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初步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霖,李俊建,张彤,倪振平,彭翼,宋立军[1](2022)在《华北地区稀土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在系统收集华北地区稀土矿床资料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稀土资源现状及稀土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华北地区稀土矿床成矿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变质型、火成碳酸岩浆型、岩浆热液型、伟晶岩型和离子吸附型。根据华北地区稀土矿床构造位置及控矿特征,认为华北地区古老变质基底、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块边缘裂谷带、中元古代陆缘裂谷带、燕山期滨西太平洋活动陆缘均是稀土矿床成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区域深大断裂、地槽发育初期的火山—沉积事件及碱性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类岩浆活动,是寻找各类稀土矿床的有利构造—沉积—岩浆条件,降雨量高、冲积平原、棕壤—褐土分布区则提供良好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田瑞聪,李大鹏,张文,田京祥,于晓卫,耿科,张岩[2](2022)在《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文中指出胶东地区金矿巨量金质来源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直接证据。在没有其它更有效的直接证明巨量金质来源的情况下,本文通过胶北隆起主要地质体新鲜岩石大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的变化规律,间接得出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即郭家岭和伟德山两期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和演化可能是巨量金质来源的主要形成机制,同时更是热量供给源,而玲珑花岗岩可能是少量金质的提供者和主要赋矿地质体。胶东地区金矿主要成矿时间(130~105Ma)与郭家岭(130~125Ma)和伟德山(126~108Ma)两期花岗岩浆演化结晶时间完全吻合,说明其关系密切,岩浆混合反应和冷凝期,岩浆热液上升运移沉淀成矿。该区中生代地质体对早前寒武纪的地球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继承性,中生代地壳混合了大量地幔物质,Au丰度偏高,平均为1.31×10-9,为地球化学高背景场。
王栋,李红艳,王天齐,于洪,宿建恒[3](2022)在《胶东地区东部晚侏罗世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金成矿构造背景的限定》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地区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金矿产地,已累积探明黄金储量接近5000t。金矿在胶东地区分布非常不均,主要集中在胶北地体,而胶东东部地区金矿产出较少。晚侏罗世的玲珑花岗岩是胶北金矿区最重要的赋矿围岩之一。虽然胶东东部同样有晚侏罗世花岗岩发育,但赋存金矿较少,因此前人对东部这些花岗岩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胶东东部的文登岩体和垛崮山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同时收集整理了胶北地体的玲珑岩体数据,通过开展胶东东部及西北部同一时期岩体的差异性研究,为该区金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分析结果显示,文登岩体和垛崮山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160Ma),与玲珑岩体时代一致。三个岩体均含有较多的三叠纪(~230Ma)和新元古代(~780Ma)的继承锆石,表明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岩浆源区主要为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扬子板块。不同的是,玲珑岩体中有更多的华北板块物源的年龄记录(~1400Ma、~1700Ma、~2500Ma),垛崮山岩体中这些年龄的继承锆石少于玲珑岩体,而文登岩体更少。文登岩体、垛崮山岩体的新生岩浆锆石εHf(t)值范围分别为-30.7~-20.3和-27.5~-17.9,玲珑岩体的新生岩浆锆石εHf(t)值的变化范围更广,在-29.3~-9.3之间,而且呈现出从文登岩体到垛崮山岩体到玲珑岩体,εHf(160Ma)值逐渐增高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后,幔源岩浆底侵并诱发加厚的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在此过程中胶北地体深部受到幔源物质的影响,从而对金及成矿相关元素产生一定的预富集作用,而同时期胶东东部地区未受到明显的地幔物质影响,可能是该区金矿产出较少的原因之一。
孙之夫,冯涛,胡跃亮,柏瑞,张子衿,马盛钧,贾飞,王俊洁,曾庆栋,俞炳,范宏瑞,吴金检[4](2022)在《胶东西岭金矿床地质特征与金的赋存状态》文中研究说明西岭金矿床是胶东金矿集区内近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475吨@4.56 g/t),位于着名的三山岛金矿床的东侧。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西岭金矿床的基础地质特征,并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系统研究了西岭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西岭金矿床大量金矿物(银金矿和自然金)主要赋存在Ⅱ阶段石英-黄铁矿和Ⅲ阶段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中。西岭金矿床金矿物主要有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三种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次为石英、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矿物粒度大小包括粗粒金、中粒金、细粒金和微粒金,以细粒-微粒为主。金矿物形态有粒状、叶片状、线状、钩状、枝杈状和哑铃状等,以粒状为主。金矿物成分以Au和Ag为主,含微量的Cu、Cr、Fe、Ni、Te、S等元素。金成色为685~831,以银金矿为主,含少量自然金。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西岭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床,是由早白垩世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形成。
李程[5](2021)在《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文中认为深地资源勘查是国家战略需求,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的方法研究可为该需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成矿空间三维精细化建模、深部成矿有利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深层次提取与推断和大深度段定量成矿预测是三维定量矿产预测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的科学问题。鉴于此,论文采用了基于三维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相结合的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可视化展示、基于多重分形含量-体积(C-V)模型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基于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提取与推断、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大深度段定量矿产预测的系列方法。具体如下:(1)针对成矿空间三维精细化建模的科学问题,通过三维显式建模与三维隐式建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深部三维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在浅表数据丰富区采用显式建模方式尽可能地控制建模精度,在大深度段数据匮乏区,采用地质约束的隐式建模方式推断深部控矿要素的空间展布。构建了地形、矿体、岩体及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分别构建了基于显式建模和隐式建模的原生晕数据体模型和深部定量矿产预测的可视化模型,为深部定量预测提供了可视化支撑。(2)针对深部成矿有利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深层次提取与推断的科学问题,以非线性理论为指导,探讨多重分形模式下三维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的方法,提取了成矿空间12种成矿相关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异常特征,为成矿空间元素分布、分带与组合特征的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研究了基于成分数据分析的元素组合特征提取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定量提取了控矿构造对应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合(Sb-Hg),为深部控矿构造的推断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知识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定量提取了前缘晕(As-Sb-Hg)、近矿晕(Au-Ag-Cu-Pb-Zn)和尾晕(W-Mo-Co-Bi)的元素组合,为深部原生晕结构解析提供了量化指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原生晕模型,通过与常规剖面原生晕方法的对比,圈定了深部靶位,为深部定量矿产预测提供了定性参考。(3)针对大深度段定量成矿预测的科学问题,以矿床成矿模式为依托,定量提取了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了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设计了用于深部定量矿产预测的最大熵模型、高斯混合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三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定量矿产预测模型,以构造缓冲区、控矿构造元素组合Hg-Sb、主成矿元素Au、近矿晕元素组合Au-Ag-Cu-Pb-Zn、前缘晕和尾晕元素组合比值(As-Sb-Hg)/(W-Mo-Bi)五个找矿指标为输入变量,对大深度段矿体赋存地段开展了定量、定位、定概率的矿产预测。论文形成的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体系是以早子沟金矿成矿空间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托,在充分剖析地质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在定量提取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开展大深度段定量矿产预测的思路下形成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早子沟科研深钻在深部取得了显着的找矿成果,该深钻一方面验证了本论文深部预测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在加入深钻数据的基础上,为深部定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
史南南,赵青涛,邱光辉,张启生,张超[6](2021)在《鲁西铜石大平安庄地区金矿找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部及外围寻找隐伏金矿体,已成为鲁西铜石地区的找矿重点。大平安庄地区位于铜石杂岩体的东南缘,燕甘断裂东侧,大平安庄断裂带内,北距归来庄大型金矿床约2.5 km。本文在研究铜石地区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基础上,归纳总结研究区地质、物探、化探、槽探等找矿信息,与归来庄金矿床相似类比,发现二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Au、Ag元素化探异常、重磁异常等分布规律相近,地表揭露及激电测深均指示大平安庄断裂是岩浆热液的活动场所,这为Au元素的运移和富集创造了条件,断裂附近新发现的金矿化点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该区大平安庄断裂带具有良好的Au成矿潜力,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实现找矿突破。
张尚坤,罗文强,于学峰,田京祥,唐璐璐,陈军,杨斌,杜圣贤,刘凤臣,仵康林[7](2021)在《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文中研究说明为揭示沂沭断裂带深部结构及发生-发展过程,查清断裂切割深度及对岩石圈地幔的破坏,探讨沂沭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运动方式、地壳稳定性及其对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沂沭断裂带南段沂南-莒县附近布设了一条长约60 km的深反射地震剖面,系统采集了沂沭断裂带和两侧地块的地震数据,对沂沭断裂带深部岩石圈精细结构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该区岩石圈结构在横向上表现为以沂沭断裂带为界的块状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约30.8~39.5 km;莫霍面总体呈西浅东深态势,并被西倾的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错断,垂直落差达10.5 km。与浅部"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组合样式不同的是,沂沭断裂带在深部剖面上表现为由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向上延伸与分叉散开的多条断裂组成"双枝状"构造组合样式。断裂带内被断层切割的界面反射波多呈向上的拱弧形,其构造形迹具有伸展、挤压和走滑并存的特征,推断这些界面为层间滑脱构造,它们指示了沂沭断裂带"多层滑移"构造运动方式。该断裂带不仅切穿了近地表、壳内地质界面,F2、F4断裂还向下切割莫霍面,深入岩石圈地幔,是深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构造带,为地幔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对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内生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地震剖面西端的铜井金矿成矿与沿F2断裂上侵的铜井杂岩体关系密切;剖面东端的火山机构保存完整,没有明显构造破坏痕迹,据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左行走滑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青山期以前,其后水平滑移量应不大。从区域地质分布及地震反演结果看,昌邑-大店断裂(F4)明显将山东省分割为鲁西和鲁东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将其作为区域地质构造分界线是合理的。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沂沭断裂带深、浅部结构的认识,为分析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深部过程和浅部构造响应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资料约束。
邹占春,王峰,张红,张超,韩永强,刘同伟,别凤华,高远[8](2021)在《烟台张家金矿弧形断裂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西北NNE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直接控制了胶东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张家断裂为胶东东北部NNE向弧形控矿断裂的伴生构造,断裂沿走向、倾向具波状变化,发育有倾斜擦痕,并有厚度0.3~0.5m灰色、灰绿色断层泥。已发现中型金矿张家金矿、小型金矿汪家沟金矿即赋存于该断裂之中。研究发现张家断裂弧形构造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的区域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矿床沿断裂走向大体以2~3km等距分布;在弧形断裂弧顶西侧300~500m为"河西式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与东侧"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对应分布。
陈原林,李欢,郑朝阳,冯波,段留安,李大兜[9](2021)在《胶莱盆地龙口-土堆金矿床成因:微量元素特征与C-H-O-S同位素约束》文中研究指明龙口-土堆金矿大地构造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胶-辽-吉构造带南段,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区虽经多年的勘探开采,但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薄弱且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了成矿机理研究和进一步勘探工作。文章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方解石脉和其他矿物的微量元素与C-H-O-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探讨了龙口-土堆金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方解石具有明显不同的Fe、Mn含量,其中主成矿期含矿方解石具有最高的w(Fe+Mn)(114 070×10-6),荆山群大理岩w(Fe+Mn)最低(3971×10-6),而不含矿的方解石的w(Fe+Mn)(5410×10-6)介于前两者之间。不含矿方解石样品δ13CPDB值在-6.90‰~-0.19‰之间,δ18OSMOW值在5.38‰~12.15‰之间;含矿方解石样品δ13CPDB值在-8.56‰~-6.41‰之间,δ18OSMOW值在8.66‰~10.61‰之间;荆山群大理岩样品δ13CPDB值在-3.83‰~-6.73‰之间,δ18OSMOW值在14.39‰~16.28‰之间。研究表明: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指示含矿碳酸盐脉形成于花岗岩和地幔多相体系;不含矿碳酸盐形成于火成碳酸岩和地幔多相体系;含矿方解石形成于地幔多相体系。石英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别为δDwater=-51.5‰~-119.9‰和δ18Owater=0.6‰~7.81‰,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同时可能存在大气降水和地层建造水的参与。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8.5‰~12.7‰之间,硫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正态分布,以富集34S为特征,显示了岩浆硫和壳源硫混合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区域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文章认为龙口-土堆金矿床为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流体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多相体系。综合成矿条件分析,文章完善了胶东金矿成矿模式,指出矿区中碳酸盐脉富Fe+Mn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指示围岩含矿或近矿。该研究成果可为胶东金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柏道远,李彬,周超,孙骥,魏方辉,曾广乾,姜文,李银敏,蒋启生[10](2021)在《江南造山带湖南段金矿成矿事件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指明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为一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关于带内金矿形成的时代背景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矿床(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流体来源、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等多方面资料,对带内各主要金矿区的成矿时代逐一进行详细解析,以此为基础重新厘定了区域金矿成矿地质事件及其时代,并探讨了各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初步形成以下认识。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主要发生了加里东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等3期金成矿事件。加里东期金矿成矿年代为430~410 Ma(志留纪后期),产于同期雪峰冲断带的中段-西南段和东段东部、湘中-湘东南构造岩浆带的东北部等3个地区,各区赋矿地层分别为板溪群、冷家溪群、冷家溪群,前两个地区的成矿与加里东运动变质变形和构造活化作用有关,后一个地区的成矿与志留纪后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提供热能和流体有关。印支晚期金矿成矿年代为227~202 Ma(晚三叠世),主要分布于同期雪峰冲断带东南缘构造岩浆隆起带,与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的热能和热液驱动有关。燕山期金矿成矿年代为152~13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主要分布于同期雪峰冲断带东南部构造岩浆隆起带的东部,与伸展环境下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
二、山东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初步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初步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地区稀土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华北稀土资源现状 |
2 华北稀土矿成因类型 |
2.1 沉积变质型稀土矿 |
2.2 火成碳酸岩型稀土矿 |
2.3 碱性岩浆岩型稀土矿 |
2.4 伟晶岩型稀土矿 |
2.5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3 成矿规律 |
3.1 时间分布特征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4 控矿因素与找矿方向 |
4.1 地球动力学背景与稀土金属成矿 |
4.2 区域性深大断裂与稀土金属成矿 |
4.3 火山—沉积作用与稀土金属成矿 |
4.4 岩浆及期后热液与稀土金属成矿 |
4.5 元素地球化学背景与稀土金属成矿 |
5 结语 |
(2)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分析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方法及精度 |
2.3 分析结果及数据处理 |
3 讨论 |
3.1 胶北隆起不同地质体元素丰度特征 |
3.2 胶东地区Au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
3.3 壳幔岩浆混合反应析出巨量金质 |
3.4 中生代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三期花岗岩岩浆演化与成矿的耦合 |
3.5 不同地质体对金矿成矿的有利度分析 |
4 结论 |
(3)胶东地区东部晚侏罗世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金成矿构造背景的限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锆石U-Pb年龄 |
3.1.1 文登岩体 |
3.1.2 垛崮山岩体 |
3.2 锆石Hf同位素 |
3.2.1 文登岩体 |
3.2.2 垛崮山岩体 |
4 讨论 |
4.1 文登岩体和垛崮山岩体的形成时代 |
4.2 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源区――继承锆石的U-Pb年龄证据 |
4.3 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源区――锆石Hf同位素证据 |
4.4 晚侏罗世花岗岩继承锆石及Hf同位素对胶东地区深部构造特征的制约 |
5 结论 |
(4)胶东西岭金矿床地质特征与金的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体特征 |
2.5 围岩蚀变 |
2.6 矿石组构 |
2.7 成矿阶段 |
2.8 矿床成因 |
3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3.1 光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观察 |
3.2 电子探针分析 |
4 金的赋存状态讨论 |
4.1 金矿物赋存状态 |
4.2 金矿物粒度及形态 |
4.3 金矿物化学成分 |
5 结论 |
(5)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定量矿产预测理论概述 |
1.2.2 地球化学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4 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小结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矿床特征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大地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岩浆岩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区域变质作用 |
2.2.5 区域矿产 |
2.3 矿区地质特征 |
2.3.1 矿区地层 |
2.3.2 矿区构造 |
2.3.3 矿区岩浆岩 |
2.4 矿床地质 |
2.4.1 矿体 |
2.4.2 矿化特征 |
2.4.3 矿床蚀变带特征 |
2.4.4 成矿期次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方法 |
3.1 含量-体积(C-V)多重分形模型 |
3.2 成分数据分析方法 |
3.2.1 成分数据理论基础 |
3.2.2 连续二值分解技术 |
3.2.3 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分析框架 |
3.3 空间插值算法研究 |
3.3.1 区域化变量 |
3.3.2 三维变异函数分析 |
3.3.3 三维克里金插值 |
3.4 基于机器学习的定量矿产预测方法 |
3.4.1 最大熵模型 |
3.4.2 高斯混合模型 |
3.4.3 卷积神经网络 |
第4章 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建模与原生晕数据分析 |
4.1 三维建模数据库构建 |
4.2 三维地质建模 |
4.2.1 三维地形模型 |
4.2.2 三维矿体模型 |
4.2.3 三维构造模型 |
4.2.4 三维岩体模型 |
4.3 三维原生晕数据体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三维原生晕数据体建模 |
4.3.3 基于多重分形C-V模型的三维原生晕异常数据体建模 |
4.3.4 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及其元素组合特征提取 |
4.4 小结 |
第5章 原生晕分带模式研究与三维原生晕模型构建 |
5.1 剖面原生晕模型构建与深部预测 |
5.1.1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
5.1.2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特征 |
5.1.3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5.1.4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模型及成矿预测 |
5.2 三维原生晕模型构建与预测 |
5.2.1 基于隐式建模的三维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5.2.2 基于知识驱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在组合提取 |
5.2.3 三维原生晕模型与深部预测 |
5.3 小结 |
第6章 深部定量矿产预测 |
6.1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构建 |
6.1.1 成矿条件分析与早子沟成矿模型 |
6.1.2 早子沟金矿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
6.2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深部定量矿产预测 |
6.2.1 训练样本构建 |
6.2.2 ROC曲线 |
6.2.3 最大熵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
6.2.4 高斯混合模型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
6.2.5 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
6.3 对比分析靶位圈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鲁西铜石大平安庄地区金矿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质 |
2 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
3 研究区与典型矿床的相似性 |
3.1 成矿条件 |
3.2 地层 |
3.3 构造活动 |
3.4 岩浆活动 |
3.5 地球化学 |
3.6 地球物理 |
4 找矿前景 |
5 结语 |
(7)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 |
2.1 地震剖面布设 |
2.2 数据采集 |
2.3 数据处理和剖面速度结构 |
3 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震波组特征 |
3.1 地壳反射结构 |
3.2 莫霍面特征 |
3.3 岩石圈地幔的反射特征 |
4 讨论 |
5 结论 |
(8)烟台张家金矿弧形断裂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 典型矿床特征 |
2.1 矿体特征 |
2.2 矿石特征 |
2.3 围岩蚀变特征 |
2.4 成矿阶段划分 |
(1)黄铁矿-石英阶段。 |
(2)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 |
(3)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
(4)石英-碳酸盐阶段。 |
3 控矿构造特征 |
3.1 张家断裂 |
3.2 次级断裂 |
4 构造控矿规律 |
4.1 弧顶控矿作用 |
4.2 等间距分布特征 |
4.3 矿体横向对应规律 |
5 找矿标志 |
5.1 地质标志 |
5.2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标志 |
6 找矿方向分析 |
6.1 张家金矿深部及外围 |
6.2 花岩地区 |
7 结论 |
(9)胶莱盆地龙口-土堆金矿床成因:微量元素特征与C-H-O-S同位素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 测试分析结果 |
4.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1.1 稀土元素 |
4.1.2 微量元素 |
4.2 C-H-O-S同位素 |
4.2.1 C、O同位素 |
4.2.2 H-O同位素 |
4.2.3 硫同位素 |
5 讨论 |
5.1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成因机制 |
6 结论 |
(10)江南造山带湖南段金矿成矿事件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金矿基本特征 |
3 成矿地质事件 |
3.1 金矿成矿时代研究的资料应用和分析方法 |
3.2 主要金矿区成矿时代的厘定 |
3.2.1 雁林寺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2 黄金洞-万古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3 半边山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4 板溪-符竹溪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5 柳林汊-沃溪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6 渣滓溪-大溶溪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7 古台山-龙王江-铲子坪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8 漠滨-平茶金矿区成矿时代 |
3.2.9 金坑冲矿区成矿时代 |
3.3 成矿地质事件的厘定 |
4 多阶段金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 |
4.1 加里东期金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 |
4.2 印支晚期金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 |
4.3 燕山期金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 |
5 结论 |
四、山东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初步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地区稀土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J]. 赵泽霖,李俊建,张彤,倪振平,彭翼,宋立军. 物探与化探, 2022
- [2]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J]. 田瑞聪,李大鹏,张文,田京祥,于晓卫,耿科,张岩. 岩石学报, 2022
- [3]胶东地区东部晚侏罗世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金成矿构造背景的限定[J]. 王栋,李红艳,王天齐,于洪,宿建恒. 岩石学报, 2022
- [4]胶东西岭金矿床地质特征与金的赋存状态[J]. 孙之夫,冯涛,胡跃亮,柏瑞,张子衿,马盛钧,贾飞,王俊洁,曾庆栋,俞炳,范宏瑞,吴金检. 地质与勘探, 2022(01)
- [5]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D]. 李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6]鲁西铜石大平安庄地区金矿找矿预测[J]. 史南南,赵青涛,邱光辉,张启生,张超. 矿产勘查, 2021(11)
- [7]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J]. 张尚坤,罗文强,于学峰,田京祥,唐璐璐,陈军,杨斌,杜圣贤,刘凤臣,仵康林. 地质学报, 2021(11)
- [8]烟台张家金矿弧形断裂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J]. 邹占春,王峰,张红,张超,韩永强,刘同伟,别凤华,高远. 山东国土资源, 2021(11)
- [9]胶莱盆地龙口-土堆金矿床成因:微量元素特征与C-H-O-S同位素约束[J]. 陈原林,李欢,郑朝阳,冯波,段留安,李大兜. 矿床地质, 2021(05)
- [10]江南造山带湖南段金矿成矿事件及其构造背景[J]. 柏道远,李彬,周超,孙骥,魏方辉,曾广乾,姜文,李银敏,蒋启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