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5,X,22p+男性综合征基因诊断1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红[1](2021)在《Bardet-Biedl综合征胎儿/引产儿的宫内表型及基因诊断》文中提出研究背景Bardet-Biedl 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纤毛病,影响多器官系统,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致残率和病死率高。BBS罕见,且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早期及产前诊断困难。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为BBS产前诊断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对BBS宫内表型的认识有限,在没有家族史的情况下,产前基因诊断罕见。因此,探索BBS的宫内表型、致病基因及变异谱对其产前及生后诊断、临床诊疗管理、家系遗传咨询及再生育指导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对具有“多指(趾)”及“肾脏增大/高回声/囊肿”表型的可疑BBS胎儿/引产儿病例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基因诊断,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参考;并通过文献复习对BBS宫内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加深临床对该综合征的认识,为BBS产前诊断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收集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遗传门诊就诊的可疑BBS胎儿/引产儿病例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致病基因,最后通过Sanger测序对候选致病基因变异进行验证,明确基因诊断。(2)文献复习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录的报道基因诊断为BBS胎儿/引产儿病例宫内表型的文献,并对病例临床资料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结果(1)24例病例中,11例拒绝/未能获取标本进行遗传学检测,13例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其中4例未检出致病/可能致病变异,4例检出BBS基因双等位基因变异,5例为其他遗传性疾病。对上述4例检出候选BBS致病变异的病例行Sanger测序验证:家系1胎儿BBS7基因检出c.718G>A(p.Gly240Ser)和c.497C>A(p.Ala166Asp)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胎儿父母;家系2引产儿BBS7基因检出 c.1002delT(p.Asn3351lefs*47)和 c.728G>A(p.Cys243Tyr)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引产儿父母;家系3引产儿为BBS2基因c.534+1G>T变异纯合子,引产儿父母为该变异杂合子;家系4引产儿BBS9基因检出c.127G>C(p.Gly43Arg)和c.636638delinsGG(p.Phe212Leufs*22)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引产儿母亲和父亲。结合临床,上述4例可疑BBS病例均诊断为BBS。(2)文献复习对67例BBS胎儿/引产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约85%(57/67)有多指(趾)畸形,94%(63/67)有肾脏异常,81%(54/67)合并多指(趾)畸形和肾脏异常。结论1、BBS宫内表型包括孕中晚期多指(趾)畸形以及肾脏增大/回声增强/囊肿;但其产前表型缺乏特异性,对于可疑病例需进一步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等基因检测明确诊断。2、至今仍有部分BBS患者基因改变未知,针对这部分患者需进一步研究探索以发现新的致病基因及位点。3、对于没有产前表型及BBS家族史的病例,需探索合适的产前/出生后筛查方式以早期明确诊断。
黄瑶[2](2021)在《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文中研究表明疠气,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中医病因学里重要组成部分。疠气作为中医温病病因的提出最早源自晋代葛洪(283-363)《肘后备急方》,后代医家也有所发挥,直至到十七世纪的明末时期,吴又可在《瘟疫论》里真正指出了疠气是脱离六淫邪气以外的另一种外感病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眼所观测不到的细小致病性物质,它的存在和气候、地域、时节都密切相关,正是它的传播导致了疾病的流行,这比十九世纪西方提出的传染病学说早了足足200多年,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难得,古人为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至今仍有深刻的理论及重要实践价值,但是迄今为止,关于疠气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流行本质是什么,相关研究少。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是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等,疫气不同,其导致的疫病也不相同,一气一病,每一种疫疠之气所导致的疫病,都有别于其他疫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变规律,搞清楚每一种疫疠之气的发病特点,分析其致病相关因素,探讨其病因病机,对于中医药在疫病的辨证治疗及“未病先防”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首次将中医疫病疠气研究与呼吸道病毒感染主动监测相结合,以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切入点,从传染特点、发病时间、发病地域、病因属性、症状体征、体质因素与传变规律、康复与复发特点、病毒微观定量与西医辨病等8个方面探讨中医疫疠之邪,以期丰富、完善呼吸道病毒感染疫病的中医辨证体系,为中医药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治防未病上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研究流感疠气的流行特点,本实验室依托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平台,开展流感样病例主动监测,随机抽检本地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5059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开展荧光PCR病原学检测、MDCK细胞病毒分离、分离毒株的HA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分析,得出本地区甲型流感HA基因进化特点、氨基酸分子变异特点,结果显示本地区流感流行优势毒株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每年优势毒株不尽相同;进化与变异分析显示,近几年分离到的新甲H1N1毒株以6B为主,只有两株为6C;H3N2以3C为主,2014年以后以3C.2a为主,同年分离的毒株序列并不完全在一个进化分支上,部分与疫苗株相隔较远;无论是新甲H1N1还是H3N2,在HA的抗原性及受体结合位点均出现了变异,提示病毒抗原性及毒性出现潜在变化。收集病例监测基本信息及同期气候、环境等资料,结合病原学监测数据,利用SPSS20.0建立数据库,发现流感疠气流行特点呈现明显的冬春季节性,与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PM10呈正相关,O3指数呈负相关。7-17岁学生为流感易感人群,主要症状以发热、咳嗽、恶寒、头痛为主,流感疠气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7-17岁学生,所处封闭教室环境,疠气易于聚集传播,是其易感原因。流感疠气流行受环境时节影响巨大,其主要病因为气温低,温差大,人体正气下降,寒邪入侵是主要诱因(H3N2兼有湿邪),此时疠气本身受环境的“寒”“风”“燥”及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PM10增多,造成疠气的活跃及传播范围变广,人体卫外功能下降,正气不足,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为研究病毒性肺炎疠气流行特点、病因属性、发病相关因素,本实验室于2017年1月-2020年7月开展常见呼吸道病毒病毒性肺炎主动监测,共随机抽检1109例住院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五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副流感III型病毒、人肠道病毒。我们发现病毒性肺炎全年都有检出,女性比男性占比高,年龄为0-6岁孩童高发,流行季节为冬季,主要症状为以鼻塞、咳嗽、恶寒、乏力、憋喘为主,其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此类病毒正常情况下感染机体只会诱发普通上呼吸道症状,甚至不发病,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因为机体本身正气不足,造成脏腑功能不足,外感疠气而发病,与疠气流行有一定关联,但不是主要原因。0-6岁幼儿为主要易感人群,正因为幼儿免疫力较低,体内正气不足,在幼托机构等聚集场所疠气聚集,容易交叉感染呼吸道病毒,易进展为肺炎。病毒性肺炎流行与PM2.5指数相关,病毒可以吸附在PM2.5颗粒,从而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飘散距离远,而易于传播。为探讨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流行特点、病因属性、发病相关因素,我们于2020年1月21日-3月3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主动监测筛查,共筛查8433份病例,发现3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23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4名为无症状感染者,横断面研究群体调查方法收集这37名感染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测数据、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出院时间、流行病史、血液指标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使用数字QuantStudioTM3D数字PCR芯片,建立一种更高灵敏度、准确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数字PCR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动追踪监测,与实时荧光PCR同步检测感染者的咽、肛、血液、尿液标本共计1190份,定位不同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藏身之处,及其排毒时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15日-2月11日,季节为冬季,节气为小寒、大寒、立春,六气为终之气与初之气,平均温度5.15±2.60℃,平均湿度80.7±8.59%,确诊病例中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重症仅为一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与咳嗽,占比均为91.3%,确诊病例湿邪症状身重肢倦,乏力胸闷的症状最多,占43.48%,37位感染者有7位在出院或隔离解除后又出现“复阳”乃至反复“复阳”特征,比例为18.92%,距发病99天,仍有病例咽拭子核酸检测为阳性,复阳反复次数最多达5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期追踪检测结果显示,发病初期采集呼吸道标本,尽量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发病中后期及恢复期,采集呼吸道标本及肛拭子标本双份标本。血液标本和尿液标本不适合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采样标本类型。建立的数字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性均优于现时使用的荧光PCR核酸检测方法,可以与现时荧光PCR方法相结合,提高病毒检出率,明确荧光PCR结果不明确标本的判定,减少样本的采样次数。流感病毒与病毒性肺炎,都具有流行季节性,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易感人群为幼童、学生,二者的发病均与正气有关,但流感的发病与疠气流行程度相关更大,而病毒性肺炎发病受正气影响更大。新型冠状肺炎暴发于冬季,寒冷高湿节气暴发,全民易感,病机特点为湿性疠气,初络即入肺,湿性泛滥致疫毒郁肺,其发病与正气相关不大。但病毒间歇性排毒造成的“复阳”,从中医角度,可归属于“差后病复”,“除毒务尽”、“扶助正气”、“改善体质”三大原则可以有效防止该现象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流行与温度、湿度、地域关系密切,病因属性以“湿、寒”为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这是温病学的经典理论。湿邪主要伤脾胃,这是已有理论的共识,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以寒湿为主,主要病位却在肺,疠气的性质虽以温热者居多,但也有属于寒性者,如寒疫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提出“湿疫病”,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多见,确诊患者治愈后多次复阳,为疫情防范增加了难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隐匿反复特点提高检测能力,时刻关注疠气之变化,从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入手,开展主动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能有效防控疫情。
罗伟[3](202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减数分裂基因突变筛查及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 EXO1、RAD51、PUM1基因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性及致病机制研究背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指女性于40岁之前发生卵巢功能衰退,以原发或继发性闭经伴血清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降低为主要临床特征。当今社会,女性生育年龄普遍推迟,PO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为1%-5%。POI女性除外生育力下降,还增加了其他慢性疾病风险,严重降低女性生活质量。POI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探寻新的致病基因和发病机制成为POI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类胚胎期,减数分裂进程与原始卵泡形成及发育密切相关,是决定女性卵巢储备及生育力的关键因素。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meiosisprophase Ⅰ),DNA发生程序性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是DSBs的主要修复途径。既往研究发现,减数分裂HR修复异常因造成小鼠卵母细胞凋亡增加而引起卵巢功能低下和不孕。近年来,随着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sequencing,WES)技术的发展,多个与POI相关的减数分裂HR基因被报道,如HFM1,STAG3,MSH5,MSH4,MCM8,MCM9及BRCA2等。由此可见,减数分裂同源重组相关基因是POI遗传学病因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探讨减数分裂同源重组相关基因在POI发病中的作用,并揭示致病机制。方法募集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50例原发性闭经POI患者,及200名年龄超过40岁、月经规律、卵巢功能无异常的健康女性。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平台对50例PA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以GRCh37(hg19)为参考序列,筛选候选致病突变。构建同源位点突变酵母菌株,检测突变酵母减数分裂核分裂进程及孢子存活率,筛选出导致酵母减数分裂进程异常的突变位点,再利用HEK293细胞进一步探究候选突变位点对细胞DNA损伤修复及HR效率的影响。在细胞中过表达目的基因,用依托泊苷(ETO)处理细胞,诱导DNA发生双链断裂损伤后给予一定的修复时间,检测DNA损伤标志物γH2AX蛋白水平,同时利用HR-GFP报告系统检测细胞HR效率。此外,针对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UM1,利用Sanger测序对196名继发性闭经的POI患者进行突变筛查,统计变异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与192名卵巢功能正常女性的变异携带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利用预测软件对不同类型突变进行有害性预测,进而探索PUM1基因突变与POI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闭经POI患者携带新发HR基因突变对50例原发性闭经POI患者进行WES,筛选出8个同源重组基因杂合突变:EXO1 p.Thr52Ser,EXO1 p.Gly223Asp,RAD51p.Glu68Gly,RMI1 p.Arg622Trp,MSH5 p.Arg422Cys,MSH2 p.Pro622A1a,MSH6 p.Met1184Lys 和 MLH1 p.Thr45Ala。2.EXO1 p.Thr52Ser影响酵母孢子存活率和细胞HR修复能力构建上述8个同源位点突变SK1酵母菌株,酵母实验发现,与野生型酵母相比,Exol p.Thr52Ser突变酵母孢子存活率极低,24h核分裂率下降20%,且Rpa和Rad51荧光信号点数显着下降,提示突变酵母DSBs断端修饰异常,导致减数分裂进程受阻,孢子存活率显着下降。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蛋白,结果显示,过表达突变EXO1蛋白的细胞γH2AX清除效率下降、同源重组效率下降,提示EXO1 p.Thr52Se影响了细胞DNA损伤的HR修复效率。3.RAD51 p.Glu68Gly突变蛋白细胞定位异常在HEK293细胞中分别过表达野生型RAD51-GFP和突变型RAD51 p.Glu68Gly-GFP质粒,发现野生型RAD51蛋白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而p.Glu68Gly突变蛋白仅在胞质内有表达,未见细胞核内信号。此外,与野生型RAD51相比,过表达突变型RAD51的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明显下降;同时,HR-GFP报告系统也表明RAD51 p.Glu68Gly突变可导致细胞HR效率降低。该结果提示,RAD51p.Glu68Gly突变可导致蛋白入核障碍,进而影响细胞DNA损伤的HR修复进程。4.PUM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本研究在196例继发性闭经POI患者中发现了 14个PUM1基因变异,包括7个新发突变和7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利用预测软件对splicing区突变、错义突变及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突变进行功能预测,均未发现可疑致病突变。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各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首次在散发POI患者中发现EXO1和RAD51致病突变位点,并阐明突变分别通过影响DSB断端修饰和抑制蛋白入核,阻碍HR过程,进一步证实了减数分裂HR基因在卵巢发育异常中的作用;同时发现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UM1不是中国汉族女性POI发病的主要原因,PUM1在POI发病中的作用有待在更大样本及不同种族的患者中开展进一步探究。第二章50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基因检测芯片突变筛查背景目前已知的POI候选致病基因有70余个,主要与性腺发育、DNA复制及损伤修复、卵泡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免疫及代谢相关,但仍有超过半数POI患者病因不明。随着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发展,利用基因芯片同时对多个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则显着提高了疾病的遗传学病因检测效率。自2015年开始,先后有多项研究利用基因检测芯片对POI患者进行候选基因检测,这意味着基因芯片有望成为POI遗传学病因诊断的新兴手段。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候选基因缺乏确凿的POI致病证据、突变筛查方法单一等不足。目的本研究拟利用自主设计的POI基因突变筛查芯片,对POI患者进行高通量突变筛查,以期发现新的致病突变或高频变异,拓展POI的致病突变谱,进一步充实POI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基于既往文献报道,本研究选择了 28个有明确研究证据的POI致病基因,组成基因检测芯片(panel),其中包括11个减数分裂相关基因(HFM1,MSH4,MSH5,SPIDR,SMC 1B,SYCE1,STAG3,MCM8,MCM9,NUP107,CSB-PGBD3),8个激素合成或受体相关基因(AMH,AMHR2,BMP15,BMPR2,FSHR,GDF9,PGRMC1,KHDRBS1)和9个卵巢高表达转录因子基因(FIGLA,FOXL2,NOBOX,NR5A1,POLR2C,SOHLH1,WTl,NANOS3,LHX8)。募集500例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的POI患者进行基因panel检测。在检出的变异中,筛选出非同义突变中的低频突变,参考ACMG分级,将所得突变分为三个等级:致病(pathogenic,P),包括无义突变、移码突变、距离外显子≤2个碱基的剪切位点突变;可疑致病(likely pathogenic,LP),包括metaSVM软件预测评级为“有害”,且CADD软件评分>3或DANN软件评分>0.95 的突变;剩余位点为意义不明(variation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突变。所筛得的突变均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对于携带复合杂合突变或多基因突变的患者,若可获得父母或家族其他成员DNA样本则进行家系分析。结果1.500例POI患者基因panel检测结果Panel分析结果显示:500例POI患者中,14.4%(72/500)携带P或LP突变,涉及19个候选基因,共61个突变,其中58个突变系首次在POI病例中报道,另有 3 个已知 POI 致病位点(NOBOXp.R355H,NR5A1 p.R313H,MSH5 p.R351G)。在19个基因中,有6个减数分裂相关基因(HFM1,SPIDR,SMC1B,MSH5,MSH4,CSB-PGBD3),6个转录因子基因(SOHLH1,POLR2C,FIGLA,NOBOX,NR5A1,FOXL2)和7个激素合成及激素受体相关基因(AMH,AMHR2,GDF9,BMP15,FSHR,BMPR2,PGRMC1)。其中,FOLX2 基因突变频率最高,共有16例突变携带者,且其中13例(2.60%)同时携带FOLX2 c.1045C>G(p.R349G)突变,其发生率显着高于该位点在千人基因组(0.08%)和ExAC东亚人群(0.24%)中的频率(p<0.05)。2.携带P/LP突变患者临床表型分析对单个和多个携带P/LP突变患者的初潮年龄、POI发病年龄及原发性闭经比例进行比较,发现与单基因突变携带者相比,多基因突变患者的初潮年龄更晚、POI发病年龄更早、原发性闭经比例更高。提示多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临床症状较单基因突变携带者更为严重。3.POI候选基因遗传模式分析既往研究认为NOBOX为显性致病基因,p.R355H杂合突变可导致高加索女性发生POI。在本研究中,患者POI-52和其同样患有POI的妹妹均携带NOBOX基因复合杂合突变p.L558fs和p.R355H,家系分析发现p.L558fs来自父亲,p.R355H来自母亲。由于携带p.R355H杂合突变的母亲卵巢功能正常,提示NOBOX的致病模式可能显性和隐性并存,且单一位点突变可能存在不完全外显效应。该发现拓展了NOBOX突变在POI中的致病机制。此外,本研究首次报道POI患者同时携带MSH4 p.M740fs和MSH5 p.R351G双基因杂合突变。在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过程中,MSH4-MSH5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双基因单倍剂量不足的累计效应可能导致二聚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减数分裂。该发现首次在POI中提出了MSH4和MSH5双基因杂合突变致病模式。结论本研究自主设计了 POI基因诊断芯片,对500例患者的突变检出率为14.4%;并发现了新的POI致病位点,证实了多基因累积效应会加重POI患者临床表型;提出了新的基因致病模式,丰富了 POI致病基因突变谱,为POI患者或POI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预测、诊断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疾病进展与转归: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背景POI临床表现异质性较高,疾病进展及转归特征不明。2008年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将POI分为隐匿期、生化异常期和临床异常期三个阶段。但目前关于POI的研究均为横截面研究,疾病分期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且隐匿期和生化异常期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临床上难以实现PO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POI前瞻性队列研究,追踪随访不同时期患者卵巢功能衰退过程,比较不同病因患者的疾病进展差异,以发现卵巢功能下降的演进规律、预警指标和干预节点,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方法招募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的患者,入组标准为年龄<40岁且基础FSH>15IU/L(至少两次且间隔时间超过1个月)。根据基础FSH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B 组:15IU/L<FSH≤25 IU/L,F 组:25IU/L<FSH≤40IU/L,R 组:FSH>40IU/L)。对纳入病例进行随访,每3-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期共3年。每次随访记录患者月经周期及特征变化,进行内分泌激素(FSH、LH、E2、P、PRL、T)、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hormone,AMH)、抑制素 B(inhibit B,INHB)、甲状腺功能、肝脏功能、血脂水平及卵巢超声等检查。在完成入组后对基线数据进行分析,待3年随访结束后分析随访结果。结果目前已完成随访对象的招募入组,共纳入553例患者,其中原发性闭经患者87例,继发性闭经患者230例,入组时未闭经患236例。1.病因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率为12.8%,医源性因素11.0%,自身免疫性因素占22.6%,54.1%患者病因不明;2.脂代谢指标分析:发现血清FSH水平(log FSH)与脂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但闭经患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显着高于未闭经患者;3.疾病进展随访情况:B组患者FSH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较明显,F组患者FSH水平波动幅度较大,R组患者FSH水平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约15%的亚临床期POI患者在2年内进展为临床期POI,而20%的临床期POI患者在两年内进展到POF阶段;4.妊娠情况随访:在2年随访期中共有12.4%的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其中自然妊娠和自卵IVF妊娠率为8.0%,供卵妊娠率为4.4%。结论本队列研究随访工作尚在进行中,目前随访数据发现早期POI患者FSH水平波动大,仍有自然妊娠或自卵IVF助孕成功概率,应注重这类患者的卵巢功能监测,适时生育指导。随着随访节点的增加和数据不断积累,有望更加清晰地描绘出POI疾病发展及转归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适时干预及远期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张文超[4](2020)在《两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一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目的:探讨一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患者家系发病机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WAS家系家庭成员病史。2.采集先证者及其表弟外周血进行实验室检查。3.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先证者及其母亲WAS蛋白(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WASp)表达。4.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先证者及表弟进行靶向测序,筛选致病基因,并对其父母及表弟父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5.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1.该WAS家系中先证者及表弟均为患儿,先证者反复感染伴严重湿疹,临床评分为4分,其表弟评分为5分;2.先证者及其表弟患有轻中度贫血,血常规计数均显示白细胞增高,血小板计数严重减少。免疫球蛋白检测中先证者的Ig G、Ig A和Ig M均减少,Ig E正常,表弟Ig G和Ig E增高,Ig A减低,Ig M正常。淋巴细胞检测中两人总T细胞均增高,CD19+/20+均减低,其中先证者CD3+和CD3-CD56+增高,CD3+CD4+和CD3+CD4+/CD3+CD8+正常,CD3+CD8+减低;表弟CD3+CD8+和CD3-CD56+正常,CD3+CD4+和CD3+CD4+/CD3+CD8+减低;3.先证者WASp表达量为3.8%,其母亲WASp表达量为72.8%,正常对照WASp表达量为96%,WB与FCM的结果相符;4.基因测序显示两位患儿均存在WAS基因外显子2上c.158T>C突变,导致氨基酸p.L53P改变,他们的母亲均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同时其表弟还在内含子2发生ivs2273+14C>T突变;5.对突变基因进行突变致病性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突变均可能具有致病性。结论:1.WAS基因c.158T>C错义突变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2.WASp表达减少甚至缺如导致先证者临床表型严重。3.应用NGS明确WAS患者的病因,对临床明确诊断及后期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第二部分一个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女性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目的:探讨一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的女性患者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1.收集怀疑为WAS患者家系成员病史。2.采集先证者和其母亲的外周血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3.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先证者和其母亲WAS蛋白(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WASp)表达。4.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先证者进行靶向测序,筛选致病基因,并对先证者父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5.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雄性激素受体(AR)基因第1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对X染色体失活性进行检测。结果:1.家系调查发现其两个舅舅及表舅均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女性家庭成员无明显症状,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2.先证者中度贫血,血小板减少伴血小板体积减小,免疫系统异常,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1:160。先证者母亲中度贫血,免疫球蛋白Ig M和Ig A低于正常水平,其他无明显异常;3.先证者WASp表达量为20.6%,其母亲WASp表达量为50.4%,均低于正常人的WASp;4.NGS测序发现先证者WAS基因的2号外显子发生c.173T>C基因杂合突变,使蛋白质p.P58L改变,脯氨酸被亮氨酸替代,导致WAS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其母亲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父亲为正常成年人;5.DNA甲基化分析发现经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HpaⅡ酶切后,先证者及其母亲均存在X染色体失活。先证者携带正常WAS基因X染色体发生了失活,突变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保持活性,导致杂合子携带者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结论:Wiskott-Aldrich综合征女性杂合子携带者可因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导致患病,临床上对于女性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季亚男,张娟美,赵军[5](2019)在《X连锁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先天性白内障是全世界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约30%的患者有遗传因素,目前常见的3种孟德尔遗传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均见于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中。其中X连锁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不仅合并青光眼、眼球震颤、小眼球等眼部疾病,还常合并肾、脑、软骨等全身病变,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本文对X连锁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学作一综述。
李丽[6](2019)在《骨硬化症及低磷骨软化症临床研究与实验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开展骨代谢领域的罕见疾病(CLCN7相关骨硬化症、X连锁低磷佝偻病和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分析。目的:1)收集并整理一组CLCN7相关骨硬化症家系,总结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鉴定致病基因并对突变位点进行分析;2)收集并整理一组X连锁低磷佝偻病家系,总结其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鉴定致病基因并对突变位点进行分析,并检测血清FGF23水平,研究低磷佝偻病的发病机制;3)收集并整理一组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和生化特点以及相关处理。方法:CLCN7相关骨硬化症研究中,我们收集临床诊断为骨硬化症并且未报道过的7个家系,分析家系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后检测CLCN7基因,对于未发现该基因突变位点的先证者,进行二代测序筛查其他的已知或可能的致病基因。X连锁低磷佝偻病研究中,我们收集临床诊断为低磷佝偻病并且未报道过的21个家系,分析家系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取患者DNA后检测PHEX基因,对于未发现该基因突变位点的先证者,进行二代测序筛查其他的已知或可能的致病基因;分析该疾病与FGF23水平的相关性。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研究中,我们收集临床诊断为低磷骨软化症并且未报道过的27个患者,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以及相关处理。结果:CLCN7相关骨硬化症研究中,确诊5个CLCN7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硬化症(autosomal dominant osteopetrosis type II,ADO-II)家系,2个中间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骨硬化症(intermediate autosomal recessive osteopetrosis,IARO),共鉴定出7个CLCN7突变位点,有2个为新发杂合位点,1个新发复合杂合位点,1个新发纯合突变位点。ADO-II家系中,有5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范围为5-47岁;1例身高低于正常水平;1例鸡胸;3例有骨折史;1例有牙齿疾患;3例贫血,1例血小板减少和脾肿大;1例患有视力缺陷。X连锁低磷佝偻病研究中,确诊21个PHEX突变导致的X连锁低磷佝偻病(X-linked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a,XLH)家系,其中有9个为散发,共鉴定出19个PHEX突变位点,11个新发现位点,对于散发病例,发现新发de novo位点有4个。其中11例男性,24例女性,成年患者就诊年龄范围为23-63岁,未成年患者就诊年龄范围为2-16岁。9例未成年患者身高低于同年龄组2个标准差,成年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终身高分别为[140.0(134.6-145.0)]cm和[130.0(127.3-145.0)]cm。30例下肢弯曲畸形,22例牙齿疾患,8例骨痛。血清全端FGF23水平[54.9(42.2-86.4)]pg/mL较正常组[40.6(33.9-51.8)]pg/mL有显着差异(P=0.004),并高于正常组。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研究中,确诊27名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患者,术前表现为非特异性进行性骨痛、乏力,血磷低于正常水平,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升高,血钙正常,血清全端FGF23水平[285.9(109.5-596.5)pg/m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术后3天血磷[0.82(0.73-0.88)mmol/L]、术后1天血清FGF23水平[3.0(3.0-3.1)mmol/L]恢复正常。结论:本研究鉴定了遗传性骨硬化症的相关致病基因CLCN7,证实了其遗传异质性,丰富了CLCN7基因致病的突变谱及表型谱;本研究对比ADO-II及IARO患者X线表现,有助于拓展对于CLCN7相关骨硬化症不同遗传方式所致疾病的理解。本研究也证实了中国人群中遗传性低磷佝偻病以X连锁最为常见,致病基因为PHEX,丰富了PHEX基因致病的突变谱及表型谱;并且强调散发病例高发,避免散发患者的漏诊、误诊;同时应注重产前诊断及基因鉴定对该疾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性;本研究对儿童及成人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对比,有利于拓展对XLH疾病发展情况的理解。本研究确诊27名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患者,强调血清全端FGF23水平的测定对该病定性诊断的重要性以及奥曲肽检查对该病定位诊断的重要性;并证实外科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有效方式,术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血磷及血清全端FGF23水平恢复正常。
胡旭昀[7](2018)在《基于基因组分析技术的矮小症遗传病因研究》文中指出矮小症是指身高处在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P3)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2SD),是最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对儿童矮小症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测量结合生化指标检测及影像学检查,部分医疗机构对矮小症儿童进行了单基因的分子检测。但是,因矮小症的遗传病因具有高度异质性,单基因的检测手段并不能为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所以利用新的基因组技术对众多致病原因同时进行分析非常必要。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可以检测单碱基变异和小的插入缺失的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可以进行拷贝数变异(缺失和重复)分析的全基因组染色体芯片技术。首先,我们对目前已报道的所有矮小症基因进行审核归档(Gene Curation),利用公共资源评估了1276个机械搜索到的与矮小症相关基因的致病证据。通过从文献中整理支持基因与疾病关系的遗传学信息、功能信息以及不支持致病关系的否定信息,再利用ClinGen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对基因-疾病关系临床准确性进行分类,最终筛选出705个与矮小症有明确致病关系的基因,通过审核归档确定为具有矮小症致病性的基因成为我们后续基因包(Panel)设计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的目标基因。第二,我们对采集自全国25个医院的1135名矮小症患者进行了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在279个患者中发现了326个致病变异或可能致病变异。这些变异分布在128个基因上,53.4%的变异为世界首次报道,综合诊断率为24.6%。同时,我们还鉴定出了DHX8、MAP4K4、FRS2、COL27A1等多个新的矮小症候选基因。第三,我们对其中221例矮小症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为其中的38例患者找到了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变异,综合诊断率达到17.2%。同时鉴定出4q21(HNRNPD、HNRNPDL)和2q36(EPHA4)等新的矮小症候选基因及染色体位点。综上,本研究应用新的基因组分析技术对矮小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有效的检测出20%以上矮小症患者的孟德尔遗传致病原因。以最大样本量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揭示了中国矮小症患儿的变异谱和表型谱,明确了分子诊断可以为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遗传咨询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本研究还为发现新的矮小症致病基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刘兆祥[8](2016)在《46,XY DSD的基因学研究及CHH生精疗效和预测因素分析》文中认为人类生殖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始于胚胎时期,在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并获得生殖能力。整个过程,需要多种基因、蛋白、信号分子以及内分泌激素,进行复杂而精确地配合才能完成。任何影响和阻碍这个进程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性腺发育异常、外生殖器模糊和生殖能力下降,造成多种疾病状态。性分化异常疾病(DSD)是临床疑难杂症之一。其中46,XY DSD病情尤为复杂,对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难点。本文第一部分,应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技术检测46,XY DSD患者的致病基因,尝试对疾病进行准确、高效的基因学诊断。本研究同时分析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为揭示深层次的发病机制以及性别决定/分化的生理过程提供线索和依据,并指导临床诊治。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HH)是导致青春发育延迟生殖能力下降的常见病因。由于发病率低,对其生精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缺乏大样本研究数据。本文第二部分,分析大样本量CHH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治疗的生精疗效及其预测因素,为此病生精治疗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提升临床诊治水平。第一部分:应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技术筛查46,XY性分化异常疾病的致病基因[背景]正常情况下,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人类胚胎在孕第4-5周时形成具有双向潜能的尿生殖嵴;胚胎发育第7-8周,原始性腺向睾丸分化,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相继发育并分别分泌抗Mullerian管因子(AMH)和睾酮、胰岛素样因子3 (INSL3)。睾酮和AMH共同导致Mullerian管结构退化,促进Wolffian管发育为附睾、输精管、精囊;INSL3则促进睾丸的下降。睾酮通过5a还原酶转化为双氢睾酮,二者均作用于雄激素受体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任何影响了睾丸分化、睾酮合成或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导致46,XY性分化异常疾病(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DSD)的形成。46, XY DSD是指染色体核型为46,XY,但雄激素合成或作用缺陷,导致外生殖器模糊不清或呈女性外生殖器的一类先天性疾病。该疾病的遗传背景复杂,涉及基因广泛,临床医生了解较少。目前已明确与46, XY DSD致病有关的基因至少有30种。不同致病基因导致的46,XY DSD可有不同的伴随症状,严重程度不一,相应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基因突变,外生殖器的表型也可呈现很大差异。所以尽早明确分子诊断对于临床诊治、了解疾病预后及产前咨询至关重要。既往针对多个基因进行传统的Sanger测序,往往耗时费力,成本高效率低。近些年快速发展的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技术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效率高等特点。采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对·46, XY DSD患者进行遗传学研究,可快速明确其分子诊断并提高突变的总体检出率。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不同致病基因导致的46, XY DSD患者的临床特点,建立46, XY DSD患者资料库,可增加对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口的]1.总结46, XY DSD患者的临床特点。2.筛查和检测46, XY DSD患者的致病基因。3.分析46, XY DSD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63例46, XY DSD患者(除外孤立性阴茎头型尿道下裂、孤立性小阴茎、孤立性隐睾)。2.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46, XY DSD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2)基因研究:采用目标序列捕获结合二代测序的方法检测46, XY DSD患者的性腺分化和发育相关的299个基因。将检出的可疑致病突变(Sanger测序验证后)与已知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利用SIFT、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er软件对新发突变位点进行功能预测。(3)表型和基因型相关性研究:总结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46, XY DSD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3例46, XY DSD患者,其中49/63(78%)例社会性别为女性,12/63例(19%)有类似疾病家族史。青春启动前就诊的患者(n=34)中24/34(71%)例按社会性别女性抚养,其中12例因外生殖器畸形就诊,12例因阴唇或腹股沟包块就诊;10/34(29%)例患者以社会性别男性抚养,均以外生殖器畸形为主诉就诊。青春启动后就诊的患者(n=29)中25/29(86%)例按照社会性别女性抚养,其中19例因原发性闭经就诊,5例因青春期雄性化就诊,1例因身材矮小筛查染色体发现与表型性别不符就诊;4/29(14%)例患者按照社会性别男性抚养,其中2例以外生殖器畸形就诊,2例以男性乳房发育为主诉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50/63(79%)例患者存在睾丸或睾丸样组织,14/59(24%)例患者有子宫。明确为46, XY DSD后,青春启动前就诊的患者性别转换率(由社会性别女性转换为男性或反之)为8/24(33%);青春启动后就诊患者性别转换率为2/25(8%)。2.研究中有48例患者检出致病基因突变,检出率为76%(48/63);共检出8种致病基因的48处突变位点,有30处为新发突变。其中16(16/63,25%)例检测出AR基因突变;10(10/63,16%)例检测出SRD5A2基因突变;13(13/63,21%)例检测出1VR5A1基因突变;3(3/63,5%)例存在.HSD17B3基因突变;3(3/63,5%)例存在SRY基因突变;1(1/63,2%)例MAP3K1基因突变;1(1/63,2%)例POR基因突变;1(1/63,2%)例CYP17A1基因突变。3.AR、SRD5A2和NR5A1三种基因突变导致146,XY DSD的患者有39例,比例高达62%(39/63)。AR基因突变组与SRD5A2基因突变组患者血睾酮水平(青春期前测定HCG兴奋后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976),但均明显高于NR5A1基因突变组(P值分别为<0.001,=0.022)。前2组患者均可触及腹股沟或阴唇包块/阴囊内睾丸,均未见子宫;NR5A1基因突变组仅54%(7/13)可触及腹股沟或阴唇包块/阴囊内睾丸,38%(5/13)的患者可见子宫。有6例AR基因突变患者经历了青春期,均有乳房发育,有1例同时有雄性化表现,LH平均为(10.8±3.2)IU/L,FSH(7.0±6.7)IU/L;4例SRD5A2基因突变患者经历青春期,均无乳房发育,其中2例有雄性化表现,LH(12.6±4.1)IU/L,FSH(15.1±8.9)IU/L;NR5A1基因突变患者中有8例经历青春期,3例有乳房发育,3例出现雄性化表现,LH(50.4±45.6)IU/L,FSH(38.9±27.1) IU/L。[结论]1.对于社会性别为女性的46,XY DSD患者,青春期前就诊者多以腹股沟/阴唇包块或外生殖器畸形为主诉;青春期后就诊者多以雄性化或原发性闭经为主诉。社会性别男性患者多以外生殖器畸形或青春期乳房发育就诊。2.本研究中,76%的46,XY DSD患者检测出8种致病基因突变,48处突变位点,其中30处为新发突变。与既往研究相比,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技术可明显提高致病基因突变检出率,是鉴定46,XY DSD致病基因的有效方法。3.本研究中,46,XY DSD患者以AR、SRD5A2、NR5A1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其中AR、SRD5A2基因突变导致雄激素作用缺陷,是临床常见病因;但也要警惕引起雄激素合成缺陷的NR5A1基因突变。4.AR基因突变组与SRD5A2基因突变组患者均存在睾丸或睾丸样组织,无子宫,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NR5A1基因突变组。经历青春期的AR基因突变患者均有乳房发育,SRD5A2基因突变患者无乳房发育但出现雄性化的比例较高,NR5A1基因突变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这为46,XY DSD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性别选择及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第二部分应用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CHH)患者的生精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背景]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CHH),是由于下丘脑GnRH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导致的一类疾病。GnRH缺乏,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不足,进而引起睾丸产生雄激素不足和生精障碍。根据是否合并存在嗅觉障碍,该类疾病可分为有嗅觉障碍的Kallmann综合征和嗅觉正常的CHH (normosmic 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nCHH)。 CHH的总发病率约为1/8,000-10,000,男女比例约5:1。对于有生育需求的男性患者,促性腺激素治疗有助于促进睾丸发育、睾酮合成和精子生成。CHH发病率较低,因此关于其生精疗效的研究,国内外缺乏大样本研究数据。目前,不同研究对促性腺激素生精疗效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尚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共纳入应用绒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联合尿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 HMG)促进生精治疗的223例男性CHH患者。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分析促性腺激素生精治疗CHH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生精治疗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目的]1.分析CHH患者应用HCG联合HMG生精治疗的疗效,并寻找影响CHH患者精子产生的预测指标。2.分析伴隐睾的CHH患者应用HCG联合HMG生精治疗的疗效。[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男性CHH患者223例(其中伴有隐睾者40例)。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治疗及随诊方案:所有患者给予HCG (2000-5000U,肌肉注射,每周2次)联合HMG (75-150U,肌肉注射,每周2次)治疗至少6个月。每3-6个月随诊1次,测定性激素水平、睾丸体积变化、精子生成情况,记录患者妻子妊娠和生育情况。[结果]1.CHH患者(n=223)平均随诊时间为23±13个月。患者初诊时的睾酮(0.9±0.5)nmol/1,睾丸体积(取两侧体积的平均值)(2.1±1.6)ml。治疗后末次随诊睾酮(15.1±8.2)nmol/1(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01);末次随诊时,睾丸体积(8.1±4.6)ml(和治疗前相比,睾丸体积明显增大,P<0.001)。所有患者预测的精子初现中位治疗时间为15个月[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3.5-16.5]。患者初诊时睾丸体积大(P=0.012)、无隐睾史(P=0.028),是精子初现时间缩短的重要影响因子。共143例(143/223,64%)患者成功产生精子,平均精子初现时间为(14±8)个月。基础睾丸体积(p=-1.074,P=0.003)、隐睾史(p=3.457,P=0.004)、开始生精治疗年龄(p=-0.445,P=0.002)是影响精子初现时间的重要预测因素。有精子生成的患者中,34例患者有生育需求,有19/34例(56%)患者的配偶共妊娠20次。2.40例伴有隐睾的CHH患者平均随诊24(15,33)个月,预测的精子初现中位时间为24个月(95%CI 17.8-30.2)。其中20例(20/40,50%)患者成功生成精子,9例已婚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中有5例(5/9,56%)成功孕育下一代。3.与不伴隐睾的CHH患者相比,隐睾患者精子初现中位治疗时间更长(24个月 vs.15个月,P<0.001),生精成功率更低(50% vs.67%,P=0.032),生精成功者的末次随诊平均精子密度更低[1.9(0.5,8.6)百万/nl vs.11.1(1.0,25.0)百万/ml,P=0.006]。[结论]1.促性腺激素可有效促进CHH患者精子生成。基础睾丸体积和隐睾史是影响生精成功治疗时间的主要因素。2.尽管隐睾史是生精治疗的不利因素,伴隐睾的CHH患者经过促性腺激素治疗后仍有一半可成功生成精子。虽然生精时间明显延长,精子密度较低,但其配偶仍然存在受孕的机会。
卞馨妮[9](201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无论是脐带血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还是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均得到显着提高。本研究对本中心开展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进行总结。目的:分析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患儿移植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选择更合适的供体和降低移植后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共有15例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患儿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11例,9例接受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接受单倍体移植;范可尼贫血3例,其中2例接受无关供体全相合移植,1例接受同胞供体全相合移植;1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接受了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顾性分析患儿移植前的营养状态、移植时的年龄、HLA相合度、预处理方案、预处理前有无CMV血症等对移植后粒细胞的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寻找影响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随访时间截止到2016年4月。结果:1.11例WAS患儿中1例死亡,其余10例成功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115天,中位时间为12.5天,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4天,中位时间为35天,STR>95%的时间为1030天,中位时间为17天。其中5例出现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其中3例为皮肤Ⅰ度GVHD,1例为肠道Ⅰ度GVHD,1例兼有皮肤及肠道GVHD。4例出现重症肺炎,2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5例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其中1例发展为CMV视网膜病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静脉栓塞(VOD)。2.3例范可尼贫血患儿成功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12天、9天、10天,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66天、7天、13天,STR>95%的时间为18天、32天、23天。3例患儿中均未出现GVHD表现。1例出现重症肺炎、出血性膀胱炎、高血压脑病、脑疝、浆膜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医源性糖尿病、CMV血症等多种致命性并发症。3.1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儿成功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4天,血小板植入时间为38天,STR>95%的时间为12天,移植后出现Ⅱ度皮肤GVHD及CMV血症,无出血性膀胱炎、间质性肺炎、VOD等并发症,无严重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4.中位随访时间110天,1例患儿死亡,14例患儿存活。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任军[10](2013)在《特殊表型Werner综合征一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Werner综合征(Werner syndrome, WS, OMIM catalog#277700)又名成人早老征,是1904年由Otto Werner首先报道,以过早衰老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Autosomal recessive,AR)疾病。本病被研究者认为是“人类老化的天然基因模型”。WS临床谱很广,患者幼年身体和智力发育相对正常,10~18岁出现生长停滞,其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4个系统:结缔组织受累发生率100%,出现年龄27±10岁,表现为特殊的面容和体形、皮肤硬化、灰白或稀疏头发、骨质疏松、白内障和透明质酸尿等;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异常发生率80%,出现年龄36±9岁,表现为糖尿病、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等;免疫系统受累发生率80%,出现年龄40±10岁,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50%,出现年龄40±10岁,表现为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和精神分裂症等。其中皮肤溃疡出现年龄34.7±9.6岁。患者平均寿命为54岁,约50%的患者死于恶性肿瘤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而死亡。本病罕见,通过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搜索国内2010年之前的期刊文献共有10例病例报道,于1983年首例报道。全世界1916-2002年总共报道1300例,其中日本报道1000余例,以日本的近亲联姻后代中的WS患者发病率较高,日本发病率达1/10万,而其他地区为1/100万~1/1000万。近十年内可以查询到完整资料的7例患者中有1例儿童及6例成人,其中父母为近亲结婚者2例,患者家族中有类似患者的有2例,儿童患者以不能下蹲就诊,6例成人患者均患有白内障,其中5例以足部溃疡就诊,1例以脑膜瘤引起左面部麻木就诊。本例患者无典型WS患者所具有的双侧白内障,而仅患有翼状胬肉,双眼虹膜萎缩等,且无伴发常见的糖尿病,伴有神经性耳聋,属于罕见类型。查阅国外文献,仅法国学者Uhrhammer等研究论文中有1例无白内障,伴有听力下降拟诊的WS患者。伴有神经性耳聋WS病例在国内属首次报道。WS国际注册网站提供的诊断标准如下:主征:(10岁以后发生)①白内障(双眼);②典型皮肤病变(皮肤变薄,硬化,色素样改变,溃疡,过度角化,局部皮下萎缩)“小鸟”样面容;③身材矮小;④双亲近亲婚配史(三代以内表亲)或受累同胞;⑤早老和/或秃发;⑥24小时尿玻璃酸试验阳性。次征:①糖尿病;②性腺机能减退(第二性征缺如,不育,睾丸或卵巢萎缩);③骨质疏松;④肢端骨样硬化(X光片);⑤软组织钙化;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如:心梗史);⑦间质肿瘤;⑧声音改变(声嘶,声锐);⑨扁平足。确诊:所有主征加两个次征。拟诊:前三个主征加两个其他条件。疑诊:白内障或皮肤病变加其他四个条件。排除:青春期前即出现相应症状,体征(身材矮小除外)。本病主要与以下几种皮肤衰老和或伴有耳聋及网状色素沉着等表现的疾病相鉴别诊断:系统性硬皮病、肢端老化症、核纤层蛋白病(包括早老症、下颌骨肢端发育不良、非典型WS、伴有类早老表现的早发型肌肉营养不良症等)、变形性早老症、Rothmund-Thomson综合征、Bloom综合征、KID综合征、Cockayne综合征、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角化不良等。本病临床谱很广,伴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特殊类型的Werner综合征更为罕见,该病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尚不甚明确。WRN致病基因定位于8p11.1-p12.1,全长5.2kb,包含35个外显子,编码1432个氨基酸。http://www.pathology. washington.edu/research/werner/database/数据库目前已发现WRN基因突变位点有85个之多,包括碱基替换、缺失、插入及非同义SNP等,30个外显子的编码区和剪接位点均有突变基因的发现。双等位基因突变大约占90%,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c.1105C>T,在欧洲和日本占20%-25%。国内学者Zhao等报道1例31岁男性患者,伴有白内障,尚无糖尿病,DNA测序发现一新WRN基因突变25号外显子c.3250delG,导致合成蛋白缩短,从而降低了解旋酶的活性。郝淑煜等报道1例伴发脑膜瘤患者,发现18号外显子c.2806insA,为一新杂合突变。台湾学者Yeong等报道2例26、28岁的亲姐妹患者,伴有白内障,尚无糖尿病,DNA测序发现WRN基因突变3264-5delAG。查阅国外文献,仅法国学者Uhrhammer等研究论文中有1例无白内障,伴有听力下降拟诊的WS患者,该患者WRN基因突变为c.3496A>T,导致p.Lys1166>X。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WRN蛋白是DNA解旋酶RecQ家族成员之一。人类保守RecQ家族还包括RecQ1,BLOOM综合症的蛋白(BLM),Rothmund-Thomson综合症的蛋白RecQ4,和RecQ5。3个RecQ解旋酶家族的缺陷,包括RecQ4, BLM和WRN (RecQ2),可以导致人类肿瘤易感性和过早老化的病理学变化。WRN基因突变导致沃纳综合征。WRN是最有特征性的RecQ解旋酶家族成员,包括RecQ解螺旋结构域和N端的核酸酶结构域等,既有解旋酶活性,又有核酸外切酶活性。已知的功能包括参与DNA复制和修复、转录、染色体端粒的维护等。体外和体内研究都表明,WRN的功能通过翻译后修饰以及一些重要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其功能障碍可导致体细胞中基因组不稳定状态。Werner综合征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间的关系复杂,具有遗传异质性。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恶性肿瘤等。目前大多数遗传病无法治愈,通过研究希望为今后的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目的1.分析该病的组织起源、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提高对国内首例特殊表型Werner综合征的认识。2.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WRN基因突变,初步探讨本例Werner综合征的分子病因及发病机制。资料与方法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及试验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1.收集本例患者详细临床资料,完善各系统筛查、实验室检查,复习文献资料,完成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附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未婚。双足多发性溃疡,疼痛半年。本例患者临床特点如下:①中年男性,青春期前后发病。②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多发性皮肤溃疡迁延不愈,身材矮小消瘦,皮肤皮革样硬化,白发。③8年前曾行左足溃疡植皮术,近年来双耳听力下降,嗓音细高,轻度声嘶。④体格检查:可见大量白发,面部皮下脂肪萎缩呈“小鸟样”面容,假性眼球突出,右眼内眦结膜处可见白色翼状胬肉,鼻口皮肤缩窄呈喙状鼻,口周放射状沟纹,牙列不齐并突出,无胡须及喉结。肩胛带,骨盆带,四肢皮下脂肪,肌肉萎缩硬化,呈皮革状不能捏起。双足背,足跟踝处多处溃疡,表面结痂,扁平足。外生殖器阴茎阴囊幼稚未发育,未见阴毛腋毛。全身皮肤干燥,颈部皮肤弥漫性网状色素沉着,双下肢伸侧色素沉着,类似鱼鳞病样斑片状皮损,少量脱屑。⑤实验室检查:睾酮(T):0.382ng/mL仅为男性7-12岁水平;腹部B超:前列腺测值小;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电测听:双侧中重度感音性神经性耳聋;泪腺分泌试验:左1mm/min,右3mm/min (干眼症)。综上,患者具有特征性的“小鸟样”面容;皮肤老龄化改变,白发是早老的表现;肩胛带,骨盆带,四肢皮下脂肪,肌肉萎缩硬化,呈皮革状不能捏起,呈硬皮病样皮肤改变;无胡须及喉结,外生殖器幼稚,未见阴毛腋毛,伴有睾酮水平低下及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系统异常。Goto等在2000年修订了WS临床诊断标准,具体为35岁以下,出现以下5个标准中的4项即可明确诊断。①近亲结婚;②特征性的鸟形或面具形脸和体型;③早老特征;④硬皮病样皮肤表现;⑤内分泌代谢系统异常。本病例符合后4条,临床诊断为Werner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伴有神经性耳聋,声嘶,右眼翼状胬肉,双眼虹膜萎缩,泪腺分泌功能下降,扁平足而无糖尿病及白内障,拟诊为一新型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2.收集本例患者及3例正常同龄健康对照皮肤组织,收集患者及其家属、正常健康对照30例静脉血标本。3.WRN基因突变筛查建立简单快速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分析WRN基因突变,原理是:提取血液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 (dT)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然后采用ABI.PRISM3700自动测序仪直接测序。利用Chromas软件(2.23版本)和Clustalx软件分析测序结果与WRN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NM000553.4)进行比对以发现可能突变位点。提取血液细胞中DNA,对于发现的可疑突变位点的所在外显子进行引物设计并合成,通过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进行扩增,然后采用3730XL型DNA测序仪直接测序。利用Chromas软件(2.23版本)和Clustalx软件分析测序结果与WRN基因的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NC000008.9)进行比对,验证突变位点。具体步骤如下:3.1外周血总RNA提取及cDNA测序:3.1.1对患者及其家属2份抗凝静脉血样品RNA抽提3.1.2反转录3.1.3引物设计合成3.1.4PCR体系优化并扩增3.1.5PCR产物纯化3.1.6PCR纯化产物测序3.2外周血DNA提取及DNA测序验证:3.2.1患者及其家属2份及30份正常健康对照抗凝静脉血样品DNA抽提3.2.2引物设计合成3.2.3PCR体系优化并扩增3.2.4PCR产物测序4.生物信息学分析验证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如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 http://www.ncbi.nlm.nih.gov/genbank等),进行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5.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对患者及3例正常同龄健康对照皮肤组织样品做RNA抽提,反转录,PCR体系优化,PCR扩增及测序,以GapDH为内参,检测WRN基因的mRNA表达量,试验重复三次,得到一致结果。5.1确定基因序列和目标种属5.2设计合成引物5.3提取皮肤组织RNA,反转录合成cDNA并进行PCR扩增。5.4构建2个基因的质粒标准品5.5绘制2个基因的标准曲线5.6对3个样本2个基因位点进行SYBR法qPCR检测5.7数据分析6.免疫组化法检测WRN蛋白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及3例正常同龄健康对照皮肤组织样品的WRN蛋白表达,试验重复三次,得到一致结果。结果1.本例患者符合Goto修改的WS临床诊断标准,除此外伴有神经性耳聋,右眼翼状胬肉,双眼虹膜萎缩,泪腺分泌功能下降等,而无糖尿病及白内障,临床诊断为一新型伴神经性耳聋Werner综合征,为国内首报。2.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成功对国内首例新型Werner综合征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分析WRN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以及DNA测序结果验证发现,患者WRN基因有4处碱基改变:exon20c.2361G>T和exon27c.3237G>A、内含子2967+237A>G和3309+26C>T。这些变异是人群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中外显子cSNP在国外已有报道。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患者皮肤组织中WRN的表达量与正常同龄健康对照相当。患者WRN基因在mRNA水平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4.免疫组化检测患者皮肤组织WRN蛋白表达,与正常同龄健康对照未发现表达明显差异。结论1.发现并临床诊断国内首例伴神经性耳聋且无糖尿病及白内障Werner综合征。WS极为罕见,临床谱很广,表现多样,本例特殊表型的Werner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报道丰富了国内遗传性皮肤病资源。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可以简单快速地检测分析WRN基因突变,可大大节约基因突变检测费用成本,值得在临床已知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验证分析试验中推广使用。3.本例Werner综合征未发现WRN基因外显子的致病性突变,进一步证实Werner综合征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具有遗传异质性。4.研究本例患者皮肤组织,在mRNA水平和WRN蛋白表达方面,与正常同龄健康对照相比无明显异常,其发病可能其它因素导致。
二、45,X,22p+男性综合征基因诊断1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5,X,22p+男性综合征基因诊断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Bardet-Biedl综合征胎儿/引产儿的宫内表型及基因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家系1 |
2.1.2 家系2 |
2.1.3 家系3 |
2.1.4 家系4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数据库及软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3.2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 |
2.3.3 基因组DNA提取 |
2.3.4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
2.3.5 全外显子组/医学外显子组测序文库制备 |
2.3.6 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7 Sanger测序验证 |
2.4 文献复习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多指(趾)”“肾异常”胎儿遗传学检测结果 |
3.2 四例BBS病例遗传学分析 |
3.2.1 家系1胎儿Ⅱ2 |
3.2.2 家系2引产儿Ⅱ3 |
3.2.3 家系3引产儿Ⅱ2 |
3.2.4 家系4引产儿Ⅱ1 |
3.3 文献复习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BBS宫内表型 |
4.2 发病机制 |
4.3 BBS胎儿/引产儿基因诊断 |
4.4 研究局限性 |
4.5 下一步计划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2)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流感主动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来源 |
1.2 资料收集及诊断标准 |
1.3 实验室检测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监测采样情况 |
2.2 病原学监测 |
2.3 流感病例症状及病因属性 |
2.4 流感疠气流行因素调查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流感流行人群分布 |
3.2 流感症状及病因属性分布 |
3.3 流感疠气流行型别及进化变异 |
3.4 流感疠气四季分布 |
3.5 流感疠气节气分布 |
3.6 流感疠气六气分布 |
3.7 流感疠气与气象、空气质量因素相关性 |
3.8 流感疠气流行病因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病毒性肺炎主动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来源 |
1.2 资料收集 |
1.3 咽拭子采样 |
1.4 实验室检测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监测采样情况 |
2.2 病原检测结果 |
2.3 病毒性肺炎流行人群分布 |
2.4 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统计及病因属性 |
2.5 病毒性肺炎疠气流行因素调查 |
3. 讨论 |
3.1 病毒性肺炎流行人群分布 |
3.2 病毒性肺炎症状及病因属性分布 |
3.3 病毒性肺炎疠气四季分布 |
3.4 病毒性肺炎疠气节气的分布 |
3.5 病毒性肺炎疠气六气分布 |
3.6 病毒性肺炎疠气与气象、空气质量因素相关性 |
3.7 病毒性肺炎流行病因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新型冠状肺炎主动监测及3D数字PCR方法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一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动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筛查 |
1.2 标本采集 |
1.3 实验室检测 |
1.4 资料收集 |
2. 结果 |
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情况 |
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点 |
2.3 实验室检测及治疗 |
3. 讨论 |
4. 小结 |
二 基于3D数字PCR技术探讨新型冠状肺炎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本来源 |
1.3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3D数字PCR检测方法 |
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追踪监测 |
2. 结果 |
2.1 3D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2.2 3D数字PCR准确性及灵敏度试验 |
2.3 3D数字PCR重复性试验 |
2.4 3D数字PCR特异性试验 |
2.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追踪监测结果 |
2.6 不同病程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同样本类型核酸阳性检出率 |
2.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复阳”比例 |
3. 讨论 |
3.1 新型冠状病毒3D数字PCR检测方法建立 |
3.2 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类型生物标本中的分布特点 |
3.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复阳”现象之探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文献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减数分裂基因突变筛查及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减数分裂基因EXO1、RAD51、PUM1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性及致病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同源重组相关基因EXO1和RAD5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致病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和附图 |
第二节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PUM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突变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第二章 50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息者基因检测芯片突变筛查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三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进展及转归: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和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英文论文3 |
(4)两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一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一个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女性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Wiskott-Aldrich综合征分子诊断及临床研究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X连锁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X连锁隐性遗传性白内障 |
1.1 Lowe综合征 |
1.2 诺里病 |
1.3 南斯-霍兰综合征 |
2 X连锁显性遗传性白内障 |
2.1 Conradi-Hünermann-Happle综合征 |
2.2 Oculo-facio-cardio-dental综合征 |
3 结语 |
(6)骨硬化症及低磷骨软化症临床研究与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骨硬化家系的临床研究及致病基因突变鉴定 |
1.绪论 |
2.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CLCN7 基因突变导致的骨硬化家系 |
4.讨论 |
低磷佝偻病家系的临床研究及致病基因突变鉴定 |
1.绪论 |
2.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临床表现 |
3.2 分子遗传学分析 |
4.讨论 |
肿瘤性低磷骨软化症的临床研究与实验室分析 |
1.绪论 |
2.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临床表现 |
3.2 术前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
3.3 术后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7)基于基因组分析技术的矮小症遗传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矮小症基因临床级审核归档(Curation)研究 |
1.1 前言 |
1.2 对象与方法 |
1.2.1 对象 |
1.2.2 证据收集 |
1.2.3 临床准确性分类 |
1.3 结果与讨论 |
1.4 总结 |
第二章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矮小症分子诊断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对象 |
2.2.2 利用罗氏NimbleGen SeqCap EZ试剂盒构建Panel测序文库 |
2.2.3 利用Illumina TruSeq Exome Library Prep试剂盒制备全外显子组文库 |
2.2.4 利用Illumina Hiseq2000 进行捕获文库的测序 |
2.2.5 利用Genome Analysis Toolkit(GATK)和Ingenuity Variant Analysis(IVA)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队列分析 |
2.3.2 变异鉴定及诊断率分析 |
2.3.3 检出基因突变及疾病分析 |
2.3.4 典型病例分析 |
2.3.5 新的矮小症候选基因(测序部分) |
2.4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染色体芯片技术的矮小症分子诊断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对象 |
3.2.2 利用Illumina Cyto-12 芯片对患者DNA样本进行检测 |
3.2.3 变异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诊断率及诊断结果 |
3.3.2 新的矮小症候选基因(芯片部分) |
3.4 总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4.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8)46,XY DSD的基因学研究及CHH生精疗效和预测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应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技术筛查46,XY性分化异常疾病的致病基因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应用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CHH)患者的生精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目标区域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涉及基因列表 |
附录2 本研究中致病基因Sanger测序引物序列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WAS的疗效观察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的临床病例观察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范可尼贫血的疗效观察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汉双解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特殊表型Werner综合征一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特殊表型Werner综合征一例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特殊表型Werner综合征一例基础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研究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四、45,X,22p+男性综合征基因诊断1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Bardet-Biedl综合征胎儿/引产儿的宫内表型及基因诊断[D]. 李博红.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2]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D]. 黄瑶. 扬州大学, 2021
- [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减数分裂基因突变筛查及前瞻性队列研究[D]. 罗伟. 山东大学, 2021(11)
- [4]两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遗传学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 张文超.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X连锁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学研究进展[J]. 季亚男,张娟美,赵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09)
- [6]骨硬化症及低磷骨软化症临床研究与实验分析[D]. 李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基因组分析技术的矮小症遗传病因研究[D]. 胡旭昀.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8]46,XY DSD的基因学研究及CHH生精疗效和预测因素分析[D]. 刘兆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血液肿瘤相关的先天性疾病中的应用[D]. 卞馨妮. 苏州大学, 2016(01)
- [10]特殊表型Werner综合征一例研究[D]. 任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