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反辐射导弹的多模复合制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家有,刘天庆[1](2020)在《攻击型巡飞弹在岛礁区攻防作战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攻击型巡飞弹以其独特的巡飞功能和察打一体武器能力,已成为未来精确打击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几种国外典型攻击型巡飞弹的作战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针对岛礁区作战环境对精确打击武器作战使用的影响,重点探讨攻击型巡飞弹在岛礁区攻防作战中的运用策略,并立足未来海战场环境下攻击型巡飞弹的军事需求,分析了攻击型巡飞弹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攻击型巡飞弹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攻击型巡飞弹的技术发展与作战使用提供相关思考与建议。
朱红茹[2](2020)在《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模复合制导技术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主流研究方向。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探测距离较长、可以全天候工作,但是容易受到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的影响;红外热成像导引头虽然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探测距离却很短。毫米波雷达/红外热成像双模复合制导系统利用每种单模探测的优势,可以弥补单模制导下的缺陷和不足。特征级的信息融合技术能够在各种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融合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提供的多源特征信息,过滤掉无用特征和冗余特征,并缩小特征空间维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异构的问题,从而提高信息融合系统在目标分类任务中的准确性和效率。迄今为止,针对信息融合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但是,在多模复合导引头的工程应用中,关于特征级的信息融合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难点。本文在已有算法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弹载平台的特殊性,对雷达/红外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非合作目标全角度的训练样本数据展开研究。对于毫米波雷达探测器,采用基于混合模型的雷达非合作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仿真方法,建立目标的精细化散射模型,获取目标360°的高分辨一维距离像,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强弱散射点的位置及其幅度特征基本匹配。对于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利用基于热分析的红外图像仿真方法,根据目标的三维模型,通过求解热方程和仿真探测器效应,仿真出与雷达对应角度的目标红外图像,与实测红外图像对比发现,仿真结果与实测红外图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以在离线学习阶段用于训练鉴别器。(2)针对雷达与红外特征提取与最优特征子集的选择展开研究,并提出基于Owen值的特征选择算法。在雷达和红外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后,结合信息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建立合作博弈特征选择模型,通过计算各特征的Owen值,从雷达和红外的原始特征集合中选择出与类别相关度高、特征与特征之间冗余性低、依赖性强的雷达最优特征子集和红外特征子集。从平均鉴别准确率和特征空间评价两方面,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相较于其他四种对比算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在低维度下依然具有高可分性的优势,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信息融合系统的目标鉴别性能。(3)针对雷达与红外异源信息特征融合展开研究,并提出基于多核学习的特征融合算法。在本算法中,将特征层融合与核层融合相结合来提高准确率。首先采用深度典型相关算法将来自两类探测器的特征信息投影到最大相关方向,然后对基核函数进行加权求和,用该合成核替代传统分类算法中的单核函数,利用简单多核学习算法通过迭代训练分类器,最终确定适合融合特征矢量的核函数及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核学习的特征融合算法用合成核替代传统的单核学习可以得到更高的鉴别准确率。
李时光[3](2018)在《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多模复合制导技术是现代国防军事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复合导引头的核心,复合制导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一直在不断发展并且日趋成熟。与此同时,针对导引头的干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复合制导武器所面临的干扰背景越来越复杂。如何模拟现代战争中的复杂干扰环境并验证信息融合系统的各项性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在TMS320C6678平台上实现的信息融合系统,基于计算机建模仿真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并通过仿真实验对一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的融合精度、抗干扰性能以及实时性进行了直观、精确的验证。首先,论文对一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案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方案中所涉及的时空配准、航迹关联、目标鉴别和航迹融合等关键技术的算法理论进行了一一阐述。然后,论文在充分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雷达/红外/激光复合导引头所面临的干扰进行了分类并重点研究分析了雷达距离波门拖引干扰、红外干扰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等几种典型干扰的作用原理,进而对干扰进行了点迹层面的建模仿真。在此基础上,以比例导引法作为导引头的制导率,模拟了导弹在复杂干扰背景下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过程,进而仿真生成了导引头前端的观测数据,供信息融合系统调试使用。接下来分析了信息融合测试系统的设计需求,并根据设计需求详细划分了测试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而基于UML建模的设计思想,对软件的类图和用例图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硬件资源,在Qt5.8.0开发环境下开发了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利用文件读写、UDP通信、交互界面、图形绘制等一系列软件设计方法对测试系统的数据生成、数据通信、结果显示和性能评估等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实现,并对测试系统可能出现的运行时异常进行了总结和处理。最后,利用信息融合测试系统对一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案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备为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提供软件调试和性能验证的功能,为复合制导信息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仿真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白瑞[4](2017)在《滚仰导引头关键技术及其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为应用背景,结合国内型号项目的研制需求,针对滚仰导引头研发过程中关心的理论问题及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滚仰导引头总体设计以及在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工业部门,并对相应的工程研制提供重要支撑。首先,梳理了空空导弹的发展动态,完成了对国外新一代空空导弹的技术调研,对国外先进导引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基于库德光路的半捷联滚仰导引头。对滚仰导引头技术发展、视线角速度提取以及隔离度寄生回路研究等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其次,对导引头的功能和组成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与滚仰导引头相关的坐标系定义,推导得到了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对滚仰导引头的库德光路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到了从弹体捷联探测器到虚拟内框探测器的误差角传递特性。以红外成像导引头为例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真实弹目视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弹体扰动带来的框架角运动将导致捷联探测器目标图像发生旋转。第三,通过对比滚仰式导引头和俯仰-偏航式导引头的光点在像球面上的运动规律,完成了滚仰导引头的跟踪原理分析。根据滚仰导引头框架运动规律,推导得到了基于坐标转换方法和基于旋量理论的两种框架角增量指令计算方法,并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仿真验证。从目标跟踪、视线稳定和角增量指令计三个角度分析了滚仰导引头对小离轴角区域目标的过顶奇异性问题,并给出了分区域的过顶控制策略。第四,分析了滚仰导引头的动力学特性,由于滚仰导引头内外框之间的运动关系,导引头外框负载以及外框相对弹轴的转动惯量是时变的,推导得到了基于时变转动惯量的导引头动力学方程。导引头动力学方程表明两通道之间存在耦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力矩补偿的通道间解耦方法,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针对半捷联导引不能直接输出光轴视线角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三种视线角速度提方案。概括了贝叶斯框架下的非线性滤波理论,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和容积卡尔曼滤波进行了滚仰半捷联导引头框架角速度滤波估计研究。第五,分别在导引头的滚转通道和俯仰通道定义了单通道隔离度,分析了滚仰导引头对弹体扰动的隔离作用,提出了一种探测器误差角补偿方法,使导引头控制回路不响应由于光轴受迫运动引起的误差角变化。以滚转通道为例分析了单通道半捷联导引头隔离度特性,推导得到了了反电势、干扰力矩、刻度尺误差造成的隔离度传递函数,仿真得到了导引头参数取典型数值时的隔离度幅相特性。将隔离度产生的光轴视线角速度转换到惯性系,得到惯性系下的俯仰和偏航通道耦合模型,分析了两通道的耦合特性。建立了包括隔离度寄生回路的两通道制导控制模型,分析了隔离度寄生回路对制导精度的影响。第六,为了满足末端大机动要求,已经有对空导弹开始在弹道末端交会刻时引入直接力控制,为了充分利用脉冲发动机资源,要求导弹以一定的角速度自旋。选取相控阵主动雷达导引头+被动捷联干涉仪作为复合制导方式,在弹体旋转情况下进行了耦合特性及解耦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弹体旋转条件下相控阵导引头两回路交叉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交叉耦合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满足解耦条件的相控阵导引头前向增益设计要求。研究了弹体旋转条件下被动捷联干涉仪测角原理,对基于动力陀螺及速率陀螺辅助解耦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被动干涉仪+主动相控阵导引头复合制导信息融合跟踪模式进行研究。
宋盛[5](2017)在《红外与激光双模复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一种红外与激光双模复合的探测方式,红外系统与激光雷达进行共光路复合,采用红外引导-激光探测的工作模式,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的识别、跟踪和定位。将红外被动成像与激光主动探测两种单模探测技术相结合,可形成优势互补,获取目标方位角度-俯仰角度-速度-距离等多维信息。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识别、压电驱动双面快速指向镜的设计与控制、对称三角线性调频激光测距测速以及激光回波信号的相干检测,本文对上述每一项技术均作了详细地分析和设计,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系统的指标和总体架构。搭建了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系统原理样机,进行了系统子功能模块和整体性能的测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概括为如下几方面:1、针对红外弱小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边缘像素最大类间方差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包含在红外图像中的弱小目标。2、创新性地研制了压电驱动双面快速指向镜,对其机械结构和电子学设计作了具体分析,利用指向镜控制激光指向使其在目标区域作快速扫描,能够提高激光的探测效率,同时补偿回波偏角。3、采用对称三角线性调频相干激光测距测速的方案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速度和距离测量,基于延迟光纤和声光移频器的实验表明系统测距精度1m,测速精度0.25m/s。4、搭建了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系统原理样机,在验证其各个子功能模块满足设定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外40m距离的外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满足预定指标。
施雨阳[6](2015)在《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总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是攻防对抗中打击敌方空中预警指挥中心的重要武器装备。该导弹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采用旁侧进气道同时兼做主升力面,各学科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且飞行性能与发动机工作状态相互作用,导致其总体设计面临一系列困难。为了得到合理可行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总体设计中的基准方案论证与参数确定、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总体参数一体化设计及多学科设计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依据作战需求提出并论证导弹战术技术指标;开展了典型飞行任务剖面、气动布局、动力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等学科分析以及总体基本设计参数论证研究。确定了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为动力装置和采用旁侧进气道同时兼做升力面的方案。经过各学科综合协调反复迭代,提出了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基准方案,为后续总体优化设计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第二,基于气体热力学理论和准一维模型,按照分段处理发动机每两个截面间的气流参数,建立了包括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的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从总体需求出发,对冲压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发动机设计参数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定量的给出了发动机设计参数和导弹总体性能之间的强耦合关系,为总体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三,开展了导弹总体/发动机/轨迹一体化设计研究,将静态参数优化问题和动态轨迹优化问题拓展到静态/动态混合优化问题。确定了合理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建立了以起飞质量最小的导弹总体/发动机/轨迹一体化优化模型。采用高斯伪谱法对静/动态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开展总体/发动机/轨迹一体化可有效提高导弹总体性能。第四,对吸气式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典型数学算例对三种协同优化方法的性能进行考核与分析,确定了适用于导弹多学科设计寻优策略。在深入分析各学科之间的耦合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导弹总体协同多学科设计优化系统。基于i SIGHT软件集成平台完成了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框架可以有效对总体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挖掘导弹总体设计潜力。
王延新,刘琪,李兆熠,张爱珍[7](2014)在《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应用中若干问题的分析》文中指出从第一部红外导引系统问世以来,因其优异的特性各国都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红外制导技术的研究,历经了三代探测器类型转变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大量成熟的应用。近20年来,红外成像导引技术的应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在国外历次战争中都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场需求的变化,红外成像技术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中介绍了国外红外成像导引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武器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探讨了在现代战争中红外成像导引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期望。
贾宗圣,司锡才,李莎莎,王桐[8](2011)在《基于HLA的多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根据多模复合制导系统的特点以及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HLA,面向多模复合制导的主动、被动和红外导引头的多模复合制导新方法,分析和建立了多模复合制导系统的主要数学模型,详细的论述了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的建模过程,也给出了红外导引头的建模方法,并且针对该导弹攻击海面目标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充分的看出所建立的仿真系统是有效的,该系统可以为多模复合制导导弹作战效能的分析与评估提供有效的平台和依据。
赵娜,司锡才,陈涛[9](2011)在《多模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可视化设计与仿真》文中指出针对反辐射导弹的特定背景,在传统的被动雷达制导方式基础上,研究了导弹多模复合数据融合技术及实现方法.结合导弹运动和导引方式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gh-level architecture,HLA)的多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总体结构,论述了仿真开发过程及整体的实现等关键技术,仿真平台对复合制导系统仿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功能模块分解,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以虚拟可视化形式表现了反辐射导弹复合制导攻击过程,同时满足了系统对于仿真实时性的要求.
赵娜[10](2011)在《分布式反辐射导弹虚拟仿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战场条件下,导弹系统训练仿真已经成为了新式导弹武器开发和研制的的重要手段,对于导弹武器性能的检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系统综合分析设计的角度,针对反辐射导弹复合制导这一特殊的背景进行仿真研究。针对反辐射导弹复合制导特点从应用需求、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并着重从虚拟场景的可视化角度研究大规模战场地形的建构及加速绘制方法。复合制导导弹分布式虚拟仿真系统是将导弹姿态动力学、运动学、制导控制理论与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形成的集导弹轨迹设计、系统开发、仿真验证、演示于一体的集成综合仿真环境。协助完成飞行方案的设计、验证、论证、筛选和确定。系统面向对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了基于网络的导弹分布式仿真系统结构,并主要关注导弹运动建模、虚拟场景的实现技术。系统同时协调多节点运行,提供可视化的仿真结果,是一个可交互、可人为控制的动态模拟系统。本文针对导弹复合制导系统中对多种不同精度、不同数据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情况,提出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导弹复合制导分布式仿真平台,结合导弹复合制导的实际情况,从功能模块、系统性能、结构等方面设计了仿真系统框架以及仿真系统中动态模型加入、仿真功能执行、子系统间交互通信等问题的解决途径,建立了由多联邦成员构成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同时基于HLA规则设计了各子系统间的通信交互方式。反辐射导弹弹道仿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针对仿真要求,分析了导弹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特性,提出并建立了简化的导弹弹道仿真模型,同时分析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反馈作用建立控制回路模型,控制导弹运动,实时输出导弹的位置、姿态、速度等。虚拟仿真中三维地形的实时绘制是场景可视化的重要内容。围绕导弹训练虚拟仿真系统的构建,针对导弹仿真系统中虚拟战场环境的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地形建模绘制方法,提出基于不同数据形式构建真实感地形的方法。同时针对仿真中大范围地形场景特点,提出地形加速绘制方法,在不降低图形分辨率的前提下,研究并应用高效的模型场景组织、数据处理与图形绘制方法,提高场景绘制速度,解决大数据量场景仿真在绘制质量、复杂度和速度之间的矛盾。在多分辨率模型基础上,对地形进行基于几何模型的优化绘制,对大范围地形场景提出视相关的分块多分辨率表面特征保持DVMR算法,算法采用四叉树结构,对地形的不同区域,依据视点和表面粗糙度采用不同细节层次表示,算法改进了模型顶点误差评价办法,采用屏幕近似误差度量,使得计算复杂度达到实时简化要求。与一般方法相比,能够在保证地形局部特征的情况下,达到实时绘制的要求。同时算法考虑了边界约束条件,消除了相邻地形块之间的裂缝现象,实现了地形块之间的平滑过渡。将简化地形应用于导弹虚拟仿真中,在保持模型外观的前提下,达到了减少模型中三角形数量,生成场景中不同细节层次模型的目标。分布式导弹虚拟仿真为系统性能的验证和研究提供了仿真平台,本文建立了弹道仿真、多模子系统导引、视景仿真等子系统模拟多模复合末制导导弹攻击海面舰船目标,系统创建了联邦执行过程和时间推进机制,模拟导弹运行轨迹和复合制导捕获目标过程,同时基于VC++和Vega, OpenGL实现了场景的调度绘制,实现了导弹虚拟仿真的实时、动态模拟。
二、面向反辐射导弹的多模复合制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反辐射导弹的多模复合制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攻击型巡飞弹在岛礁区攻防作战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攻击型巡飞弹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 |
2.1 美国海军前沿空中支援弹药(FASM) |
2.2 美国海军美洲狮-弹簧刀(Puma-Switchblade)系统 |
2.3 英国火力阴影(Fire Shadow)巡飞弹 |
2.4 以色列黛利拉(Delilah)巡飞弹 |
3 攻击型巡飞弹岛礁区攻防作战的运用策略 |
4 面向海战场的攻击型巡飞弹关键技术 |
4.1 小型弹载变推力动力技术 |
4.2 远距离抗干扰双路通信技术 |
4.3 抗过载及通用发射技术 |
4.4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
4.5 折叠弹翼设计和展开技术 |
5 结束语 |
(2)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样本仿真 |
2.1 引言 |
2.2 雷达样本仿真 |
2.2.1 雷达HRRP仿真方法 |
2.2.2 目标HRRP仿真生成 |
2.3 红外样本仿真 |
2.3.1 红外图像仿真方法 |
2.3.2 红外图像仿真生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征提取与选择 |
3.1 引言 |
3.2 雷达特征提取 |
3.3 红外特征提取 |
3.4 基于Owen值的特征选择算法 |
3.4.1 相关性度量与Owen值 |
3.4.2 合作博弈特征选择模型 |
3.4.3 算法步骤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平均识别准确率 |
3.5.2 特征空间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征融合与目标鉴别 |
4.1 引言 |
4.2 基于多核学习的特征融合算法 |
4.2.1 深度典型相关分析 |
4.2.2 多核学习理论 |
4.2.3 算法流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特征空间评价 |
4.3.2 基核数m的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融合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复合制导武器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导引头面临的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1.2.4 信息融合半实物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 |
2.1 引言 |
2.2 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方案 |
2.3 时空配准 |
2.3.1 时间配准 |
2.3.2 空间配准 |
2.4 航迹关联 |
2.5 目标鉴别 |
2.6 航迹融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导引头观测数据的建模仿真 |
3.1 引言 |
3.2 建模坐标系的选取 |
3.3 运动方程的建立 |
3.4 导引头前端观测数据的生成 |
3.4.1 测量角度分析 |
3.4.2 数据生成流程 |
3.4.3 点迹数据的生成 |
3.4.4 目标信噪比的生成 |
3.4.5 雷达/红外特征的获取 |
3.5 干扰的建模 |
3.5.1 雷达干扰建模 |
3.5.2 红外干扰建模 |
3.5.3 激光干扰建模 |
3.6 仿真实验 |
3.6.1 原始数据生成(无观测噪声) |
3.6.2 正常模式(无干扰) |
3.6.3 雷达无源箔条干扰 |
3.6.4 雷达有源距离拖引干扰 |
3.6.5 红外干扰弹 |
3.6.6 红外强杂波干扰 |
3.6.7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 |
3.6.8 激光高重频压制干扰 |
3.6.9 雷达无源箔条干扰+红外干扰弹组合干扰 |
3.6.10 雷达无源角反射器+激光角度欺骗组合干扰 |
3.6.11 红外干扰弹+激光角度欺骗组合干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 |
4.1 引言 |
4.2 硬件平台介绍 |
4.3 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 |
4.3.1 需求分析 |
4.3.2 设计思想 |
4.3.3 基于UML的系统类图设计 |
4.3.4 基于UML的系统用例图设计 |
4.3.5 系统异常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系统功能指标验证 |
5.1 引言 |
5.2 测试系统的功能指标要求 |
5.3 数据建模功能验证 |
5.3.1 正常模式(无干扰) |
5.3.2 雷达箔条干扰模式 |
5.3.3 红外干扰弹模式 |
5.4 仿真过程演示功能验证 |
5.5 算法角跟踪精度验证功能 |
5.6 算法抗干扰性能验证功能 |
5.7 算法实时性验证功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滚仰导引头关键技术及其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先进空空导弹发展现状 |
1.2.2 空空导弹导引头发展现状 |
1.2.3 滚仰导引头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半捷联导引头视线角速度提取研究进展 |
1.2.5 导引头隔离度问题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2章 滚仰导引头功能组成及光路分析 |
2.1 导引头的功能与分类 |
2.1.1 导引头功能和组成 |
2.1.2 导引头分类 |
2.2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2.2.1 坐标系定义 |
2.2.2 坐标转换关系 |
2.3 滚仰导引头库德光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滚仰导引头跟踪控制机理研究 |
3.1 滚仰导引头跟踪控制原理 |
3.1.1 滚仰导引头与传统两框导引头差异性分析 |
3.1.2 滚仰导引头指令计算方法 |
3.2 影响滚仰导引头跟踪效果的因素分析 |
3.2.1 初始滚转框架角位置对误差归零的影响 |
3.2.2 两通道带宽比对误差归零的影响 |
3.3 滚仰导引头过顶问题研究 |
3.3.1 滚仰导引头过顶问题机理研究 |
3.3.2 滚仰导引头过顶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滚仰导引头视线角速度提取 |
4.1 滚仰导引头动力学建模 |
4.2 滚仰导引头的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法 |
4.2.1 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法1:视线角微分法 |
4.2.2 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法2:框架角微分法 |
4.2.3 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法3:框架角滤波法 |
4.3 滚仰导引头框架角速度滤波估计 |
4.3.1 贝叶斯框架非线性滤波理论 |
4.3.2 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 |
4.3.3 无迹卡尔曼滤波原理 |
4.3.4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滚仰导引头隔离度研究 |
5.1 滚仰导引头视线稳定原理 |
5.1.1 滚转通道的稳定作用 |
5.1.2 俯仰通道的稳定作用 |
5.1.3 误差角补偿 |
5.2 半捷联滚仰导引头隔离度建模 |
5.2.1 半捷联导引头单通道隔离度模型 |
5.2.2 惯性系下的滚仰导引头隔离度耦合特性分析 |
5.3 隔离度寄生回路对制导性能的影响研究 |
5.3.1 隔离度寄生回路建模 |
5.3.2 隔离度寄生回路对制导精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被动雷达复合引头在滚转型空空弹中的应用研究 |
6.1 主动相控阵导引头弹体滚转动力学解耦 |
6.1.1 坐标系定义 |
6.1.2 视线角计算 |
6.1.3 弹目视线角速度解耦滚转运动 |
6.2 主动相控阵导引头动力学滞后耦合分析 |
6.2.1 相控阵导引头等效模型建立 |
6.2.2 耦合效应分析 |
6.3 被动捷联干涉仪解耦 |
6.3.1 不旋转弹体单平面测角原理 |
6.3.2 旋转弹体干涉仪测角原理 |
6.3.3 相位干涉仪测量量角运动耦合 |
6.3.4 动力陀螺辅助解耦方案 |
6.4 主被动融合跟踪算法 |
6.4.1 主被动复合方式 |
6.4.2 主被动数据融合方式 |
6.4.3 仿真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红外与激光双模复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
1.2.2“火池”雷达 |
1.2.3 轨道快车 |
1.2.4 ATIRCM红外与激光复合防御系统 |
1.2.5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的优势及研究热点 |
1.4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关键技术分析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识别研究 |
2.1 引言 |
2.2 红外图像特性分析 |
2.2.1 红外图像整体特性 |
2.2.2 红外图像背景特性 |
2.2.3 红外图像噪声特性 |
2.3 军事红外目标特性分析 |
2.4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识别的技术难点 |
2.5 基于边缘像素最大类间方差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
2.5.1 数字图像函数的导数 |
2.5.2 图像边缘模型 |
2.5.3 Marr-Hildreth边缘检测器 |
2.5.4 最大类间方差(Otsu)算法 |
2.5.5 形态学滤波器 |
2.5.6 目标质心提取 |
2.5.7 基于边缘像素Otsu的目标检测识别 |
2.6 本章小结 |
3 压电驱动双面快速指向镜研究 |
3.1 引言 |
3.2 二维快速指向镜分析介绍 |
3.3 快速指向镜设计参数分析 |
3.4 压电驱动双面快速指向镜结构设计 |
3.4.1 致动器选择—压电陶瓷 |
3.4.2 微位移放大机构 |
3.4.3 柔性铰链支撑结构 |
3.5 压电驱动双面快速指向镜驱动电路设计 |
3.5.1 高精度D/A转换电路 |
3.5.2 斜率控制电路 |
3.5.3 比例积分控制电路 |
3.5.4 陷波器电路 |
3.5.5 功率放大电路 |
3.5.6 应变片传感器电路 |
3.6 实验与分析 |
3.6.1 指向角度范围 |
3.6.2 指向分辨率 |
3.6.3 偏转速率 |
3.7 本章小结 |
4 对称三角线性调频相干激光测距测速研究 |
4.1 引言 |
4.2 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
4.3 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系统设计 |
4.3.1 平衡探测 |
4.3.2 DDS线性调频 |
4.3.3 自动增益控制 |
4.3.4 二维分解高速FFT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多种延迟光纤实验 |
4.4.2 10km延迟光纤和正向多普勒频移实验 |
4.4.3 7km延迟光纤和反向多普勒频移实验 |
4.4.4 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红外与激光双模复合探测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总体设计及参数指标 |
5.3 高精度二维伺服转台 |
5.4 光学系统头部设计 |
5.5 红外成像及图像处理 |
5.5.1 中红外成像探测器 |
5.5.2 图像采集与处理单元 |
5.5.3 图像数据FPGA的中值滤波实现 |
5.6 压电驱动双面快速指向镜控制 |
5.7 激光信号调制及回波信号采集处理 |
5.7.1 DDS线性调频电路 |
5.7.2 声光移频器 |
5.7.3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
5.7.4 平衡探测器 |
5.7.5 高速数据采集电路 |
5.8 本章小结 |
6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系统实验及分析 |
6.1 引言 |
6.2 红外与激光视场配准 |
6.3 指向镜扫描范围测试 |
6.4 指向镜扫描速率测试 |
6.5 红外目标识别测试 |
6.6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系统外场实验 |
6.6.1 红外跟踪热目标的选择 |
6.6.2 用于测距测速的目标设计 |
6.6.3 目标运动轨迹的设置 |
6.6.4 扫描角度的设置 |
6.6.5 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测量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总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压发动机研究现状 |
1.2.2 导弹总体设计方法 |
1.2.3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 |
1.3 总体设计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基准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战术技术指标需求分析与论证 |
2.2.1 射程 |
2.2.2 巡航高度 |
2.2.3 巡航速度 |
2.2.4 机动能力 |
2.2.5 战术技术指标 |
2.3 主要分系统技术方案选择 |
2.3.1 典型任务飞行剖面 |
2.3.2 动力系统选择 |
2.3.3 气动布局方案的选择 |
2.3.4 制导系统方案 |
2.3.5 控制系统方案 |
2.3.6 结构与防热方案 |
2.3.7 技术方案总结 |
2.4 总体设计参数分析与论证 |
2.4.1 导弹质量分配 |
2.4.2 冲压发动机设计参数 |
2.4.3 助推器主要参数 |
2.4.4 气动外形参数 |
2.5 基准方案的整体性能评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体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冲压发动机基本理论 |
3.2.1 冲压发动机组成 |
3.2.2 性能计算模型及适用范围 |
3.3 准一维性能分析模型 |
3.3.1 计算区域划分 |
3.3.2 各截面气动热力学计算 |
3.3.3 发动机性能评估参数 |
3.3.4 性能仿真流程 |
3.4 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 |
3.4.1 速度特性 |
3.4.2 高度特性 |
3.4.3 推力调节特性 |
3.5 发动机设计参数对总体性能影响分析 |
3.5.1 进气道捕获面积对总体性能的影响 |
3.5.2 燃烧效率对总体性能的影响 |
3.5.3 转级马赫数对总体性能的影响 |
3.5.4 设计马赫数对总体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弹总体/发动机/轨迹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 |
4.1 引言 |
4.2 总体一体化优化算法 |
4.2.1 静态优化算法 |
4.2.2 动态优化算法 |
4.2.3 高斯伪谱法 |
4.3 学科分析模型 |
4.3.1 几何外形模型 |
4.3.2 空气动力学模型 |
4.3.3 质量模型 |
4.3.4 发动机性能模型 |
4.3.5 弹道数学模型 |
4.4 导弹总体/发动机/轨迹一体化优化模型 |
4.4.1 性能指标 |
4.4.2 设计变量 |
4.4.3 约束变量 |
4.4.4 一体化优化模型 |
4.5 静态/动态混合优化策略 |
4.5.1 导弹总体一体化设计的难点 |
4.5.2 优化策略 |
4.5.3 优化计算流程 |
4.6 优化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面向MDO的导弹总体设计优化流程 |
5.2.1 导弹MDO设计优化流程 |
5.2.2 设计阶段的划分 |
5.3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多学科设计寻优策略的确定 |
5.3.1 协同优化方法 |
5.3.2 通用测试函数 |
5.3.3 三种协同优化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分析 |
5.3.4 适用于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的多学科设计寻优策略 |
5.4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总体设计各学科关系 |
5.4.1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特点 |
5.4.2 学科选择原则 |
5.4.3 各学科之间耦合分析 |
5.5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 |
5.5.1 多学科设计优化数学模型 |
5.5.2 各子学科优化模型 |
5.5.3 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 |
5.6 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与分析 |
5.6.1 协同优化多学科设计框架 |
5.6.2 仿真平台 |
5.6.3 优化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1.1 主要工作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应用中若干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发展历程 |
1.1红外点源或亚成像制导 |
1.2光机扫描成像制导 |
1.3凝视焦面阵列成像制导 |
2红外成像在国外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应用 |
2.1防空作战中的红外导引头 |
2.2对陆作战中的红外导引头 |
2.3海战中的红外导引头 |
3国外红外成像导引技术现状 |
3.1复合制导 |
3.2智能化 |
3.3 “多用途化”“多制导类型”兼容制导体制 |
3.4双/多波段制导 |
4国外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发展趋势 |
4.1网络化、智能化、小型化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武器 |
(1) 低成本 |
(2) 模块化、通用化 |
(3) 信息化、网络化 |
4.2非制冷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应用 |
4.3超声速/ 高超声速导弹红外成像导引应用技术 |
5结束语 |
(9)多模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可视化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结构分析 |
2 反辐射导弹特点 |
3 多模导引头导引方式 |
3.1 各模传感器性能特点 |
3.2 目标特性模拟 |
3.3 多模复合数据融合 |
4 多模导引头控制过程仿真策略 |
5 虚拟仿真系统设计 |
5.1 仿真系统组成 |
5.2 通信控制模型 |
5.3 弹道计算模型 |
5.4 视景仿真模型 |
5.5 主、被动仿真模型 |
5.6 其他相关仿真模型 |
6 可视化场景的生成与显示 |
6.1 实体建模 |
6.2 仿真运行 |
7 可视化仿真结果 |
8 结束语 |
(10)分布式反辐射导弹虚拟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1.3 导弹虚拟仿真的发展与应用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反辐射导弹虚拟仿真系统 |
2.1 引言 |
2.2 功能分析 |
2.3 系统设计思想 |
2.4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分布式仿真 |
2.4.1 HLA仿真系统框架 |
2.4.2 基于HLA的仿真系统构建 |
2.4.3 制导导弹系统软件仿真平台体系结构 |
2.4.4 联邦成员时间管理 |
2.4.5 联邦成员数据管理 |
2.5 弹道仿真系统分析 |
2.5.1 导弹飞行力学中参考坐标系及其转换 |
2.5.2 导弹弹道模型 |
2.5.3 目标模拟 |
2.6 各模子系统导引模型 |
2.6.1 被动雷达导引模型 |
2.6.2 主动雷达导引模型 |
2.6.3 红外成像导引模型 |
2.6.4 多种制导体制复合策略 |
2.6.5 误差作用模型 |
2.7 视景仿真子系统 |
2.7.1 视景仿真子系统特点 |
2.7.2 视景仿真子系统实现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地形场景构建与大范围虚拟场景的加速绘制 |
3.1 引言 |
3.2 地形表示形式及特点 |
3.2.1 地形的特点 |
3.2.2 地形的三维曲面表示 |
3.3 地形重构算法 |
3.3.1 真实感地形建模 |
3.3.2 分形算法生成真实感地形 |
3.3.3 曲面拟合地形 |
3.4 大规模三维场景的加速绘制 |
3.4.1 场景模型的数据组织 |
3.4.2 图形渲染管道 |
3.4.3 场景可见性 |
3.5 层次多分辨率表示 |
3.5.1 离散LOD模型 |
3.5.2 连续LOD模型 |
3.5.3 多分辨率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地形特征的分块多分辨率绘制DVMR算法 |
4.1 引言 |
4.2 规则网格地形分块 |
4.2.1 场景隐式层次结构CHS |
4.3 简化域特征节点 |
4.3.1 多分辨率模型的误差评价 |
4.3.2 地形局部特征评价 |
4.3.3 特征点选取 |
4.4 简化域内三角剖分 |
4.4.1 逐点插入Delaunay三角剖分 |
4.4.2 约束型Delaunay三角剖分 |
4.5 地形块之间的光滑过渡 |
4.6 地形简化测试与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式虚拟仿真系统实现及仿真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弹道解算 |
5.2.1 导弹飞行弹道解算 |
5.2.2 导弹发射初始状态参数 |
5.2.3 导弹弹体传递函数推导 |
5.2.4 弹道控制系统建模 |
5.2.5 误差模型 |
5.3 视景仿真实现 |
5.3.1 视景仿真系统实现 |
5.3.2 视点控制 |
5.3.3 基于导弹坐标的大规模场景的调度绘制 |
5.3.4 仿真的特殊效果 |
5.3.5 基于GPU的场景加速 |
5.4 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开发 |
5.4.1 系统间通信建立 |
5.4.2 仿真系统时间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技成果 |
致谢 |
四、面向反辐射导弹的多模复合制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攻击型巡飞弹在岛礁区攻防作战中的运用研究[J]. 曾家有,刘天庆.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5)
- [2]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研究[D]. 朱红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D]. 李时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4]滚仰导引头关键技术及其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研究[D]. 白瑞.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5]红外与激光双模复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D]. 宋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7(10)
- [6]远程空空反辐射导弹总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 施雨阳.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7]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应用中若干问题的分析[J]. 王延新,刘琪,李兆熠,张爱珍.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01)
- [8]基于HLA的多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贾宗圣,司锡才,李莎莎,王桐. 系统仿真学报, 2011(09)
- [9]多模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可视化设计与仿真[J]. 赵娜,司锡才,陈涛. 应用科技, 2011(07)
- [10]分布式反辐射导弹虚拟仿真系统研究[D]. 赵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