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采样技术研究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采样技术研究

一、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荣,李惠通,郑立津,陈丽敏,刘雨辉,刘爱琴[1](2021)在《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幼林龄(5年生)、中林龄(15年生)和成熟林(24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高度、种类以及覆盖度等生长状况,比较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特性,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灌木层的物种种类随着林龄增加而降低,而草本层则呈上升趋势。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随林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均匀度指数则不断升高;草本层各多样性指数均随林龄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林龄林分间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但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及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均随林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中龄林和成熟林的林下植被均匀度普遍高于幼龄林;灌木层植物对杉木人工林林下生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而草本层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且生长周期短;成熟林林下土壤肥力有所提升,适当缓解了地力衰退。

卢妮妮[2](2020)在《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林在大面积种植时,林下土壤质量下降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针对杉木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营造混交林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目前多是通过表型特征来判断混交树种,对与林木存在相互依赖的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文通过提取不同生长阶段下、不同林分类型中、天然林中的杉木细根中的丛枝菌根(AM)真菌D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AM真菌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聚类划分成可操作单元(operational units,简称OTU),并与Gen Bank和Maar j AM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了杉木的AM真菌群落特征,以及其与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以杉木不同生长阶段根际土壤为AM真菌添加剂,研究了AM真菌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为解决人工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杉木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中的丛枝菌根真菌资源丰富,囊括了球囊霉目(Glomales)、原囊霉目(Archaeosporales)和多孢囊霉目(Diversisporales)3个目,球囊霉科(Glomeraceae)、原囊霉科(Archaeosporaceae)、无梗囊霉科(Acaulosporaceae)、巨孢囊霉科(Gigasporaceae)和多孢囊霉科(Diversisporaceae)5个科,球囊霉属(Glomus)、原囊霉属(Archaeo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6个属。其中,球囊霉属占主要地位。(2)杉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拥有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幼龄杉木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与其他生长阶段时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存在显着差异。杉木在近熟阶段时,其根际的丛枝菌根真菌数目最多。成熟阶段(32年)的杉木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最稳定,说明林木成熟时其伴生的微生物群落也最稳定。(3)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微生物群落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纯林相比,混交林的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说明林分类型的改变会引起林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落后于杉木×毛竹混交林,由于马尾松是外生菌根树种,而毛竹根际有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这种现象说明树种的共生依赖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生。(4)与人工杉木林相比,天然杉木林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更为丰富。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只在天然杉木林中出现,说明盾巨孢囊霉属的真菌可能是人工杉木林近自然经营的关键种群。(5)杉木幼苗的地径在18月龄时开始出现显着地生长,杉木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在杉木幼苗早期生长不明显,直到13月龄时开始发生显着增加。说明在幼苗时地径的生长较缓慢,幼苗的生长集中体现在高度和生物量两个方面。在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的根系后,宿主植物的生长出现显着的变化。其中,地径、苗高和根长的变化在幼苗早期(7月龄)较明显,之后生长的差异减小。而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在接种AM真菌后始终存在显着性地增加。不同AM真菌群落对幼苗的地径、苗高和根长的影响没有显着的差异,只对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存在显着差异。(6)植物年龄、林分类型及周围的环境因子均与AM真菌群落的变化密切相关。

董博源[3](2020)在《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水南林场中的二年生、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的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并探究其主要影响因子,为今后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的恢复研究、皆伐迹地的杉木林营造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高,涵盖科属较多,但与杉木成熟林林下植被种类相差较多。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大多为群落演替过程中出现的物种,会随着初植杉木林逐渐成熟而消失。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共计46科76属88种,其中灌木层植物共计31科41属51种,草本层植物共计25科35属37种。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物种数量>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物种数量,林下植被的恢复过程仍在继续,在向群落的最终稳定进一步发展。(2)对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与动态分析。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二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均匀度指数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略高,与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接近。(3)灌木层的枝生物量、叶生物量和灌木层总生物量均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草本层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地下部分生物量为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草本层总生物量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4)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灌木层,显着影响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因子有海拔、坡向及坡位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为坡向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因子有海拔及坡度因子。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草本层,显着影响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因子为坡位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为坡位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因子为坡位及坡度因子。(5)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立地因子中最关键的影响因子为坡向因子。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在本研究的研究范围内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低海拔>高海拔,阳坡>阴坡,全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斜坡>急坡>陡坡;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为高海拔>低海拔,阳坡>阴坡,全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斜坡>急坡>陡坡。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在本研究范围内草本层生物量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为低海拔>高海拔,阴坡>阳坡,全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陡坡>急坡>斜坡。

储炳银[4](2020)在《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文中研究说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重要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其人工林碳源汇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南部和西部的27块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法与样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此外,基于样地调查数据,探索环境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期为评价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制定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对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6.08~215.40 t·hm-2和22.45~108.58 t·hm-2,随林龄序列递增均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均在35 a以上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且二者间差异极显着(P<0.01);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41~10.32 t·hm-2和2.12~2.98 t·hm-2,随林龄序列递增均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15 a以下林分最大,21~25 a林分最小,两者间差异显着(P<0.05);土壤层碳储量变化范围为61.70~108.34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21~25 a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两者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为125.52~211.17 t·hm-2,随林龄序列递增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在35 a以上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两者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性(P<0.01)。这说明杉木人工林各层次碳储量在不同龄组内变化特征不同,总体来看乔木层、土壤层、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减小。(2)各林龄阶段叶、枝、干、根各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85~11.94 t·hm-2、3.13~28.92 t·hm-2、28.81~129.94 t·hm-2和9.29~45.30 t·hm-2,碳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44~6.10 t·hm-2、1.48~14.70 t·hm-2、14.19~64.62 t·hm-2和4.33~23.17 t·hm-2;各林龄阶段叶、枝、干、根各部分的生物量、碳储量均在15 a以下林分最小、35 a以上林分最大,二者间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林龄阶段均为树干生物量、碳储量最大,根次之。这说明各组分生物量、碳储量总体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各林龄阶段生物量、碳储量均以树干为主,其次为根。(3)各林龄阶段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6.79~170.10 t·hm-2和9.29~45.30 t·hm-2,均在35 a以上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且两者者间差异极显着(P<0.01),其余林龄阶段差异不显着(P>0.05);各林龄阶段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其所占比例范围分别为79.81%~83.35%、16.65%~20.19%;杉木人工林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比值范围为0.196~0.286,其比值随林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这说明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地上部生物量均高于地下部。(4)除26~30 a之外,其余林龄阶段0~5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0~10 cm、10~30 cm和30~50 cm三个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整个土壤层的43.85%~49.98%、35.71%~43.46%、8.20%~14.77%,均以0~10 cm土层为主;26~30 a龄组0~5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三个土层的碳储量分别占整个土层的42.40%、45.37%、12.23%,以10~30 cm为主。这可能是因为26~30 a林龄阶段林内凋落物含量影响了10~3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5)除35 a以上,其余龄组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例分别为25.76%~36.61%、1.26%~3.42%、62.76%~70.81%,以土壤层为主,土壤层碳储量均高于植被层;35 a以上林分各层次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例分别为52.49%、1.05%、49.16%,以乔木层为主,土壤层碳储量低于植被层。(6)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胸径、树高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林分密度呈接近显着负相关关系;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全氮呈接近显着正相关关系;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其他因子间无显着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胸径、树高、林分密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控因子,经度、纬度、海拔、坡度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关键因子。

李靖雯[5](2020)在《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磷是限制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重要养分之一,而增温带来水、汽、能量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从而对土壤磷的供给能力产生何种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林龄则通过改变植物的磷养分需求、归还和周转等过程,导致土壤磷供给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当前已有研究大部分基于微宇宙的幼苗控制的实验结果,而关于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不同林龄土壤磷供给能力是否因土壤增温而改变仍鲜有报道,且关于不同林龄土壤磷组分将对增温响应是否存在差异性?增温情况下影响不同林龄土壤磷组分迁移转化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为何?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依托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格式栲观测站,在相同母质的基础上,以杉木幼林(5年)和杉木成熟林(40年)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加热电缆增温方式,增温幅度4℃,观测增温处理下幼林和成熟林土壤磷组分(Hedley P)、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法PLFA、微生物生物量CNP)、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p H、盐基离子和铁/铝氧化物)等的变化。旨在阐明增温对中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就林龄而言,杉木幼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活性磷(Labile-P)、有机磷(Po)、钙磷(Ca-P)、残余磷(Residual-P)组分和总磷(TP)的含量均小于成熟林,表明成熟林具有较高的土壤磷有效性和磷供应能力。土壤增温造成了幼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显着降低,而对成熟林0-1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没有显着影响,说明增温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土壤磷有效性影响不一致,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亚热带杉木幼龄森林供磷能力降低,磷限制状态将可能加剧。(2)林龄、增温处理及其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就林龄而言,在0-10 cm土层,幼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着低于成熟林,而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各部分生物量和总量均表现为杉木幼林大于成熟林,林龄则对土壤酶活性影响不显着。此外,土壤增温显着降低幼林不同功能属性的微生物生物量(PLFA),但增温对幼林和成熟林土壤酶活性影响不一致,表现为增温显着降低了幼林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G)、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增加了杉木成熟林土壤βG、NAG和AP酶活性,表明增温将降低杉木幼林土壤微生物对土壤C、N、P转化速率,提高成熟林土壤微生物对土壤C、N、P转化速率。(3)林龄、增温处理显着影响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盐基离子含量。就林龄而言,幼林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盐基离子含量均低于成熟林。并且增温增加了杉木幼林土壤K+、Ca2+、Na+、Al3+离子含量,而对成熟林土壤盐基离子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增温可能会增加幼龄林盐基离子的流失,从而增加土壤酸化进程。(4)相关分析发现土壤Labile-P、Po、Ca-P、Residual-P组分和TP与土壤含水率(SWC)、土壤铁铝氧化物、盐基离子(除Na+离子)成显着正相关关系,并且,Labile-P和铁铝结合态磷(Fe/Al-P)与酶活性和不同属性微生物生物量成正相关关系。此外,RDA分析表明,络合铝(Alp)、铝离子(Al3+)、和SWC是影响磷组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磷组分的变化是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并且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强于生物因素。

杨成邦[6](2020)在《模拟土壤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增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全球增温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元素循环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和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AT)对当下各国气候政策的评估,预估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3-4.1℃,增温将通过影响森林土壤氮循环进而影响土壤无机氮的含量,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造成影响。同时,植物在调控土壤氮循环上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试验都以实验室培养为主研究增温对氮素循环的影响。增温对幼龄林和成熟林土壤的影响幅度可能不同。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林和成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位土壤埋设电缆增温来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4℃),研究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经过持续3年的增温实验,通过对样地中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研究,结果与大多数温带增温实验结论不同:增温后杉木幼林和成熟林不同土层土壤总无机氮含量(DIN,铵态氮、硝态氮之和)、铵态氮(NH4+-N)显着下降,硝态氮(NO3﹣-N)下降或上升但未见显着,幼林土壤DIN、NH4+-N含量降幅更大。针对这一结果,从无机氮素所需矿化基质的输入、矿化基质的微生物矿化过程以及无机氮素的损失输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从无机氮素矿化基质的输入来看,增温后杉木幼林和成熟林不同土层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因土壤有机质分解减少导致降低,同时新近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减少,这引起矿化基质减少。通过对成熟林土壤增温发现依然会导致其土壤DIN、NH4+-N含量下降,这证明是由于上述所言矿化基质输入减少导致。(2)从矿化基质的微生物矿化过程来看,在原位矿化实验中,增温导致水分胁迫造成了氮矿化速率降低,增温同时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下降,这也间接降低了土壤矿化速率,进而导致增温后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和原位矿化实验相对比,室内矿化培养土壤保持在饱和持水量60%含水率状态下进行培养,表现出升温促进氮矿化。对原位土壤微生物指标的研究发现,影响微生物及酶活性的主要原因是增温引起的环境胁迫和养分胁迫,杉木幼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增温响应更加敏感。(3)从无机氮素的损失输出来看,氮素淋溶和气态损失是从输出角度来看导致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的另外两个原因。幼林土壤δ13C、δ15N丰度的大幅升高证明了土壤含水率的下降和无机氮流失剧烈,杉木幼林叶片δ13C、δ15N丰度的显着升高则也印证了土壤水分降低和土壤无机氮的流失。室内外培养实验同时发现,增温后的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速率和对照相比呈现升高趋势,杉木幼林升高幅度较大,气态损失剧烈。因此,增温持续3年改变了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含水率,减少了微生物矿化基质。因增温后环境胁迫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增温后降雨淋溶和气态损失的增多是导致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的另外两个原因。三个方面均表现为杉木幼林土壤对增温响应更为敏感。

张勇强[7](2020)在《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常绿乔木树种之一,其林分结构单一、林地土壤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展林下植被是增加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生产力、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近自然经营的杉木人工林为目标林,在调查比较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与杉木近自然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的基础上,将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的豆科植物功能群与杉木林演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灌木植物功能群,引入到结构单一的人工林中,进而探究引入植物功能群后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一年后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不同林龄下,由于林地光照条件及林下灌草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不同,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的效果不同。(2)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或豆科植物功能群增加了杉木林下的植物多样性,虽然未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显着影响,但对杉木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中龄林中,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在表层土壤中显着高于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且二者显着高于对照组;近熟林下引入两类植物功能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且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成熟林中,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的含量有所提高,但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着;过熟林中,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更加显着,且提高了土壤表层的速效养分含量。(3)两类植物功能群引入均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且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中龄林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不仅增加了土壤细菌丰富度,且增加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近熟林中,引入两类植物功能群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成熟林中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富度,提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过熟林中,引入两种功能群的植物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富度,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

孙启越[8](2019)在《河北平泉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力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围绕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力能否维持的问题,采用时序研究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一致的不同林龄人工林(32年中龄林、40年近熟林、53年成熟林)、皆伐后不同时间(伐后5年、10年、24年)的天然更新林以及撂荒地开展调查研究,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林木生长量、林分蓄积量、凋落物储量、凋落物持水能力、林下植物多样性等指标综合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地力变化情况。旨在明确现有经营模式下油松林的地力状况,针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油松合理育林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对实现油松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从人工林中龄林到成熟林阶段,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有明显改善;皆伐后初期林地土壤质量继续提升,皆伐后5年到24年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伐后24年天然更新林土壤质量总体仍好于中龄林和近熟林;天然更新林相比撂荒地土壤质量明显提高,说明油松人工林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森林对土壤质量整体上是有利的。(2)不同发育阶段林地凋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差异不大,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凋落物逐渐累积,林地凋落物层的持水能力相应逐渐增加,成熟林凋落物层凋落物储量达5.02 t·hm-2,最大持水量达10.80 t·hm-2;皆伐收获后林地凋落物储量大幅减少,凋落物持水量明显下降;至皆伐后24年,地表凋落物重新累积起来,储量达4.14t·hm-2,接近32年人工林,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也增长至9.18 t·hm-2。(3)油松人工林及皆伐后天然更新林下植物以菊科和蔷薇科为主,7组样地共出现灌木植物21种,草本植物66种。从中龄林到成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林下物种数在皆伐后初期相比成熟林显着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又逐渐增多,在伐后10年多样性指数达到峰值,随后出现的下降与个体竞争有关。皆伐后自然植被恢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提高,且林下植物发展与土壤质量改善可以相互促进。(4)油松人工林与皆伐后天然更新林在0~20年林木生长过程差异不显着,天然更新林在树龄20年时的林木生长量相比人工林稍有提高。32年、40年、53年生人工林蓄积量分别为114.30 m3·hm-2、113.06 m3·hm-2和 130.27 m3·hm-2。伐后24年天然更新林林分蓄积仅为46.28 m3·hm-2,从维持林分长期生产力的角度建议在林分自然稀疏后进行人工补植,或在自然稀疏前及时进行人工抚育。(5)人工林皆伐收获后依靠天然更新实现植被恢复的过程实现了地力的自我维持。在皆伐10年以后,天然更新密度过大,林地开始出现自然稀疏,建议及时进行人工抚育,移出部分天然更新,以及在过疏林分中补植油松及阔叶树种,以维持林地土壤质量、提高森林结构稳定性,延续林分长期生产力。

李智超[9](2019)在《基于林下植被发育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筛选适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生长的植物并改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本研究以二代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山柰(Kaempferia galanga)4种植物并以5种搭配方式引入幼、中、近、成、过5个林龄的杉木人工林下。通过对引入后植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来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5种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适合在杉木林下种植的植物以及对不同林龄土壤质量改善效果最好的种植模式。为进一步探索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中引入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人工林下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出现了53科75属97种。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林下植物种类较少,从近熟林开始林下植被逐渐恢复。杜茎山、黑足鳞毛蕨以及双盖蕨是杉木人工林中的优势种。(2)各种植模式对幼、中、近三个林龄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水平影响较明显,对幼龄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水平的影响较明显。各种植模式对于其他林龄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平几乎没有影响。各林龄的各个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比对照组基本都存在差异。(3)总体来说在幼龄林采取Y5模式(鸡血藤+红豆杉+山柰)相比其他模式可以起到最佳的土壤养分改善效果。在Y5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30.81%,全氮含量提升了45.77%,全磷含量提升了27.59%,有效磷含量提升了243.62%,碱解氮含量提高了41.66%,速效钾含量提升了20.75%,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35.74%。在中龄林和近熟林采取Z1/J1模式(黄檀+山柰)对于土壤养分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中龄林的Z1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1.87%、28.95%、43.94%、174.35%。在近熟林的J2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提升62.73%,有效磷含量提升44.08%。在成熟林和过熟林采取C1/G1模式(黄檀+红豆杉)对于土壤养分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成熟林的C1模式下,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以及脲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了13.97%、62.56%、326.86%、32.76%。在过熟林的G1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了44.20%、16.28%、248.74%、51.28%、63.76%。

唐学君[10](2019)在《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工林的固碳现状、速率与潜力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科学评估不同气候区和不同类型人工林的固碳特征,并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分析C、N、P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人工林的固碳维持机制,并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油松林在固碳减排、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生态功能突出,是内蒙古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了探究油松人工林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影响因素,以内蒙古东部区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生态模型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各器官和土壤的C、N、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植被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基于构建的全国油松人工林生物量数据库,研究了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影响;同时,为了揭示C-N耦合作用对人工林固碳潜力的影响,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了氮添加处理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林龄的增加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均逐渐增加,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502.49mg/g,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39.59t/hm2,土壤层平均碳储量为60.30t/hm2,植被和土壤的总平均碳储量为99.88t/hm2,相同林龄碳储量均表现为土壤层高于乔木层。气候特征、林分结构、土壤深度等是影响油松人工林碳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边缘分布区与中心分布区的碳储量存在差异性,这主要与气候梯度变化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措施相关。(2)随着林龄的增加平均C含量逐渐增加,平均P含量和N含量表现为幼龄林时P含量高、N含量低的特征,随着林龄的增加P含量降低、N含量增高。叶C:N的最高值出现在幼龄林为61.38,最低值出现在近熟林为37.89;C:P与和N:P的最高值分别为455.03和12.01,均出现在近熟林,最低值分别为385.78和6.28均出现在幼龄林:而所有N:P的值均小于14,所以判断该地区油松的生长主要受N含量限制。(3)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土壤表层C含量在幼龄林时最小,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并在近熟林时达到最大值,N、P含量在幼龄林时最大,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减小并在近熟林时达到最小值。土壤C:N和C:P最高值分别为23.22和33.89均出现在近熟林,最低值4.55和8.75均出现在幼龄林,土壤N:P的最高值2.48出现在成熟林,最低值1.15出现在近熟林。(4)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林分特征、不同气象因子和油松人工林碳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经F检验和T检验均为显着(P<0.01),并且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5,说明相关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多重共线性很弱。因此,综合考虑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比单独考虑各因子所构建的油松人工林碳储量函数关系拟合度更高。(5)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添加量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0 N),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从90 Kg N hm-2 r-1处理开始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基本维持稳定状态,这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氮沉降的增加对北方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具有促进作用。实现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工林的适应性管理在固碳增汇方面更具发展前景。油松人工林的C-N-H2O耦合循环机制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大范围的样地调查数据结合生态模型技术、定量遥感技术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

二、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1.3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
    2.2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植物的重要值
        2.2.1 乔木层
        2.2.2 灌木层
        2.2.3 藤本植物
        2.2.4 草本层
        2.2.5 蕨类植物
    2.3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
    2.4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2.4.1 土壤理化性质
        2.4.2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2)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杉木人工林经营遇到的问题
        1.1.2 目前的解决办法
        1.1.3 研究局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层在森林中的重要作用
        1.2.2 菌根对植物的重要性
        1.2.3 菌根的作用
        1.2.4 AM真菌的分类及生态学意义
        1.2.5 AM真菌群落研究技术进展
        1.2.6 影响AM真菌群落的因子
        1.2.7 研究AM真菌的长远意义
        1.2.8 杉木林下AM真菌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2.1 调查点分布
        2.2.2 标准地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2.3 室内作业
        2.3.1 根系DNA提取
        2.3.2 AM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2.3.3 PCR扩增体系设置
        2.3.4 纯化扩增产物
        2.3.5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 数据分析
        2.4.1 高通量数据处理
        2.4.2 数据统计分析
3 不同林分土壤作为AM真菌添加剂时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指标测定和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幼苗在不同根际土处理下的侵染率
        3.3.2 不同苗龄的幼苗生长情况
        3.3.3 不同AM真菌添加剂下幼苗的生长情况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生长阶段杉木纯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4.2.1 样地设置和调查取样方法
        4.2.2 室内样品处理方法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样地特征分析
        4.3.2 不同生长阶段AM真菌群落变化
        4.3.3 AM真菌群落与林分生长和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林分类型人工杉木混交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和方法
        5.2.1 林分设置和取样方法
        5.2.2 室内样品处理方法
        5.2.3 数据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混交林样地特征分析
        5.3.2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混交林的AM真菌群落特征
        5.3.3 AM真菌与林木生长和土壤性质间的冗余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杉木天然林下的AM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和方法
        6.2.1 调查取样方法
        6.2.2 样品室内处理和分析
        6.2.3 数据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天然林样地特征分析
        6.3.2 天然林中AM真菌群落特征
        6.3.3 AM真菌群落与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下植被群落特征与生物量的相关研究
        1.2.2 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研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资源
        2.1.5 试验林基本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数据获取及测定方法
        2.3.2 林下植被群落特征研究方法
        2.3.3 物种重要值计算方法
        2.3.4 林下植被生物量计算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3.1 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1.1 二年生初植杉木林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1.2 二年生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数量对比
    3.2 物种重要值分析
        3.2.1 二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重要值分析
        3.2.2 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重要值分析
        3.2.3 二年生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重要值动态变化
    3.3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分析
        3.3.1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分析
        3.3.2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3.3.3 林下植被均匀度指数分析
    3.4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分析
        3.4.1 海拔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2 坡向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3 坡位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4 坡度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分析
    4.1 植被生物量分析
        4.1.1 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植被生物量
        4.1.2 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植被生物量
        4.1.3 二年生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对比分析
    4.2 林下植被生物量影响因子分析
        4.2.1 海拔对生物量的影响
        4.2.2 坡向对生物量的影响
        4.2.3 坡位对生物量的影响
        4.2.4 坡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影响因子分析与建模
    5.1 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5.2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模型建立
        5.2.1 林下灌木生物多样性指数模型建立
        5.2.2 林下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模型建立
    5.3 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模型建立
        5.3.1 林下灌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5.3.2 林下草本生物量模型建立
        5.3.3 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模型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样地概况
        2.1.1 样地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植被类型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样地设置
        2.2.2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2.2.3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3.1.1 乔木层生物量变化特征
        3.1.1.1 乔木层生物量
        3.1.1.2 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
        3.1.1.3 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例
        3.1.2 乔木层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
        3.1.2.1 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
        3.1.2.2 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分配比例
        3.1.2.3 乔木层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与林龄间相关性
        3.1.2.4 乔木层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比例与林龄间相关性
        3.1.3 乔木层碳储量变化特征
        3.1.3.1 乔木层碳储量
        3.1.3.2 乔木层各组分碳储量
        3.1.3.3 乔木层各组分碳储量分配比例
    3.2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层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3.2.1 凋落物层生物量
        3.2.2 凋落物层碳含量
        3.2.3 凋落物层碳储量
    3.3 杉木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3.3.1 土壤层碳储量
        3.3.2 林龄和土层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3.3.2.1 不同林龄序列0~10cm土层土壤碳储量
        3.3.2.2 不同林龄序列10~30cm土层土壤碳储量
        3.3.2.3 不同林龄序列30~50cm土层土壤碳储量
        3.3.3 不同土层土壤碳储量分配比例
    3.4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3.4.1 生态系统碳储量
        3.4.2 生态系统各层次碳储量分配比例
    3.5 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因子
        3.5.1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林分生长因子
        3.5.2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土壤影响因子
        3.5.2.1 土壤容重
        3.5.2.2 土壤有机碳
        3.5.2.3 土壤全氮
        3.5.3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3.5.3.1 地形因子
        3.5.3.2 林分因子
        3.5.3.3 土壤因子
        3.5.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研究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4 讨论
    4.1 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4.1.1 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特征
        4.1.2 乔木层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
        4.1.3 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比例变化特征
    4.2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层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4.2.1 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特征
        4.2.2 凋落物层碳含量
    4.3 杉木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4.3.1 土壤碳储量变化特征
        4.3.2 土层深度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4.3.3 不同土层土壤碳储量分配特征
    4.4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4.4.1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4.4.2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配特征
    4.5 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因子
        4.5.1 地形因子对碳储量的影响
        4.5.2 林分因子对碳储量的影响
        4.5.3 土壤因子对碳储量的影响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1.1 乔木层碳储量的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5.1.2 凋落物层碳储量的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5.1.3 土壤层碳储量的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5.1.4 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林龄序列变化特征
        5.1.5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因子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磷素养分形态与转化
        1.2.2 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盐基离子对磷组分的影响
        1.2.3 增温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2.4 林龄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侧重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3.1 实验设计
        2.3.2 样品采集
        2.3.3 实验方法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3.1.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3.1.3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方差分析
    3.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
        3.2.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3.2.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
        3.2.3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盐基离子影响方差分析
        3.2.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铁铝氧化物与盐基离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3.3.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铁铝氧化物与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4.1.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4.1.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4.1.3 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影响的方差分析
    4.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4 土壤微生物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4.5 土壤微生物因子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4.6 讨论
        4.6.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4.6.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6.3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1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表层(0-10 cm)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2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表层(10-20 cm)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3 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土壤磷组分影响的方差分析
    5.4 土壤磷组分间相关性分析
    5.5 土壤磷组分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
    5.6 讨论
        5.6.1 林龄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6.2 增温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6.3 影响土壤磷组分的驱动因子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模拟土壤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
        1.2.1 土壤氮循环进程及影响因素
        1.2.2 温度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影响
        1.2.3 含水率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影响
        1.2.4 模拟增温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影响
        1.2.5 土壤氮素损失途径及机制
        1.2.6 植物与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关系
        1.2.7 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调控机制
        1.2.8 增温对植物碳氮及其同位素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2.3 指标测定
        2.3.1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2.3.2 土壤原位氮矿化速率测定以及原位土壤N_2O通量测定
        2.3.3 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氮矿化培养实验
        2.3.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
        2.3.5 土壤微生物群落测定
        2.3.6 土壤氮相关酶活性测定
        2.3.7 植物叶片碳氮及碳氮同位素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成熟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3.1 研究期间的土壤温度和含水率
    3.2 增温对土壤原位氮矿化及N_2O通量的影响
    3.3 室内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氮矿化培养实验
    3.4 讨论
        3.4.1 原位氮矿化及N_2O通量对增温的响应
        3.4.2 室内土壤氮矿化培养及N_2O通量对增温的响应
        3.4.3 室内-室外土壤氮矿化及N_2O通量对比
    3.5 小结
第四章 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成熟林土壤无机氮及植物碳氮的影响
    4.1 增温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增温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4.3 增温对离子交换树脂袋中无机氮的影响
    4.4 增温对土壤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4.5 增温对植物叶片碳氮及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4.6 土壤无机氮与其他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4.7 讨论
        4.7.1 土壤有机碳氮对增温的响应
        4.7.2 土壤无机氮对增温的响应
        4.7.3 土壤碳氮同位素对增温的响应
        4.7.4 植物叶片碳氮及碳氮同位素对增温的响应
    4.8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成熟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5.1 增温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5.2 增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含量及丰度的影响
    5.3 增温对土壤氮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4 微生物及酶活性的RDA分析
    5.5 土壤无机氮、温度、含水率和微生物及酶活性相关分析
    5.6 讨论
        5.6.1 微生物生物量对增温的响应
        5.6.2 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对增温的响应
        5.6.3 土壤氮相关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
        5.6.4 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拓展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杉木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研究
    1.2 林下植被、植物功能群的研究
        1.2.1 林下植被
        1.2.2 林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研究
        1.2.3 植物功能群及物种多样性
    1.3 人工林近自然化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植物功能群的选择
        1.4.2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的效应与评价
    1.5 技术路线
2 基于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植物功能群选择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区域概况
        2.2.2 研究方法
    2.3 杉木人工林和近自然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
        2.3.1 植物多样性差异
        2.3.2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2.3.3 微生物多样性差异
    2.4 杉木密度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
        2.4.1 杉木密度林下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2.4.2 杉木密度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2.4.3 杉木密度林土壤养分
    2.5 植物功能群选择与配置
    2.6 样地布设及种植方式
    2.7 小结
3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
        3.1.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入功能植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2 引入功能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 小结
4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高通量测序
        4.1.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2 群落组成分析
        4.2.3 群落差异性分析
        4.2.4 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土壤性质与植物多样性调查
        5.1.2 功能植物选择
        5.1.3 功能植物引入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2 讨论
        5.2.1 杉木人工林与近自然林土壤养分的差异
        5.2.2 杉木人工林与近自然林下植被、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5.2.3 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5.2.4 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
        5.2.5 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6 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7 不同林龄下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8 引入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河北平泉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人工林地力研究进展
        1.2.1 人工林地力研究的有关概念
        1.2.2 长期立地生产力保持研究
        1.2.3 我国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化
        1.2.4 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2.5 尚不明确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研究地林分状况与经营模式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土样采集与测定
        2.2.3 林分生长量与蓄积量测定
        2.2.4 地表凋落物调查
        2.2.5 林下植被调查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的土壤质量
        3.1.1 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1.2 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3.1.3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3.1.5 小结
    3.2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表凋落物状况
        3.2.1 凋落物储量变化
        3.2.2 凋落物水分特征变化
        3.2.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凋落物层综合评价
        3.2.4 小结
    3.3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3.3.1 林下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变化
        3.3.2 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
        3.3.3 林下植物群落相似性
        3.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林下植物多样性综合评价
        3.3.5 小结
    3.4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林木生长过程与林分蓄积量
        3.4.1 胸径生长过程对比
        3.4.2 树高生长过程对比
        3.4.3 单株材积生长过程对比
        3.4.4 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蓄积量
        3.4.5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林下植被发育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杉木人工林退化研究进展
        1.1.1 杉木人工林退化的表现及原因
        1.1.2 杉木人工林退化的修复
    1.2 林下植被研究进展
        1.2.1 林下植被的定义
        1.2.2 林下植被的功能
        1.2.3 林下植被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2.4 林下植被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林下植被种植模式及植物生长效应
    2.1 试验地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林下植被调查及植物多样性计算
        2.2.2 不同模式植物的构建及引入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组成及重要值
        2.3.2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2.3.3 杉木林下引入植物的生长状况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
        3.1.2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测定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植模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3.2.2 种植模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4.1.2 土壤真菌和细菌测序
        4.1.3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1.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2.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2.3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
        4.2.4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固碳的关系
        1.1.2 可持续森林管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固碳计量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性
        1.2.2 油松人工林固碳研究现状
        1.2.3 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与设置
        2.2.2 植物样品的采集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2.2.4 样品的室内处理
        2.2.5 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计算
        2.2.6 基于FORECAST模型模拟的方法
第三章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固碳特征
    3.1 植物碳含量
    3.2 植被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3.3 乔木层碳储量特征
    3.4 土壤碳含量垂直分布格局
    3.5 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格局
    3.6 土壤层碳储量特征
    3.7 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
    3.8 讨论
        3.8.1 不同人工林植物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3.8.2 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3.8.3 不同人工林总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松人工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1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 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4.3.1 叶片和土壤的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4.3.2 枝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3.3 干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3.4 根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4 林龄、土壤深度与C、N、P含量的函数关系
    4.5 讨论
        4.5.1 油松人工林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比较
        4.5.2 油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比较
        4.5.3 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4.5.4 林龄、土壤深度与植物和土壤C、N、P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1 林分特征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2 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3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5.4.1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4.2 提升油松人工林固碳潜力的经营措施
第六章 氮添加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
    6.1 FORECAST模型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6.2 模拟情景的设置及相关参数的定义
        6.2.1 模拟情景的设置
        6.2.2 相关参数的定义
    6.3 不同氮添加量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长期影响
        6.3.1 不同氮添加量对总生物固碳量的影响
        6.3.2 不同氮添加量对总固碳量和年均固碳量的影响
        6.3.3 不同氮添加量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7.2.1 酸沉降增加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7.2.2 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H2O耦合的研究
        7.2.3 油松人工纯林改造为松阔混交林对固碳潜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特性[J]. 张利荣,李惠通,郑立津,陈丽敏,刘雨辉,刘爱琴.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03)
  • [2]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D]. 卢妮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特征分析[D]. 董博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D]. 储炳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5]增温对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机制[D]. 李靖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模拟土壤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D]. 杨成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张勇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河北平泉不同发育阶段油松林地力变化研究[D]. 孙启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林下植被发育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D]. 李智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10]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D]. 唐学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标签:;  ;  ;  ;  ;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采样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