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脱落出血1例

静脉留置针脱落出血1例

一、静脉留置针脱落致出血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纪宸[1](2021)在《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附410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及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超声引导下经侧腰部途径行PCN治疗的41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1、分析超声引导下PCN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eldinger法(两步法)组和一步法组,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上述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有无差异;2、分析纳入病例中需长期带管患者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PCN手术成功率以PCN肾脏侧数为分母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以病例数为分母计算。结果:1、410例患者中,共447侧肾脏行超声引导下经侧腰部途径PCN治疗,单侧肾脏373例,双侧肾脏37例。441侧手术成功,总手术成功率98.7%(441/447);其中有积水和无积水肾脏分别为436侧和11侧,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9%(431/436)、90.9%(10/11)。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单侧),发生率为0.5%(2/410),其中肾周血肿(需输血)1例,肾周脓肿1例;轻微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4.4%(18/410),其中肉眼血尿(伴血凝块形成)7例,发热11例(2例为双肾造瘘,其余均为单侧);造瘘管相关并发症10例(均为单侧),发生率为2.4%(10/410),其中造瘘管堵塞4例,造瘘管脱落4例,造瘘管移位2例。上述所有患者带管期间均未出现因造瘘管受压导致的造瘘管折断、狭窄等引流受限情况,患者均可自行对穿刺点进行护理。2、超声引导下PCN采用两种方法,其中Seldinger法(两步法)穿刺322例358侧,穿刺成功318例354侧;一步法穿刺88例89侧,穿刺成功86例87侧。Seldinger法和一步法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9%(354/358)、97.8%(8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根据肾积水分级进行亚组分析,Seldinger法和一步法在重度肾积水时手术成功率相同且均为100%。在轻、中度肾积水中一步法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7%、94.7%,均低于Seldinger法(94.4%、9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0和0.245)。无积水肾造瘘均采用Seldinger法,手术成功率为90.9%(10/11)。3、本组病例中共45例患者(56侧肾)需长期留置肾造瘘管,上述患者于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行138次(共181侧肾)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造瘘管更换间隔时间21~530天,中位时间为119天,更换成功率为100%(181/1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PCN,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同时造瘘管位于侧腰部能够避免平卧时对造瘘管的挤压,便于患者对造口进行护理。2、虽然在轻~重度肾积水患者中Seldinger法与一步法手术成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但Seldinger法更加安全、可靠,无论肾盂扩张程度大小,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成功率。3、超声引导肾造瘘管更换安全、高效、并发症少,可顺利完成肾造瘘管的更换。

郑丽华[2](2018)在《血液净化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与防护策略》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并且实施相应的防护策略。方法:选取在我院血透室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常见的风险隐患,并且实施相应的防护策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82%(3/44),护理满意度为(92.17±10.67)分,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而积极分析常见的风险隐患,并采取针对性防护策略,可以有效减少风险隐患,显着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蔡云亮,潘春杰,王新,李安学,陈文[3](2014)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休克抢救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4例)、C组(22例)3组,其中A组行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行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比3组穿刺时间、出血量、静脉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B组穿刺时间均比C组短(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血量最多,A组出血量最少,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B组通畅率比A、C组低(P<0.05),A、C两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是休克抢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张金莲[4](2010)在《产程至24h应用静脉留置针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及产后24h的应用对降低产后出血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在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并保留至产后24h,对采用此方法前后产后出血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比分析。结果在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并保留至产后24h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并保留至产后24h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而提高产科质量,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

刘洪芬,陈周碧,刘建辉[5](2006)在《滤器置入加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观察滤器置入加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观察43例患者术后凝血象和肢体肿胀消退情况;对凝血功能异常和肢体肿胀消退不明显的患者早期进行临床干预。结果:临床干预后患肢肿胀消退不明显1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结论:滤器置入加手术治疗的观察和临床干预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王敏,刘俊霞,陶仁海[6](2004)在《静脉留置针脱落致出血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后用静脉留置针(BD-24号)输液。第2天20:00测体温40℃,给予安痛定2 mL,氟美松5 mg肌内注射。21:00输液完毕,当时值班护士发现留置针敷贴松开,重新更换敷贴后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250 mL加肝素钠100 mg)封管。23:00患者大汗淋漓,体温降至37.5℃、,嘱多饮水。凌晨1:00护士在巡视病房时看到患者正在熟睡,但床单有大片血迹,立即检查,发现留置针脱落,穿刺点仍在出血,即给予穿刺点按压止血。患者意识清楚,仍出汗,体温36℃,血压110/70 mm Hg。根据床单血迹范围估计出血量约100 mL,请示值班医

彭春晓,王红权[7](2021)在《一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3月24日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主要护理要点:针对发热和并发症的护理(低体温、休克);积极做好系统性损害的监测与并发症的防护,包括防止溶血加重及输血后并发症的预防;预防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防护;肾功能的监测、评估与并发症的预防;呼吸衰竭的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及用药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衰竭纠正,无溶血加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衰竭,多次复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正常,病情平稳出院。结论针对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情况进行系统性损害的监测与并发症的防护,准确的评估和观察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是降低系统性损害、并发症发生和护理成功的关键。

冯骄[8](2020)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与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评估利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对比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中央型或混合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别比较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PMT组:n=32)和导管接触溶栓(CDT组:n=72)的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从疗效性指标上来说,术后随访6-16月(中位数9月与10月),PMT组与CDT组的PTS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1.9%vs 33.3%,P=0.238),但是在术后6月、12月和16月的随访,PMT组的Villalta评分值均较CDT组低,分别为[3(2.25,4)vs 4(4,4.75),P<0.001]、[3(3,5)vs 4(4,5),P=0.002]、[4(3,5)vs4(4,6),P=0.014];术后经静脉造影评估两组患者的血栓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68%,100%)vs 70%(50%,100%),P=0.093],同样PMT组获得Ⅱ级及以上血栓清除等级与CDT组相当(90.6%vs 76.4%,P=0.089),但是PMT组的尿激酶使用剂量、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CDT组[4(3,19)万U vs 27(20,33)万U、0.78±0.08h vs 64.82±11.02h、7.91±2.115 vs 11.46±4.867d](all P<0.05),PMT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优于CDT组(P<0.05)。从安全性指标来说,两组患者的大出血和小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ll 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与CDT均为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安全的血栓清除策略,但在下肢症状缓解、尿激酶用量、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Villalta评分和手术耐受度多个疗效方面,PMT优于CDT,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王益夫[9](2020)在《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经小隐静脉入路、胫后静脉入路与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9月-2019年12月109例行CDT治疗的急性近端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置管溶栓不同入路将其分为A、B、C三组,经患侧小隐静脉切开置管36例为A组、经患侧胫后静脉切开置管46例为B组、经患侧腘静脉穿刺置管27例为C组,比较每组患者溶栓后疗效、溶栓后三组之间疗效差异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等。评价指标具体包括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肢大腿消肿率,静脉通畅度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溶栓总剂量、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对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不同组间的差异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每组溶栓前后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定性资料通过例数(构成比或率)来描述,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即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溶栓前后对比A组: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62±0.71)cm、(1.42±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分别为(9.36±2.64)分、(2.53±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77±0.60)cm、(1.35±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前后患肢静脉通畅度评分分别为(8.87±2.55)分、(2.43±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42±0.60)cm、(1.32±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分别为(9.52±2.17)分、(2.44±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治疗后,三个组的患肢肿胀程度和静脉通畅度都明显得到改善。2、三组间溶栓后对比ABC三组患者溶栓治疗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1.42±0.38)cm、(1.35±0.38)cm、(1.32±0.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1,P=0.548>0.05);三组患肢消肿率分别为(74.66±6.65)%、(76.2±8.39)%、(75.14±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9,P=0.672>0.05);三组溶栓后静脉通畅度评分分别为(2.53±1.72)分、(2.43±1.59)分、(2.44±2.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1,P=0.969>0.05);静脉通畅改善度分别为(73.08±17.75)%、(71.83±19.96)%、(73.78±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1,P=0.913>0.05);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6.44±13.63)min、(69.8±16.53)min、(54.3±9.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91,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11±15.85)ml、(32.35±11.76)ml、(8.15±3.44)ml,差异明显(F=45.91,P<0.05);三组溶栓时间分别为(6.39±1.02)天、(6.3 7±0.95)天、(6.33±1.3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1,P=0.979>0.05);三组溶栓尿激酶总剂量分别为(316.11±70.72)万单位、(308.91±77.67)万单位、(308.89±96.89)万单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6,P=0.908>0.05);住院总天数三组分别为(12.22±3.45)天、(13.04±2.76)天、(12.41±3.02)天,无明显差异(F=0808,P=0.448>0.05)。从上述结果看出,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C组小于A组和B组,A组B组间显着差异。3、三组术后并发症对比A组出现了 9例,发生率为25.0%;B组出现了 12例,发生率为26.1%;C组并发症有1例,发生率3.7%。C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和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5,P<0.05)。[结论]1、三种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均有显着疗效。2、经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更方便处理髂静脉病变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更多优点。但临床上仍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法。

韩新强[10](2017)在《流变力学血栓清除系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与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构成静脉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不同阶段的两部分。近年来VTE的发生率及致死率逐年升高,在全球范围内其已成为导致心肺血管疾病死亡的第3大原因,居于心肌梗死、脑卒中之后。另外,DVT后期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较大。临床治疗DVT的目标为预防血栓蔓延和致死性PE、减少PTS的发生。目前对于DVT的治疗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手段为抗凝治疗,抗凝对于DVT的蔓延和复发有良好的疗效,但抗凝不能迅速减轻血栓负荷与临床症状,据统计约40%的患者在DVT发生后的两年内会出现症状不同的PTS,其高发于髂股静脉血栓尤其伴有髂静脉狭窄的患者,严重者可出现反复发作的溃疡、静脉性跛行等。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血栓清除技术和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血栓清除方法包括: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等,各有其特点。近几年来,临床上关于以Angiojet为代表的流体力学机械血栓清除技术在DVT治疗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可取得较好的初期血管通畅率,但现有的证据仍不足以支持PMT或CDT哪个更有利于DVT的治疗,至今未能有一种评价做出最终的决定性论断。本研究目的是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基础上结合本中心的实际来评价PMT与CDT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就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予以探讨。左下肢DVT多数存在髂静脉狭窄,PMT术后对残存狭窄程度>50%的髂静脉需予以成形处理,如血栓清除率在90%以上,可同期或二期将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本研究拟探讨经不同静脉入路行PMT并多介入模式联合在左下肢DVT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利弊。应用流变力学血栓清除系统Angiojet行PMT过程中因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研究拟探讨PMT术后血红蛋白尿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第一部分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1例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按患者自身选择分为PMT组(A组,n=34)和CDT组(B组,n=37)。所有患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静脉内血栓声像,介入术中DSA造影明确血栓范围,均予以下腔静脉滤器植入。A组患者中7例行术中尿激酶喷注(0.9%氯化钠100ml +尿激酶25万U)溶栓。所有患者术后经患肢足背静脉或留置导管鞘行尿激酶溶栓治疗(0.9%氯化钠60ml+尿激酶25万U、60min微量泵泵入、一日两次)1~3天。B组将CDT导管置入血栓内,术后经导管行脉冲手动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0.9%氯化钠50ml+尿激酶25万U,10 min手动脉冲推入)5~7天。隔天复查造影,根据DSA造影评价血栓清除率,如血栓清除率达到90%以上、髂静脉残存狭窄大于50%以上则予以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成形治疗,同期或半月内将滤器取出。患者出院后至少第1、3、6、12月返院复查下肢静脉多普勒彩超,1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或电话联系患者约定时间随访。出院后口服抗凝药物至少半年,服用抗凝药物期间每个月返院复查。行支架植入患者同时口服拜阿司匹灵至少一年。结果1.A组3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MT治疗,血栓清除率达Ⅲ级标准23例,Ⅱ级9例,Ⅰ级2例。26例患者行狭窄髂静脉PTA治疗,其中22例行支架植入。27例患肢术后肿胀症状明显缓解,7例患肢轻度肿胀。1例髂静脉重度狭窄未行PTA成形,3天后患肢水肿加重,DSA造影见髂静脉完全闭塞。1例髂静脉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5天后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髂静脉轻度狭窄,服用华法林抗凝未达标,随访6个月时肿胀复发,髂股静脉内血栓形成,予以溶栓+狭窄髂静脉支架植入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病变血管管腔内血栓复发。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71±3.66)个月。随访期内患肢无肿胀者22例,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者11例,严重肿胀者1例。2.B组患者血栓清除率达Ⅲ级标准18例,Ⅱ级13例,Ⅰ级6例。16例患者行狭窄髂静脉PTA及支架植入治疗。23例患肢术后肿胀症状明显缓解,14例患肢轻度肿胀。3例髂静脉狭窄程度50%以上未行成形治疗者,2周内复查造影见狭窄处静脉已完全闭塞。6例患者随访期内肿胀复发,其中2例行狭窄髂静脉支架植入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病变血管管腔血栓复发。随访时间(15.05±3.10)个月。随访期患肢无肿胀者17例,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者16例,严重肿胀者4例。3.两组患者血栓清除率[(87.09±19.00)%vs(74.77±24.30)%]及术后患肢消肿率[大腿段:(74.14±15.15)%vs(63.58±17.75)%、小腿段:(67.87±17.19)%vs(50.69±24.69)%]相比,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均小于0.05)。两组末次随访时 Villalta PTS 评分分别为:(4.62±2.02)、(7.32±2.63),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3例患者放弃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其余患者术后均顺利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滤器取出时间为术后3~14天,平均(9.25±2.78)天;A组滤器在体内存留时间明显短于B组[(7.65±3.26)天 vs(10.54±1.77)天,P<0.001]。A组尿激酶用量(25~170)万U,平均(94.56±46.19)万U;溶栓时间(1~3)天,平均(1.97±0.83)天。B组尿激酶用量(225~250)万U,均(283.78±42.17)万 U;溶栓时间(5~7)天,平均(5.86±0.82)天。A 组尿激酶用量及溶栓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住院时间(4~15)天,平均(8.85±3.13)天;B组患者住院时间(9~15)天,平均(12.43± 1.74)。A组住院总体费用约(5.5~10.0)万元,平均(8.83±1.53)万元;B组住院总体费用约(3.3~7.8)万元,平均(5.89±1.75)万元。A组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但总体花费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大的出血、死亡、严重的PE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1.无论CDT还是PMT对于新鲜血栓的清除能力较强,因此尽可能选择14天以内的急性期血栓,但初期的疗效来看,PMT明显优于CDT;2.对于行CDT或PMT治疗并且行PTA成形后残存髂静脉狭窄仍大于50%者,应一期或同次住院二期行支架植入治疗,虽然一次花费较高,但总体花费会降低;3.Angiojet流变力学血栓清除联合CDT或局部溶栓较单纯PMT血栓清除效率更高。4.Angiojet流变力学血栓清除系统在急性DVT治疗中可明显缩短药物溶栓时间、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及总体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第二部分不同静脉入路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Angiojet吸栓系统联合多介入模式经不同静脉入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及利弊。方法总结分析28例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PMT)联合多介入模式治疗的DV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经股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三种入路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0例患者经胫前静脉、12例经腘静脉、6例经健侧股静脉均成功实施PMT治疗。三种静脉入路在血栓清除率(χ2=0.253,P=0.881)、患肢消肿率(大腿段相比χ2=2.406,P=0.300;小腿段相比χ2=0.757,P=0.685)、并发症方面(χ2=2.000,P=0.368)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的患健肢周径差与各自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入路方式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有明显差异[(11.00±3.52)vs(9.75±2.60)vs(6.00±0.94),χ2=10.213、P=0.001],经胫前静脉入路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种入路。结论通过三种静脉入路行PMT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血栓清除效率,多介入模式联合可缩短总体治疗时间,三种入路方式各有其特点,应根据病例特点个体化选择合适的静脉入路。第三部分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后血红蛋白尿的相关问题探讨目的探讨应用Angiojet进行机械血栓清术后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分析接受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肉眼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为A组,其余未出现血红蛋白尿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抽吸时间、血栓负荷量的差异。结果30例研究对象中18例出现血红蛋白尿,发生率为60.00%(18/30)。A组与B组术中抽吸时间[(325.22±113.98)svs(308.92±104.89)s,t=0.396,P=0.695]、血栓负荷量(χ2=0.023,P=0.8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无肾功能损害出现。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后出现血红蛋白尿由多种因素所致,术中采取合理控制抽吸时间、围手术期积极对症处理,可降低血红蛋白尿的发生。

二、静脉留置针脱落致出血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留置针脱落致出血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附41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操作前准备
        2.2.1 患者准备
        2.2.2 穿刺设备和器械
    2.3 操作方法
    2.4 术后管理
    2.5 超声引导下造瘘管更换
    2.6 PCN手术成功判定标准及并发症分类标准
    2.7 肾积水超声分级
    2.8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PCN手术成功率
    3.3 PCN手术并发症情况
    3.4 Seldinger法组和一步法组手术成功率的比较
    3.5 PCN术后患者造瘘管更换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PCN手术适应证分布
        4.1.1 单纯引流
        4.1.2 尿流改道
    4.2 穿刺体位
    4.3 PCN手术成功率
    4.4 Seldinger法组和一步法组手术成功率的比较
    4.5 PCN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4.5.1 出血
        4.5.2 感染
        4.5.3 周围脏器损伤
        4.5.4 造瘘管堵塞、移位和脱落
    4.6 超声引导下造瘘管更换
    4.7 研究不足
第5章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同方式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血液净化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与防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5)滤器置入加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结果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2.2 术前准备
    2.3 溶栓治疗与制动
    2.3 术后护理干预
3 讨论

(8)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与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
    1.2 围手术期资料
        1.2.1 入院相关检查及基础治疗
        1.2.2 手术
        1.2.3 术后处置及随访
    1.3 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1.3.1 疗效指标
        1.3.2 安全性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
    2.2 疗效指标
        2.2.1 比较PMT组与CDT组的PTS发生率
        2.2.2 比较PMT组与CDT组的血栓清除率
        2.2.3 比较PMT组与CDT组的其他疗效指标
    2.3 安全性相关评价指标
    2.4 事后PTS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一般概述
    3.2 疗效指标的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的分析
    3.4 PTS的危险因素分析
    3.5 PE的预防
    3.6 狭窄髂股静脉的治疗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分类
        1 流变仪血栓清除装置
        1.1 工作原理及优势
        1.2 Angiojet的临床价值
        1.3 Angiojet装置并发症
        2 旋转型血栓清除系统
        2.1 工作原理及优势
        2.2 Rotarex和 Aspirex血栓清除系统的临床价值
        2.3 Rotarex和 Aspirex血栓清除系统并发症
        3 超声加速型溶栓设备(ultrasound assisted thrombolysis,UAT)
        3.1 工作原理及优势
        3.2 UAT的临床价值
        3.3 UAT设备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流变力学血栓清除系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附图及附表
    7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静脉入路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附图及附表
    7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后血红蛋白尿的相关问题探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附图与附表
    7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四、静脉留置针脱落致出血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侧腰部途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附410例报告)[D]. 王纪宸. 山东大学, 2021(12)
  • [2]血液净化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与防护策略[J]. 郑丽华. 健康之路, 2018(07)
  • [3]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应用[J]. 蔡云亮,潘春杰,王新,李安学,陈文.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03)
  • [4]产程至24h应用静脉留置针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 张金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07)
  • [5]滤器置入加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 刘洪芬,陈周碧,刘建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6(05)
  • [6]静脉留置针脱落致出血1例[J]. 王敏,刘俊霞,陶仁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4(S1)
  • [7]一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 彭春晓,王红权.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20)
  • [8]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与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D]. 冯骄.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9]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D]. 王益夫.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流变力学血栓清除系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D]. 韩新强. 山东大学, 2017(03)

标签:;  ;  ;  

静脉留置针脱落出血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