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机抗菌材料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姝瑞,谭艳君,张明宇,霍倩[1](2022)在《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后新冠病毒疫情时代,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各领域的高度重视。目前应用及研究最多的是天然有机抗菌材料、金属离子抗菌材料、金属氧化物抗菌材料。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其抗菌机理又分为接触抗菌、渗透溶出抗菌以及光催化氧化抗菌。除此之外,抗菌材料已开始朝复合化、靶向化、健康环保、广谱抗菌化发展。介绍了不同类型抗菌材料的最新研究及应用。
汪子翔,张坤,卫金皓,翟思广,苏明雪,梁建荣,王立岩[2](2021)在《抗菌材料及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文中指出介绍了国内外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的抗菌剂进行分类概括,主要阐述了无机系、有机系、复合型三大类抗菌剂的种类、特点、抗菌作用机理及国内外研究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不同类别抗菌剂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抗菌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硕[3](2021)在《多孔材料负载银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菌材料是一种帮助人们抵御疾病免受有害微生物侵害的功能性材料,但传统的抗菌材料抗菌成分单一,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抗菌效果不理想。而复合抗菌材料因其具有化学稳定性,杀菌广谱性以及抗菌长效性等优势,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材料,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烧伤药物敷料、安全护肤品、仿生医疗、污水处理以及农牧业等领域。因此,本论文通过简便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多孔材料负载银基的复合抗菌材料,分析了其材料性质,探讨了银负载前后抗菌性能的变化。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抗菌载体微球(Car-MNps),并优化了最佳工艺参数。XRD、SEM、TEM、XPS等表征结果显示,Car-MNps粒径为200-300 nm,表面为多孔形貌且内部具有孔洞结构,比表面积为35.34 m2/g的Cu/Cu2O复合相微球。对其进行短期抗菌性、抗菌耐久性、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等抗菌测试,结果表明Car-M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广谱性。2.通过浸渍法负载银制备了复合抗菌材料(Ag/Car-MNps),表征结果显示,硝酸银浓度为0.03 mol/L时,银铜比为0.894,材料保持球型形状,银被成功负载于抗菌载体表面。各项抗菌测试结果显示,载银复合抗菌材料Ag/Car-MNps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多孔抗菌载体Car-MNps,表明载银后材料发挥协同作用,极大提升了抗菌性能。3.以生物质材料百香果藤为原料,通过碳化造孔制备多孔碳载体材料(BXG-C),浸渍硝酸银溶液后烧结负载纳米银制备复合抗菌材料(Ag/BXG-C)。表征结果显示,BXG-C比表面积达到了564.22 m2/g,所负载的纳米银粒径分布在20-40 nm,均匀分散于BXG-C之上。各项抗菌测试结果表明,Ag/BXG-C对E.coli和S.aureus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及时杀菌能力,但对E.coli的抗菌耐性低于对S.aureus的抗菌耐性。
杨苏娥[4](2021)在《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的设计及抗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细菌、霉菌等致病微生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安全、高效和环保抗菌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Cu系抗菌材料不仅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而且与Ag系抗菌材料相比,其成本较低;Zn系抗菌材料稳定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因此二者在抗菌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优良的ZnO负载在抗菌性能高效但抗菌离子易暴释的Cu2O上,得到一种复合抗菌材料,既可以缓解Cu2O抗菌离子易暴释的行为,也可以提高ZnO的抗菌性能。本实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Cu2O,并选用液相沉淀法将ZnO负载在Cu2O表面,得到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通过SEM、EDS、BET、XRD、FTIR、TEM和XPS等对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的基本形态、晶体结构以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采用UV-vis光谱和PL光谱对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的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2O可以有效的降低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中ZnO的带隙能,提高电子跃迁的效率,同时抑制电子与空穴的重组,进而促进活性氧的产生,提高抗菌性能。选用E.coli和S.aureus对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发现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对两种细菌都具有较好抗菌性。同时,本文通过缓释溶出实验,表明在Cu2O上负载ZnO,可以有效的降低Cu2+的释放速率,以达到持久抗菌的目的。选取离子溶出、活性氧抗菌实验和机械损伤实验,从材料层面对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不仅存在上述三种抗菌机理,而且负载ZnO后,由于Cu2+缓慢释放、活性氧增多和材料外观粗糙化,所以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具有更优的抗菌性能。从细菌层面,本文采用SEM对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处理过的细菌进行形态表征,初步分析细菌的形态变化;又由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泄漏、呼吸链脱氢酶活性和细菌体外液离子检测来分析细菌内部受损情况,从细胞内部进一步分析复合抗菌材料使细菌失活的原因。
周士馨[5](2021)在《含银聚合物材料的抗菌机理以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文中提出自拥有记载以来,人类疾病的历史,同样是人类对细菌的抗争史。作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棉织物,在人体皮肤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下极易成为微生物的温床,因此研究抗菌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具有重要意义。银具有无机抗菌材料中最为优异的抗菌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得到Ag系复合抗菌材料,该抗菌材料对细菌广谱抗菌、稳定且高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制备出PMANa(聚甲基丙烯酸钠)聚合物,然后以该聚合物作为Ag+的稳定剂,Ag+作为有效抗菌成分,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得到Ag-PMANa抗菌材料。该Ag系抗菌溶液材料清澈透亮,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优秀的抗菌能力,良好的循环使用性和抗菌稳定性,通过Zeta电位、GPC(凝胶渗透色谱)、UV-Vi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等多种表征方法证实Ag-PMANa抗菌材料中银元素呈离子态,并推测Ag+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根相连。然后将Ag-PMANa抗菌材料应用于棉织物,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FTIR、XPS、TGA(热重分析仪)等表征方式证实了抗菌材料的加入对棉织物的形貌和自身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在Ag+浓度较低的条件下抗菌效果依然可达到99.9%。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负载Ag-PMANa棉织物的光稳定性、缓释性和耐洗性。最后,本论文通过渗透抗菌实验和细菌氧化应激实验,对Ag-PMANa抗菌材料对细菌的抗菌机制进行推测和讨论。电镜图像表明,Ag-PMANa抗菌材料破坏了细菌细胞膜致使内容物流出。在此过程中,抗菌材料中有效抗菌成分的Ag+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细菌接触,破坏胞内金属离子平衡,导致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受损,还原糖和蛋白质等细菌内容物流出;另外验证了该抗菌材料打乱了细菌自身的ROS(活性氧)平衡,抑制胞内酶活性,诱发细菌产生氧化应激,以上抗菌过程互相影响,最终致使细菌的死亡。
师云[6](2021)在《Ag/ZnO@氨基化纤维素协同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细菌感染的危害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人们的抗菌意识逐渐增强。无机纳米粒子作为抗菌剂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容易聚集,降低了它们的应用性能。以具有高度多孔结构和丰富羟基的纤维素作为无机金属纳米粒子的基体,可以大大降低纳米粒子的团聚,提高抗菌性能。同时,纤维素资源取材于植物,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和可生物降解等优异性能。因此,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抗菌材料前景广阔。本文采用纤维素内切酶辅助高碘酸钠定向氧化,继而氨化的方法得到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然后利用氨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将氧化锌(ZnO)纳米粒子原位负载在纤维上;同时利用醛基对银离子(Ag+)的还原作用制备出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协同抗菌材料。所得的复合材料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酶辅助高碘酸钠定向氧化得到醛基化纤维素纤维,然后通过聚乙烯亚胺上氨基与纤维上醛基之间的Schiff反应制备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研究表明:增加酶用量有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纤维的氨基含量随着聚乙烯亚胺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氧化反应后的纤维表面光滑。氨化反应后,纤维表面有细小纤维絮聚。红外谱图中,双醛化纤维素在1735 cm-1出现了 C=O的特征吸收峰,氨基化纤维素在1557 cm-1,1468 cm-1处出现了 C=N键和C-N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UV-Vis谱图中,氧化后纤维素上的C=O键的吸收峰出现在241 nm与283 nm处;氨化改性后的纤维在323 nm处出现了 C=N键的吸收峰。这些结果表明了纤维氧化与氨化反应的成功。利用氨基与锌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使得ZnO纳米粒子负载在纤维上,制备的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复合物具有抗菌性能。研究表明:纤维表面负载着均匀的ZnO纳米粒子,Zn元素沿着纤维表面均匀生长。UV-Vis与XRD图谱中分别出现了 ZnO纳米粒子的吸收峰和衍射峰。纤维上负载的ZnO纳米粒子均一,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属于六方纤锌矿晶型。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ZnO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与负载量增加。琼脂平皿扩散法和OD600法评价抗菌性能的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没有抗菌性,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和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样品具备良好的抗菌活性,且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性能优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性能。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样品的抗菌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未加入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细菌细胞表面光滑,完好无损,当放置了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之后,细菌细胞受到损伤,呈现皱缩的现象。利用氨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和醛基对银离子的还原作用,制备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协同抗菌材料。研究表明:Zn、Ag元素沿着纤维表面均匀生长。UV-Vis分析表明,在420nm处出现了 Ag纳米粒子吸收峰。XRD分析表明,纤维上负载的ZnO纳米粒子属于六方纤锌矿晶型,Ag纳米粒子属于面心立方晶面结构。随着反应锌银比的减小,纤维上Ag纳米粒子平均晶粒尺寸与负载量增加,证明了两种纳米粒子与纤维表面氨基都发生了配位作用。另外Ag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强了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且Ag纳米粒子含量越大,抗菌活性越强。总之,本文通过在纤维素纤维原料上引入活性基团,利用配位作用将无机纳米粒子负载在纤维上,对所得的复合材料的形貌、化学结构和抗菌活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可以为绿色环保的纤维素基抗菌材料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途径。
黄余年,张维,张群,李高阳,朱向荣,单杨[7](2020)在《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抗菌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保鲜材料,因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广阔的应用潜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和复合抗菌材料的主要作用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型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抗菌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果蔬采后抗菌保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李阳[8](2020)在《稀土-银型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抗菌材料的研究符合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及应用价值。本文制备出的稀土–银型复合无机抗菌材料拥有良好的稳定性、抗菌广谱性、抗菌高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Ag@Si O2,分别考察了银离子浓度、p H值及反应时间等三个对材料抗菌效果影响较大的制备条件,得到的Ag@Si O2抗菌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银离子添加溶液浓度7×10-5 mol/L、p H=6、反应时间90min,此时材料用料最少,抗菌效果可达100%。为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采用热改性和稀土添加复合改性两种方法对材料进行性能优化。在焙烧温度为400℃、稀土离子溶液浓度为5×10-3 mol/L的制备条件下,可将银离子溶液浓度降低至6×10-5 mol/L,即可达到100%的抗菌效果。综合多种因素,实验最终选用稀土Sm改性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应用研究,并以其为代表进行材料的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通过SEM、XRD、XPS、ICP、BET、粒径等多种检测手段,证明了复合抗菌材料具有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结构蓬松呈无定型态,有大量的孔道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材料负载的活性金属元素分别是单质银和三价稀土氧化物,与实验设计预期相符。为研究材料的抗菌机理,本文设计了多个实验进行对比探讨。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判断,单质银通过离子溶出作用和激发活性氧作用,对细菌产生抑制和杀灭的效果。稀土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控制单质银的蜕化变色,并帮助银元素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参与抗菌过程,起到协同杀菌的作用。经过对活体细菌的观察发现,银元素及活性氧对细菌的细胞壁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导致细胞壁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甚至使细胞壁产生皱缩和破损,细胞内容物外泄,以致细胞死亡。最后,将抗菌材料添加到覆面涂料中制备出抗菌功能涂料,探讨了抗菌材料的添加量对覆面涂料抗菌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抗菌材料的加入对覆面涂料本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抗菌覆面涂料的抗菌效果达到了100%,并且没有影响覆面涂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和应用价值。
谢亚杰[9](2020)在《生物大分子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多功能调控作用及医学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细菌纤维素(BC)是一种由细菌发酵产生的纳米级纤维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持水保水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无免疫源性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人工血管、创面敷料、组织工程补片以及柔性器件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对BC进行功能化改性是BC研究领域的关键和热点,一般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BC进行功能化改性。如何在改性过程中既赋予BC特殊的功能性,又能兼顾BC本身的柔性、持水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一直是BC功能化改性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对BC进行物理、化学修饰,通过“共价-非共价”联合作用、三维空间原位锚定以及双功能基自交联等技术对BC进行功能化调控,构建具有“电子-离子”双导电特征的柔性BC/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兼具长效抗菌和生物相容性的BC/PDA/Ag复合材料和双功能基改性BC原位自交联壳聚糖抗菌促愈合功能敷料,并对上述三种功能复合材料进行基本性能表征,研究其在不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基于BC的特殊三维网络和多羟基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对反应体系pH、温度、光照和反应程度等条件的优化,实现对多巴胺自聚合、聚多巴胺(PDA)“共价-非共价”联合作用的调控,使PDA在BC的纤维上形成均匀、连续的三维层结构,构建一种高柔性的“电子-离子”双导电复合材料体系。PDA的引入极大提高了 BC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提升2倍;对PDA与BC分子之间的“共价-非共价”联合作用和BC/PDA的“电子-离子”双导电机制进行研究;PDA分子中的大量氨基和亚氨基的存在赋予了 BC/PDA抗菌性;将BC/PDA作为电极用于监测心电信号,高PDA含量的BC/PDA电极测得的心电信号强度高、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完全达到商用电极的测试要求,并具有更加优秀的柔韧性和抗菌性。基于BC/PDA中聚多巴胺分子所特有的金属离子螯合还原反应,将银离子原位还原并锚定到BC/PDA的三维网络中,得到具有长效抗菌作用的BC基功能复合材料(BC/PDA/Ag)。设计了一种循环抗菌实验方法对BC/PDA/Ag的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PDA/Ag在PBS中浸泡7天后仍能保持循环6次的抗菌作用,而BC/Ag只有3次循环抗菌性;表面细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BC/PDA/Ag能够“吸引”细菌在材料表面贴附,起到“主动”抗菌的作用;通过XPS测试银元素的结合能和价态,由于邻苯二酚结构的螯合作用,PDA还原的纳米银具有更高的结合能(374.5 eV),纳米银被锚定在三维PDA层上,防止出现银离子“暴释”,延长释放时间,12天释放量降低小于30%;细胞培养结果表明BC/PDA/Ag具有优于BC/Ag、与BC相当的生物相容性。基于BC的活性羟基和醚键,对其进行双功能基接枝改性,同时将羧酸基和醛基引入BC分子,实现壳聚糖分子在无化学交联剂存在下与BC自聚合,构建非释放型自交联BC基功能敷料(S-DCBC/CS)。醛基通过席夫碱反应与CS的氨基发生自交联,羧酸根通过质子转移作用增强氨基的正电性,强化与细菌的相互作用;XRD显示CS分子在三维网络中为无定型状态,分子链舒展,扩大了与细菌的接触作用;抗菌测试和细菌形态观察表明BC能够促进细菌贴附,增强S-DCBC/CS中CS与细菌细胞膜的电荷作用;通过细胞培养以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对S-DCBC/CS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测试,S-DCBC/CS能够促进细胞贴附增殖,并促进内皮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采用3D打印微流控芯片技术对内皮细胞在S-DCBC/CS上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在S-DCBC/CS上的3 h迁移速率达80%,是CS和BC的两倍;将S-DCBC/CS敷料用于治疗猪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S-DCBC/CS的抗菌促愈合作用优于CS敷料,尤其对新生表皮生长、真皮浅层胶原组织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李琳[10](2019)在《Ag-TiO2/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各种细菌病毒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抗菌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MOFs材料ZIF-8的中心金属离子Zn2+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使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未能被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本文利用掺杂Ag-TiO2的方式改善ZIF-8的抗菌性能。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程序升温方式,制备Ag-TiO2二元复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单质Ag颗粒分散在球状锐钛矿型TiO2的表面,形成Ag-TiO2。对不同银掺加量的Ag-TiO2进行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确定银掺入量为4 wt.%时,Ag-TiO2具有最佳抗菌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溶剂热法结合程序升温方式,首次制得Ag-TiO2/ZIF-8三元复合物,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确定合成材料的结构组成及形貌。结果表明,复合后Ag-TiO2和ZIF-8的结构和形貌不变。随着Ag-TiO2掺入量的增加,Ag-TiO2逐渐覆盖ZIF-8表面的微孔,材料呈现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减小。最后,选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在黑暗和紫外光照条件下,对合成材料进行抑菌圈、细菌生长曲线、最小杀菌浓度及抗菌持久性的抗菌性能评价测试。结果发现,Ag-TiO2掺入量为20 wt.%时,Ag-TiO2/ZIF-8具有最佳抗菌效果,且紫外光照下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强。同等条件下,20 wt.%Ag-TiO2/ZIF-8的抑菌圈直径比其组成物质4 wt.%Ag-TiO2的抑菌圈直径大8.5-11.5 mm,抗菌效果更加明显,抗菌性能更加优异,这说明Ag、TiO2、ZIF-8三者存在协同抗菌作用。
二、无机抗菌材料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抗菌材料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抗菌材料及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
1.1 国外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
1.2 国内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
2 抗菌剂种类、抗菌机理及应用研究现状 |
2.1 无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1.1 金属型无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1.1. 1 金属型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2.1.1. 2 金属/硅酸盐类抗菌剂 |
2.1.1. 3 金属/磷酸盐类抗菌剂 |
2.1.1. 4 金属/可溶性玻璃类抗菌剂 |
2.1.1. 5 金属/可溶性活性炭类抗菌剂 |
2.1.2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1.2. 1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2.1.2. 2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应用研究现状 |
2.2 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2.1 天然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2.2 合成型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2.2. 1 低分子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2.2. 2 高分子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2.3 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
3 抗菌材料应用前景与展望 |
(3)多孔材料负载银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菌材料及其分类 |
§1.1.1 天然抗菌材料 |
§1.1.2 有机抗菌材料 |
§1.1.3 无机抗菌材料 |
§1.2 多孔材料 |
§1.2.1 多孔材料简介 |
§1.2.2 无机多孔载体材料 |
§1.2.3 生物质多孔载体材料 |
§1.3 载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载银复合抗菌材料现状 |
§1.3.2 载银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
§1.4 抗菌性能评价标准 |
§1.4.1 抑菌圈 |
§1.4.2 抗菌率 |
§1.4.3 最小抑菌浓度(MIC) |
§1.4.4 抗菌耐久性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材料表征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信息 |
§2.1.1 实验药品信息 |
§2.1.2 实验设备以及表征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2.5 比表面积分析仪 |
§2.2.6 抗菌材料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多孔Cu/Cu_2O负载银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制备 |
§3.2.1 多孔载体材料Car-MNps的制备 |
§3.2.2 复合抗菌材料Ag/Car-MNps的制备 |
§3.3 多孔载体材料Car-MNps的表征 |
§3.3.1 Car-MNps的XRD分析 |
§3.3.2 Car-MNps的XPS分析 |
§3.3.3 Car-MNps的SEM和 TEM分析 |
§3.3.4 Car-MNps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3.4 合成多孔载体Car-MNps的影响因素 |
§3.4.1 PVP对Car-MNps分散性的影响 |
§3.4.2 pH对Car-MNps形貌的影响 |
§3.4.3 DGMME对Car-MNps形貌的影响 |
§3.5 复合抗菌材料Ag/Car-MNps的表征 |
§3.5.1 Ag/Car-MNps的XRD分析 |
§3.5.2 Ag/Car-MNps的SEM和 EDS分析 |
§3.5.3 Ag/Car-MNps的TEM分析 |
§3.6 抗菌性能的测试研究 |
§3.6.1 抑菌圈法测试抗菌性 |
§3.6.2 短期抗菌性 |
§3.6.3 抗菌耐久性 |
§3.6.4 最小抑菌浓度(MIC)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碳负载银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抗菌材料的制备 |
§4.2.1 生物质多孔碳载体材料BXG-C的制备 |
§4.2.2 载银生物质碳复合抗菌材料Ag/BXG-C的制备 |
§4.3 多孔生物质碳载体材料BXG-C的表征 |
§4.3.1 BXG-C的SEM分析 |
§4.3.2 BXG-C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4.4 载银生物质碳复合抗菌材料Ag/BXG-C的分析 |
§4.4.1 Ag/BXG-C的XRD分析 |
§4.4.2 Ag/BXG-C的SEM和 TEM分析 |
§4.4.3 Ag/BXG-C的EDS分析 |
§4.5 抗菌性能的测试研究 |
§4.5.1 短期抗菌性 |
§4.5.2 抑菌圈法测试抗菌性 |
§4.5.3 抗菌耐久性 |
§4.5.4 最小抑菌浓度(MIC)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成果 |
(4)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的设计及抗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及其危害 |
1.2 无机抗菌材料简介 |
1.3 氧化亚铜的概述 |
1.3.1 氧化亚铜的基本性质及其晶体结构 |
1.3.2 氧化亚铜的性能及其应用 |
1.4 氧化锌的概述 |
1.4.1 氧化锌的基本性质及其晶体结构 |
1.4.2 氧化锌的性能及其应用 |
1.5 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
1.6 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 |
2.2.1 Cu_2O的制备 |
2.2.2 ZnO/Cu_2O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抗菌性能检测 |
2.3.1 抑菌圈法 |
2.3.2 振荡法 |
2.3.3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
2.3.4 抗菌持久性检测 |
2.4 材料的表征 |
2.4.1 材料的微观形态分析 |
2.4.2 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3 材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
2.4.4 材料的光学性质分析 |
2.5 抗菌机理探讨 |
2.5.1 金属离子溶出检测 |
2.5.2 活性氧(ROS)检测 |
2.5.3 机械损伤检测 |
2.5.4 细菌内部受损情况分析 |
第三章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评估 |
3.1 材料的制备 |
3.1.1 Cu_2O的制备 |
3.1.2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 |
3.2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估 |
3.2.1 最低抑菌浓度(MIC) |
3.2.2 最小杀菌浓度(MBC) |
3.2.3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持久抗菌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结构及性质分析 |
4.1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1 SEM表征 |
4.1.2 TEM表征 |
4.1.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4.2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
4.2.1 XRD表征 |
4.2.2 XPS表征 |
4.2.3 FTIR表征 |
4.3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光学性质分析 |
4.3.1 UV-vis分析 |
4.3.2 PL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分析 |
5.1 基于材料层面的抗菌机理分析 |
5.1.1 离子释放抗菌 |
5.1.2 活性氧抗菌 |
5.1.3 机械损伤抗菌 |
5.2 基于细菌层面的抗菌机理分析 |
5.2.1 细菌形貌分析 |
5.2.2 细菌细胞内部受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ZnO/Cu_2O复合抗菌材料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6.1 抗菌棉织物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
6.1.1 抗菌棉织物的制备 |
6.1.2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
6.2 抗菌棉织物的微观形貌 |
6.3 棉织物的抗菌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
附录B 抗菌机理探讨 |
(5)含银聚合物材料的抗菌机理以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菌材料概述 |
1.2 无机抗菌材料的分类 |
1.2.1 Cu系无机金属抗菌材料 |
1.2.2 Zn系无机金属抗菌材料 |
1.2.3 Ag系无机金属抗菌材料 |
1.2.4 光催化型抗菌材料 |
1.3 银系抗菌材料 |
1.3.1 Ag~+系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
1.3.2 Ag~+系抗菌材料的改进 |
1.3.3 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
1.4 Ag系抗菌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4.1 Ag系抗菌纺织物的研究现状 |
1.4.2 Ag系抗菌纺织物的整理方法 |
1.4.3 抗菌纺织物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抗菌检测 |
2.2.1 振荡法 |
2.2.2 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检测 |
2.3 理化性能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能谱仪(EDS)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 |
2.3.5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3.8 热重分析仪(TGA) |
2.3.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2.3.10 荧光分光光度计 |
2.3.11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 |
第三章 含银聚合物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分析 |
3.1 材料制备 |
3.2 含银聚合物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估 |
3.2.1 最低抑菌浓度(MIC) |
3.2.2 最小杀菌浓度(MBC) |
3.2.3 抗菌材料的循环利用性 |
3.2.4 抗菌材料的稳定性 |
3.3 抗菌材料的性能表征 |
3.3.1 抗菌材料的化学性质分析 |
3.3.2 抗菌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银聚合物抗菌布料的制备及分析 |
4.1 抗菌布料的制备 |
4.2 含银聚合物抗菌布料的表征 |
4.2.1 抗菌布料的微观形态 |
4.2.2 抗菌布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
4.3 含银聚合物抗菌布料的抗菌性能 |
4.3.1 添加量对布料抗菌的影响 |
4.3.2 洗涤次数对布料抗菌的影响 |
4.4 抗菌布料的银离子缓释性 |
4.5 含银聚合物抗菌布料的舒适性 |
4.6 含银聚合物抗菌布料的稳定性 |
4.7 含银聚合物抗菌布料的力学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银聚合物的抗菌机理探讨 |
5.1 含银聚合物的抗菌机理分析 |
5.1.1 NPs直接接触杀菌 |
5.1.2 Ag~+渗透杀菌 |
5.1.3 ROS氧化应激 |
5.2 含银聚合物对细菌的抗菌机理分析 |
5.2.1 细菌形貌分析 |
5.2.2 细菌内部受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
(6)Ag/ZnO@氨基化纤维素协同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无机抗菌剂概述 |
1.2.1 直接接触系无机抗菌剂 |
1.2.2 释放-渗透系无机抗菌剂 |
1.2.3 光催化系无机抗菌剂 |
1.3 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
1.3.2 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抗菌材料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课题来源 |
2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构性能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
2.2.2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微观形貌观察 |
2.2.3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化学结构表征 |
2.2.4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紫外吸收峰表征 |
2.2.5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6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分析 |
2.3 小结 |
3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构性能表征 |
3.1.4 抗菌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微观形貌观察 |
3.2.2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紫外吸收峰表征 |
3.2.3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X-射线衍射表征 |
3.2.4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
3.2.5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机理与抗菌机理研究 |
3.3 小结 |
4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构性能表征 |
4.1.4 抗菌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微观形貌观察 |
4.2.2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紫外吸收峰表征 |
4.2.3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X-射线衍射表征 |
4.2.4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
4.2.5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机理与协同抗菌机理研究 |
4.3 小结 |
5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菌材料分类及作用机理 |
1.1 无机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理 |
1.2 有机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理 |
1.2.1 合成有机抗菌材料 |
1.2.1.1 低分子有机抗菌材料 |
1.2.1.2 高分子有机抗菌材料 |
1.2.2 天然有机抗菌材料 |
1.3 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机理 |
2 抗菌材料在采后果蔬病害中的应用研究 |
2.1 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 |
2.2 有机抗菌材料的应用 |
2.2.1 合成有机抗菌材料 |
2.2.2 天然有机抗菌材料 |
2.3 复合抗菌材料的应用 |
3 展望 |
(8)稀土-银型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菌材料的发展 |
1.2 无机抗菌材料分类与载体的选择 |
1.2.1 无机抗菌材料的分类 |
1.2.2 无机抗菌材料的载体 |
1.3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
1.3.1 菌种与菌液浓度的选择 |
1.3.2 抗菌实验方法 |
1.4 无机抗菌材料改性方法 |
1.4.1 无机金属掺杂改性 |
1.4.2 其他抗菌剂改性 |
1.4.3 表面改性剂改性 |
1.4.4 热改性 |
1.5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机理综述 |
1.6 抗菌材料的应用简介 |
1.6.1 抗菌材料在陶瓷中的应用 |
1.6.2 抗菌材料在塑料中的应用 |
1.6.3 抗菌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 |
1.6.4 抗菌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
1.7 论文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制备方法 |
2.2.2 抗菌试验方法 |
2.3 性能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X射线能谱(EDS) |
2.3.3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3.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X射线衍射(XRD) |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 |
2.3.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3.9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 |
第三章 银系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改性 |
3.1 载银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的影响因素 |
3.1.1 银离子浓度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 |
3.1.2 pH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 |
3.1.3 反应时间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 |
3.2 改性抗菌材料的制备 |
3.2.1 热改性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影响因素 |
3.2.2 稀土改性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3.3 抗菌材料的性能表征与对比 |
3.3.1 抗菌材料的表观形貌及结构 |
3.3.2 抗菌材料的成分含量 |
3.3.3 抗菌材料的元素存在形式 |
3.4 抗菌材料的循环利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系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探讨 |
4.1 抗菌材料的杀菌方式 |
4.1.1 溶出杀菌 |
4.1.2 活性氧杀菌 |
4.2 银离子对细菌作用 |
4.3 稀土协同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系无机抗菌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 |
5.1 抗菌覆面涂料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5.1.1 抗菌覆面涂料的制备 |
5.1.2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
5.2 覆面涂料的微观形貌 |
5.3 覆面涂料的抗菌性能 |
5.4 覆面涂料的拉伸性能 |
5.5 覆面涂料抗老化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
附录 B 电位-pH图 |
附录 C 涂料的拉伸性能测试报告 |
(9)生物大分子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多功能调控作用及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细菌纤维素 |
2.1.1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
2.1.2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 |
2.1.3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
2.2 抗菌材料 |
2.2.1 抗菌材料简介 |
2.2.2 抗菌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的应用 |
2.2.3 抗菌剂的种类及选择 |
2.2.4 抗菌材料存在的问题 |
2.3 细菌纤维素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2.3.1 在细菌纤维素中注入抗菌剂 |
2.3.2 细菌纤维素表面疏水化处理 |
2.3.3 细菌纤维素表面化学改性 |
2.4 多巴胺 |
2.4.1 多巴胺简介 |
2.4.2 多巴胺的粘附机制研究 |
2.4.3 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2.5 课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2.5.1 课题的目的 |
2.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3 聚多巴胺改性细菌纤维素双导电材料在ECG信号测试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菌纤维素的预处理 |
3.3.2 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BC/PDA复合材料中聚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
3.3.4 聚多巴胺聚合过程的化学结构变化测试 |
3.3.5 BC/PDA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3.6 BC/PD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
3.3.7 BC/PDA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测试表征 |
3.3.8 BC/P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9 BC/PDA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能力测试 |
3.3.10 BC/PDA复合材料的离子导电能力测试 |
3.3.11 BC/PDA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
3.3.12 BC/PDA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3.3.13 用于体表电信号测试用BC/PDA电极的制作 |
3.3.14 BC/PDA作为生理电极对人心电信号的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多巴胺自聚合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 |
3.4.2 不同PDA含量对BC/PDA理化性能的影响 |
3.4.3 PDA对BC/PDA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BC/PDA对细菌和细胞的影响 |
3.4.5 BC/PDA的“电子-离子”双导电能力及机制 |
3.4.6 BC/PDA电极在ECG信号测试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聚多巴胺原位还原螯合纳米银/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抗菌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菌纤维素的预处理 |
4.3.2 聚多巴胺改性细菌纤维素复合膜的快速制备 |
4.3.3 BC/PDA/Ag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FE-SEM) |
4.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6 BC/PDA/Ag的拉曼光谱分析 |
4.3.7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4.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4.3.9 BC/PDA/Ag抗菌复合材料银离子释放速率测试 |
4.3.10 BC/PDA/Ag抗菌复合材料的长效抗菌性测试 |
4.3.11 材料表面不同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12 材料表面细菌的活死染色观察 |
4.3.13 成纤维细胞在BC/PDA/Ag复合材料表面的培养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BC/PDA/Ag复合材料的设计思路 |
4.4.2 BC/PDA/Ag的形貌、结构等基本理化性能表征 |
4.4.3 BC/PDA/Ag的长效抗菌性研究 |
4.4.4 BC/PDA/Ag复合材料表面细菌形态观察 |
4.4.5 BC/PDA/Ag中的Ag~+释放特点及机制 |
4.4.6 BC/PDA/Ag的生物相容性体外研究 |
4.4.7 BC/PDA/Ag兼顾长效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自交联细菌纤维素/壳聚糖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处理 |
5.3.2 羧甲基化改性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
5.3.3 羧甲基细菌纤维素的选择性氧化 |
5.3.4 自交联双功能基BC/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5 S-DCBC/CS的红外光谱(FTIR)测试 |
5.3.6 S-DCBC/C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5.3.7 S-DCBC/CS的X射线衍射(XRD)测试 |
5.3.8 S-DCBC/CS的力学性能测试 |
5.3.9 S-DCBC/CS在不同温度下的持水性能 |
5.3.10 S-DCBC/CS的表面水接触角测试 |
5.3.11 大尺度下S-DCBC/CS表面三维形貌观察 |
5.3.12 S-DCBC/CS的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5.3.13 S-DCBC/CS的抗菌性能研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DCBC/CS的形貌、结构表征 |
5.4.2 化学改性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5.4.3 S-DCBC/CS在不同温度下的持水性能 |
5.4.4 S-DCBC/CS的表面性能分析 |
5.4.5 S-DCBC/CS的抗菌性能分析 |
5.4.6 S-DCBC/CS复合材料的“主动”抗菌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自交联细菌纤维素/壳聚糖抗菌敷料在猪深Ⅱ度烫伤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L929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培养 |
6.3.2 L929细胞的骨架和细胞核染色 |
6.3.3 内皮细胞的传代及培养 |
6.3.4 HUVEC细胞中Collagen-Ⅰ的表达 |
6.3.5 血管内皮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的迁移性测试 |
6.3.6 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6.3.7 动物实验分组设计 |
6.3.8 烫伤后创面处理 |
6.3.9 烫伤后创面大体观察 |
6.3.10 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的计算 |
6.3.11 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菌的培养及计数统计 |
6.3.12 组织切片 |
6.3.13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6.3.14 Masson染色 |
6.3.15 统计学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S-DCBC/CS表面L929细胞的培养结果 |
6.4.2 S-DCBC/CS对内皮细胞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
6.4.3 血管内皮细胞在S-DCBC/CS表面的迁移 |
6.4.4 猪深Ⅱ度烫伤创面的大体观察结果 |
6.4.5 猪深Ⅱ度烫伤的创面愈合率 |
6.4.6 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统计结果 |
6.4.7 深Ⅱ度烫伤创面的组织切片HE染色 |
6.4.8 猪深Ⅱ度烫伤创面的组织切片Masson染色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Ag-TiO2/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菌材料概述 |
1.1.1 抗菌材料的定义 |
1.1.2 抗菌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
1.1.3 抗菌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1.4 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 |
1.2 银-二氧化钛抗菌材料概述 |
1.2.1 银-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发展现状 |
1.2.2 银-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合成方法 |
1.2.3 银-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
1.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 |
1.3.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
1.3.2 类沸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s |
1.3.3 ZIF-8 材料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Ag-T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Ag-T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Ag-TiO_2 复合材料的测试表征 |
2.2.4 Ag-TiO_2 复合材料抗菌性能测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Ag-TiO_2 材料表征 |
2.3.2 Ag-TiO_2 材料抗菌性能评价 |
2.4 小结 |
第3章 Ag-TiO_2/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Ag-TiO_2/ZIF-8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Ag-TiO_2/ZIF-8 复合材料的测试表征 |
3.2.4 Ag-TiO_2/ZIF-8 复合材料抗菌性能测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Ag-TiO_2/ZIF-8 材料表征 |
3.3.2 Ag-TiO_2/ZIF-8 材料抗菌性能评价 |
3.3.3 Ag-TiO_2/ZIF-8 材料的抗菌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无机抗菌材料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姝瑞,谭艳君,张明宇,霍倩.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01)
- [2]抗菌材料及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 汪子翔,张坤,卫金皓,翟思广,苏明雪,梁建荣,王立岩.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12)
- [3]多孔材料负载银基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4]ZnO/Cu2O复合抗菌材料的设计及抗菌机理研究[D]. 杨苏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含银聚合物材料的抗菌机理以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D]. 周士馨.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Ag/ZnO@氨基化纤维素协同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师云.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黄余年,张维,张群,李高阳,朱向荣,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8)
- [8]稀土-银型无机抗菌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研究[D]. 李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生物大分子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多功能调控作用及医学应用研究[D]. 谢亚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10]Ag-TiO2/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琳.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