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统计与会计优势互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1](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研究 ——以莱西市姜山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今的中国面临的是数据量的爆炸式上涨,数据形式的千变万化,大数据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要发展模式,催生着新的发展格局。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工作收获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但更多地是面临巨大的挑战。统计工作范围日益扩大,统计内容愈发庞杂,统计数据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多,同时各方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作为数据最直接收集者的乡镇统计机构势必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乡镇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价值性,全面提高乡镇统计数据的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业已成为当前乡镇统计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大数据的应用为切入点,以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为研究对象,详述了论题产生的国内外理论背景,点明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现实意义、创新点,也指出了不足;提取了大数据、统计数据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并充分界定了其概念、特点等;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深刻剖析与结合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打造统计数据质量优化框架;详述乡镇统计的独特性及统计数据优化的迫切性,并着重阐述采用姜山镇为例所具有的代表性;结合姜山镇的统计数据质量发展实情,融入统计数据质量优化框架和统计数据质量衡量标准,详细解析姜山镇统计数据质量的基本现状;以数据质量优化框架为架构,以数据质量衡量标准为依据,嵌入姜山镇统计数据研究中,通过工作流程、技术运用、管理配置三个维度展开问题与原因的分析与归纳;以问题为基础,以原因为导向,结合姜山镇实际,并融入创新协同元素,在框架的指导下,针对三个层面的多个具体方面,提出乡镇优化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保证了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统计数据质量优化框架是符合统计数据质量优化研究需要的,姜山镇是具有研究代表性的,这些都为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钱佳萍[2](2019)在《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建筑统计制度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建筑业被认为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建筑行业的发展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是建筑业发展的“晴雨表”,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行,对建筑业的发展及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都提出了要求,这就更加凸显了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与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合称为建筑统计报表制度)与广义建筑业发展无法很好匹配的问题,导致了建筑统计报表制度无法反应广义建筑业真实的发展形态。同时,随着一些新业态的出现,建筑业与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且两者的统计制度未能很好的衔接,不利于展示广义建筑业的发展格局和发展规律。本文立足于建筑业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发展的现状,基于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归纳选取主要指标对建筑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针对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分别以法人和业务为单位对其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论述了新形势新要求下对建筑业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对统计的影响,揭示了现行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存在的问题:工程咨询服务行业未有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细分行业的统计报表制度在表式设计上相似度高,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情况下,企业重复填报现象严重。同时,随着设计施工总承包业务的推广,加大了跨建筑业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统计、重复填报数据无法识别等主要问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针对性的建筑统计报表制度改革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即在现行细分行业的统计报表制度基础上,首先实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融合和统一,继而实行广义建筑业的统计,论文还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促进建筑统计报表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建筑业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发展,有效地发挥其统计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凯[3](2019)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文中指出分享作为一项古老社交活动与经济相结合时,衍生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分享经济,这种新模式在20世纪末期出现于社区日常活动、音乐分享、房屋分享、汽车分享等领域。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得益于互联网web2.0技术广泛应用,分享经济已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中国。2015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的规划,这是分享经济在中国经济市场上已具雏形时首次出现在国家发展战略计划中。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其他7个部委于2017年7月共同发布具有针对性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通知,提出大力发展分享经济的指导方针。分享经济引致的政府统计问题。目前,有中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统计部门已在不同层面开展分享经济统计调查工作,主要集中于分享经济的界定、行业分类、数据收集等方面。根据相关统计部门的研究表明,目前针对包括分享经济在内的新经济政府统计工作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基本概念方面缺乏统一共识。分享经济出现时间相对较短,各国分享经济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导致其理论体系缺乏统一共识;第二,现行GDP核算原则及方法无法适用于分享经济。例如,居民个人参与分享经济时个人消费品转为投资品,那么如何对此转换进行处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尚缺乏应对方案;第三,分享经济对统计调查方法方面的挑战。传统调查对象基本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而分享经济参与者主要集中在住户部门,这就会导致利用传统调查手段难以收集对应生产数据。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内开展分享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不仅能为分享经济核算理论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还能满足政府统计工作之需和为分享经济测度提供技术参考。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以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研究为主要目标,基于学科综合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分享经济的来源、内涵与性质和交易模式等概念之后,在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标准两种核算理论框架内,不仅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测度方法,还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新经济核算所需要的技术特征,对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与实现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明确核算对象。本文在经济范畴中探讨分享经济活动范围,从分享经济实践活动中归纳出界定的理论依据,进而研究分享经济的内涵与性质以及其与其他新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此勾勒出清晰的核算对象。第二,获取分享经济核算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界研究,解析分享经济交易活动的内涵、特征以及其与传统交易模式的区别,进而总结出将传统交易模式核算理论应用于分享经济交易模式时的主要问题,为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第三,搭建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的框架。在梳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先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则,再界定核算主体和统计范围,并设计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方法及标准,为之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提供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统计方法。根据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从宏观到微观视角,本文分别从生产和收入两个方面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并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住户部门混合收入的分劈方法,最后辨析网络分享平台的收入归属问题。第五,设计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方式与调查方法。本部分在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根据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数据的归集方式,即根据宏观经济核算账户与微观企业会计账户两种数据归集结构理论,设计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并就核算表与中国国家统计局“三新”统计报表制度之间的指标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梳理目前中国与英国有关分享经济官方统计的实践进展与局限性,分别对居民个人与小微企业构建统计调查方案。此外,基于大数据思想和分层抽样技术,设计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核算的问卷调查方案,以此启发分享经济统计调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在消费效用和机会成本安排下,分享活动和闲置资源利用是界定分享经济的必要条件,而网络分享平台是分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但不是必要条件;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分享经济只属于“三新”经济中新商业模式,但不是新业态和新产业。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存在本质区别,理由是共享经济是一种公平性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活动,并且共享活动弱化排他权。分享经济活动则是暂时性放弃排他权,同时对社会闲置资源再配置;分享经济与数字经济存在部分交集,即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但这并不表示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商业模式完全属于数字经济之中。这同样说明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模式的核算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2)交易模式是识别分享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包括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利用闲置资源的使用权创造经济价值的经济活动,在交易者自行组织交易活动时,会产生较高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交易总成本。当网络平台组织交易时则是相反情况,并且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变化趋势,同时会外推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品的可能性边界;从交易模式类型看,分享经济交易活动可以分为平台交易和非平台交易两种。其中,平台会内化交易者大部分交易费用,使总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少,这说明网络平台是分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交易实现方面,分享经济的交易活动主要通过众包、协作和分享三种方式实现基于闲置资源分享的服务活动;传统交易模式与分享经济交易模式之间主要存在三个区别:(1)交易的组织形式;(2)交易的管理结构、生产关系、主要实现方式;(3)交易模式的特征。以上区别会导致在传统交易模式核算理论中开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时,会产生核算原则、主体和客体、统计分类、核算方法等方面问题。(3)开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应以SNA2008体系为主要理论框架。但涉及中国部分时,需考虑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标准中有关“三新”经济核算理论。同时,在分享经济的基本核算原则、统计主体、生产与产出范围及分类等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原则上,应注意权责发生制的适用性、闲置资源价格的估价原则、SNA经济所有权与闲置资源使用权是统一概念,但分享使用权与租赁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是分享经济生产者应具有四点特征:(1)在市场性与机会成本补偿安排下,生产者主要由居民个人和企业构成;(2)应以闲置资源作为主要投入要素开展分享服务生产;(3)如果生产者同时在传统经济领域开展活动,基于闲置资源的生产活动必不能影响生产者在传统经济内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活动;(4)网络分享平台企业通过提供信息要素作为分享经济生产者;三是对于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应采用“异质性互斥”原则,根据服务性质、生产方式、提供形式等特征识别相关服务活动,并按照一定规则将服务生产与服务产出进行归集与分组,以此建立分享经济行业活动与产品的统计分类。根据上述分类方法,目前分享经济的服务产品可分为六个组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分享经济行业活动主要涉及第三产业中的10个服务生产领域。(4)开展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时,应以市场性和机会成本补偿原则确定分享经济的总产出核算范围。采用营业收入法核算分享经济的服务产出时,存在闲置资源消耗测算问题,尤其是个人耐用品转变为投资品的价值消耗;使用收入法核算时,由于SNA2008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之间存在不同核算口径,因而在测算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口径。同时,可以采用经验比例法、推算法和计量经济模型三种方法分劈个人非法人企业的混合收入。此外,网络平台企业的收入应视为生产者营业盈余的组成部分。(5)在可比性与平衡性的原则下,分享经济核算表式可以采用T字型表和多栏式表两种数据结构,并且表中指标与企业会计科目具有一定对应关系。但这种关系需要调整核算口径;在设计居民个人与小微企业两类群体参与分享经济情况的统计方案时,合理定义分享经济是设计关键因素,大数据抽样有利于抽样效率提升,机器学习之聚类算法可用于分享经济行业分类。针对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核算,理论上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平台数据并建立大数据抽样框,再利用分层抽样技术估算出分享住宿模式的全国一级增加值。本文以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具有以下四点创新之处:(1)规范了分享经济的范畴,明确了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对象;(2)构建了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框架,解决了分享经济与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衔接。(3)建立了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统计分类标准,充实了“三新”统计制度的统计分类。(4)设计了分享经济交易数据的采集方案,丰富了统计核算数据的来源渠道。
项吉羽[4](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机制创新研究 ——以萧山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大数据在支付软件、电子商务等商业活动中已经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且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推广和技术的渗透,它也逐渐发展延伸到官方统计工作中。大数据和统计工作的交叉和重叠,给传统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部门带来了诸多改变,包括政府工作理念、统计制度建设、数据采集分析方式、人才培养方向等,这些变化对于政府统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合理利用大数据将之成为推动统计工作改革进步的一股动力,对于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都是极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数据的预警预测作用也是一种放大,有利于提升统计部门的形象与地位;挑战则是,大数据的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数据运转过程中涉及到公众隐私、政府信息公开等多项内容,如果运用不当或人才、技术没有跟上,把握不好任何一个环节就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数据采集有误等结果。因此,直面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研究及解决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统计工作方式,对推动政府统计工作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的工作实例分析,重点研究“联网直报平台”系统运行现状及背景,从企业与管理端分析该系统优点与缺陷,提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直报体制仍需完善、系统稳定性还需提高等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制度建设、法律保障、理念更新、平台搭建、创新研究五方面进行对策探讨,为大数据与政府统计之间更好融合提供建议与启发。
白帆[5](2018)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的变革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企业统计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为政府了解分析社会上的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宏观政策、出台法律法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且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对领域做出监测和风险预警,以维护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政府企业统计工作在大环境下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和变革。外部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政府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信息数据的更新换代,对政府企业统计不仅仅是制度上的冲击,包括原有统计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和发布等重要环节从本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在借鉴一些专家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数据的特点,将政府企业统计工作与大数据科学的结合起来,能够从中吸取大数据的优势。政府一方面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创新政府企业统计的工作体制和方法,在对企业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等环节进行改变,使政府企业统计的数据更加全面、精确、及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还能够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我国政府需要从思维上、理念上和手段上去迎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创新来发挥政府企业统计职能,为政府企业统计改革指明方向,为当下政府企业统计面临的挑战提供对策。
牛胜强[6](2018)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模式构建及重点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促使企业必须立足全球看待行业竞争与市场机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竞争态势,企业统计面临发展空间拓展和加快发展的双重机遇。企业统计应顺应科学管理要求,将主功方向定位于提供综合信息,主动参与企业经营全过程,通过高效开发应用各种统计信息资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和决策支持。最终形成上下畅通、左右贯通的统计信息系统。
吕杰[7](2016)在《企业统计与会计工作协调运用的作用和措施》文中提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协调运用,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刘虹[8](2011)在《浅析企业会计与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互适应性》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作为现代企业经济生活中重要支柱的企业会计与统计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充分发挥两者各自优势的同时,如何使两者相互适应,使它们在市场经济中协同发挥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王艳明[9](2010)在《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日渐成熟,原有的企业统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逐渐降低,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的任务也更为紧迫。以下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创新进行简要总结。1.以“企业统计功能”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框架。提出了现代企业统计功能有三个方面,并从理论上对这三个功能的内容和实现形式进行了系统论证,对于进一步明确现代企业统计定位,更好地实现企业统计功能,充分发挥企业统计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利作用,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2.重点研究了“现代企业统计功能的实现方式”,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跳出了“就指标体系讨论指标体系”的传统思维定式,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流程,强调对“基本指标体系”与“分析指标体系”按一定程序分开设计;针对企业统计管理功能,提出了“企业统计技术与企业管理方法融合”的观点。3.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国企业统计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明确了我国企业统计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企业统计定位模糊,企业统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统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甚微。对本文选题的提出和明确研究思路起到重要的指向作用。4.系统研究了企业统计运行模式和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对我国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现代企业综合信息型企业统计模式”,并以制造业为例设计出“多功能型”企业统计模式的运行框架。围绕企业统计运行模式构建,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5.实现了企业统计理论与实践的很好结合。结合作者参与完成的横向项目,对大中型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开发内容、业务流程和基本功能、应用系统层次划分及软硬件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实践上对论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6.对现代企业统计功能实现的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企业统计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企业统计文化建设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为现代企业统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检查评估框架。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与实践创新体系研究》(No:05BTJ003)的主要内容。
付继娟[10](2008)在《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作为一个非常新的研究热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科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当中的难点,本研究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出发,围绕员工与组织的动态一致匹配、动态互补匹配和动态整体匹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本论文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的特征与关系分析,得出员工与组织的动态匹配在企业目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的动态一致匹配和动态互补匹配的维度关系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及其发展规律,运用超竞争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剖析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因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第一份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量表,通过计算机定性模拟技术、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市场竞争能力、技术更新能力、组织内部冲突、社会支持、管理专制制度、薪酬程序公平、薪酬结果公平、职业成长度、工作自主权、晋升机会、价值观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和组织动态匹配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回归模型中组织人口统计变量的工作年限作为控制变量,验证了其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一致匹配、动态互补匹配和动态整体匹配的影响关系。可以看出,不同的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动态匹配影响程度各异。结果表明研究中所提出的39个假设中,共有31个假设得到了本研究数据实证分析结果的支持,另有2个假设获得了部分支持,6个假设不被支持。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包括环境因素、管理风格因素、管理制度因素、价值观因素来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与完善,并指出在权变理论中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选择形式,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企业统计与会计优势互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统计与会计优势互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背景下的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研究 ——以莱西市姜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5 论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的概述 |
1.1 大数据的概述 |
1.1.1 大数据的概念 |
1.1.2 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
1.2 统计数据质量的概述 |
1.2.1 政府统计 |
1.2.2 统计数据质量 |
1.3 相关理论基础的概述 |
1.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1.3.2 统计数据质量优化框架 |
2. 大数据背景下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 |
2.1 乡镇统计的独特性 |
2.1.1 乡镇统计独具的特征 |
2.1.2 乡镇统计特有的功能和任务 |
2.1.3 乡镇统计要素的差异性 |
2.1.4 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方式的不同 |
2.2 乡镇的发展迫切要求优化统计数据质量 |
3. 大数据背景下姜山镇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况 |
3.1 工作流程的优化夯实了统计数据质量 |
3.1.1 数据收集的优化提高了及时性 |
3.1.2 数据存储的优化提高了经济性 |
3.1.3 数据处理优化提高了一致性 |
3.2 先进技术的运用提升了统计数据质量 |
3.2.1 四大工程的运用提升了准确性 |
3.2.2 先进工具的运用提升了可比性 |
3.3 管理配置的强化保障了统计数据质量 |
3.3.1 法规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可获得性 |
3.3.2 专门人才的配备保障了适用性 |
4. 大数据背景下姜山镇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 |
4.1.1 统计数据的及时性不到位 |
4.1.2 统计数据的一致可比性不完善 |
4.1.3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减损 |
4.1.4 统计数据的适用性不强 |
4.1.5 统计数据的经济可获得性不稳固 |
4.2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分析 |
4.2.1 工作流程不完备 |
4.2.2 技术运用不强大 |
4.2.3 管理配置不优质 |
5. 大数据背景下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的建议 |
5.1 注重过程优化 |
5.1.1 提高公开服务水平 |
5.1.2 抬升统计设计品质 |
5.1.3 调整不适宜的统计报表制度 |
5.2 加大技术投入 |
5.2.1 加速技术推广运用 |
5.2.2 搭建信息协同共享平台 |
5.2.3 深入开展数据技术研究 |
5.2.4 推动四大工程升级 |
5.3 完善管理配置 |
5.3.1 政策支持到位 |
5.3.2 加强行政执法 |
5.3.3 建立数据报送奖惩机制 |
5.3.4 严格企业资料审查制度 |
5.3.5 提高统计宣传普及率 |
5.3.6 推进统计队伍建设 |
5.3.7 进一步解放思想 |
5.3.8 合理配备人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建筑统计制度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建筑统计制度的基本分析 |
1.1 统计制度的基本分析 |
1.1.1 统计制度的含义及意义 |
1.1.2 统计制度的改革发展 |
1.1.3 建筑统计制度的基本设置 |
1.2 建筑业及其发展的基本分析 |
1.2.1 建筑业的基本含义 |
1.2.2 工程咨询的基本含义 |
1.2.3 工程咨询行业的服务内容 |
1.3 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 |
1.3.1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 |
1.3.2 现行建筑业统计制度的不适应性 |
1.3.3 现行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统计制度的不适应性 |
第二章 基于现行统计制度的建筑业发展分析 |
2.1 建筑业发展模式 |
2.1.1 建筑业总产值 |
2.1.2 建筑业增加值 |
2.1.3 建筑业固定资产 |
2.2 建筑业产业素质 |
2.2.1 企业数 |
2.2.2 劳动力 |
2.2.3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 |
2.3 建筑业组织结构 |
2.3.1 国内承包能力 |
2.3.2 产业集中度 |
2.3.3 国际承包能力 |
第三章 基于现行统计制度的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
3.1 以企业法人为单位分析 |
3.1.1 行业产值 |
3.1.2 人均营业收入 |
3.1.3 企业规模 |
3.1.4 工资水平 |
3.2 以业务活动为单位分析 |
3.2.1 工程咨询行业业务 |
3.2.2 勘察设计行业业务 |
3.2.3 工程监理行业业务 |
3.3 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两个建筑强省为典型分析 |
3.3.1 江苏、浙江两省总体发展情况对比 |
3.3.2 江苏、浙江两省工程监理企业细分业务收入对比 |
第四章 建筑统计制度改革要求与路径分析 |
4.1 建筑业发展要求及其对统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
4.1.1 推行工程总承包及其对统计的影响 |
4.1.2 建立新型工程公司及其对统计的影响 |
4.1.3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及其对统计的影响 |
4.2 工程咨询行业发展要求及其对统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
4.2.1 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其对统计的影响 |
4.2.2 推行电子招投标及其对统计的影响 |
4.2.3 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及其对统计的影响 |
4.3 建筑统计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 |
4.3.1 现行统计制度对建筑业发展的不适应分析 |
4.3.2 建筑统计制度改革初步设想 |
4.3.3 建筑统计制度改革原则 |
第五章 建筑统计制度重构研究 |
5.1 分设统计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5.1.1 统一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统计制度 |
5.1.2 建筑统计制度重构的深入优化 |
5.1.3 建筑统计制度重构后的功能实现 |
5.2 建筑统计制度重构之统计指标的创新构建 |
5.2.1 “固定资产”和“设备投资”统计指标 |
5.2.2 “建筑市场模式”统计指标 |
5.2.3 “人才素质”统计指标 |
5.2.4 “建筑信用”统计指标 |
5.3 建筑统计制度重构的配套措施建议 |
5.3.1 完善建筑统计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
5.3.2 放宽资质管理,允许市场准入 |
5.3.3 完善建筑统计监督管理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分享经济的界定 |
第一节 分享经济由来 |
一、分享经济的发展脉络 |
二、国内外分享经济的实践模式 |
三、分享经济的不同定义 |
四、分享经济的共识 |
第二节 分享经济的界定、构件与性质 |
一、分享经济的界定 |
二、分享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三、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
四、分享经济的生产及组织形式 |
五、分享经济的性质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系 |
一、分享经济与“三新”经济的关系 |
二、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的关系 |
三、分享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
四、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联逻辑和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 |
第一节 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一、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内涵 |
二、生产者视角下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 |
三、消费者视角下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 |
四、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 |
第二节 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不同类别 |
一、按组织形式分类的分享经济交易模式 |
二、按实现方式分类的分享经济交易模式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模式比较 |
一、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组织形式比较 |
二、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模式特征比较 |
第四节 传统经济交易模式增加值核算与启示 |
一、传统经济交易模式的增加值核算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不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规则 |
第二节 分享经济的核算主客体及统计范围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主体界定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客体 |
三、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产出统计范围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方法 |
一、分享经济产品统计分类的原理与方法设计 |
二、分享经济行业统计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三、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
第一节 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
一、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的一般核算 |
二、分享经济不同商业模式的生产法核算 |
第二节 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
一、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的一般核算 |
二、分享经济收入核算的特殊问题 |
三、网络分享平台的收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与实现方法 |
第一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设计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构建逻辑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构建 |
三、分享经济核算表的宏微指标衔接 |
第二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数据实现 |
一、中国“三新”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的概述 |
二、分享经济统计调查的实践情况分析 |
三、分享经济住户统计调查的设计 |
四、分享经济小微企业活动统计调查的设计 |
第三节 分享住宿模式统计调查设计 |
一、分享住宿模式的界定与发展现状 |
二、分享住宿模式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分享住宿模式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 |
四、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的统计推断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网络爬虫程序代码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机制创新研究 ——以萧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 |
第2章 基于大数据的统计:一个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政府统计 |
2.1.3 政府统计工作的发展历程 |
2.2 大数据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2.1 传统政府统计与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工作对比 |
2.2.2 大数据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机遇 |
2.2.3 大数据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 |
2.3 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工作管理机制创新 |
第3章 案例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系统使用现状 |
3.1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系统概述 |
3.1.1 企业端操作流程及功能 |
3.1.2 管理端操作流程及功能 |
3.2 目前杭州市萧山区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使用现状分析 |
3.2.1 企业及统计部门对联网直报平台使用感受 |
3.2.2 联网直报平台所处客观环境分析 |
第4章 对策与探讨 |
4.1 加快政府统计制度建设 |
4.1.1 更新和统一政府统计标准 |
4.1.2 优化政府统计机构设置 |
4.1.3 建立统计数据分享机制 |
4.2 加强政府统计的法治保障 |
4.2.1 完善法律法规配套设置 |
4.2.2 营造依法依规的良好氛围 |
4.3 转变政府统计工作理念 |
4.3.1 加大对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 |
4.3.2 转变统计人才培养方向 |
4.4 建立官方政府统计技术平台 |
4.5 加速政府统计创新步伐 |
4.5.1 新媒体运用常态化 |
4.5.2 充分利用可视化形式 |
4.5.3 提升数据与分析时效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对政府企业统计的研究综述及动态(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对政府企业统计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对政府企业统计的研究历程 |
(三) 我国政府企业统计研究动态 |
三、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三)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府企业统计的相关概念与发展历程 |
一、政府企业统计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企业统计的演变历程 |
三、我国政府企业统计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企业统计的定义及特点 |
一、服务型统计定义 |
二、服务型政府企业统计的特点 |
第三节 政府统计机构设置及统计流程 |
一、我国政府统计机构设置及流程 |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企业统计采用的方法 |
三、当前政府企业统计工作方式 |
第四节 大数据的定义及2017年相关政策 |
一、对大数据的定义 |
二、我国在2017年发布对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
第二章 政府企业统计现状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L县企业内部统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实地调研 |
二、调研发现 |
三、存在问题 |
四、小结 |
第二节 对L县政府内部统计人员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一、实地调研取证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第三节 L县政府企业统计现状原因分析 |
一、企业内部原因分析 |
二、政府内部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的变革与挑战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的变革 |
一、数据拥有者新变化 |
二、统计思维新变化 |
三、数据价值新变化 |
四、数据使用群体新变化 |
五、数据需求新变化 |
六、统计手段新变化 |
七、统计人员新变化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统计数据变革趋势 |
一、数据需求多样化 |
二、数据源头扩大化 |
三、数据产出多元化 |
四、数据使用微观化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面临的挑战 |
一、政府企业统计数据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 |
二、统计实证研究流程是否满足数据分析要求 |
三、政府企业统计工作模式是否适应时代需求 |
四、统计数据信息搜集方式是否恰当 |
五、统计数据分析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变革的思路 |
第一节 当前统计数据安全保护的政策环境及共享现状 |
一、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 |
二、数据安全的相关政策保障 |
三、当前政府企业统计数据共享开放现状 |
第二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企业统计思路探究 |
一、建立服务型政府企业统计的意义 |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企业统计思路探究 |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统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一、需完善与数据共享相关的制度 |
二、数据共享范围需结合社会需求 |
三、需着力解决数据安全保障问题 |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变革路径研究 |
第一节 构建多主体治理路径和机制 |
一、政府主导 |
二、市场调控 |
三、企业协助 |
四、公众参与 |
第二节 创新企业统计数据处理方式 |
一、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公共数据处理中心 |
二、建立新的数据处理模式 |
三、建立多渠道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 |
第三节 探索政府企业统计工作改进措施 |
一、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
二、加速建立统计数据共享机制 |
三、深入研究数据共享技术 |
四、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 |
五、规范共享数据发布程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模式构建及重点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企业统计工作开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和模式选择 |
(一)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 |
(二)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工作模式构建 |
1. |
2. |
3. |
四、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方向 |
(8)浅析企业会计与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互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经济下企业会计、统计的广泛运用 |
二、企业会计与统计的相互作用 |
三、协调企业会计与统计适应性的思路 |
(9)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 本研究相关概念 |
2.1.1 我国“企业统计”及其演变 |
2.1.2 现代企业统计的内涵 |
2.2 我国企业统计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企业统计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关于企业统计定位问题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统计的运行模式问题 |
2.3.3 关于企业统计内容、方法手段和技术创新问题 |
2.3.4 国外企业统计有关问题 |
2.4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2.4.1 关于企业统计定位 |
2.4.2 关于企业统计运行模式 |
2.4.3 关于企业统计内容和手段的创新 |
第三章 我国企业统计现状调查分析 |
3.1 现代企业统计现状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
3.2 企业统计现状分析 |
3.2.1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A 卷) |
3.2.2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B 卷) |
3.2.3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模型分析 |
3.3 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四章 现代企业统计功能研究 |
4.1 现代企业统计的功能定位 |
4.1.1 现代企业统计的信息功能 |
4.1.2 现代企业统计的分析功能 |
4.1.3 现代企业统计的管理功能 |
4.2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功能的实现形式 |
4.2.1 现代企业统计数据收集(统计调查) |
4.2.2 现代企业统计基本指标体系设计 |
4.2.3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中心(数据库)建设 |
4.2.4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系统设计 |
4.3 现代企业统计分析功能的实现形式 |
4.3.1 现代企业统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 |
4.3.2 现代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系统 |
4.3.3 统计预测分析 |
4.4 现代企业统计管理功能的实现形式 |
4.4.1 现代企业统计管理方法体系 |
4.4.2 现代企业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
4.5 本章小结——现代企业统计三大功能的分界及联系 |
4.5.1 现代企业统计三大功能的分界 |
4.5.2 现代企业统计三大功能的联系 |
第五章 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 |
5.1 我国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历史演变 |
5.1.1 平行分割式“专业分散型”统计运行模式阶段 |
5.1.2 专业分散,统一管理的“混合型统计运行模式”阶段 |
5.1.3 平行“管理型综合统计运行模式”阶段 |
5.2 目前我国企业统计运行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5.3 现代企业统计模式的基本界定与诠释 |
5.4 现代企业统计模式设计的总体目标 |
5.4.1 综合的信息查询平台 |
5.4.2 科学的统计管理制度 |
5.4.3 完善的统计网络体系 |
5.4.4 完备的信息加工体系 |
5.5 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基本架构与功能 |
5.5.1 现代企业统计模式的基本架构 |
5.5.2 现代企业统计运行模式的功能 |
5.6 现代企业统计模式——综合信息型企业模式的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
6.1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基础 |
6.1.1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
6.1.2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可能性 |
6.2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功能 |
6.2.1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内涵与特点 |
6.2.2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内涵 |
6.2.3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功能 |
6.3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
6.3.1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
6.3.2 企业统计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
6.3.3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操作过程 |
6.4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实例 |
6.4.1 项目开发背景 |
6.4.2 非煤经营统计信息系统简介 |
6.4.3 应用系统功能规划 |
6.4.4 现代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开发目标、应用效果及特色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企业统计理论创新的保障 |
7.1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
7.1.1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
7.1.2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内容 |
7.1.3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 |
7.2 企业统计人力资源与教育培训 |
7.2.1 企业统计人力资源的涵义及设置原则 |
7.2.2 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
7.2.3 企业统计人力资源的现状 |
7.2.4 企业统计人力资源建设的内容 |
7.3 现代企业统计文化建设 |
7.3.1 企业统计文化的界定与作用 |
7.3.2 企业统计文化的建设 |
7.4 现代企业统计能力建设 |
7.4.1 企业统计能力的内涵 |
7.4.2 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系统结构 |
7.4.3 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视角 |
7.4.4 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1.1 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
8.1.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2 研究展望 |
8.3 结束语 |
附件一 现代企业统计现状调查问卷(A) |
附件二 现代企业统计现状调查问卷(B) |
附表1 某矿业集团非煤产业经营统计报表目录 |
附表2 某矿业集团非煤产业统计分析报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加科研情况 |
三、科研获奖情况 |
致谢 |
(10)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 |
1.3 本论文的关键性概念说明 |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2 背景环境的设定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状分析 |
1.4.2 理论意义 |
1.4.3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1.7 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背景及早期应用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人与组织匹配有关的一些匹配类型 |
2.2.2 人与组织匹配的整合模型 |
2.2.3 ASA 的分析构架 |
2.2.4 人与组织匹配的同质化及其和绩效的关系 |
2.2.5 人与组织匹配变量的界定和测量 |
2.2.6 一致匹配和互补匹配的相应研究 |
2.2.7 人与组织匹配的近期研究 |
2.2.8 人与组织匹配的国外研究总结 |
2.3 国内研究背景及早期应用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6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动态匹配的概念界定 |
2.7 小结 |
3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动力机制:动态匹配 |
3.1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 |
3.2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操作现状 |
3.3 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模式和成长机制 |
3.4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及其发展规律 |
3.5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市场的快速形成 |
3.5.1 高新技术企业超竞争 |
3.5.2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的生态位理论剖析 |
3.5.3 竞争市场的形成过程 |
3.6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资源捕获模型 |
3.7 小结 |
4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的特征及关系分析 |
4.1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
4.1.1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描述 |
4.1.2 人力资源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分布特征 |
4.1.3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
4.2 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及特征分析 |
4.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4.2.2 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 |
4.3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征 |
4.3.1 员工的个性与价值取向概述 |
4.3.2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总体特点 |
4.4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
4.4.1 动态匹配中组织承诺关系研究 |
4.4.2 动态匹配中利益契约和心理契约关系研究 |
4.4.3 动态匹配中绩效关系研究 |
4.5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匹配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
4.5.1 情景依赖原则 |
4.5.2 满意原则 |
4.5.3 均衡原则 |
4.5.4 能级层序原则 |
4.5.5 权责利统一原则 |
4.5.6 整体匹配度最高原则 |
4.5.7 匹配的测量标准 |
4.6 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博弈论分析 |
4.6.1 博弈理论简介 |
4.6.2 员工与组织的匹配行为:一个重复博弈模型 |
4.6.3 基于有限理性的进化博弈模型:员工-组织匹配的行为 |
4.7 小结 |
5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企业员工能力模式的建立及能力评价 |
5.1.1 能力分析 |
5.1.2 能力成长模型 |
5.1.3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匹配的能力因素 |
5.2 影响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管理风格因素 |
5.2.1 典型的管理风格理论 |
5.2.2 管理风格对员工与组织匹配的影响 |
5.3 影响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人才流动理论与模型 |
5.3.1 典型的人才流动理论 |
5.3.2 人才流动模型 |
5.4 ECFP 模型 |
5.5 小结 |
6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概念模型的提出 |
6.1 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 |
6.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1 环境因素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之间动态匹配的研究假设 |
6.2.2 管理风格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研究假设 |
6.2.3 管理制度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动态匹配的研究假设 |
6.2.4 价值观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间动态匹配的研究假设 |
6.2.5 组织人口的统计变量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动态匹配的研究假设 |
6.3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及其影响因素的整合研究模型 |
6.4 小结 |
7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定性模拟研究 |
7.1 基于定性模拟的动态匹配过程的定性表示 |
7.1.1 定性表示的含义 |
7.1.2 定性模拟技术及其本质 |
7.1.3 动态匹配中定性知识的描述 |
7.2 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定性模拟的目标与内容 |
7.2.1 定性模拟的目标 |
7.2.2 定性模拟的内容 |
7.3 动态匹配定性模拟模型的建立 |
7.4 相关概念的定性表述与因果关系 |
7.4.1 模型变量的具体表述 |
7.4.2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 |
7.5 描述变量的状态转换规则 |
7.5.1 描述变量的作用方向规则 |
7.5.2 描述变量的值转换规则 |
7.6 模拟分支的过滤器设计 |
7.6.1 员工素质、价值观和技能变化改变成本函数设计 |
7.6.2 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职能的负荷函数计算 |
7.7 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度函数设计 |
7.8 定性模拟步骤 |
7.9 模拟应用实例研究 |
7.10 小结 |
8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量表编制与研究方法设计 |
8.1 研究工具 |
8.1.1 问卷调查 |
8.1.2 统计分析 |
8.2 问卷量表编制 |
8.2.1 问卷量表编制程序 |
8.2.2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动态匹配的变量设置 |
8.2.3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组织动态匹配的影响因素的量表编制 |
8.2.4 前测 |
8.2.5 试测 |
8.3 研究设计 |
8.3.1 抽样设计 |
8.3.2 资料搜集程序 |
8.4 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 |
8.4.1 各研究变量的资料分析方法 |
8.4.2 整体研究模型的资料分析方法 |
8.4.3 结构方程模型 |
8.5 小结 |
9 数据处理及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
9.1 量表问卷回收统计 |
9.1.1 量表问卷回收率 |
9.1.2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9.2 数据正态性检验 |
9.3 数据可靠性分析与检验 |
9.4 量表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9.4.1 效度分析 |
9.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9.4.3 信度分析 |
9.5 小结 |
10 假设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10.1 研究假设的检验 |
10.2 自变量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假设检验 |
10.2.1 相关分析 |
10.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10.3 组织人口统计变量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假设检验 |
10.4 实证研究中的主要结果 |
10.5 各自变量的结果分析 |
10.5.1 市场竞争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 |
10.5.2 技术更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3 组织内部冲突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4 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5 管理专制程度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6 薪酬程序公平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7 薪酬结果公平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8 职业成长度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9 工作自主权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10 晋升机会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11 价值观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5.12 组织人口统计变量方面的研究结果 |
10.6 小结 |
11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与完善 |
11.1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 |
11.1.1 环境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 |
11.1.2 管理风格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 |
11.1.3 管理制度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 |
11.1.4 价值观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 |
11.1.5 组织人口统计变量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 |
11.2 在权变理论中匹配的选择形式 |
11.3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效果的进一步完善 |
11.4 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2 创新点 |
12.3 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研究中否证方法的启示 |
12.4 研究局限性 |
12.5 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建议 |
1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企业统计与会计优势互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背景下的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研究 ——以莱西市姜山镇为例[D]. 王越.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2]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建筑统计制度改革的研究[D]. 钱佳萍. 东南大学, 2019(05)
- [3]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D]. 李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机制创新研究 ——以萧山区为例[D]. 项吉羽. 南昌大学, 2019(02)
- [5]大数据时代政府企业统计的变革与创新研究[D]. 白帆.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5)
- [6]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模式构建及重点方向[J]. 牛胜强.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07)
- [7]企业统计与会计工作协调运用的作用和措施[J]. 吕杰. 经营与管理, 2016(05)
- [8]浅析企业会计与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互适应性[J]. 刘虹.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9)
- [9]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D]. 王艳明. 天津大学, 2010(11)
- [10]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付继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