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XSL 验证 XML 功能依赖关系

使用 XSL 验证 XML 功能依赖关系

一、应用XSL验证XML的函数依赖(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杰[1](2021)在《虚拟现实技术在IETM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设备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纸质技术手册的众多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如不易携带、不易查询、不便于更新等。因此,许多国家和组织开始对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进行研究,IETM 的出现,克服了传统纸质技术手册带来的众多弊端,大大提高了保障工作的效率。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IETM和神经网络、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在已有的IETM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等领域内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完成了一种带有虚拟现实功能的IETM系统。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IETM系统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基于S1000D标准,对IETM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并对IETM系统中所包含的各个功能点,如数据模块创建管理、出版物模块创建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开发出一个完整的IETM系统。(2)在IETM系统中的虚拟现实功能的实现过程中,采用虚拟现实领域内的三维模型技术,来为IETM系统中添加虚拟现实功能。添加的虚拟现实功能包括设备模型三维展示、设备外观图的生成以及设备的全拆解展示等。(3)在IETM系统中的标签检索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本人提出一种LSTM-TextCNN联合模型来对系统中的技术信息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加入到技术信息所对应数据模块的XML文件中,使IETM用户可以用选择标签的方式来对技术信息进行检索。(4)在虚拟现实功能中的拆解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对拆卸序列研究领域内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最终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来对设备的全拆解序列进行求解,并将求得的全拆解序列在设备对应的三维模型中进行展示,来为用户在设备的维修和保障过程中提供参考。

宋鹏[2](2020)在《智能化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系统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是一种对装备技术资料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也是军事装备保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克服了使用传统纸质技术手册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大幅度提升了装备保障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伴随着装备保障领域内的需求更迭和新技术的出现,结合新的技术手段完成智能化IETM系统的开发逐渐成为了IETM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即是在IETM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智能化IET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实现系统功能智能化的方法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IETM的研究现状选择S1000D标准作为开发IETM所遵循的标准规范,对S1000D标准中公共源数据库和数据模块两大核心概念进行重点研究,并通过对XML技术、三维模型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为IETM系统的功能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后结合IETM的用户需求分析对智能化IETM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并完善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流程。其次,通过构建标签检索和语义检索两种智能检索方式完成系统内检索功能模块的智能化扩展,并对实现智能检索的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标签检索通过文本自动分类标识完成对文本信息的深入挖掘,搭建Text CNN神经网络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训练方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选择最优方法训练分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标签检索的分类任务中。语义检索则是用以弥补精确检索的不足,使用word2vec完成文本向量化并使用余弦相似度来进行语义相似的评估,而后通过实验确定使用关键词扩展的方法更有助于提升语义检索的准确性。最后,基于某型电站的数据资料完成IETM系统内各类信息对象的生成,结合智能化IETM的设计方案和智能检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实现,从而最终完成智能化IETM系统的构建。

王航[3](2020)在《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用户量与日俱增,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被数字化记录,网络上的数据形态以及数据来源也逐渐丰富。尽管基于单一用户、单一数据来源的用户分析模型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随着多源异构数据的快速增长,用户建模分析的难度不断提升,单一数据也无法准确刻画用户特征。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和趋势。高校组织内部有多个信息系统,各信息系统各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通互联,无法实现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的问题,搭建一套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尤其是随着移动应用的兴起,特别是4G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信息化已经成为趋势,要求实现将各个系统待办整合在一个应用上实现手机办公的需求非常急迫。本文以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设计与实现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如何提取多源、异构数据,并且对这些提取出来的数据进行整合,输出需要的数据。本文首先概述了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及建设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目的和必要性,介绍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关键技术和优势及该系统所解决的技术性问题。根据目前多源异构数据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型的改进和设计,并根据设计的原型,完成整体系统的框架搭建,以及对应的数据库开发。其次是在系统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对每个平台应用不同的技术,比如将B/S架构应用于后台系统并采用Java编程语言,基于Java EE体系架构建立系统框架,SpringMVC实现Web MVC模式,Mybatis持久层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控制,配置人员使用XML、XSL配置数据源和格式化对应数据,移动端采用HTML5+的规范进行开发。在移动端通过请求到后端,后台根据匹配的数据源和规则对数据源进行访问,然后根据匹配模版进行数据组合,通过接口输出XML数据到移动端,移动端解析对应的数据进行展现。最后分析整个系统的各项设计内容,并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其结果证明该系统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的系统在解决高校组织内部各种信息系统互不兼容、身份认证繁杂、权限管理混乱、业务内容无法共享以及现有系统移动化接口提供艰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且系统的功能扩展性得到优化,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和工作效率。

高芬莉[4](2019)在《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自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产生及发展以来,已经被很多国家广泛地应用与军事、航空及医疗等各个领域,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纸质资料的各种弊端,有效地提高了装备维修及综合保障的效率。IETM作为“持续采办与寿命周期保障(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CALS)”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装备信息综合保障技术智能化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我国对IETM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鉴于此背景,在分析与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的成熟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创作系统,该系统由IETM的创作编辑部分、内容管理部分以及显示发布部分组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论文分析了国内外IETM的研究现状,介绍了IETM相关的理论基础,对本课题中使用的S1000D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研究,分析了S1000D标准被诸多国家广泛应用的独有优势,并且深入学习了S1000D标准的核心内容。(2)在S1000D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了该项目的总体系统体系结构,将IETM创作系统按照功能要求分为IETM的创作编辑、内容管理与IETM的显示与发布三大部分,并且分别对每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系统测试。(3)深入分析了数据模块类型及特点,对装备技术资料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关系型数据库与计算机文件系统结合的方式存储技术信息,设计公共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及共享。(4)详细设计了IETM创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模型的设计、IETM的内容编辑功能的设计、内容管理功能的设计以及技术信息的显示及发布功能的设计等。最终,以某型号柴油发电机为案例,成功创作了该柴油机的IETM产品。

李蜜[5](2019)在《基于Z语言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嵌入式系统在航空、航天、医疗等安全关键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安全关键领域对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需求远远高于一般领域,且要求愈来愈高。如何保障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重视的研究热点之一。如果能够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早期阶段,即设计阶段就能对可靠性进行严格的验证,无疑可大幅度降低嵌入式系统后期的测试和维护成本。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嵌入式系统开发早期阶段的可靠性建模、评估和定量分析的技术,以减少嵌入式系统潜在的软件错误和硬件缺陷。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对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进行建模与评估,建立了一种结合Z和AADL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模型ZARM(combining Z and AADL Reliability Model)。相较于已有模型,ZARM是一种从故障元素、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三个维度来对可靠性进行刻画的综合模型。为了对ZARM模型进行可靠性定量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DTMC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概率模型检测方法。将ZARM模型刻画为一个DTMC,结合MC平稳分布的性质,计算得出嵌入式软件状态概率的平稳分布,由此得出其可靠性评估结果。最后,通过一个嵌入式软件实例说明了ZARM建模过程及评估方法的应用。(2)为了对嵌入式硬件的可靠性进行建模与评估,建立了一种基于Z语言的嵌入式硬件可靠性模型ZHRM(Z-based Hardware Reliability Model)。与现有模型相比,ZHRM采用分级建模的方式,从嵌入式硬件的构成出发,以硬件功能模块为单位,为嵌入式硬件系统建立可靠性模型。为了对ZHRM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定量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CTMC的嵌入式硬件可靠性评估方法。设计了ZHRM到CTMC的转换规则,CTMC中描述了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和转移概率,通过CTMC可以计算得出嵌入式硬件在某一个时刻处于各个状态的概率,并由此识别出可靠性关键功能模块。最后,通过一个嵌入式硬件实例说明了建模ZHRM建模过程及评估方法的应用。(3)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框架,基于eclipse设计并初步实现了该建模与评估集成平台。该平台包含了三个子系统,模型转换子系统、ZARM建模与评估子系统和ZHRM建模与评估子系统。平台功能和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平台能够在较小的时间消耗下对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相比其他方法能够大幅度缩短可靠性验证时间。

纪斌[6](2018)在《数据模拟驱动的通用数据编辑与处理框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武器装备的复杂性增加以及实战保障能力要求增高,需要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精确及精细化的现代保障体系。精确及精细化的现代保障体系依赖于大量装备综合保障业务信息系统支持。其中对各类装备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是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核心。传统的信息系统研发模式是表单式开发模式,只能编辑特定结构的数据,针对不同的业务数据需要设计不同的表单,再依据表单设计研发软件功能模块支持,业务数据更改导致的表单更改牵涉到大量的程序及数据库表更改,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差。为解决数据采集的扩展性,可靠性及稳定性问题,本文提出数据模型驱动的数据编辑与处理方法,研究相关实现技术,确定数据模型驱动的数据编辑与处理技术路线,突破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提出处理算法,开展数据编辑与处理框架的设计与实现,并验证原型系统可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扩展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在分析基于表单式开发模式的数据采集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模型驱动的数据编辑与处理方法,研究数据描述、数据建模、数据模型解析、数据图形化预览与展示等相关实现技术,确定了基于“XML + XML Schema + DOM + XSL +Java”的技术路线,论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其次,提出数据模型到Java代码的转换算法、基于数据模型验证数据语法的算法和数据到HTML格式数据的转换算法,解决当前Java应用编程接口获取数据模型信息效率低下、数据语法验证和数据图形化预览及展示的关键技术问题。第三,框架设计。框架采用松耦合的设计方式,包括数据模型到Java代码的转换、配置文件生成工具、数据编辑界面、数据验证、数据图型化展示五个模块,定义了各个模块的功能。最后,模块实现及系统验证。实现并集成各个模块形成框架原型系统。将S1000D制定的标准数据模型和自定义的数据模型作为验证数据模型,验证原型系统。验证结果表明:原型系统将数据模型作为输入,依据数据模型的约束信息编辑与处理数据,实现对各种结构数据的编辑与处理,原型系统可用、可靠、稳定及可扩展。对比分析原型系统与同类型数据编辑与处理软件,结合对比分析结果,对原型系统做出总结。

欧高飞[7](2018)在《基于Hadoop+Spark平台的农产品价格分析预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受生产成本、市场供给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这就使得同一种农产品,在不同地区市场价格相差颇大,此时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就凸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普通农民、商贩等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的人群来说,获取及时而又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就能及早的推断出价格的波动状况,及早的预防,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避免重大的损失。当然,如若获取途径和方式等相对闭塞,那么待价格波动时,我们便会措手不及,损失颇大。大数据技术能够借助Hadoop、MapReduce和Spark等分布式架构处理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寻求大数据存在的深层次的数据价值和数据关系,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结果,帮助决策者做出理智、科学的决断。农产品市场上存在庞大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获取农产品具有洞察力和新价值的东西,及早的发现市场规律,掌握市场行情。本文基于HP 360PGEN81U服务器硬件平台和其上部署的Hadoop、Hive和Spark分布式大数据软件平台,进行农产品价格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具体的工作如下:(1)搭建Hadoop、Hive和Spark大数据框架;(2)编写Python3程序爬取农惠网等权威农产品网站上关于农产品的省份、城市、名称、价格、价格单位、年、月、日、实时时间和种类等数据信息,并存入MYSQL;(3)把爬下的农产品信息从MYSQL中导出成文本文件,并上传到HDFS中;(4)在spark-sql上通过HQL编写程序将HDFS上的数据映射到spark-sql数据库中,并清洗出农产品在每个省份的数量,每个省份的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比例,每个省份每天价格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每个省份每个月价格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信息;(5)用Scala语言进行HoltWinters(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型的改良,使其能多处理一个省份列,并借助改良的HoltWinters预测农产品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6)把spark-sql清洗出来的数据和改良的HoltWinters预测出来的数据导入MYS QL数据库中,借助SpringMVC、Ajax、Echarts等技术进行数据可视化;

谢婧[8](2018)在《配电网信息模型异构映射与即插即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供电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电力应用系统分布式应用需求的增长,消除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孤岛”已成为配网信息集成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IEC61968/61970和IEC61850标准在配网信息集成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分别为配电管理系统及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信息模型语法提供了规范的定义。配网信息集成需要综合应用IEC61968/61970及IEC61850标准,但不同标准的差异和大量私有扩展导致了模型异构,阻碍了信息集成的实现。本文以IEC61968/61970标准及IEC61850标准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信息模型的具体差异及融合建模方法,设计了配网异构信息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模块,以电池储能系统为典型对象提出了配网设备即插即用信息流技术的实现架构。首先,分析配网的信息模型差异与差异融合建模方法。本文不仅分析了IEC61970/IEC61968标准更新引发的CIM模型不同版本间异构以及电力企业对CIM私有扩展造成的交互数据难以解析等现象,还阐释了IEC61850标准信息模型与标准CIM模型在模型结构、接口服务、通信协议等方面的差异。基于模型差异分析结果,从拓扑与量测两个方面进行了模型扩展,消除了IEC61850与CIM模型在语法定义、建模范围、模型结构等方面大部分的差异。其次,重点研究配电网异构信息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方案。信息模型的差异将会造成信息交互中的数据冲突,阻碍信息集成的正常进行。为实现异构模型间的映射转换,从本体语言表达与本体拓扑存储技术出发,设计了异构信息模型节点映射算法,通过对模型节点语言、结构相似度的比对及冗余度筛选导出优化映射结果,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考查映射方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XSLT转换脚本生成算法,并进一步提出了异构模型数据转换方案。而后,制定了一致性测试规则与测试方案构架。最后,以不同版本CIM变压器模型实例及IEC61850、IEC61968拓扑模型实例为算例执行映射转换并进行一致性测试,验证异构信息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算法可用性及结果可靠性。最后,研究配网设备即插即用信息流的实现机制。异构信息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实现标准化的信息集成,为分布式能源主动控制和管理奠定基础。选取电池储能系统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典型场景下BESS的运行状态、控制策略及功能需求,选取特定功能的逻辑节点组建逻辑设备并进行自描述配置。基于IEC61850标准,分析了BESS并网的发现/注册机制及IEC61850通信模型与IEC60870-5-104规约映射的方法。以自描述建模为基础、以异构信息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模块为核心、以通信模型和规约映射为保障,构建了电池储能系统即插即用信息流实现架构。本文研究成果能够为配网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提供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服务,有利于提升分布式能源并网运行的有效性和便捷性,切实提高配网信息集成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史蕴洁[9](2017)在《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个性化服务市场的发展,可变数据印刷成为未来印刷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变数据印刷作为新型数字印刷模式,能够满足客户小批量、个性化印刷的需求。同时,可变数据印刷能够实现零库存以及即时印刷,有效降低印刷企业的仓储成本。本文以个性化相册作为典型可变数据印刷作业,针对相册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格式转换以及系统平台搭建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结合可变数据印刷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XML数据格式转换技术实现可变数据印刷作业“单格式输入,多格式输出”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将XML格式的中性文件自动、同步转换成PDF格式和PPML格式的印刷作业。阐述了基于云平台的在线可变数据印刷作业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腾讯云平台,采用J2EE开发平台,搭建B/S网络架构和SSM集成框架,并利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另外,系统使用腾讯提供的云平台,完成项目部署,实现数据同步,降低企业成本以及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实践证明基于云平台的在线相册制作系统是可行的,具有成本低、访问便捷和实时互动等优点,满足用户制作产品时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许海洋[10](2017)在《面向CPS时间属性的软件可信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软件形式化方法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式化方法已成为提高软件可信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在CPS中,软件的体系结构会随着需求和环境而动态变化,不仅需要满足功能性要求,还要求时间等非功能属性具有可信性。如何精确地描述与验证CPS软件系统,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成熟的建模和验证方法。CPS可信属性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精确地描述软件系统、如何从软件需求场景中抽取系统规范、如何高效地对系统进行模型检测。从而在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尽早发现软件潜在的错误,及时纠正软件需求和系统设计中的不一致性和不完备性等问题,提高CPS软件的可信性。本文立足于CPS软件可信属性的建模与验证问题,旨在建立基于模型驱动的CPS软件时间可信属性的建模与验证集成框架,提出适合于CPS环境的软件时间可信属性的建模和验证方法。利用Object-Z语言的形式化优点描述模型的静态语义,利用PTA在时间约束和转移概率方面的优点描述模型的动态语义,建立软件的时间可信模型。采用基于场景的语言进行需求分析,进而抽取需求规范。针对CPS软件的时间可信属性,设计模型检测算法。本文从软件模型、需求规范、模型检测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索研究,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为了精确地描述CPS软件的功能属性和实时性等非功能属性,本文研究了软件的图形化模型和形式化建模方法。建立软件系统的图形化模型,有利于客户与软件开发人员形成共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低软件开发的复杂度,但是图形化模型不便于软件的形式化验证。因此,一方面充分利用MARTE在建立时间模型等非功能属性方面的图形化优势,另一方面研究融合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形式化集成模型。在MDA框架下,设计了MARTE静态结构到Object-Z类、MARTE动态行为到PTA表达式之间的映射规则,提出了集成的的形式化建模方法PTA-OZ,该方法能够对MARTE建立的软件模型,进行静态结构验证和动态行为验证,从而能够利用形式化方法验证图形化建模语言建立的模型。在理论上,采用不变式和三元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转换的语义一致性进行了验证。并在Papyrus环境中,基于XMI实现了该转换框架。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图形化模型转化为形式化模型,并能够对转换后的CPS软件的功能属性和实时性等非功能属性进行有效地检验。(2)为了准确地描述软件需求,自动抽取属性公式。本文引入时钟和时间约束的形式化定义,定义了LSC图的时间属性模型,提出了TLSC到时序逻辑公式的转换规则,并给出了优化公式的方法。从基于场景的LSC语言出发,来描述CPS的软件需求。由于时间对于CPS软件的系统行为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关注于时间敏感的LSC图属性问题。通过引入时钟和时间约束的形式化定义,提出了TLSC图,研究了基于场景语言在描述软件需求时的时间属性问题。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定义了TLSC图的语法和语义,以利于转换为时序逻辑公式。通过设计的基本规则和组合规则,实现了TLSC图到时序逻辑公式的转换;为了简化公式规模,利用传递性重新定义时间次序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公式优化的方法,使得公式规模有效地降低。最后,设计并完成了TLSC图到时序逻辑公式转换系统,从而实现了从需求场景中自动抽取逻辑公式。该方法适合于描述实时软件系统的属性和行为,能够从TLSC建立的软件需求规范中,自动抽取逻辑公式,并进行优化,初步解决了模型检验中逻辑公式的自动抽取问题。(3)为了准确地计算有界模型检测的完备性阈值,首次将半张量积理论引入到有界模型检测中,提出了基于半张量积的完备性阈值求解方法。采用离散时间进化系统来研究Kripke模型的状态进化拓扑结构,首先,通过Kripke模型解析算法,建立布尔函数的代数形式,并将其转换为逻辑形式。其次,通过固定点求解算法和k-loop求解算法,计算布尔网络中的吸引子。最后,根据吸引子计算固定点的位置、环路的长度以及环路的状态集等参数。采用经典数学理论中的矩阵分析方法来求解Kripke模型的前向半径,作为Kripke模型的完备性阈值。相比于以往的阈值计算方法,本文方法充分运用半张量积理论,利用代数运算代替逻辑运算,计算方法简单。(4)为了提高有界模型检测的效率,提出面向CPS时间可信属性的有界模型检测算法。充分考虑基于SAT方法编码中时间属性的缺失问题,对于CPS实时系统的时序逻辑公式,提出了基于SMT的RTECTL公式的有界模型检测算法,在命题公式的编码过程中,保留了公式中的时间属性。在逻辑公式路径的选择上,提出了基于优化的路径量词选择方法,具有减少路径数目的优点,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该编码方法的可行性。

二、应用XSL验证XML的函数依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XSL验证XML的函数依赖(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现实技术在IETM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IETM系统相关理论及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2.1 IETM基本概念
        2.1.1 IETM的定义
        2.1.2 IETM的交互性
    2.2 S1000D标准
        2.2.1 CSDB技术
        2.2.2 数据模块技术
    2.3 IETM相关技术
        2.3.1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编码技术
        2.3.2 多媒体技术
    2.4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2.4.1 虚拟现实及其关键技术介绍
        2.4.2 碰撞检测技术及其在Unity3D中的应用
        2.4.3 三维模型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1.1 需求分析
        3.1.2 总体设计
        3.1.3 系统功能模块总体设计
    3.2 信息对象创建功能设计
        3.2.1 数据模块创建
        3.2.2 插图及多媒体创建
        3.2.3 出版物模块创建
    3.3 技术信息显示发布功能设计
        3.3.1 技术信息显示及交互功能设计
        3.3.2 技术信息发布功能设计
    3.4 虚拟现实功能设计
    3.5 检索功能设计
        3.5.1 基于关键词的精确检索
        3.5.2 基于文本分类的标签检索
    3.6 本章小结
4 IETM虚拟现实功能详细设计
    4.1 三维模型的制作
    4.2 三维交互模型的制作
    4.3 Unity3D模型在IETM中的嵌入
        4.3.1 Unity3D模型的存储
        4.3.2 Unity3D模型的嵌入
    4.4 Unity3D模型与IETM的交互
        4.4.1 建立关联
        4.4.2 数据交互
    4.5 虚拟现实功能的划分及设计
        4.5.1 虚拟现实功能的划分
        4.5.2 三维展示功能设计
        4.5.3 部件高亮功能设计
        4.5.4 外观图的生成功能设计
        4.5.5 模型部件信息标注功能设计
        4.5.6 设备的拆解及复原功能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IETM系统的实现
    5.1 信息对象创建
        5.1.1 数据模块的创建及管理
        5.1.2 多媒体信息的创建与管理
        5.1.3 出版物模块的创建与管理
    5.2 技术信息显示发布实现
    5.3 虚拟现实功能实现
    5.4 检索功能实现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2)智能化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IETM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2.1 IETM基本概念
        2.1.1 IETM的定义
        2.1.2 IETM的交互性
    2.2 S1000D标准
        2.2.1 公共源数据库技术
        2.2.2 数据模块技术
    2.3 IETM相关技术
        2.3.1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编码技术
        2.3.2 多媒体技术
        2.3.3 三维模型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智能化IETM系统设计
    3.1 智能化IETM系统总体设计
        3.1.1 智能化IETM设计方向
        3.1.2 IETM开发流程
        3.1.3 功能设计
        3.1.4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2 信息对象创建功能设计
        3.2.1 数据模块创建
        3.2.2 其他信息对象创建
    3.3 技术信息显示发布设计
        3.3.1 显示功能设计
        3.3.2 发布功能设计
    3.4 三维模型交互设计
        3.4.1 三维交互功能概述
        3.4.2 三维仿真模型的应用
        3.4.3 三维仿真模型的构建流程
    3.5 智能检索功能设计
        3.5.1 基于关键词的精确检索
        3.5.2 基于文本分类的标签检索
        3.5.3 基于文本表示的语义检索
    3.6 本章小结
4 智能检索相关技术研究
    4.1 数据模块中文本的采集及预处理
        4.1.1 获取相关语料
        4.1.2 文本数据清洗
        4.1.3 文本分词
    4.2 文本特征表示
        4.2.1 概述
        4.2.2 词袋模型
        4.2.3 word2vec
    4.3 标签检索中文本分类的研究
        4.3.1 数据集的构建
        4.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研究
        4.3.3 模型设置及优化
        4.3.4 实验及结论
    4.4 语义检索的研究
        4.4.1 语义检索的意义
        4.4.2 语义相似度计算
        4.4.3 关键词扩展
        4.4.4 实验及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智能化IETM系统实现
    5.1 信息对象创建
        5.1.1 数据模块创建
        5.1.2 插图的创建
        5.1.3 出版物模块的创建
    5.2 显示发布功能实现
        5.2.1 显示样式转换
        5.2.2 显示页面的交互功能实现
        5.2.3 线性出版物发布功能实现
    5.3 三维交互功能的实现
    5.4 智能检索实现
        5.4.1 精确检索的实现
        5.4.2 标签检索的实现
        5.4.3 语义检索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3)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多源异构系统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Java语言
    2.2 Java EE体系架构
    2.3 Spring MVC
    2.4 XML
    2.5 XSL
    2.6 数据库
    2.7 HTML5+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调研
    3.2 功能需求
        3.2.1 后台管理平台功能
        3.2.2 数据采集格式化功能
        3.2.3 移动端功能
    3.3 性能需求
    3.4 安全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设计目标和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整体架构
    4.3 功能设计
        4.3.1 整体功能设计
        4.3.2 后台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4.3.3 数据采集格式化功能设计
        4.3.4 移动端功能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采集配置设计
    4.6 接口设计
    4.7 UI/UE设计
        4.7.1 设计原则
        4.7.2 设计的UI/UE组件
    4.8 安全设计
        4.8.1 用户访问控制
        4.8.2 应用安全防护
        4.8.3 传输通道加密
        4.8.4 本地数据加密
    4.9 其它设计
        4.9.1 推送服务设计
        4.9.2 文档解析服务设计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开发工具
        5.1.1 平台系统开发工具
        5.1.2 配置文件开发工具
        5.1.3 客户端开发工具
        5.1.4 代码管理工具
    5.2 平台实现
        5.2.1 平台用户管理实现
        5.2.2 平台抓取网页转换XML实现
        5.2.3 push消息服务实现
        5.2.4 文档解析服务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运行环境
    6.2 功能测试
        6.2.1 平台后台管理功能测试
        6.2.2 客户端功能测试
    6.3 性能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4.1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6.4.2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组织结构
2 IETM相关基础理论与S1000D标准研究
    2.1 IETM理论
        2.1.1 IETM概述
        2.1.2 IETM的互操作性与交互性
    2.2 欧洲S1000D国际规范
        2.2.1 公共源数据库技术
        2.2.2 数据模块技术
    2.3 IETM信息描述语言
        2.3.1 XML概述
        2.3.2 XML相关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系统概要设计
    3.1 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开发流程
    3.2 IETM系统需求分析
        3.2.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2.2 系统业务性需求分析
    3.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4 公共源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存储方式研究
        3.4.2 数据库设计
    3.5 系统开发环境及平台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系统详细设计
    4.1 数据模型设计
    4.2 信息管理功能
        4.2.1 基础数据配置设计
        4.2.2 创建项目设计
    4.3 内容编辑功能
        4.3.1 创建数据模块设计
        4.3.2 创建插图设计
        4.3.3 创建出版物模块设计
    4.4 技术信息的显示与发布设计
        4.4.1 技术信息的显示设计
        4.4.2 技术信息的发布设计
        4.4.3 技术信息的目录导航设计
        4.4.4 技术信息的检索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IETM创作系统的应用案例
    5.1 信息集的确定
    5.2 基础数据配置管理
    5.3 创建项目
    5.4 生成数据模块需求列表
    5.5 数据模块的制作与管理
        5.5.1 数据模块编码制作
        5.5.2 数据模块内容制作
        5.5.3 数据模块管理
    5.6 插图的制作与管理
    5.7 出版物模块的制作与管理
    5.8 技术信息的显示与发布
    5.9 系统测试及分析
        5.9.1 系统功能测试
        5.9.2 系统性能测试
        5.9.3 测试结果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Z语言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嵌入式软件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相关研究
        1.2.2 半形式化与形式化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1.2.3 嵌入式硬件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相关研究
    1.3 论文研究动机与目标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的设计
    2.1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的需求概述
    2.2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
    2.3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2.3.1 ZARM建模与评估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3.2 ZHRM建模与评估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3.3 模型转换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4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的总体流程设计
        2.4.1 平台的处理阶段与总体流程
        2.4.2 建模阶段流程设计
        2.4.3 评估阶段流程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模型ZARM及其评估方法
    3.1 ZARM模型概述
    3.2 ZARM模型
        3.2.1 ZARM故障模型
        3.2.2 ZARM结构模型
        3.2.3 ZARM动态模型
    3.3 基于DTMC的 ZARM可靠性评估方法
        3.3.1 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DTMC
        3.3.2 ZARM到 DTMC的转换
        3.3.3 基于DTMC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3.4 实例研究
        3.4.1 实例描述与半形式化模型
        3.4.2 实例的ZARM模型的建立
        3.4.3 实例的可靠性评估与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硬件可靠性模型ZHRM及其评估方法
    4.1 嵌入式硬件结构抽象描述
    4.2 ZHRM模型建模与评估流程
    4.3 ZHRM模型
        4.3.1 硬件功能模块HFM可靠性模型
        4.3.2 嵌入式硬件可靠性模型
    4.4 基于CTMC的 ZHRM模型可靠性评估及关键模块识别方法
        4.4.1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CTMC
        4.4.2 ZHRM到 CTMC的转换
        4.4.3 基于CTMC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4.4.4 可靠性关键模块识别方法
    4.5 实例研究
        4.5.1 实例描述
        4.5.2 实例的ZHRM模型建立
        4.5.3 实例HFM的可靠性评估与对比分析
        4.5.4 实例ESH的可靠性评估与关键模块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的实现
    5.1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平台实现概述
    5.2 数据结构设计
        5.2.1 平台主要数据结构
        5.2.2 平台的类图设计
    5.3 关键子系统的实现
        5.3.1 平台各子系统的集成及主要视图实现
        5.3.2 ZARM建模与评估子系统的实现
        5.3.3 ZHRM建模与评估子系统的实现
        5.3.4 模型转换子系统——AADLtoZ模块的实现
    5.4 平台测试与分析
        5.4.1 功能测试分析
        5.4.2 性能测试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数据模拟驱动的通用数据编辑与处理框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数据模型驱动的数据编辑与处理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数据模型驱动的数据编辑与处理方法
    2.2 数据模型驱动的数据编辑与处理技术路线
    2.3 实现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键技术
    3.1 XSD到Java代码的转换算法
        3.1.1 研究基础
        3.1.2 算法设计
    3.2 基于XSD验证XML文件语法的算法
        3.2.1 研究基础
        3.2.2 算法设计
    3.3 基于XSL将XML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文件的算法
        3.3.1 研究基础
        3.3.2 算法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模型驱动的通用数据编辑与处理框架
    4.1 XSD到Java代码的转换模块
    4.2 配置文件生成工具模块
    4.3 数据编辑界面模块
    4.4 基于XSD验证XML文件语法模块
    4.5 基于XSL将XML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文件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型系统实现及验证
    5.1 XSD到Java代码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1 设计XSD到Java代码转换模块
        5.1.2 实现XSD到Java代码转换模块
        5.1.3 模块验证
    5.2 配置文件生成工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1 设计配置文件生成工具
        5.2.2 实现配置文件生成工具
        5.2.3 配置文件生成工具功能验证
    5.3 数据编辑界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3.1 设计数据编辑页面
        5.3.2 实现数据编辑页面
        5.3.3 模块验证
    5.4 基于XSD验证XML文件语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4.1 设计基于XSD验证XML文件语法的模块
        5.4.2 实现基于XSD验证XML文件语法的模块
        5.4.3 模块与数据编辑界面模块的集成
        5.4.4 模块验证
    5.5 基于XSL将XML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文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1 设计基于XSL将XML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文件模块
        5.5.2 实现基于XSL将XML文件转换为HTML格式文件模块
        5.5.3 功能模块与数据编辑界面模块的集成
        5.5.4 模块验证
    5.6 原型系统验证
    5.7 原型系统与同类型数据编辑软件比较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7)基于Hadoop+Spark平台的农产品价格分析预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以及组织结构
        1.3.1 本文所做的工作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大数据平台的搭建
    2.1 平台简介
        2.1.1 服务器介绍
        2.1.2 软件介绍
    2.2 Hadoop分布式架构
        2.2.1 Hadoop概述
        2.2.2 安装部署Hadoop
    2.3 安装部署Hive
        2.3.1 解压并安装Hive
        2.3.2 安装配置MYSQL
        2.3.3 配置Hive
        2.3.4 初始化metadata
        2.3.5 启动并验证Hive安装
    2.4 安装部署Spark
        2.4.1 解压并安装Spark
        2.4.2 配置Hadoop环境变量
        2.4.3 验证Spark安装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的获取及清洗
    3.1 数据的获取
        3.1.1 Python3 简介
        3.1.2 BeautifulSoup简介
        3.1.3 数据来源模块详细设计
        3.1.4 抓取数据详细设计
    3.2 数据清洗
        3.2.1 Spark简介
        3.2.2 spark-sql简介
        3.2.3 数据清洗详细设计
        3.2.4 将数据从spark-sql转入MYSQL
    3.3 本章小结
第4 章基于Holt-Winters进行农产品价格预测
    4.1 Scala简介
    4.2 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
        4.2.1 指数平滑法
        4.2.2 Holt-Winters分类
        4.2.3 一次指数平滑法
        4.2.4 二次指数平滑法
    4.3 农产品价格预测
        4.3.1 价格预测的详细描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展示详细设计
    5.1 可视化设计
    5.2 数据可视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获得的奖项
致谢

(8)配电网信息模型异构映射与即插即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标准化信息模型
        1.2.2 异构XML数据转换与测试
        1.2.3 配网通信体系
        1.2.4 即插即用机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异构信息模型差异分析
    2.1 引言
    2.2 IEC61970/61968标准与IEC61850标准
        2.2.1 IEC61970/61968标准
        2.2.2 IEC61850标准
    2.3 CIM模型差异分析
        2.3.1 CIM模型发展历程
        2.3.2 CIM模型版本更新
        2.3.3 CIM模型扩展
    2.4 IEC61850与CIM模型差异分析
        2.4.1 静态拓扑模型差异
        2.4.2 量测模型差异
    2.5 IEC61850与CIM模型差异融合
        2.5.1 IEC61850拓扑模型扩展
        2.5.2 IEC61968量测模型扩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构信息模型节点映射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本体分析技术
        3.2.1 本体表达方法
        3.2.2 模型本体构造
        3.2.3 本体存储结构
    3.3 模型节点映射
        3.3.1 映射算法流程
        3.3.2 语言相似度计算
        3.3.3 结构相似度计算
        3.3.4 映射结果优化
        3.3.5 映射结果评估
    3.4 算例验证
        3.4.1 异构变压器模型映射算例
        3.4.2 异构拓扑模型映射算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构信息模型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异构模型数据转换
        4.2.1 XML文件解析
        4.2.2 XSLT转换脚本
        4.2.3 异构转换方案
    4.3 一致性测试
        4.3.1 一致性测试元数据
        4.3.2 一致性测试规则
        4.3.3 一致性测试平台构架
    4.4 算例验证
        4.4.1 异构变压器模型数据转换算例
        4.4.2 异构拓扑模型数据转换算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池储能系统即插即用信息流实现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BESS逻辑建模
        5.2.1 IED建模方法
        5.2.2 BESS功能需求分析
        5.2.3 BESS逻辑节点结构
        5.2.4 自描述文件配置
    5.3 基于IEC61850-80-1的通信模型
        5.3.1 IEC61850 通信模型
        5.3.2 发现/注册机制
        5.3.3 通信模型映射
    5.4 即插即用信息流实现架构
        5.4.1 即插即用信息流
        5.4.2 模型映射与数据转换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申请的发明专利与软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基于PPML的可变数据印刷流程
    2.1 可变数据印刷
        2.1.1 可变数据印刷工作流程
        2.1.2 可变数据印刷作业文件格式转换流程
    2.2 PPML个性化印刷标记语言
        2.2.1 PPML语言
        2.2.2 PPML文档格式在数字印刷生产中的优势
    2.3 基于DOM4J解析技术实现XML 格式及PPML 格式文件的创建
        2.3.1 DOM4J解析技术
        2.3.2 XML格式输入文件的创建
        2.3.3 PPML格式输出文件的创建
    2.4 基于XSL-FO格式化对象技术实现PDF格式文件的创建
        2.4.1 XSL-FO格式化对象技术
        2.4.2 FO格式中间文件的创建
        2.4.3 PDF格式输出文件的创建
    2.5 本章小结
3 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用户角色描述
        3.1.2 系统功能管理模块划分
        3.1.3 用例模型建立
        3.1.4 系统前、后台时序图绘制
    3.2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3.2.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3.2.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3.2.3 数据库选择
    3.3 系统原型图及静态页面的绘制
        3.3.1 基于Axure RP软件的系统原型图绘制
        3.3.2 基于HTML技术的静态页面设计
    3.4 系统开发工具及框架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框架的搭建
    4.2 项目包结构的创建
    4.3 功能模块的实现
        4.3.1 注册登录功能
        4.3.2 产品选择功能
        4.3.3 相册制作功能
        4.3.4 产品订购功能
        4.3.5 后台产品系列管理功能
        4.3.6 后台样式模板管理功能
    4.4 项目云平台部署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XML格式可变数据印刷作业
附录2 XML文件的Schema约束
附录3 PPML文件的样例
附录4 XML文件的XSL-FO转换
附录5 关于云平台部署的Linux命令

(10)面向CPS时间属性的软件可信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PS的定义与发展
        1.2.2 半形式化与形式化建模方法
        1.2.3 需求规范的描述
        1.2.4 模型检测方法
    1.3 论文研究动机与目标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面向CPS软件体系结构的一种形式化建模方法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
    2.3 基于模型驱动的MARTE形式化转换方法
        2.3.1 MDA
        2.3.2 模型转换框架
        2.3.3 Object-Z元模型
    2.4 元模型层的语义转换
        2.4.1 MARTE的抽象语法
        2.4.2 静态语义转换
        2.4.3 动态语义转换
    2.5 CPS软件的建模方法
        2.5.1 PTA-OZ模型
        2.5.2 异构模型转换
        2.5.3 PTA-OZ模型的检验
    2.6 模型转换的一致性验证
    2.7 基于XMI的模型转换实现框架
        2.7.1 建模框架设计
        2.7.2 实时嵌入式软件建模
        2.7.3 基于XMI和XSLT的转换
        2.7.4 转换结果分析
    2.8 实例模型
        2.8.1 实例的MARTE模型
        2.8.2 实例的PTA-OZ模型
        2.8.3 属性检验
    2.9 总结
第三章 一种时间敏感的CPS软件可信需求规范的生成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
    3.3 概述及动机
        3.3.1 LSC概述
        3.3.2 研究动机
    3.4 TLSC的形式语法与语义
        3.4.1 TLSC的形式语法
        3.4.2 基于迹的TLSC语义
    3.5 CTL公式
        3.5.1 CTL的特点
        3.5.2 CTL的语法
        3.5.3 CTL的语义
        3.5.4 CTL的完备集
    3.6 TLSC到时序逻辑公式的转换
        3.6.1 基本转换规则
        3.6.2 组合转换规则
    3.7 公式的优化
    3.8 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8.1 系统设计框架
        3.8.2 转换系统的实现
    3.9 实例及分析
        3.9.1 TLSC图建模
        3.9.2 时序公式生成
        3.9.3 结果分析
    3.10 结论
第四章 基于半张量积的完备性阈值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
    4.3 半张量积及布尔网络的定义
    4.4 基于半张量积的完备性阈值求解
        4.4.1 问题描述
        4.4.2 Kripke模型解析
        4.4.3 固定点求解算法
        4.4.4 k-loop求解算法
    4.5 算法效率分析
    4.6 应用实例
    4.7 结论
第五章 面向CPS时间可信属性的有界模型检测改进方法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
    5.3 RTCTL公式及完备性分析
        5.3.1 具有实时特征的时间自动机
        5.3.2 TADT的语义模型
        5.3.3 RTCTL公式
        5.3.4 公式的完备性分析
    5.4 RTECTL公式的语义
        5.4.1 路径?满足性语义模型
        5.4.2 状态s满足性语义模型
        5.4.3 RTECTL的限界语义
    5.5 RTECTL公式的BMC算法
    5.6 命题公式的编码
        5.6.1 模型M转换命题公式的方法
        5.6.2 RTECTL公式转换命题公式的方法
    5.7 等价性证明
    5.8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应用XSL验证XML的函数依赖(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现实技术在IETM中的应用研究[D]. 李志杰.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智能化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系统开发研究[D]. 宋鹏.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3]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航.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S1000D标准的IET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高芬莉.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5]基于Z语言的嵌入式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技术研究[D]. 李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数据模拟驱动的通用数据编辑与处理框架技术研究[D]. 纪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8(04)
  • [7]基于Hadoop+Spark平台的农产品价格分析预测系统设计[D]. 欧高飞.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8]配电网信息模型异构映射与即插即用机制研究[D]. 谢婧.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研究[D]. 史蕴洁.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1)
  • [10]面向CPS时间属性的软件可信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D]. 许海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使用 XSL 验证 XML 功能依赖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