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郑先常[1](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王琨[2](2021)在《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开放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素质教育在向着开放式教育理念发展,以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导。同样,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小学建筑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课堂的同时,校园应该提供更多弹性的、开放的课外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爱好与个性化的自由发展,来激发培养孩子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而粗放式大发展下的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形态和组织单一、乏味、封闭,难以满足于新的教育理念发展及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教育走向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室之外的公共空间中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活动与交流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上述思考,笔者以云南省文山市民族小学校项目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国内外不同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影响的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小学公共空间的设计发展概况,发现素质教育理念在逐步向着国外开放式教育模式发展,学校公共空间设计在向着开放化、人性化、复合化发展;之后通过对当下新型优秀小学案例的分析、图解、转译,从校园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专业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的开放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节点设计三个层面,总结归纳出国内优秀小学公共空间的新颖设计手法及原则;最后基于新型校园公共空间开放设计的手法与原则,以及云南地域元素、文山当地民俗文化、气候等因素的调研分析,综合考虑学校设计的外部条件,融入云南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为文山市打造一个开放、舒适、安全、绿色、传承的新时代民族小学,以提升云南文山地区教育短板、促进新型教育理念的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设计提供实践参考。本文详细阐述了云南文山市民族小学项目的前期研究与规划,并依据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校园规划布局、综合教学楼及风雨操场设计的详细过程。同时,针对传统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单调、乏味、封闭等问题,对文山小学公共空间开放设计进行专项分析研究,为今后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谭佳智[3](2021)在《知识图谱视域下国内体育课程研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CNKI平台中1992-2019年期间收录的北大核心、SCI、CSSCI、CSCD类体育课程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1992-2019年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借助Citespace5.5R2(32-bit)软件对体育课程文献进行数据处理,提取文献主体、科研主体等信息,分析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热点等,探寻体育课程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及研究经验。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体育课程研究领域在1992-2019年的27年间科研文献的积累呈现出周期性的发展特点。体育课程课题性文献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等国家性课题。在期刊来源方面主要以专业性高校为主的学报式期刊为主要刊载平台,科研方法上以传统普遍式的科研方法为主,但新兴的科研方法也开始渗透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科研方法体系。2.我国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最大的稳定团队是以季浏、王健、董翠香、黄汉升等学者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也是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科研文献产量的主力军,且高产作者的群体数量不断增加,但多数体育课程研究者的合作较为分散。3.我国体育课程科研机构主力较集中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其机构合作性具有较小区域集中、大区域较为分散的特点。4.国内1992-2019年间体育课程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着“学校体育、体育教学、高校、改革、教学模式等主题词展开。5.国内体育课程领域研究趋势主要围绕着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新体育课程、课程体系、立德树人等关键词展开。6.为了促进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发展,建议提高对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文献规范性和科研力度,提升合作意识,形成优势互补,以创新思维、实践精神,增强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可探索性。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陈琼[5](2020)在《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国陆续建成一批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入学至高中三年级毕业),它极大地优化了教育布局、整合了教育资源、加强了教育衔接,并促进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和一贯制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作为该背景下出现的新类型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校园建设方面的研究还略显薄弱。对其深入研究能够使学校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而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相较于其他普通独立中小学来说,其建设规模普遍更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加大,教学理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建设同时满足6-18岁学生需求的学习空间,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是本文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结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检索、项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原则及其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结合2018年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部分-试行)》(以下简称《新标准》),研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标准,定量分析了校园规划诸多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设计的思路,科学地得出诸如空间、布局、功能、流线、形式等方面的针对性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此类学校的校园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赵林林[6](2020)在《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阶段开展与实施“体育超市”的有效路径,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技能的提升,通过对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试点年级一学年以来的实施运行,运用文献、深访、问卷、质性和体育效果的研究方法,认为“体育超市”的有效开展需要密切结合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合理的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开设体育项目,使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高,技能掌握快,能力提升迅速。“体育超市”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促进教师不断参加学习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更好的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外“体育超市”的文献进行研究,对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实施环境、实施路径、实施效果和实施难点予以分析,整理出了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管理框架结构与流程结构。通过对济南市中小学校“体育超市”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体育超市”在中小学校中的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场地与师资是阻碍“体育超市”开展的最主要难题。通过对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试点年级“体育超市”的开展成效为案例进行研究,为更多中小学校“体育超市”有效开展提供借鉴。学生通过以购物者体验为前提的学生体育课程感受提升、以满足学生基本身体需要为目标的课程产品设计、以回头客高低为满意度的学生评教评价体系、以校级以上比赛优异成绩为标准的学校考核体系为维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需要完善的不足,以便为我国中小学校更好的开展“体育超市”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学校“体育超市”的实施框架由顾客、资产、人员、商品和财务五部分组成,其中资产和人员是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五部分相互关联,缺一不可。2.中小学校“体育超市”的流程是首先开课调研,随后是“项目”的推销与抢购以及学生自主选课,最后是“体育超市”的考核、分析、评价、调研与改进。3.中小学校“体育超市”实施的效果研究表明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育课程感受,满足学生基本课程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4.中小学校“体育超市”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它的课程优势是实现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满足学生对项目的需求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5.中小学校的场地、项目师资是影响中小学校“体育超市”开展的最主要因素。
康灿[7](2020)在《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整合已成为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教学”、“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等便应运而生,以短小、精趣、活现、深透的短视频为特征的微课正好契合了微时代下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特别是基于微课支撑下发展起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即“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喜爱和青睐,微课案例设计与制作已成为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项新技能,是衡量和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日常学习时间中,微课案例不仅能够让中小学生随时随地点播进行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而且也渐渐改变着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其优势凸显,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发展潜力与现实指导意义重大深远。本研究选取“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视频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微课”支持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优势的基础上,给出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路径,并对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制作和应用等环节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与建议,最后对其发展态势做出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优势:能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规范动作技术标准、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点播学习、为学生在课内提供更多学练时间、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案例编写素材。(2)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创新人才”、“教育信息技术化”为创编设计理念,坚持以“科学性、创造性、典型性、趣味性、可行性、时效性、安全性”为基本原则,按照“搜集案例素材、运用案例研究法、明确案例设计要素与要求、选择案例评价标准”等基本步骤,达到创编出更多“操作简便、实效性强、故事情节各异的具有时代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为基本目标的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3)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录制和应用:通过6步设计(选取课程知识点、准备教学素材、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选定制作方式、片头片尾设计)、5步制作流程(选择信息表达方式、拍摄制作、编辑、合成输出、加工完善)、4种拍摄录制方法(手机拍摄型、手写板型、自由拍摄型、PPT制作型)完成微课教学案例,重点在3方面(教师案例教授、学生案例学练、师生案例教学反思)进行应用。(4)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更趋于专业化、实操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发展;更加重视微课教学案例应用效果评价,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微视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了体育学习;本土化的体育微课案例创编与应用将成为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智慧化教学将成为教育界变革的新常态,智慧化学习将引领学习化社会新时尚。
才新彬[8](2020)在《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是将观光旅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旅行中开拓视野、亲身体验,实现更好教学效果的一种独特方式,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办公厅在2013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并将逐步推行。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我国初步确立了208个特色研学旅行基地。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度契合教育事业的时代发展要求。将研学旅行融入到小学教育当中,能够提升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有效途径。小学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可以发挥二者自身的实践属性,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将成为提升小学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小学体育研学旅行的开展要避免盲目性,拒绝形式化,就要求应具备科学系统的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本文以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具有健身性与社会性、竞赛性与娱乐性、拓展性与实践性以及生成性与教育性多方面价值属性,其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夯实知识储备、强化实践本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建立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指标体系,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以及59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由体育研学旅行简介、体育研学旅行说明、体育研学旅行目标、体育研学准备及安排、体育研学内容设计思路、体育研学纪律要求、体育研学成果展示以及体育研学应急预案构成。(3)建立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多维实施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体育研学师资保障、体育研学资金保障以及体育研学课程化保障。(4)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应体现科学性,重视活动后期总结,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多启示;体现课程性,根据地域特征、家长意见积极将体育研学旅行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体现教育性,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其自理能力和个人核心素养;体现体验性,通过体育研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魏之睆[9](2020)在《体育中考改革背景下“快易网球”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为完善学校体育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以校园足球为蓝本实践证明了是行得通、走得实的学校体育改革路径,将逐步推广到校园网球等项目上。并且要探索体育课分数与语数外同分值记入中高考成绩中,实际上提高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地位,从而对本次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和中考体育提供了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逐渐丰富与体育中考改革正朝着中考体育项目逐年增多、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占中考总成绩的比重逐年增大的趋势发展。分析网球运动进入体育中考后造成的影响,体育中考内容逐渐广泛丰富,对学生参加考试的方面来看,中考体育趋于公平化,体育考试占总成绩比重上升,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量会加大,这些都极大提高了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从而影响体育这一课程在学校、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心中的地位,从而调动受影响群体对体育的关注度、投入度。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本文以研究网球运动将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以及中考体育中产生的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教育政策改革对网球落实到中考体育项目中的影响为目的。对网球运动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以及中考体育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发现在中考体育改革背景下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校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网球运动将面临诸多难题,在调研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给与解决方法帮助网球运动顺利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和体育中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球运动开展情况和网球进入体育中考的动力因素及阻力因素以及“快易网球”模式对比标准网球更适用于中小学网球运动开展等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已完成或正在完成校园足球建设,短时间内很难有经济实力或空间去开展校园网球。“快易网球”模式更适用于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球运动的开展以及校园网球短期发展必然要借助社会组织力量。二是校园网球教学时长和训练周期不足,对于需要较长学习周期和学习时长的网球项目来说,不利于中小学学生真正掌握和提高以技术主导型为主的网球运动。三是校园网球教学模式要从过去只在校园内进行按班级分成上大班课,课上只注重技术教学和学生有没有达到练习强度,缺少了对学生接受网球技术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应当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练习的成果划分不同层次网球学习班。四是需要加大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对中小学网球师资建设力度与加快中小学网球场地的建设和经费的投入,增加网球相关器材的引进。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本文给出了对比分析及提高和改善的建议:网球运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课堂是新事物,教学目标设置当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中小学生运动学习兴趣,落实网球运动列入体育中考,为网球正式成为中考选考项目前做好相应工作中小学校园网球教学环境的构建,为保障中小学校园网球运动的持续协调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专项拨款与社会团体力量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了更好构建中小学网球运动的整体发展,一定要让中小学网球走出校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学习网球运动将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苏笑悦[10](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二、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2)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鉴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鉴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现代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
2.1 国外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演变与开放式教育 |
2.1.1 国外现代小学公共空间的演变 |
2.1.2 国外开放式教育理念及内涵 |
2.2 我国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
2.2.1 我国素质教育的缘起 |
2.2.2 适应素质教育的我国小学公共空间演变 |
2.3 开放式教育理念对我国小学建筑设计的影响 |
2.3.1 素质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比较 |
2.3.2 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与局限性 |
2.3.3 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学校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
3.1 小学校舍布局现状及对公共空间的影响(规划层面) |
3.1.1 我国校舍形态 |
3.1.2 小学空间布局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
3.1.3 教学楼功能组织形式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
3.2 专业教室及公共教学空间开放设计(建筑层面) |
3.2.1 专业教室的开放设计 |
3.2.2 公共教学用房的开放设计 |
3.3 新型小学公共空间节点设计分析(节点层面) |
3.3.1 廊道空间 |
3.3.2 厅空间 |
3.3.3 垂直交通空间 |
3.3.4 室外庭院空间 |
3.3.5 灰空间 |
3.4 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
3.4.1 整体性原则 |
3.4.2 开放性原则 |
3.4.3 功能复合性原则 |
3.4.4 安全舒适性原则 |
3.4.5 绿色生态性原则 |
3.4.6 文化传承性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理念下小学设计——云南文山市民族小学设计 |
4.1 云南地域性表征 |
4.1.1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 |
4.1.2 传统民居街巷空间特征 |
4.2 项目前期研究 |
4.2.1 项目背景 |
4.2.2 项目区位分析 |
4.2.3 项目基地分析 |
4.3 文山小学规划设计 |
4.3.1 小学建设目标 |
4.3.2 开放设计理念 |
4.3.3 校园规划布局设计构想 |
4.3.4 综合教学楼开放设计构想 |
4.3.5 建筑体量生成 |
4.3.6 规划总图及成果分析 |
4.4 综合教学楼设计 |
4.4.1 多层次的功能布局 |
4.4.2 高效的流线组织 |
4.4.3 开放公共空间组织设计 |
4.4.4 建筑地域化表达 |
4.4.5 教室空间布局 |
4.4.6 校园生态设计策略 |
4.4.7 平、立、剖面设计 |
4.5 风雨操场设计 |
4.5.1 平面设计 |
4.5.2 立面设计 |
4.5.3 功能布局 |
4.5.4 结构分析 |
4.5.5 剖面设计 |
4.6 开放理念下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
4.6.1 开放共享廊空间设计 |
4.6.2 绿色生态的庭院设计 |
4.6.3 多层次的“灰空间”设计 |
4.6.4 形式多样的楼梯设计 |
4.7 建筑材料及构造节点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价值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优秀中小学案例整理一览表 |
附录B 项目任务书 |
附录C 设计成果及图纸 |
附录D 图片索引 |
附录E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知识图谱视域下国内体育课程研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国内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综述 |
1.4.3 国外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1.4.4 国内知识图谱可视化相关研究综述 |
1.4.5 国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综述 |
1.4.6 文献综述总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知识图谱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科研文献积累情况分析 |
3.1.1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年分布情况 |
3.1.2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基金分布 |
3.1.3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发文期刊统计 |
3.1.4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 |
3.2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作者情况分析 |
3.2.1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作者数量关系分析 |
3.2.2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高产作者情况分析 |
3.2.3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3.2.4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文献作者共现图谱分析 |
小结 |
3.3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科研机构情况分析 |
3.3.1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科研高产机构统计分析 |
3.3.2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科研高产机构共现图谱分析 |
3.4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热点及主题分析 |
3.4.1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主题分析 |
3.4.2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主题知识群构建及分析 |
3.5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前沿预测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产生 |
1.1.2 国内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3 相关理论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 |
2.1 办学模式 |
2.2 教育理念 |
2.2.1 “混龄教育” |
2.2.2 一贯制教育 |
2.2.3 全员育人导师制 |
2.2.4 整合教育资源 |
2.3 教学模式 |
2.3.1 课程体系安排 |
2.3.2 教学组织方式 |
2.4 教育教学对学校建设的影响 |
2.4.1 教育教学对学校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 |
2.4.2 良好的学校建设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 |
2.4.3 良好的学校建设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与建设标准 |
3.1 建设原则 |
3.1.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
3.1.2 促进教育资源整合的原则 |
3.1.3 推动校园集约化建设的原则 |
3.1.4 积极发挥校园文化作用的原则 |
3.1.5 推动绿色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建设标准 |
3.2.1 建设标准确定的科学性 |
3.2.2 《新标准》 |
3.2.3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标准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规划设计 |
4.1 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
4.1.1 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身体条件 |
4.1.2 提高建筑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
4.1.3 推动学校资源对外开放 |
4.1.4 满足校园安全设计要求 |
4.2 建设标准下的校园总体规划布局 |
4.2.1 建设标准对于建筑用地面积的规定 |
4.2.2 校园总体规划布局模式 |
4.3 校园规划应重视的几个主要问题 |
4.3.1 满足师生对于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的使用需求 |
4.3.2 保证各学部教学用房互不干扰并加强内在联系 |
4.3.3 强调生活服务用房的合理布局 |
4.3.4 促进体育运动设施的高效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筑设计 |
5.1 建筑主要特点 |
5.1.1 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空间尺度 |
5.1.2 独特而多样的空间联系 |
5.1.3 适应教育教学的建筑空间 |
5.1.4 整体统一且相互独立的建筑形象 |
5.2 教学用房 |
5.2.1 教学用房组合形式 |
5.2.2 独立教学用房设计 |
5.2.3 共用教学用房设计 |
5.3 办公用房 |
5.3.1 组成和类型 |
5.3.2 空间布局特点 |
5.4 体育建筑设施 |
5.4.1 风雨操场的多样化和集约化设计 |
5.4.2 运动场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
2.1.2 几个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共同发展方向 |
2.1.2.1 用学习领域的维度来划分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
2.1.2.2 重视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的内容 |
2.1.2.3 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弹性和选择性趋势,适应个别差异 |
2.1.2.4 重视终身体育的教育内容,加强体育与生活的联系 |
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2.1 我国普通高校对“体育超市”的研究 |
2.2.1.1 高校“体育超市”的初步设想 |
2.2.1.2 高校“体育超市”不同开展类型的研究 |
2.2.1.3 高校“体育超市”对具体项目开展的研究 |
2.2.1.4 高校“体育超市”对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5 高校“体育超市”对心理指标的研究 |
2.2.2 我国职业学校对“体育超市”的研究 |
2.2.3 我国中小学校对“体育超市”的研究 |
3.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4 质性研究法 |
3.5 行动研究法 |
3.6 案例研究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的环境分析 |
4.1.1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的政策背景分析 |
4.1.1.1 国家政策背景 |
4.1.1.2 山东省政策背景 |
4.1.1.3 济南市政策背景 |
4.1.2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的学校背景 |
4.1.2.1 学校领导的支持 |
4.1.2.2 体育教师的配合 |
4.1.2.3 后勤服务的保障 |
4.1.3 济南市中小学校开展“体育超市”的基本情况 |
4.2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的路径设计 |
4.2.1 “超市”建设理论基础 |
4.2.1.1 “超市”的管理框架结构 |
4.2.1.2 “超市”的顾客 |
4.2.1.3 “超市”的资产 |
4.2.1.4 “超市”的人员 |
4.2.1.5 “超市”的商品 |
4.2.1.6 “超市”的财务 |
4.2.2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建立 |
4.2.2.1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管理框架结构 |
4.2.2.2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顾客 |
4.2.2.3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资产 |
4.2.2.4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人员 |
4.2.2.5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商品 |
4.2.2.6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财务 |
4.2.3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实施流程 |
4.2.3.1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流程图 |
4.2.3.2 “体育超市”开课调研 |
4.2.3.3 “项目”推销与抢购 |
4.2.3.4 学生及家长网络自主选课 |
4.2.3.5 “体育超市”的延伸 |
4.2.3.6 期中考核与分析 |
4.2.3.7 期末考核与评价 |
4.2.3.8 期末调研与改进 |
4.3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实施效果分析 |
4.3.1 以购物者体验为前提的学生体育课程感受提升 |
4.3.2 以满足学生基本身体需要为目标的课程产品设计提升 |
4.3.3 以回头客高低为满意度的学生评教评价体系提升 |
4.3.4 以学生体质健康与比赛成绩为对比的学生成绩提升 |
4.3.5 “体育超市”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对比 |
4.3.5.1 “体育超市”与“普通体育课”的对比 |
4.3.5.2 “体育超市”与“体育选修课”的对比 |
4.3.5.3 “体育超市”与“体育俱乐部”的对比 |
4.4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难点分析与改进设想 |
4.4.1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难点分析 |
4.4.2 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的改进设想 |
5.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7)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现实依据 |
1.1.3 理论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微课、体育微课、体育微课教学案例 |
1.3.1.2 案例、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和体育微课案例教学法 |
1.3.2 国内外微课、案例教学研究现状 |
1.3.2.1 国外微课、案例教学研究的概况 |
1.3.2.2 国内微课、体育微课和案例教学研究简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案例分析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微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中的优势分析 |
3.1.1 能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 |
3.1.2 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
3.1.3 能够规范动作技术标准 |
3.1.4 便于学生随时进行学习 |
3.1.5 提供学生更多学练时间 |
3.1.6 丰富教学案例编写素材 |
3.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的理念、原则、目标、步骤 |
3.2.1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理念 |
3.2.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原则 |
3.2.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目标 |
3.2.4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创编设计基本步骤 |
3.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
3.3.1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 |
3.3.2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制作 |
3.3.3 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应用 |
3.4 未来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发展展望 |
3.4.1 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更趋于专业化、实操化 |
3.4.2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发展 |
3.4.3 更加重视微课教学案例应用效果评价,促进了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 |
3.4.4 微视化、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了体育学习 |
3.4.5 本土化的体育微课案例创编与应用将成为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 |
3.4.6 智慧化教学将成为教育界变革的新常态,智慧化学习将引领学习化社会新时尚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研学旅行 |
1.1.2 体育研学旅行 |
1.2 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 |
1.2.1 国外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 |
1.3 有关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 |
1.3.1 国外有关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 |
1.3.2 国内有关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 |
1.4 有关活动方案设计研究 |
1.4.1 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
1.4.2 小学体育活动方案设计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特尔菲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理论分析 |
3.1 研学旅行本身的教育价值剖析 |
3.1.1 拓宽视野,夯实学生知识纹理 |
3.1.2 增智启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
3.1.3 合学与行,强化学生实践本领 |
3.2 研学旅行与体育的内在关联 |
3.2.1 研学旅行与体育学科属性相同 |
3.2.2 研学旅行与体育学科的教育目标相同 |
3.3 体育研学旅行的特殊性特征 |
3.3.1 健身性与社会性 |
3.3.2 竞赛性与娱乐性 |
3.3.3 拓展性与实践性 |
3.3.4 生成性与教育性 |
3.4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
3.4.1 生活教育理论 |
3.4.2 建构主义理论 |
3.4.3 多元智能理论 |
3.4.4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4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的设计 |
4.1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的确立方法与过程 |
4.1.1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各指标的确定方法 |
4.1.2 特尔菲法专家咨询过程及结果 |
4.1.3 对所选指标的一致性检验(肯德尔和谐系数) |
4.1.4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指标权重的确立 |
4.2 小学体育研学方案各项指标分析 |
4.2.1 体育研学简介 |
4.2.2 体育研学说明 |
4.2.3 体育研学目标 |
4.2.4 研学准备及安排 |
4.2.5 体育研学内容设计思路 |
4.2.6 体育研学旅行纪律要求 |
4.2.7 体育研学旅行成果展示 |
4.2.8 体育研学应急预案 |
5 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实施保障 |
5.1 体育研学师资保障 |
5.2 体育研学资金保障 |
5.3 体育研学课程化保障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体育中考改革背景下“快易网球”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中小学体育考试模式研究现状 |
2.1.2 国外中小学网球运动开展情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我国体育中考发展现状 |
2.2.2 我国中小学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地考察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的前景与价值分析 |
4.2 中小学开展网球运动的有利因素分析 |
4.2.1 教育部门主动推动网球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 |
4.2.2 网球运动对中小学学生发展的益处 |
4.3 中小学开展网球运动的不利因素分析 |
4.3.1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校园网球运动发展落后 |
4.3.2 体育中考原有项目以及同网球一同列入体育中考项目对网球的冲击 |
4.4 网球运动主要以“快易网球”方式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 |
4.4.1 “快易网球”场地对比标准场地的优势 |
4.4.2 “快易网球”特点 |
4.5 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影响分析 |
4.5.1 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对初中生的影响 |
4.5.2 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的影响分析 |
4.5.3 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分析 |
4.5.4 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影响分析 |
4.6 网球运动适应体育中考改革发展对策 |
4.6.1 完善网球体育课程体系 |
4.6.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教师优势 |
4.7 假设体育中考的网球考试内容和考试内容练习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D]. 王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知识图谱视域下国内体育课程研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D]. 谭佳智.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陈琼.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6]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超市”实施路径研究[D]. 赵林林.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7]中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研究[D]. 康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D]. 才新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体育中考改革背景下“快易网球”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研究[D]. 魏之睆.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