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赣北地区双季稻田春玉米种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袁嘉欣,杨滨娟,胡启良,唐海鹰,李淑娟,黄国勤[1](2021)在《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优化种植制度,以长江中游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紫云英-早稻-晚稻种植模式(CRR)为对照,设置油菜-早稻-晚稻(RRR)、马铃薯-早稻-晚稻(P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5种种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和作物产量,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收获后,与CRR处理相比, CRI、RRI、RRR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12.06%~21.01%(P<0.05), CRI、RRI、PRR处理的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16.80%~20.45%和38.24%~50.00%(P<0.05),各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13%~15.64%(P>0.05),CRI、RRI处理能显着促进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积累,PRR处理则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积累。PRR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 RRI、CRI处理提高了土壤碳库指数,且CRI、RRI、PRR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17.30%~33.49%(P<0.05)。与对照相比, PRR、CRI处理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2.05%和9.86%(P<0.05)。作物产量与微生物量碳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活性有机碳相关系数最高,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与对照相比,各种植模式均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并可引起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其中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和马铃薯-早稻-晚稻模式的综合效果较好,可以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应用。
许欢欢[2](2021)在《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文中认为粮食作物农田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近年来,为提高作物产量,大量施用氮(N)素化肥,但作物N肥利用率(NUE)仅为30%左右,农田土壤N盈余导致N2O排放大幅增加。如何减缓农田N2O排放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由于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管理措施等差异,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有很大的时、空异质性。本文以Meta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施用有机肥对粮食作物农田N2O排放和NUE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因子。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玉米”、“maize”、“小麦”、“wheat”、“水稻”、“rice”为关键词,中国知网、谷歌学术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搜集。从2006年以来我国已发表的有关N2O排放的文献中,筛选出目标文献105篇和有效数据628个,定量评价不同气候(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气候类型)、土壤性质(质地类型、p H、总N、有机碳含量)、管理措施(作物种类、有机肥类型、灌溉方式)等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由于Meta分析所涉及的研究多为1~3年的短期施肥试验,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因此,选取渭河冲积平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展田间观测,作物体系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设置不施肥对照(CK)、全化肥(NPK)、秸秆+化肥(NPKS)、牛粪+化肥(NPKM)四个处理,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对N2O排放和作物产量进行观测,阐明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秸秆还田和施用牛粪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表明:(1)施肥农田N2O排放量、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作物产量与施N量均无显着相关性;施肥农田NUE与施N量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0.13,P<0.01)。(2)N2O排放量与NUE无显着相关性,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0.23,P<0.01)。(3)年均降雨量为750~1000 mm、年均温度为15~20℃的气候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减少、作物产量和NUE显着增加。土壤(p H>7.3)和全N为0.5~2 g·kg-1、土壤有机碳<10 g·kg-1的土壤施用有机肥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减少、NUE显着增加。(4)施用粪肥显着减少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对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产量和NUE均无显着影响。(5)小麦、玉米施用有机肥显着减少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NUE。水稻田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作物产量和NUE均无显着影响。(6)采用分次施肥(基肥、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提高作物产量。而一次性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提高作物产量和NUE。漫灌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长期定位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N2O排放季节变化波动较大,排放高峰[最高峰值163 g·(hm2·d)-1]均出现在施肥后。土壤湿度、铵态氮含量为各处理全年观测期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CK、NPK、NPKS、NPKM处理的N2O年排放量分别为1.05、2.61、2.93、2.75 kg·hm-2。(3)各处理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为0.16~0.19 g·kg-1。与NPK相比,NPKM减少了单位产量N2O排放量。(4)各处理作物产量和NUE分别为13.0~17.6 t·hm-2和20.8%~29.4%,秸秆还田和施用牛粪均提高作物产量和NUE。(5)渭河冲积平原施肥处理冬小麦季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无显着相关性,夏玉米季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71;P<0.01)。综上所述,年均降雨量为750~1000 mm、年均温度为15~20℃、碱性和土壤N含量、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下,有机肥兼具降低N2O排放和提高作物NUE的显着效果。在旱地作物中一次性施用粪肥是较为理想的农田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N2O减排的有效措施。
武秋甫[3](2021)在《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粮菜轮作是三峡库区常见的种植模式,高强度的集约化种植,虽然保障了粮食产量,但过量的肥料施用却容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之一。应用新肥料新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进入环境,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养分损失,优化作物养分吸收,进而增加产量并降低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种植结构和施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定量化粮菜轮作系统环境代价;针对当前肥料投入多、损失大等问题,通过改变肥料用量和形态在保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损失,降低环境代价;利用室内土柱淋洗模拟试验揭示不同新型肥料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增产、减排的综合效应,从源头减量方面为防控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做出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田施肥管理现状,并定量化农户作物生产的环境代价。榨菜-玉米轮作和榨菜-水稻轮作两种轮作系统中,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相差较小,施肥方面玉米和水稻施肥量差异显着,种植玉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比种植水稻分别高出305 kg/hm2、92.2 kg/hm2和66.6 kg/hm2。单位收益上榨菜-玉米轮作产生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分别比榨菜-水稻轮作高147.3%、73.1%和146.2%,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低38.9%;单位面积上榨菜-玉米轮作系统造成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分别高出44.6%、27.1%和44.1%,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低33.3%。榨菜-水稻轮作系统整体造成的环境代价更低,但目前水田的种植比例降低。情景分析表明,优化施肥量同时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有效降低粮菜轮作系统的环境代价,实现源头减量防控面源污染。(2)通过室内土柱淋洗模拟研究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淋洗的效果与机制。土柱淋洗液中,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模拟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on)>减量施肥处理(OPT-1)>有机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3)>控释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2)>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OPT-4)>不施肥处理(CK)处理。OPT-2、OPT-3、OPT-4处理分别比OPT-1处理低8.8%、7.7%、16%。可溶性总氮含量峰值表现为Con>OPT-2>OPT-4>OPT-1>CK>OPT-3。减少肥料用量以及改变肥料形态均可以显着减少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同时,改变肥料形态可以在减少施肥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少淋洗损失。土柱土壤中,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总氮残留量均低于单施尿素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损失。OPT-2、OPT-3处理土壤中NH4+-N残留量分别比OPT-1低41.4%、57.5%。CK、OPT-2、OPT-4处理NO3--N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OPT-4处理NO3--N总体残留量比OPT-1处理低31.8%。(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不同新型肥料在西南丘陵区粮菜轮作系统中的效果。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和榨菜的产量、各个生育期的作物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和榨菜生产中,与农民习惯施肥量相比,合理地降低施肥量可以保证玉米和榨菜产量不减,甚至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且对植株的养分吸收影响不显着,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的硝态氮残留,阻止氮素向深层土壤迁移,降低淋洗损失及环境代价。
龚松玲,曹培,高珍珍,李成伟,刘章勇,朱波[4](2021)在《种植模式对南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植模式优化是挖掘农田高产潜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于2017-2018年在湖北省江陵县三湖农场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早稻-晚稻(DR,对照)、春玉米-晚稻(MR)和再生稻(Rr)3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相比,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8.66%、35.19%、33.71%和34.60%;再生稻分别提高了6.77%、11.16%、68.12%和31.20%。从整个周年来看,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率较高,春玉米-晚稻模式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处理的周年产量显着高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再生稻模式周年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因此,春玉米-晚稻和再生稻是该区域稻田两熟制适宜的种植模式。
刘志辉,潘高峰,陈文,秦明广,曹凑贵,常昌龙,展茗[5](2020)在《品种搭配对湖北省玉米–晚稻复种产量及资源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晚稻复种(M–R)能协同口粮与饲料用量生产,近年来开始在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其周年丰产高效技术还有待系统研究与完善,而合理的前后季品种搭配是发挥玉–稻产量潜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的玉米与晚稻品种,于2015年与2017年在湖北省不同区域观测了不同品种搭配模式产量表现与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热量条件下品种搭配模式对M–R周年产量与资源生产效率影响显着。积温较多时以中熟玉米搭配晚籼稻品种周年产量与光、热、水资源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反之则以早熟玉米品种搭配晚籼稻产量与资源生产效率较高。各品种搭配模式对周年有效积温(GDD≥10°C)的利用率可达95.6%~100.0%,且前后季积温分配比值(TR)与M–R周年相对产量呈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当GDD≥10°C利用率为97.0%~98.5%且TR为1.06~1.08时, M–R可获得较高的周年产量。因此,可依据当地的热量资源条件及合理TR比值,进行玉米、晚稻品种选择搭配。据此,湖北省南部积温较高的区域宜选择生育期125d以内的高产玉米品种与全生育期140d以内的晚稻品种进行搭配;而在积温相对偏少的中北部区域,宜选择生育期120 d以内的高产玉米品种与全生育期130 d以内的晚稻品种进行搭配。
邓志明[6](2020)在《长江中游区域不同稻田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碳足迹》文中提出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已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稻田是CH4的主要排放源,也是重要的固碳场所。因此,优化水稻种植系统可能是一种减少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系统固碳能力的有效措施,对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评价了长江中游区域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固碳能力,以期确立低碳足迹、高固碳能力和高周年产量的水稻种植系统。试验以休耕-早晚稻(FEL)、油菜-早晚稻(REL)、休耕-再生稻(FRa R)、油菜-再生稻(RRa R)、休耕-中稻(FMR)和油菜-中稻(RMR)六个水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油菜播种到水稻收获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定义为系统边界,采用静态暗箱法周年采集农田温室气体(CH4、N2O、CO2),气相色谱法测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元素分析仪测定植株各组分的含碳量,采用重铬酸钾高温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浓度。主要结果如下:(1)2017-2019年各系统油菜产量无显着差异,水稻产量表现为双季稻>再生稻>中稻;从周年产量来看,6个水稻种植系统周年产量(t ha-1 yr-1)从高到低表现为REL(19.4)>RRa R(16.5)>FEL(16.16)>FRa R(15.41)>RMR(13.22)>FMR(10.81);相比于冬季休耕的休耕-水稻种植系统(FEL、FRa R和FMR),冬季种植油菜的油菜-水稻种植系统(REL、RRa R和RMR)的周年产量分别增加了20.0%、7.1%和22.3%。因此,周年三茬的REL和RRa R系统更有利于粮食增产,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从各系统周年农资投入造成的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看,相比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周年农资投入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增加了36.7%、50.4%和73.1%;中稻系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显着低于早晚稻和再生稻系统,再生稻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也显着低于早晚稻。周年农资投入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贡献者为机械柴油消耗,其次为肥料。(3)2017-2019年各系统周年CH4排放主要来源于水稻季,周年N2O排放主要来源于油菜季,稻田CH4排放是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贡献者,因此减少稻田CH4排放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各系统周年CH4排放趋势与水稻季相似,相比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周年CH4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9.5%、28.8%和29.4%;中稻的CH4排放显着低于早晚稻和再生稻,再生稻由于再生季的CH4排放较低,再生稻的CH4排放也显着低于早晚稻。因此,RMR和RRa R系统减排效果最好。(4)2017-2019年6个水稻种植系统的有机碳固定量(以CO2当量记,kg CO2-eq ha-1 yr-1)从高到低依次为FRa R(3495.1)>RRa R(2740.4)>FMR(2655)>RMR(2118.1)>FEL(2046.7)>REL(611.7)。6个水稻种植系统的有机碳固定量抵消了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对碳足迹有着积极影响。(5)2017-2019年6个种植系统周年生产的单位面积碳足迹(以CO2当量记,kg CO2-eq ha-1 yr-1)介于21696-36647 kg CO2-eq ha-1 yr-1之间,单位产量碳足迹(kg CO2-eq kg-1 yr-1)从高到低依次为FEL(2.27)>FMR(2.18)>REL(1.76)>RMR(1.65)>FRa R(1.6)>RRa R(1.45)。冬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碳足迹均分别低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其中种植再生稻的RRa R系统周年单位产量碳足迹最低,主要是由于RRa R系统较低的稻田CH4排放造成的。水稻季稻田CH4排放是系统周年碳足迹的最主要构成,其次是农资投入的肥料和机械柴油消耗,而N2O排放所占比例较小。(6)2017-2019年6个水稻种植系统的周年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分别为6.43、8.21、6.56、9.65、0.64和3.75 t C ha-1 yr-1,各系统每生产1kg经济产量分别固定了0.40、0.42、0.43、0.57、0.06和0.28 kg C kg-1 yr-1,表现为RRa R>FRa R>REL>FEL>RMR>FMR。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分别显着高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其中RRa R系统的周年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固碳能力均为最高。综上表明:油菜-水稻种植系统有利于提高系统周年产量和减少稻田CH4排放,从而降低了系统周年碳足迹和提高系统周年固碳能力;相比于双季稻和中稻系统,再生稻系统由于其“一种两收”的特点,再生稻的农资投入和稻田CH4排放显着降低,且植株固碳量较高。因此,在6个种植系统中,油菜-再生稻系统在周年高产的同时,能够减少水稻种植系统农资投入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系统周年碳足迹和提高系统固碳能力,是实现我国长江中游区域农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陶旭[7](2020)在《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及变化趋势》文中指出农业是重要的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Nr)排放源之一,随农田氮肥用量的增加,部分氮素不能被作物吸收而以各种活性氮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造成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土壤酸化、酸雨等环境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区,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种植模式多样,但关于该区域不同种植模式的活性氮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却未见详细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DNDC模型模拟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活性氮排放量,并探明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环境因素,以期为优化作物生产布局,降低稻田活性氮排放,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7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稻田种植总面积和总活性氮排放量存在显着的年际差异。该区域稻田种植模式的总面积年际间变化范围为10.44×106~11.20×106公顷,拟合结果显示,其随年份显着增加,年均增长为7×104公顷。其中,稻麦和稻稻油面积变化范围分别为3.07×106~3.61×106和0.10×106~0.12×106公顷,随年份显着增加;稻油、双季稻和中稻休耕面积变化不显着,变化范围分别为2.11×1 06~2.31×1 06、3.47×106~3.37×106和1.69×106~1.79×106公顷,2015年以后,稻油和双季稻模式面积呈下降趋势,中稻休耕呈上升趋势。2005-2017年间,该区域总活性氮排放量变化范围为0.95~1.18 Tg N year-1,平均排放量为1.06 Tg N year-1,随年份显着增加,年均增幅为0.02 Tg。其中,稻麦模式总活性氮排放随年份显着增加,其它模式变化不显着;2015年以后稻油、双季稻和稻稻油模式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中稻休耕为增加趋势。不同种类活性氮对总活性氮排放量的贡献表现为NH3(73.9%)>氮淋溶(19.0%)>径流(4.5%)>N2O(2.6%);不同种植模式对总活性氮排放量的贡献表现为双季稻(43.2%)>稻麦(24.8%)>稻油(18.2%)>中稻休耕(11.8%)>稻稻油(1.8%)。(2)2005-2017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单位面积水稻当量产量、氮肥用量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存在显着的年际间差异。稻麦、稻油、双季稻和稻稻油的水稻当量产量和氮肥用量随年份显着增加;中稻休耕模式水稻当量产量和氮肥用量随年份变化不显着,2005-2017年间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水稻当量产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1~12.4、10.5~10.8、11.2~12.1、12.9~14.2 和 7.3~7.4 t ha-1,氮肥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446.8~503.0、310.9~340.9、347.9~378.5、464.2~497.6 和 212.9~231.6 kg N ha-1。此外,稻油模式的PFPN随年份显着降低,而其它模式PFPN随年份变化不显着,稻麦、稻油、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PFPN变化范围分别为23.4~26.6、31.9~34.1、31.1~33.8、27.0~30.4 和 31.8~35.5 kgkg-1。(3)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年份周年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量存在显着差异。单位面积排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稻稻油(162.0 kg N ha-1 year-1)、双季稻(134.4 kg N ha-1 year-1)、稻油(84.5 kgN ha-1 year-1)、稻麦(80.2 kgN ha-1 year-1)和中稻休耕(61.4 kg N ha-1 year-1)。此外,2005-2017年间,稻麦、稻油模式的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量随年份而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2.93 kg N ha-1、0.86 kg N ha-1,双季稻、稻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的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量差异不显着。(4)活性氮排放强度在不同种植模式间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稻稻油(11.9 g kg-1 year-1)>双季稻(11.5 g kg-1 year-1)>中稻休耕(10.5 g kg-1 year-1)>稻油(7.9 g kg-1 year-1)>稻麦(6.7 g kg-1 year-1)。2005-2017 年间,稻麦和中稻休耕模式的活性氮排放强度随年份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0.14 g kg-1和0.15 g kg-1,稻稻油模式的活性氮排放强度则随年份显着降低,年均降幅为0.25 g kg-1,稻油、双季稻模式的排放强度差异不显着。(5)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因素存在差异。敏感性分析显示,氮肥用量、土壤pH、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共同因素,敏感性指数均大于0.2。此外,稻麦模式还受降雨量(0.45)影响;稻油和中稻休耕模式受气温和土壤容重影响,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50、0.21和0.33、0.28;双季稻模式受降雨量(0.41)和气温(0.36)影响;稻稻油模式受土壤容重(0.23)影响。从产量看,稻稻油和双季稻模式周年产量最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其次为稻麦和稻油模式,中稻休耕模式最低。从活性氮排放看,稻稻油和双季稻单位面积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较高,稻麦和稻油系统次之,中稻休耕模式最低。综合考虑,稻麦和稻油模式可保持周年产量并降低活性氮排放量,应在适宜的种植区推广稻麦和稻油模式;尽管双季稻活性氮排放量高,但有利于提高粮食总产,应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降低双季稻模式的活性氮排放量。综上,通过优化种植结构、降低氮肥用量及土壤改良等措施降低稻田活性氮排放,是提高稻田主要种植模式周年产量,减轻环境足迹,保障作物可持续生产的关键。
王丹[8](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夏飞[9](2019)在《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气候变化和新型生产条件影响,长江中游早稻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玉米因省工、高效、高产等优势在南方稻作区种植量逐渐增加,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以玉米替代水稻的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玉米-油菜等新型种植模式。然而,随着新型种植模式的出现,模式的相关栽培学研究滞后并不能指导生产和新型模式发展,不同种植模式周年产量的形成、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特征,及其对环境的代价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在该区传统双季稻和稻油模式基础上,通过更换资源高效作物构建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夏玉米-冬油菜等新型种植模式,系统研究了不同模式周年产量形成、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代价(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作模式玉玉、玉稻和玉油周年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显着高于传统的稻作模式,玉米单季产量均表现显着高于水稻、油菜。春玉米-晚稻与双季玉米模式周年产量分别比双季稻显着高出25.3%-26.3%,23.7%-37.4%;通过2018年将夏玉米播期调前,夏玉米-油菜模式比中稻-油菜高出约9.3%。玉作模式与非玉作模式分别比较玉米和水稻、油菜对后季作物的影响,玉作晚稻季产量比非玉作晚稻季高12.1%-14.6%,玉作油菜季产量比非玉作油菜季高15.2%,分析其产量构成因子发现,玉作晚稻季有效穗数比非玉作晚稻季高8.3%-10.7%,玉作油菜季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比非玉作油菜季高30.5%和9.4%。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双季稻平均高168.3%和102.7%,周年净同化率分别比双季稻平均高132.1%和102.7%;周年叶面积衰减率变现为:双季稻>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中稻-油菜>夏玉米-油菜,花后叶面积衰减率的增加导致花后光合势减少。2、比较不同种植模式资源效率表明,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双季稻模式,夏玉米季资源利用效率显着高于中稻季,并且玉作模式均表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相比传统双季稻模式,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周年光能生产效率分别提升29.3%-45.0%和22.0%-22.5%、周年积温生产效率提升40.0%-53.0%和24.8%-25.2%、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升63.3%-119.8%和24.4%-42.6%;相比传统中稻-油菜模式中稻季,夏玉米季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23.8%、25.4%和70.6%。双季玉米及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经济效益相比稻作均要高,周年经济效益分别为双季玉米26500元/hm2、春玉米-晚稻24032元/hm2、夏玉米-油菜16115元/hm2、中稻-油菜14932元/hm2和双季稻12695元/hm2,其中春玉米-晚稻模式中晚稻季经济效益比双季稻模式中晚稻季高出30.7%,夏玉米-油菜模式中油菜季经济效益比中稻-油菜模式中油菜季高出39.4%。3、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环境代价表明,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的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着降低,油作模式表现出显着的土壤改良特征其油菜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强度具有改良作用,玉作模式中因水旱轮作玉米季进行合理土壤耕作对旱田土壤容重有显着改善效应。双季玉米模式显着降低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春玉米-晚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着低于双季稻;夏玉米-油菜模式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比中稻-油菜分别降低13.7%和24.3%;各模式N2O排放量主要集中在玉米季及油菜季,其中双季玉米最低,夏玉米-油菜最高;各模式CH4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水稻季,其中夏玉米-油菜最低,双季稻最高。旋耕种植水稻导致土壤0-20 cm土层容重增加;旋耕种植玉米使得土层0-20 cm土层容重降低,并且20-40 cm土层容重有下降的趋势;免耕种植油菜是适合油作模式的合理耕作方式。双季玉米模式0-20 cm土层速效养分含量显着增加,pH值下降0.73;春玉米-晚稻模式及夏玉米-油菜模式中0-20cm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pH值分别下降0.12和0.36。综上所述,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代价来综合分析长江中下游(湖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从单季产量和单季资源利用效率来看,玉米季较水稻季和油菜季也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变化下,长江中游玉米有一定发展潜力,玉作模式可作为稻作和油作模式的有效补充种植模式。
陈伟[10](2019)在《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及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熟种植是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丘陵旱地高产高效特色种植模式,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和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价分析,对种植模式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对四川丘陵旱地8种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能量生产、经济效益、资源利用和生态能值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模式生产力上,多熟复合种植模式在物质能量生产、折产和经济效益上整体优于两熟净作模式,不同多熟种植模式的优点各异,其中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的生物产量物质能量生产最优,T6“饲草油菜-春玉米‖花生”的经济产量物质能量生产最优,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的折产和经济效益最优。2.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比较中,光温水资源的分配绝对量和分配率上套作多熟模式显着优于两熟净作模式。光温水资源经济产量生产效率多熟种植模式整体优于两熟净作模式,且同播期下间作模式资源经济效率优于套作模式。光温水资源生物产量生产效率上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和T6“饲草油菜-春玉米‖花生”优于两熟净作模式,且套作模式的资源生物产量生产效率优于间作。在光温水气候资源利用率综合评定中,T6“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是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气候资源综合利用率双优模式。3.气候资源变化和作物响应机制中,饲草油菜、马铃薯等多熟模式和两熟模式相比,缩短了生育期以降低降水的产量负效应,稳定光温水资源分配,同时挖掘积温生产潜力。多熟模式间套作春玉米与两熟净作相比能提早播种和收获时期,躲避夏涝对产量的影响,同时间作系统表现出水分的补偿效益以缓解春旱带来的影响,应对光温水资源变化的系统生产稳定性表现为:间作>套作>净作。周年上多熟间套作模式在年际间气候变化中相较两熟净作模式更能稳产增效。4.能值理论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中,经济效益上,能值投入率、购买能值比率、能值密度上多熟模式均高于两熟净作模式,现代化、集约化水平更高,更具经济竞争优势,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能值产出率上T2“油菜-夏玉米”最高。生态效益上,多熟模式在能值自给率、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环境负载率上均小于两熟净作模式,对环境的依赖更低,系统内部更为均匀,环境压力更小,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在生态经济综合互作效益上,整体多熟模式的可持续指数和系统稳定性指数优于两熟净作模式,多熟模式的稳定和可持续能力更优,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5.AHP综合指标效益分析中,经济效益上,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模式更注重数量优势,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更注重效率优势,其中T5最优。生态效益上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最优,在物质、能量、土地利用效率上显着优于其他模式。社会效益上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在三大效益的综合评判中,整体多熟模式优于两熟模式,其中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是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农业可持续模式。综上所述,多熟种植模式整体优于两熟净作模式,间套作系统在经济性能、生物性能、资源利用和能值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显着优于单作系统。冬种的饲草油菜和马铃薯相对粮、油生产有不同突出优势,均是冬种理想替代作物。表明在发展夏秋季间套作玉米优势的同时,更要充分挖掘利用冬种饲料、经济作物相对粮油作物的高生产潜力和高效率特性。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是生物产量物质能量生产、生物产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和AHP综合指标效益最优模式,T6“饲草油菜-春玉米‖花生”是经济产量物质能量生产、增产潜力、资源综合利用和系统稳定性最优模式,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是在折产、经济效益和能值分析的生态经济稳定可持续性最优模式。
二、赣北地区双季稻田春玉米种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北地区双季稻田春玉米种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作物产量测定 |
1.3.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2.2 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和碳素效率的影响 |
2.2.1 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总量的影响 |
2.2.2 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及碳素有效率的影响 |
2.3 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2.4 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5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3.2 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4 结论 |
(2)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N_2O产生机理 |
1.2.2 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因素 |
1.2.3 氮肥利用率 |
1.2.4 N_2O排放量和氮肥利用率 |
1.2.5 Meta分析在N_2O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
1.3 主要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数据收集 |
2.2 数据计算 |
2.3 数据分析 |
2.4 试验田概况 |
2.5 试验设计 |
2.6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7 参数计算 |
2.8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Meta分析施用有机肥农田对N_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田N_2O排放 |
3.2.2 施肥农田氮肥利用率 |
3.2.3 气候因素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4 土壤性质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5 管理措施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N_2O排放与施N量的关系 |
3.3.2 施肥农田氮肥利用率及其N_2O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
3.3.3 施用有机肥农田N_2O排放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因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农田N_2O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2.1 土壤温度与WFPS |
4.2.2 土壤无机N含量 |
4.2.3 土壤DOC含量 |
4.2.4 N_2O排放通量 |
4.2.5 N_2O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系数 |
4.2.6 作物产量和单位产量N_2O排放量、氮肥利用率 |
4.3 讨论 |
4.3.1 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
4.3.2 施用牛粪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3.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3.4 秸秆和牛粪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5 N_2O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Meta分析搜集施肥农田N_2O排放监测数据汇总 |
附录 B Meta分析所搜集文献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系统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
1.1.1 粮菜轮作系统现状 |
1.1.2 面源污染现状 |
1.1.3 农田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
1.1.4 面源污染阻控方法 |
1.2 新型肥料概述 |
1.2.1 测土配方肥 |
1.2.2 包膜肥料 |
1.2.3 有机无机复合肥 |
1.2.4 硝化抑制剂 |
1.3 粮菜轮作集约化农田环境代价评价 |
第二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及环境代价评价 |
2.2.2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土柱模拟研究 |
2.2.3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
2.3 研究目标 |
2.3.1 明确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现状并对其环境代价进行评价 |
2.3.2 揭示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的效果及其机制 |
2.3.3 探究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资源投入及环境效应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3.2.3 相关指标及计算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生产力的对比 |
3.3.2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肥料投入量的对比 |
3.3.3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环境代价的对比 |
3.3.4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经济收支的对比 |
3.3.5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单位收益的环境代价对比 |
3.3.6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情景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生产力、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4.2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的环境代价和减肥潜力 |
3.4.3 减排潜力 |
3.4.4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环境可持续系统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养分淋洗的室内模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情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4 计算方法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淋溶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形态氮淋溶量的影响 |
4.3.3 土柱NH_4~+-N、NO_3~-N垂直分布、氮素残留及硝化率 |
4.4 讨论 |
4.4.1 不同肥料形态对紫色土氮素淋洗损失的影响 |
4.4.2 不同肥料形态对土壤氮素残留及硝化率的影响 |
4.4.3 不同新型肥料的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田间验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和实施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产量的影响 |
5.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7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8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玉米施肥过程产生的环境代价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4)种植模式对南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公式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种植模式中作物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差异 |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4 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 |
2.5 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率 |
2.6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 |
3 讨论 |
4 结论 |
(5)品种搭配对湖北省玉米–晚稻复种产量及资源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及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1.5 相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搭配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
2.2 作物生长期气象条件 |
2.3 品种搭配对玉米–晚稻复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2.4 季间积温分配比及积温利用率与周年产量的关系 |
2.5 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生产效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6)长江中游区域不同稻田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碳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列表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
1.2.1 稻田CH_4排放 |
1.2.2 稻田N_2O排放 |
1.3.不同种植系统的碳足迹 |
1.3.1 碳足迹的定义 |
1.3.2 农业碳足迹 |
1.3.3 不同种植系统对农业碳足迹的影响 |
1.4.水稻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 |
1.5.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研究区域概况 |
2.2.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3.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农资投入 |
2.3.2.土壤有机碳固定 |
2.3.3.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4.产量测定 |
2.3.5.温室气体采集与测定 |
2.3.6.碳足迹计算 |
2.3.7.系统固碳能力计算 |
2.4.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下油菜和水稻以及周年产量 |
3.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农资投入 |
3.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 |
3.3.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各生长季和周年CH4排放 |
3.3.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各生长季和周年N2O排放 |
3.4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碳足迹 |
3.4.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油菜生产碳足迹 |
3.4.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水稻生产碳足迹 |
3.4.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周年生产碳足迹 |
3.5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 |
3.5.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油菜和水稻植株各组分含碳量 |
3.5.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油菜季固碳能力 |
3.5.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水稻季固碳能力 |
3.5.4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周年固碳能力 |
4 讨论 |
4.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CH4排放的影响 |
4.1.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N2O排放的影响 |
4.1.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周年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4.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碳足迹的影响 |
4.2.1 油菜和水稻对碳足迹的影响 |
4.2.2 农资投入对碳足迹的影响 |
4.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固碳能力的影响 |
4.4 研究的创新点、问题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
4.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4.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3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upplemental table1:本研究的农资投入调查问卷数据 |
致谢 |
(7)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种植模式概况 |
1.1.1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模式 |
1.1.2 长江中下游主要稻田种植模式 |
1.2 活性氮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1.2.1 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 |
1.2.2 水体富营养化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
1.2.3 酸雨与土壤酸化 |
1.3 农田田活性氮排放途径 |
1.3.1 N_2O排放与氨挥发 |
1.3.2 氮径流 |
1.3.3 氮淋溶 |
1.4 农田活性氮排放的影响因素 |
1.4.1 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影响 |
1.4.2 田间管理措施的影响 |
1.4.3 不同种植模式的影响 |
1.5 DNDC模型应用于农田活性氮的研究进展 |
1.5.1 DNDC模型的建立 |
1.5.2 DNDC模型在农田活性氮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DNDC模型与验证 |
2.2.2 敏感性分析 |
2.3 数据来源 |
2.3.1 种植模式水稻当量产量 |
2.3.2 活性氮排放强度 |
2.3.3 氮肥偏生产力 |
2.3.4 DNDC区域模拟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面积、产量和施氮量变化 |
3.1.1 种植面积变化 |
3.1.2 单位面积水稻当量产量变化 |
3.1.3 单位面积施氮量变化 |
3.1.4 氮肥偏生产力 |
3.2 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 |
3.2.1 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总活性氮排放及其组成 |
3.2.2 各稻田种植模式总活性氮排放 |
3.2.3 各稻田种植模式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 |
3.2.4 各稻田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强度 |
3.3 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的因素 |
3.3.1 稻麦模式 |
3.3.2 稻油模式 |
3.3.3 双季稻模式 |
3.3.4 中稻休耕模式 |
3.3.5 稻稻油模式 |
4 讨论 |
4.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总体情况分析 |
4.2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总排放量 |
4.3 不同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量和年际变化趋势 |
4.4 影响不同种植模式水稻当量产量和活性氮排放的因素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方案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9)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部分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
1.2.1.1 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发展历程 |
1.2.1.2 生产方式对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的影响 |
1.2.1.3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的影响 |
1.2.2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探索 |
1.2.2.1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
1.2.2.2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土壤特性 |
1.2.2.3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 |
2.3.2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 |
2.3.3 夏玉米-冬油菜种植模式 |
2.3.4 双季稻种植模式 |
2.3.5 中稻-冬油菜种植模式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气象指标 |
2.4.2 生育进程 |
2.4.3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叶面积测定 |
2.4.4 测产及考种 |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6 温室气体的采集与计算 |
2.5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特性及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的分析 |
2.5.1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特性的分析 |
2.5.2 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分析 |
2.6 经济效益的计算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构成 |
3.1.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
3.1.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玉米产量构成 |
3.1.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水稻产量构成 |
3.1.4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油菜产量构成 |
3.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形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生育期差异 |
3.2.2 不同种植模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 |
3.2.3 不同种植模式干物质积累 |
3.2.4 不同种植模式叶面积指数 |
3.2.5 不同种植模式花后光合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
3.3 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2018 年) |
3.3.1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容重的变化 |
3.3.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3.4 不同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2018 年) |
3.4.1 不同种植模式N_2O排放 |
3.4.2 不同种植模式CH_4排放 |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比较 |
3.5 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 |
3.5.1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生产效率及周年利用率 |
3.5.2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生产效率及周年利用率 |
3.5.3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 |
3.5.4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 |
4 讨论 |
4.1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产量与产量形成分析 |
4.2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对稻田气体排放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及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种植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种植模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3 多熟种植模式的光温水资源高效研究 |
1.2.4 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性能综合研究 |
1.2.5 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进展 |
1.3 研究切入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作物指标 |
2.4.2 资源利用指标 |
2.4.3 土壤指标 |
2.5 能值分析 |
2.5.1 评价原理和方法 |
2.5.2 能量计算 |
2.5.3 能值项目与指标体系 |
2.6 生态经济综合指标评价-AHP层次分析法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物质生产、能量积累及经济效益分析 |
3.1.1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产量、干物质和产能分析 |
3.1.2 不同种植模式的折产产量分析 |
3.1.3 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群体产量和产能分析 |
3.1.4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值、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
3.2 资源分配、利用及生产特征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 |
3.2.2 光资源分配率、生产效率及利用率 |
3.2.3 积温资源的分配及生产效率 |
3.2.4 降水资源的分配及生产效率 |
3.2.5 光、温、水气象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2.6 气象资源分配和作物物质生产的响应规律 |
3.3 能值理论和分析 |
3.3.1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分析 |
3.3.2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能值产出分析 |
3.3.3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能值指标汇分析 |
3.4 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标分析 |
3.4.1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
3.4.2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生态效益分析 |
3.4.3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社会效益分析 |
3.4.4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综合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能量生产和经济效益 |
4.1.1 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能量生产分析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值、成本与效益综合价值分析 |
4.2 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综合评价 |
4.2.1 气象资源的分配、生产及其综合效应的定量评价 |
4.2.2 气候资源的分配与作物协同响应机制 |
4.3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在能值理论上的优劣度 |
4.3.1 能值投入产出量、生产效率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 |
4.3.2 能值在不同生态系统的环境生态效益水平 |
4.3.3 能值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水平 |
4.4 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指标分析的评判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赣北地区双季稻田春玉米种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袁嘉欣,杨滨娟,胡启良,唐海鹰,李淑娟,黄国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07)
- [2]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D]. 许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D]. 武秋甫. 西南大学, 2021
- [4]种植模式对南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龚松玲,曹培,高珍珍,李成伟,刘章勇,朱波. 作物杂志, 2021(01)
- [5]品种搭配对湖北省玉米–晚稻复种产量及资源效率的影响[J]. 刘志辉,潘高峰,陈文,秦明广,曹凑贵,常昌龙,展茗. 作物学报, 2020(12)
- [6]长江中游区域不同稻田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碳足迹[D]. 邓志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长江中下游稻田主要种植模式活性氮排放及变化趋势[D]. 陶旭.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9]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D]. 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及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D]. 陈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