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二)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二)

一、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II)(论文文献综述)

马岚[1](2021)在《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困扰,节约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出路。2015年,国家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对各类污水的治理力度和排放标准,更是将水资源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目前,电力行业占总工业用耗水量的20%,其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给水占其总用水量的50%~80%,减少该系统的补水量和排污量成为电厂废水节水减排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凭借节能高效、不易结垢、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日益引起业界关注。因此,本论文对于CDI脱盐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的实验与机理研究,为该技术在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回用工程应用方面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指导。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板式活性炭纤维(ACF)电极的CDI装置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脱盐实验研究。对浓度、流速和电压对盐分吸附速率及系统脱盐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本系统最佳运行工况为:流速40ml/min;电压1.5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实际循环冷却排污水进行脱盐实验,探究实际脱盐效果及主要离子的去除情况。得到CDI系统最大脱盐率为75.63%,平均脱盐率为60.66%;Ca2+平均去除率为50.1%;Mg2+的平均去除率为48.5%;SO42-的平均去除率可达51.21%;Cl-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9.99%。实验结果表明CDI对电厂实际循环冷却排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利用模拟的实际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多组分混盐溶液进行脱盐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对结垢离子(Ca2+、Mg2+)和腐蚀性离子(Cl-、SO42-)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CF电极材料对于目标离子的吸附是由离子电荷、水合半径和初始浓度共同决定。初始浓度和外加电压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极材料对离子的吸附性能。在不同溶液中对ACF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ACF的电容性的影响。循环伏安实验表明,ACF电极材料中有很大比例的微孔存在电双层重叠。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水化半径较小的离子,双电层电容值较大。电化学阻抗谱的拟合结果表明,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加,溶液内阻Rs减小,2价离子较1价离子双电层比电容值更大,相应的扩散边界层电阻RDBL增加,内扩散阻力增加,ACF对于水合半径小的2价离子的选择吸附性更强。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析了 CDI脱盐过程的吸附与传质机理。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增大电压和初始浓度可以提高电吸附容量,吸附过程更适用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动力学研究表明:电压是影响离子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电压低于0.8V时,适用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电压高于0.8V适用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得出,内扩散过程为离子吸附速率主要速率控制步骤。基于此,以修正道南模型和多孔电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简化的循环式CDI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多孔电极内离子传输和电荷转移的过程,得到了脱盐过程中溶液盐浓度的预测模型公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利用COMSOLMultiphysicstip 5.5仿真软件,建立了实现电迁移,离子吸附及流动传输三者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二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恒压状态下,CDI内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浓度分布情况,以及电压、流速等设定参数对多孔电极材料内部离子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CDI多孔电极材料,离子吸附过程主要包括初期离子的快速扩散传输过程,以及后期微孔双电层对离子缓慢的内扩散去除。与离子的电迁移相比,离子的扩散传输是脱盐速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循环式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种仿真方式可以实现CDI中盐离子多物理场动力学行为(离子吸附与电迁移)的分析与预测,从而为CDI多孔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内部装置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论文在ACF电极材料离子吸附规律,CDI传质机理及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对CDI电极材料和内部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今后CDI在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陈晓清[2](2021)在《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下,节水为首要考虑政策。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火电厂需水量在整个工业层面占比较大,但目前火电厂用水存在效率低下、水量匮乏、污染严重等问题,且对于火电厂的节水减排研究基本只停留在电厂取、用、耗、排等用水过程的分析核算,以及节水理论概念的解析,缺乏更深层次的节水研究,不满足当下国家社会对火电厂更高的节水需求。故本文以火电厂节水为目的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了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从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出发,分析了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理念,并对火电厂水系统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明晰火电厂水系统中供、用、耗、排等过程用水情况和节水节点,以及各个用水系统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发现区域的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应用于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配置的合理性。(2)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节水优化配置模型构建及应用。通过解析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原理,以新鲜水取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用水单元的水量平衡、用水过程中的污染物质量平衡以及单元最大允许污染物进出口浓度和非负值等水量水质条件为约束,构建了污水直接回用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模型。根据实例火电厂情况选取单污染物Cl-为关键污染物,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前的新鲜水取用量为3255.00m3/h,优化后的新鲜水取用量为2967.94m3/h,优化率达8.8%,年节水量可达251.46万m3;排水量由364m3/h减少至76.95m3/h,优化率达78.9%,重复利用率由98.59%上升至98.71%,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3)评价了实例火电厂节水水平。首先选取单位产品取水量、循环水浓缩倍数、重复利用率等11项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其中CR均小于0.1,满足一致性要求;其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为评价模型,根据优化前后实际数据以及指标基准值分级计算隶属函数值,结合指标权重得到优化前后隶属度矩阵分别为(0.568,0.298,0.134)和(0.289,0.370,0.341),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取0.568和0.370为优化前后的隶属等级区间;最后利用考核评分法进行结果对比验证,优化前为0.79,优化后为0.86。按照分级标准不同评价方法得到的火电厂节水水平均由非节水型企业变为节水型企业。火电厂的节水优化研究不仅能缓解我国水资源用水压力,而且对火电厂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实现电厂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苏晴[3](2021)在《电化学-微滤耦合工艺对循环水钙硬度的高效结晶与分离》文中研究说明循环冷却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行业领域中,由于循环水流经换热壁后浓缩倍数增加,系统中成垢离子浓度也随之增加,水垢在换热器表面的沉积会导致换热效率降低和管路腐蚀等问题。因此,有效控制循环水系统中水中硬度离子浓度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电化学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型除垢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水体硬度浓度,还有防止管道腐蚀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化学-微滤耦合反应体系,以Ti/SnO2-Sb2O5-RuO2-IrO2钛滤膜为阴极,利用电解营造的局域强碱性和本身的微滤功能,同步实现钙硬度的高效结晶与分离。膜反洗阶段,经倒极后,钛滤膜转换为阳极,其原位电解产生的H+能够溶解附着在膜表面和孔道内的水垢,实现水垢的剥离。结果表明:膜孔径越小,钙硬度去除率越高,以孔径为2 μm的钛滤膜作阴极时,钙硬度去除率可达79%。电化学装置中PTFE微滤膜的存在能有效减缓阳极产生的H+向阴极室的扩散速率。电流密度从1 mA·cm-2增加到5 mA·cm-2时,钙硬度去除率从28%增加至86%,但电流密度进一步增加至10 mA·cm-2后,钙硬度去除率下降至78%。当[HCO3-]/[Ca2+]摩尔比从0.7:1提升至1.4:1时,钙硬度去除率从53%增加至83%。当流速从5 mL·min-1增加到20 mL·min-1时,钙硬度去除率从84%下降至46%,能耗由3.06 kWh/kgCaCO3降为1.38 kWh/kgCaCO3。XRD和SEM分析表明,钛滤膜表面富集的CaCO3主要为方解石晶型。钛滤膜表面滤饼形成和膜孔内堵塞是引起钛滤膜污染的主要机制,经极性反转后,阴极附着的水垢层可以溶解脱落,膜通量恢复。在此基础上,考察复杂水体中各组分的存在对电化学-微滤耦合工艺除硬性能的影响。随着电导率的不断增加钙硬度去除率变化不大。Mg2+的存在会显着抑制硬度的去除,Mg2+浓度从100 mg·L-1增加到400 mg·L-1时,总硬度去除率从73%减少至63%,钙硬度去除率从57%降低到48%。水体中的SiO32-对钙硬度的去除没有影响。水体中阻垢剂浓度越高,钙硬度去除率越低,阻垢效率越高。在磷浓度为5 mg·L-1的EDTMPA阻垢剂存在时,阻垢率为43%,钙硬度去除率为46%。电化学反应体系能够去除15%左右的Mg2+,但对SiO32-和磷的去除效果不大。电化学-微滤耦合工艺除硬过程主要由电子驱动,在较低能耗下能够实现较高的钙硬度去除率,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同时可利用钛滤膜极性反转后作为阳极电解产生H+清洗水垢的这一技术代替传统的使用膜清洗剂的脱垢技术,为循环水系统中硬度离子的去除提供了新思路。

马鲲鹏[4](2021)在《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热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海水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向大海要水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共识。为解决淡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将海水开发利用,用作工业用水,尤其是用来当作工业中的冷却水,可极大减少淡水的使用,是推动我国及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能够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以海水为冷却介质的海水冷却塔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极大节约淡水资源,减少海洋热污染,是解决我国和世界淡水资源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未来沿海地区冷却塔的主要发展方向[1]。鉴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机械通风逆流式海水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对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热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传热传质原理和湿空气性质出发,给出了麦克尔模型和璃普模型2种湿式冷却塔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从海水的物理特性出发,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出了海水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改进模型。同时,充分考虑海水特性,分别分析了海水比热、海水蒸汽分压、海水密度、海水汽化潜热等随海水含盐量和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推导出了海水冷却塔冷却任务数理论计算公式,并对海水冷却塔冷却任务数与现有的基于淡水计算的海水冷却塔冷却任务数进行比较,得到了两者的区别。再次,借助Matlab软件,研究了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出塔水温、所需风机风量、风机全压、所需电机功率的影响规律。同时,也研究了冷却水温差和冷却塔效率分别随海水含盐量、气水比、进塔水温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了解海水对羽雾形成的影响,借助Matlab软件,研究了定工况条件下海水含盐量对冷却塔出口空气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变工况条件下海水含盐量对冷却塔蒸发率、节水的影响规律,海水含盐量和环境气象条件对浓缩倍率的影响规律。综上所述,本文从海水物性直接出发,充分考虑海水特性,给出了更为准确的海水冷却塔热力计算的方法。得到了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热力特性、冷却塔出塔空气参数、节水和浓缩倍率的影响规律,可为海水冷却塔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根据。

白鹏凯[5](2020)在《循环冷却水中缓蚀阻垢剂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型电厂对再生水补水的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疑增加了微生物的滋生和微生物对金属管网的腐蚀风险。因此,本研究通过实验,开展了常用缓蚀剂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水溶性咪唑啉对碳钢表面铁细菌(IB)生物膜的生长和组成变化、电化学腐蚀行为、铁细菌附着特性以及化合物转化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缓蚀剂HEDP/水溶性咪唑啉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机制。与IB工况相比,HEDP+IB工况在腐蚀7d时,生物膜厚度减少了约56%,在腐蚀层中IB菌及其EPS的分布更加致密,且在生物膜深度分布上更早的形成IB菌——EPS——IB菌的结构;腐蚀15d内生物膜中IB菌的含量为6.00×1063.60×108 cfu/ml,比IB工况最高高1.5个数量级,生物膜中EPS含量也增加了0.22.6 mg/cm2,表明HEDP促进IB菌生长以及EPS的分泌。水溶性咪唑啉+IB工况在碳钢腐蚀的7d,生物膜厚度减少了约20%,腐蚀15d内生物膜IB菌量在1.00×1058.20×105 cfu/ml,铁细菌量下降12个数量级;EPS分泌量减少了0.81.8 mg/cm2,EPS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比例上升至PS/PN=5.27.3,即水溶性咪唑啉对IB菌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主要抑制EPS中蛋白质的分泌。与IB工况相比,加入缓蚀剂HEDP/咪唑啉后,腐蚀电流密度均明显变小,极化电阻明显增加,阻抗增加,说明缓蚀剂HEDP和咪唑啉均抑制了碳钢表面的腐蚀;腐蚀15d时,腐蚀电流密度相对于IB工况分别下降83.6%、57.3%,说明两种缓蚀剂均对微生物腐蚀具有抑制作用,且HEDP的缓蚀性优于水溶性咪唑啉。AFM粘附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钢表面浸涂缓蚀剂HEDP和咪唑啉后,粘附力下降百分比分别为:51.9%、43.1%,说明缓蚀剂HEDP和咪唑啉在碳钢表面形成缓蚀剂膜后均抑制了IB菌的附着。XPS对表面腐蚀产物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与IB工况相比,HEDP+IB工况,Fe质量分数减少;C质量分数增加,且增加值大于缓蚀剂吸附所含C的质量分数,说明部分HEDP作为营养物质促进IB菌的生长,抑制Fe(II)的溶出,用于IB菌生长的C的百分比为14.2%45.5%;腐蚀3d15d内,FeOOH的含量增加了33.6%43.4%,无磁铁矿Fe3O4的生成,说明缓蚀剂HEDP通过促进IB菌代谢而加速了其利用Fe(II)转化为FeOOH的代谢作用,同时其优异的成膜能力抑制了厌氧性菌如铁还原菌(IRB)的生长,不利于Fe3O4的生成。与IB工况相比,咪唑啉+IB工况中C的质量分数下降,Fe的质量分数增加,且FeOOH峰占比下降了1.022.09%,Fe2O3峰占比升高了2.096.69%,Fe3O4峰占比降低了2.754.96%。即水溶性咪唑啉抑制了IB菌利用Fe(II)转化为FeOOH的代谢作用。

张盼盼[6](2020)在《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文中指出循环冷却水系统由于水温升高、流速变化等因素常常存在结垢、腐蚀等问题,解决结垢、腐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在水质中添加阻垢缓蚀剂。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可以实现药剂浓度的在线监测,发挥药剂最佳性能,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公认的绿色水处理剂,但其本身并不具有荧光特性,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含有特定荧光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对PASP进行接枝改性,在保持PASP衍生物优异的阻垢缓蚀性能基础之上,使其同时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从而扩展PASP衍生物的应用范围。(1)以5-甲氧基色胺、2-氨基-5-(氨基甲基)-1-萘磺酸、3-氨基甲基吡啶为荧光功能基团,通过氨基开环的方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5-甲氧基色胺(PASP/OTAM)、聚天冬氨酸/2-氨基-5-(氨基甲基)-1-萘磺酸(PASP/APS)及聚天冬氨酸/3-氨基甲基吡啶(PASP/3-AMPY),通过1H NMR及FTIR对上述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采用静态阻垢法和旋转挂片法评价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接枝物的阻垢缓蚀性能。与PASP单体相比,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的阻垢缓蚀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考察了接枝物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均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其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63、0.99919及0.99966。同时实验表明在加热温度为25-80℃、溶液p H值为5-11、加热时间为8-14 h的范围内,接枝物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恒定。(3)采用电化学方法评价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实验表明: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分别为71.49%、68.53%及77.99%,在相同的浓度下,PASP单体的缓蚀率仅为36%。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接枝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其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方式作用于于金属表面,起到较好的阻垢缓蚀作用。(5)采用逐级放大的实验方法,通过5L-20L-50L-100L-500L反应釜反应条件的优化,制定了PASP/3-AMPY接枝物的中试生产操作规程,利用自建的500L-2000 L中试生产线,初步合成了PASP/3-AMPY工业品,为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类衍生物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6)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中试产品)与PAPEMP、HPMA、Glu及Zn2+离子等市售阻垢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性能。实验表明复合型水处理剂在较低浓度下,其阻垢缓蚀效率即可高达95%以上,且其可以应用于高温、高碱、高p H领域。SEM及XRD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复合型药剂可改变垢晶体的结构,使其变得疏松、颗粒细小,极易被水流冲走,避免垢晶体在金属管道表面沉积。

刘娜[7](2020)在《基于冷却水系统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很多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用水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工业行业用水量明显增加,诸多生产领域产生了大量盐分含量较高的废水。这类废水特点是盐度高、排放量大。由于高含盐水盐度高、成分复杂,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长期在系统管道中又会造成系统的结垢腐蚀情况,时间一长很容易引起设备的损坏,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威胁到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提高其利用效率成为工业节水的关键,也是国家和社会严重关切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是通过化学方法来降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高含盐水的结垢和腐蚀的风险,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建设成本低,依然是目前处理循环冷却水最常使用的方法。针对某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高含盐水的水质情况,研究制备适用于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并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碳酸钙沉积法、极限碳酸盐实验、旋转挂片腐蚀实验研究其阻垢缓蚀剂性能,最终确定复合阻垢缓蚀剂的配方和最佳加药量。结果表明,6种水处理剂在单独使用时2-膦酸基-1,2,4-三羧基丁烷(PBTCA)的阻垢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选取4种阻垢率较高的阻垢剂PBTCA、聚环氧琥珀酸(PESA)、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马来酸酐(HPMA)进行复配实验探究,在复配比例均为1:1的情况下,PESA/PASP阻垢效果最好,阻垢率达到85.61%。本文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研究复合阻垢缓蚀剂间投加比例时,结果显示PESA与PASP的比例为3:2时达到最大值93.66%。极限碳酸盐实验结果表明,PESA/PASP(3:2)在投加浓度为10mg/L时,在确保循环水系统不发生明显结垢的情况下,浓缩倍数可达到7以上。旋转挂片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水处理剂配方PESA/PASP在投加浓度为15mg/L时,对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最高达到90%以上。

李瑾[8](2020)在《工业水处理中的铜材料点击组装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添加缓蚀剂是工业水处理技术中最常用且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添加三氮唑类缓蚀剂已成为水处理系统中对铜设备进行防护的传统手段。然而,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缓蚀剂正朝着绿色、无毒、环境友好等方向发展。传统的三氮唑类缓蚀剂应用方法存在缓蚀剂用量大、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同时,新开发的绿色缓蚀剂大多价格昂贵、缓蚀效率不高,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开发和寻求三氮唑类缓蚀剂的绿色应用技术和工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组装技术相比传统添加缓蚀剂的方法具有用量少、成膜稳定致密、高效环保等优势。Cu(I)催化的叠氮与炔烃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CuAAC反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有机合成手段,可以在常温下简单高效合成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点击化学与自组装技术相结合,为开发用量少、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的工业缓蚀剂应用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对甲苯磺酰叠氮(TA)和丙炔酸(PA)为反应组分,利用自组装技术和TA与PA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在Cu及其氧化态(Cu2O/CuO)基底上制备三氮唑缓蚀膜。采用电化学测量、表面分析法、抗菌测试及理论计算方法对点击组装膜在模拟海水及循环冷却水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抗菌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PA和TA分子之间的CuAAC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三氮唑化合物–1-(甲苯-4-磺酰基)-1H-1,2,3-三唑-4-羧酸(TTC)。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合成的TTC分子组装在铜表面,制备TTC缓蚀膜,对TTC膜在模拟海水及模拟工业冷却水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TTC膜在两种介质中对铜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其在模拟海水中发挥作用的最佳组装浓度为0.5 mM,缓蚀效率可达83.3%。TTC膜在模拟工业冷却水中发挥作用的最佳组装浓度为0.6 mM,缓蚀效率高达92.2%。XPS分析结果表明,腐蚀后的铜表面覆盖着一层复合保护膜,该层膜主要由Cu(I)和Cu(II)化合物组成,同时掺杂着N、Cl、S等元素。理论计算结果表明,TTC分子主要通过三唑环及氧原子平行吸附在铜表面。(2)采用点击组装方法,可以使PA和TA分子在铜表面原位反应生成TTC三氮唑缓蚀膜。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两种分子的组装浓度为“0.5mM PA+0.5mM TA”、组装时间为1h时,点击组装膜对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缓蚀性能最好,缓蚀效率最高可达81.4%。原位点击组装膜的缓蚀效果接近于点击合成的TTC分子的自组装膜。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表明,PA和TA分子主要通过羟基及磺酰基中的O原子吸附在Cu表面。(3)将PA和TA分子通过原位点击组装方法组装在不同铜基底(Cu/Cu2O/CuO)上,形成不同点击组装膜表面(Cu PA+TA/Cu2O PA+TA/CuO PA+TA)。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通氮条件下Cu2O上点击组装膜(Cu2O PA+TA)对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缓蚀性能最好,其缓蚀效率可达91.1%。在铜表面构建Cu2O基底,可以显着提升点击组装膜的缓蚀性能。XPS分析及FT-IR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Cu2O PA+TA优异的缓蚀性能主要归结于Cu2O上形成了大量的TTC缓蚀剂分子。MD研究结果表明TTC分子主要通过三唑环和氧原子平行吸附在Cu2O表面。(4)通过点击组装方法,使“0.6mM PA+0.6mM TA”在自然氧化的铜表面发生原位点击反应形成TTC缓蚀膜。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TTC膜可以有效抑制模拟工业冷却水介质中铜的腐蚀,其对铜的初始缓蚀效率为97.2%,在两周内的平均缓蚀效率可达87.7%(两周后缓蚀效率达69.0%)。同时,该层膜具有荧光特性。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铜表面缓蚀膜遭到破坏,其缓蚀性能和荧光性能均呈现总体递减趋势,两者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点击组装膜的缓蚀性能和荧光发射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在铜表面二次组装预膜,可以对已经破裂的缓蚀膜进行修复,恢复其缓蚀作用和荧光特性。(5)通过点击组装方法,将PA和TA分子组装在不同铜基底(Cu/Cu2O/CuO)上形成点击组装膜。采用接触角及抗菌测试等方法对不同铜基底上所形成原位组装膜(Cu PA+TA/Cu2O PA+TA/CuO PA+TA)的抗菌活性及表面润湿性等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2O表面上形成的点击组装膜(Cu2O PA+TA)具有最好的抗菌性能和疏水性能,Cu2O PA+TA膜对荧光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6)进一步对Cu2O PA+TA膜在电厂循环冷却水体系中对铜的保护性能进行了考察。电化学测试和抗菌测试结果表明,Cu2O PA+TA膜在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及抗菌活性,其在21天内对铜的平均缓蚀率为85.3%,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各类杂菌等微生物菌群的生长。

黄波[9](2019)在《基于全局间接热集成和经济性分析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等现代大型煤化工过程,提高全系统能效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大型煤化工系统中,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联系紧密,将两者同步优化可有效提高全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本文提出了分支热回收蒸汽循环超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用于同步优化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HR-UTLS)的通用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采用模拟与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用不同单一气化技术和组合气化技术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的HR-UTLS进行了优化,比较了不同方案的能效和经济性;对变换单元、甲烷化单元和HR-UTLS进行了同步优化,考察了甲烷化反应器级数与循环气抽取位置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建立的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以及经济性分析模型,能从全局的角度,对现代煤化工过程的技术比较、工艺过程优化提供方法支撑,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分支热回收蒸汽循环的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HR-UTLS)超结构,将HR-UTLS超结构模型和Duran-Grossmann热集成模型耦合,构建了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对一个测试案例的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进行了同步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通过热量集成实现“热袋”(heatpocket)内部流股能量的梯级利用,从而减少了公用工程系统的锅炉燃料煤消耗量;通过分支热回收蒸汽循环将蒸汽、锅炉水在不同过程之间分配,实现了全局间接热集成。公用工程系统可为不同过程提供不同压力等级和用途的蒸汽,实现热公用工程的优化配置。(2)基于Aspen Plus,模拟了采用固定床气化炉(FBG)、水煤浆气化炉(CSG)和粉煤气化炉(PCG)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的关键单元。对于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工艺,考虑了全激冷(FQ)、辐射-激冷(RQ)和辐射-对流(RC)三种合成气冷却方式,包含了 7种气化-冷却技术的组合工艺,模拟结果用于全局热集成和能效分析。在GAMS软件上建立全局优化模型,其中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模型、废水处理系统模型和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以(?)效率最大为目标,对各方案进行了全局优化。结果表明,煤制天然气系统各工艺方案的能效从高到低依次为:PCG-RC(61.7%)>CSG-RC(60.3%)>FBG-FQ(60.2%)>PCG-RQ(58.3%)>CSG-RQ(55.3%)>PCG-FQ(53.7%)>CSG-FQ(50.2%)。当采用水煤浆气化或粉煤气化技术时,气化炉出口处合成气采用辐射-对流冷却方式可有效提升系统的能效,CSG-RC比CSG-FQ的能效高10.1个百分点,PCG-RC比PCG-FQ的能效高8.0个百分点。基于固定床气化(FBG-FQ,60.2%)、采用辐射-对流冷却方式的水煤浆气化(CSG-RC,60.3%)以及粉煤气化(PCG-RC,61.7%)的煤制天然气系统能效差异不大。(3)构建了煤制天然气(SNG)系统的经济性评估模型,采用分步优化法,确定了基于不同气化-冷却技术组合的煤制天然气系统适宜的最小传热温差(HRAT),对各方案的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进行优化,考察了气化技术及其合成气冷却方式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年产40亿Nm3 SNG的工厂,当采用气化-冷却技术组合为 FBG-FQ、CSG-FQ、CSG-RQ、CSG-RC、PCG-FQ、PCG-RQ 和 PCG-RC 的工艺时,换热网络最佳的HRAT分别为25℃、25℃、30℃、40℃、25℃、35℃和35℃;总投资分别为221.1亿元、272.1亿元、268.4亿元、278.8亿元、292.1亿元、289.6亿元和298.0亿元;煤价每上升100元/t时,各方案SNG生产成本分别增加0.298元/Nm3、0.268 元/Nm3、0.250 元/Nm3、0.250 元/Nm3、0.249 元/Nm3、0.229 元/Nm3 和 0.229 元/Nm3。块煤价格在122.5~350.0元/t时,生产价格最低的三种方案依次为:FBG-FQ<CSG-RC<(CSG-RQ或PCG-RC),即FBG-FQ方案的生产成本最低,其次为CSG-RC方案,煤价低于210.0元/t时,CSG-RQ方案生产成本低于PCG-RC方案,否则PCG-RC方案的成本低于CSG-RQ方案。无论是采用水煤浆气化还是粉煤气化技术,辐射-对流冷却方式的经济性最好,全激冷冷却方式的经济性最差。(4)采用单一固定床气化工艺时,会有占总煤量30%左右的末煤富余,采用固定床气化加气流床气化的组合气化工艺可消耗富余的末煤。对FBG-CSG(CSG-RC耦合FBG-FQ)方案和FBG-PCG(PCG-RC耦合FBG-FQ)方案进行了全局热集成优化,两者总投资分别为246.1亿元和258.7亿元,比单一气化FBG-FQ方案的总投资多了 25.0亿元和37.6亿元,块煤价格低于302.8元/t时,SNG净成本排序为FBG-PCG>FBG-CSG>FBG-FQ,随着煤价的升高,三种方案的 SNG 净成本差异减小,煤价超过 302.8 元/t 时,FBG-CSG方案的SNG净成本将低于FBG-FQ方案,煤价超过332.5元/t时,FBG-PCG方案的SNG净成本将低于FBG-FQ方案,煤价越高组合气化方案的竞争力越强。对于组合气化方案FBG-CSG,进入生化处理单元的废水比FBG-FQ方案的少了 41.6%,比单一气化CSG-RC方案的少了 16.4%。(5)在考虑整个系统经济性情况下,对甲烷化单元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变换单元和甲烷化单元数学模型,同步优化了甲烷化单元的拓扑结构和操作条件、变换单元的操作条件、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的操作条件以及换热网络的换热面积。结果表明,当采用5个甲烷化反应器,循环气从第4个反应器出口抽取时净现值最大,为29.28亿元,反应器数量为5时比反应器个数为3、4、6和7时的净现值分别高了 0.804亿元、0.107亿元、0.705亿元和1.023亿元,甲烷化单元的反应器数目为4或者5时经济性较好。与基准案例相比,同步优化后,换热面积减少了 6.37%,对于年产40亿Nm3SNG的规模,变换-甲烷化单元和公用工程单元建设投资分别减少了 0.60亿元和3.55亿元,年节省费用1095万元。

朴春子[10](2019)在《旋流床离子交换及原位再生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阴极阻垢和除垢两方面入手,以具有内腔的钛滤芯电极为基础,阴阳极之间的环形区填充离子交换树脂及螺旋片。树脂颗粒在水流场及电场共同作用下悬浮旋转,上升旋流场带动颗粒对阴极管壳内壁进行摩擦清洗,控制电垢生长。螺旋片可增加阴极面积,从而减少阴极壁上的电垢,进而减缓电流的衰减程度,提高电解过程稳定性。与此同时,在电场的作用下,失效树脂上的成垢离子会向阴极迁移并形成电垢,从而脱离水体。通过改变分流比、出水流量,以及在装置内添加混合树脂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12V电压下,电化学装置内加入一定体积的失效的阳树脂循环处理18L井水,在分流比为0:1时,处理5小时,硬度可以从213mg/L下降到60mg/L。2.考察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循环),在较小流量的条件下,自来水硬度去除率可以达到15%。而在较大流量时,硬度去除率只能达到4%。3.以井水为处理对象(不循环),分流比为0:1时硬度去除率能够达到21%左右。4.通过对加入单一树脂和混合树脂对比后实验结果得出,混合树脂比单一树脂硬度去除效果更好,阴极硬度去除率可达6.25%,阳极硬度去除率为22.5%。5.对电化学装置分别进行反冲洗实验和倒极实验,结果表明倒极除垢效果优于大流量反冲洗。

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I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II)(论文提纲范文)

(1)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工业水污染控制形势与要求
        1.1.2 电厂废水排放特征与处理技术
        1.1.3 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 电容去离子技术
        1.2.1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CDI的装置结构
        1.2.3 CDI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3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容去离子理论基础
    2.1 CDI工作原理
    2.2 CDI理论模型
        2.2.1 模型发展概述
        2.2.2 双电层模型
        2.2.3 修正的道南模型
    2.3 CDI的离子吸附
        2.3.1 吸附动力学模型
        2.3.2 等温吸附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3.1 实验系统
        3.1.1 连续式CDI脱盐实验系统
        3.1.2 循环式CDI脱盐实验系统
        3.1.3 CDI模块结构
    3.2 电极材料的表征方法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2.2 循环伏安法(CV)
        3.2.3 比表面积(BET)与孔径分布分析(BJH)
        3.2.4 电化学阻抗测试(EIS)
    3.3 实验参数定义及计算方法
        3.3.1 脱盐率
        3.3.2 离子去除率
        3.3.3 吸附容量
    3.4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容去离子脱盐影响因素实验
    4.1 实验背景
    4.2 单因素实验
        4.2.1 盐浓度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4.2.2 流速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4.2.3 电压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4.2.4 pH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4.3 正交试验
    4.4 实际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容去离子吸附规律实验研究
    5.1 实验背景
    5.2 ACF表面形态和孔径分析
    5.3 多组分脱盐实验
        5.3.1 实验条件设计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离子吸附规律实验
        5.4.1 实验条件设计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ACF电化学性能实验
        5.5.1 实验系统与实验条件
        5.5.2 双电层电容性能分析
        5.5.3 交流阻抗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容去离子吸附模型与机理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CDI吸附模型与机理研究
        6.2.1 Langmuir等温线模型
        6.2.2 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
    6.3 吸附动力学模型与机理研究
        6.3.1 准一阶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
        6.3.2 Weber-Morris动力学模型
    6.4 循环式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6.4.1 传质过程分析
        6.4.2 模型的建立
        6.4.3 模型参数确定与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容去离子数值仿真
    7.1 研究背景
    7.2 COMSOL二维模型及参数设置
        7.2.1 几何模型及参数的设置
        7.2.2 控制方程的设定
        7.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7.2.4 网格划分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7.3 仿真结果分析
        7.3.1 流线分布分析
        7.3.2 浓度分布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用水研究进展
        1.2.2 火电厂节水优化及评价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火电厂节水优化理论方法基础
    2.1 水资源系统分析概论
        2.1.1 水资源系统
        2.1.2 水资源系统分析及其步骤
    2.2 水系统优化分析方法
        2.2.1 非线性规划模型
        2.2.2 遗传算法原理和特征
        2.2.3 遗传算法步骤流程
    2.3 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念
    2.4 节水评价分析方法
        2.4.1 节水评价指标选取
        2.4.2 节水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4.3 节水水平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电厂水系统结构与特征分析
    3.1 火电厂水系统
        3.1.1 火电厂用水原理
        3.1.2 火电厂水系统
    3.2 火电厂水系统结构分析
        3.2.1 火电厂用水系统
        3.2.2 火电厂的排水及处理方式
        3.2.3 火电厂的耗水与供水
    3.3 火电厂水系统水量水质特征分析
        3.3.1 火电厂水系统用水量、质要求
        3.3.2 火电厂水系统排水量、质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1 优化配置原则
    4.2 优化理论解析
        4.2.1 用水单元用水过程模型描述
        4.2.2 用水单元水量平衡和水平衡测试原理
        4.2.3 用水单元污染物质量平衡原理
        4.2.4 用水单元污染物浓度阈值分析
        4.2.5 考虑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原理
    4.3 优化模型构建
        4.3.1 优化问题描述
        4.3.2 目标函数的确定
        4.3.3 水量水质约束条件
    4.4 模型求解及参数确定方法
        4.4.1 模型求解方法
        4.4.2 参数确定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案例研究
    5.1 实例火电厂水系统分析
        5.1.1 火电厂概况
        5.1.2 水量平衡测试数据
        5.1.3 水系统水量情况分析
        5.1.4 水系统水质情况分析
    5.2 火电厂优化模型构建
        5.2.1 问题描述
        5.2.2 优化模型构建
        5.2.3 水量水质参数确定
        5.2.4 模型求解结果
    5.3 火电厂优化水量及合理性分析
        5.3.1 优化水量分析
        5.3.2 优化结果合理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火电厂节水水平评价
    6.1 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和分级标准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 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
    6.4 火电厂优化前后节水水平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电化学-微滤耦合工艺对循环水钙硬度的高效结晶与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工业循冷却水系统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述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分类
    1.3 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问题
        1.3.1 水垢形成
        1.3.2 水垢形成的影响因素
        1.3.3 水垢危害
    1.4 目前常用的除垢方法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电化学法
    1.5 电化学法除垢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1.6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分析
        2.3.1 电极制备
        2.3.2 硬度检测
        2.3.3 磷检测
        2.3.4 SiO_3~(2-)检测
        2.3.5 pH测定
        2.3.6 电导率测定
        2.3.7 结垢粉末分析
        2.3.8 数据处理与计算
第3章 电化学-微滤耦合体系对钙硬度去除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原水
        3.2.2 实验装置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膜孔径
        3.3.2 PTFE微滤膜
        3.3.3 电流密度
        3.3.4 [HCO_3~-]/[Ca~(2+)]摩尔比
        3.3.5 流速
        3.3.6 阴极沉积物形貌及晶型分析
    3.4 钛滤膜电极污染机制及工作原理
        3.4.1 钛滤膜污染机制
        3.4.2 钛滤膜工作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杂水体环境中钙硬度去除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原水
        4.2.2 实验装置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电导率影响
        4.3.2 Mg ~(2+)影响
        4.3.3 SiO_3~(2-)影响
        4.3.4 EDTMPA阻垢剂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情况
致谢

(4)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热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海水冷却概述
        1.2.1 海水冷却技术
        1.2.2 海水冷却塔
    1.3 国内外冷却塔研究进展
        1.3.1 冷却塔发展历程和现状
        1.3.2 海水冷却塔发展历程和现状
    1.4 研究概述
        1.4.1 目前海水冷却塔研究存在的问题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冷却塔概述与冷却塔热力计算模型
    2.1 冷却塔概述
        2.1.1 按循环冷却水和空气流动方向分类
        2.1.2 按通风方式分类
        2.1.3 按循环冷却水和空气接触方式分类
        2.1.4 按冷却介质分类
    2.2 机械通风逆流式冷却塔基本传热传质原理
        2.2.1 水与空气的接触传热
        2.2.2 水与空气的蒸发散热
    2.3 湿空气的性质
        2.3.1 温度
        2.3.2 空气的压力
        2.3.3 湿空气的密度
        2.3.4 空气的湿度
        2.3.5 含湿量
        2.3.6 湿空气的比热
        2.3.7 湿空气的焓
    2.4 湿式冷却塔热力计算模型
        2.4.1 麦克尔模型
        2.4.2 麦克尔模型求解
        2.4.3 璃普模型
        2.4.4 璃普模型的求解
        2.4.5 麦克尔模型和璃普模型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水特性以及海水冷却塔热力计算模型的改进
    3.1 海水概述
        3.1.1 海水的物理特性
        3.1.2 海水和淡水的区别
    3.2 逆流式冷却塔的热力计算
        3.2.1 逆流式冷却塔热力计算的焓差法
        3.2.2 逆流式冷却塔的设计计算
    3.3 充分考虑海水特性的热力参数计算
        3.3.1 海水比热的计算
        3.3.2 海水蒸汽分压的计算
        3.3.3 海水密度的计算
        3.3.4 海水汽化潜热的计算
    3.4 海水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模型
        3.4.1 海水冷却塔的现用热力计算规范
        3.4.2 海水冷却塔的理论热力计算模型
        3.4.3 海水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模型改进建议
    3.5 模型验证
        3.5.1 机械通风逆流式海水冷却塔计算实例
        3.5.2 气象参数的计算
        3.5.3 气水比的确定
        3.5.4 出塔水温的计算
        3.5.5 计算结果验证
    3.6 相同进出塔水温、气水比条件下,N_s与N_(0s)的区别
        3.6.1 N_s的计算
        3.6.2 N_(0s)的计算
        3.6.3 N_s和N_(0s)的区别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热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1 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规律
    4.2 冷却塔冷却水温差随海水含盐量、气水比和进塔水温的变化
    4.3 冷却塔冷却效率随海水含盐量、气水比和进塔水温的变化
    4.4 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所需风机风量的影响
        4.4.1 风机风量的计算
        4.4.2 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所需风机风量的影响规律
    4.5 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风机全压和所需电机功率的影响规律
        4.5.1 阻力计算
        4.5.2 电机功率的计算
        4.5.3 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风机全压和所需电机功率的影响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水特性对冷却塔出口空气状态、节水和浓缩倍数的影响
    5.1 羽雾形成的基本原理
    5.2 定工况条件下,海水含盐量对冷却塔出口空气参数的影响
    5.3 海水含盐量对冷却塔节水的影响
        5.3.1 变工况条件下,海水含盐量对冷却塔循环水蒸发率的影响
        5.3.2 海水含盐量对冷却塔排污水量和补充水量的影响
    5.4 海水含盐量和环境气象条件对冷却塔浓缩倍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循环冷却水中缓蚀阻垢剂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循环冷却水中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2.2 微生物对金属腐蚀的研究进展
        1.2.3 缓蚀剂对微生物腐蚀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铁细菌来源与检测
        2.1.2 铁细菌富集
        2.1.3 碳钢试样
        2.1.4 试验配水
    2.2 试验方案
        2.2.1 试片浸泡试验(生物膜测试)
        2.2.2 电化学试验
        2.2.3 IB菌数量检测
        2.2.4 EPS含量测定
        2.2.5 生物膜在碳钢表面分布
        2.2.6 生物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2.2.7 生物膜三维层扫测试
        2.2.8 平均腐蚀速率计算
        2.2.9 AFM测试
        2.2.10 XPS测试
第3章 缓蚀剂对铁细菌生物膜生长及组成转化研究
    3.1 HEDP、咪唑啉和IB菌共同存在下生物膜中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3.1.1 水中铁细菌数量变化规律
        3.1.2 生物膜中铁细菌数量变化规律
    3.2 不同工况生物膜形貌观察
    3.3 缓蚀剂对碳钢表面EPS组分的影响分析
        3.3.1 生物膜中EPS的变化规律
        3.3.2 生物膜中多糖的变化规律
        3.3.3 生物膜中蛋白质的变化规律
        3.3.4 多糖/蛋白质比值的变化规律
    3.4 生物膜三维结构观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缓蚀剂对铁细菌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4.1 对铁细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研究
        4.1.1 开路电位
        4.1.2 极化曲线
        4.1.3 交流阻抗
    4.2 缓蚀剂对碳钢表面粘附性的影响研究
        4.2.1 铁细菌粘附力影响
        4.2.2 铁细菌附附着速率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缓蚀剂对铁细菌腐蚀产物转化的影响研究及腐蚀机制
    5.1 碳钢15d表面腐蚀形貌及成分分析
        5.1.1 碳钢表面15d腐蚀宏观形貌观察
        5.1.2 碳钢表面15d腐蚀微观形貌观察及元素分析
    5.2 碳钢15d腐蚀速率分析
    5.3 缓蚀剂存在下碳钢表面腐蚀产物特征分析
        5.3.1 不同工况下全谱图拟合结果
        5.3.2 不同工况下Fe2p谱图拟合结果
        5.3.3 不同工况下O1s谱图拟合结果
    5.4 缓蚀剂对碳钢表面微生物腐蚀影响的机理分析
        5.4.1 HEDP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机理分析
        5.4.2 水溶性咪唑啉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垢缓蚀剂研究概述
        1.2.1 阻垢剂的分类
        1.2.2 阻垢剂阻垢机理
        1.2.3 缓蚀剂的分类
        1.2.4 缓蚀剂缓蚀机理
    1.3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研究概述
        1.3.1 荧光机理
        1.3.2 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1.3.3 荧光示踪型水处理剂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天冬氨酸/5-甲氧基色胺接枝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2 聚琥珀酰亚胺(PSI)的合成
        2.1.3 PASP/OTAM接枝物的合成
        2.1.4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2.1.5 荧光性能测试
        2.1.6 理论计算
        2.1.7 电化学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PASP/OTAM的结构表征
        2.2.2 PASP/OTAM阻垢缓蚀性能
        2.2.3 PASP/OTAM接枝物荧光特性研究
        2.2.4 PASP/OTAM电化学测试
        2.2.5 PASP/OTAM机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天冬氨酸/2-氨基-5-(氨甲基)-1-萘磺酸接枝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2 PASP/APS接枝物的合成
        3.1.3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3.1.4 荧光性能测试
        3.1.5 理论计算
        3.1.6 电化学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ASP/APS结构表征
        3.2.2 PASP/APS阻垢缓蚀性能
        3.2.3 PASP/APS接枝物荧光特性研究
        3.2.4 PASP/APS电化学测试
        3.2.5 PASP/APS机理研究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天冬氨酸/3-氨甲基吡啶工业化产品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2 PASP/3-AMPY接枝物的合成
        4.1.3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4.1.4 荧光性能测试
        4.1.5 理论计算
        4.1.6 电化学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ASP/3-AMPY结构表征
        4.2.2 PASP/3-AMPY阻垢缓蚀性能
        4.2.3 中试生产设计路线
        4.2.4 中试生产实施方案
        4.2.5 混酸对PASP阻垢性能的影响
        4.2.6 PASP/3-AMPY中试产品阻垢缓蚀性能
        4.2.7 PASP/3-AMPY中试产品荧光特性研究
        4.2.8 PASP/3-AMPY中试产品电化学测试
        4.2.9 PASP/3-AMPY中试产品缓蚀机理研究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的协同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1.2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PAPEMP、HPMA及 Glu浓度对接枝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5.2.2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正交试验
        5.2.3 复合型阻垢缓蚀剂协同性能研究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基于冷却水系统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资源现状
    1.2 冷却水系统
        1.2.1 冷却水系统分类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组成
    1.3 工业循环冷却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结垢
        1.3.2 腐蚀设备
        1.3.3 水质恶化
    1.4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1.4.1 臭氧处理
        1.4.2 磁化处理
        1.4.3 静电处理
        1.4.4 超声波处理
        1.4.5 化学处理
    1.5 水处理药剂的研究现状
        1.5.1 阻垢剂
        1.5.2 缓蚀剂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阻垢缓蚀剂的初步筛选研究
    2.1 高含盐水水质分析
    2.2 筛选实验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一药剂筛选结果
        2.3.2 复合药剂筛选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配药剂阻垢性能对比实验
    3.1 静态阻垢实验原理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BTCA/PESA复配
        3.3.2 PBTCA/PASP复配
        3.3.3 PBTCA/HPMA复配
        3.3.4 PESA/PASP复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药剂极限碳酸盐实验探究
    4.1 引言
    4.2 极限碳酸盐实验原理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仪器
        4.3.2 实验试剂
        4.3.3 实验条件
        4.3.4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PBTCA/HPMA实验数据
        4.4.2 PESA/PASP实验数据
        4.4.3 PBTCA/PASP实验数据
        4.4.4 PBTCA/PESA实验数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配药剂旋转挂片腐蚀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条件
        5.2.4 实验方法
        5.2.5 结果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BTCA/PASP试验结果
        5.3.2 PBTCA/PESA试验结果
        5.3.3 PBTCA/HPMA试验结果
        5.3.4 PESA/PASP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工业水处理中的铜材料点击组装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水处理缓蚀剂
    1.2 铜缓蚀剂
        1.2.1 铜特效缓蚀剂
        1.2.2 绿色铜缓蚀剂
    1.3 多功能缓蚀剂
    1.4 缓蚀自组装技术
        1.4.1 自组装技术简介
        1.4.2 缓蚀自组装技术
        1.4.3 铜缓蚀组装技术
        1.4.4 缓蚀组装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1.5 点击化学
        1.5.1 点击化学简介
        1.5.2 CuAAC点击化学的发展
        1.5.3 点击化学的意义
    1.6 点击组装
        1.6.1 可控组装
        1.6.2 点击组装的特点及应用
    1.7 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7.2 论文研究内容
        1.7.3 论文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设备仪器
    2.2 实验测试方法
        2.2.1 电化学测试
        2.2.2 抗菌测试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2.2.5 原子力显微镜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7 接触角测试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2.9 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第3章 点击合成缓蚀剂的自组装膜对铜在模拟海水及模拟工业冷却水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3.2.2 三氮唑(TTC)的点击合成
        3.2.3 铜表面TTC自组装膜(SAMs)的制备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3.2.5 量子化学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TTC分子的红外光谱表征
        3.3.2 组装的铜表面表征
        3.3.3 TTC组装膜对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3.3.4 TTC组装膜对铜在模拟冷却水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3.3.5 机理分析
    3.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原位点击组装成膜条件的确定及其对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4.2.2 点击组装膜的制备
        4.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4.2.4 分子动力学模拟(MD)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点击组装膜的表征
        4.3.2 点击组装浓度对组装膜缓蚀性能的影响
        4.3.3 点击组装时间对组装膜缓蚀性能的影响
        4.3.4 表面分析及表征
        4.3.5 PA及TA在铜表面的成膜机理
    4.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不同铜表面态上原位点击组装膜对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缓蚀性能对比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5.2.2 不同铜基底(表面)的制备
        5.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5.2.4 分子动力学模拟(MD)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铜表面的制备与表征
        5.3.2 不同铜表面的缓蚀性能研究
        5.3.3 理论计算
        5.3.4 成膜机理分析
    5.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原位点击组装膜对铜在模拟工业冷却水中的缓蚀性能和荧光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6.2.2 点击组装膜的制备
        6.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点击组装膜的制备与表征
        6.3.2 点击组装膜的荧光性能及表征
        6.3.3 点击组装膜的耐蚀性能研究
        6.3.4 点击组装膜随腐蚀时间变化的荧光性质表征
        6.3.5 荧光强度与缓蚀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6.3.6 机理分析
    6.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原位点击组装膜的综合性能及其在电厂循环冷却水中的缓蚀抗菌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7.2.2 不同铜基底的制备及表征
        7.2.3 点击组装膜的制备及表征
        7.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不同铜样品表面润湿性研究
        7.3.2 不同铜样品抗菌性能研究
        7.3.3 不同铜样品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7.3.4 抗菌机理分析
        7.3.5 点击组装膜对铜在电厂循环冷却水中的缓蚀抗菌综合性能研究
    7.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全局间接热集成和经济性分析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煤制天然气系统工艺概述和研究进展
        2.1.1 煤制天然气系统概述
        2.1.2 煤制天然气系统研究进展
    2.2 全局热集成概述和研究进展
        2.2.1 热集成基础
        2.2.2 全局热集成概述
        2.2.3 基于HRL系统的全局间接热集成方法
        2.2.4 基于UTLS的全局间接热集成方法
        2.2.5 全局质量和热量集成研究进展
    2.3 模拟和优化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1 热回收和公用工程系统(HR-UTLS)超结构
    3.2 全局间接热集成数学模型
        3.2.1 HR-UTLS模型
        3.2.2 热集成模型
    3.3 模型验证
        3.3.1 典型热集成过程描述
        3.3.2 数学模型
        3.3.3 优化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制天然气系统模拟及HR-UTLS优化
    4.1 研究方法
    4.2 煤制天然气过程模拟
        4.2.1 空分单元(ASU)
        4.2.2 气化单元(GSFU)
        4.2.3 变换单元(WGSU)
        4.2.4 酸性气体去除单元(AGRU)
        4.2.5 甲烷化单元(METHU)
        4.2.6 各方案的关键流股流量和系统余热量
    4.3 全局优化模型
        4.3.1 HR-UTLS的配置
        4.3.2 废水处理单元模型
        4.3.3 循环冷却水系统模型
        4.3.4 整体模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HR-UTLS优化结果
        4.4.2 能量效率和(?)效率
        4.4.3 煤耗量
        4.4.4 动力消耗
        4.4.5 循环水耗量
        4.4.6 系统水耗量
        4.4.7 CO_2排放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一气化方式煤制天然气系统热集成及能量经济性分析
    5.1 问题描述和研究方法
    5.2 数学模型
        5.2.1 换热网络面积估算方法
        5.2.2 建设投资估算模型
        5.2.3 生产成本估算模型
        5.2.4 净现值(NPV)估算模型
        5.2.5 整体模型
    5.3 换热网络最小温差(HRAT)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影响
        5.3.1 HRAT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物耗和能效的影响
        5.3.2 HRAT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经济性影响
    5.4 气化-冷却方式对煤制天然气系统整体经济性影响
        5.4.1 最佳HRAT的确定
        5.4.2 能效、(?)效、煤耗与水耗
        5.4.3 建设投资和总投资
        5.4.4 生产成本
    5.5 敏感性分析
    5.6 全厂公用工程和水系统
        5.6.1 全厂水平衡
        5.6.2 全厂蒸汽平衡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组合气化方式煤制天然气系统热集成及能量经济性分析
    6.1 流程构造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和讨论
        6.3.1 组合气化方案的能量集成分析
        6.3.2 组合气化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3 组合气化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变换单元、甲烷化单元和HR-UTLS同步优化
    7.1 问题描述和研究方法
        7.1.1 案例描述
        7.1.2 研究方法
    7.2 WGS-METH单元结构
        7.2.1 变换单元结构
        7.2.2 甲烷化单元结构
    7.3 数学模型
        7.3.1 WGS-METH单元模型
        7.3.2 动态焓区间模型
        7.3.3 整体模型
    7.4 结果和讨论
        7.4.1 模型验证
        7.4.2 反应器数量与循环气抽取位置对净现值(NPV)的影响
        7.4.3 分步优化法与同步优化法比较
        7.4.4 优化案例与基准案例比较
        7.4.5 能量目标和经济性目标优化结果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工作成果

(10)旋流床离子交换及原位再生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1.2.1 工业冷却水系统概述
        1.2.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分类
    1.3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问题
        1.3.1 水垢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除垢的常用方法
    1.4 电化学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1 电化学技术概述及基本原理
        1.4.2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3 电化学技术处理循环冷却水的应用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电化学处理系统
        2.1.1 电极及其结构优化
        2.1.2 处理工艺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
        2.2.3 电极材料和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指标
        2.2.4 测定方法
    2.3 实验原理
        2.3.1 电化学法去除成垢离子机理
        2.3.2 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去除成垢离子机理
        2.3.3 水质指标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分流比硬度去除率的影响
        3.1.1 分流比与硬度去除率的关系
    3.2 离子交换树脂原位再生
        3.2.1 出水流量对硬度去除率的影响
        3.2.2 井水硬度的去除
        3.2.3 自来水硬度的去除
        3.2.4 水垢形态分析
    3.3 填充混合树脂去除水中硬度
        3.3.1 单一树脂与混合树脂处理效果比较
        3.3.2 装置的静态再生
    3.4 不同反冲洗实验能力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实例
    4.1 引言
    4.2 电化学系统最佳条件确定
        4.2.1 确定电化学装置结构
        4.2.2 确定最佳处理电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II)(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D]. 马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D]. 陈晓清. 广西大学, 2021(12)
  • [3]电化学-微滤耦合工艺对循环水钙硬度的高效结晶与分离[D]. 苏晴.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高含盐量循环水对冷却塔热力特性的影响规律[D]. 马鲲鹏. 山东大学, 2021(12)
  • [5]循环冷却水中缓蚀阻垢剂对铁细菌腐蚀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白鹏凯.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D]. 张盼盼. 河南大学, 2020(02)
  • [7]基于冷却水系统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娜.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工业水处理中的铜材料点击组装保护技术研究[D]. 李瑾. 东华大学, 2020(01)
  • [9]基于全局间接热集成和经济性分析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优化研究[D]. 黄波.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旋流床离子交换及原位再生技术的研究[D]. 朴春子.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