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物理考试评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君[1](2021)在《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泾河流域是中国农牧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几十年来,明显的气候变化以及包括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煤气油田能源基地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新城镇建设等在内的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泾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显着变化。综合外界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变化、针对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圈出地下水污染敏感带,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从泾河流域的外界环境变化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基流量的演变特征;基于基流量与水均衡原理,计算了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泾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如下:(1)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力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泾河流域1960~2019年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10.4 mm/10a、0.3℃/10a,且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突变年份为1995年。统计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草地、耕地和林地是泾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流域总面积的47.2%,41.2%和9.8%。2000年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面积的相对增加明显,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整体上,耗水量、梯田面积及淤地坝建设随时间呈增加趋势。线性趋势分析显示,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以6.4 m3·s-1/10a。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变异量化指标分析判定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9年。(2)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拟合经验公式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多年平均(1970~2019年)降水量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减小0.65×108 m3。耗水量、梯田措施、於地坝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减小的贡献量分别为1.8×108 m3、0.8×108 m3、0.2×108 m3和0.03×108m3。整体来看,河川径流量减小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直接取用地表水,其次为梯田措施。添加取用水模块后的Wet Spa模型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水保措施的蓄洪补枯的作用。(3)变化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Wet Spa计算得到的基流量整体上表现出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特征。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2×108 m3。其中,降水补给和基流排泄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式。采用统计参数方法和Piper图分析得到,岩溶地下水整体为低矿化度HCO3型水。三个时期的白垩系地下水主要阴阳离子存在差异。1979、2004年,地下水阳、阴离子分别以Na+、SO42-为主。对比1979年,2004年白垩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毫当量百分比有所下降。2015年,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Na+为主要阳离子。白垩系地下水样本点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由以SO4型水为主→HCO3型水为主进行转化。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三个研究时段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统计结果显示:水体中NO3-、Fe、Mn、六价铬、As离子浓度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加,TDS、TH、Cl-、SO42-、NO2-随时间逐渐减小,而F-离子浓度先增加再减小。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砷的致癌风险和硝酸根的非致癌风险均会对敏感人群健康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且到2015年地下水中硝酸根非致癌风险潜伏在整个泾河流域,主要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4)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基于泾河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构建出适合于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层次分析中间耦合法。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是影响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两者的贡献量达到了51.5%。高、较高地下水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河谷区、西部岩溶区,分别是由于地下水埋深和渗流区介质引起的;地下水中硝酸根的浓度与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确定性系数达到了0.41(线性回归)和0.5(指数回归),验证了改进的DRATI-LE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地下水脆弱性与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王兴达[3](2021)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实验室作为实验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大高校愈加重视实验室在科研方面的重要性,增添购买了大量的新型试验设备,确立了新的实验技术及方向。高校实验室现行安全管理工作已与实验室水平有所脱节,研究进展比行业工商企业安全管理要相对落后,而且当前各种安全管理体系之间有所交叉重叠,架构体系较为松散,还难以满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规范和标准的需求。通过实地检查高校各类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向领域内高水平专家进行咨询,基于WSR方法论及PDCA循环理论作为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理论依据,借鉴国家标准作为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编制依据,编制了涉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职业卫生、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9项一级要素、29项二级要素和112项标准要求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并邀请领域专家开设研讨会,通过专家查看资料、现场提问、交换意见等方法对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体系要素进行合理的赋权,并制定了标准化体系的评分定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SPA)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应用效果从要素的同一度、差异度及对立度进行微观分析,优化建立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分析模型,其中,平均联系数表明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与现场应用这两个集合的联系程度;悲观势则可以表明,悲观角度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全偏联系数是从微观动态角度上,预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演化趋势。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具代表性的5间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分定级后,以优化的SPA集对分析模型对5间实验室应用情况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间实验室在联系度中的次序为:C>H>D>S>G,符合其现场实际的得分定级情况;在(8=0,时,5间实验室在悲观势中的次序为:C>H>D>S>G,符合其实际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程度;当3±>0时,表明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演化趋势为正向趋势,5间实验室在全偏联系数中的次序为:G>S>D>H>C>0,表明了各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均为正向发展,且表明了各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在未来发展的快慢程度。将集对分析模型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益于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良好有序地发展。
青奎[4](2021)在《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为城市的持久繁荣奠定基础?我国《安全生产法》第贰拾捌条、《劳动法》第陆章第伍拾叁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第拾陆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在当前建设实践中,对于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进行事前评价研究和事后风险溯源不仅有利于更好的通过优化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设计工作来落实相关法律的要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对工程项目进展的干扰。为解决地区商品生产力和地区商品消费力之间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促进地方与外界在物资和人员方面的输入与输出,进而加快地方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辐射范围,我国近年来一直重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一直作为我国优势领域先行建设。随着“ICT新基建”的提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较快增长,越来越多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入施工或施工准备阶段。“ICT新基建”建设的全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这一重要基础,高铁和轨道交通需要在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合下共同发挥作用。虽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里程数近年来持续上升,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却仍是不尽人意,在项目前期充分识别并评价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有利于安全风险控制预算的确定及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了各类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情况,结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对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和选择,确定了采用模糊综合法评价其风险,并分析了模糊综合法的适用性。然后在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利用人理、事理和物理的系统方法,从人事维和物理维两个维度进行了风险识别,初步建立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经过对照筛查与隶属度调查,最终得到具有两个指标维度、四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将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模糊综合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风险矩阵与风险危害程度函数划分风险等级,创建模糊综合评定标准,设立权重向量,设立评价矩阵,合成评判矩阵以及权重,确定各个风险指标的风险得分和风险等级,实现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以此建立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建立好的模型对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结果发现,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环境致因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施工技术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极高级别、现场管理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人员素质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通过对四类风险概括评定后,认定某大桥岛隧工程的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的主要原因是由施工技术风险导致的。再对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施工技术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综合风险评估权重和风险危害程度来看,材料及设备风险和勘察设计成果失误风险是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施工技术风险处于极高级别的主要原因。最后在案例风险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对于风险源的对策建议。本文站在施工单位视角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进行了风险评价,为施工单位在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活动的建议。
邵知宇[5](2021)在《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虚拟力触觉再现技术是借助再现装置,模拟真实环境中人与环境交互的各类力触觉刺激并作用于人,进而产生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力触觉感受。力触觉再现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虚拟手术、体感游戏、移动终端交互等诸多领域,大大扩展了人机交互的应用范围和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为各类应用场景建立通用的真实感评估标准。客观真实感评估的过程是基于真实和虚拟交互的一致性分析,利用各类评估参数和度量指标对再现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目前真实感评估方法中存在评价过程复杂、指标单一,评价结果有效性、一致性差等问题。其原因是大多数评估方法仅把物理输入或主观感觉输出作为评估指标,较少关注交互中人的触觉感知特性及其对感知结果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符合力触觉感知特性的客观评估过程,本文重点对客观评估信息源的获取、感知模型的建立、评估测度的构造以及最终评估过程的实现等真实感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针对现有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建立客观力触觉刺激输入与主观感知结果输出之间的感知模型,代替人对再现效果进行量化描述,并将真实和虚拟交互的感知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获得真实感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客观评估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再现系统各组成部分对真实感的影响,评估结果与主观评估结果具有一致的变化幅度和趋势(差异性检验不显着),具有更小的预测误差和标准差。评估结果稳定可重复,更加符合用户主观感觉的一致性。(2)提出了感知模型输入输出集的量化描述方法。对于输入集,提出将同步采集的交互数据矩阵化处理,形成随时空变化的“力触觉图像”,实现对动态交互过程的准确量化描述。提出感知滤波、交互特征提取与筛选等环节模拟触觉感知特性,获取稳定有效的输入特征集。对于输出集,提出建立感知空间的方法实现对主观感知结果的全面量化描述。分析感知空间的基本维度及其耦合关系,确立样本在感知空间的分布,作为感知建模的输出。输入输出集的量化描述分析研究,是建立准确有效的感知模型的前提,改善了以往输入输出难以规范量化描述而影响感知模型预测性能的问题。(3)结合触觉感知特性和输入输出集的特点,建立了针对纹理样本的机器学习感知模型。特征提取环节,采用稀疏表示的方法对力触觉刺激输入进行稀疏编码和特征提取。提出了有监督特征提取、字典和特征有效性筛选等环节保证输入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多层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建模等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感知模型平均拟合2为0.92,平均预测误差在10%以内,有监督特征提取、字典和特征有效性筛选在保证输入集完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模型性能。(4)针对以往评估指标全面性、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感知相似度测度构造方法。根据具体的力触觉交互场景,设计心理物理学实验并筛选描述参数,通过加权归一构成综合感知相似度测度,实现对力触觉感知整体和局部一致性的度量。以纹理再现感知为例,实现了所提出的真实感评估方法的完整过程。与主观评估、HSSIM等方法评估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真实感评估方法与主观评估结果差异性不显着,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CC)、更小的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更加符合主观感觉的一致性。评估时长缩短近80%,更加高效,评估结果标准差大幅减小,更加稳定。以上研究提出并实现了本研究所提出的真实感评估方法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的基本过程。研究成果为真实感评估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力触觉再现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侯晓芳[6](2020)在《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文中指出通过研究以往海事事故的调查,发现约有80%的海上事故是与人为的要素有关系,海船船员的适任能力是最重要的保障海上运输安全的要素,虽然海船船员的适任标准在在国际法规中有明文规定,但是与航运公司实际上选用船员的标准相距甚远。海上交通环境复杂多变,船舶运动态势无法精确预测,所以船员具有较高的船上适任能力就成为海上运输安全的保证。本文通过对人为要素进行分析归类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问的方式,构建适合公司选聘船员时对其适任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模型,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该综合评估模型使用的每一个评价指标,以及每个评价指标在该模型中所占权重,同时也运用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的计算权重法对专家主观权重进行补充,考虑评语信息熵的大小,即考虑客观要素;然后根据评估过程的确定与不确定性以及评价指标值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大小,从“同异反”角度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综合评估模型;最后,对比分析模糊评判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以检验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可以作为选择、任命、考核船员以及完善船员的激励、奖励机制等的重要的参考理论依据,也能作为针对性培训海船船员的理论参考,还可以为海事主管机关加强船员管理提供参考,同样也可以为修改海船船员的培训标准、发证和值班的规则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作为航运企业和船公司辨别船员在船上实际工作中适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提高海上运输的安全性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杨娟[7](2020)在《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成效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新型在线学习环境下,理解在线学习者的学习规律进而预测其学习成效,对于提升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效率及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究在线学习行为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认知参与深度相关因素,构建认知参与深度的自动评测模型;进而,提出基于学习过程序列数据图像化处理方法及学习成效预测模型;更进一步,为了提高学习成效预测模型对风险学生的识别精度,提出了基于堆叠策略的两级增强集成模型及算法以解决单边预测模型效果较差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潜在特性变分自动编码的整合预测框架以改善不平衡教育数据集对学习成效预测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具体如下:首先,为了刻画在线学习行为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提出基于学习时间熵与学习位置熵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方法,并探究不同类型学习者的时空行为分布特征,揭示不同时空行为模式与学习成效的关系。实验结果证实了熵分析是研究在线学习行为时空分布规律的一种合适方法,并发现频繁的学习位置变化不利于好的学习成效。其次,为了理解在线学习者的认知参与深度,本文基于论坛交互数据识别在线讨论过程中的认知参与深度与认知规律。鉴于认知参与深度不仅与讨论内容的语义相关还与思考和表达的方式有关,因此提出了多特征融合的学习者认知参与深度自动评测算法,以准确便捷地了解在线学习思考过程和交互深度。实验结果表明,多特征融合的高阶认知评测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各类认知参与深度的讨论帖子,且不同类型的文本特征有着不同的评测优势。第三,基于在线学习过程数据蕴含着学习过程中学习规律与状态差异等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学习过程序列数据图像化的处理方法,进而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学习图像差异以预测学习成效的方法。它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序列数据转换为单通道或多通道学习图片,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识别学习规律与状态的差异,进而预测学习成效。实验结果证实了该预测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识别风险学生,并能较直观、准确地反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支持个性化教育干预的实施。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预测模型对风险学生的识别精度,本文针对教育数据集的类别不平衡现状,分别从算法层面和数据层面提出了学习成效预测的优化改进算法及模型,包括(1)提出一种基于堆叠策略的两级增强集成算法,即次级模型融合了初级阶段不同预测模型的预测优势以实现最终的预测。实验结果证实了两级增强预测模型具有高的预测准确度、高的召回率,以及低的假阳性识别率。(2)提出了基于潜在特性变分自动编码的预测算法,即潜在特性变分自动编码方法通过学习风险学生的潜在特征分布,生成与真实风险学生类似的样本以改善训练数据的类别不平衡分布,再由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最后的学习成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采样方法相比于传统采样策略能更好地适用于教育情境,且基于该采样方法的整合预测框架具有高的预测准确度、高的召回率和较好的鲁棒性。
韩佳彤[8](2020)在《化工类高校实验室风险评估和分级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化工类实验室不断增多,化工类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也日益繁重,化工类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调查发现,近年来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出。实验室是人员和设备相对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既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科研计划,也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对师生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威胁。在实验过程中不仅用到易燃液体、氧化性物质、毒害品、感染性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等危险化学品,还需要用大量电器设备,并涉及强光、高温、真空、辐射、高压、磁场等危险因素,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本文首先,结合化工类高校实验室特点对相关危险源进行分析。其次,针对高校实验室危险源辨识的特点,结合对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源的研究,确定以层次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级、管控,实现对化工类高校实验室系统更好的安全管理。最后,针对辨识出的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制订分级管控方案。此次是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研究方面一次有益的尝试,为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弥补了不足,同时也对我国高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相应的参考价值。
郭琪雯[9](2020)在《车载答词训考系统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兵是展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大仪式之一,对受阅方队人员的军姿、敬礼、答词等都有着严格的训练要求和考核标准,为了提高训练效率以及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考核机制是阅兵训练过程中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仍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训考方式,具有费时费力、考核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缺点,因此现实亟需开发一套合理高效的训考系统,实现阅兵训考电子化、智能化。在各种不同阅兵方队中,雷达预警方队的受阅人员通常需在装备车辆上进行相关训练与考核,本文以该方队人员的“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等答词语音为研究对象,以音量、音节、音调为评价指标,针对车载答词训练考核系统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对答词语音样本进行预处理以及数据特征处理。首先,对答词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加窗、分帧及端点检测等预处理操作,然后提取短时能量、倒谱等语音特征参数,计算音量值、音节长度、基音频率等评价指标特征量,并基于所得特征数据构建回归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其中,对于基音频率的提取,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组合函数的基音检测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自相关法、倒谱法等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基音检测正确率。(2)结合传统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相似度比对的答词语音评价模型。通过建立评价指标特征量与相应评价指标选项得分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将受考核答词语音与标准答词语音的特征数据作相似度比对,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最终评价结果。(3)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基于改进Stacking集成学习的答词语音评分预测模型。首先,为了提升回归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以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径向基神经网络三种基础回归模型为基学习器,K近邻回归模型为元学习器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然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对Stacking集成模型进行了再优化,提出了利用基学习器的输出反馈误差对元学习器的输入进行加权的改进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融合模型对答词评分的预测准确度高于单一基础模型,且改进后Stacking集成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与基于传统方法的相似度比对评价模型相比,改进Stacking集成模型的预测结果对实际人工评分的拟合效果明显更优,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改进评价模型可行且有效,对车载答词训考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鲁惠敏[10](2019)在《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大幅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效率,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建造高度越来越高,混凝土泵送的高度和泵送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大,混凝土泵送堵管时有发生。而泵送管道一旦发生堵塞则必须立即停机进行拆管疏通,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严重时甚至发生爆管事故。目前,行业内鲜少有关于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堵管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发现泵送施工过程中的堵管致因,从而针对性提出风险管控措施,预防泵送施工过程中堵管的发生,因此,本文对于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的研究具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混凝土泵送技术和泵送施工堵管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接着以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人-机-环-管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混凝土泵送堵管的风险评价指标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确定泵送堵管风险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引入距离函数,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论文还结合集对分的联系度和集对势理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模型;论文最后还结合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实例,运用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该泵送施工项目的堵管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建议。本文的研究为混凝土泵送施工现场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方法,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找出混凝土泵送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预防堵管的发生,同时为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物理考试评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物理考试评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化环境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化研究进展 |
1.2.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演化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质量与人体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泾河流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和水文 |
2.2.3 土壤和植被 |
2.2.4 社会经济 |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质概况 |
2.3.2 水文地质概况 |
2.4 泾河流域“三水”转换关系 |
2.5 水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因子变化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一阶线性回归法 |
3.1.2 滑动平均法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1.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3.1.5 变异量化指标分析 |
3.1.6 日流量历时曲线 |
3.2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
3.3 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
3.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2 工程措施变化特征 |
3.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
3.3.4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3.4 河川径流量演变特征 |
3.4.1 年际演变特征 |
3.4.2 年内演变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
4.1 泾河流域Wet Spa水文模型 |
4.1.1 产流理论 |
4.1.2 汇流理论 |
4.1.3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1.4 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1.5 模型评价指标 |
4.2 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1 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2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
4.3 Wet Spa模型及其在泾河流域的应用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 |
5.1 研究区域和数据选取 |
5.2 研究方法 |
5.2.1 Piper三线图 |
5.2.2 对应分析法 |
5.2.3 集对分析 |
5.2.4 基于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3 基流量演变特征 |
5.3.1 年际演变特征 |
5.3.2 年内演变特征 |
5.4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5 地下水埋深时空演变 |
5.6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 |
5.6.1 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变特征 |
5.6.2 地下水化学成分来源及成因分析 |
5.6.3 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5.7 健康风险值演变特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1 地下水脆弱性定义 |
6.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
6.2.1 DRASTIC模型 |
6.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评分标准 |
6.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4 单参数敏感性分析 |
6.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3.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4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管理体系 |
1.2.2 实验室安全管理及体系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与方法依据 |
2.1 安全管理标准化相关理论概述 |
2.1.1 标准化的相关含义 |
2.1.2 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 |
2.2 研究方法及途径 |
2.2.1 WSR方法论 |
2.2.2 PDCA循环理论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集对分析理论 |
3 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 |
3.1 要素构建 |
3.1.1 选取原则 |
3.1.2 基于WSR分析要素 |
3.2 要素整合 |
3.2.1 基于PDCA循环理论分类要素 |
3.2.2 要素体系形成 |
3.3 标准化体系标准要求 |
3.3.1 目标职责要求 |
3.3.2 制度化管理要求 |
3.3.3 教育培训要求 |
3.3.4 现场管理要求 |
3.3.5 职业卫生要求 |
3.3.6 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
3.3.7 应急管理要求 |
3.3.8 事故管理要求 |
3.3.9 持续改进要求 |
4 标准化体系模型构建及优化分析 |
4.1 基本要素权重计算 |
4.1.1 AHP权重计算 |
4.1.2 一级要素权重计算 |
4.1.3 二级要素权重计算 |
4.1.4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要素综合权重 |
4.2 评价模型 |
4.2.1 计分方法 |
4.2.2 定级标准 |
4.3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应用效果分析模型 |
4.3.1 集对分析法的适用性 |
4.3.2 平均联系数 |
4.3.3 集对势—悲观势 |
4.3.4 全偏联系数 |
4.3.5 模型分析结果 |
5 实证研究 |
5.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应用 |
5.1.1 评价综述 |
5.1.2 评价得分 |
5.2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模型 |
5.2.1 集对分析模型 |
5.2.2 求解平均联系数 |
5.2.3 求解悲观势 |
5.2.4 求解偏联系数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现状分析 |
5.3.2 预测发展趋势 |
5.4 建议措施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分表 |
(4)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交通基础设施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2 模糊综合法在工程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 |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界定 |
2.1.2 安全风险评价阶段的选取 |
2.1.3 研究视角的确定 |
2.2 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
2.2.1 风险评价相关方法简述 |
2.2.2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
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事故状况及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1 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2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3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4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1 人员因素 |
3.2.2 技术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2.4 管理因素 |
4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4.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及思路 |
4.1.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4.1.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思路 |
4.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初始指标的构建 |
4.2.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一级指标的设置 |
4.2.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二级指标的设置 |
4.2.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二级指标的优化 |
4.2.4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5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二级风险指标的量化标准 |
5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5.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
5.2.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 |
5.2.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分析 |
5.2.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 |
6 某大桥岛隧工程案例分析 |
6.1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概况 |
6.2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性风险指标情况描述 |
6.2.1 环境致因安全风险 |
6.2.2 施工技术安全风险 |
6.2.3 现场管理安全风险 |
6.2.4 人员素质安全风险 |
6.3 案例岛隧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过程及结果 |
6.3.1 基于AHP的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层 |
6.3.2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6.3.3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结果 |
6.3.4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5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的原因分析 |
6.3.6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的防控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中涉及的matlab程序源码 |
附录B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专家隶属度调查表 |
附录C 某大桥岛隧工程风险相对权重问卷调查表 |
附录D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危害程度调查表 |
附录E 论文中指标体系二次筛选评价结果信、效度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力触觉再现真实感评估 |
1.2 力触觉再现真实感评估研究现状 |
1.2.1 客观真实感评估方法 |
1.2.2 主观真实感评估方法 |
1.2.3 基于真实和虚拟交互过程对比的评估方法 |
1.3 真实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基本要求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 |
2.1 力触觉感知交互特性 |
2.2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客观真实感评估的基本过程 |
2.3 输入输出集的量化描述 |
2.3.1 感知模型的输入输出信息源 |
2.3.2 基于力触觉图像的输入信息量化描述 |
2.3.3 基于心理物理学参数的输出信息量化描述 |
2.4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感知模型的建立 |
2.4.1 感知滤波和特征提取的原理 |
2.4.2 感知模型的建立 |
2.5 感知空间内的一致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力触觉感知模型输入特征集分析研究 |
3.1 输入特征集量化描述研究的目的 |
3.1.1 信息源的获取 |
3.1.2 感知特性的模拟 |
3.1.3 交互特征的提取 |
3.2 输入特征集获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
3.2.1 标准化力触觉感知交互过程和数据采集平台 |
3.2.2 基于力触觉感知特性的数据预处理 |
3.2.3 基于感知机制的交互特征提取和有效性筛选 |
3.3 纹理样本输入特征集分析研究 |
3.3.1 标准化交互过程和数据采集平台 |
3.3.2 感知滤波器的设计 |
3.3.3 交互特征的分析与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力触觉感知模型输出集量化描述研究 |
4.1 输出集量化描述的目的和基本原理 |
4.1.1 输出集量化描述分析研究的目的 |
4.1.2 基于感知空间的输出集量化描述的基本原理 |
4.2 感知空间的建立过程 |
4.2.1 主观感知数据的收集 |
4.2.2 多元分析 |
4.2.3 基本感知维度的确定 |
4.3 表面纹理主观感知空间分析 |
4.3.1 主观感知实验结果数据收集 |
4.3.2 表面纹理样本感知空间的建立 |
4.3.3 主观感知量化描述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感知建模分析研究 |
5.1 感知模型映射关系建立方法选取的原则 |
5.2 基于稀疏表示特征提取的机器学习感知模型 |
5.2.1 力触觉感知的稀疏性 |
5.2.2 稀疏表示模型原理 |
5.2.3 稀疏表示模型的建立 |
5.2.4 模型预测性能验证 |
5.3 模型性能对比分析 |
5.3.1 感知模型预测性能评估准则 |
5.3.2 感知模型预测性能对比 |
5.3.3 特征提取方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5.3.4 映射关系建立方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5.3.5 感知滤波、字典有效性筛选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的实现 |
6.1 真实感评估测度的构造 |
6.2 真实感评估过程的实现 |
6.2.1 再现装置和算法的选取 |
6.2.2 交互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感知建模 |
6.2.3 感知结果的预测 |
6.2.4 真实感评估结果 |
6.3 真实感评估结果的验证与对比分析 |
6.3.1 主观真实感评估结果 |
6.3.2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专业术语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 稀疏表示特征提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
(6)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结构安排 |
2 相关理论方法 |
2.1 模糊理论 |
2.2 集对分析理论 |
2.2.1 集对分析理论概述 |
2.2.2 联系度和联系数 |
2.2.3 集对分析综合评价原理 |
2.2.4 集对分析理论特点 |
2.3 小结 |
3 海船船员适任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
3.1 船员适任能力要求概述 |
3.2 人为因素 |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评价要素的选取原则 |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3.5 小结 |
4 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1.2 直觉模糊熵确定权重 |
4.2 基于集对分析的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
4.2.3 联系度的取值 |
4.2.4 评估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模糊评判的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
4.4 小结 |
5 实例验证 |
5.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1.1 层次分析法权重值 |
5.1.2 直觉模糊熵权重值 |
5.2 综合评估值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一) |
附录B 海船船员适任性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二) |
附录C 海船船员适任性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三)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成效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大数据 |
1.1.2 学习分析与教育数据挖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概述 |
2.1 引言 |
2.2 教育大数据相关研究概述 |
2.2.1 学习分析 |
2.2.2 教育数据挖掘 |
2.2.3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 |
2.3 在线学习行为模式研究概述 |
2.3.1 基于聚类或统计分析的学习行为模式研究 |
2.3.2 基于序列规则挖掘的学习行为模式研究 |
2.3.3 本节述评 |
2.4 在线学习交互中认知参与深度研究概述 |
2.4.1 高阶认知思维理论框架概述 |
2.4.2 学习者认知参与深度评测的相关研究 |
2.4.3 本节述评 |
2.5 学习成效预测研究概述 |
2.5.1 学习成效预测研究的输入变量概述 |
2.5.2 学习成效预测研究的输出变量概述 |
2.5.3 学习成效预测研究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
2.5.4 学习成效预测研究的建模算法及结果解释 |
2.5.5 本节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学习行为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熵分析的在线学习行为时空分布刻画方法 |
3.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3.2 基于熵分析的不同时空行为模式识别 |
3.3.3 不同时空行为模式群体的特征分析 |
3.3.4 时空行为模式与学习成效关系分析 |
3.4 实验结果讨论 |
3.4.1 随时随地学习趋势 |
3.4.2 高时间熵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
3.4.3 高位置熵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
3.4.4 性别对时空行为分布规律的影响 |
3.4.5 研究发现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学习交互中认知参与深度研究 |
4.1 引言 |
4.2 学习者认知参与深度研究的问题剖析 |
4.2.1 自动评测认知参与深度的教学必要性 |
4.2.2 文本分类研究的现状概述 |
4.3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学习者认知参与深度评测方法 |
4.3.1 文本数据预处理 |
4.3.2 文本特征提取与多特征融合 |
4.3.3 学习者认知参与深度预测算法 |
4.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1 实验数据介绍 |
4.4.2 预测性能评估指标 |
4.4.3 基于论坛交互数据的认知参与深度评测效果 |
4.5 实验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在线学习过程序列数据的学习成效预测 |
5.1 引言 |
5.2 深度学习算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
5.3 基于学习过程序列数据图像化的学习成效预测 |
5.3.1 多侧面提取学习参与信息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
5.3.2 学习过程序列数据图像化处理方法 |
5.3.3 基于学习图片识别的学习成效预测方法 |
5.3.4 学习成效预测的评估指标 |
5.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1 实验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5.4.2 基于学习图片识别的学习成效预测效果 |
5.4.3 基于可视化学习图片的学习规律与状态的差异识别 |
5.5 实验结果讨论 |
5.5.1 基于单通道学习图片识别的学习成效预测结果讨论 |
5.5.2 基于多通道学习图片识别的学习成效预测结果讨论 |
5.5.3 学习过程序列数据图像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堆叠策略的两级增强集成预测模型及算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堆叠策略的两级增强集成算法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基于堆叠策略的两级增强学习成效预测模型构建 |
6.2.3 预测性能评估指标 |
6.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6.3.1 实验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6.3.2 基线预测方法 |
6.3.3 基于堆叠策略的两级增强模型的预测效果 |
6.4 实验结果讨论 |
6.4.1 绝对参与频次转换为相对指标的优势 |
6.4.2 两级增强预测模型对风险学生的识别优势 |
6.4.3 关键影响因子的实际教学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潜在特性变分自动编码的学习成效预测框架 |
7.1 引言 |
7.2 类别不平衡分类问题 |
7.3 基于潜在特性变分自动编码的学习成效预测框架 |
7.3.1 数据预处理 |
7.3.2 潜在特性变分自动编码的采样机理 |
7.3.3 整合预测框架中的预测算法 |
7.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7.4.1 基线预测方法 |
7.4.2 预测性能评估指标 |
7.4.3 实验数据描述 |
7.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项目经历 |
致谢 |
(8)化工类高校实验室风险评估和分级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风险评估方法 |
1.4.1 定性评价方法 |
1.4.2 半定量评价方法 |
1.4.3 定量评价方法 |
1.5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特点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辨识与危险性分析 |
2.1 危险源辨识基本理论 |
2.1.1 能量意外释放论 |
2.1.2 两类危险源理论 |
2.2 危险源辨识 |
2.3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性分析 |
2.3.1 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3.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破危险性分析 |
2.3.3 电气伤害危险分析 |
2.3.4 灼伤与中毒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3.5 其他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和指标体系 |
3.1.1 指标定义 |
3.1.2 指标的功能 |
3.1.3 指标体系 |
3.2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建立 |
3.2.1 基本结构 |
3.2.2 基本层次 |
3.2.3 指标意义 |
第四章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指标体系处理 |
4.1 层次分析法 |
4.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1.2 构造出层次结构模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 |
4.1.3 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4.1.4 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流程图 |
4.2 德尔斐法简介 |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1 一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
4.3.2 二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性评价 |
5.1 集对分析理论 |
5.2 基于集对分析的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性评价模型 |
5.2.1 联系度 |
5.2.2 集对势 |
5.2.3 集对悲观势和集对乐观势 |
5.3 基于联系数的系统危险性等级划分 |
5.4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实验室系统综合评价步骤 |
(1)确定评价对象的指标论域 |
(2)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
(3)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系统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性的评价及分析 |
5.6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系统危险性评价实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及风险管控 |
6.1 风险分级 |
6.1.1 风险矩阵法 |
6.1.2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风险分布 |
6.2 风险分级管控 |
6.3 预防控制措施 |
6.3.1 危险化学品有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
6.3.2 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
6.3.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危险预防控制措施 |
6.3.4 电气伤害危险预防控制措施 |
6.3.5 灼伤、中毒伤害危险性预防控制措施 |
6.3.6 其他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9)车载答词训考系统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语音评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机器学习回归模型 |
2.1.1 支持向量机 |
2.1.2 随机森林 |
2.1.3 径向基神经网络 |
2.1.4 K近邻算法 |
2.2 超参数调优方法 |
2.2.1 交叉验证 |
2.2.2 网格搜索 |
2.3 本章小结 |
3 答词语音信号预处理与特征处理 |
3.1 语音信号预处理 |
3.1.1 预加重 |
3.1.2 分帧加窗 |
3.1.3 端点检测 |
3.2 语音特征参数 |
3.2.1 短时能量 |
3.2.2 短时自相关函数 |
3.2.3 短时平均幅度差函数 |
3.2.4 倒谱 |
3.2.5 基音频率 |
3.3 评价指标特征量 |
3.3.1 音量值 |
3.3.2 音节长度 |
3.3.3 基于改进基音检测算法的音调信息 |
3.4 预测特征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答词语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基于相似度比对的语音评价模型 |
4.1.1 音量比对 |
4.1.2 音节比对 |
4.1.3 音调比对 |
4.2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语音评分预测模型 |
4.2.1 Stacking集成策略 |
4.2.2 学习器的模型选择 |
4.2.3 Stacking预测模型的构建与改进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数据和环境 |
5.1.1 语音数据集 |
5.1.2 实验环境 |
5.2 模型评估函数 |
5.3 超参数调优 |
5.4 不同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5.4.1 模型融合的有效性 |
5.4.2 改进Stacking集成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3 相似度比对模型与改进Stacking集成模型的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
2.1 泵送施工堵管风险 |
2.2 事故致因理论 |
2.3 集对分析(SPA)理论 |
3 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模型 |
3.1 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2 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
3.3 泵送施工堵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 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 |
4.3 基于集对势的堵管风险态势分析 |
4.4 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防范对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指标主观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2 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指标客观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3 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调查问卷 |
四、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物理考试评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 李子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D]. 王兴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4]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D]. 青奎. 西华大学, 2021(02)
- [5]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研究[D]. 邵知宇. 东南大学, 2021
- [6]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D]. 侯晓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7]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成效预测研究[D]. 杨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化工类高校实验室风险评估和分级方法的研究[D]. 韩佳彤.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9]车载答词训考系统建模方法研究[D]. 郭琪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混凝土泵送施工堵管风险评价研究[D]. 鲁惠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