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生产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穆大伟[1](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曾宪海[2](2017)在《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指出由于“粮油争地”矛盾导致我国食用油生产长期不足,因而不得不大量进口植物油脂,其中年进口棕榈油约600万吨。油棕(Elaeis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单产、总产最高的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也是我国拟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棕是典型的热带植物,而我国热区地处热带北缘,环境复杂多样,风、寒、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发展适合我国热带北缘环境特点的油棕栽培技术,本小组开展了系列研究。本研究是在广东新引种油棕种植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6个有代表性区域的油棕居群中38株油棕大树优株开展了连续5年的野外定点观测,通过开发出油棕EST-SSR分子标记对种质来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验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油棕生长、产量组分性状,抗寒力,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所在地气象要素、土壤特性等因素,以及影响油棕产量和抗寒力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初选抗寒高产油棕优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了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和油棕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个地区新引种的油棕同源性很高,无明显地区性聚类情况,与引种调查结果吻合。2.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评价了油棕抗寒力并筛选出抗寒居群和优株。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了油棕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差异及其与生长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并初选出深圳居群的SZ7为抗寒植株(-6.19℃),东莞居群为抗寒居群(-5.44℃);(2)优株及居群的抗寒力与果穗重量呈显着正相关。3.正常果实重量和果穗重量等是评价油棕单产的重要指标。对6个油棕居群38株优株的18个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5年定点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性状株间差异明显,部分性状居群和年度差异显着;(2)植株的正常果实重量(ANFW)和果穗重量(ABW)分别与鲜果实产量(NFF)和鲜果穗产量(FFB)极显着正相关且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是单株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筛选出植株MM3和MM5分别作为高产NFF(44.33kg/株/年)和高产FFB(115.44kg/株/年)单株,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3)群体的正常果实数量(ANNF)和果穗败育率(ABR)分别与NFF和FFB显着正、负相关性且有最大的正、负直接影响,是群体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均筛选出化州居群作为高产NFF(20.50kg/株/年)和高产FFB(61.38kg/株/年)居群,其中NFF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4.有效积温等气象要素是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16年的6个气象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年≥10℃有效积温是果穗数量、果实总数量、正常果实数量、果穗比和鲜果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效积温高时,果穗、果实数量以及果穗比高,鲜果实产量高;年均温对叶片生长量(FP)和稔实率(FCR)均有决定性影响,年均温高果穗稔实率高,而叶片营养生长受抑制;年最低温是花性别比(SR)的主要影响因子,且与SR密切正相关,年最低温较高有利于提高雌花序比例;最冷月均温对雌花败育率影响最大且有正的直接影响;年日照时数对果穗败育率、花果数量、果穗重量和鲜果穗产量有决定作用和极显着正相关性,日照时数高时,果穗败育率高、花果数量少、果穗小,从而导致了鲜果穗产量下降;年降雨量是正常果实重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有正的直接影响。5.土壤质地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4年的7个土壤特性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砂量对雌花败育率、稔实率、果粒重、正常果实重量和鲜果实产量有决定性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适宜的土壤质地对降低雌花败育率、提高鲜果实产量等有重要作用;速效钾对提高果穗重量的影响最大,而速效磷则相反;硝态氮对叶片生长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负相关,硝态氮含量高不利于叶片生长;铵态氮对果实总数量和正常果实数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铵态氮含量高能提高成果数量;pH值是花性别比(SR)的决定因子,其次是铵态氮,较高的pH值和铵态氮含量均有利于雌花序比例的提高,且两者在调控SR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有机质对果穗数量和果穗败育率有决定作用和显着负相关,但对叶片生长量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表明有机质主要满足营养生长而不是生殖生长。6.有效积温、速效钾和上角质层厚度等是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分析了气象要素、土壤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油棕抗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10℃有效积温与LT50呈显着正相关且有决定作用,有效积温低有利于选出抗寒力强的油棕种质;(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对降低LT50、提高油棕抗寒力具有决定作用,而速效磷则相反;(3)叶片上角质层厚度较大对油棕抗寒力提高具有决定影响。7.广东现存新引种的油棕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为我国油棕种植提供了有益参考。综合分析表明,现存油棕优株能在年最低温4.63~6.03℃,年最冷月均温14.15~15.15℃,年≥10℃有效积温8219.38℃~8532.03℃等气候条件下以及在弱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在粗放抚管条件下年产果穗和果实产量达71.89kg/株和20.50kg/株。
郭子良[3](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姬卿[4](2014)在《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基于种质资源视觉的理论与实证探讨》文中提出论文在种质资源的背景下选取木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木薯生产进行经济分析。论文根据研究思路确定了中国木薯生产经济分析的技术路线。在这个路线的指引下,首先介绍了种质资源学和木薯种质资源及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然后系统考察了中国木薯的生产现状与产业现状,用时间趋势回归法对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进行度量,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木薯总产量进行预测,对中国木薯产品需求及市场进行分析,从投入产出和影响木薯产量的因素两个方面对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对国外主要木薯生产国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木薯生产、销售和组织化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对影响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因素进行定量模型分析,并对中国木薯生产扩能进行简要布局;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前投资推动和产后消费拉动对促进中国木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论文分别选用对数、线性和二项式时间趋势方程对中国1961-2012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进行时间拟合,通过分析可见中国木薯发展经历了急升→急降→缓升→急降→缓升的过程。2、论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p,d,q)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木薯总产量进行预测,结果理想,说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可行。根据该模型预测结果,到2020年中国木薯总产量将达到550万t左右,比2012年增加20%。3、分析表明:中国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分别以2.13%、2.66%和0.53%的年均增长率递增,但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和总产占世界的比重都较小,只有1.5-2%左右,单产水平虽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但与木薯单产平均水平较高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购买商,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进口木薯及制品,中国木薯贸易对世界的依存度极高。4、从投入情况看,每667m2木薯的生产成本低于甘蔗、稻谷、玉米、小麦、大豆、花生和烤烟。从产出情况看,种植木薯每667m2产值高于玉米和小麦,种植木薯所获得的净利润、投入产出比和成本利润率均高于对比的七种作物。5、国外主要木薯生产国的经验借鉴是:第一,木薯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第二,好种出好苗,育种乃重中之重;第三,木薯行业协会,作用巨大;第四,尊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配套实施价格支持政策;第五,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木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第六,木薯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6、通过对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和江西等六个省的调查问卷发现:中国木薯生产绝大部分仍然处于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农民分散种植,孤立面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组织,难以形成生产规模:农民确定木薯种植面积的主要依据是自有土地面积,但土地资源有限;木薯间套种虽然效益显着,但单种木薯仍占半壁江山;木薯销售的主要方式是木薯收购商到地头收购,销售价格低是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公司+合作社+农户”是农民一致认可的生产经营模式,但绝大部分木薯种植户与加工企业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进行约束和利益连带,产业链条没有形成,生产与销售之间关系松散。7、论文利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土地面积和劳动力的投入分别是影响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的第一因素。基于上述分析和结果,我们从产前投资推动和产后消费拉动两个方面提出“七推”“三拉”促进木薯生产的政策措施,“七推”即继续加大木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木薯生产;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和推广强度,为木薯生产提供良种好苗;加大国家对木薯种植的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做大做强木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完善研发推广体系;通过土地信托流转,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构建新型木薯现代化种植体系;研究木薯北移栽培体系,稳中扩大木薯种植面积;研究木薯种植与收获的机械化体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拉”即木薯“吃起来”,恢复木薯的粮食身份和地位,提升市场价值;加大木薯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木薯的经济价值;实施木薯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王祥军,金琰[5](2013)在《国内外天然橡胶种植情况分析》文中认为从世界及国内2个角度对中国天然橡胶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了中国天然橡胶种植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发展趋势。通过计算效率优势比较指数、规模优势比较指数、效益优势比较指数,从生产资料利用率、种植专业化程度及经济效益角度,对中国天然橡胶五大主产区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的综合比较优势进行了评定,确定了中国各天然橡胶产区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的地位、特点及不足。
祁广军[6](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吴旭[7](2013)在《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的碳循环及生态服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活动已强烈修饰(干扰)甚至主导陆地生态系统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满足人类食物和居住等基本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原生态系统干扰使其发生结构破缺和功能分化,形成为人类需求服务的单一目标功能单元(如农田、城市、污水处理厂等)。这些单元再通过耦合与自组织升级形成现实物理空间中以城市为核心的新系统——城乡耦合系统(Urban and Rural Coupling Systems, URCS)。尽管URCS的结构与功能日益完备,其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仍不清楚。为明确URCS中不同功能子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及生态服务,本研究尝试构建URCS中人类主导的碳循环框架,阐明其中典型过程的碳平衡和生态服务变化,并探讨其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本文将URCS分为生产、分解、人居和生命支持四个功能子系统,以其中典型人工系统为例打开URCS中人类主导下碳循环黑箱,基于质量平衡法构建生产-分解-人居-生命支持功能子系统之间的碳循环框架。同时,通过温室农业、人工湿地和城市等案例来研究URCS中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碳平衡和生态服务的过程,并探究其中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本文采取实验测定和文献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整合分析法来编译相关碳循环的数据集,并以质量平衡和生命周期法来量化相应过程的碳平衡及生态服务,再通过回归和差异显着性分析来阐明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下是主要结论:1)人类主导作用增加URCS各功能子系统之间的碳流路径和碳库种类,并增加碳积累。其中,农田子系统2009年光合碳输入(623.1Tg C yr-1)约有88%的光合碳输入由于人类利用而进入工业、人居、畜牧水产等子系统,其碳输出路径多于分解和人居子系统;分解子系统向生命支持子系统的碳输出小于农田和人居子系统,能处理约79%的人居子系统废物碳输出;人居子系统2009年碳积累分别相当于农田和分解子系统的1.9和3.2倍,其中无机碳固持和农田相当,揭示出人类的居住和生活需求倾向于在人居子系统中积累碳。2009年农田和人居子系统的生命周期碳平衡为净碳源,分解子系统为净碳汇。但分解子系统仍是一个净温室气体的排放源(12.8-69.1Tg C02-eq),并不能缓解温室效应。2)在URCS中,从传统农业转变为塑料温室农业的食物生产集约化过程在中国五个气候区(寒温带区、中温带区、北亚热带区、南亚热带区和青藏高原区)中均可减少生命周期碳排放,平均为1.51t C hm-2yr-1。若考虑N20排放,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平均约为5.42t C02-eqhm-2yr1。这是主要是由于转变为塑料温室后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碳固持的增加抵消外部有机肥碳输入和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增加。该集约化过程还增强作为生产子系统目标功能——食物供给并伴随着多重生态服务和负服务的增加。塑料温室农业供给服务的经济价值占全部服务经济总价值的84%。在中国五个气候区中,从传统农业转变为塑料温室农业既增加生态服务(如蔬菜供给、碳固定、节水和减缓沙尘暴等)又增加负服务(如土壤盐渍化和酸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但其生态系统服务净经济价值均为正。3)人工湿地作为传统人工分解系统替代的典型案例,增强URCS的污水处理能力,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补充途径之一。它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可利用废N生产生物能源。人工湿地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比污水处理厂减少14tCt-1N去除,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75t CO2-eq t-1N去除。主要是由于其较低的建造和运行成本使得物质和能量消耗较少。无论作为污水处理还是能源生产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或提供清洁水)的经济价值占生态服务总经济价值的97%。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经济价值分别是污水处理厂9.5和10.4倍,其负服务经济价值仅为污水处理厂的0.09%;作为能源生产系统,人工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略高于微藻系统,是其他能源系统(如柳枝稷和大豆)的153-602倍。4)城市生态系统作为URCS的调控中心,包括城市绿地系统和人居系统。尽管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碳源,但城市化过程增加碳密度。中国16个城市建成区人居系统平均碳密度(177.8t C hm-2)高于城市绿地系统(120.1t C hm-2)和同区域自然生态系统(109.8t C hm-2)。若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作为URCS物理空间上的一个结构功能单元,中国16个城市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可达297.9t C hm-2,高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208.5t C hm-2)和热带雨林(40-250t C hm-2)的碳密度。这主要是由于绿地土壤碳密度的增高和人居系统碳库种类的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作为生命支持系统之一,为人居系统提供景观美学、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等服务,改善城市的环境。其中文化服务(景观美学)经济价值平均为总服务经济价值的84%。同时,中国16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在人类管理下仍可带来生命周期净碳减排达,其负服务相对较小。5)在URCS中生产、分解和城市生态系统碳平衡仍受到自然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均为温度。如传统农业转变为塑料温室过程中积温增高可延长蔬菜生长季,提高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进而增加土壤碳固持;温度影响人工湿地的微生物过程从而改变CH4和N2O的排放;绿地碳密度随年均温增高而显着降低,可能由于高温增加土壤碳呼吸,而城市人居碳密度则与城市年均温呈显着的二次关系并在年均温居中的城市里最高,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居住在温度适中的地方。社会经济对碳平衡的影响因素却比较多样化。如塑料温室农业在寒冷地区转变收益高于温暖地区,从而农户更愿意输入更多有机肥,从而增加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碳固持;人工湿地中通过采取合理的N利用技术,使用垂直流人工湿地以及选取芦竹、芦苇等生产力较高的物种等易行手段可提高净初级生产力;城市绿地碳密度与单位面积能耗呈显着的二次关系并在单位面积能耗适中的城市里最低。城市人居系统碳密度同时随着单位面积家庭数和能耗的增加而线性增高,与城市人均GDP呈显着线性负相关。综上,本研究揭示URCS中不同功能(生产、分解和人居)子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补充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中人类主导影响下的碳循环部分。同时,通过食物生产集约化、传统人工分解系统替代和城市化过程理解人类主导下碳平衡与生态服务,以及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将为未来制定经济-生态-社会三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江军[8](2011)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橡胶与钢铁、石油一样,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2000年超过日本,从2001年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作为世界上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进一步加剧了对进口天然橡胶的依赖,使得天然橡胶自给率逐年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问题必须在全球视野下来考虑,必须种好天然橡胶,尽量多生产天然橡胶,努力缩小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将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控制在合理的限度。本研究从世界和亚洲的天然橡胶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现状入手,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接着分别运用比较优势和Vague适应性优选法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大天然橡胶生产优势区的比较优势和品种优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天然橡胶的供给安全对策和政策建议。本研究内容分为六大部分,一是天然橡胶的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现状,包括世界和亚洲主要产胶国的生产现状,世界天然橡胶消费、贸易和库存状况,指出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及消费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是相对而言,消费增长的速度略大于产出的速度,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橡胶供需呈现紧张态势。二是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现状,指出中国还将保持世界第一天然橡胶消费大国的地位。三是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因素分析,指出自然因素、科技创新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天然橡胶的生产和质量,价格波动、产业政策等刺激天然橡胶生产,粮食安全、争地的热区经济作物等制约天然橡胶生产。四是对与天然橡胶争地的主要热区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海南和云南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广东优势区缺乏天然橡胶比较优势。五是应用Vague适应性优选法对天然橡胶的品种进行筛选,指出中国国产的优良品种资源在不同天然橡胶生产优势区表现不凡,适于在中国植胶区大规模推广种植。最后提出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对策,并提出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政策建议。本研究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橡胶库存快速减少,供需呈现紧张态势。虽然面对各种制约,但中国又必须走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给同时进口必要的橡胶作为补充的道路。在与天然橡胶争地的主要热区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时,发现海南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云南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次之,广东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缺乏。在对国内外主要种质资源进行Vague适应性优选时发现,中国国产的优良品种资源表现不凡,适于在中国植胶区大规模推广种植。
张慧坚,方佳,孙好勤,王富有[9](2010)在《我国热带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文中提出本文从国家战略物质储备、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市场供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了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分析了热带作物产业在品种选育、热作产业关键技术、规模化经营、节本降耗和增效、基本建设条件、产业组织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基础、技术、生产、市场需求,探讨了我国热带农业产业的发展潜力。
杨焰平,何天喜,李维锐[10](2008)在《云南橡胶园间作中药材资源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云南植胶区中药材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资源的种类、分布、生境、蕴藏量和开发利用情况。对胶园间作较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中药材品种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2002年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生产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生产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1.1 油棕生长习性 |
1.1.1 油棕地理分布 |
1.1.2 油棕生态学特性 |
1.1.3 油棕植物学特征 |
1.2 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2.1 油棕主要用途及食用品质 |
1.2.2 世界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2.3 我国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油棕研究现状 |
1.3.1 油棕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 |
1.3.2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 |
1.3.3 油棕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
1.3.4 油棕引种栽培 |
1.3.5 抗寒生理 |
1.3.6 抗旱生理 |
1.3.7 光合生理 |
1.3.8 叶片解剖学 |
1.3.9 EST-SSR标记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棕引种调查及居群优株的初选 |
1 油棕引种调查 |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1.2.1 种植分布及生长概况 |
1.2.2 种植品种及其表现 |
2 油棕居群优株的初选 |
2.1 油棕居群初选结果 |
2.1.1 深圳油棕居群 |
2.1.2 东莞油棕居群 |
2.1.3 茂名油棕居群 |
2.1.4 化州油棕居群 |
2.1.5 湛江油棕居群 |
2.1.6 雷州油棕居群 |
2.2 油棕优株初选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油棕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比较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株间差异 |
1.2.2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居群差异 |
1.2.3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年度差异 |
1.3 讨论 |
第二节 油棕抗寒力比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抗寒力评价 |
2.2.2 油棕居群的抗寒力评价 |
2.3 讨论 |
第三节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基本特征 |
3.2.2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植间差异 |
3.2.3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居群差异 |
3.2.4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节 油棕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ST-SSR引物的筛选 |
4.2.2 EST-SSR产物的多态性 |
4.2.3 聚类分析 |
4.2.4 主坐标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节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情况 |
5.2.2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地区差异 |
5.2.3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年度差异 |
5.3 讨论 |
第六节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比较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情况 |
6.2.2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地区差异 |
6.2.3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年度差异 |
6.3 讨论 |
第四章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 |
2.1.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 |
2.2 油棕抗寒力对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2.2.2 油棕居群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2.3 气象要素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3.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2.3.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 |
2.4 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4.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4.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 |
3 讨论 |
第五章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气候条件 |
2.1.1 油棕抗寒力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气象因子 |
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土壤条件 |
2.2.1 油棕抗寒力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土壤因子 |
2.3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2.3.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力相关性分析 |
2.3.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因子 |
3 讨论 |
综合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4)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基于种质资源视觉的理论与实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木薯产业相对落后 |
1.1.2 木薯生产成为制约中国木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相关经济理论 |
1.4.1 产业经济理论 |
1.4.2 资源经济理论 |
1.4.3 循环经济理论 |
1.4.4 计量经济理论 |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种质资源学与木薯种质资源 |
2.1 种质资源学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发展趋势 |
2.2 木薯种质资源 |
2.2.1 起源与分布 |
2.2.2 营养与用途 |
2.2.3 木薯种质资源及其研究进展 |
2.3 木薯种质资源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分析 |
2.3.1 谁拥有了种质资源,谁就拥有了将来的世界 |
2.3.2 木薯种质资源的能量转化利用优势显着 |
2.3.3 新品种的选育有力地推动了木薯产业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木薯生产及产业现状分析 |
3.1 生产现状分析 |
3.1.1 生产概况 |
3.1.2 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情况及变动特征分析 |
3.1.3 木薯总产发展趋势预测 |
3.1.4 木薯生产的国际地位 |
3.2 产业现状分析 |
3.2.1 加工现状 |
3.2.2 消费现状 |
3.2.3 国际贸易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投入产出分析 |
4.1.1 投入分析 |
4.1.2 产出分析 |
4.1.3 投入产出率分析 |
4.1.4 木薯与其他作物的比较 |
4.2 中国木薯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气候条件 |
4.2.2 土壤条件 |
4.2.3 生产技术 |
4.2.4 木薯的收获总面积 |
4.2.5 单一生产者种植规模 |
4.2.6 价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世界木薯主要生产国的经验与借鉴 |
5.1 世界木薯主要生产国的经验 |
5.1.1 尼日利亚 |
5.1.2 泰国 |
5.1.3 巴西 |
5.1.4 越南 |
5.1.5 印度 |
5.2 各国经验对中国木薯生产的借鉴 |
5.2.1 木薯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 |
5.2.2 好种出好苗,木薯育种乃重中之重 |
5.2.3 木薯行业协会,作用巨大 |
5.2.4 尊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配套实施价格支持政策 |
5.2.5 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木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
5.2.6 木薯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木薯生产调查分析 |
6.1 调查地区、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6.2 调查结果分析 |
6.2.1 受调查者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6.2.2 木薯生产分析 |
6.2.3 木薯销售分析 |
6.2.4 木薯种植的组织化研究 |
6.2.5 影响木薯总产的因素分析 |
6.2.6 中国各木薯主产区的比较 |
6.3 中国木薯生产存在的问题 |
6.3.1 品种单一,新品种推广与产业发展存在差距 |
6.3.2 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如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
6.3.3 分散种植,不能实现规模效益 |
6.3.4 没有补贴,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
6.3.5 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
6.3.6 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健全 |
6.3.7 价格偏低,种植木薯收益不突出 |
6.4 中国木薯生产扩能的布局分析 |
6.4.1 国内扩能 |
6.4.2 国外扩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木薯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扩能亦有空间 |
7.1.2 木薯产业外贸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 |
7.1.3 木薯生产比较效益显着,产值有待提高 |
7.1.4 木薯种植科技含量低,组织化程度弱 |
7.1.5 家庭土地面积和劳动力的投入是木薯总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
7.1.6 在中国各木薯主产区,情况各具特色 |
7.2 政策建议 |
7.2.1 继续加大木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木薯生产 |
7.2.2 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和推广强度,为木薯生产提供良种好苗 |
7.2.3 加大国家对木薯种植的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做大做强木薯产业 |
7.2.4 加快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完善研发推广体系 |
7.2.5 通过土地信托流转,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构建新型木薯现代化种植体系 |
7.2.6 研究木薯北移栽培体系,稳中扩大木薯种植面积 |
7.2.7 研究木薯种植与收获的机械化体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
7.2.8 木薯“吃起来”,恢复木薯的粮食身份和地位,提升市场价值 |
7.2.9 加大木薯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木薯的经济价值 |
7.2.10 实施木薯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
7.3 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7.3.1 不足之处 |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中国木薯种植户生产、销售与组织化调查问卷 |
附件2 影响木薯种植面积的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附件3 影响木薯单产的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附件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国内外天然橡胶种植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天然橡胶种植情况[2] |
1.1 近10年世界天然橡胶收获面积变化情况 |
1.2 近10年世界天然橡胶单位面积产量变化情况 |
1.3 近10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变化情况 |
2 国内天然橡胶种植情况 |
2.1 效率优势指数EAI评定 |
2.2 规模优势指数SAI评定 |
2.3 效益优势指数BAI评定 |
2.4 综合优势指数AAI评定 |
3 结语 |
(6)“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内容 |
2.3.4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
5.1 组织管理体制 |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的碳循环及生态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术语表 1 绪论 |
1.1 生态系统学的发展和理论突破 |
1.1.1 传统“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论分析 |
1.1.2 新生态系统理论 |
1.2 从传统生态系统学到新生态系统学——先驱们的贡献 |
1.2.1 新生态系统思想的经济学来源 |
1.2.2 新生态系统思想的地理学来源 |
1.2.3 新生态系统思想的景观生态学来源 |
1.2.4 新生态系统思想的人类生态学来源 |
1.3 城乡耦合系统 |
1.3.1 生态核 |
1.3.2 生态器 |
1.3.3 生态质 |
1.4 城乡耦合系统碳循环——人类修饰到主导 |
1.4.1 全球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人源改变 |
1.4.2 碳排放的生命周期评估 |
1.4.3 城市系统碳流和碳库特征 |
1.5 城乡耦合系统碳相关生态服务研究 |
1.6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 |
2.1 方法论 |
2.1.1 城乡耦合系统的物理边界 |
2.1.2 城乡耦合系统结构 |
2.1.3 源-库-流理论和质量平衡法 |
2.1.4 生命周期评估法 |
2.1.5 整合分析法 |
2.2 研究方法概述 |
2.2.1 野外调查和采样 |
2.2.2 实验测定 |
2.2.3 年鉴文献数据搜集 |
2.2.4 统计分析 3 城乡耦合系统碳循环:中国案例 |
3.1 引言 |
3.2 城乡耦合系统碳循环计算方法 |
3.2.1 生产子系统碳平衡计算:以农田为例 |
3.2.2 分解子系统碳平衡计算:以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为例 |
3.2.3 人居子系统碳平衡计算 |
3.3 农田子系统碳循环 |
3.3.1 农田子系统碳通量和积累 |
3.3.2 农田子系统化石能源消耗与生命周期碳平衡 |
3.4 分解子系统碳循环 |
3.4.1 污水处理厂碳通量 |
3.4.2 垃圾填埋场碳通量和积累 |
3.4.3 分解子系统化石能源消耗与生命周期碳平衡 |
3.5 人居子系统碳循环 |
3.5.1 人居子系统碳通量和积累 |
3.5.2 人居子系统化石能源消耗与生命周期碳平衡 |
3.6 本章小结 4 食物生产系统的集约化转变:碳循环及生态服务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系统边界和碳平衡计算 |
4.2.3 数据搜集和计算 |
4.2.4 塑料温室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和计算 |
4.3 塑料温室农业的碳循环 |
4.3.1 碳输入和净生产力 |
4.3.2 土壤碳 |
4.3.3 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 |
4.3.4 生命周期净碳流 |
4.4 温室农业碳循环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因素 |
4.4.2 社会经济因素 |
4.5 塑料温室农业扩张的生态-社会-经济贡献 |
4.5.1 温室农业扩张对碳循环贡献 |
4.5.3 塑料温室农业生态系统服务 |
4.5.4 塑料温室农业社会经济效益 |
4.5.5 塑料温室农业的发展机制 |
4.6 本章小结 5 人工分解系统:碳循环及生态服务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样地及人工湿地信息 |
5.2.2 系统边界和碳平衡计算 |
5.2.3 数据搜集和计算 |
5.2.4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和计算 |
5.3 人工湿地碳循环 |
5.3.1 净生产力 |
5.3.2 土壤碳 |
5.3.3 建设与运行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
5.3.4 人工湿地生命周期碳平衡 |
5.4 人工湿地碳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人工湿地污水氮输入 |
5.4.2 人工湿地结构 |
5.4.3 人工湿地物种配置 |
5.5 人工湿地的生态-社会-经济贡献 |
5.5.1 人工湿地能源生产与其他生物能源生产体系比较 |
5.5.2 人工湿地利用废氮生产生物能源对碳循环贡献 |
5.5.4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
5.5.5 人工湿地社会经济可行性 |
5.6 本章小结 6 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生态服务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城市边界定义和样本城市选取 |
6.2.2 城市碳库分类和影响因子选择 |
6.2.3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
6.2.4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和计算 |
6.3 城市绿地系统碳循环 |
6.3.1 城市绿地碳固定 |
6.3.2 城市绿地管理过程化石能源碳排放 |
6.3.3 城市绿地废弃物生产生物能源碳减排 |
6.3.4 城市绿地生命周期碳平衡 |
6.3.5 城市绿地碳密度 |
6.4 城市人居系统碳密度 |
6.5 城市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1 自然因素 |
6.5.2 社会经济因素 |
6.6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 |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城乡耦合系统碳流和碳积累 |
7.1.2 城乡耦合系统中食物生产系统集约化过程的碳平衡和生态服务 |
7.1.3 城乡耦合系统中替代传统人工分解系统的碳平衡和生态服务 |
7.1.4 城乡耦合系统中城市化过程的碳平衡和生态服务 |
7.1.5 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碳循环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天然橡胶概况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8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9 综述 |
2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
2.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
2.2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
2.3 亚洲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生产现状 |
2.4 其他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生产现状 |
2.5 南美洲主要产胶国情况 |
2.6 非洲主要产胶国情况 |
2.7 小结 |
3 世界天然橡胶消费、贸易和库存现状 |
3.1 世界天然橡胶消费现状 |
3.2 世界天然橡胶贸易现状 |
3.3 世界天然橡胶库存现状 |
3.4 小结 |
4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消费、贸易和自给现状 |
4.1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
4.2 中国天然橡胶消费现状 |
4.3 中国天然橡胶贸易现状 |
4.4 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现状 |
5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研究影响 |
5.1 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涵义 |
5.2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直接制约因素 |
5.3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存在的问题 |
5.4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战略选择 |
5.5 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因素 |
5.6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研究创新 |
6 天然橡胶主要争地热区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6.1 主要争地作物 |
6.2 比较优势理论 |
6.3 比较优势理论指标的确定 |
6.4 比较优势理论指标在天然橡胶主要争地热区作物中的应用 |
6.5 结论 |
7 品种资源优选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研究 |
7.1 亚洲其他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品种选育状况 |
7.2 Vague适应性优选法 |
7.3 应用Vague适应性优选法筛选天然橡胶品种 |
7.4 结论 |
8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对策研究 |
8.1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对策 |
8.2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
致谢 |
(9)我国热带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战略和市场对热带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
1.1 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
1.2 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供应的需求 |
1.3 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
1.4 发展和谐世界的需要 |
2 热带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2.1 在高产、优质、高效品种选育方面仍有待加强 |
2.2 热作产业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技术进步贡献率仍较低 |
2.3 规模化经营有待加强, 整体产业仍有待节本降耗和增效 |
2.4 农田基础与条件建设有待改善 |
2.5 产业组织有待创新 |
2.6 国际竞争压力和贸易壁垒继续加大 |
3 产业发展潜力 |
3.1 产业基础潜力 |
3.2 技术潜力 |
3.3 生产潜力 |
3.4 市场需求潜力 |
(10)云南橡胶园间作中药材资源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
1.1 调查内容 |
1.2 调查方法 |
1.3 调查的时间与地点 |
1.3.1 调查时间 |
1.3.2 调查地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资源情况 |
2.2 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2.2.1 砂仁 |
2.2.2 肉桂 |
2.2.3 金鸡纳 |
2.2.4 猫须草 |
2.2.5 绞股蓝 |
2.2.6 益智 |
2.2.7 草豆蔻 |
2.2.8 石斛 |
2.2.9 闭鞘姜 |
2.2.1 0 魔芋 |
2.2.1 1 其它 |
3 建议 |
3.1 具有发展潜力的胶园间作中药材品种 |
3.1.1 石斛 |
3.1.2 砂仁 |
3.1.3 肉桂 |
3.1.4 益智 |
3.1.5 绞股蓝 |
3.1.6 萝芙木 |
3.2 胶园间作中药材的措施 |
3.2.1 坚持“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的发展方针, 在确保不影响橡胶正常生产的前题下开展胶园间作 |
3.2.2 胶园环境差异大, 应间作相适宜的中药材品种 |
3.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分区域布局主栽品种 |
3.2.4 以科技为支撑, 严格按无公害标准生产 |
3.2.5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
四、2002年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生产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2]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D]. 曾宪海. 海南大学, 2017(02)
- [3]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4]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基于种质资源视觉的理论与实证探讨[D]. 姬卿. 海南大学, 2014(07)
- [5]国内外天然橡胶种植情况分析[J]. 王祥军,金琰. 热带农业工程, 2013(06)
- [6]“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7]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的碳循环及生态服务[D]. 吴旭. 浙江大学, 2013(01)
- [8]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D]. 江军. 海南大学, 2011(06)
- [9]我国热带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J]. 张慧坚,方佳,孙好勤,王富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02)
- [10]云南橡胶园间作中药材资源调查分析[J]. 杨焰平,何天喜,李维锐. 热带农业科技,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