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锥杆营养不良临床特征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儿童锥杆营养不良临床特征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一、小儿视锥细胞与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与候选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天歌[1](2021)在《C21ORF2相关视网膜纤毛病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遗传性视网膜纤毛病是一组由纤毛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变性疾病,由于缺乏对其致病机理的清楚认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C21ORF2基因突变引起以婴幼儿期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变性为特点的视网膜纤毛病,其编码蛋白位于调节蛋白选择性转运的感光细胞连接纤毛,但其功能和致病机理完全不清楚。因此,本课题从体外和体内实验两方面对C21ORF2的功能、致病机理进行研究。体外实验部分,为了分析C21ORF2致病基因突变对纤毛形成的影响,我们将构建的EGFP标记的野生型质粒p EGFP-C21orf2两个突变型质粒p EGFP-C21orf2G218C和p EGFP-C21orf2103del A分别转染IMCD3纤毛细胞,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发现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GFP-C21ORF2(218G>C)表达水平较野生型明显减弱,而GFP-C21ORF2(103del A)则完全没有表达。另外,我们利用si RNA敲低IMCD3细胞中的C21orf2基因建立了蛋白表达降低的细胞模型,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ICC)研究发现C21OR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会使纤毛数量降低和长度变短,因此说明C21ORF2基因致病突变会影响纤毛形成,最终提示C21ORF2在纤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体内实验部分,我们利用抗C21ORF2抗体分析其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发现C21ORF2广泛分布在几乎所有被检测小鼠组织(睾丸、卵巢、肺、肾、心、眼、小肠、脑、骨骼肌、胸腺),从而确定了C21ORF2蛋白的组织表达谱。其次我们利用抗C21ORF2抗体分析其在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定位,结果显示C21ORF2表达在感光细胞过渡区。为了进一步研究C21ORF2致病突变对视网膜纤毛病的致病机理,我们基因定点编辑技术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构建了携带致病点突变c.218G>C;p.Arg73Pro和缺失移码突变c.103del A;p.Ile35Phefs*10的小鼠模型C21orf2G218C和C21orf2103del A。其中C21orf2103del A小鼠在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胚胎致死的情况,导致C21orf2103del A小鼠构建失败,提示C21ORF2在胚胎发育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最终我们获得构建成功的C21orf2G218C小鼠模型,通过对1至12月龄C21orf2G218C小鼠进行一系列视网膜形态学和功能学研究发现,C21orf2G218C小鼠C21ORF2蛋白较野生型小鼠表达并未下降,目前12月龄小鼠尚未发现视网膜或其他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因此表明C21orf2致病性点突变c.218G>C;p.Arg73Pro在小鼠体内并不导致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并不能引起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退化和视网膜纤毛病的形成。通过本课题我们初步研究了视网膜纤毛病发病机理,揭示了其发病机理的复杂性,也为后期相关实验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杨辰[2](2021)在《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鉴定及基因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涉及眼睛视网膜细胞的退化和死亡,会导致视力进行性下降,并最终导致失明。其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3000-1/7000,是单基因致盲性眼病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已经报道大约90个基因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发生相关,这些基因突变能解释约60%的RP病例,筛选RP致病基因的有效方法是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突变基因鉴定之后则需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致病机制及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是大势所趋,是将来用于治疗单基因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遗传性RP疾病来说尤为关键。本课题在利用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筛选RP致病基因突变的同时,还进行了基因治疗的初步研究,为未来应用该技术在临床上治疗RP提供技术支撑。对象与方法:本文以收集到的两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RP-2373和RP-2370)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全面的临床眼科检查,利用全外显子组技术进行测序,并通过Sanger直接测序对候选基因突变位点进行验证。之后构建了RP相关基因缺陷小鼠模型Rpe65基因自发点突变小鼠,并初步建立了基因治疗的体系。结果: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家系RP-2373中的RP患者(I:2,I:3和I:5)和家系RP-2370中的RP患者(001)中分别筛选出了基因CDHR1的一个新的纯合致病突变位点c.1231C>T(p.Q411X)和基因CYP4V2的新的复合杂合致病突变位点c.958C>T(p.R320X)和c.1355G>A(p.R452H),这些变异位点在正常家庭成员以及2010名健康对照中均未发现。同时在基因治疗体系的初步建立方面,构建了RP相关基因缺陷小鼠模型Rpe65基因自发点突变小鼠,扩增了小鼠基因Rpe65全长开放阅读框,将其克隆于p AAV-IRES-hr GFP载体,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病毒载体,并将该质粒与腺相关病毒包装质粒(p AAV-RC2)、腺相关病毒辅助质粒(p AAV-Helper)共转染AAV-293细胞,通过包装得到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回收病毒原液,测定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滴度高于1012copies/m L,成功构建了表达Rpe65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注射了21天的Rpe65自发点突变小鼠的右眼视网膜下腔发现,病毒在其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层中高度表达,与没有注射病毒的左眼相比,延缓了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凋亡,视网膜电生理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注射了病毒后的右眼视功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我们鉴定出了CDHR1基因的一个新的纯合致病突变位点c.1231C>T(p.Q411X)和CYP4V2基因新的复合杂合致病突变位点c.958C>T(p.R320X)和c.1355G>A(p.R452H),扩展了中国人群CDHR1和CYP4V2基因突变谱,为RP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初步建立起了基因治疗的整个流程和体系,为将来的基因治疗RP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Robson A. G.;[3](2020)在《视觉电生理诊断流程指南》文中提出视觉系统的临床电生理检查包括一系列非侵入性无创检测,为临床提供视觉系统不同位置和细胞类型相关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指南由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制定,介绍了视觉电生理诊断标准流程,包括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图形ERG、多焦ERG、眼电图和脑皮层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概述了视觉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实例说明常见疾病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方法及其相应表现。(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92-508)

汤苏珍[4](2020)在《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家系GUCA1A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视锥细胞营养不良(cone dystrophy,COD)是具有临床与遗传异质性的一类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本研究阐明了与常染色体显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autosomal dominant cone dystrophy,adCOD)相关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因子1A(guanylate cyclase activator A1A,GUCA1A)基因的新型错义突变的临床表型和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收集了一个山东省青岛市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家系,家系内共16人,其中患者7人,男性患者3人,女性患者4人。对所有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并采集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方法,捕获并分析523个视觉系统相关致病基因,再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家系共分离验证和致病性预测,明确致病基因和突变。对突变位点的保守性进行序列分析。使用SWISS-MODEL软件对突变蛋白进行同源建模,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GUCA1A基因的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以及视网膜鸟苷酸环化酶1(retinal guanylate cyclase 1,retGC1)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野生型和突变型GST-GCAP1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应用限制性蛋白质水解、电泳迁移、蛋白稳定性实验来预测突变对蛋白结构的可能变化。野生型和突变型GUCA1A表达载体转染至人胚肾(human embryonic kidney,HEK)-293细胞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单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浓度。使用免疫共沉淀法和GST-pull down分析GCAP1和retGC1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GCAP1和retGC1在HEK-293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在该家系患者中均检测到GUCA1A基因的错义突变(c.431A>G,p.D144G),该突变在家系内共分离,并且在200个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该突变。(2)GUCA1A编码鸟苷酸环化酶激活蛋白1(gua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rotein 1,GCAP1)。序列保守性分析显示,GCAP1蛋白第144位的天冬氨酸(Aspartyl,Asp)位于与Ca2+结合的EF-4环中,在各物种之间高度保守。SIFT、Polyphen2、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软件结果均显示p.D144G错义突变可能引起GUCA1A功能的“有害变化”。(3)同源建模表明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Glycine,Gly),导致GCAP1中第144位残基与第140位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140)或第147位甘氨酸(Glycine,Gly147)之间的氢键被消除了,很可能影响GCAP1的折叠和相关生物学特性。(4)GCAP1-D144G对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更敏感;并且在Ca2+存在条件下,GCAP1-D144G突变的电泳速率变慢;并且其稳定性下降。(5)功能实验表明,在高Ca2+浓度下,GCAP1-D144G激活HEK-293膜中的retGC1,从而显着增加细胞内cGMP水平。(6)免疫共沉淀和GST-pull down实验检测显示,与野生型GCAP1相比,GCAP1-D144G与retGC1的相互作用增加。(7)GCAP1-D144G与retGC1在HEK-293细胞中共定位至细胞膜上。结论本研究在一个中国ad COD家系鉴定出GUCA1A基因的新的错义突变(c.431A>G,p.D144G)。通过功能预测和结构分析,发现了GCAP1-D144G的可能的致病机制,它可能引起与ret GC1相互作用增强,以及ret GC1活性的增加,导致c GMP水平持续升高,最终导致ad COD的发生。

焦婷[5](2020)在《Leber氏先天性黑蒙一家系LCA5基因新突变》文中提出目的Leber氏先天性黑蒙(LCA)由Theodore Leber于1869年首次描述,它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被诊断出来,至少占所有视网膜营养不良的5%。本研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一中国Leber氏先天性黑蒙家系的所有成员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找出其可能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分析其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已经郑州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成员均已签署受试知情同意书。收集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一中国Leber氏先天性黑蒙家系全部成员的临床资料。该家系共有9人,包括2名患者,7名正常家系成员。同时随机搜集100名与本家系无关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排除全身性疾病。并对该家系的9名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ERG、眼底照相、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采集所有研究成员的血样,提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DNA进行二代测序,对发现的基因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进行蛋白质致病性预测分析。结果根据眼科临床检查、家系调查、家系谱,对该家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遗传分析。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异常但不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该家系的两名患者符合Leber氏先天性黑蒙诊断标准,家系特征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中的2例患者临床表型相似,表现为出生后6个月发现双眼视力低下及夜盲、眼球震颤、视网膜电图各项反应轻微,而眼底视网膜大致正常。通过二代测序,在这个Leber氏先天性黑蒙家系中发现了 LCA5基因的移码突变:c.14571461delACCCinsTTTTTGCCATTGTTTTGCCAT(p.Y486Ffs)和c.425436delACAGGAGAAAGinsTACAG(p.142145delRQEKinsST),突变存在于家系中的2名患者及其父母的LCA5基因,其余正常家系成员LCA5基因无上述突变。生物信息学软件提示这两个突变位点均为致病性改变。用本家系无关的正常人及数据库作验证,结果显示正常人对照不存在这2个点突变。对家系其他成员的DNA样本进行Sanger测序,对先证者的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并进行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分析。共分离分析结果示LCA5基因上的杂合性突变在该家系中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结论本研究在一 Leber氏先天性黑蒙家系中发现了两个在LCA5基因上的新致病性突变:c.14571461delACCCinsTTTTTGCCATTGTTTTGCCAT(p.Y486Ffs)和c.425436delACAGGAGAAAGinsTACAG(p.142145delRQEKinsST),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可能为该家系中2名患者的致病突变。这些发现丰富了 Leber氏先天性黑蒙致病基因的突变谱,为Leber氏先天性黑蒙的产前诊断提供参考,为基因治疗研究积累基础。

但汉东[6](2020)在《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靶向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外显子测序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76个中国无血缘关系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变异和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76个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家系,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综合症性或非综合症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我们先对这些先证者的基因组DNA样本通过靶向外显子组测序或全外显子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Sanger测序和并对可获得的家系成员进行家系共分离来验证测序数据和确定可能的致病基因。结果: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包括62个非综合症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家系,13个Usher综合症家系,一个Bardet-Biedl综合症的家系。通过测序分析,我们在43个家系(56.6%)中确定了15个致病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包括RHO基因、PRPF31基因、USH2A基因、CLRN1基因、BBS2基因、CYP4V2基因、EYS基因、RPE65基因、CNGA1基因、CNGB1基因、PDE6B基因、MERTK基因、RP1基因、RP2基因和RPGR基因,其中发现变异频率最多的基因是USH2A(19.7%)基因,其次是CYP4V2基因(6.6%)。此外,在12个家系(15.8%)中确定了7个常染色体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的单个杂合变异,这些基因包括USH2A基因、EYS基因、CLRN1基因、CERKL基因、RP1基因、CRB1基因和SLC7A14基因。我们未能在剩余的21个家系(27.6%)中发现任何可能的致病变异。在我们确定的了67个致病基因变异中,这些变异包括37个错义变异(55.2%)、11个无义变异(16.4%)、1个小片段插入缺失变异(1.5%)、10个小片段缺失变异(14.9%)、2个小片段插入变异(3.0%)和6个剪接变异(9.0%),其中24个变异以前未曾报道过。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基因变异扩大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的变异频率和频谱,这些确定的变异为今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线索。第二部分视网膜色素变性局部一致性及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的方法,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静息态下的大脑区域内和区域间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14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所有研究对象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视觉皮层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视网膜色素变性组患者视觉皮层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与临床变量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双侧舌回/小脑后叶的局部一致性明显降低。视网膜色素变性组患者双侧舌回/小脑后叶到双侧舌回/楔叶及左侧中央后回正性功能连接明显减少,双侧舌回/小脑后叶到双侧丘脑,双侧舌回/小脑后叶至右额中回、左顶叶下叶的负性功能连接明显增加。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双侧舌回/小脑后叶的局部一致性与病程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双侧舌回/小脑后叶-左侧下顶叶的功能连接与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初级视觉皮层的神经活动的同步性降低。此外,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视网膜-丘脑皮质通路和背侧视神经通路上表现出固有的视觉网络损害和重塑,提示视觉空间和立体视觉受损,同步性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为今后RP的疗效的评价提供一个参考指标。第三部分视网膜色素变性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目的:采用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评估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静息态下脑血流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9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受试者,所有研究对象在静息态下进行T1加权像和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核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脑血流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视网膜色素变性组患者脑血流量与临床变量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双侧楔叶/舌回/楔前叶/后扣带/枕中回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视网膜色素变性组患者左侧枕中回和枕下回脑血流量与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左侧枕下回、右侧小脑前叶和左侧楔前叶脑血流量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双侧小脑前叶、左侧枕下回和左侧楔前叶脑血流量与病程持续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视觉皮质和视觉相关皮质的脑血流量降低。提示脑血流的改变可能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觉通路的跨突触逆行变性,脑血流量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为今后RP的疗效的评价提供一个参考指标。

冯丙岂[7](2019)在《二种遗传模式并存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拟对闽南边远地区一复杂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利用基于目标区域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筛查该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RP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RP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本课题严格遵循相关医学伦理学要求,收集该家系成员既往病史等临床资料并完善相关眼科检查。采集家系患者和正常成员的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利用目标区域捕获基因芯片对3583个RP相关基因外显子区DNA进行捕获和富集,经高通量测序检出可疑变异基因及位点后,应用Sanger测序在家系成员中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分析,确定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并分析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该家系患者于学龄期开始出现视力及暗适应能力下降,进展速度快,视网膜色素紊乱,辅助检查提示不同程度的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诊断为RP,经基因测序在一组患者中检出X染色体RPGR基因的无义突变(c.739C>T),使第247位的谷氨酰胺(Gln)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基因翻译提前终止(p.Gln247Ter);在另一组患者中检出3号染色体IMPG2基因一个移码变异(c.22042208delAATCA),使第735位的赖氨酸(Lys)突变为精氨酸(Arg)并导致基因翻译提前终止于第751位密码子(p.Lys735Argfs*16),Sanger测序验证发现变异位点分别遵循X染色连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均符合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共分离,提示以上两个突变位点分别为该RP家系的两种遗传模式的致病原因,并最终确定在一个家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RP:RPGR-RP和IMPG2-RP。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在一RP家系中存在二种遗传模式,分别为X染色连锁遗传(RPGR基因致病突变c.739C>T)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MPG2基因致病突变c.22042208delAATCA)两种遗传模式,其中IMPG2基因与RP发病关联为国内首次报道。该研究丰富了RP致病基因的突变谱,有助于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为RP的筛查、诊断、治疗、遗传咨询及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中国眼遗传病诊疗小组,中国眼科遗传联盟[8](2018)在《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眼遗传病是一组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眼部疾病。2018年4月27日在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http://www. omim. org/)中以"eye"作为关键词搜索疾病表型可得到440种疾病条目。临床常见的眼遗传病有视网膜变性、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遗传性视神经

陈蕾[9](2016)在《Dhtkd1Tyr486*小鼠模型研究和一个CoRD家系的基因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Dhtkd1Tyr486*基因突变敲入小鼠模型的研究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课题组前期在山东高密采集到一个CMT大家系,经过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以及候选基因法发现了脱氢酶E1和转酮醇酶结构域1(dehydrogenase E1 and transketolase domain containing 1,DHTKD1)基因的一个无义突变[c.1455T>G(p.Tyr485*)],并将由该突变引起的CMT命名为CMT2Q。课题组通过同源重组法获得了Dhtkd1 Tyr486*基因突变敲入小鼠模型,前期的表型分析结果表明,突变小鼠模型仅在微观结构及表达水平等方面出现了CMT2型的相似特征,但在整体动物水平未见明显的疾病表现。为了探讨突变小鼠模型是否发生了功能变化,课题组应用RNA芯片技术对野生型小鼠和突变纯合子小鼠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突变纯合子小鼠Dgkg基因(该基因产生的DGK-?蛋白具有催化甘油二酯磷酸化生成磷脂酸的作用)表达上调;而Lpin2基因(该基因产生具有催化磷脂酸合成甘油二脂的作用)表达下调。进一步检测血脂含量发现突变纯合子小鼠均比野生型小鼠低,其中HDL、TCHO和TG含量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突变小鼠可能通过提高脂类代谢以代偿因Dhtkd1缺乏所导致的能量不足,使能量代谢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课题组采用促通读药物PTC124对该无义突变小鼠模型进行治疗研究,在体外的细胞实验中发现低浓度的PTC124就能提高突变Dhtkd1的含量;然而在小鼠模型的研究中未见到明显的含量变化,推测可能与小鼠体内存在的某种保护机制有关。第二部分一个视锥-视杆营养不良大家系的基因诊断遗传性眼底病在眼科并不罕见。课题组发现一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眼底病大家系,对家系中的患者进行问诊及各项眼科检查,初步作出了临床诊断。然而,不同遗传性眼底病之间的表型非常相似,仅通过临床检查难以确诊。为此,课题组采用外显子捕获及测序技术,对该家系进行基因诊断。采用Illumina Hi Seq2000平台对先证者进行覆盖372个眼科遗传病基因的外显子测序芯片作突变筛查,并对其中的10个可疑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及验证。结果显示,该家系患者均表现出类似进展型视锥-视杆营养不良(cone-rod dystrophy,Co RD)的特征,且起病较早,症状较重。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在患者视锥-视杆同源盒(cone-rod homeobox,CRX)基因的第3个外显子上存在一个错义突变(c.238G>A),导致由该基因编码的CRX蛋白的第80位的谷氨酸变成赖氨酸。进一步研究提示该突变即为此视锥-视杆营养不良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简言之,本研究首次在黄种人中发现一个CRX[c.238G>A(p.E80K)]基因突变的Co RD大家系,同时发现由该基因突变所致Co RD的临床表现比同样位于第80位的p.E80A和p.E80Q所致的表型更为严重,说明同一位点的不同氨基酸改变会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

许言[10](2016)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相关疾病RetNet基因变异频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是一类常见难治的遗传性致盲眼病,这其中最常见的有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最严重的是Leber先天性黑朦(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和临床表型多样性。迄今报道至少有253个基因被发现与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相关(Ret Net网站:https://www.sph.uth.edu/Ret Net),其中82个与RP有关。由于致病基因众多,以及视网膜变性遗传学和表型的高度异质性,目前此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存在极大困难。测序技术的限制使以往遗传性眼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单基因家系研究为主,鲜有对所有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已知基因全面系统分析的研究。随着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遗传病的发病原因。虽然高通量测序可以克服技术瓶颈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序列变异,但测序得到的数据量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给变异的注释和致病突变的确定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常见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患者Ret Net基因变异,可以对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大数据的分析发现并总结以往研究忽视的一些可能不致病的基因和变异,提醒后续的基因研究注意。本课题在课题组已有病例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基础上,一方面系统分析了157例RP患者Ret Net基因的突变情况;另一方面,在既往系列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一组LCA病例Ret Net基因突变频谱,同时对个别基因变异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在近60%的RP和LCA先证者中发现潜在致病突变,总结了Ret Net基因在这两种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中的突变频谱和频率。发现ALMS1基因不仅与Alstr?m综合征相关,还可以作为早发重型视网膜变性先证者的候选基因。基于对近千例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患者外显子测序结果的分析,总结了高通量测序在眼遗传病致病基因突变寻找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在眼遗传眼病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中发现频率大于1%且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报道致病的突变;经生物信息学预测致病的变异,也可以同时并存于不同遗传眼病中,或无法在家系共分离分析中得到验证。研究提示了人类基因的复杂性,以及分析眼遗传病高通量测序的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多方面多角度综合分析,确定变异致病性时需要谨慎。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奠定基础,也为这类疾病的预防、治疗措施,及新基因的寻找提供线索。第一部分Ret Net基因突变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先证者中的频谱分析目的:本研究基于15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系统分析了Ret Net基因的突变频谱和频率。总结在高通量测序分析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致病基因突变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策略。方法:分析157例RP先证者DNA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对Ret Net(2014年1月)中191个基因(包括62个RP已知基因和129个其他类型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的变异通过频率、功能预测、对照分析和家系共分离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分析确定可能的致病突变并由Sanger测序验证。结合课题组先前的研究,总结Ret Net基因突变在157例RP先证者中突变频谱和频率。结果:分析157个RP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中的Ret Net基因突变,共在90个(57.3%,90/157)家系中发现潜在致病突变,其中在79个家系中发现28个RP已知基因的突变,以及在11个家系中发现5个其他类型视网膜变性基因突变。检出突变的90个家系中包括31(34.4%,31/90)个家系携带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的杂合突变,41(45.6%,41/90)个家系携带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纯合突变(10)和复合杂合突变(31),18(20.0%,18/90)个家系携带X连锁基因的半合突变。在分析828个遗传眼病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时,发现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列出的致病突变中,有27个在我们所有遗传眼病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分布在24个基因(12个综合征基因和12和Ret Net基因)中。14个显性Ret Net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致病的变异同时在不同疾病患者中发现。Ret Net基因预测致病变异在16个家系中发现不符合家系共分离。结论: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有57.3%的RP先证者在Ret Net基因中发现潜在致病突变。本研究不仅系统分析了中国RP患者全部视网膜变性已知基因突变频谱和频率,而且提供了中国RP患者分子病因的概述。对已知基因的分析为进一步发现新的RP致病基因提供了基础和线索。本研究总结了高通量测序分析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致病基因突变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策略,列举了Ret Net基因突变可能不致病的基因和变异,提示在分析高通量测序突变数据时需要结合临床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第二部分Ret Net基因突变在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疾病先证者中的频谱分析目的:全面分析159个中国LCA先证者Ret Net基因的突变频谱和频率。进一步发现LCA新的致病基因。另外,在46个中国高度远视先证者中筛查高度远视合并RP的致病基因——MFRP的突变。方法:基于159例LCA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对191个Ret Net基因(截止于2014年1月,包括62个RP已知基因和129个其他类型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存在的变异,进行频率、功能预测、对照分析和家系共分离分析等一系列分析,确定可能的致病突变并由Sanger测序验证。由于意外发现ALMS1存在高频无效突变,所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分析了1220个遗传性眼病患者的ALMS1基因变异,发现了多个ALMS1无效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家系共分离分析和对照分析,在回访中检查患者其他全身综合征症状表现。在42个高度远视先证者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MFRP突变,另外4个先证者通过Sanger测序分析MFRP编码序列,进一步在家系成员和192个正常对照中进行候选变异分析。结果:159个LCA先证者中,有90个发现了Ret Net基因的可能致病突变,占总人数的56.6%。其中72个只进行全外线组测序分析的患者中,有45个(62.5%)发现携带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几个基因分别是GUCY2D(10.7%)、CRB1(7.5%)、CEP290(6.9%)、RPGRIP1(5.0%)、IQCB1(4.4%)、ALMS1(3.8%)和CRX(3.8%)。在1220个遗传眼病患者中,11个LCA和早发重型锥杆细胞营养不良(cone-rod dystrophy,CORD)先证者发现携带13个ALMS1无效突变,这11个携带ALMS1无效突变的先证者在总数为215例的LCA和CORD中占5.1%(11/215)。15个患者中的9个通过回访检查发现Alstr?m综合征的全身症状缺失或表现轻微。在3个高度远视先证者中发现可能致病的复合杂合突变。临床资料显示这些患者屈光度至少有+13.50D或眼轴最长为16.78mm。视网膜电图显示携带错义突变的患者视锥视杆细胞反应正常,另一个携带错义和截短突变的患者视杆细胞反应降低,并伴有黄斑囊样变性。结论:一系列的突变研究分析发现Ret Net已知基因突变可以解释56.6%的中国LCA先证者患病原因。本研究对中国LCA患者种族特异性的已知基因突变频谱和频率进行了全面的分子遗传学分析。提示ALMS1应该作为LCA或早发重型CORD的先证者的候选基因,眼部异常可能是综合征最早发最明显的症状。本研究扩展了MFRP的突变频谱和其相关表型,这是在中国人群中首次报道MFRP突变。

二、小儿视锥细胞与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与候选基因突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视锥细胞与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与候选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21ORF2相关视网膜纤毛病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眼睛的解剖学结构与功能
        1.1.2 视网膜的解剖学结构与功能
        1.1.3 初级纤毛与感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1.4 感光细胞过渡区的结构和功能
        1.1.5 视网膜纤毛病
        1.1.6 过渡区蛋白C21ORF2 及相关视网膜纤毛病的关系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体外研究C21ORF2 基因致病突变对纤毛形成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质粒菌株和细胞系
        2.1.2 实验si RNA的构建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相关实验方法
        2.2.1.1 细胞培养前期准备
        2.2.1.2 细胞的复苏
        2.2.1.3 细胞的传代
        2.2.1.4 细胞的冻存
        2.2.2 C21ORF2 致病基因点突变质粒的构建
        2.2.2.1 点突变质粒构建引物设计
        2.2.2.2 点突变质粒构建过程
        2.2.3 质粒的转化与大量提取
        2.2.3.1 质粒的转化实验步骤
        2.2.3.2 质粒的大提实验步骤
        2.2.4 细胞RNA的提取逆转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2.2.4.1 细胞RNA的提取逆转录实验步骤
        2.2.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验步骤
        2.2.5 细胞免疫蛋白印迹技术
        2.2.5.1 细胞蛋白提取
        2.2.5.2 细胞蛋白印迹技术
        2.2.6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2.2.6.1 细胞铺板
        2.2.6.2 细胞转染
        2.2.6.3 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荧光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C21ORF2 致病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表达降低或不表达
        2.3.2 C21ORF2 致病基因敲低导致蛋白与RNA表达水平降低
        2.3.3 C21ORF2 致病基因敲低导致纤毛长度和数量均下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内研究C21ORF2 相关视网膜纤毛病致病机理
    3.1 实验材料
        3.1.1 C21orf2 致病突变的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构建
        3.1.1.1 点突变小鼠模型构建的目的
        3.1.1.2 点突变小鼠模型构建的技术原理
        3.1.1.3 点突变小鼠模型构建的实验设计
        3.1.1.4 基因点突变小鼠的建立及品系交配
        3.1.2 小鼠的饲养与管理
        3.1.3 点突变小鼠鉴定引物与鉴定条件
        3.1.4 实验试剂
        3.1.5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小鼠DNA的提取与基因分型鉴定
        3.2.1.1 小鼠DNA提取实验步骤
        3.2.1.2 小鼠基因分型鉴定
        3.2.2 小鼠视网膜蛋白提取
        3.2.3 小鼠视网膜蛋白免疫印迹技术
        3.2.4 小鼠眼球固定包埋及冰冻切片
        3.2.5 小鼠视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3.2.6 小鼠视网膜电流图
        3.2.7 小鼠视网膜HE染色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C21ORF2 蛋白表达谱和在感光细胞中的定位
        3.3.2 C21orf2 致病突变的基因敲入对小鼠视网膜蛋白表达无影响
        3.3.3 C21orf2 致病突变的基因敲入小鼠视网膜并无明显进行性退化
        3.3.4 C21orf2 致病突变的基因敲入小鼠视网膜功能无明显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相关成果

(2)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鉴定及基因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研究
        1.1.1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特征
        1.1.2 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研究现状
    1.2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是筛选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的有效方法
    1.3 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治疗研究
        1.3.1 基因治疗研究现状
        1.3.2 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治疗研究的必要性及科学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结构安排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实验材料
        2.1.1 两个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耗材
        2.1.3 实验质粒载体菌种和细胞系
        2.1.4 实验小鼠
        2.1.5 实验所用引物列表
        2.1.6 实验所用抗体列表
    2.2 研究方法
        2.2.1 全外显子组测序
        2.2.2 Sanger测序验证
        2.2.3 小鼠基因分型
        2.2.4 小鼠视网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2.2.5 小鼠视网膜组织免疫组化实验
        2.2.6 小鼠视网膜电生理
        2.2.7 腺相关病毒质粒载体的构建
        2.2.8 细胞培养及三元载体转染
        2.2.9 病毒收集纯化浓缩
        2.2.10 病毒滴度dd PCR定量及侵染能力检测
        2.2.11 病毒注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个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临床信息与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
        3.1.1 临床信息
        3.1.2 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
    3.2 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及突变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2.1 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3.2.2 突变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3 相关基因研究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因治疗流程初步建立相关结果与讨论
    4.1 Rpe65 基因自发点突变小鼠突变位点及表型鉴定结果
    4.2 腺相关病毒质粒构建结果
    4.3 三元载体转染细胞结果
    4.4 病毒质量及体外侵染能力检测结果
    4.5 体内评价病毒效果
    4.6 初步研究结果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4)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家系GUCA1A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常染色体显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相关的GUCA1A突变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2.3 DNA的浓度及纯度检测
        2.4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
        2.5 Sanger测序验证
        2.6 突变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3.1 家系情况
        3.2 临床表现和眼部检查结果
        3.3 GUCA1A作为候选基因的鉴定
        3.4 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突变
        3.5 突变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讨论
第二部分 GUCA1A基因p.D144G突变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lue-Native PAGE)
        2.5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2.6 原核蛋白表达、纯化和GST-pull down
        2.7 GCAP1蛋白质水解实验
        2.8 细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2.9 ELSIA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3.1 pc DNA-3.1-GUCA1A-WT/D144G重组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3.2 蛋白表达和纯化
        3.3 GCAP1-D144G激活ret GC1,显着增加cGMP浓度
        3.4 GCAP1-D144G中Ca~(2+)依赖性构象变化和稳定性
        3.4.1 GCAP1-D144G对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更敏感
        3.4.2 在Ca~(2+)存在条件下GCAP1-D144G的电泳速率变慢
        3.4.3 GCAP1-D144G蛋白稳定性下降
        3.5 GCAP1-D144G与 ret GC1 结合增强
        3.6 GCAP1-D144G与 retGC1 共定位至细胞膜
    讨论
结论
    第一部分 结论
    第二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术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Leber氏先天性黑蒙一家系LCA5基因新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Leber氏先天性黑蒙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靶向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外显子测序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视网膜色素变性局部一致性及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第三部分 视网膜色素变性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 视网膜色素性变性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二种遗传模式并存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特征
    1.2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
2 临床资料采集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分子遗传学分析
    3.1 全外显子组序列芯片捕获与二代测序
    3.2 序列分析
    3.3 Sanger测序验证
    3.4 可疑变异位点共分离检验
    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临床表现特征及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
    4.1 临床表现特征
    4.2 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IMPG2 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5.2 RPGR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5.3 该家系IMPG2-RP与 RPGR-RP的临床表型异同
    5.4 视网膜色素变性与色觉异常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Dhtkd1Tyr486*小鼠模型研究和一个CoRD家系的基因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第一部分 Dhtkd1~(Tyr486*)基因突变敲入小鼠模型的研究
    前言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常用试剂配方
        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实验方法
        2.1 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繁育
        2.2 小鼠基因型的鉴定
        2.3 小鼠RNA芯片
        2.4 小鼠血糖血脂检测
        2.5 PTC124 实验
        2.6 能量代谢检测
    3.结果
        3.1 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
        3.2 小鼠RNA芯片结果
        3.3 血糖血脂检测结果
        3.4 PTC124 治疗结果
        3.5 能量代谢检测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一个视锥-视杆营养不良大家系的基因诊断
    前言
    1.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试剂
        1.3 引物设计
        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实验方法
        2.1 临床检查
        2.2 致病基因的鉴定
        2.3 CRX蛋白模拟图
    3.结果
        3.1 临床检查结果
        3.2 基因芯片结果
        3.3 家系内成员突变验证
        3.4 蛋白结构模拟
    4.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第一部分 Dhtkd1~(Tyr486*)基因突变敲入小鼠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一个视锥-视杆营养不良大家系的基因诊断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相关疾病RetNet基因变异频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相关基因(RetNet基因)研究现状
        1.目前RetNet基因研究的局限性
        2.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型表型异质性和复杂性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
        1.临床特征
        2.分子遗传学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疾病
        1.Leber先天性黑朦分子遗传学研究概述
        2.携带MFRP突变的高度远视患者可能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
    四.全外显子组测序的优势和挑战
    五.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部分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Net基因变异频谱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在157例RP先证者中RetNet基因突变频谱分析
        1.2.2 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进行致病突变筛查时的3个问题
    1.3 讨论
第二部分 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疾病RetNet基因变异频谱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在159例LCA先证者中RetNet基因突变频谱分析
        2.2.2 携带ALMS1无效突变的11例LCA和早发重型CORD先证者
        2.2.3 携带MFRP复合杂合突变的3例高度远视先证者
    2.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小儿视锥细胞与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与候选基因突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21ORF2相关视网膜纤毛病致病机理研究[D]. 宋天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鉴定及基因治疗研究[D]. 杨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视觉电生理诊断流程指南[J]. Robson A. G.;. 中华眼科杂志, 2020(07)
  • [4]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家系GUCA1A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研究[D]. 汤苏珍. 青岛大学, 2020(01)
  • [5]Leber氏先天性黑蒙一家系LCA5基因新突变[D]. 焦婷. 郑州大学, 2020(02)
  • [6]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研究[D]. 但汉东. 武汉大学, 2020(03)
  • [7]二种遗传模式并存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分子遗传学研究[D]. 冯丙岂. 暨南大学, 2019(02)
  • [8]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J]. 中国眼遗传病诊疗小组,中国眼科遗传联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07)
  • [9]Dhtkd1Tyr486*小鼠模型研究和一个CoRD家系的基因诊断[D]. 陈蕾.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相关疾病RetNet基因变异频谱分析[D]. 许言. 中山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儿童锥杆营养不良临床特征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