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证打包贷款中的风险及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恒[1](2021)在《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21,557亿元,比2019年增加5929亿元。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态势,而信用证业务作为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融资方式,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作为授信业务,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每一笔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合理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工商银行SZ分行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有着极为显着的意义。本文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为研究对象,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为研究目标,梳理关于信用证及贸易融资风险的文献,分析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并结合真实的案例,初步得到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指标。接着,通过专家打分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风险指标,确定了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评价。本文在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角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构建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为依据,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分析及案例分析为基础,分析得到风险指标。接着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筛选风险指标,最终构建了包含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证及单据风险、其他风险共五类风险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综合模糊理论以及层次分析,选用多层次评判模型研究分析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评价问题。本文以模糊理论为出发点,结合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指标的特征,如多层次性、模糊性的特点,发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基于工商银行SZ分行的调研数据,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研究表明工商银行SZ分行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存在差异。工商银行SZ分行的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水平都介于较好和好之间,偏向好,并且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优于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工商银行SZ分行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仍有待完善。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规避信用证项贸易融资风险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操作风险防范对策和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彭莉铧[2](2019)在《A银行成都分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8月,国务院召开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1)然而,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中小企业,其面临的发展瓶颈之一则是资金短缺问题,即融资难。A银行成都分行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虽然它拥有为数不少的贸易结算客户,但其辖内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贸易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访问调查法,采访对象是A银行成都分行贸易融资岗位专业人士。调研中被采访对象认为企业、银行、政府三者共同作用影响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成败,要想为其打造有利的机制、顺畅的通道,三者都要参与到其中,缺一不可。被采访对象强调,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过程中,除了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外,银行自身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政府需要加强对贸易融资宏观环境的营造。因此,通过调研分析,本文认为影响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方面,包括自身建设不足、核心技术欠缺、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有效的担保等因素;二是银行方面,主要包括重视程度不够、激励措施欠缺、审批风控方式有待转变等因素;三是政府方面,主要是有待于加强宏观环境的营造,比如法律制度的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因素。最后,本文以A银行成都分行为视角,从企业方面、银行方面、政府方面对融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贸易融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李捷[3](2019)在《我国E政策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文中研究表明受贸易战、货币金融条件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将会出现动荡,全球化和国家间的多边关系不断变化,中国经济也经历着诸多挑战。国内经济增速显着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国际业务的国内化发展,使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方式仍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信用证结算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信任危机的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的同时获得银行融资。但实体经济风险不断释放,银行信用证业务中隐藏的各种风险也凸显出来,因此,在贸易金融实务中提高防范风险意识,避免遭受非预计的损失,使贸易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研究概述,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以及研究框架,包含了国际贸易金融形势和我国贸易金融形势的分析、整体格局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包含若干基本概念,我国信用证业务有关法规和政策,我国信用证风险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我国E政策性银行的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罗列优势不足和业务模式。第四章主要分析信用证项下业务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欺诈风险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第五章为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及措施,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欺诈风险一一提出防范措施。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启示,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对E银行提出建议。通过对金融形势和E银行信用证业务现状的分析,从五个最重要的风险点入手,我们得出结论,要应对全球贸易中层出不穷的信用证风险,E政策银行要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评估客户资质,重视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监控资金流向,制定每个岗位的风险控制点和相互制约的操作机制,加强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并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全流程防范信用证的风险。
何春玲[4](2019)在《小贷企业打包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以M小贷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相应的监管与防范措施不完善,金融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而对任何行业的投资者而言,不论收益大小,首先需要保证的是自有资本金的安全回收是投资的重中之重,其次才是盈利多少,金融行业也不例外。打包贷款业务是基于进出口贸易活动,采用远期信用证作为结算工具而形成的为出口商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工具,为支持出口商按期履行合同、出运交货,向收到合格信用证的出口商提供的用于采购、生产和装运信用证项下货物的专项贷款。传统的打包贷款一般都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展开,随着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兴起,资金实力比较强的民间金融贷款公司,也开始慢慢渗入到打包贷款业务。但是因为民间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缺乏经验,对于打包贷款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问题,还没法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和规避,只能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打包贷款风险的经验,从而开展小贷公司的打包贷款业务。本文以M小贷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前人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理论,通过对M小贷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研究,发现M小贷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然后M小贷公司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如何合理完善M小贷公司的风险管理,对M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同时结合M小贷公司实际遇到的打包贷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VaR模型和KMV模型分别对贷款过程中的汇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发现VaR模型中的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SMA—t和GARCH(1,1)—t这四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统计检验效果,通过不同的模型计算出了VaR的相对估计值,M小贷公司可以综合参照这些不同方法估计下的风险水平,对于是否给该笔打包贷款放款,提供一定的客观参照。KMV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打包贷款融资期限到期时,得到理论上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大小,也可以为融资方资信评审提供一定的参考。对金融投资的项目的风险把控成了所有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在开展打包贷款业务时,对于打包贷款项目风险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开展打包贷款业务,其高效率和低门槛,填补了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短板,对于解决缺乏资金的企业融通资金组织生产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发现,M小贷公司作为一个新兴的类金融行业,其风险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对于风险的防控手段可以通过优化经营策略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尤其是要把控客户质量,做好贷前贷后的相关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M小贷公司打包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任何金融项目的风险管理,都是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打包贷款业务的基础上,研究了小贷公司的打包贷款业务,一方面,丰富了开展业务的主体,扩大了研究范畴,另一方面,通过对小贷公司开展打包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可以突破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在这些问题研究层面的局限性,小贷公司可以借助更多的互联网金融思维,进行风险管理的创新,进而丰富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金融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将决定金融业投资的稳健程度甚至投资的成败,故而风险管理就成为了未来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金融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金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M小贷公司打包贷款业务的研究,可以增强小贷公司开展业务时抵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特点,小贷公司开展传统贷款融资业务,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更加透明的监管渠道,从而反过来促使小贷公司开展业务更加合规化,从而促进我国小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艳秋[5](2018)在《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放眼当下全球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经济文化交流深化。国际贸易业务作为国家间经济交流的主旋律,其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深远,并且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并将贸易融资业务视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贸易融资业务有别于传统的信贷业务,其具有融资企业准入门槛低,审批简便,风险较低,流动性较高等特点。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多远变化,国际贸易业务受经济、政治甚至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风险。这为以贸易融资业务为发展重心的中外资银行敲响了警钟;对风险管控手段及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变化多端的当下国际经济形势下控制风险,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成为每个商业银行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法兴哈尔滨分行包括银行发展历程和贸易融资业务类型在内的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及风险管控体系框架,并分析贸易融资业务在风险管控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得出法兴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在信用风险管控层面主要表现在企业资料审核不严格、背景审核不详尽;在操作风险层面,主要表现在融资回款监控不充分、前中后台沟通不出畅、操作管理规程存在缺陷;在市场风险管控层面主要存在汇率风险把控不严,套保手段单一;在国家风险管控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家风险识别滞后;流动性风险管控层面基础薄弱。问题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成因及内部成因,内部成因包括业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发展方式粗放,缺少有针对性的贸易融资风险管控制度等;外部成因包括市场竞争无序,诈骗活动猖獗,贸易融资可以资信差等。通过识别贸易融资业务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潜在风险,针对分析发现的风险管控问题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外部监管等角度提出改进的对策,主要的对策包括:强化信用风险授信管理流程、明确贸易融资业务内部风险管控制度及架构、优化人员管理制度,借鉴成功经验改进风险管控技术、重视外部监督。所提对策为完善法兴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风险管控体系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对推进法兴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防范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发生,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何歆[6](2018)在《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逐渐成为主流,我国国际贸易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我国进出口结算量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但是进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国际贸易的结算和融资方式品种繁多,进出口双方不得不考虑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点。对于远隔重洋的进出口企业,特别是对于合作初期的双方来说,彼此不了解,难以掌握对方企业经营现况和资金链状况是阻碍双方交易的壁垒之一。19世纪80年代信用证由此应运而生,并在20世纪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银行的介入使得进出口双方都有了保障,并且信用证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特别是信用证融资业务,更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信用证融资业务的特殊性,势必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近年来,提高贸易融资额,扩大中间收入是G银行拓宽自己的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达到目标,G银行业务操作人员不断降低客户准入标准,导致风险事件频发,因此对G银行的信用证融资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风险理论和巴塞尔银行风险理论,运用案例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信用证融资方面的相关文献,以G银行为切入点,分析了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处理模式、发展现状,研究了业务流程、业务共性风险和特有风险,考察了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在研究角度上,通过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处理的前后台两个机构,结合了 G银行买方融资和卖方融资两类反方向的融资方式的具体操作流程,找出风险点,并提出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提高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在研究观点上,本文针对性较强,实际操作性较高,有助于G银行的业务处理人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其他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最终得出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处理前后台的风险监管缺乏紧密的沟通与协作,面对风险事件缺乏专业指导,并指出G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前后台风险监管机制,加强前后台相互制约性,增设“中台”填补风险漏洞,强化人员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共有风险和特有风险的防范工作,从而提升G银行应对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水平。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原因、理论与实际价值、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首先引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简要介绍了 G银行目前对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处理模式和处理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对G银行提货担保、进口押汇、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和福费廷五大融资业务处理流程的分析,总结出信用证融资业务中易发生的风险点和每个融资业务品种各自特有的风险点及成因,同时简要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相关风险事件;第五章对前两章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和防范措施;第六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成果。
顾颖[7](2016)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已经成为一项重点发展的金融业务。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对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存在只重视产品研发,却不注重产品风险的分析与研究的现象,导致很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风险偏高。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了自己的多年的工作经验从贸易融资风险形成的原因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贸易融资产品,举出典型的案例,清楚明晰的分析出这些贸易融资产品存在的风险点。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本论文所研究内容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对贸易融资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分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部分。再次,针对具体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此类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解决办法。这部分内容即有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也有新兴融资业务的分析。全面的涵盖了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改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未来的发展。通过对全文四个部分的详细分析,本文最终得出了结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也在推陈出新中。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要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要规避其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无论对于哪一家商业银行来讲,规避业务风险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都必须放在首位。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银行自身内控方面的局限性和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各家银行都有国际贸易融资呆帐坏帐的产生。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相关政策度指导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为国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须幸平[8](2016)在《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在不断面临挑战。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1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一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亿元,下降1.8%;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进出口相抵,顺差36865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出口企业的融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国际贸易的方式多种多样,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都是进出口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买卖双方可能远隔重洋,互相不够了解,更缺乏信任。于是,信用证结算这种高效率、低风险的贸易支付方式颇受青睐。信用证解决了国际贸易中预付与迟付的矛盾,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更是商业银行集结算方式与融资业务于一体,对资产和负债业务起到直接拉动作用的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然而,就算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能给企业带来融资便利,能为银行创造巨大的利润,能增强银行的竞争力,由于信用证融资业务的特殊性,也还是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风险进行探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文章从我国信用证融资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信用证的融资原理切入,对信用证项下的各个贸易融资方式进行了逐一分析。其中,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证融资业务中面临的各方面风险,并逐个分析了各信用证融资业务的特定风险。文章最后,对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王小微[9](2015)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与出口商博弈分析 ——以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化、信息化的时代到来之时,国际贸易融资在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之间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共同的利益,但是也增加了贸易风险,最主要的风险便来自银行与企业。一时间,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风险问题成为了专家学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其中就包括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业务风险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加有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为此,本文从出口信用证下的打包贷款入手,研究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与出口商企业之间在风险问题上的博弈策略,为促进银企合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首先,本文进行了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理论概念的介绍。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创新性地将信号博弈与进化博弈模型运用到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实务中,重点探讨了在出口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银行与出口商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将信号博弈运用到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中,建立了银行与高风险出口商两个参与人两时期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两参与人在分离均衡下各自的最优行动。最后,将进化博弈理论运用到出口商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为出口商企业集群之间存在的学习与模仿效应提供理论支持,并以此来引导出口商企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研究得出结论:在面对高低风险类型出口商混同的情况下,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防范于未然,即认真分析出口商的风险类型,识别出口商发送的信号?,慎重选择自己的行动b,使自己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或者是将贷款风险最小化。此外,在出口商企业集群中,要充分重视“榜样”的力量,而出口商企业采取“遵守”策略时与“奖励”w和“惩罚”k有关,当出口商企业采取“遵守”策略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即k?w?2m?c,那么无论最开始采取“遵守”策略的出口商企业有多少,最后所有的出口商企业都将采取“遵守”策略。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进化博弈的理论,将企业给银行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银企和谐的金融格局。
刘建飞[10](2015)在《出口信用证项下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方式的适应性和选择分析》文中认为融资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出发,将其与出口信用证项下各种贸易融资方式的特点结合起来,并通过相关实例,采用归纳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出口信用证项下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票据贴现以及福费廷四种贸易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的要求以及对其的益处。总结出出口信用证项下四种贸易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适应性,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各种贸易融资方式的选择,并针对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贸易融资提出建议。本文以出口信用证项下的各种贸易融资方式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目的和意义在于:其一,分析出口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适应性;其二,指导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贸易融资方式,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问题。本文的分析对于中小企业更好地认识出口信用证项下各种贸易融资方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跟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贸易融资方式。不足之处在于没能从更细致的分类角度研究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对出口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方式的选择,这部分内容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
二、信用证打包贷款中的风险及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用证打包贷款中的风险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用证的研究综述 |
2.2 关于贸易融资风险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关于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分析 |
3.1 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
3.1.1 进口开证 |
3.1.2 进口押汇 |
3.2 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
3.2.1 打包贷款 |
3.2.2 出口押汇 |
第4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2.1 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4.2.2 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4.2.3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4.3 风险评估指标对贸易融资业务影响程度初步筛选 |
4.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5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5.1 模型选择 |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 |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简介 |
5.1.3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步骤 |
5.1.4 模糊评判指标处理 |
5.1.5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5.2 隶属度的确定 |
5.3 风险评估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
5.3.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选用 |
5.3.2 确定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
5.3.3 确定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
第6章 银行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6.1 实证对象 |
6.1.1 实证对象选择的依据 |
6.1.2 实证对象简介 |
6.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6.2.1 确立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
6.2.2 确立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
6.3 模糊综合评判 |
6.3.1 数据采集 |
6.3.2 建立指标因素集与评判集间的模糊关系矩阵及模糊综合评判 |
6.4 评判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结果及其分析 |
6.4.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结果及其分析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风险防范对策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
7.3 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
7.4 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商银行SZ分行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2)A银行成都分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外贸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2 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3 中小企业对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
1.1.4 拓展中小企业外贸业务的难度 |
1.1.5 贸易融资对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4 国内外研究 |
1.4.1 国外研究理论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基本思路及结构安排 |
1.5.1 研究基本思路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贸易融资理论 |
2.1 贸易融资基本定义 |
2.2 贸易融资发展历程 |
2.3 贸易融资的特征 |
2.3.1 具有自偿性 |
2.3.2 专款专用 |
2.3.3 安全性高 |
2.3.4 资金成本占用低 |
2.3.5 融资利率低 |
2.4 贸易融资产品种类 |
第三章 A银行成都分行中小企业运用贸易融资的现状 |
3.1 A银行成都分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3.2 A银行成都分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总体情况 |
3.2.1 A银行成都分行简介 |
3.2.2 A银行成都分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情况 |
3.3 A银行成都分行贸易融资产品体系 |
3.3.1 表内信贷业务产品 |
3.3.2 表外信贷业务产品 |
3.4 A银行成都分行贸易融资操作体系 |
3.4.1 业务对象及基本条件 |
3.4.2 其他条件 |
3.4.3 保证金及担保管理 |
3.4.4 贸易融资业务办理流程 |
3.5 A银行成都分行贸易融资风险控制体系 |
第四章 中小企业运用贸易融资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访谈过程 |
4.1.1 采访对象 |
4.1.2 采访过程 |
4.1.3 访谈结果 |
4.2 中小企业运用贸易融资的关键影响因素 |
4.2.1 企业方面的原因 |
4.2.2 银行方面的原因 |
4.2.3 政府层面的原因 |
第五章 中小企业运用贸易融资的策略分析 |
5.1 企业方面 |
5.1.1 加强自身建设 |
5.1.2 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
5.1.3 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 |
5.1.4 在贸易过程中分阶段进行贸易融资 |
5.1.5 担保方面 |
5.2 银行方面 |
5.2.1 提高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视程度 |
5.2.2 重视整体方案设计、丰富创新产品 |
5.2.3 调查审批及风险控制与金融科技、数字化跨境金融接轨 |
5.2.4 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专业人员综合水平 |
5.2.5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贷后管理制度 |
5.3 政府方面 |
5.3.1 法律法规建设方面 |
5.3.2 银行服务体系建立方面 |
5.3.3 担保体系建立完善方面 |
5.3.4 信用管理体系完善方面 |
5.3.5 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我国E政策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若干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我国信用证业务的有关法规与政策 |
第三节 我国信用证业务风险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E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E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及主要优势与不足 |
第三节 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的业务模式分析 |
第四章 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成因与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市场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操作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
第四节 洗钱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
第五节 欺诈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我国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
第二节 市场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
第三节 操作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
第四节 洗钱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
第五节 欺诈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贷企业打包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以M小贷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2.3 基础理论 |
2.3.1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3.2 小贷企业风险管理 |
3 M小贷公司打包贷款项目管理现状 |
3.1 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2 M小贷公司打包贷款经营现状 |
3.2.1 打包贷款余额情况 |
3.2.2 客户类型 |
3.2.3 贷款期限情况 |
3.2.4 贷款逾期情况 |
3.3 小贷企业打包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关键要素分析 |
3.3.1 打包贷款简介 |
3.3.2 打包贷款中放款机构风险管理关键要素 |
4 M小贷公司打包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
4.1 项目背景介绍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分析 |
4.2 汇率风险实证分析 |
4.2.1 数据的选择和检验 |
4.2.2 VaR模型对汇率风险的实证度量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结论 |
4.3 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
4.3.1 模型介绍 |
4.3.2 样本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4.3.3 结论 |
5 M小贷公司风险管理措施及建议 |
5.1 优化经营策略 |
5.1.1 优化客户质量 |
5.1.2 做好贷前审核工作 |
5.1.3 做好贷后监督工作 |
5.2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
5.2.1 淡化权力 |
5.2.2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
5.2.3 公司核心价值构建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贸易融资概述 |
1.4.2 风险管控理论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业务及风险管控现状 |
2.1 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简介 |
2.2 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现状 |
2.3 法兴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的现状 |
2.3.1 信用风险管控现状 |
2.3.2 市场风险管控现状 |
2.3.3 操作风险管控现状 |
2.3.4 国家风险管控现状 |
2.3.5 流动性风险管控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风险管控的问题及成因 |
3.1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
3.1.1 信用风险管控中审核把关不严 |
3.1.2 操作风险管控中存在监管不力和沟通不畅 |
3.1.3 市场风险管控中风险管控举措不力 |
3.1.4 国家风险管控中反应滞后 |
3.1.5 流动性风险管控基础薄弱 |
3.2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问题成因分析 |
3.2.1 外部成因 |
3.2.2 内部成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决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风险管控问题的对策 |
4.1 强化信用风险授信流程管理 |
4.1.1 标准化贸易融资业务授信流程 |
4.1.2 建立贸易融资客户信息库 |
4.1.3 落实尽职调查职责及贷前贷中贷后监控 |
4.2 明确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风险内部控制架构及流程 |
4.2.1 有针对性实施交易风险管理制度 |
4.2.2 落实流程管控以及规范操作行为 |
4.3 优化人员管理制度 |
4.3.1 加强培训监督审查 |
4.3.2 加强员工职业操守的培养 |
4.3.3 优化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
4.3.4 加强条线管理中的部门沟通 |
4.4 借鉴成功经验改进风险管控技术 |
4.4.1 搭建企业和银行以及监管机构三位一体的信息技术平台 |
4.4.2 贸易融资业务处理信息化 |
4.4.3 实行操作风险的自我评估及报告 |
4.5 重视外部监督 |
4.5.1 重视监管部门监督及时完善制度防范风险 |
4.5.2 引入市场约束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6)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G银行简介 |
二、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
三、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
一、业务风险种类 |
二、风险成因分析 |
三、信用证融资业务流程分析 |
第五章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
一、建立完善的前后台风险监管机制 |
二、增设“中台”填补风险漏洞 |
三、加强共性风险和特有风险防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价 |
1.2.1 有关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形态的研究 |
1.2.2 有关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原因分析 |
1.2.3 有关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成因分析 |
2.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现状 |
2.1.1 外部性原因 |
2.1.2 内部性原因 |
第三章 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点及案例分析 |
3.1 打包贷款业务(Packing Loans) |
3.1.1 打包贷款基本概念 |
3.1.2 打包贷款的风险点 |
3.1.3 打包贷款案例及分析 |
3.1.4 针对打包贷款风险的两点解决办法 |
3.2 提货担保业务(Delivery Guarantee) |
3.2.1 提货担保基本概念 |
3.2.2 提货担保的核心风险所在 |
3.2.3 提货担保案例及分析 |
3.2.4 提货担保业务风险的两点解决办法 |
3.3 出口押汇业务(Outward Documentary Bills) |
3.3.1 出口押汇基本概念 |
3.3.2 出口押汇业务审核中的风险要点 |
3.3.3 出口押汇业务案例及分析 |
3.3.4 出口押汇业务的几点解决办法 |
3.4 票据贴现业务(Discounting Of Bill) |
3.4.1 票据贴现业务基本概念 |
3.4.2 票据贴现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
3.4.3 票据贴现业务具体案例 |
3.4.4 防范票据贴现业务风险的几点解决办法 |
3.5 福费廷业务(Forfeiting) |
3.5.1 福费廷业务基本概念 |
3.5.2 福费廷业务主要风险点 |
3.5.3 福费廷业务案例 |
3.5.4 规避福费廷业务风险的几点办法 |
3.6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 |
3.6.1 国际保理基本概念 |
3.6.2 保理业务中的风险 |
3.6.3 双保理业务流程图如下 |
3.6.4 保理业务具体案件分析 |
3.7 银行保函业务(Bank Guarantee) |
3.7.1 银行保函业务基本概念 |
3.7.2 保函业务风险点 |
3.7.3 保函的流程及岗位职责具体见下图 |
3.7.4 保函业务案例 |
3.7.5 针对保函业务风险的几点解决办法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改善对策 |
4.1.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
4.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 |
4.3. 建立有效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防控体系 |
4.4. 不断提升国际贸易融资相关从业人员对风险防范的能力 |
4.5 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操作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5.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框架 |
第2章 信用证及我国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方式概述 |
一、信用证概述 |
(一)信用证的定义 |
(二)信用证的特点 |
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原理 |
(一)信用证融资产生的基础 |
(二)信用证融资产生的依据 |
三、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方式 |
(一)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信用证融资方式 |
(二)银行向进口商提供的信用证融资方式 |
第3章 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
一、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类型 |
(一)信用风险(Credit Risk) |
(二)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 |
(三)市场风险(Market Risk) |
二、信用证融资欺诈分析 |
(一)信用证欺诈的定义 |
(二)信用证欺诈的分类 |
(三)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
三、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具体风险分析 |
(一)打包放款银行的风险 |
(二)出口押汇银行的风险 |
(三)福费廷特有风险 |
(四)进口押汇银行风险 |
(五)提货担保银行风险 |
第4章 商业银行应对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
一、加强客户风险管理的应对 |
(一)审查客户核心管理人员 |
(二)定期分析客户财务状况 |
(三)审查客户信用评级 |
二、做好融资担保,确保还款来源 |
(一)人的担保 |
(二)物的担保 |
三、统一授信管理,确定授信额度 |
四、加强对法律及国际惯例的研究,保证有法可依 |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 |
(二)加强国际惯例的研究 |
(三)建立并完善操作规则 |
五、不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防范重点 |
(一)打包放款的风险防范 |
(二)出口押汇的风险防范 |
(三)福费廷的风险防范 |
(四)进口押汇的风险防范 |
(五)提货担保的风险防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与出口商博弈分析 ——以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国际贸易融资概述 |
2.1 国际贸易融资的概念 |
2.2 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 |
2.3 我国对外贸易及融资的发展概况 |
2.3.1 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动情况 |
2.3.2 国际贸易融资发展情况 |
2.3.3 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
3 信用证下打包贷款融资概述 |
3.1 信用证概述 |
3.1.1 信用证的概念 |
3.1.2 信用证的适用条件 |
3.1.3 信用证融资的意义 |
3.2 打包贷款概述 |
3.3 信用证下打包贷款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
3.3.1 信用证本身的风险 |
3.3.2 还款来源方面的风险 |
3.3.3 信用风险 |
3.3.4 银行自身的风险 |
4 银行与出口商的博弈模型 |
4.1 模型简介 |
4.2 银行与出口商不伪装时的博弈均衡解 |
4.2.1 第二时期银行与出口商博弈的解 |
4.2.2 第一时期银行与出口商博弈的解 |
4.3 银行与出口商伪装时的博弈均衡解 |
4.4 算例分析 |
5 有限理性下出口商集群“遵守”进化博弈模型 |
5.1 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
5.2 复制动态与进化稳定策略模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出口信用证项下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方式的适应性和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 |
1.4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2 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与融资相关的特点 |
2.2.1 初创期中小企业 |
2.2.2 成长期中小企业 |
2.2.3 成熟期中小企业 |
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2.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
2.4.1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担保实力弱 |
2.4.2 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较弱,信息不对称 |
2.4.3 中小企业经营具有不稳定性,还款保证差 |
2.4.4 我国金融体制方面的原因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银行环境与贸易融资特征 |
3.1 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银行环境 |
3.2 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特征 |
3.2.1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需求迫切 |
3.2.2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单笔融资金额较小 |
3.2.3 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融资抵押品 |
3.2.4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抗风险能力弱 |
3.2.5 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产品缺乏了解 |
3.3 小结 |
第四章 出.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方式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和选择 |
4.1 出.打包放款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1.1 出.打包放款的特点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1.2 案例分析:打包放款融资对中小企业的要求与益处 |
4.1.3 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打包放款的选择 |
4.2 信用证项下出.押汇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2.1 出.押汇的特点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2.2 案例:信用证项下出.押汇融资对中小企业的要求与益处 |
4.2.3 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信用证项下出.押汇的选择 |
4.3 信用证项下票据贴现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3.1 信用证项下票据贴现的特点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3.2 案例:信用证项下票据贴现融资对中小企业的要求与益处 |
4.3.3 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信用证项下票据贴现的选择 |
4.4 信用证项下福费廷与中小企的适应性 |
4.4.1 福费廷的特点与中小企业的适应性 |
4.4.2 案例:福费廷融资对中小企业的要求与益处 |
4.4.3 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福费廷的选择 |
第五章 中小企业开展出.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的建议 |
5.1 中小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专业化分工 |
5.2 中小企业要提高审单制单水平 |
5.3 中小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
5.4 中小企业要建立起风险防范机制 |
5.5 中小企业要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 |
5.6 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贸易融资方式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信用证打包贷款中的风险及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D]. 陈佳恒.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A银行成都分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研究[D]. 彭莉铧.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3]我国E政策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D]. 李捷. 厦门大学, 2019(08)
- [4]小贷企业打包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以M小贷公司为例[D]. 何春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法兴银行哈尔滨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问题研究[D]. 李艳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何歆. 安徽大学, 2018(09)
- [7]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D]. 顾颖. 苏州大学, 2016(02)
- [8]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D]. 须幸平. 苏州大学, 2016(02)
- [9]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与出口商博弈分析 ——以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为例[D]. 王小微. 重庆大学, 2015(06)
- [10]出口信用证项下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方式的适应性和选择分析[D]. 刘建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