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滨水路综合大楼

新加坡滨水路综合大楼

一、海滨公路综合体,新加坡(论文文献综述)

濮阳焯[1](2020)在《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文中提出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是城市重要的休闲游憩廊道,同时承载着重要的城市交通,也是展现城市景观风貌的窗口。滨海景观道路建设的初衷一般是展现城市风貌的交通主干道,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滨海景观道路沿线空间进行漫步、骑行、游泳等游憩活动,其景观游憩功能日益重要。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海景观道路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交通压力,与市民以慢行交通为主要方式的游憩行为产生矛盾,因此,在协调游憩与交通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怎样使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更好的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诸多滨海城市努力协调的方向。当前针对滨海景观道路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景观方面的问题,对于沿线空间的使用主体——游憩者,及其在滨海开放空间中的游憩行为需求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三个层面探讨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对其游憩行为的支持。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标、意义,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分析城市扩张演进的道路演化理论,以道路交通、景观、空间与游憩行为关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总结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的现状问题、要素与特征(交通、景观、用地功能、公共空间)及对其游憩行为的影响;第三章:在实证层面,回顾情侣路的建设与珠海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关系,并且从交通空间结构、沿线用地功能结构、景观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对游憩行为的影响,建立“空间与行为”的关联体系;第四章:以多种方法收集数据,运用实时路况、百度热力图、意象地图、PLPS调研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各路段的空间供给进行整理,对游憩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进一步对游憩现状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及空间句法分析,发现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游憩行为的关联特征是:交通对游憩行为的支持及阻碍关系、沿线用地功能缺乏游憩所需的开放性、景观对游憩行为形成有积极作用、以及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助力游憩体系的健康发展;第六章: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结合游憩行为特征,提出交通空间复合性、岸线用地功能适宜性、景观空间层次性、公共活动空间亲水性四条优化原则,并为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各路段的未来发展提出优化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的游憩行为受交通、沿线用地属性、景观及沿线公共空间影响;提升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的游憩功能需要疏解滨海区交通压力,建立由滨海快速交通、休闲慢行交通组成的双重复合的交通体系;提升滨海景观;重组沿线的用地功能及构建陆海互动的滨海开放空间。

李亮稷[2](2020)在《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邮轮旅游源于欧洲,盛于北美。目前全球邮轮市场保持稳健增长趋势,而亚太地区和中国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版块。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是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但国内邮轮母港区存在一系列空间建设问题,全球应对邮轮的新冠病毒疫情也存在不足,因此邮轮母港区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亟需研究。本文从现实需求和研究不足切入视角,建立研究指标体系,提出了创新理论观点,补充和更新目前国内邮轮母港相关的学术研究内容,而归纳的模式和策略也颇具现实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从邮轮母港使用人群的空间需求、邮轮母港的选址要求出发,明确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所需要关注的要素,并总结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随后选取全球不同地区的16个国内外案例,构建初步的空间要素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下最终的空间要素指标体系。然后分别对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空间组织模式的不同要素指标展开详细研究,包括对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设施配置、交通方式衔接等方面进行系统剖析和归纳模式,并建立模式评价体系。最后将归纳的空间组织模式应用到国内4个发展中和1个规划建设中的邮轮母港区,结合场地特征和上位规划,分别从航线开发、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设施配置、交通方式衔接、发展时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空间优化策略并进行总结,为未来国内外邮轮母港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从选址布局、空间规划、设施配置、交通组织、景观小品、港内流线等多方面补充了邮轮母港区防灾避难的空间优化策略,旨在应对和预防未来的突发灾难。每个邮轮母港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具有共同和差异之处;空间布局组织根据港区与主城区、周边水域及陆域的位置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且内部的空间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服务设施配置要考虑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多样性,更要注重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交通方式衔接体系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兼顾其他多元交通需求,并要提高路网通达性。相比欧美地区,国内母港城市大多不是依托滨海发展起来的,港口普遍选址于远离主城区的出海口位置,岸上设施条件往往还没建设成熟;但国内的发展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打造“邮轮母港城”带动新片区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李小龙[3](2020)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和海南省高度重视,旅游标准化工作能够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推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作为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的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蓝图和技术支撑,成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最重要抓手。本文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抢抓历史机遇,复盘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的精髓,并做出归纳和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打下了科学的研究基础,基于对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的解读,考虑到建设旅游标准体系要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覆盖产业各相关要素,从而引领各地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并将视角锁定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状况和总结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后,提出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的问题以及建议,然后根据系统原则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尝试构建一套适度超前的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框架,并逐个分析各子体系应制定的标准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预期给产业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空间,在新业态出现时便建立适宜的标准,从而引领新业态科学、规范的发展,为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此地方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既符合标准体系基础理论要求,又与海南省旅游业自身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相吻合,于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既是探究本省旅游强省之路,又能为其他省份构建或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吴林豪[4](2020)在《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以深圳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及密度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土地资源普遍短缺,城市人均公共空间面积大幅下降与人们高品质生活及公共交往需求日益提高两者互相矛盾;另一方面,一定盲目建造导致出现大量利用率低、可达性差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与其占据城市中优越地段两者互相矛盾。同时信息革命催生共享经济,人人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日益拥挤的城市环境下营造一个与城市共享、具备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的商业外部空间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在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基础理论、设计经验和优秀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选取深圳地区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作为研究案例,基于城市共享的角度展开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研究。首先,论文在全面摸查深圳市商业综合体现状的基础上,选取深圳万象天地、深圳壹方城、深圳COCO park、深圳欢乐海岸(东区)四个不同空间组织典型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态调研、问卷调查、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比分析7种外部空间组成要素及3种外部空间使用特征,为下文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的总结做铺垫。然后,论文归纳出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3大设计原则(整体化原则、复合化原则和共享化原则)、4种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策略(互动连续城市空间、融合优化城市肌理、立体衔接城市交通、延续呼应城市文化)和3种外部空间使用设计策略(对城市全时开放、提升空间可达性、容纳多样城市活动)。总结出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宜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并承担城市和建筑空间双向职能,从而实现城市、建筑空间互相融合渗透,实现外部空间的价值最大化。目前,我国对刚刚兴起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旨在以深圳地区为例,通过比较研究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不同空间组织,基于城市共享展开其外部空间研究,对城市空间及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希望对我国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祥祥[5](2020)在《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步行道边界功能与人的行为、交通安全、空间秩序、商业及公共活动、空间特征等密切相关,其功能设计优劣对步行道空间活力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步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对空间活力的追求,步行道边界功能从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逐渐扩展到非通行需求,呈现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的需求层次。然而,由于交通规划与设计侧重机动交通,当前的步行道边界功能侧重不同的交通方式及空间分离,对人与步行道边界的交互需求和设计关注不足。现有步行道边界功能与设计指导主要存在于一些规范、标准、法规、导则以及步行系统的研究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功能设计研究。为提升步行道边界功能的精细化设计程度,有必要对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价值、体系、方法进行精细化研究。通过查阅香港街区设计的历史文献、学术文献、规划政策及设计资料研究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相关研究背景、理论及方法现状;通过访谈政府机构人员、社区组织或公益团体人员研究设计成因、设计需求和设计评价;通过实地研究分析步行道边界的功能现象,进而研究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实际需求和设计方法。由于香港市区步行道边界与人的交互程度高,实地研究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侧,涉及太子、旺角、奥运、油麻地、佐敦、柯士甸、九龙、何文田、土瓜湾、马头围、黄埔、红磡、尖沙咀、铜锣湾、湾仔、金钟、中环、上环等区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人们对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态度及反馈。依次对步行道边界功能的设计现状、设计基础、影响因素、设计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步行道边界功能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步行道从“通道”向“场所”转变,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呈现出聚集性、多样性、接受性、延展性和移变性;对香港步行道边界现象进行剖析,得出了四个功能设计影响因素,分别为规划、城市形态、活动和行人行为;审视步行道边界功能应当具备何种设计价值,得出空间秩序提升、空间舒适提升、空间感知提升和空间活力提升价值;基于目标与手段提出了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应当致力于构建弹性化的步行道边界功能体系,设计手段包括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的需求驱动、技术驱动以及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体系构建。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体系包括通行需求功能、行为需求功能、附加需求功能及场所需求功能四个层面;提出了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三类方法,分别为引导功能设计方法、空间功能设计方法以及技术协同设计方法。

付英娟[6](2020)在《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指出亚洲是继北美、欧洲邮轮旅游成熟发展后,最受瞩目的新兴邮轮旅游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客源市场,中国邮轮旅游极具发展潜力。但是,邮轮入境旅游发展不尽人意,邮轮旅游出入境市场发展极其不平衡。中国邮轮港口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尚未形成。为了解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素,以及如何进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要借鉴和学习成功经验,进而解决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旅游目的地质量。对世界着名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成果进行比较,总结其成功经验并且加以学习,有利于加快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的步伐,提高中国邮轮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而促进邮轮经济发展。本文借鉴邮轮港口竞争力和旅游目的地系统相关的研究成果,综合筛选出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的各个比较维度,并且构建了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比较框架体系。以世界着名邮轮旅游目的地迈阿密、巴塞罗那、新加坡和巴哈马、马赛为比较对象,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归纳和图表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对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纵向分析。同时,从邮轮旅游吸引物、邮轮基础及社会经济条件、邮轮旅游市场三个方面,对各比较对象的建设成果进行横向比较,并总结其建设经验。结合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趋势和现状,得出对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启示:中国邮轮旅游存在盲目追求母港建设,国民邮轮旅游认知不足,目的地基础配套不完善以及港口和城市发展协调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要依据港口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要协调港口与城市关系,并通力合作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要从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营销,特别是国际营销,邮轮人才培养以及邮轮旅游国内市场消费群体培育等方面加强建设。

陈飞[7](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兰欣宁[8](2019)在《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保罗·鲁道夫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而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较少有人对其早期在美国佛罗里达地区的建筑实践予以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梳理这一阶段的设计脉络,分析总结其设计方法及策略,并形成对鲁道夫早期实践的综合评价。第一章:绪论。介绍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梳理。鲁道夫早期实践受到世界范围内现代建筑地域化的影响、美国南部热带建筑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鲁道夫最初与拉尔夫·特威切尔合作,之后自己独立执业,作为萨拉索塔建筑学派的精神领袖,与特威切尔共同推动这一地区的建筑发展。第三章:保罗·鲁道夫早期作品脉络梳理。鲁道夫在佛罗里达的作品有着适应热带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与空间,有着富于表现力的轻型木结构体系,同时还有多目标集成的构造设计改良。这些作品在技术经济性、现代审美、空间环境三个层面上,满足了人们对热带生活的需求与向往,营造了适应热带生活模式的建筑空间环境。第四章:保罗·鲁道夫轻型木构建筑分析。鲁道夫基于现代建筑对美国南部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转译,在轻型建筑中延续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基于材料、技术的进步,对传统轻型木构建筑体系进行创新,对构造设计进行改良,使得传统的轻木结构能够更适应于热带现代生活。这些作品在生命全周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第五章:保罗·鲁道夫热带建筑实践的影响。鲁道夫从早期南方地域实践转为北部现代建筑实践的过程反映出这一阶段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环境。鲁道夫的早期实践,对其后期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是美国热带现代建筑实践的典范,是全球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在发达地区的表现。其早期热带轻型建筑设计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仍旧启发着当下的建筑实践活动。

向洁[9](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牛韶斐[10](2018)在《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正处于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引导城市实现可持续、紧凑化发展显得尤为必要。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与实践。绿色TOD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紧凑城市理论、绿色都市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对原有的TOD理论的再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却刚刚起步,尤其与亚洲高密度城市相结合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以绿色TOD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绿色TOD理论体系。本研究结合深入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亚洲公交都市的TOD建成环境特征,弥补了绿色TOD理论在亚洲城市实证研究的不足。构建了绿色TOD建成环境评价体系,以定量与客观的方式确定了影响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关键性因素和指标权重,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对绿色TOD的相关理论与案例进行总结与梳理。首先,对TOD理论,紧凑城市理论,绿色都市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基础研究。然后根溯源了绿色TOD概念的缘起,分析了绿色TOD从理论到实践的推行。结合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绿色TOD在不同维度、不同城市背景的实践特征,并解读了绿色TOD的基本内涵。最后借鉴绿色生态社区评估体系中与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相关的评价指标,将TOD的5D建成环境要素与绿色社区指标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这些指标与其蕴含的理念丰富和细化了绿色TOD的内涵。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首先,本文选取新加坡和香港两个亚洲公交都市进行对比,分析了两个城市在TOD规划实践上的各自特点,选取了两个城市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归纳了亚洲公交都市的TOD建成环境特征,以及发展绿色TOD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本文结合实地调研,采集一手数据,利用GIS对新加坡的典型TOD站点区域展开实证研究,从中观街区层面和微观建筑层面对比典型站点500米站域范围内的用地特征与空间形态,提出了构建亚洲高密度城市中绿色TOD模式的有效手段。第三部分为建立评价体系,在TOD 5D建成环境模型的基础上,整合了绿色都市主义理论思想,构建了绿色TOD建成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新加坡24个站点500米站域范围内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借助SPSS相关分析,明确了建成环境中与公共交通出行率显着相关的指标。并利用SPSS因子分析,确立了五个综合因子作为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关键要素,并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第四部分为策略研究,共分为三个尺度进行阐述。首先是基于城市尺度的沿TOD走廊的珠链式发展,包括围绕轨交站点建构层级化的城市功能中心,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的协同整合。其次是基于街区尺度的构建绿色TOD空间单元,包括TOD核心区的合理布局,打造步行骑行友好型街区,以人为本的TOD公共空间营造。再次是基于建筑尺度,打造与街区融合的交通综合体,包括空间触媒与城市更新策略,空间整合与连接。最后,本章还结合中国大陆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推行绿色TOD的相关建议举措。

二、海滨公路综合体,新加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滨公路综合体,新加坡(论文提纲范文)

(1)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滨海快速道路空间与滨海公共空间重叠
        1.1.2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理论背景
        1.1.3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的生活圈
        1.1.4 情侣路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案例研究
        2.2.1 国内外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案例研究
        2.2.2 国内滨海景观道路案例研究
    2.3 游憩相关理论基础
        2.3.1 开放空间理论
        2.3.2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3 游憩理论
    2.4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构成及特征
        2.4.1 滨海景观道路的概念、沿线范围、特征及构成模式
        2.4.2 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游憩空间及游憩行为
        2.4.3 滨海景观道路沿线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对其游憩行为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分析
    3.1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游憩行为关联体系构建
    3.2 情侣路的建设与珠海城市空间演化
        3.2.1 情侣路的规划与建设
        3.2.2 情侣路香洲段概述
        3.2.3 情侣路道路系统与滨海公共性的矛盾
    3.3 情侣路沿线游憩行为的空间影响分析
        3.3.1 支撑游憩行为的交通空间结构
        3.3.2 支撑游憩行为的用地功能结构
        3.3.3 支撑游憩行为的景观空间结构
        3.3.4 支撑游憩行为的公共空间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1 情侣路交通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2 情侣路沿线用地功能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3 情侣路沿线景观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4 情侣路沿线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5 总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4.5.1 评价方案的设计
        4.5.2 满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分析
    5.1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整体布局与游憩行为分析
        5.1.1 情侣路的区位
        5.1.2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整体布局分析
        5.1.3 沿线结构模式与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5.2 交通对游憩行为的支持及阻碍关系
        5.2.1 主干交通功能妨碍步行可达性
        5.2.2 单边用地布局难以服务滨海游憩活动
    5.3 沿线用地功能缺乏游憩体系所需的开放性
    5.4 景观对游憩行为有积极作用
        5.4.1 线形多变有助情侣路的景观多样化
        5.4.2 标志性景观支撑空间活力
    5.5 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对游憩有积极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的优化建议
    6.1 优化目标
    6.2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城市整体结构融合
        6.2.1 打造“一带一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体系
        6.2.2 构筑滨海开放空间“斑—廊—基”的空间层级秩序
    6.3 绿色复合的滨海交通体系
        6.3.1 交通疏解的建议
        6.3.2 建立快速交通、慢行交通组成的复合的交通体系
        6.3.3 .促进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行人便利度
    6.4 沿线用地功能多元化
        6.4.1 引导沿线土地利用
        6.4.2 .多元化的服务设施
        6.4.3 各路段分区优化措施
    6.5 层次丰富的滨海景观格局
        6.5.1 滨海景观提升措施
        6.5.2 各路段分区优化措施
    6.6 构建陆海互动的滨海开放空间
        6.6.1 .沿线线性开放空间品质提升
        6.6.2 .湾区滨海公共空间特色营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2)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提升,为邮轮旅游发展提供基础
        1.1.2 邮轮旅游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1.3 国内兴起建设邮轮母港热潮,并出台邮轮发展政策
        1.1.4 国内邮轮母港的发展存在一系列空间建设的问题
        1.1.5 邮轮成新冠病毒疫情重灾区,防灾避难重要性凸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探索意义
        1.2.2 实践指导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邮轮母港
        1.3.2 邮轮母港周边区域
        1.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邮轮母港使用人群的特征及空间需求
        2.1.1 客源地与目的地
        2.1.2 年龄及性别
        2.1.3 出游方式及时间
        2.1.4 交通方式及活动
        2.1.5 空间上的使用需求
    2.2 邮轮母港的区位选址特征及发展展望
        2.2.1 区位选址相关研究评述
        2.2.2 自然地理位置
        2.2.3 经济地理位置
        2.2.4 选址总结及全球发展展望
    2.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相关研究述评
        2.3.1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组织研究
        2.3.2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2.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交通方式衔接研究
        2.3.4 评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研究
    3.1 邮轮母港的案例样本选取
        3.1.1 选取原则
        3.1.2 选取结果
    3.2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初选
        3.2.1 空间要素指标的层次架构
        3.2.2 空间布局组织的指标初选
        3.2.3 服务设施配置的指标初选
        3.2.4 交通方式衔接的指标初选
    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筛选
        3.3.1 空间要素指标筛选方法
        3.3.2 空间要素指标筛选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4.1 空间布局组织模式
        4.1.1 邮轮母港与所在城市的空间布局
        4.1.2 邮轮母港与周边陆域、水域的空间布局
        4.1.3 邮轮母港与周边地区的空间结构
        4.1.4 模式总结
    4.2 服务设施配置模式
        4.2.1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位置及距离
        4.2.2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多样性
        4.2.3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独特性
        4.2.4 模式总结
    4.3 交通方式衔接模式
        4.3.1 邮轮母港周边地区的路网通达性
        4.3.2 邮轮码头与周边交通方式的衔接
        4.3.3 模式总结
    4.4 空间组织模式评价
        4.4.1 模式总结及评价
        4.4.2 模式评价体系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四个发展中的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1 现状空间组织模式评价
        5.1.2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3 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4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5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5.1.6 空间优化策略总结
    5.2 邮轮母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秦皇岛西港区的空间优化策略
        5.2.1 现状分析
        5.2.2 发展定位
        5.2.3 空间布局组织优化策略
        5.2.4 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2.5 交通方式衔接优化策略
    5.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防灾避难策略
        5.3.1 邮轮母港发生灾难后的空间需求
        5.3.2 防灾避难的空间优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征询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综述
        (2)国外旅游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旅游标准化研究
        (2)旅游标准体系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标准、标准化、旅游标准化
    2.2 标准体系、旅游标准体系
    2.3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2.3.1 历史机遇
        2.3.2 概念阐释
        2.3.3 建设路线分析
3 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概述
    3.1 国外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3.1.1 国际组织的旅游标准化
        3.1.2 发达国家的旅游标准化
    3.2 我国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3.2.1 初级萌芽阶段
        3.2.2 发展完善阶段
        3.2.3 逐渐成熟阶段
        3.2.4 小结
    3.3 海南省旅游业及旅游标准化发展分析及存在问题
        3.3.1 海南旅游业发展分析
        (1)发展优势
        (2)劣势分析
        3.3.2 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
        (1)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轨迹
        (2)地方旅游标准体系构建
        (3)旅游标准制定和实施
        (4)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
        3.3.3 存在问题
        (1)标准制定滞后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
        (2)旅游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不显着,宣贯力度有待加强
        (3)旅游标准化人才严重缺乏
        (4)现行旅游地方标准出现“老化”、“地域限制”等问题
4 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总体思路
    4.2 构建方法与原则
        4.2.1 构建方法
        4.2.2 构建基本原则
        (1)目标要明确
        (2)要全面成套
        (3)层次要适当
        (4)要划分清楚
    4.3 框架结构
        4.3.1 总体构成
        4.3.2 基础标准体系构成
        4.3.3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构成
        4.3.4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4.3.5 国际化标准体系构成
    4.4 标准体系项目研究
        4.4.1 基础标准体系JC1
        (1) 指南、指引、导则JC101
        (2) 术语、代号、缩略语JC102
        (3) 图形、标识、符号JC103
        4.4.2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XG2
        (1) 旅游产品与业态XG201
        (2) 生态资源与规划XG202
        (3) 旅游目的地XG203
        (4) 品牌建设XG204
        (5)信息技术与服务XG205
        4.4.3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XH3
        (1) 消费安全与应急XH301
        (2) 公共设施与服务XH302
        (3) 人力资源保障XH303
        (4) 资金(金融)保障XH304
        (5) 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XH305
        4.4.4 国际化标准体系GJ4
        (1) 国际化设施GJ401
        (2) 国际化服务GJ402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1:明细表
    附件 2:明细表(国际相关标准和发达国家相关标准、我国港澳台地区标准)
    附件 3:明细表(建议制订修订地方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以深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
        1.1.2. 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兴起
        1.1.3. 城市化加剧挤压城市公共空间
        1.1.4. 信息革命催生人人共享的城市愿景
        1.1.5. 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迫切需要研究
    1.2. 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
        1.2.1. 研究内容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框架
第2章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相关研究
    2.1. 商业综合体概述
        2.1.1. 商业综合体发展历程
        2.1.2. 商业综合体的特点
        2.1.3. 商业综合体的类型
        2.1.4. 商业综合体现存问题
    2.2.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概述
        2.2.1.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产生与发展
        2.2.2.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特点
        2.2.3.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类型
        2.2.4.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与集中式商业综合体的比较
    2.3.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概述
        2.3.1.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特征分析
        2.3.2.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组成要素
        2.3.3.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组织模式
        2.3.4.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发展趋势
        2.3.5. 小结
    2.4. 城市共享
        2.4.1. 城市共享的定义
        2.4.2. 城市共享的特点
        2.4.3. 城市共享与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联系
        2.4.4. 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案例研究及分析
    3.1. 研究案例的确定与调研方法
        3.1.1. 研究案例的确定
        3.1.2. 调研方法
        3.1.3.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3.2. 外部空间与城市的关系
        3.2.1. 城市区位
        3.2.2. 平面肌理
        3.2.3. 使用人群来向
    3.3. 外部空间行为活动及心理分析
        3.3.1. 使用对象类型分析
        3.3.2. 消费者空间行为分析
        3.3.3.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
    3.4. 外部空间形态分析
        3.4.1. 入口空间
        3.4.2. 广场空间
        3.4.3. 街道空间
        3.4.4. 连廊空间
        3.4.5. 庭院空间
        3.4.6. 露台空间
        3.4.7. 商业界面
    3.5. 外部空间使用特征分析
        3.5.1. 空间开放性
        3.5.2. 空间可达性
        3.5.3. 空间多样性
    3.6. 外部空间影响因素
        3.6.1. 文化因素:协同地域文化促进空间整体化发展
        3.6.2. 生活因素:快节奏城市生活带动空间集约复合发展
        3.6.3. 意识因素:公众交往意识提升引导空间共享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4.1. 外部空间设计原则
        4.1.1. 整体化原则
        4.1.2. 复合化原则
        4.1.3. 共享化原则
    4.2. 外部空间形态设计——城市、建筑空间相互渗透融合
        4.2.1. 互动连续城市空间
        4.2.2. 融合优化城市肌理
        4.2.3. 立体衔接城市交通
        4.2.4. 延续呼应城市文化
    4.3. 外部空间使用设计——全时开放、可达性高、容纳多样城市活动
        4.3.1. 对城市全时开放
        4.3.2. 提升空间可达性
        4.3.3. 容纳多样城市活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附录 1:作者实地调研深圳地区129座商业综合体案例汇总
    附录 2:作者实地调研32座街区式商业综合体案例汇总
    附录 3:调查问卷
致谢

(5)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比例与尺度对步行道边界功能的影响
        1.4.2 城市规划边界与步行道建筑边界功能
        1.4.3 规范和标准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1.4.4 项目实践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1.4.5 步行道服务水平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1.4.6 小结
第2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与功能关系
    2.1 边界的相关概念
        2.1.1 边界
        2.1.2 步行道
        2.1.3 步行道边界
        2.1.4 香港步行道边界
        2.1.5 功能设计
    2.2 步行道边界与空间关系
        2.2.1 边界功能与空间
        2.2.2 步行道的边界效应
    2.3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特性
        2.3.1 香港的高密度特征
        2.3.2 边界功能的集聚性
        2.3.3 边界功能的多样性
        2.3.4 边界功能的接受性
        2.3.5 边界功能的延展性
        2.3.6 边界功能的移变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影响因素
    3.1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关系协调
        3.1.2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取
    3.2 规划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3.2.1 不同道路类型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3.2.2 香港规划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3.2.3 规划的低效率
    3.3 城市形态及活动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3.3.1 城市形态与边界轮廓
        3.3.2 商业活动与边界尺度
        3.3.3 生活活动与边界行为
        3.3.4 事件活动与边界场景
        3.3.5 管理活动与边界指导
    3.4 行人行为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3.4.1 行人的构成特征
        3.4.2 行人行为对边界功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价值
    4.1 空间秩序提升
        4.1.1 安全控制增强
        4.1.2 流动效率提高
    4.2 空间舒适提升
        4.2.1 空间交流提升
        4.2.2 步行道安全提升
        4.2.3 行人舒适度提升
    4.3 空间感知提升
        4.3.1 视觉形象指示
        4.3.2 空间密度指示
        4.3.3 空间指引
        4.3.4 行为指引
        4.3.5 商业吸引
    4.4 空间活力提升
        4.4.1 绿化补充
        4.4.2 活动补充
        4.4.3 意义延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策略
    5.1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目标
    5.2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驱动
        5.2.1 需求驱动
        5.2.2 技术驱动
    5.3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体系构建
        5.3.1 功能体系的维度分析
        5.3.2 通行需求功能
        5.3.3 行为需求功能
        5.3.4 附加需求功能
        5.3.5 场所需求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方法
    6.1 引导功能设计方法
        6.1.1 方向引导设计
        6.1.2 行为引导设计
        6.1.3 服务引导设计
    6.2 空间功能设计方法
        6.2.1 空间流动效率设计
        6.2.2 空间流线设计
        6.2.3 空间热敏度设计
        6.2.4 空间约束性设计
    6.3 技术协同设计方法
        6.3.1 信息系统协同
        6.3.2 新型材料与工艺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
附录 A 国际上的步行道改善指导文献及倡议方法
附录 B 我国提升步行体验的主要政策文件
附录 C 规范和标准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附录 D 典型项目实践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附录 E《香港步行道环境规划准则》中边界设计相关内容
附录 F《香港2030+》影响步行道边界的策略措施
附录 G 旺角购物区地区改善计划中的方针及措施

(6)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3 研究述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邮轮旅游
        2.1.2 邮轮经济
        2.1.3 邮轮港口
        2.1.4 旅游目的地
        2.1.5 邮轮旅游目的地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区位理论
第3章 世界邮轮旅游目的地发展概况
    3.1 世界主要邮轮旅游目的地
    3.2 中国主要邮轮旅游目的地
        3.2.1 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趋势及现状
        3.2.2 国内主要邮轮港口发展
        3.2.3 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现状及问题
第4章 世界着名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发展历程
    4.1 世界主要母港型邮轮旅游目的地发展历程
        4.1.1 迈阿密的发展历程
        4.1.2 巴塞罗那的发展历程
        4.1.3 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4.2 挂靠港型邮轮旅游目的地发展历程
        4.2.1 巴哈马
        4.2.2 马赛
    4.3 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及总结
第5章 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框架体系
    5.1 比较维度的确立
    5.2 构建比较维度框架体系
第6章 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
    6.1 邮轮旅游吸引物
        6.1.1 资源
        6.1.2 邮轮旅游产品
    6.2 邮轮旅游基础及社会经济条件
        6.2.1 设施
        6.2.2 环境
    6.3 邮轮旅游市场
        6.3.1 管理
        6.3.2 潜力
    6.4 世界着名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及总结
        6.4.1 迈阿密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6.4.2 巴塞罗那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6.4.3 新加坡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6.4.4 其他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经验分析
        6.4.5 国际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成熟经验总结
第7章 中国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启示
    7.1 中国邮轮旅游港口城市与国际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比较
    7.2 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7.2.1 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要根据不同港口条件分类开发
        7.2.2 港城协调合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7.2.3 加强国际营销创新营销方式
        7.2.4 培育国内邮轮市场的消费群体
        7.2.5 亟需培养和引进邮轮旅游人才
第8章 结语
    8.1 总结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2.2.2 码头布置
        2.2.3 港口发展
        2.2.4 海港物流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3.1 日本
        3.1.1 发展历程
        3.1.2 斐然成绩
        3.1.3 案例甄选
    3.2 韩国
        3.2.1 发展历程
        3.2.2 典型案例
        3.2.3 案例甄选
    3.3 新加坡
        3.3.1 发展历程
        3.3.2 空间演进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3.5.1 产业发展战略
        3.5.2 海洋开发政策
        3.5.3 航运发展支撑
        3.5.4 财政政策支撑
    3.6 本章小结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4.1 日本模式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4.2 韩国模式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4.3 新加坡模式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4.5.1 造陆模式比较
        4.5.2 临海效率分析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4.6.1 公司城模式
        4.6.2 政企共建模式
        4.6.3 国家开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5.1.1 发展历程
        5.1.2 早期实践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5.3.1 时空分布
        5.3.2 地域差异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5.6 本章小结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1 用地布局模式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2.1 用地布局模式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3.1 用地布局模式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4.1 用地布局模式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5.1 用地布局模式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6.7 本章小结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7.1 总体发展思路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4 规划提升策略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1.1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梳理
        1.1.2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作品分析
        1.1.3 对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进行评价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梳理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
        1.2.2 推动热带现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1.2.3 溯源热带轻木建筑应用于本土实践
    1.3 研究基础
        1.3.1 现代主义建筑与美国建筑发展研究现状
        1.3.2 保罗·鲁道夫与地域化设计建筑师研究现状
        1.3.3 轻型木构建筑与热带建筑适候性研究现状
        1.3.4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作品网络资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框架
    1.6 主要创新点
        1.6.1 保罗·鲁道夫早期活动研究
        1.6.2 热带轻型木构建筑设计经验
        1.6.3 综合评述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
第二章 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
    2.1 热带地区建筑的地域化浪潮
        2.1.1 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
        2.1.2 装配式建筑地域化
    2.2 佛罗里达的建筑创作环境
    2.3 保罗·鲁道夫建筑教育经历
    2.4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
        2.4.1 合作起步的本土化设计(1941-1951)
        2.4.2 独立执业的探索性实践(1952-1958)
        2.4.3 保罗·鲁道夫与萨拉索塔建筑学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罗·鲁道夫早期作品脉络
    3.1 适应热带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与空间
        3.1.1 动态感:从二维曲线向三维交叉
        3.1.2 对立面:纪念性与亲近感的转化
        3.1.3 多样化:热带现代生活空间模式
    3.2 富有表现力的轻型木结构体系创新
        3.2.1 湿热气候区的建筑材料选择
        3.2.2 富有表现力的结构体系创新
    3.3 多目标集成的构造设计改良
        3.3.1 手动式悬挂板与纱窗
        3.3.2 双层表皮改善遮阳通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罗·鲁道夫轻型木构建筑分析
    4.1 研究案例选择判断
    4.2 希利客舍
        4.2.1 传统南方住宅启发下的现代住宅革新
        4.2.2 海军经历带来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4.2.3 热带小住宅的灵活建造与使用
    4.3 沃尔克客舍
        4.3.1 匍匐于热带海岛的“蜘蛛”形住宅
        4.3.2 手动式悬挂板与副翼系统的整合设计
        4.3.3 预制轻型建筑的可移动与循环使用
    4.4 胡克住宅
        4.4.1 城市、自然、建筑相融合的初步探索
        4.4.2 预制拱形胶合板结构体系的精细设计
        4.4.3 预制拱形胶合板建筑的维护使用
    4.5 马丁·哈坎未住宅
        4.5.1 更高品质热带生活空间的设计
        4.5.2 固定格栅与纱窗门廊带来多种空间体验
        4.5.3 延续私密性、适应新技术的轻型建筑更新
    4.6 轻型木构建筑设计策略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罗·鲁道夫热带建筑实践的影响
    5.1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的困境与转向
        5.1.1 萨拉索塔快速城市化的限制
        5.1.2 项目实践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5.1.3 屈从于时代潮流的设计取向
    5.2 保罗·鲁道夫早期经历的意义与影响
        5.2.1 形成超前的理论观念
        5.2.2 为后期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5.3 保罗·鲁道夫早期地域化设计的历史定位
        5.3.1 现代建筑与预制建筑在发达地区的地域化
        5.3.2 现代建筑在美国南部地区的适应性发展
    5.4 轻型预制建筑理念当下的发展
        5.4.1 改善材料性能推动轻型建筑发展
        5.4.2 模数化理念催生不同预制结构形式
        5.4.3 可活动式建筑设计与被动式策略的延伸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图表目录
附录2:图片来源
附录3: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项目
附录4: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项目位置
附录5: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网络资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合作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绿色TOD
        1.2.2 建成环境
        1.2.3 TOD站域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相关博士论文汇总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目的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TOD理论
        2.1.1 TOD建成环境
        2.1.2 TOD与城市设计
        2.1.3 公交社区
    2.2 紧凑城市理论
    2.3 绿色都市主义
        2.3.1 可持续交通城市
    2.4 小结
第3章 绿色TOD的缘起、案例与内涵剖析
    3.1 理论层面:绿色TOD的缘起
    3.2 从理论到实践:绿色TOD的推行
        3.2.1 美国亚特兰大坎伯兰社区更新
        3.2.2 台湾高雄市铁路地下化计划
    3.3 绿色TOD案例研究
        3.3.1 瑞典哈姆滨湖城
        3.3.2 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
        3.3.3 新加坡:绿色TOD的亚洲实践
        3.3.4 案例对比与启示
    3.4 解读绿色TOD的内涵
    3.5 小结
第4章 TOD建成环境中的绿色生态因子
    4.1 三种绿色生态社区评估体系概述
        4.1.1 LEED ND评估体系
        4.1.2 BREEAM Communities评估体系
        4.1.3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评估体系
    4.2 绿色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中的交通因素
        4.2.1 LEED ND评估体系
        4.2.2 BREEAM Communities评估体系
        4.2.3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评估体系
        4.2.4 三种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
    4.3 面向绿色生态社区的TOD建成环境
        4.3.1 TOD的建成环境评价要素
        4.3.2 TOD的5D建成环境要素与绿色社区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亚洲公交都市的TOD特征解读
    5.1 新加坡: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
        5.1.1 面向公交导向的城市概念规划
        5.1.2 新市镇: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公交社区
        5.1.3 逐步提高站域空间品质
    5.2 香港:三维立体化的轨道+物业模式
        5.2.1 极限条件下的混合开发
        5.2.2 空间形态上的竖向叠加
        5.2.3 以站点为核心的天桥系统
    5.3 新加坡与香港的典型TOD案例对比
        5.3.1 新加坡金文泰站站域分析
        5.3.2 香港宝琳站站域分析
        5.3.3 金文泰站与宝琳站的对比
    5.4 亚洲公交都市的TOD建成环境特征
        5.4.1 轨道交通综合体与绿色TOD
    5.5 小结
第6章 新加坡TOD站域建成环境实证研究
    6.1 新加坡新市镇的空间结构形态解析
        6.1.1 组团式:基于邻里单元理论的公交社区模式
        6.1.2 棋盘式:面向机动性与网络化的公交社区模式
    6.2 研究对象筛选与站域建成环境基础分析
        6.2.1 城市型TOD站点建成环境描述性分析
        6.2.2 社区型TOD站点建成环境描述性分析
        6.2.3 非TOD型站点建成环境描述性分析
    6.3 基于用地特征的各站域比较分析
        6.3.1 TOD型站点与非TOD型站点的用地特征比较
        6.3.2 站点层级性与开发理念:TOD型站点用地的差异性解析
    6.4 基于街区尺度的各站域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6.4.1 TOD型站点与非TOD型站点的空间形态特征比较
        6.4.2 TOD型站点核心区的尺度与布局
    6.5 基于建筑尺度的各站域比较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关键因素与综合评价体系
    7.1 研究分析思路
        7.1.1 分析方法
        7.1.2 数据来源
    7.2 绿色TOD建成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7.2.1 指标因子筛选
        7.2.2 指标的衡量与计算
        7.2.3 研究案例筛选
    7.3 相关分析
    7.4 多指标综合评价与因子分析方法
        7.4.1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几种主要方法的比较
    7.5 因子分析
        7.5.1 因子分析的原理
        7.5.2 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因子提取
        7.5.3 主因子得分与指标权重
    7.6 小结
第8章 面向绿色TOD的规划设计策略
    8.1 城市尺度:沿TOD走廊的珠链式发展
        8.1.1 围绕轨交站点建构层级化的城市功能中心
        8.1.2 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的协同整合
    8.2 街区尺度:构建绿色TOD空间单元
        8.2.1 TOD核心区的合理布局
        8.2.2 打造步行骑行友好型街区
        8.2.3 以人为本的TOD公共空间营造
    8.3 建筑尺度:打造与街区融合的交通综合体
        8.3.1 空间触媒与城市更新策略
        8.3.2 空间整合与连接
    8.4 我国推行绿色TOD的挑战与举措
    8.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图表目录

四、海滨公路综合体,新加坡(论文参考文献)

  • [1]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D]. 濮阳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D]. 李亮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李小龙. 海南大学, 2020(12)
  • [4]基于城市共享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以深圳地区为例[D]. 吴林豪. 深圳大学, 2020(02)
  • [5]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D]. 杨祥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世界邮轮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付英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0(01)
  • [7]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D]. 兰欣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
  • [10]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D]. 牛韶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新加坡滨水路综合大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