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材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锐[1](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付瑾瑜[3](2020)在《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工业遗产近几十年逐渐成为进入公众视野的遗产保护热点。工业遗产的记录档案中保存有大量信息,其中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业遗产的建筑物、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图纸和文字;非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艺流程、工作组织形式、历史回忆的纪实影像和文字。这两类记录信息由于过于专业和琐碎,公众难以对这些文字及二维图像形成系统认知,导致公众难以正确理解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这是当下工业遗产以及现代建筑遗产记录方法研究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而三维可视化是一项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字与二维信息转化为直观精确的三维信息模型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帮助公众认知与了解工业遗产价值的有效途径。“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隶属于西安市东部的原陕西钢厂,是西安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之一。陕西钢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至今,历经多个时期,保留有丰富的档案资料、历史影像。本论文拟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基于其保存丰富的遗产信息,借助数字化技术转化为公众直观和易读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其工业遗产内涵与价值向公众的有效传递。论文第一部分为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基础研究,总结出国际国内遗产保护文件和实践案例中遗产信息记录中涉及的被记录主体、记录内容和记录方法,针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的被记录主体,找出其相应的记录内容和方法,并应用于本次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研究。第二部分是三维可视化在遗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三维可视化可以通过史迹信息数据化,阐释与解读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通过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可以解决对遗产的信息处理及展示和遗产本身具有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价值的解读。对比三维可视化研究多种数字化建模方法,确定其中Sketch up软件由于其简单易掌握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工业遗产记录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立。第三部分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根据陕西钢厂历史发展分为诞生、发展、破产、改造再利用时期四个时期,通过资料阅读和实地调研梳理四个时期的环境和厂址条件、建筑物、设备和生产线、非物质性相关记录信息,依托价值评估,运用Sketch up软件,构建有效实现遗产记录信息文字与二维图片的三维可视化转换,通过对遗产基本信息、建筑空间演化信息、特殊工艺信息、非物质遗产信息等提取适合于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的遗产信息。还原历史场景,直观呈现其遗产价值,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工业遗产的记录信息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
阮益权[4](2020)在《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文中认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对其价值的挖掘和生命的延续;结构作为技术手段解决了建筑形式的构建。结构是旧工业建筑中重要的建筑元素,对旧结构的价值重现和新结构介入的结构表现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结构表现是有意识地利用结构特殊的形式所带来的表现力,结合个人情感、结构理性、人文和审美需求,从技术到艺术不同层面,使结构在建筑中具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多重价值表现。结构表现广泛存在于结构理性主义、结构表现主义、高技派等建筑作品之中,结构表现具有理性内涵和艺术内涵。根据结构表现的要求和改造的建构逻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结构表现分为三个研究层次: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对于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研究,首先确认旧结构的保护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经过价值判断后,需采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旧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将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分为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工业构筑物若干层次,进行结构表现的理性内涵、艺术内涵和表现策略研究。对于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研究,是基于对旧结构保护再利用、建造年代可识别、新旧结构结合逻辑的原则上进行的。根据新结构与旧结构的受力关系,将新结构介入形式分为独立介入、新结构依附于旧结构,根据空间操作,新结构介入有更复杂多样的方式。新旧结构的关系可以从受理逻辑和视觉关系来探讨,新旧结构的理性和艺术表现内涵,提出了结构表现的策略:从结构形态、结构肌理、结构形体、结构功能不同方面,采用模仿演变、差异对比、衬托突出、新旧呼应等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研究,分旧结构的加固技术、连接节点、改造材料三方面进行结构表现的内涵和策略研究。加固技术可根据是否改变受力体系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针对不同材料和体系的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连接节点种类繁多,可采用对比和协调的方式进行结构表现。不同改造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根据材料视觉上体现的“新”和“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表现策略。最后根据文章的研究逻辑,从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三个层次对典型案例——西安大华纱厂1935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结构表现分析研究并提出结论。
赖世贤[5](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周亦慈[6](2019)在《屋盖张弦木结构的技术设计与形态表现策略》文中提出张弦结构作为一种混合结构,在钢结构和木结构屋盖中都有广泛应用,但是相对而言,在木结构屋盖中的应用更具优势。一是体现于结构方面,张弦结构给予木结构更大的结构效应,可以充分利用木材的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性能,从而节省木材,减小挠度;二是体现于形态表现方面,钢、木材料的结合和对比,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空间的表现力。当前,绿色性能的明显优势和相关技术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张弦结构也在木结构屋盖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通常来说,屋盖设计结合了重要的结构技术,影响到空间整体效果的表达。因此,本文立足于张弦结构的基础理论,从建筑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屋盖张弦木结构的技术设计策略和形态表现策略。研究从国内外权威木结构网站、获得国际奖项的作品、杂志期刊中查找张弦木结构实例并分类总结,选取典型案例实地调研。在明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屋盖张弦木结构的技术设计策略和形态表现策略。结构的技术设计策略部分从结构方案选型、结构构件选择、张弦节点设计、结构施工考量四方面展开。研究发现,结构方案的选型要综合考虑建筑平面形状、结构跨度、外部控制荷载等因素。结构构件的选择中撑杆的数量不宜过多,下弦张拉构件可以依据实际工程实现刚柔置换,增加斜撑可保证平面外的稳定性;张弦节点设计要遵循受力特征,掌握构造技术并创新工艺技术;结构施工要灵活调整结构状态并应用施工方法。结构技术的复杂性导致了设计难度的增加,但这也为结构形态的创新设计创造出良好的条件。结构的形态表现策略部分从表现结构造型、节点个性、材料复合、结构光影四方面展开。研究发现,结构造型通过层次化处理结构、整体化布置结构、创新化替换构件的手法表现;节点个性通过重复、夸张、变异的手法表现;材料复合通过使用原生木材、改变钢索色泽、增加膜材覆面的手法表现;结构光影通过引入侧向光、设计屋盖光线通路的手法表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方面从建筑与结构协调的新视角探讨结构技术问题,提出给建筑师以直接指导意义的设计规律和策略;另一方面从建筑角度填补屋盖张弦木结构形态表现的研究空白。几乎每个获得好评的现代张弦木结构屋盖实践都具有形态的独特性,本文的策略旨在为建筑师提供形态设计的思路。
朱琪琪[7](2019)在《适于社区中心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 ——以宝安72区啤酒厂改造设计为例》文中指出城市持续更新,旧工业建筑拆除重建或保护再利用已经是频繁出现的城市议题。经过对深圳及其他地区部分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的考察,笔者提出疑问:旧工业建筑为什么要保留再利用?其意义与价值是否能优于拆除重建?现有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面临二次衰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通过增加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改造办法来改善?旧工业建筑改造为日常生活所需的社区中心,具体应遵循哪些设计原则及手法?基于这些疑问,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来源、研究意义、创新点、相关文献综述等内容概况。第二章为深圳旧工业建筑现状。以工业更新为重点,梳理深圳市级和宝安区级相关城市发展事件与规划政策,结合实际案例调研对现状进行整理。通过对深圳城市发展分析,了解宝安区目前处于全市发展重要位置。宝安当下为工业更新的高峰阶段,更新面积较大,出现的相关政策和问题较多。本文进而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解决办法,整体建立在城市发展的重要热点上,使得实际意义突出。第三章为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利用。阐述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和场所精神,归纳旧工业建筑特征和改造模式等,并对改造方向、改造设计原则和手法进行介绍。第四章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与社区中心设计结合。梳理旧工业建筑改造方向的决策依据,阐述社区中心与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并给出具体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第五章为实际案例“宝安区啤酒厂”的方案设计实践。介绍了项目背景及其旧工业建筑价值,明确保留改造意义。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实际的群众需求,并以上文所得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中心的设计策略进行实践,呈现啤酒厂改造为社区中心的方案设计。结论章回顾全文框架并梳理最终研究成果,阐述本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解决时下旧工业建筑改造问题提供帮助,并为旧工业建筑与城市发展共存提供新的方向和建议。
敖雷[8](2019)在《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建筑的理论研究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完整的时间阈限和空间坐标则不能获知其完整的发展演化路径。西方的现代建筑与其传统建筑的巨大差别显而易见,但稳定成熟的现代建筑形式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技术积累和与传统漫长的博弈才取得的结果。显然,这样一场革命的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变革在建筑学领域表现在对传统建造材料、建造方法的颠覆,从而开始了建筑形式前后未有的创新与变革,历史形式的绝对经验和比例美学在新的技术的冲击下不再成立,对于新建筑的渴求和探索为现代建筑的孕育和发生创造了基础。西方建筑理论的历史悠长,不同时代的理论视角在变化之中,但始终不能脱离关于建筑学的一些本质性的探讨——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问题。这些在后来的现代建筑运动中成为被关注的核心议题,因为现代建筑这场革命的最初是由技术上的巨大变革驱动的,所以相比以往,这场现代建筑革命更加直面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因此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来的关于新建筑的探求都以此为基础。现代建筑的许多主题都是始于前现代建筑时期,从广义来说,前现代建筑时期是现代建筑宏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先驱者从传统出发找到了新的出发点去探索新的建筑可能性,他们在旧传统和新技术的夹击中进行着现代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谈到技术的视角,就涉及到两个相关的方面——技术本身和作为技术主体的人,前者决定了建筑材料、设计和建造方法可以为新建筑的求索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助益,后者则直接影响在与传统美学范式的对抗中新技术条件被应用于建筑的方式和程度。因此,本文所提到的技术视角实则包含着科学与历史的双重维度。本文首先通过对前现代建筑时期两个重要的技术性变革要素材料和结构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技术发展给新建筑带来的建筑形式革命,然后从19世纪英、法、德三个现代建筑思想的主要发起国的技术力量与形式探索之间关系释读建筑从传统向现代前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最后论述20世纪初期德语区将早期现代建筑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展层面的过程中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作出的合理取舍。建筑的发展不仅包括建筑形式的变化,还涵盖了建筑形式变化的支配力量。这种支配力量在早期现代建筑时期表现为技术以及与技术相联动的建筑其他人文性要素的变化,这些共同导向了建筑形式的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变革。技术上的变革带来建筑形式创新的可能性,而有时建筑审美有时也让技术为此做出了必要的妥协和调整。确实,因为主流文化和审美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是一个“传统”与“新统”博弈、互洽的过程。在前现代建筑时期,技术是一条回溯早期现代建筑漫长过程的线索,同时这个时期发生着传统与新统、民族性与现代性、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长期调和与互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技术对建筑形式变革的积极影响以及所遇到的传统美学观念的阻滞将以一种更全面客观的方式呈现。论文全文19.6万字,图100幅。
张俊博[9](2019)在《建构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的结构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高速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城市更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机。旧工业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则是工业城市更新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许多的二三线工业城市正面临着“退二进三”产业转型的情况,如何对城市内旧工业建筑进行合理再利用已经急需解决。我国目前对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改造模式单一、建筑表现缺乏特色,而且因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发展研究时间过短,许多再利用策略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国内相关的理论性的研究仍有所欠缺。因此,本文选择以“建构”理论做指导,以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的结构表现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利用建筑结构特点进行结构表现,利用建筑材料进行结构表现以及进行结构表现时对于情感和文化的关注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首先根据理论提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结构表现的策略和原则,再结合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并总结出旧工业建筑结构再利用改造中进行结构表现的策略方法,之后对大庆市一处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厂区进行规划和建筑结构表现设计,以达到理论到实际应用的研究。最后,本文希望结合建构理论提出的这些策略和原则,可以通过突出旧工业建筑的结构表现拓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的设计的发展思路。
王从越[10](2019)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的灵活性,并节约建筑成本。本文基于对模块化设计思想及BIM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从模块化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优势。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内涵及特征,以及BIM技术的运用。并希望能从中找到结合点,一方面,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发展背景入手,对国内外模块化设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其建筑特点及优势,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体系分类、构成要素、建筑优势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通过文献案例与实地调研案例对模块化设计在实际建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笔者分析提出了以下主要的问题,工作模式于设计思维的变化、模块标准化设计问题、设计与建造技术的矛盾等。另一方面,从BIM技术入手,研究BIM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提出BIM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优势,主要包括建筑集成化设计、建立建筑标准信息库、适应建筑复杂变化的趋势等。从而重点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结合模块化设计理论和BIM技术,文章从模块化设计分析、模块单元及构件设计、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设计三个方面对设计策略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模块化设计的分析,首先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分析,能够明确模块化设计主要因素,再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引入标准化思想,对模块单元及其模块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研究,并引入BIM标准数据库满足模块化设计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第三方面是提出模块单元在空间形态和组合方式上的灵活性,并结合BIM解决了建筑复杂化带来的问题,拓宽了建筑的使用范围。最后基于笔者参与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实例,对本文所提的到的设计策略进行实际运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进行了成果提炼和总结,为BIM技术的运用、模块化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设计参考。
二、钢材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材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3)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国内外文化遗产信息记录相关综述 |
1.2.3 国内外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相关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工业遗产信息记录方法 |
2.1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发展历程 |
2.1.1 遗产信息记录的演变 |
2.1.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现状研究 |
2.2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涉及的信息记录分析研究 |
2.2.1 国际工业遗产和其它遗产相关文件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
2.2.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法规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
2.3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的记录方法 |
2.3.1 编目的记录方法 |
2.3.2 建立档案的记录方法 |
2.3.3 适宜的记录方法选取 |
2.4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文件中档案录入的遗产信息 |
2.4.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着录说明》中的遗产信息 |
2.4.2 《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规范》中的遗产信息 |
2.4.3 《爱尔兰工业遗产记录和保存原则》中的遗产信息 |
2.4.4 工业遗产档案中遗产信息的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3.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路线 |
3.1 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内容的确定 |
3.1.1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信息提取 |
3.1.2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价值的判断 |
3.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建构软件比选 |
3.2.1 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软件 |
3.2.2 不同三维可视化软件适合建构的遗产信息 |
3.2.3 不同被记录主体中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 |
3.3 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应用实践 |
3.3.1 遗产信息记录案例中的三维可视化 |
3.3.2 相关三维可视化研究案例 |
3.4 基于sketch up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 |
3.4.1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技术特点 |
3.4.2 基于su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实践应用 |
3.4.3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动态化记录 |
3.5 本章小结 |
4.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
4.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认知 |
4.1.1 区位条件 |
4.1.2 发展历史 |
4.1.3 历史分期 |
4.1.4 调研范围 |
4.1.5 调研范围内建筑情况 |
4.2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
4.2.1 工业遗产宪章中谈及的价值 |
4.2.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4.2.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 |
4.2.4 不同遗产信息所记录的陕西钢厂遗产价值 |
4.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遗产基本信息三维可视化 |
4.3.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历史规模演变 |
4.3.2 陕西钢厂历史规模演变三维可视化 |
4.4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特殊工艺信息三维可视化 |
4.4.1 诞生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
4.4.2 诞生时期生产场景三维可视化 |
4.4.3 发展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
4.5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建筑空间演化信息三维可视化 |
4.5.1 建筑功能演变 |
4.5.2 单体建筑建筑功能和空间演变 |
4.6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非物质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
4.6.1 发展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
4.6.2 再利用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
4.7 本章小结 |
5.结论 |
5.1 论文的研究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展望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4)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动态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结构表现与旧工业建筑改造 |
2.1. 结构表现的定义与特点 |
2.1.1. 结构表现与相关理论 |
2.1.2. 结构表现的内涵与效果 |
2.2. 结构表现视角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要求 |
2.2.1. 建筑目的与结构安全的要求 |
2.2.2. 旧工业建筑结构价值保护的要求 |
2.2.3. 表现结构内涵与审美要求 |
2.3. 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
2.3.1. 旧工业建筑结构改造的三个阶段 |
2.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判断的五个方面 |
2.3.3. 旧工业建筑改造结构表现的三个层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 |
3.1.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保护 |
3.1.1. 结构的原真性保护 |
3.1.2. 结构的完整性保护 |
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内涵挖掘 |
3.2.1. 工业建筑形态的表现内涵 |
3.2.2. 不同材料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
3.2.3. 不同受力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
3.2.4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内涵 |
3.2.5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内涵 |
3.3. 改造中旧工业建筑结构的表现策略 |
3.3.1. 旧工业建筑形态表现策略 |
3.3.2. 旧工业建筑结构体系的表现策略 |
3.3.3.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策略 |
3.3.4.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 |
4.1. 改造中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原则 |
4.1.1. 保护再利用原则 |
4.1.2. 建造年代可识别原则 |
4.1.3. 新旧结构逻辑性结合原则 |
4.2. 改造中新结构介入与新旧结构关系 |
4.2.1. 新结构介入的方式 |
4.2.2. 新旧结合的逻辑性与视觉关系 |
4.3.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内涵 |
4.3.1. 结构的理性表现 |
4.3.2. 结构的艺术表现 |
4.4.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策略 |
4.4.1. 结构的物质表现和功能表现 |
4.4.2.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手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 |
5.1. 旧结构的加固技术的表现内涵 |
5.1.1. 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
5.1.2. 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
5.2. 旧结构加固技术的结构策略 |
5.2.1. 不同加固方式的视觉表现 |
5.2.2. 加固方案的综合考虑因素 |
5.3.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内涵 |
5.3.1. 连接节点的类型 |
5.3.2.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 |
5.4.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策略 |
5.5.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内涵 |
5.5.1. 改造材料的性能表现 |
5.5.2. 改造材料的视觉表现 |
5.6.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策略 |
5.6.1. 修旧如旧 |
5.6.2. 修旧如新 |
5.6.3. 修新如旧 |
5.6.4. 修新如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研究与评价 |
6.1. 研究案例的选定 |
6.1.1. 我国工业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 |
6.1.2. 选定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原因 |
6.2.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和表现 |
6.2.1.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 |
6.2.2. 建筑构件限定空间 |
6.2.3. 工业构筑物功能活化 |
6.3. 新旧结构结合产生新形式 |
6.3.1. 改变空间与形式 |
6.3.2. 重建建筑边界 |
6.4. 体现匠心的构造设计 |
6.4.1. 可识别的加固体系 |
6.4.2. 标准化的连接节点 |
6.4.3. 巧用改造材料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屋盖张弦木结构的技术设计与形态表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木建筑兴起 |
1.1.2 张弦结构发展迅速 |
1.1.3 张弦结构广泛应用于木结构屋盖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张弦结构特质解析 |
2.1 发展历程及演化原型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发展动因 |
2.1.3 演化原型 |
2.2 结构原理 |
2.2.1 基本构成 |
2.2.2 力学原理 |
2.2.3 控制参数 |
2.3 类型、特征及优势 |
2.3.1 类型 |
2.3.2 特征 |
2.3.3 优势 |
2.4 材料特性 |
2.4.1 材料构成 |
2.4.2 木材特性 |
2.4.3 钢材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屋盖张弦木结构的技术设计策略 |
3.1 屋盖形态与结构技术的协调机制 |
3.1.1 结构布置注重功能合理 |
3.1.2 结构混合注重经济适用 |
3.1.3 节点精确注重细节美观 |
3.2 适用性原则下的结构方案选型 |
3.2.1 考虑建筑平面形状 |
3.2.2 考虑建筑结构跨度 |
3.2.3 考虑外部控制荷载 |
3.3 高效化原则下的结构构件选择 |
3.3.1 调整撑杆数量及形状 |
3.3.2 置换下弦刚柔构件 |
3.3.3 增加连接斜撑 |
3.4 精细化原则下的张弦节点设计 |
3.4.1 归纳节点类型 |
3.4.2 遵循受力特征 |
3.4.3 掌握构造技术 |
3.4.4 创新工艺技术 |
3.5 可调节原则下的结构施工考量 |
3.5.1 符合预应力原理的施工基础 |
3.5.2 调整预应力施加的结构状态 |
3.5.3 建立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屋盖张弦木结构的形态表现策略 |
4.1 结构形态的建筑表征 |
4.1.1 平缓的空间 |
4.1.2 轻盈的屋盖 |
4.1.3 装饰的构件 |
4.2 表现结构造型 |
4.2.1 层次化处理结构 |
4.2.2 整体化布置结构 |
4.2.3 创新化替换构件 |
4.3 表现节点个性 |
4.3.1 重复撑杆下节点展现韵律 |
4.3.2 夸张撑杆下节点突出中心 |
4.3.3 变异撑杆上节点丰富要素 |
4.4 表现材料复合 |
4.4.1 使用原生木材呼应当地文脉 |
4.4.2 改变钢索色泽调整视觉效果 |
4.4.3 增加膜材覆面改善室内光环境 |
4.5 表现结构光影 |
4.5.1 利用上弦结构高差引入侧向光线 |
4.5.2 对应重要下弦构件设计光线通路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适于社区中心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 ——以宝安72区啤酒厂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1.1 城市发展转变 |
1.1.2 深圳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1 有关“旧工业建筑”的研究现状 |
1.5.2 有关“社区中心”的研究现状 |
1.5.3 有关“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中心”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图 |
第2章 深圳旧工业建筑现状 |
2.1 城市背景与相关规划政策 |
2.1.1 深圳城市发展规划 |
2.1.2 深圳宝安区域发展规划 |
2.1.3 深圳宝安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调查 |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现状 |
2.2.1 深圳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 |
2.2.2 深圳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利用 |
3.1 旧工业建筑的价值 |
3.1.1 历史文本价值 |
3.1.2 社会情感价值 |
3.1.3 实用经济价值 |
3.2 旧工业建筑中的场所精神 |
3.2.1 场所精神营造个体认同感 |
3.2.2 场所精神塑造城市连续性 |
3.2.3 场所精神的载体与回归方式 |
3.3 旧工业建筑特征 |
3.3.1 空间模式分类 |
3.3.2 主要构成元素 |
3.4 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 |
3.4.1 改造方向 |
3.4.2 总体原则 |
3.5 旧工业建筑改造手法 |
3.5.1 新旧组织关系 |
3.5.2 材料改造技术 |
3.5.3 结构改造方法 |
3.5.4 性能改善措施 |
3.5.5 改造难点与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社区中心设计的结合 |
4.1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中心案例 |
4.1.1 Wychwood Barns社区中心 |
4.1.2 Tonsley工业生活社区 |
4.1.3 Carlton Union啤酒厂社区基础设施 |
4.1.4 慧剑社区中心 |
4.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中心的决策依据 |
4.2.1 遵循城市规划 |
4.2.2 考虑多方利益 |
4.2.3 符合改造目的 |
4.2.4 结合环境条件 |
4.2.5 两者特质契合度 |
4.3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社区中心设计的适应性 |
4.3.1 多样工业空间—多元社区功能 |
4.3.2 工业特异构筑—社区标志空间 |
4.3.3 场所连续性—社区认同感 |
4.3.4 工业活力需求—社区聚集效应 |
4.4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中心设计原则 |
4.4.1 符合旧工业建筑改造原则 |
4.4.2 符合社区中心设计原则 |
4.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社区中心设计策略 |
4.5.1 前期评估策划 |
4.5.2 场地环境改善 |
4.5.3 整体形象改造 |
4.5.4 功能空间适应 |
4.5.5 室内风格融合 |
4.5.6 结构改造加固 |
4.5.7 建筑生态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宝安72区啤酒厂现状及改造设计方案 |
5.1 项目背景分析 |
5.1.1 旧工业建筑评定 |
5.1.2 区域规划定位 |
5.1.3 项目现状分析 |
5.2 社区中心功能意见调研情况 |
5.2.1 调研问卷设计及内容 |
5.2.2 调研结果分析 |
5.3 啤酒厂改造为社区中心任务详情 |
5.3.1 改造设计要求 |
5.3.2 功能面积要求 |
5.3.3 改造设计重要影响因素 |
5.4 啤酒厂改造为社区中心方案设计 |
5.4.1 整体规划布局 |
5.4.2 单体建筑改造 |
5.4.3 空间层次设计 |
5.4.4 物理性能改善 |
5.4.5 主题氛围营造 |
5.5 啤酒厂改造为社区中心方案成果 |
5.5.1 技术指标 |
5.5.2 效果图 |
5.5.3 技术图纸 |
5.5.4 分析图 |
5.6 实践总结 |
5.6.1 改造要点 |
5.6.2 设计手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旧工业建筑改造问题 |
6.1.2 旧工业建筑改造体系 |
6.1.3 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重要概念的解析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工业革命背景下欧洲的技术变革与建筑领域发展 |
2.1 材料变革推动的建筑实践 |
2.1.1 钢铁、玻璃的发展与大尺度建筑工程实践 |
2.1.2 混凝土的发展对传统砌筑建造方式的冲击 |
2.1.3 材料真实性与表现性 |
2.2 力学计算推动的结构理论发展 |
2.2.1 经典结构理论——艾特尔万与纳维叶 |
2.2.2 图解静力学与图解分析学——库尔曼 |
2.2.3 形与力的思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世纪的英国建筑形式理论趋向:哥特复兴与工艺美术意志 |
3.1 早期古典形式立场与民族意识觉醒的技术本质 |
3.2 哥特建筑复兴——普金、拉斯金 |
3.3 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 |
3.4 19世纪末英国传统与新建筑探索的共同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世纪的法国建筑形式理论趋向:功能导向与结构理性基因 |
4.1 学院派的铺陈以及帝国风格的挣脱 |
4.2 技术与形式的古典“统一”——拉布鲁斯特 |
4.3 材料与结构的真实性——勒-迪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世纪的德语区建筑形式理论趋向:风格争论与建构理论体系 |
5.1 从古典规则到建筑形式可靠原则的转向——希尔特与胡布希的风格论战 |
5.2 浪漫、理性与秩序——申克尔 |
5.3 形式的技术性和两面性——梅茨格尔与伯蒂谢尔 |
5.4 材料、面饰、风格——森佩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与美学共同影响的20世纪初早期现代建筑发展 |
6.1 新建筑形式原则的统一——穆特修斯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
6.2 工厂建筑美学的建立与发展——贝伦斯与格罗皮乌斯 |
6.3 几何模数与技术理性的强化——贝尔拉赫 |
6.4 艺术个性对建筑标准化的修正——维尔德 |
6.5 混凝土的建造艺术——佩雷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对技术视角下建筑形式理论演变的历史性思考 |
7.1 传统到新统的技术内核 |
7.2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调和 |
7.3 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建构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的结构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1 国家快速化发展与工业城市转型 |
1.1.2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与发挥旧工业建筑价值 |
1.2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旧工业建筑 |
1.2.2 建构理论 |
1.2.3 结构与结构表现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旧工业建筑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建构理论研究现状 |
1.3.3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的结构表现 |
2.1 旧工业建筑结构特点 |
2.1.1 旧工业建筑结构类型及特点 |
2.1.2 旧工业建筑结构元素及建构特点 |
2.2 再利用改造中以旧有结构体系为主的结构表现 |
2.2.1 旧有结构体系为主的再利用改造原则 |
2.2.2 旧有结构体系为主的再利用改造策略 |
2.3 再利用改造中新旧结构体系并存的结构表现 |
2.3.1 新旧结构并置的再利用改造原则 |
2.3.2 新旧结构并置的再利用改造策略 |
2.4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材料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的结构表现 |
3.1 建筑材料的属性特征及与结构表现的关系 |
3.1.1 建筑材料的结构理性 |
3.1.2 建筑材料的知觉属性 |
3.1.3 建筑材料与结构表现 |
3.2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旧有材料的利用 |
3.2.1 常见旧工业建筑材料及属性特征 |
3.2.2 利用旧有材料进行结构表现的建构策略 |
3.3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新材料的使用 |
3.3.1 再利用改造中常用的新材料及属性特征 |
3.3.2 新材料的选择原则 |
3.3.3 新旧材料结构表现的建构策略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结构表现的文化属性 |
4.1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结构表现对城市文脉的尊重 |
4.1.1 结构表现与历史文化 |
4.1.2 结构表现与自然环境 |
4.2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中对情感和精神的关注 |
4.2.1 旧工业建筑价值的体现 |
4.2.2 城市精神的象征 |
4.2.3 场所精神的表达 |
4.3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结构表现中情感和文化的建构 |
4.3.1 结构形态的修复与再现 |
4.3.2 城市标志的塑造与表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策略的应用研究——以大庆总机厂再利用改造为例 |
5.1 建构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中结构表现研究策略方法总结 |
5.1.1 从建筑结构入手的结构表现策略 |
5.1.2 从建筑材料入手的结构表现策略 |
5.1.3 基于情感文化的结构表现策略 |
5.2 大庆总机厂再利用改造案例研究 |
5.2.1 大庆总机厂现状及再利用分析 |
5.2.2 厂区再利用改造策略及旧工业建筑结构表现设计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索引 |
附录 B 大庆市城市印象与城市更新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 |
1.1.2 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 |
1.1.3 BIM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
1.1.4 建筑业建造与信息传达技术的交替发展 |
1.1.5 学习经历及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概念的延伸及研究范围 |
1.4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
1.4.2 国内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 |
1.4.4 BIM技术与模块化 |
1.5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1.5.1 论文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概述及问题探究 |
2.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理论 |
2.1.1 相关理论研究 |
2.1.2 相关设计方法研究 |
2.2 模块化的发展与目的 |
2.2.1 建筑模块化的应用与演变 |
2.2.2 模块化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
2.2.3 模块化的运用目的 |
2.2.4 信息化时代下的建筑模块化及发展趋势 |
2.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特征与优势 |
2.3.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形式分类 |
2.3.2 建筑模块单元的特征 |
2.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主要优势 |
2.4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存在的问题 |
2.4.1 设计思维的转换 |
2.4.2 建筑标准化问题 |
2.4.3 空间与功能适应性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调研分析 |
3.1 模块化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
3.1.1 建筑空间的模块化 |
3.1.2 建筑构件的模块化 |
3.2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文献调研分析 |
3.2.1 设计与建造的协同性 |
3.2.2 模块单元的标准化 |
3.2.3 模块单元空间与功能适应性 |
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实例调研分析 |
3.3.1 调研方式及对象的选择 |
3.3.2 调研实例现状分析 |
3.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实际问题及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BIM技术在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
4.1 BIM技术的发展概述 |
4.1.1 BIM技术概述与发展历程 |
4.1.2 BIM的理论体系 |
4.1.3 BIM的方法体系 |
4.2 BIM全生命周期与模块化设计思维 |
4.2.1 BIM全生命周期概述 |
4.2.2 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意义 |
4.2.3 模块化设计思维问题及应对 |
4.3 BIM数据库与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
4.3.1 BIM数据库概述 |
4.3.2 BIM数据库的运用意义 |
4.3.3 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问题及应对 |
4.4 BIM多维度视图与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 |
4.4.1 BIM多维度视图概述 |
4.4.2 BIM多维度视图的运用意义 |
4.4.3 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问题及应对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 |
5.1 “拆分与连接”——模块化设计分析研究 |
5.1.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主要设计要素 |
5.1.2 模块单元的构成与分解 |
5.1.3 模块单元及模块构件的连接设计 |
5.1.4 BIM技术下的模块单元协同设计 |
5.2 “标准化与预制”——模块单元与模块构件设计 |
5.2.1 模块单元的标准化设计 |
5.2.2 模块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
5.2.3 BIM标准化数据库的建立及设计运用 |
5.3 模块单元的材料选择与立面设计 |
5.3.1 模块单元材料选择及标准化设计 |
5.3.2 立面材料质感的变化 |
5.3.3 立面材料分割与拼接 |
5.3.4 BIM在模块单元材料设计上的运用 |
5.4 “空间变化与平面组织”——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 |
5.4.1 模块单元的空间形态设计 |
5.4.2 模块单元形态组合设计 |
5.4.3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
5.4.4 基于BIM的灵活性设计与精确化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以重庆智博会“智慧小镇”项目为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运用 |
6.1 基本概况 |
6.2 模块化设计要素分析 |
6.2.1 基本需求分析 |
6.2.2 模块单元基本构成分析 |
6.2.3 模块单元拆分设计 |
6.2.4 模块单元连接设计 |
6.3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
6.3.1 BIM数据库及设计信息调用 |
6.3.2 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
6.3.3 模块单元节点深化设计 |
6.4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组合设计 |
6.4.1 场地整体布局 |
6.4.2 建筑单体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文章小结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及BIM技术使用情况调研 |
B.装配式建模块化设计及BIM技术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数据统计 |
C.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案例综合评分 |
D.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案例综合评分结果数据统计 |
E.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钢材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D]. 付瑾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D]. 阮益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6]屋盖张弦木结构的技术设计与形态表现策略[D]. 周亦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适于社区中心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 ——以宝安72区啤酒厂改造设计为例[D]. 朱琪琪. 深圳大学, 2019(01)
- [8]技术视角下的前现代建筑时期的建筑形式理论研究[D]. 敖雷. 东南大学, 2019(01)
- [9]建构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的结构表现研究[D]. 张俊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D]. 王从越.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