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床成因新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杜后发[1](2021)在《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江西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以南,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矿集区赋存于石炭纪地层中层状矿体的成因仍存诸多争议,是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选择位于矿集区东南端发育层控矽卡岩型矿体和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鸡窝铜矿床,进行矿区地质学、岩体地质学、矿床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研究,重点探讨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同位素组成特征、成矿地质过程、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并建立成矿模式。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金鸡窝花岗闪长斑岩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同熔型(Ⅰ型)花岗岩类岩石特点,成岩年龄为144±1Ma,属于燕山早期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4.09~-8.61,两阶段模式年龄(TCDM)为1.46~1.68Ga(均值为1.57Ga),与壳源岩石(>1.6Ga)重熔作用有关。(2)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其次为胶状黄铁矿、闪锌矿、白铁矿等,占总量的65%~85%。据黄铁矿显微组构特征,可以分为同生沉积期的黄铁矿(PyⅠ)、变质期的黄铁矿(PyⅡ)、矽卡岩-热液期的黄铁矿(矽卡岩晚期阶段(PyⅢ)和热液阶段(PyⅣ))四种类型。黄铁矿(PyⅠ)可以进一步分为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两种。(3)PyⅠ-1和PyⅠ-2有相同矿化作用的元素组合和较低的Co/Ni(<0.001~0.72),但PyⅠ-1与PyⅠ-2相比,富集Bi、Cu、Pb、Zn、Ag、Au、Mn等微量元素,可能反映了其形成于早期深部含金属硫化物的热液与海水混合快速沉淀阶段。PyⅡ富含Co、Ni、As,Co/Ni为0.03~6.19。PyⅢ和PyⅣ黄铁矿的Co、Ni含量及Co/Ni(1.07~29)变化较大,与矽卡岩-热液型黄铁矿特征相似;PyⅢ与PyⅣ相比,相对富集Co和Se,亏损As、Cu、Pb、Zn、Ag、Au。(4)PyⅠ-1中Cu、Pb、Zn赋存在黄铁矿晶格中,如Cu++Au3+(?)2Fe2+置换方式存在;其它类型黄铁矿中这些元素通常是细分散机械混入物。PyⅡ、PyⅢ、PyⅣ黄铁矿富集Co和Ni,两者显着正相关,以等价替代Co2+(?)Fe2+、Ni2+(?)Fe2+进入黄铁矿晶格中;Au在黄铁矿中以固溶体Au+的形式存在。(5)黄铁矿相对衍射强度高的晶面为(311)和(200),衍射峰尖锐且各特征衍射峰半高宽(FWHM)小,其晶胞参数a=5.4012~5.4365(?),空间群为Pa-3(205),Vol=157.56~160.68(?)3,其平均值分别为a=5.4243(?)、Vol=159.56(?)3,明显高于其理论值(5.4175(?)、159.01(?)),可能归因于Co、Ni、As、Cu+、Au+等微量元素类质同象进入黄铁矿晶格。PyⅠ→PyⅣ、PyⅢ→PyⅡ的拉曼谱峰Eg、Ag、Tg(3)的散射强度(I)和半高宽(FWHM)逐渐降低,与其形成温度逐渐升高有关。(6)矿区有两类硫同位素组成,一类是层状矿体黄铁矿δ34S值介于-0.3‰~+4.6‰,其中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δ34S峰值与热变质期(PyⅡ)和矽卡岩-热液期(PyⅢ和PyⅣ)黄铁矿δ34S峰值具有明显差别,暗示本区硫可能存在两种硫源;另一类是围岩中黄铁矿δ34S值为-39.1‰~-45.1‰,说明此类硫是海水硫酸盐通过细菌还原作用所致。(7)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数据相对集中,μ值介于9.21~9.47之间,均值为9.39,K值变化范围为3.49~3.85,均值为3.74,含放射性铅少,为深源铅,具有壳幔混源特征。(8)江西金鸡窝铜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胶状黄铁矿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期,富集成矿元素,起着矿源层作用;而由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造成矿石组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自身带来大量的含矿热液形成金属矿物和沿碳酸盐岩地层顺层交代形成层控矽卡岩型矿体。
杨超[2](2021)在《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扬子地区在晚中生代时发生了强烈的、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岩浆岩和多金属矿床。然而,下扬子地区内的两大构造单元,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有着明显不同的成矿特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岩浆作用主要产生Cu-Au-Fe矿床,而江南造山带东段却发育大量W-Mo矿床。此外,相对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早阶段岩浆岩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晚阶段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较为薄弱,且争议较大。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不仅产生了Cu-Au矿床,还产生了Mo-Cu(W)矿床,这与两大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均不同。此外,池州地区还发育许多由多种岩性组成的晚阶段A型花岗岩,如花园巩岩体。因而,通过对池州地区早、晚两阶段岩浆岩(150~132 Ma;130~125 Ma)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锆石U-Th-Pb-Hf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研究,不仅可以探讨这些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整个下扬子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规律。首先,本文对池州地区多个早阶段含矿岩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池州地区含矿岩体(150~141 Ma)包含高钾钙碱性系列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晚中生代第一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小丁冲辉石闪长岩具有低的Si O2和高的Mg O含量、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以及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然而,牌楼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弱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以及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加厚增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其它中-酸性含矿岩体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由幔源岩浆结晶分异和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而来,而另一组则由幔源岩浆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来。因而,池州地区的Cu矿来源受控于幔源岩浆,而Mo(W)矿来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且该增生地壳对Mo(W)成矿的影响范围可能延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一阶段岩浆岩的年龄由西向东逐渐变年轻。此外,较低的锆石Ti温度以及含有大量的继承锆石表明,池州地区含矿岩浆岩形成于低温、富水的环境,这与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本地区,形成交代富集地幔的构造背景相一致。其次,本文选择位于池州中部的、研究程度较弱的巴山杂岩体作为晚阶段岩浆岩的代表性岩体进行研究。该杂岩体由一个M型花岗岩类岩体(石英二长岩)和三个A型花岗岩体组成,后者包括石英正长岩、钾长花岗岩和碱性长石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形成于126~123 Ma,属于区内晚阶段岩浆作用的产物。石英二长岩具有中等的Si O2含量(60.5~63.1 wt%)、高的Na2O+K2O含量(8.66~9.83 wt%)、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富集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素组成、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87Sr/86Sr)i=0.7082~0.7091;εNd(t)=-6.9~-7.1;εHf(t)=-5.3~-8.2;206Pb/204Pb(t)=18.581~18.792)。因而,推断其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和有限的地壳混染。石英正长岩具有高的Si O2(65.9~69.8 wt%)和Na2O+K2O(11.3~12.3 wt%)含量、低的Mg O含量(0.14~0.23)、高的104*Ga/Al值(2.34~3.61)、类似于弧型的微量元素组成,和与石英二长岩相似的全岩Nd和Pb以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由石英二长岩结晶分异而来,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石英二长岩具有比石英正长岩(TTi-in-Zrn=623~805°C;TZr=856~909°C;ΔFMQ=+3.5~+4.8)更高的锆石Ti温度(TTi-in-Zrn=696~832°C)和更低的锆石饱和温度(TZr=772~818°C)和氧逸度(ΔFMQ=+1.8~+2.8),这表明石英正长岩中的锆石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并且其氧逸度随岩浆温度的降低而明显提高。钾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 O2含量、高的TTi-in-Zrn(671~871°C)、TZr(799~822°C)和低的氧逸度(ΔFMQ=+0.9~+3.7),因而其不可能由石英正长岩演化而来。它们具有高的104*Ga/Al值(2.67~2.95)、低的Mg O(0.1~0.17 wt.%)含量和(La/Yb)N(7.60~10.19)值、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28~0.38)以及富集的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Nd(t)=-7.2~-7.5;εHf(t)=-5.1~-14.0),表明它们是由新元古代钙碱性花岗岩类岩石在低压和高温的条件下通过缺水熔融而来。碱性长石花岗岩具有高的Si O2(76.5~78.0 wt%)和Na2O+K2O(8.34~9.02 wt%)含量,但具有低的Mg O(0.03~0.08 wt%)含量。它们具有弱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5.7)、宽泛的锆石εHf(t)值(-1.9~-11.2)和高的氧逸度(ΔFMQ=+2.9~+4.3)。它们是通过高分异碱性玄武质岩浆与中元古代地壳熔融产生的熔体混合而成的。巴山杂岩体的岩石成因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A型花岗岩具有多个岩浆源区,且结晶时的温度、水含量、氧逸度范围十分宽泛。在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回卷引发地壳拉伸和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本文还利用石榴子石U-Pb定年对位于池州东北部的许桥-乌谷墩矽卡岩型Pb-Zn-Ag矿床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制约,并且重新梳理了区内的成岩成矿作用规律。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锆石U-Pb定年发现,矿区内发育两种岩性的岩脉,其一为闪长玢岩,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46~141 Ma;另一为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并且年龄为113.4±2 Ma。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U-Pb定年结果为148~143 Ma,与闪长玢岩脉年龄相似。因此,池州地区存在三个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第一阶段(150~135 Ma),主要形成中酸性侵入岩和与之相关的铜、金、钼、铅、锌等矿床;第二阶段(134~124 Ma),形成钾长花岗岩和小规模的铅锌钼矿化;第三阶段(115~110 Ma),岩浆活动接近尾声,主要发育花岗岩脉,并伴随弱的钼矿化。此外,池州地区的成矿作用规律不完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同,且池州区内的多期Mo(W)矿化可能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多阶段活化有关。本次研究表明,尽管池州地区主要的两阶段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不同,但它们都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晚中生代时,古太平洋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在俯冲过程中发生脱水和熔融,进而产生的流体和熔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持续的脱水、熔融使得俯冲板片密度变大,然后发生下沉、回卷。与此同时,软流圈地幔侧向流动,加热交代地幔,引发了从西向东的早阶段岩浆作用。幔源岩浆底侵,然后与不同的基底岩石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早阶段岩浆岩和类型多样的金属矿床。由于俯冲方向的改变和持续的板片回卷,下扬子地区发生更为强烈的地壳伸展,使得幔源岩浆快速上升至浅部地壳,不仅形成了第二阶段的火山岩,也使得浅部地壳发生熔融,形成第三阶段的A型花岗岩。因而,池州地区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反应了本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从宽阔的陆缘弧到弧后的演化过程。
陈一秀,杨丹[3](2021)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矿集区具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和多种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较高。区内广泛发育一系列层状硫化物矿床,其成因问题一直是中国矿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矿集区内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初步归纳,并对对铜陵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铜陵矿集区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过程包含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富集两个阶段,但是对于不同矿床的贡献是有差异的,具体到单个矿床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详细分析;(2)燕山期岩浆热液交代改造、叠加富集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大约持续20 Ma,峰值在140 Ma左右;(3)燕山期含矿岩浆从早到晚岩石地球化学上表现出由中基性→中酸性→中性的演化趋势,以岩浆活动高峰期(140 Ma±)的花岗闪长岩成矿规模最大,这种成矿偏好性是否与深部岩浆源区性质有关值得深入研究;(4)目前关于海西期喷流沉积作用对成矿的贡献的工作很少,期望对其有正确客观的评价。
刘沙沙,陈林杰,李忆南[4](2020)在《安徽铜陵蛤蟆岭铜金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蛤蟆岭铜金钼矿是铜陵地区重要找矿新发现之一,矿体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层间破碎带角砾岩型和热液脉型,均属于统一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其中赋存于岩体与奥陶纪地层接触带附近的层间破碎带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金钼矿体是在铜陵地区首次发现。控矿岩体为蛤蟆岭花岗闪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140.2±1.4)Ma,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38.4±1.9)Ma。该矿床的发现将铜陵矿集区金属矿赋矿地层拓展到早古生代奥陶纪地层,向深部拓展了找矿空间,对未来深部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孙明明,杜建国,吴礼彬,赵先超,王利民,高曙光,陈静静[5](2020)在《安徽省沿江地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系统梳理安徽省长江两岸的矿产勘查资料和科研资料,总结了主要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空间分布,探讨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区内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铅、锌、硫、石灰岩、砂岩、明矾石、石膏等60个矿种。可划分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受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蒸发沉积型、生物化学沉积型、叠加(复合/改造)型等13种矿床类型。研究表明,安徽省沿江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1)第二找矿空间的开拓和新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2)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3)隆坳过渡区寻找岩浆热液型-斑岩型矿床;(4)新生代坳陷盆地内寻找常规油气和页岩气;(5)三稀矿产和铀矿的成矿潜力评价工作。
毛景文,周涛发,谢桂青,袁峰,段超[6](2020)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研究新进展和存在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成矿理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迄今已经完成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前人已进行了多次总结。文章在此工作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尚待解决的一些科学问题:该带成矿过程的深化研究和新测试、新技术的应用,有望破解层状铜金矿成因难题;越来越多单独或者伴生钨矿被发现,成矿显示多样性和多期次的特点。建立了该带矽卡岩型铜金矿+金稀散金属矿床组合新模型,有望推动在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外围发现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矿床;研究发现该带含膏盐层在矽卡岩铁矿和玢岩铁矿的成矿过程中贡献明显;利用红外和矿物原位测试技术示踪该带深部矿化中心;通过三维找矿预测和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为隐伏矿找矿突破增添了新路径。最后,文章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5个方面的科学问题,以期推动深化研究和找矿新突破。
韩振玉[7](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韩颖霄[8](2020)在《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中发育大量Te-Au-Ag-(T1)矿物,如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金铊矿物等。这两种矿化在铅锌成矿阶段均发育富Mn碳酸盐,可标识出岩浆热液的前锋位置;在矿田中由近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至远接触带脉状金矿,可识别出Cu-Mo-Te-Bi、Pb-Zn-Mn-Te、As-Te-TI的元素分带。这两种矿化中碳酸盐δ13C和δ18O值由早到晚呈正相关增大趋势,模拟计算显示这是由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过程中水岩比降低所导致的。新的硫酸盐S同位素测试和前人数据共同显示矿田内矽卡岩型铜金、脉状金矿化为单一的岩浆硫源。在城门山矿区,镜下特征显示纹层状矿石、胶状-草莓状黄铁矿均不能作为同生喷流沉积作用的证据,层控型矿体的矿物组合、生成顺序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一致,即矽卡岩成矿系统可以解释各类型矿石的矿相学特征。城门山矿区发现大量与铜铅硫化物密切相关的Te-Bi矿物,包括碲银矿、辉碲铋矿、硫铋铜矿、硫铋铅矿等,这与丰山矿田中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相类似。原位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具有早期富Se、Co,晚期富As、Au、Tl的典型特征,且含量变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的岩浆热液系统相似,而不同于喷流沉积型矿床;闪锌矿早期富Fe、In,晚期Cd、Mn的特征也符合前人对岩浆热液系统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总结。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研究显示城门山矿区的硫源为单一且稳定的岩浆硫源(834S=0~4‰),高氧逸度环境会导致局部样品富集轻硫(δ34S最小达-30%‰)。矿相学、稳定同位素、硫化物微量元素等研究显示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成因类型分别为远接触带型金矿化、manto交代型矿化,与近接触带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化构成了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矿区内可发育稀散金属富集,例如Te、Tl元素常以细粒的矿物集合体产出,而Se、In、Ga、Cd等元素则可以赋存在不同产状的黄铁矿、闪锌矿之中;同时本文建立的黄铁矿Se/As-Co图解,在识别矿床成因类型时也可提供重要思路。
陈琪[9](2020)在《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提取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斑岩型铜矿常位于板块汇聚边界,该类地区通常山高谷深、构造发育、植被覆盖厚,地质背景复杂,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矿位于该类复杂地质背景区,且是我国提高紧缺矿种铜矿资源保障程度的三个主要潜力地段之一,而复杂地质背景区是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带,在我国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采用绿色环保的找矿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弱信息找矿,是找矿勘查领域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普朗斑岩型铜矿区气候条件较差、植被覆盖较厚,找矿线索多呈微弱、隐蔽信息出现,采用传统地面调查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花费高,且某些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地区难以到达。遥感技术作为可远距离识别地物的新技术新方法,可在找矿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进而指导找矿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以往研究中,在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上,多在前期数据处理中将植被、阴影、云雪、水体等干扰信息全部掩膜去除,导致复杂地质背景下大量原始数据未能参与运算,影响了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而在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采用的数据源上,WorldView-3、航空遥感等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价格昂贵,TM、ASTER等低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精度相对较低,其在大范围高精度推广应用中均存在缺陷;另外,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深入挖掘仍显不足,其是否对成矿构造具有指示意义有待探索,可通过深入挖掘其指示意义,进而结合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分布特征及其指示的成矿构造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矿区,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找矿勘查。鉴于此,本研究以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为研究区,结合普朗斑岩型铜矿在水平方向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发育钾化硅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且外围青磐岩化是近矿标志,钾化硅化和绢英岩化是高品位斑岩型铜矿找矿的重要标志等特点,创新性引入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能谱-面积(Spectrum-Area,S-A)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了复杂地质背景下“PCA+S-A”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提取方法;采用优化构建的“PCA+S-A法”与传统的“掩膜+主成分分析法”开展了普朗斑岩型铜矿区蚀变分带特征矿物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的矿化遥感信息提取实验对比研究,验证了“PCA+S-A法”提取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有效性;选用可免费获取并优势互补的ASTER和Sentinel-2A数据,在通过光谱匹配实现两种数据地表反射率统一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融合方法开展了两种数据的融合对比实验,获取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利用上述优选出的“PCA+S-A法”,基于ASTER数据、WorldView-3数据和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开展了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对比研究,评估了基于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提取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可行性;通过深入分析上述提取的高精度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信息分布特征,深入探索了其成矿构造指示意义,提出了普朗斑岩型铜矿区成矿构造及矿化蚀变空间分布的新认识,并进一步圈定了有利找矿潜力地段。本研究不仅为普朗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类似地区的找矿勘查提供了参考示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引入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能谱-面积(S-A)法,优化构建了复杂地质背景下“PCA+S-A”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较好地克服了以往将复杂地质背景区植被、水体、阴影、云雪等干扰信息全部掩膜去除造成与其混合的微弱矿化遥感蚀变信息一并丢失的不足,且该方法提取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精度较传统“掩膜+主成分分析法”提高了11.72%,验证了“PCA+S-A法”提取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的有效性。(2)对Sentinel-2A数据与ASTER数据开展了光谱匹配,使两种遥感数据实现了地表反射率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基于Gram–Schmidt(GS)变换、基于高通滤波(High-Pass Filtering,HPF)等三种融合方法进行了数据融合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PF的融合方法效果最好。进而采用优选出的HPF融合方法,将Sentinel-2A数据高分辨率波段分别与Sentinel-2A数据低分辨率波段和ASTER数据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进行了融合处理,并构建了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集,相较于原始数据,该数据集不仅在空间分辨率上有显着提升,且具有较好的光谱保真性。该数据融合方法可为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提供参考。(3)采用优化构建的“PCA+S-A法”,分别以ASTER数据、WorldView-3数据和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开展了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提取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精度相较于单一采用ASTER数据提取精度更高;另外,虽然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提取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精度略低于WorldView-3数据,但ASTER和Sentinel-2A数据均可免费获取,不存在WorldView-3数据因价格昂贵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的缺点。因此,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可作为一种新的能大范围高精度免费推广应用的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数据源。(4)深入分析基于WorldView-3数据,采用“PCA+S-A法”提取的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挖掘了其对成矿构造的指示意义,提出了普朗斑岩型铜矿区成矿构造及矿化蚀变空间分布的新认识,并得到了较好的野外验证:①在普朗斑岩型铜矿区东北部存在一条主体呈NE向展布的成矿构造,推测为正断层;②重新划分了普朗斑岩型铜矿区蚀变分带,认为普朗斑岩型铜矿区除位于断层西侧的原蚀变分带中心外,断层东侧还存在一蚀变分带中心,且具有在水平方向从内至外呈钾化硅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的蚀变分带特征;③推测普朗斑岩型铜矿区东侧区域重新划分的钾化硅化带及绢英岩化带交界地段存在较大找矿潜力。
音长乐[10](2020)在《西藏堆龙德庆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堆龙德庆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造山带的东侧,属于拉达克-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带,岩浆弧带从雅鲁藏浦江附近的冈底斯山一路向东南延伸到缅甸境内。带内前寒武纪变质岩成分为岛弧带的基底,岩浆弧带一共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俯冲型火山-岩浆弧、古近纪碰撞型火山-岩浆弧、新近纪碰撞后岩浆事件三次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岩体和火山岩。为冈底斯成矿带上许多斑岩型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提供了有利的地质基础和条件。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区主要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查曲浦组以及第四系残坡积物和洪积物。查曲浦组主要有四个岩性段的大理岩组成,底部为矽卡岩。矿区广泛发育有以侵入岩为主的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岩体。矿体主要赋存于查曲浦组大理岩、矽卡岩与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上,矿体于围岩的界线主要为渐变关系。矿区主要矿体一共有九条,多为透镜状,囊状和似层状,矿体内矿物种类分布呈现上部为铁矿石下部为铜矿石的特征。列廷冈矿床作为一个近年来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在2006年才开始进行相应的勘探工作,整个矿床的研究程度不高,前人资料较少,也没有人系统的对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矿床学、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根据自己野外勘查所收集的矿床资料以及采集的岩石、矿石样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资料,来探讨矿区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等,进而建立矿床成因模式,为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以及冈底斯造山带上其余相似矿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通过野外踏勘以及前人普查资料的收集,掌握了研究区的地质背景与构造运动,了解了矿区内矿体的产状、规模、矿石的种类以及围岩蚀变和主要控矿因素。在野外采样基础上,摸清了矿体内不同矿物的形成顺序以及脉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期、成矿阶段的划分。本文测试了五件方解石样品的C-O同位素含量,综合前人所测试的C-O同位素含量在δ18O-δ13C图上投点,基本都落在花岗岩组分附近,但都受到了大气降水的影响,整体含量与地幔中同位素组成相似,推测成矿流体可能为幔源且在成矿后期受到了大气降水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H、O同位素组成数据,以判断成矿流体中水的来源。将其比值投入δD-δ18O图上,可发现方解石的点更接近大气降水线,证明成矿后期有大气降水混入流体,石榴子石的δD值变化要远大于δ18O说明在成矿早期的水主要来源为脱水作用的岩浆水。本文挑选出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闪锌矿等22件单矿物进行了S同位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硫同位素的δ34SCDT值均为负数,且变化范围较小,在直方图里靠近0值附近的样品数量最多,且呈现塔型分布,其表现不同于变质和沉积来源的硫,反应出硫元素的来源主要为深源的岩浆硫。本文挑选了17件金属硫化物进行了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测试。测试的所有矿物铅同位素组合变化范围很小,说明铅的来源十分稳定。通过将206Pb/204Pb-207Pb/204Pb进行投图,表明样品有多个端元同时提供铅源。将矿石铅同位素的比值与同时代地幔同位素的相对千分偏差值Δβ、Δγ进行投图,数据基本落在3a区,说明铅的来源是岩浆作用下上地壳和地幔混合的俯冲带,结合列廷冈矿床的成矿时间,即可推断,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主碰撞时期,特提斯洋板片的回卷造成了地幔上涌且于地壳熔融形成的混合岩浆上侵,该岩浆即为铅的来源。通过研究前人的列廷冈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数据可以得出,无论哪个成矿阶段的矿物的包裹体都十分发育,且形态也十分多样。主要分为可均一化的含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包裹体两种。通过研究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包裹体的温度与盐度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逐渐降低,且盐度的变化范围在成矿中期和成矿后期阶段变化幅度较大。列廷冈包裹体的气液相组成都较为相似,主要以液相的H2O和气相的H2O和CO2为主。最后结合其他包裹体的相关研究,可以推断出廷冈多金属矿床流体按顺序经历了岩浆出溶,超临界体流体分异,流体降温压沸腾和大气降水流体混合引起二次沸腾等过程。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认为,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床多个方面的地质特征都具有矽卡岩型矿床的明显特点,由此推论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
二、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床成因新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床成因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体 |
2.5 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样品处理 |
3.1.1 岩(矿)石薄片和粉末样品制备 |
3.1.2 锆石挑选与制靶 |
3.2 分析方法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2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2.3 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原位激光拉曼谱峰分析 |
3.2.5 锆石U-Pb、Lu-Hf同位素分析 |
3.2.6 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7 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 |
4.1 岩体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 |
4.3 矿物学 |
4.3.1 斜长石 |
4.3.2 黑云母 |
4.3.3 角闪石 |
4.4 年代学 |
4.4.1 锆石形态学特征 |
4.4.2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4.3 锆石微量元素及氧逸度特征 |
4.4.4 锆石Ti含量温度计 |
4.5 地球化学 |
4.5.1 主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五章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5.1 矿床地质 |
5.1.1 矿体 |
5.1.2 矿石 |
5.1.3 围岩蚀变 |
5.1.4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5.2 矿物学 |
5.2.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2.2 硫化物矿物学特征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 |
5.2.4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5.2.5 黄铁矿晶体结构特征 |
5.2.6 黄铁矿拉曼光谱特征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原位硫同位素 |
5.3.2 原位铅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岩成矿时代 |
6.2 成矿地质条件 |
6.2.1 地层 |
6.2.2 构造 |
6.2.3 岩浆岩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3.1 硫的来源 |
6.3.2 铅的来源 |
6.3.3 铜的来源 |
6.4 黄铁矿成因 |
6.5 成矿过程 |
6.5.1 成矿机制 |
6.5.2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
1.1.2 埃达克(质)岩石研究现状 |
1.1.3 下扬子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1.4 科学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进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下扬子地区地质概况 |
2.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3 江南造山带东段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3.4 石榴子石LA-ICPMS U-Pb定年 |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6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
第四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早阶段岩浆岩成因与成矿属性 |
4.1 引言 |
4.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
4.3 分析结果 |
4.3.1 锆石U-Pb定年 |
4.3.2 锆石Ti温度(T_(Ti-in-Zrn)) |
4.3.3 全岩地球化学 |
4.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4.3.5 锆石Hf同位素 |
4.4 讨论 |
4.4.1 池州地区含矿侵入岩的年龄 |
4.4.2 岩石成因 |
4.4.3 成矿指示意义 |
4.4.4 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五章 池州地区晚中生代晚阶段A型花岗岩成因 |
5.1 引言 |
5.2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
5.3 分析结果 |
5.3.1 锆石U-Pb定年 |
5.3.2 锆石微量元素 |
5.3.3 全岩地球化学 |
5.3.4 物理化学条件 |
5.3.5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3.6 锆石Hf同位素 |
5.3.7 矿物化学组成 |
5.4 讨论 |
5.4.1 年代学 |
5.4.2 花岗岩类型 |
5.4.3 岩石成因 |
5.4.4 A型花岗岩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和构造背景 |
第六章 池州地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年代学制约 |
6.1 引言 |
6.2 矿床地质与样品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 |
6.3.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6.3.3 石榴子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池州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年代学格架 |
6.4.2 池州地区燕山期成矿作用期次 |
6.4.3 成矿指示意义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附录 |
附表1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2 池州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3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附表4 池州地区含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 |
附表5 鄂东、九瑞、池州和铜陵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龄数据 |
附表6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附表7 巴山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8 巴山花岗岩类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 |
附表9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中角闪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10 巴山杂岩体石英二长岩中斜长石的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11 巴山花岗岩类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附表12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729)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3 乌谷墩矿区闪长玢岩(D1801)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4 乌谷墩矿区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 |
附表15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726) |
附表16 乌谷墩矿区石榴子石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D1802) |
(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铜陵矿集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
3 矿集区岩浆岩特征 |
4 成岩成矿时代 |
4.1 锆石U-Pb定年 |
4.2 硫化物Rb-Sr和Re-Os同位素测年 |
5 成矿流体来源 |
6 成矿物质来源 |
6.1 硫同位素 |
6.2 铅同位素及其他 |
7 结语 |
(4)安徽铜陵蛤蟆岭铜金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3 矿体特征 |
3.1 斑岩型铜(金)矿体 |
3.2 矽卡岩型铜(金)矿体 |
3.3 层间破碎带角砾岩型钼(铜)矿体 |
3.4 热液脉型金矿体 |
4 岩体锆石U-Pb年龄 |
4.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5 讨论 |
5.1 成岩成矿年龄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成因探讨 |
5.4 深部找矿意义 |
6 结论 |
(5)安徽省沿江地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成矿单元的划分及矿产资源概况 |
3 矿床类型的划分及其成矿特征 |
3.1 岩浆型矿床 |
3.2 矽卡岩型矿床 |
3.3 斑岩型矿床 |
3.4 岩浆热液型矿床 |
3.5 陆相火山岩型矿床 |
3.6 受变质型矿床 |
3.7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及成因不明型矿床 |
3.8 风化型矿床 |
3.9 机械沉积型矿床 |
3.1 0 化学沉积型矿床 |
3.1 1 蒸发沉积型矿床 |
3.1 2 生物化学沉积型矿床 |
3.1 3 叠加(复合/改造)型矿床 |
4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4.1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空间分布 |
5 成矿控制条件 |
5.1 地层与成矿 |
5.1.1 与外生矿产有关的层位 |
5.1.2 地层与内生矿产 |
5.2 构造与成矿 |
5.2.1 基底断裂控矿 |
5.2.2 褶皱构造控矿 |
5.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6 找矿方向探讨 |
6.1 第二找矿空间的开拓和新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 |
6.2 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深部和外围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 |
6.3 隆坳过渡区寻找岩浆热液型-斑岩型矿床 |
6.4 新生代坳陷盆地内寻找常规油气和页岩气 |
6.5 三稀矿产和铀矿的成矿潜力评价工作 |
7 结论 |
(6)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研究新进展和存在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层状铜金矿的成因认识在争议中前进 |
2 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或伴生钨矿,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3 建立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远接触带金-稀散金属矿床模型 |
4 膏盐层普遍存在,并在成矿过程中贡献明显 |
5 红外(SWIR)等测试技术示踪矿体及矿化中心研究取得新进展 |
6 三维找矿预测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助推隐伏矿找矿突破 |
7 科学问题及进一步找矿勘查的思考 |
(7)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赋存于碳酸盐岩中金矿化 |
1.1.1 研究现状 |
1.1.2 丰山矿田 |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型矿体 |
1.2.1 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总结 |
1.2.1.1 喷流沉积矿床 |
1.2.1.2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1.2.1.3 Manto交代型矿体 |
1.3 稀散金属 |
1.3.1 定义和研究意义 |
1.3.2 长江中下游稀散金属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计划实施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九瑞矿集区 |
3 丰山矿田脉状金矿化成因研究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1.2 脉状金矿床 |
3.2 矿相学特征 |
3.2.1 矽卡岩铜金矿床 |
3.2.2 脉状金矿床矿相学研究 |
3.3 碳酸盐成分 |
3.4 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3.4.2 硫酸盐硫同位素研究 |
3.5 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4 城门山矿区层控型矿体成因研究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2.1 断裂 |
4.1.2.2 褶皱 |
4.1.3 岩浆岩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组合及生成顺序 |
4.4 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 |
4.4.1 黄铁矿微量元素 |
4.4.1.1 城门山矿区 |
4.4.1.2 丰山矿田鸡笼山矿床 |
4.4.1.3 黄铁矿Se/As-Co图解 |
4.4.2 闪锌矿微量元素 |
4.4.2.1 城门山矿区 |
4.4.2.2 丰山矿田鸡笼山-曹家山成矿系统 |
4.4.2.3 闪锌矿Fe/Mn-In图解 |
4.5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测试 |
4.6 金、银、稀散金属赋存状态 |
4.7 城门山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5 结论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提取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化蚀变光谱响应研究 |
1.2.2 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
1.2.3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异常信息提取研究 |
1.2.4 遥感图像融合研究 |
1.2.5 矿化遥感蚀变与构造指示关系研究 |
1.2.6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矿床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围岩蚀变 |
2.3.5 成矿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遥感图像融合理论基础 |
3.1 矿化蚀变 |
3.2 蚀变矿物遥感波谱特征 |
3.3 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3.3.1 主成分分析(PCA)法 |
3.3.2 多重分形理论及能谱-面积(S-A)法 |
3.4 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
3.4.1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融合方法 |
3.4.2 基于Gram–Schmidt(GS)变换的融合方法 |
3.4.3 基于高通滤波(HPF)的融合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及野外实地调查 |
4.1 遥感数据源 |
4.1.1 ASTER |
4.1.2 Sentinel-2A |
4.1.3 WorldView-3 |
4.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4.2.1 辐射定标 |
4.2.2 大气校正 |
4.2.3 正射校正 |
4.2.4 彩色合成 |
4.3 野外实地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提取方法优选 |
5.1 特征矿物在ASTER数据上的波谱响应特征 |
5.2 基于“掩膜+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矿物矿化遥感信息提取 |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能谱-面积(S-A)法”的特征矿物矿化遥感信息提取 |
5.4 野外验证与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精度评价 |
5.5 复杂地质背景下特征矿物矿化遥感弱信息提取方法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ASTER数据与Sentinel-2A数据融合研究 |
6.1 ASTER数据与Sentinel-2A数据光谱匹配 |
6.2 ASTER数据与Sentinel-2A数据融合 |
6.2.1 Sentinel-2A数据不同分辨率波段的融合 |
6.2.2 ASTER数据与Sentinel-2A数据的融合 |
6.3 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集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不同数据源的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对比研究 |
7.1 特征矿物在WorldView-3数据和ASTER+ Sentinel-2A融合数据上的波谱响应特征 |
7.2 基于WorldView-3数据的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7.3 基于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的矿化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7.4 基于三种数据源提取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对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信息与成矿构造指示意义 |
8.1 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的成矿构造指示 |
8.2 普朗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的重新划分 |
8.3 找矿潜力地段的圈定 |
8.4 野外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作者简介 |
二、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三、 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10)西藏堆龙德庆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 |
1.2 工作区实际工作程度 |
1.3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 |
1.6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
2.2 区域构造形迹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地层 |
2.4 岩浆岩 |
2.4.1 火山岩 |
2.4.2 侵入岩 |
2.5 变质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赋矿层位 |
3.3 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 |
3.4 围岩蚀变 |
3.5 矿石结构构造 |
3.5.1 矿石构造 |
3.5.2 矿石结构 |
3.6 主要控矿因素 |
3.7 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4 流体演化 |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 C-O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 H-O同位素 |
5.3 S同位素 |
5.4 Pb同位素 |
第6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2 矿床中水的来源 |
6.3 矿床成因讨论 |
6.4 深部以及外围找矿潜力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四、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床成因新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D]. 杜后发.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长江中下游池州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D]. 杨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J]. 陈一秀,杨丹. 矿床地质, 2021(01)
- [4]安徽铜陵蛤蟆岭铜金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 刘沙沙,陈林杰,李忆南. 安徽地质, 2020(04)
- [5]安徽省沿江地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 孙明明,杜建国,吴礼彬,赵先超,王利民,高曙光,陈静静. 华南地质, 2020(04)
- [6]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研究新进展和存在问题的思考[J]. 毛景文,周涛发,谢桂青,袁峰,段超. 矿床地质, 2020(04)
- [7]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8]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D]. 韩颖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矿化遥感蚀变弱信息提取及其指示意义[D]. 陈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10]西藏堆龙德庆列廷冈铁铜(钼)多金属矿床成因模式研究[D]. 音长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