就是说,“毕”只是表“完成”义的动词而非用于表达体意义的完成体动词。对于“V+O+毕”而言,由于副词标记只能位于“毕”与O之间,且“毕”的语义指向为动宾结构“V+O”所述之事件,所以“V+O+毕”也是主谓结构而非完成体结构。本章还分析了“V(+O)+毕”的事件类型与信息结构,发现“V(+O)+毕”基本上只能充当背景事件并表达背景时间信息。第三章“讫”。对于“V+讫”来说,其在先秦两汉应被分析为主谓结构,但从六朝时期开始,V既可以位于副词之后,又可以是终结情状或静态情状,部分“V+讫”开始经过重新分析而语法化为动补结构。然而,旧有的主谓结构的“V+讫”并未消失,直到《祖堂集》及其以后的唐宋作品中,我们仍旧可以发现副词位于V与“讫”之间的例子,两种表层结构相同的“V+讫”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存。新旧语法形式的共现表明该结构正处于语法化链条的中间阶段,因此,对于《祖堂集》中那些缺乏形式与语义判断手段的例子,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将其肯定地认证为主谓结构或动补结构。如果将这些“V+讫”视为动补结构,因为V只是延续情状,所以“讫”只能担任V的结果补语,表达“完毕”的体意义。相对于六朝而言,《祖堂集》中的“讫”未能与终结情状或静态情状搭配,使用空间受到新兴表达式的打压。而对于“V(+O)+讫”的另一个下位类型“V+O+讫”而言,“讫”的语义指向依然是前面的“V+O”,副词标记也只能位于“讫”与“V+O”之间,“讫”依然是主谓结构中的谓语动词。由此可见,“V+O+讫”与“V+讫”的发展并不平衡,分别处于语法化层级的不同阶段。此外,从事件结构着眼,无论是“V+O+讫”还是“V+讫”,基本上不能独立结句,必须依附于后面的前景事件而存在。第四章“竟”。就“(+O)+竟”的语法化等级而言,“V+O+竟”和“V+竟”的发展较为平衡,均处于语法化的中间阶段。除去终结情状、静态情状及部分含有显性形式标记的例子外,其余缺乏判断手段的“V(+O)+竟”的语法性质都存在主谓结构与动补结构两种可能性,“竟”亦不可一概视为完成体动词。在使用范围上,“V(+O)+竟”偏向于汉译佛经,并未更多地为本土着述所接纳。进入近代汉语阶段,“V(+O)+竟”仅零星地现于《祖堂集》等禅宗着作中,其在元明清时期更是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没有像“毕”、“讫”一样位置前移而出现于新的完成体构式中。与“讫”不同的是,《祖堂集》中的“竟”可以位于终结情状之后,充当虚化程度较高的动相补语并表达“完成”的体意义。但与六朝时期作对比,“竟”未能和静态情状搭配,表义空间受到压缩。此外,除去少量充当前景事件的例子外,大部分“V(+O)+竟”在语用表达上仍不够自由,依然在复杂事件结构中充当背景事件并传递背景时间信息。第五章“已”。关于“V(+O)+已”的来源问题,本文认同蒋绍愚(2001)的“折中说”。一方面,“V(+O)+已”产生于汉语内部,是汉语系统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V(+O)+已”确实在梵汉对勘的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在佛经中的使用频率还是本身的虚化程度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就“V(+O)+已”的事件类型及信息结构来说,它与前几章所述之“V(+O)+毕/讫/竟”基本相同,不能独立表义,后面必须接有其它成分而构成“V(+O)+已+VP”的形式,表达属于次要信息的背景时间信息。但是,“V(+O)+已”的语法化程度却明显高于“V(+O)+毕/讫/竟”。自魏晋六朝始,所有的“V(+O)+已”都已语法化为动补结构,也就是说全部的“V(+O)+已”均可被视为完成体构式而无一例外。六朝译经中的“已”可以自由地和延续情状、终结情状及静态情状搭配,分别表达“完毕”、“完成”、“实现”的体意义,在语法化程度上构成一个渐变的连续统。然而,《祖堂集》中的V仅为延续情状与终结情状,“V(+O)+已”的表义空间较前期有所缩小。从“V(+O)+已”所在的语料类型看,它基本上只集中出现于汉译佛经、禅宗语录等与佛教相关的作品中,在世俗着作中基本绝迹。这种体裁类型的局限性也是导致虚化程度较高的“已”未能进一步语法化却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第六章“却”。与“讫”、“竟”、“已”不同,本章所探讨的“却”属于近代汉语时期新兴的用法。由于前人时贤已对它的发展演变作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因此本章不再像前几章一样对其进行历时的纵向研究,而是根据V的情状类型,集中对《祖堂集》这一共时平面中的“V+却+(O)”的语法与语义特点作出阐释。我们发现,如果V为延续性情状,则其后的“却”大部分都保留了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虚化程度仍比较低,不能全部判断为完成体动词。而如果V为终结情状或静态情状,则“却”已虚化为动相补语,表达“完成”或“实现”的语法意义,可以全都认定为完成体动词。另从语用的角度看,“V+却+(O)”的运用较为灵活,既可充当前景事件,又能担任背景事件。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前几章的研究成果并比较了“毕”、“讫”、“竟”、“已”、“却”之间的异同,得出的结论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V+却+(O)”为代表的新兴语法格式在事件功能及信息传递上优于“V(+O)+毕/讫/竟/已”;第二,完成体结构的认定不能仅凭表层结构,既需要考察深层次的语法关系,又需要探究语义上的差别,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第三,完成体意义的表达亦是一个渐变的连续统,不同情状V后的V完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有所不同,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状体表达序列。第四,要正确看待语言接触与汉语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要看到外来语言对汉语演变进化的积极作用,但对其影响也不能过分地夸大,认清内因才是决定性的主导力量。

王闰吉[7](2010)在《《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搜集国内外大量的《祖堂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祖堂集》的题名来由,《祖堂集》的性质,卷数及内容,作者及成书时间,堙没与发现,资料来源与文献语言价值做了梳理与研究,对包括日本、韩国、欧美、中国大陆与港台在内的《祖堂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更为深入地探讨《祖堂集》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的语言问题。文字方面,本文整理了《祖堂集》的全部单字,分析了其用字状况,重点考释了一些颇为生僻的难字。词汇方面,本文全面搜集并整理《祖堂集》的新词新义,对每一新义在《祖堂集》中的用例进行了统计,详尽考释了部分疑难新词,并专门讨论了《祖堂集》禅义词语;本文还研究了《祖堂集》专名的各个方面,通过追溯专名的理论渊源,探讨《祖堂集》专名确定的方法,归纳了确定《祖堂集》专名一些具体的格式,在分类整理《祖堂集》全部专名的基础上,分析了《祖堂集》专名的词长词频,重点研究了《祖堂集》专名的转换,并考释了《祖堂集》部分疑难专名。语法方面,本文穷尽地考察并统计分析了《祖堂集》全书指示代词,探讨了《祖堂集》指示代词的用法及其他相关问题。

詹绪左,何继军[8](2009)在《《祖堂集》的文献学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祖堂集》是继《宝林传》、《续宝林传》之后,又一部十分宝贵的早期南宗禅史籍,其文献价值难以估量。文章分别从文献辑佚、提供新说、文本校勘、文字宝典等四个方面对《祖堂集》的文献价值进行了论述。

张健[9](2007)在《清人的唐代文献辑佚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的文化载体——浩如烟海的古籍,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损失,遭致多次劫难,散佚极为严重。后世学者扼腕痛惜,多方搜辑散逸的文献,力图使其重见天日,辑佚学于是兴起。关于辑佚的起源,学术界大都认为辑佚工作始于于唐宋,发展于元明,“至清而大盛”,在清代,辑佚的学者之多,辑佚的方法之科学,辑佚的成果之显着,辑佚的经验之丰富,都是其以前各代所不及的。但是,清代辑佚存在着于辑佚对象用力不均,在类别上注重经部佚书的辑佚,在时限上注重唐以前的佚书、佚文的辑佚的特点。虽然后辈学者们对清代辑佚的研究着作颇为丰富,可仔细研读这些着作会发现,关于清人对唐代文献辑佚的研究着作却寥寥无几,清人对唐代文献的辑佚成为了研究中的盲区。本文就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清人的唐代文献辑佚情况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简要的分析。主要侧重点包括:四库馆臣的辑佚;清代的私家辑佚;全唐诗、全唐文的辑佚等等,并对这些文献辑佚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进一步展开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詹绪左[10](2006)在《《祖堂集》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祖堂集》词语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全文分上下两编。上编是词语校释,对原典本身的讹误作了严密的考释,对中、日、台诸点校本、校注本中出现的一些重大失误,诸如俗字校录之误、标点断句之误以及人名误、地名误、官名误、年号误、一般词语误、行业词语误,也分别予以揭明。下编为词语研究,主要在语义、语形、语序、语素四个层面上展开。内容涉及:已注词语的匡补、疑难词语的试解、词语源流的梳理、新词新义的揭示,语形、语序的辨析,同系词语的综考。同时,对研究比较薄弱的同行词语、行业语义多有论及,对无人问津的机语(如:“是什么?”、“见时不见左右?”)也作了尝试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上下两编的总论对《祖堂集》文献学价值和词汇史价值作了评估。本文认为,当前的词汇史研究,在禅籍词语方面尚有许多工作需要补做;同时倡导语言学家和禅学研究者携手合作,为建立科学的禅宗语言学、禅籍语义学而共同努力。

二、《祖堂集》及其辑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祖堂集》及其辑佚(论文提纲范文)

(1)《祖堂集》与禅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之用与禅门宗风
二、“吃茶去”与以禅解茶
三、禅的人间化与以茶解禅
四、文人禅对禅茶文化的影响

(3)程门立雪与禅宗立雪断臂故事辨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佛、儒立雪故事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程门立雪典故的形成与辨正
    一、程门立雪故事流传中的讹误辨析
        (一) 游、杨在故事中的角色位置
        (二) “瞑目而坐”到“暝目而睡”
        (三) 立雪到立于雪地
        (四) 故事在民国的演变
    二、程门立雪故事考辨
        (一) 侯仲良与《侯子雅言》
        (二) 尹焞的记载及对侯子记载的质疑
        (三) 程门立雪发生时间考辨
        (四) 当事人没有留下第一手资料
第三章 慧可立雪断臂故事的形成
    一、慧可故事的出现以及法琳碑与《续高僧传》成书时间先后考辨
    二、《续高僧传》中的慧可故事
    三、在《传法宝纪》与《楞伽师资记》中形成雏形
    四、作为故事模式发源的《神会语录》
    五、关于《历代法宝记》中“留白乳”异象的考据
    六、唐末故事发展成熟
    七、在宋朝的定型及变化
    八、在元明清的流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一、道观的情况
        三、寺院的情况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二、知名景观考述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一、荒野的风景
        二、荒野寻绿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征引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全文图版
后记

(5)英藏敦煌诗集七种叙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S.373诸山圣迹题咏诗抄诗(10首)叙录
第三章 S.555唐诗丛抄诗(37首)叙录
第四章 S.788唐诗丛抄诗(3首)叙录
第五章 S.2717崔融珠英集(36首)叙录
第六章 S.4654莫高窟巡礼题咏诗抄诗(5首)叙录
第七章 S.5648杂诗丛抄诗(11首)叙录
第八章 S.6234唐佚名诗集(31首)叙录
第九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祖堂集》完成体动词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祖堂集》的源流与版本
    1.2 选题意义
        1.2.1 《祖堂集》的语言价值
        1.2.2 汉语完成体系统的建构
        1.2.3 完成体动词的认定与辨析
        1.2.4 研究现状与不足
    1.3 语料选择
        1.3.1 《祖堂集》版本的选择
        1.3.2 辅助语料的选择
    1.4 研究理论、方法与目标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毕
    2.1 NP+毕
        2.1.1 NP+毕+VP
        2.1.2 "NP+毕"的历时分析
    2.2 V+毕
        2.2.1 V_1+毕
        2.2.2 X+V_2+毕
        2.2.3 小结
    2.3 V+O+毕
        2.3.1 V_1+O+毕
        2.3.2 X+V_2+O+毕
        2.3.3 小结
    2.4 毕+NP
    2.5 毕竟
    2.6 本章结论
第三章 讫
    3.1 V+讫
        3.1.1 V_1+讫
        3.1.2 X+V_2+讫
        3.1.3 小结
    3.2 V+O+讫
    3.3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竟
    4.1 V+竟
        4.1.1 V_1+竟
        4.1.2 X+V_2+竟
        4.1.3 小结
    4.2 V+O+竟
        4.2.1 V_1+O+竟
        4.2.2 X+V_2+O+竟
        4.2.3 小结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已
    5.1 "V(+O)+已"的来源
    5.2 V+已
        5.2.1 V_1+已
        5.2.2 X+V_2+已
    5.3 V+O+已
        5.3.1 V_1+O+已
        5.3.2 X+V_2+O+已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却
    6.1 V+却
        6.1.1 延续情状
        6.1.2 终结情状
        6.1.3 静态情状
    6.2 V+却+O
        6.2.1 延续情状
        6.2.2 终结情状
        6.2.3 静态情状
    6.3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事件类型与信息结构
    7.2 "V+毕/讫/竟/已/却"的语法化层级
    7.3 "V+O+毕/讫/竟/已"与"V+却+O"的语法化层级
    7.4 完成体动词的认定
    7.5 情状类型与完成体体意义的表达
    7.6 语言接触在汉语体范畴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祖堂集》
        1.1 题名与性质
        1.2 卷数及内容
        1.3 作者及成书时间
        1.4 堙没与发现
        1.5 资料来源与文献语言价值
    第二节 《祖堂集》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日本研究现状
        2.1.1.1 考证、校勘与注译
        2.1.1.2 宗教思想与资料价值研究
        2.1.1.3 语法研究
        2.1.1.4 索引与资料整理
        2.1.1.5 专着与涉及的着作
        2.1.2 韩国研究现状
        2.1.3 欧美学者对《祖堂集》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港台研究现状
        2.2.2 大陆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论文写作宗旨与研究方法
        3.1 写作宗旨
        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祖堂集》难字研究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1 《祖堂集》用字状况
        1.2 难字的界定
        1.3 与难字相关的几个概念及《祖堂集》难字的界定
    第二节 《祖堂集》难字分类
        2.1 俗字
        2.2 古今字、通假字
        2.3 别字、讹字
        2.4 方言难字
        2.5 口语难字
        2.6 名物难字
        2.7 术语难字
    第三节 《祖堂集》疑难字释义
第三章 《祖堂集》新词新义研究(上)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1 关于新词新义
        1.2 晚唐五代新词新义研究
        1.3 《祖堂集》新词新义确定标准
    第二节 《祖堂集》禅义词语
        2.1 禅义与禅义词语
        2.2 《祖堂集》禅义词语的来源
        2.2.1 上古汉语语词引申而来
        2.2.2 中古汉语语词引申而来
        2.2.3 来自方言、口语
        2.3 《祖堂集》禅义词语的产生方式
        2.4 《祖堂集》禅义词语释义方法
        2.5 《祖堂集》禅义词语内容
        2.5.1 禅僧修炼活动
        2.5.2 禅僧心理状态
        2.5.3 禅僧来往交流
        2.5.4 禅僧衣食住行
        2.5.5 禅僧常用器具
        2.5.6 禅僧生老病死
        2.5.7 禅事禅理
        2.5.8 其他内容
    第三节 禅义词语例释
第四章 《祖堂集》新词新义研究(中)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与《祖堂集》新词新义
        4.1 从《汉语大词典》对禅典的引用看《祖堂集》新词新义
        4.1.1 《汉语大词典》引用《祖堂集》的词条
        4.1.2 《汉语大词典》引用《景德传灯录》的词条
        4.1.3 《汉语大词典》引用《五灯会元》的词条
        4.1.4 《汉语大词典》引用其他禅宗着作的词条
        4.2 从《汉语大词典》对外典的引用看《祖堂集》新词新义
        4.2.1 《汉语大词典》对《朱子语类》的引用
        4.2.2 《汉语大词典》对《敦煌变文集》的引用
        4.2.3 《汉语大词典》对其他外典引用
        4.2.3.1 例引《祖堂集》同时代书证
        4.2.3.2 例引宋代书证
        4.2.3.3 例引元代书证
        4.2.3.4 例引明代书证
        4.2.3.5 例引清代书证
        4.2.3.6 例引近现代书证
        4.3 《汉语大词典》失收义项
        4.4 《汉语大词典》失收词目
第五章 《祖堂集》新词新义研究(下)
    第一节 见于《唐五代语言词典》的《祖堂集》新词新义
    第二节 《祖堂集》疑难新词新义考释
    第三节 《祖堂集》新词新义的价值
        7.1 《祖堂集》新词新义计量分析
        7.2 从《祖堂集》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的释义问题
第六章 《祖堂集》专名研究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0 引言
        1.1 专名概念的历史渊源
        1.2 专名的界定
    第二节 《祖堂集》专名确定的方法
        2.0 引言
        2.1 从篇章格式来界定
        2.1.1 序文
        2.1.2 开头结尾
        2.2 从句式来界定
        2.3 从称呼来界定
        2.4 从后缀来界定
    第三节 《祖堂集》专名的词长词频
        3.1 词长词频统计
        3.2 小结
    第四节 《祖堂集》专名分类
        4.0 引言
        4.1 人名
        4.1.1 姓
        4.1.2 名
        4.1.3 讳
        4.1.4 字
        4.1.5 号
        4.1.6 《祖堂集》人名的全称与简称
        4.1.7 《祖堂集》传主时代
        4.2 地名
        4.2.1 国名
        4.2.2 州县名
        4.2.3 山名
        4.2.4 河川名
        4.2.5 寺名
        4.2.6 塔名
        4.2.7 其他建筑物
        4.3 朝代年号
        4.4 书名篇名
    第五节 《祖堂集》专名的转换
        5.1 专名的内部转换
        5.1.1 地名转人名
        5.1.2 人名转地名
        5.2 专名普名的相互转换
        5.2.1 普名专化与普名转专名
        5.2.2 专名转普名
    第六节 《祖堂集》专名考释
第七章 《祖堂集》指示代词研究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0 近代汉语指示代词研究的重要性
        1.1 《祖堂集》指示代词
    第二节 《祖堂集》近指代词
        2.1 斯
        2.2 兹
        2.3 是
        2.4 此
        2.5 这
        2.5.1 “这”+名词或“这”+定语+名词
        2.5.2 “这”+数词+量词
        2.5.3 这个
        2.5.4 这里
        2.5.5 这边
        2.6 者
        2.6.1 “者”+名词或“者”+数词+量词
        2.6.2 者个
        2.6.3 者里
        2.7 于中
        2.8 个中
        2.9 可中
        2.10 小结
    第三节 《祖堂集》远指代词
        3.1 夫
        3.2 其
        3.2.1 “其”+一般名词
        3.2.2 “其”+专有名词
        3.2.3 “其”+时间名词
        3.2.4 “其”+序数词
        3.3 尔
        3.4 彼
        3.5 彼中
        3.6 那
        3.7 那里
        3.8 那边
        3.9 小结
    第四节 《祖堂集》性状指示代词
        4.1 与摩
        4.1.1 单用作复句一分句
        4.1.1.1 作假设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
        4.1.1.2 作转折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
        4.1.2 作状语
        4.1.2.1 修饰动词
        4.1.2.2 修饰形容词
        4.1.3 作定语
        4.1.3.1 修饰普通名词
        4.1.3.2 修饰专有名词
        4.1.3.3 修饰名词短语
        4.1.4 作谓语
        4.1.5 作主语
        4.2 任摩
        4.3 伊摩
        4.4 只摩
        4.5 只没
        4.6 只宁
        4.7 这个样
        4.8 若子
        4.9 如此
        4.10 如是
        4.11 如许
        4.12 如斯
        4.13 然
        4.14 尔
        4.1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难字释义索引
附录二 新词新义释义索引
附录三 专名考释索引
附录四 《祖堂集》专名索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8)《祖堂集》的文献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献辑佚
(二) 提供新说
(三) 文本校勘
(四) 文字宝典
结语

(9)清人的唐代文献辑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 清人辑佚的分期和唐代文献辑佚的发展
第二章 四库馆臣的唐代文献辑佚
    一、《四库全书》中“大典本”的唐代书目
    二、《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中“大典本”的唐代书目
    三、《四库》馆臣辑自《大典》之散见唐代书目
    四、清代私家据《大典》辑出之唐代书目
第三章 清代辑佚家的辑佚
第四章 全唐诗、全唐文的辑佚
第五章 对清人唐代文献辑佚的总体评价
余论 近现代对清人唐代文献辑佚的继承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师及作者简介

(10)《祖堂集》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上编 《祖堂集》词语校释
    一、原典校读诊释
        (一) 形近而误
        (二) 俗写混用
        (三) 二字通用
        (四) 笔画残损脱落
        (五) 词语误置
        (六) 其他
        结语
    二、俗字校录匡补
        (一) 俗字校录匡误
        (二) 原典俗字补校
        结语
    三、点读之误献疑
        (一) 不明词义而造成的标点失误
        (二) 未明句意而造成的标点失误
        (三) 校录欠精而造成的标点失误
        结语
    四、其他疏误举隅
        (一) 校字未审例
        (二) 引文未确例
        (三) 疑之未当例
        (四) 不烦校改例
        (五) 采择未当例
        (六) 擅改失宜例
        结语
    五、《祖堂集》的文献学价值
        (一) 文献辑佚
        (二) 提供新说
        (三) 文本校勘
        (四) 文字宝典
下编 《祖堂集》词语考论
    一、词语考释
        (一) 注释商略
        (二) 注释补证
        (三) 词语试释
        结语
    二、词语溯源
        (一) 水潦涸 水潦鹤 水老鹤 水老鹤 水涸 水鹤
        (二) 未逢作者,终不开拳 未逢别者,终不开拳 不逢别者,终不开拳
        (三) 黄巾
        (四) 天上鸟 空中鸟迹 鸟飞空中
        (五) 投针
        (六) 黄雀
        (七) 春池拾砾
        (八) 一子之地
        (九) 二鼠
        (十) 圆伊三点 三点员伊
        (十一) 四山相逼
        (十二) 要头则斫将去 截取老僧头 斩下老僧头
        (十三) 工技儿 和技者
        (十四) 风力所转
        (十五) 认花针
        (十六) 三大路
        (十七) 焰水
        (十八) 一试下水
        结语
    三、新词新义
        (一) 出现的新词新语
        (二) 出现的新义
        结语
    四、词语辨析
        (一) 同词异写
        (二) 同词倒序
        (三) 同素变换
    五、行语研究
        (一) 同行词语的鉴别
        (二) 同行词语的来源
        (三) 同行词语的理据
        (四) 同行词语的俗化
        (五) 行语个案探析
    六、行语系考
        (一) “鼻”系词语
        (二) “眉”系词语
        (三) “草”系词语
        (四) “泥”系词语
        (五) “牛”系词语
        (六) “本心”词语汇考
    七、《祖堂集》的词汇史价值
        (一) 可正释义之未确
        (二) 可补义项之未赅
        (三) 可补词语之阙失
        (四) 可补词形之未备
        (五) 可补充更早的语例
        (六) 提供词语来源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校、释词语索引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

四、《祖堂集》及其辑佚(论文参考文献)

  • [1]《祖堂集》与禅茶文化[J]. 谷文国. 农业考古, 2021(05)
  • [2]敦煌写本P.3771、S.2717整理与研究[D]. 王安琪.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程门立雪与禅宗立雪断臂故事辨正[D]. 侯妍君. 浙江大学, 2018(05)
  • [4]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英藏敦煌诗集七种叙录[D]. 侯成成. 兰州大学, 2013(11)
  • [6]《祖堂集》完成体动词辨析[D]. 张庆冰. 山东大学, 2011(12)
  • [7]《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D]. 王闰吉.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8]《祖堂集》的文献学价值[J]. 詹绪左,何继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3)
  • [9]清人的唐代文献辑佚研究[D]. 张健. 吉林大学, 2007(04)
  • [10]《祖堂集》词语研究[D]. 詹绪左.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祠堂文集》及其遗失藏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