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氧氯丙烷装置盐酸吸收塔的选材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红忠[1](2020)在《氯碱行业的解困思路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节约生产成本,加强现场管理,全面回收利用生产副产物,加快技术进步,优化生产工艺,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的。据此提出:在全球经济衰退严重,国内氯碱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中下游企业开工有限的情况下,氯碱行业的破局关键是节约生产成本、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开展多种销售方式、延伸产品产业链。
张尧[2](2020)在《环氧氯丙烷废物处理锅炉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工业危废常采用焚烧的处理方法,对有毒危废进行焚烧处理,能产生大量余热,再利用余热锅炉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污染物,如不能对焚烧炉进行合理设计,反而会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首先对国内危险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化工企业用的一种废气废液焚锅炉,并介绍了这种能脱除氮氧化物、二恶英和氯化氢气体等有害物质的新型焚烧系统,并依托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这一能回收能量的焚烧炉系统。然后针对此次化工企业废气废液焚烧炉的具体设计要求,对燃烧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及选型,并对废气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具体包括:烟气成分分析、炉膛及受热面结构计算、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得到了锅炉设计的各项参数,通过在Inventor环境下正确运行程序完了成本项目的三维设计工作。此次锅炉所设计的废气废液焚烧系统,能满足所有进焚烧炉的废气废液完全焚化处理,并且处理能力也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对周边环境污染小,不仅综合利用了能源,还减少了碳排放。
李文超[3](2020)在《煤基固体胺吸附剂的制备及CO2的变电吸附》文中提出温室气体大规模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因此需将其捕获以稳定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基于固体胺吸附剂的变电吸附法具有能源效率高,升温速率快,设备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而多孔炭材料具有丰富的孔结构、优异的电热性能和热稳定性,有望成为变电吸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以廉价的煤为原料,配合造孔剂和粘结剂,通过挤出成型和炭化工艺制备出一体式的煤基微滤炭膜。将炭膜作为载体,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胺作为吸附剂,通过物理浸渍法制备变电吸附材料,并以其构建吸附组件。本文研究了煤基炭膜的微观结构和电热性能,以及不同结构的有机胺对CO2变电吸附性能的影响和负载有机胺的炭膜的吸附机理。取得的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制备的煤基炭膜表面平整,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和机械强度,且在外接电压下能够快速升温。同时,在升/降温过程中炭膜表面发热均匀,不存在局部过冷或过热,是作为变电吸附的良好导电载体。(2)通过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分别对二乙烯三胺(DETA)和四乙烯五胺(TEPA)进行改性和交联,在碳链上引入了醇羟基并提高有机胺的分子量,增强了分子间作用力,提高了有机胺的沸点。分子量的提高会造成单位质量有机胺上活性吸附位点的减少,首次CO2吸附容量降低,但循环性能大幅提升。其中以环氧氯丙烷交联的有机胺的循环性能最佳,在30℃,101.325 kP条件下10次CO2/N2和CO2/CH4分离的循环测试后,DETA-c-ECH能够保持82.8%和88.6%的吸附容量,TEPA-c-ECH的吸附容量能够保持在90.4%和84.8%。(3)负载有机胺的煤基管式炭膜对于CO2的吸附机理与固定床吸附剂类似,但是其床层厚度极小,床层压降小,气体能够快速穿透管壁。有机胺负载在炭膜孔道中会减小孔径,阻塞部分孔道,增大了气体的传质阻力。同时胺基与CO2之间较弱的化学作用能够实现气体的有效分离和吸附剂的快速脱附。
赵美娜[4](2019)在《水溶性低聚胺的合成及对CO2吸收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有机胺吸收法作为经济与技术层面最可行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CO2吸收过程中。本论文主要合成了水溶性低聚胺并对其进行CO2负载量的测试,选取两组小分子胺溶液与其进行负载量的对比,从中选择较优负载量的四乙烯五胺(TEPA)溶液与合成的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进行吸收速率的对比。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分子量较大的聚环氧氯丙烷(PECH)将其叠氮化合成聚叠氮基缩水甘油醚(GAP),再将其用氢化铝锂还原得到一种具有端羟基多官能团的水溶性低聚胺—聚氨基缩水甘油醚。通过红外、核磁对合成的聚氨基缩水甘油醚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计算得出合成的水溶性低聚胺的分子量为1862。通过热重分析仪与差热分析仪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发现聚氨基缩水甘油醚的分解温度为90℃,具有分解温度高不易腐蚀设备的优势。2.以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为吸收剂,对CO2进行吸收。通过碳谱对其吸收CO2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氨基缩水甘油醚对CO2有吸收性能。并通过滴定分析法得出摩尔浓度为0.3 mol/L的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对CO2的捕集性能较好,每摩尔胺负载0.06058摩尔二氧化碳。3.对不同浓度的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吸收CO2的吸收速率进行测试,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其吸收速率增大。与0.3 mol/L TEPA溶液相对比,0.3 mol/L的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有较好的初始吸收速率,即0.078 mmol/s。
刘霞[5](2018)在《环氧氯丙烷过程模拟与优化》文中指出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国内外应用广泛的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ECH)生产工艺,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氯丙烯、氯醇化和环氧三部分。该方法生产过程灵活、工艺成熟、操作稳定,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能耗大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实现装置的节能增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建立了丙烯高温氯化法制取环氧氯丙烷装置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夹点技术对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优化。本文利用Aspen Plus对高温氯化法生产环氧氯丙烷装置进行了全流程模拟。根据工艺过程中各部分物系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物性方法;对流程中的塔设备选择RadFrac进行模拟,换热设备选择Heater、HeatX进行模拟。同时选择合适的收敛方法,规定各单元模块的过程参数,实现了对环氧氯丙烷装置的模拟。流程模拟的结果与设计数据吻合良好,说明选用了准确可靠的单元操作模型及合适的物性方法来模拟环氧氯丙烷装置,可为装置的节能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运用灵敏度分析对装置中主要精馏塔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模拟结果,提取出夹点设计所需要的物流数据。设定系统的夹点温差为20℃,根据夹点设计原则设计装置的最大热回收网络。该方案的热公用工程用量为8637.72 kW,冷公用工程用量为17839.10 kW。与现有换热网络相比,可节省热公用工程3150.64 kW、冷公用工程3223.50 kW;热公用工程节能26.73%,冷公用工程节能15.30%,投资回收期为0.16年。基于装置的流程模拟结果,在不改变工艺流程的基础下,依据换热网络的改造策略,利用夹点技术对现有换热网络进行分析,并改造其中违背夹点设计的换热过程。在夹点温差为20℃的条件下,依据夹点技术对现有换热网络进行改造,该方案所需要的热公用工程用量为8913.23 kW,冷公用工程用量为18187.47 kW。与现有换热网络相比,可分别节省冷、热公用工程2875.13 kW;热、冷公用工程分别节能24.39%、13.65%,投资回收期为0.18年。
徐志伟,郭宏斌,冯辉,王秀茹,宋铁犇,赵红梅,宋秋月,马宁宁[6](2016)在《副产氯化氢综合利用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副产氯化氢用于生产氯气、氯乙酸、盐酸乙脒、环氧氯丙烷、氯磺酸等产品的关键技术,对副产氯化氢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刘婷婷[7](2016)在《氯乙酸副产氯化氢中硫的脱除及其高值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乙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染料、有机合成等领域。国内氯乙酸生产厂家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以硫磺为催化剂的乙酸氯化法,此法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含二氧化硫等杂质的氯化氢气体,对此类气体常规的处理方法是用水吸收作为副产盐酸出售。由于副产盐酸中二氧化硫的存在,其应用范围相当局限,且经济效益较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制约着氯乙酸行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出新的工艺以使尾气中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得到高值、有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研究了氯乙酸副产氯化氢中硫的脱除及其高值利用过程,在确定了精确、简单的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吸收-氧化耦合的共同作用对副产氯化氢中二氧化硫进行了脱除研究,并以此过程产生的含饱和氯化氢的混酸和氯化钡为原料合成了低吸油值微米级的硫酸钡,实现了氯乙酸副产氯化氢的有效净化和硫的高值利用。在氯化氢的脱硫过程中分别考察了氧化剂、二氧化硫与氧化剂摩尔比、吸收液中硫酸含量、温度、压力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氧化剂为摩尔比为1:14的双氧水和氯气,二氧化硫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1,吸收液中硫酸含量控制在30%内,反应温度为50℃,压力为0.3 MPa。在此条件下脱硫率可达到99%,脱硫后氯化氢中二氧化硫含量小于0.08%,符合氯甲烷合成过程对氯化氢中二氧化硫含量的要求。在硫酸钡的制备过程中分别考察了混酸中硫酸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状态对硫酸钡粒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得的硫酸钡进行白度、比表面积、吸油值、SEM的表征得出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搅拌,硫酸含量为20%,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6个小时。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硫酸钡的白度为94.7,粒径为3μm左右,吸油值为11.4,且XRD图中未出现杂质峰,晶体完整,各项指标符合GB/T 2899-2008中优等品要求。
曹伟,王莹[8](2012)在《有机氟化工中副产氯化氢的综合利用》文中研究说明0前言有机氟化工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有相当影响力的化工分支,各有机氟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逐年提高,部分产品的生产规模已经在全球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的甚至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从有机氟化工的
岳群[9](2011)在《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 EPC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轻工、医药、电子电器等行业。环氧氯丙烷多采用氯丙烯法和醋酸丙烯酯法生产,两种方法的主要原料都依赖于石油工业,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由于目前生物柴油副产甘油的大量增加,甘油价格大幅度降低,甘油法工艺将成为未来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以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环保经济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系统地研究了氢氯化反应、二氯丙醇的皂化、反应产物的分离等工艺过程涉及的化学工程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各实验体系样品的分析方法,为整个过程的分析测定提供了依据。(2)研究了环氧氯丙烷-水体系的热力学,测定了293.15K-353.15K范围内环氧氯丙烷-水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和101.3KPa下环氧氯丙烷-水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同时选用UNIQUAC和NRTL两个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和汽-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两个方程的关联结果都很好,可以用于萃取和精馏过程的模拟计算。(3)对甘油氢氯化反应制备二氯丙醇(DCH)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醋酸和己二酸的催化效果较好,催化剂浓度为5~6wt%较适合;在100~120℃范围内,DCH收率都达到91%以上而且反应速度较快;加入带水剂并不能明显增加DCH收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氢氯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可逆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得到的氢氯化可逆反应动力学方程如下:醋酸为催化剂的动力学方程:己二酸为催化剂的动力学方程:(4)研究了连续氢氯化反应制备DCH工艺,通过单釜连续氢氯化小试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时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关联得到了CSTR中的氢氯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小试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三釜串联中试实验研究,最高的反应收率达到89.3%。对三釜串联氢氯化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5)对氢氯化反应的冷凝液和反应母液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冷凝液和反应母液的组分,采用错流萃取分离冷凝液中的DCH,减压精馏分离母液中的DCH,确定了萃取和减压精馏过程的优化操作条件。采用正辛醇为萃取剂,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经三级错流萃取,二氯丙醇萃取率达到98.4%。减压精馏的操作压力以20-40mmHg为宜,得到的DCH浓度超过98%,收率在96%以上(6)对DCH皂化制备EPCH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电导率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了皂化反应和水解副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皂化反应和水解反应都是二级反应,皂化反应速率较水解反应快得多。计算了速率常数、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得到的皂化反应动力学和水解副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如下:皂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水解副反应动力学方程:根据皂化和水解反应的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对皂化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7)进行了DCH连续皂化工艺的实验研究,采用管式反应器结合反应精馏制备EPCH,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连续皂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管式反应器温度为50℃,空时为5s,NaOH和DCH的摩尔比为1.05,水蒸气与DCH的摩尔比为3.8-4.2。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精馏分离,得到了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EPCH产品。本文提出了环保经济的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研究成果为今后工业装置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和计算基础,对实现经济的EPCH生产技术过程具有现实意义。
王彦杰,王宏伟[10](2010)在《年产65000t环氧氯丙烷工业化生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传统高温氯化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中存在的规模小、反应收率低、流程不合理、设备材料要求较高等问题,在技术开发中取得了丰硕的创新和开发成果,经过工业装置成功开车、运行的验证,证明年产65000t环氧氯丙烷国产化生产技术是比较先进、成功、可靠的工业技术。
二、环氧氯丙烷装置盐酸吸收塔的选材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氧氯丙烷装置盐酸吸收塔的选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氯碱行业的解困思路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节能降耗节约生产成本,全员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
1.1 节约用电 |
1.2 节约用水 |
1.3 节约打印用纸 |
2 加强现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达到降耗增效的目的 |
2.1 制定现场管理泄漏标准 |
2.2 严格执行考核机制 |
2.3 实施效果 |
3 全面回收利用生产副产物和废气、废水、废渣,节能减排争创效益 |
3.1 氢气的综合利用 |
3.2 副产蒸汽的回收利用 |
3.3 一次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
3.4 生产现场酸雾及碱雾与氯碱生产废水综合处理及回用 |
3.5 废硫酸的回收利用 |
3.6 废渣的回收利用 |
4 加快技术进步,优化生产工艺 |
4.1 建立完善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配套环保设施,处理有机废液、废渣,达到减排增效、节支降耗的作用 |
4.2 设备冷却循环水的工艺优化 |
4.3 利用氯气尾气回收装置,快速生产巴氏消毒液 |
4.4 改造氯压机温度仪表 |
4.5 在盐水系统增设在线监测仪 |
4.6 采用先进的电解整流控制系统 |
4.7 自然循环膜极距电解槽技术改造与应用 |
5 严格零材、备件管理,节约生产成本投入 |
6 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减少维修费用,避免非计划停车 |
7 开展多种销售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售价,增加企业收入 |
8 延伸产品产业链,平衡氯气,保证氯碱装置满负荷生产 |
9 盘活闲、停装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收入 |
9.1 启动第2期环氧氯丙烷装置 |
9.2 引进其他企业盘活二期环氧树脂项目 |
1 0 结语 |
(2)环氧氯丙烷废物处理锅炉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国内外危险废弃物处理现状 |
1.1.2 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 |
1.1.3 危废处理技术 |
1.2 环氧氯丙烷工业相关化合物的介绍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配套余热锅炉 |
2.1 工程设计背景 |
2.2 工程设计必要性 |
2.3 焚烧锅炉设计 |
2.3.1 锅炉设计方案 |
2.3.2 技术标准规范 |
2.3.3 焚烧锅炉设计参数 |
2.3.4 废气、废液焚烧工况 |
2.3.5 锅炉总体布置 |
2.3.6 主要受热面结构尺寸 |
2.4 焚烧锅炉性能计算 |
2.4.1 相关物性参数计算 |
2.4.2 鳍片管热面特性 |
2.4.3 热力计算 |
2.4.4 水动力计算 |
2.4.5 烟风阻力计算 |
2.5 焚烧锅炉布置 |
2.5.1 SCR进口温度的调节 |
2.5.2 燃烧器特点 |
2.5.3 刚性梁及锅炉支撑 |
第3章 基于INVENTOR的建模 |
3.1 三维软件在锅炉行业应用现状 |
3.2 概念草图的设计 |
3.3 INVENTOR建模技术示例 |
3.4 设计的重用 |
3.5 Inventor的二次开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配套设备选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4.1 排污罐选型 |
4.1.1 计算方法及确定 |
4.1.2 排污罐的选择 |
4.2 水洗碱洗塔 |
4.2.1 HCl气体的性质 |
4.2.2 工艺流程和盐酸制备 |
4.3 加药装置 |
4.3.1 加药相关参数计算 |
4.4 PTFE换热器设计 |
4.5 烟囱设计 |
4.5.1 烟囱参数的计算 |
4.5.2 烟囱选用 |
4.6 氮氧化物和二恶英脱过程—SCR设计 |
4.6.1 SCR原理 |
4.6.2 SCR流程图 |
第5章 锅炉运输及吊装优化 |
5.1 公路运输现状 |
5.2 运输和起吊的选择 |
第6章 焚烧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
6.1 煮炉 |
6.2 锅炉控制回路 |
6.2.1 省煤器1 给水流量控制 |
6.2.2 汽包液位控制 |
6.3 现场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7.2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煤基固体胺吸附剂的制备及CO2的变电吸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CO_2排放及其危害 |
1.2 CO_2的利用 |
1.3 CO_2分离的重要性 |
1.4 CO_2分离技术 |
1.4.1 溶剂吸收法 |
1.4.2 深冷分离法 |
1.4.3 膜分离法 |
1.4.4 吸附法 |
1.5 固体胺吸附剂 |
1.6 变电吸附 |
1.7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煤基管式炭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煤基管式炭膜的制备 |
2.2.2 炭膜的脱灰处理 |
2.3 材料的表征 |
2.3.1 煤基管式炭膜的灰分测试 |
2.3.2 煤基管式炭膜的孔结构性能测试 |
2.3.3 抗压性能测试 |
2.3.4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3.5 炭膜的电热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煤基管式炭膜的灰分分析 |
2.4.2 炭膜的孔隙结构 |
2.4.3 炭膜的微观形貌 |
2.4.4 炭膜的电热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3 环氧化合物改性的固体胺吸附剂的制备及CO_2吸附性能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 样品的制备 |
3.2.1 煤基管式炭膜的氧化处理 |
3.2.2 环氧丙烷(PO)修饰的有机胺 |
3.2.3 环氧氯丙烷(ECH)交联的有机胺 |
3.2.4 固体胺吸附剂的制备 |
3.3 材料的表征 |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胺的溶解性测试 |
3.3.3 热重分析(TG/DTG) |
3.3.4 元素分析 |
3.3.5 CO_2/N_2分离性能测试 |
3.3.6 CO_2/CH_4分离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交联后的溶解性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吸附剂在炭膜上的负载量 |
3.4.4 TG/DTG分析 |
3.4.5 元素分析 |
3.4.6 CO_2/N_2的分离性能及循环性能 |
3.4.7 CO_2/CH_4的分离性能及循环性能 |
3.4.8 吸附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水溶性低聚胺的合成及对CO2吸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胺的制备方法 |
1.2.1 卤化物胺化 |
1.2.2 硝基、芳香化合物的还原 |
1.2.3 醛/酮及醇的还原胺化 |
1.2.4 醇与氨的脱氢偶联 |
1.3 二氧化碳的危害 |
1.4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
1.4.1 吸收法 |
1.4.2 吸附法 |
1.4.3 膜分离法 |
1.4.4 电化学分离法 |
1.4.5 低温分离法 |
1.4.6 新型吸附剂 |
1.5 化学吸收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 |
1.6 化学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7.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不同分子量的聚环氧氯丙烷的合成及表征 |
2.2.1 聚环氧氯丙烷的合成 |
2.2.2 聚环氧氯丙烷的表征 |
2.2.3 投料比不同对合成聚环氧氯丙烷的影响 |
2.3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及表征 |
2.3.1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
2.3.2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的表征 |
2.4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及表征 |
2.4.1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
2.4.2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的表征 |
2.4.3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分子量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胺溶剂结构对CO_2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核磁共振波谱在测定CO_2负载量中的应用 |
3.2.1 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 |
3.2.2 CO_2吸收装置图 |
3.2.3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对CO_2的吸收 |
3.2.4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的核磁共振波谱图 |
3.3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和小分子胺吸收-解吸收CO_2负载量的测定 |
3.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2 实验装置图 |
3.3.3 滴定实验过程 |
3.3.4 CO_2负载量的计算 |
3.3.5 单氨类胺溶液对CO_2负载量的影响 |
3.3.6 多氨类胺溶液对CO_2负载量的影响 |
3.3.7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CO_2负载量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氨基缩水甘油醚溶液对CO_2的吸收速率 |
4.1 引言 |
4.2 测定过程及计算方法 |
4.3 胺溶液的种类及浓度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1 胺溶液的种类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2 胺溶液的浓度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环氧氯丙烷过程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绪论 |
1.1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 |
1.1.1 稳态流程模拟 |
1.1.2 动态流程模拟 |
1.1.3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化工过程能量集成与优化 |
1.2.1 数学规划法 |
1.2.2 人工智能法 |
1.2.3 有效能分析法 |
1.2.4 夹点技术 |
1.3 环氧氯丙烷过程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环氧氯丙烷装置流程模拟 |
2.1 环氧氯丙烷装置流程简述 |
2.1.1 氯丙烯部分 |
2.1.2 氯醇化部分 |
2.1.3 环氧部分 |
2.2 环氧氯丙烷装置流程模拟 |
2.2.1 物性方法选择 |
2.2.2 单元模块选择 |
2.2.3 断裂流股和收敛方法选择 |
2.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最大热回收网络设计 |
3.1 精馏塔工艺参数优化 |
3.1.1 M-C切割塔操作参数优化 |
3.1.2 分馏塔操作参数优化 |
3.1.3 盐酸吸收塔操作参数优化 |
3.1.4 模拟计算 |
3.2 最大热回收网络设计 |
3.2.1 最大热回收网络形成 |
3.2.2 换热网络调优 |
3.2.3 基于最大热回收网络节能改造 |
3.3 本章小结 |
4 现有换热网络改造研究 |
4.1 改造问题策略 |
4.2 现有换热网络用能分析 |
4.2.1 提取物流数据 |
4.2.2 确定能量目标 |
4.2.3 现有换热网络用能分析 |
4.3 现有换热网络节能改造 |
4.3.1 改造现有换热网络 |
4.3.2 改造换热网络模拟 |
4.3.3 改造换热网络用能分析 |
4.3.4 改造换热网络经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副产氯化氢综合利用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副产氯化氢制氯气 |
1.1 盐酸电解制氯气 |
1.2 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 |
1.2.1 催化剂的改进 |
1.2.2 反应器的改进 |
2 副产氯化氢制有机氯产品 |
3 副产氯化氢其他应用 |
4 结语 |
(7)氯乙酸副产氯化氢中硫的脱除及其高值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氯乙酸及其用途 |
1.1.2 氯乙酸生产方法 |
1.1.3 尾气产生机理 |
1.2 氯乙酸副产氯化氢处理现状 |
1.3 二氧化硫脱除方法 |
1.3.1 湿法脱硫 |
1.3.2 干法脱硫 |
1.3.3 半干法脱硫 |
1.3.4 生物法脱硫 |
1.3.5 离子液体脱硫 |
1.4 硫酸钡的制备现状 |
1.4.1 硫酸钡及其应用 |
1.4.2 硫酸钡生产方法 |
1.5 选题意义与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化学吸收-氧化耦合脱硫过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及机理分析 |
2.2.1 实验方案 |
2.2.2 机理分析 |
2.3 实验内容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2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
2.3.3 分析方法 |
2.3.4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吸油值微米级硫酸钡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及机理分析 |
3.2.1 实验方案 |
3.2.2 机理分析 |
3.3 实验内容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表征 |
3.3.3 硫酸钡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比表面积分析 |
3.4.2 吸油值分析 |
3.4.3 白度分析 |
3.4.4 硫酸钡的形貌及粒径分析 |
3.4.5 XRD分析 |
3.4.6 最适宜条件下制得硫酸钡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环氧氯丙烷简介 |
1.2 环氧氯丙烷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
1.3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研究思路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分析方法 |
2.1 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
2.2 氢氯化反应液中二氯丙醇的含量测定 |
2.2.1 样品处理 |
2.2.2 色谱分析条件 |
2.2.3 定性方法 |
2.2.4 内标法定量 |
2.2.5 样品测定 |
2.2.6 准确性实验 |
2.2.7 精确性实验 |
2.3 皂化反应液中DCH和EPCH含量测定 |
2.3.1 样品处理 |
2.3.2 色谱分析条件 |
2.3.3 定性方法 |
2.3.4 内标法定量 |
2.3.5 准确性和精密度实验 |
2.4 甘油含量测定 |
2.5 NaCl含量测定 |
2.6 相平衡实验的组分含量测定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热力学研究 |
3.1 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 |
3.1.1 液-液相平衡 |
3.1.2 汽-液相平衡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3 实验数据的测定 |
3.3.1 原料液的测定 |
3.3.2 液-液相平衡测定 |
3.3.3 汽-液相平衡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料液的测定 |
3.4.2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3.4.3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油氢氯化反应条件研究 |
4.1 过程分析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4.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3 分析方法 |
4.2.4 DCH收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用量对氢氯化反应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5 带水剂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氢氯化可逆反应动力学 |
5.1 理论分析 |
5.1.1 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
5.1.2 氢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5.1.3 氢氯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5.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5.2.3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DCH的浓度变化 |
5.3.2 反应速率常数 |
5.3.3 反应动力学方程 |
5.3.4 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连续氢氯化及中试 |
6.1 理论分析 |
6.1.1 工艺路线的选择 |
6.1.2 返混的影响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6.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6.2.3 分析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釜液中DCH浓度 |
6.3.2 DCH收率 |
6.3.3 反应速率 |
6.3.4 CSTR中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
6.3.5 三釜串联氢氯化中试实验结果 |
6.3.6 三釜串联反应过程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二氯丙醇的分离 |
7.1 分离方案的选择 |
7.1.1 馏出液中二氯丙醇的分离 |
7.1.2 反应母液的分离 |
7.2 实验方法 |
7.2.1 液液萃取实验 |
7.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7.2.3 分析方法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萃取剂的筛选 |
7.3.2 萃取相比的影响 |
7.3.3 萃取温度的影响 |
7.3.4 萃取级数的影响 |
7.3.5 精馏分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二氯丙醇皂化反应动力学 |
8.1 过程分析 |
8.1.1 反应的基本特性 |
8.1.2 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
8.2 实验方法 |
8.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8.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8.2.3 分析方法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3.1 皂化反应级数 |
8.3.2 皂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8.3.3 水解反应的级数 |
8.3.4 水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
8.4 模拟计算 |
8.4.1 数学模型 |
8.4.2 模拟计算结果 |
8.5 本章结论 |
第9章 连续皂化工艺流程 |
9.1 过程分析 |
9.1.1 PFR中连续皂化模拟 |
9.1.2 连续皂化方案 |
9.2 实验方法 |
9.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9.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9.3.2 空时的影响 |
9.3.3 原料配比的影响 |
9.3.4 蒸汽量的影响 |
9.3.5 EPCH的精制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年产65000t环氧氯丙烷工业化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介绍 |
1.1 氯丙烯单元 |
1.1.1 工艺原理 |
1.1.2 传统高温氯化法中氯丙烯单元存在的问题 |
1.2 环氧氯丙烷单元 |
1.2.1 工艺原理 |
1.2.2 传统高温氯化法环氧氯丙烷单元存在的问题 |
2 创新和开发成果 |
2.1 单套装置规模放大至65000 t/a |
2.2 设备全部国产化 |
(1) 氯化反应器。 |
(2) 皂化塔。 |
(3) 结合目前市场价格、供货充裕度、供货制造周期情况, 对非标设备材质进行合理选择。 |
2.3 反应器工艺和结构的调整 |
2.4 工艺流程的优化、节能降耗 |
3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
4 应用实例 |
5 结论 |
四、环氧氯丙烷装置盐酸吸收塔的选材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氯碱行业的解困思路及发展方向[J]. 吴红忠. 氯碱工业, 2020(11)
- [2]环氧氯丙烷废物处理锅炉的设计与研究[D]. 张尧. 浙江大学, 2020(02)
- [3]煤基固体胺吸附剂的制备及CO2的变电吸附[D]. 李文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水溶性低聚胺的合成及对CO2吸收性能的研究[D]. 赵美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5]环氧氯丙烷过程模拟与优化[D]. 刘霞.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6]副产氯化氢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 徐志伟,郭宏斌,冯辉,王秀茹,宋铁犇,赵红梅,宋秋月,马宁宁. 氯碱工业, 2016(10)
- [7]氯乙酸副产氯化氢中硫的脱除及其高值利用研究[D]. 刘婷婷.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4)
- [8]有机氟化工中副产氯化氢的综合利用[J]. 曹伟,王莹. 有机氟工业, 2012(02)
- [9]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过程研究[D]. 岳群.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10]年产65000t环氧氯丙烷工业化生产技术[J]. 王彦杰,王宏伟. 广东化工,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