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嘉欣[1](2021)在《毛竹挥发物对空气负离子及空气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空气负离子及空气微生物的影响,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毛竹释放的VOCs在不同时间(7:00、10:00、13:00、16:00、19:00)、不同海拔(200 m、240 m、280 m、320 m)、不同季节(春季、夏季、秋季)的组分与含量;测定了林内空气负离子及空气微生物浓度,并进行微生物单体试验来验证挥发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毛竹单株共检测出挥发物35种,主要物质有醛类(26.2%)、酯类(21.9%)、醇类(18.4%)和萜烯类(16.6%)等。2.毛竹林内空气VOCs天内共检测到27种物质。7:00至19:00的植物VOCs释放总量呈现“双峰双谷”型。海拔变化中,200m总释放量最低,280 m总释放量最高。季节变化中,毛竹林内VOCs种类和含总量主要表现为:夏>春>秋,春、夏季的醛类分别是秋季的30.3倍和39.8倍。3.毛竹林内NAI日变化中,在13:00出现最小值,在19:00出现最大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2.4倍。海拔变化中,毛竹林内NAI浓度随海拔的上升逐渐升高,三个季节均在320m处均达到最大浓度。季节变化中,毛竹林内NAI浓度在夏季达到最大值,秋季达到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3.3倍。4.毛竹林微生物含量日变化中,细菌与放线菌含量7:00最低;真菌含量13:00最低。海拔变化中,随海拔的升高,微生物含量降低。季节变化中,林缘微生物含量均高于林地,夏季微生物抑制率最高。单体实验表明,0.1%的叶醇对细菌有显着作用,抑制率为32.0%,0.1%的癸醛对真菌有显着作用,抑制率为33.6%,0.5%的乙酸对放线菌有显着作用,抑制率为36.4%。综上所述,毛竹能释放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植物挥发物,并且对空气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空气负离子的形成和改善空气质量。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毛竹林对于净化空气及人体保健的作用及毛竹作为“森林康养”建设树种提供理论依据。
黄幸然[2](2020)在《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多环境因子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是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抵御胁迫和增强植物抗性等)和环境效应(生成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变化,尤其是大气温度、光照、CO2浓度、降水格局和氮沉降的改变等,反过来也会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进而影响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目前,国内关于环境因子变化对植物BVOCs释放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不同因子间交互作用影响的研究更加匮乏。本研究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量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基础上,选取几种主要亚热带森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OTC)、温室和人工气候箱等不同尺度的模拟试验,研究气温、光照、CO2浓度、土壤水分和氮沉降独立或交互作用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结合植物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和相关酶活性(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合成酶),探索环境因子变化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影响的生理学机制,结果可为BVOCs通量模型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调查选取武夷山主要乔木,在春季和秋季调查了木荷、甜槠、青冈和杉木四种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四种植物异戊二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青冈(68.54 pmol m-2s-1),单萜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杉木(7478.36 pmol m-2s-1)。与春季相比,秋季木荷、甜槠和杉木的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速率显着增加,柠檬烯和3-蒈烯的占比也显着增加,α-蒎烯的占比却降低(P<0.05)。进一步选取肖蒲桃、山油柑、厚壳桂、锥栗、白楸和木荷六种鼎湖山主要乔木,测定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六种植物异戊二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肖蒲桃(4842.76 pmol m-2s-1),单萜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木荷(3145.68pmol m-2s-1)。植物单萜烯释放速率与叶片温度和枝条气孔导度密切相关。α-蒎烯和β-蒎烯是六种植物释放的最主要的单萜烯种类,占总单萜烯83%以上。(2)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气温和CO2浓度增加响应的OTC模拟研究通过野外OTC模拟实验,研究了气温和CO2独立和交互作用对木荷、闽楠、杉木和马尾松四种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大气增温(+4.5℃)和CO2浓度增加(+400ppm)的响应因树种和化合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整体而言,大气增温和CO2浓度增加独立和交互处理显着地抑制闽楠异戊二烯的释放,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或高浓度CO2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相关酶活性,也间接地与植物丙二醛、脯氨酸和过氧化物酶有关。此外,部分结果也表明,木荷和杉木异戊二烯、闽楠单萜烯在增温和高浓度CO2下释放速率增加。四种植物异戊二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杉木(104.36 pmol m-2s-1),单萜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马尾松(9682.94 pmol m-2s-1)。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是木荷、闽楠、杉木和马尾松释放的最主要的单萜烯种类。此外,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速率在处理时间上差异显着,这与试验期间叶片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有关。(3)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变化响应的温室模拟研究通过温室土柱栽培植物,模拟土壤水分和氮沉降对木荷、海南红豆、杉木和马尾松四种亚热带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土壤水分和氮素的响应因树种和化合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整体而言,低土壤水分促进木荷和杉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却抑制红豆异戊二烯和马尾松单萜烯的释放,这与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关。土壤氮素增加(80 kg N ha-1y-1)通过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和相关酶活性,从而促进木荷、红豆、杉木和马尾松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土壤水分和氮素交互处理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无显着影响。四种植物异戊二烯释放速率最高的为红豆(18436.18 pmol m-2s-1),单萜烯释放速率最高的树种为马尾松(4578.75 pmol m-2s-1)。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是木荷、红豆和杉木释放的最主要的单萜烯种类,而马尾松则以α-蒎烯、γ-松油烯和柠檬烯为主。此外,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速率在各处理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与试验期间叶片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有关。(4)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温度和光照变化响应的人工气候箱模拟研究进一步选取亚热带主要乔木木荷和闽楠为研究对象,通过精准控制室内人工气候箱温度和光照,研究两者独立和交互作用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独立或交互处理均显着影响木荷和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整体而言,温度或光照较低时,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速率低;随着温度或者光照增加,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速率增加,分别在40℃和500μmol m-2s-1(木荷)、30℃和1500μmol m-2s-1(闽楠)下释放速率达到最大,这是由于温度和光照的增加会促进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而当温度升高到40℃时,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速率显着降低。此外,温度和光照增加,导致木荷和闽楠α-蒎烯占比降低(P<0.05),β-蒎烯的占比显着增加。
刘超[3](2020)在《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得益于生化方法在生态学领域的引入,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日渐增多。化感作用(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的干扰竞争)与资源竞争(对水、养分、光和空间的争夺)一样,同属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类型。然而,化感作用通常与资源竞争同时存在,二者难以分离,阻碍了对植物间相互作用机理的探索。目前,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态和入侵生态学等领域,在泥炭地苔藓植物关系研究中尚鲜有报道。在泥炭地生态系统中,泥炭藓属(Sphagnum)植物之间往往存在较强烈的竞争,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态位分化。传统观点认为,资源竞争和物种对胁迫的耐受性是泥炭地植物生态位分化的根本原因,而化感作用在生态位分化中的作用尚不明晰,相关研究仍属空白。本研究旨在探究泥炭藓的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在各自种间相互作用及其生态位分化中的贡献,以生态位分化明显的丘间种小叶泥炭藓(S.angustifolium)、藓丘种中位泥炭藓(S.magellanicum)和锈色泥炭藓(S.fuscum)为材料,在水位和光强梯度上,分别构建泥炭藓群落模拟不同的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并应用添加活性炭的方法去除邻体化感作用。除此之外,还利用氮同位素标记法,探究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泥炭藓氮重吸收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种间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添加活性炭降低了泥炭藓的外释酚总量,成功地分离了泥炭藓间的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在低水位条件下,藓丘物种通过化感作用抑制丘间物种的生长,丘间种通过资源竞争抑制藓丘种的生长;在高水位条件下,藓丘物种的化感作用对丘间种生长的抑制消失,其自身生长却受到了丘间种化感作用的抑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位梯度上,泥炭藓的竞争优势是由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共同决定的。同时,在泥炭藓生态位分化中,化感作用机制的作用比资源竞争更为重要。(2)在弱光条件下,中位泥炭藓(耐受-竞争种)和锈色泥炭藓(耐受种)通过化感作用实现对邻体生长的抑制;在无论弱光还是强光条件下,小叶泥炭藓(竞争种)均通过资源竞争抑制邻体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光资源梯度上泥炭藓生态位分化亦由是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共同驱动的,在此过程中,泥炭藓的生活史策略影响了其作用于邻体的种间相互作用类型。(3)中位泥炭藓分别通过化感作用抑制和资源竞争促进了小叶泥炭藓对氮的重吸收,而其自身氮的重吸收受到小叶泥炭藓资源竞争的抑制效应。研究表明,泥炭藓对氮的重吸收能力受控于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两种种间相互作用。(4)在水和光资源缺乏时,中位泥炭藓的生物量生产与外释酚总量之间存在清晰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苔藓植物降低了自身的资源竞争能力而增加了化感物质的释放,即在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两方面间存在权衡。此外,泥炭藓的化感作用对邻体生长的效应依赖于其外释酚总量。(5)与传统认识相悖,在水分充沛的条件下,竞争策略者并非通过资源竞争在与耐受-竞争种的共存中获取优势;水分和光资源贫乏有利于激发耐受种或耐受-竞争种的化感作用,以抗衡其受到竞争者资源竞争的抑制效应,而占据优势地位。总之,基于一系列室内外植物间相互作用模拟实验,本研究成功分离了苔藓植物间的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并阐明苔藓植物间化感作用的强度甚至类型会随环境资源梯度而变化。研究有力证实了化感作用在泥炭藓植物生态位分化中的重要贡献,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未来研究中,在关注植物间资源竞争的同时,应对化感作用在泥炭地植物分布格局、物种共存、群落稳定维持中的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赛牙热木·哈力甫[4](2020)在《哈茨木霉与褐环乳牛肝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樟子松为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常绿树种,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目前在苗圃病害防治中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导致有害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及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具有促进宿主植物生长、提高宿主抗病抗逆能力的益生菌及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技术与方法,其对土壤环境友好、不污染土壤环境、不杀伤天敌。外生菌根真菌、木霉菌促进宿主植物生长、提高宿主抗病抗逆能力,是两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类群,目前在农林生产上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筛选具促生、抗病能力的益生菌,通过室外盆栽接种试验筛选促进一年生樟子松幼苗生长的高效木霉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E15,通过室内拮抗实验、转录组测序探讨哈茨木霉E15拮抗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J.G.Kuhn)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利用哈茨木霉E15及前期研究中分离得到的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N94复合接种研究提高樟子松幼苗抗立枯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同时研究复合接种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幼苗养分、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如下:(1)枯梢病未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显着高于枯梢病感病樟子松且各季节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显着的差异。枯梢病感病樟子松和枯梢病未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真菌门绝对含量无显着差异,属分类水平下共得到28个差异显着真菌菌属,未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中差异菌属绝对含量显着高于感病樟子松,差异菌属包括木霉菌、菌根真菌及深色有隔真菌等益生菌,土壤pH值、OM、TN、NH4+、NO3-、AP、TP、AK、TK是影响枯梢病感病樟子松、枯梢病未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枯梢病感病樟子松和枯梢病未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属分类水平上具有19个差异显着的细菌菌属,其中6个菌属是未知菌属外其余菌属为根际有益微生物,枯梢病未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中丰度高的菌属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含量极显着性正相关,枯梢病感病樟子松根际土壤中菌属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含量负相关。(2)以英国引进哈茨木霉E15、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章古台实验林场分离得到的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ZT05为研究对象研究两种木霉对樟子松一年生幼苗生长、根系结构、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E15、绿木霉ZT05单接种显着促进樟子松一年生幼苗生长的同时,改变根系结构及根际微环境,其中哈茨木霉E15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效率显着高于绿木霉ZT05,同时哈茨木霉E15接种可显着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在一年生樟子松幼苗根际中的定殖率显着高于绿木霉。(3)哈茨木霉E15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哈茨木霉E15与立枯丝核菌形成明显的拮抗线并最终哈茨木霉E15菌落覆盖病原菌菌落;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同时,降低保护酶活性,从而导致病原微生物菌丝的死亡;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对峙培养过程中与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相关功能基因均显着上调表达,其中与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相关基因分别有70、181个。(4)褐环乳牛肝菌N94、哈茨木霉E15复合接种可显着提高樟子松幼苗对立枯病的抗病能力,褐环乳牛肝菌N94、哈茨木霉E15复合接种幼苗CAT、PAL、POD、SOD、脯氨酸、β-1,3-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显着高于对照。同对照相比,复合接种樟子松苗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得到9884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得到的turquoise、pink、green共表达模块中褐环乳牛肝菌N94、哈茨木霉E15复合接种处理组差异基因表达量高于未接种处理组,且该模块中的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到抗病功能及代谢通路。(5)褐环乳牛肝菌N94、哈茨木霉E15复合接种可显着提高樟子松一年生、二年生幼苗生长、幼苗养分含量、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随年度变化幼苗生长、幼苗养分含量、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显着增加。此外褐环乳牛肝菌N94、哈茨木霉E15复合接种对幼苗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着的影响,复合接种处理一年生幼苗根际土壤中木霉菌为优势菌属,未复合接种处理组中真菌群落结构比较丰富其中包括植物病原菌,复合接种处理二年生幼苗根际土壤中木霉菌相对丰度降低的同时外生菌根真菌相对丰度增加,且共生环境中益生菌群增加。菌群相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网络分析发现一年生幼苗根际土壤中木霉菌(Trichoderma)、外生菌根真菌(Suillus)对全磷、有机质转换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二年生樟子松幼苗根际土壤中Suillus对钾、磷、氮、有机质转换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李娜[5](2020)在《美国白蛾对11种植物的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文中认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中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为了探明寄主与非寄主挥发物成分对美国白蛾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美国白蛾9种寄主植物包括桑树,洋白蜡,臭椿,白榆,国槐,金叶榆,金银木,西府海棠,美国梧桐,以及2种非寄主植物包括银杏和杜仲,利用顶空动态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采集并鉴定各种植物的挥发物成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树种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比较寄主与非寄主植物的挥发物组成与比例的差异。利用触角电位(EAG)仪和风洞装置,测定不同状态和性别的美国白蛾成虫对几种植物挥发物成分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以期找出对美国白蛾具有吸引或者趋避作用的寄主挥发物成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11种树种的枝叶中共鉴定得到65种挥发性成分,可以分为6个化学型。所有树种均存在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但主要成分相似,均以烃类化合物为主,总含量在80%以上。寄主植物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共有成分包括(1S)-(-)-β-蒎烯,2,4-二甲基苯乙烯,异香茅烯和正二十七烷,各树种的相对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9种寄主植物均含有的特有挥发物成分仅1种,为2,4-二甲基-1-庚烯,其平均相对含量为0.710%,2种非寄主植物共有的特有挥发物成分共2种,为4-甲基庚烷和正二十四烷。2、利用寄主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1种共有成分,3种差异成分以及银杏挥发物中特有的d-柠檬烯等5种植物挥发性物质对美国白蛾成虫进行触角电位反应实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挥发性物质均能引起美国白蛾成虫不同程度的EAG反应。其中,美国白蛾对2,4-二甲基-1-庚烯和d-柠檬烯的EAG相对反应值随浓度的升高而显着升高,当浓度为10-1 V/V时,其反应值达到最大;美国白蛾未交配雌、雄虫对4-甲基庚烷的EAG相对反应值与浓度呈正相关,而已交配雄虫则在浓度为10-3V/V时,EAG反应值出现显着的下降;随着正二十四烷的浓度的变化,美国白蛾未交配雌、雄虫以及已交配雌虫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未交配的美国白蛾成虫在浓度为10-3V/V时产生明显变化,而已交配雌虫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美国白蛾已交配雌成虫的EAG反应相对值与正二十七烷的浓度呈正相关,而其他成虫对正二十七烷的EAG相对反应值随浓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总体上,美国白蛾交配前后的雌虫对5种挥发性物质的EAG相对反应值均显着高于雄虫,美国白蛾雌虫之间的EAG反应也存在显着差异。3、根据触角电位反应实验结果,选择了美国白蛾触角电位反应较为强烈的4种挥发性成分即2,4-二甲基-1-庚烯,4-甲基庚烷,d-柠檬烯及正二十四烷对美国白蛾进行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除正二十四烷以外,浓度为10-1V/V的2,4-二甲基-1-庚烯,4-甲基庚烷和d-柠檬烯均能引起美国白蛾的行为反应。其中,对2,4-二甲基-1-庚烯,美国白蛾成虫均表现为正趋向行为反应,在对4-甲基庚烷的反应过程中,美国白蛾未交配雌、雄成虫均表现为趋避行为反应,而已交配雌成虫表现正趋向行为反应。d-柠檬烯可以引起美国白蛾未交配雌虫的趋避行为,而美国白蛾未交配雄虫无明显趋向行为,已交配雌虫则对其无响应。飞行数据表明,美国白蛾未交配雌、雄成虫以及已交配雌成虫对2,4-二甲基-1-庚烯和4-甲基庚烷的飞行时间,逆风飞行速度及角速度和顺风飞行速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推断2,4-二甲基-1-庚烯是美国白蛾识别寄主植物的关键挥发性成分,4-甲基庚烷是美国白蛾识别非寄主植物的关键挥发性成分。
王晶晶[6](2020)在《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变异特点及代谢物对养分调控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多以果用为目的而广泛栽培的经济林树种,集籽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身,香榧籽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保健成分。近几年来,除种仁外的其它器官,其利用价值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香榧叶片为研究对象,使用GC-MS测定了不同立地与经营措施下(养鹅模式、林龄、海拔、品种)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基于分析结果中引起精油变化的主导生态因子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养分添加(N、P)对香榧叶片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影响,使用LC-MS进行广靶代谢物的测定,Illumina进行转录组测序,综合分析了养分添加对香榧叶片代谢物的调控机制。对揭示香榧叶片精油形成机制、养分精准调控及品质改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气相质谱检测香榧叶片精油中包含单萜、倍半萜、单萜含氧衍生物、酯类、倍半萜含氧衍生物。不同管理模式(养鹅、未养鹅)的香榧叶片精油检测出31种代谢物,D-柠檬烯、α-蒎烯和异喇叭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16.13%;不同林龄(6年、8年、10年、12年)的香榧精油中检测出33种代谢物,D-柠檬烯、α-蒎烯和异喇叭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21.21%-t25.00%;两个海拔梯度(350m、600m)的香榧叶片精油检测出29种代谢物,D-柠檬烯、α-蒎烯和δ-杜松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3.44%-3.57%;不同品种榧树(香榧、木榧)检测出26种化合物,D-柠檬烯、α-蒎烯和异喇叭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22.73%-23.81%。不同林龄的香榧和不同品种榧树精油代谢物的变异率明显大于不同管理模式和不同海拔的影响,表明香榧精油在合成代谢过程中内源性调节(林龄、品种)强于外部因素(养鹅、海拔)的干扰。(2)养鹅管理显着提高了香榧叶片全磷(TP)的含量,显着降低了叶片钙(Ca)含量,土壤养分硝态氮(NO3--N)、P、Ca、镁(Mg)因养鹅而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却显着下降,不同管理模式产生精油差异的主导生态因子是植物全碳(TC)、TP、Ca和土壤TP、Ca、Mg、NO3--N;随着香榧生长年限的增长,显着降低了叶片的全氮(TN)和Ca含量,多个土壤指标显示香榧林地在10年和12年出现了拐点,主导不同林龄精油产生差异的生态因子是叶片TN、钾(K)和Ca,及土壤中的K元素;不同海拔对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主导变异的生态因子是叶片K和Ca含量,土壤pH和铵态氮(NH4+-N);香榧叶片TC和TP含量显着高于木榧,产生差异化合物的主导生态因子是TC、TP、TN和Ca;综合分析表明C、N、P、K、Ca元素是影响香榧精油差异代谢物表达量的主导因子。(3)使用液相质谱进行广靶代谢检测,香榧叶片中有201种物质,初生代谢物中小肽类化合物,次生代谢物中黄酮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种类最多。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后主要集中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嘌呤代谢途径、色氨酸代谢途径、半乳糖代谢途径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由此得知,N、P添加后香榧差异代谢物变化主要影响的是C、N代谢相关途径。(4)使用Illumina测序,Trinity软件进行组装,共得到100644个基因序列,比对到四大数据库Nr、SwissProt、KEGG和COG/KOG,有16558个基因序列达到共同注释。共有20457条转录本注释到KOG,转录因子排名前10的是ERF、bHLH、C2H2、MYBrelated、Trihelix、MYB、WRKY、GRAS、C3H 和 NAC 家族。2663个转录本为R基因,其中N、RLP、TNL家族最多。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蛋白质加工、蛋白质的成熟,及分子功能的肽酶活性、水解酶活性、核苷酸结合。根据GO注释筛选出功能最丰富的20个差异基因,其中7个为参与氮代谢的转运蛋白。KEGG富集分析,主要富集的代谢通路有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通路、代谢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5)对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基因进行关联分析,棉子糖、松三糖及相关基因聚为一簇,其它化合物(多为小肽)与相关基因聚为一簇。N、P添加后棉子糖的丰度显着下调,注释在半乳糖代谢途径上,与半乳糖醇合成酶、棉子糖合成酶、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有关。综上所述,香榧叶片精油的功能成分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其含量的变异特征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精准的N、P调控不仅显着影响到植物的C、N循环,也显着影响到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有关的棉子糖含量,半乳糖代谢途径中参与调控的酶基因,在食品和饲料工业、制浆造纸、制糖、制药工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马慧燕[7](2020)在《海南岛热带雨林树种BVOCs排放动态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文中研究表明BVOCs(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植物向大气释放的一类重要气态化合物,能参与大气化学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分析环境因子对BVOCs排放的影响,对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其沉降增加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但学者对BVOCs如何应对氮沉降增加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海南岛热带雨林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和线枝蒲桃(Syzygium araiocladum)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顶空套袋法采集位于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低、中和高海拔的3种阔叶树种在雨、旱两季释放的BVOCs,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树种BVOCs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以定量表征3个树种近自然状态下释放的BVOCs种类数量、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同时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模拟氮沉降对3个树种BVOCs释放的短期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状态下,就同一海拔来讲,三个阔叶树种释放VOCs的速率和成分数量呈厚壳桂>木荷>线枝蒲桃;就同一树种而言,在不同海拔高度释放VOCs的速率和成分数量呈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其中,厚壳桂在低、中和高海拔分别鉴定出16种、35种和19种挥发物成分,三个海拔TVOCs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4.59μg/g?h、82.78μg/g?h和43.85μg/g?h;木荷在三个海拔分别鉴定出4种、13种和9种挥发物成分,三个海拔TVOCs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50.67μg/g?h、150.56μg/g?h和61.09μg/g?h;线枝蒲桃在线枝蒲桃枝叶在中海拔和高海拔分别释放出20种和9种挥发物成分,TVOCs平均释放速率为44.40μg/g?h和32.96μg/g?h。三种乔木组分的区别在于木荷和厚壳桂主要释放单萜烯,例α-法呢烯和月桂烯,线枝蒲桃则以释放倍半萜烯为主,以法呢烯和衣兰油烯为代表。(2)受植物生长和酶活性的季节性影响,木荷、厚壳桂和线枝蒲桃BVOCs释放速率在雨、旱两季大小均表现为雨季>旱季。三种树种TVOCs释放速率也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其中异戊二烯、单萜烯和倍半萜烯的释放速率随时间呈单峰变化,在11:00-13:00出现峰值,而其他VOCs释放速率无明显日变化规律(3)不同树种BVOCs释放速率与环境要素存在相关性差异。大体上看,雨季木荷、厚壳桂和线枝蒲桃与PAR相关性最显着,其次是温度;旱季木荷和厚壳桂则主要受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其次是PAR、温度和气孔导度。旱季线枝蒲桃与PAR最为显着,其次是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和光合速率。此外,土壤肥力也会影响植物释放BVOCs,尤其是TN、TP和p H,均与各BVOCs种类有强的相关性。(4)氮处理对植物叶片VOCs释放速率的影响与施氮水平、施氮方式和树种本身有关。总体来说,土壤施氮和叶面施氮均促进了三种植物幼苗VOCs释放,且TVOCs释放速率和成分数量均随施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植物对两种施氮方式的响应却不同。就同一施氮浓度而言,叶面施氮对VOCs释放速率促进效果显着高于土壤施氮,且能导致植物TVOCs的组成发生改变;叶面施氮下,其氮沉降氮水平未达到植物的氮饱和系统,此时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施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植物通过释放VOCs以调配自身C素平衡;而土壤施氮下,植物生长系统氮素过饱和或富营养化,此时植物通过降低自身的光合速率和关闭气孔导度为抵御氮素胁迫。此外,就同一施氮方式和施氮浓度而言,三种植物幼苗对氮沉降的敏感性大小表现为木荷>厚壳桂>线枝蒲桃。(5)模拟自然氮沉降背景下,外源施氮对植物的生理参数和土壤肥力均产生了影响,影响效果随树种而异。生理参数中,净光合速率与幼苗释放BVOCs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气孔导度。施氮主要对土壤p H、NH4+-N和NO3--N有显着影响,其次是AP和TP,且叶面施氮的影响效果更为突出。其中不同氮浓度均导致土壤p H降低,尤其是高氮处理。土壤有效氮(NH4+-N和NO3--N)含量随着氮水平的升高明显增大。
王君怡[8](2020)在《北京地区8种典型景观树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BVOCs)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京市8种典型景观树种(针叶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桧柏Sabina chinens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阔叶树种:垂柳Salix babylonica、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为研究对象,依托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顺义高丽营实验基地,利用固体吸附剂,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采集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各树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组成成分、动态变化特征,并对不同景观树种释放BVOCs功能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寻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中具有保健、抑菌、净化空气等作用的特殊组分及其动态差异,从化学生态学角度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种类选择、科学高效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对现有北京地区景观树种释放的BVOCs功能做出科学评价。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针叶树种释放BVOCs的种类间含量差异明显。针叶树种释放BVOCs以烯烃类化合物为主,含量为总释放量的56.22%68.38%,其组成成分包括α-蒎烯、β-蒎烯、桧烯、柠檬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月桂烯和alpha-柏木烯等;烷烃类化合物与芳香烃类化合物次之,总计占比17.66%26.32%,其组成成分包括十二烷、十四烷、十九烷和α-甲基萘等;酯类、醛类、酮类、醇类以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共占比13.96%16.14%,虽含量较少,但包括乙酸松油酯、丙酸芳樟酯、辛醛、癸醛、天竺葵醛、月桂醛、雪松醇、萜烯醇等在内的有机化合物均为针叶树种释放特有清新气味的重要来源,对人的身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安定情绪,缓解疲劳。(2)阔叶树种释放BVOCs的种类间含量分布相对均等。阔叶树种释放BVOCs主要表现为芳香烃类化合物(30.65%16.74%)、烷烃类化合物(24.31%16.62%)、烯烃类化合物(20.75%15.48%),醇类化合物(17.39%16.69%)和醛类化合物(14.18%9.95%)。阔叶树种释放的烯烃类化合物种类不多,包括异戊二烯、α-蒎烯、月桂烯以及3-蒈烯等;阔叶树种释放丰富醇类化合物,包括2-乙基己醇、左薄荷脑、月桂烯醇、十九烷醇、2-庚醇、芳樟醇、L-薄荷醇、植物醇等;同样,阔叶树也释放多种醛类化合物,除常见的辛醛、天竺葵醛、癸醛等外,还有含量较高的己醛、月桂醛、L-(-)-甘油醛以及水杨醛等。除上述烯烃类、醛类、醇类化合物外,阔叶树释放的酯类化合物-乙酸异龙脑酯也是其具有植物清香的来源之一。(3)不同景观树种释放BVOCs存在不同季节动态变化特征。释放烯烃类化合物时,侧柏、栾树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为春季>夏季>秋季,其中侧柏烯烃类总含量(65.28%±6.38%)是栾树烯烃类总含量(15.58%±8.42%)的4倍;油松、桧柏和垂柳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白皮松、国槐和银杏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景观树种在春、夏两季更易释放烯烃类化合物,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更易释放烯烃类化合物。释放醛类化合物时,油松、银杏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桧柏、栾树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垂柳和国槐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侧柏显示春季(12.14%)>夏季(6.65%)>秋季(2.08%),白皮松则为夏季(16.27%)>春季(10.76%)>秋季(4.15%)。即大部分景观树种在夏、秋两季更易释放醛类化合物。相较阔叶树种,针叶树种释放大量的的萜品油烯、松油烯等BVOCs以及大量的α-蒎烯、β-蒎烯使得针叶树种具备其独有的松柏清香,使人放松心神,精神焕发,因此侧柏、油松、桧柏以及白皮松是释放有益BVOCs强的景观树种。(4)不同景观树种释放BVOCs具有不同的日动态变化特征。针叶树种释放的烯烃类化合物日变化动态表现为晚上>早上,烯烃类化合物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降低则浓度升高;阔叶树种主要释放异戊二烯,随温度升高,异戊二烯合成酶活性增强,异戊二烯释放量增大,当温度高达一定高度,异戊二烯合成酶的活性开始降低,其释放量亦降低。
韩鑫[9](2020)在《3种松科树种抑菌效果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科树种是东北地区常见的造林和城市绿化树种,四季常青,特别是在冬春两季,抑菌效果明显高于落叶乔木的抑菌效果,它们对改善城市街道与庭院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选取吉林农业大学校园中不同生长环境下(校园道路、校园缓冲带、校园山地)3种常见松科树种(黑皮油松、樟子松和红皮云杉),检测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筛选各样地3种松科树种不同季节综合抑菌效果最佳时1年(1a)生枝叶,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确定3种松科树种各季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松科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更好发挥其抑菌效果提供参考。相关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水枝插法,9月黑皮油松平均抑菌率最佳,为45%;5月樟子松平均抑菌率最佳,为54%;11月红皮云杉平均抑菌率最佳,为41.6%。采用自然沉降法,黑皮油松各样地抑菌率最佳时,6月在校园道路,为42.3%、9月在校园缓冲带,为35.9%、9月在校园山地,为32.6%;樟子松各样地抑菌率最佳,8月在校园道路,为22%、9月在校园缓冲带,为62.2%、9月在校园山地,为20.3%;红皮云杉各样地抑菌率最佳,7月在校园道路,为40.4%、9月在校园缓冲,为41.9%、6月在校园山地,为42.3%。(2)抑菌率与植物样地群落类型、群落辛普森(Simpion)指数、群落均匀性(Pielou)指数、群落香浓-威纳(SW)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抑菌率与温度、光照、风速、滞尘效益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3)挥发油提取试验表明:黑皮油松在6月校园缓冲带的平均提取率最高,为0.48%;樟子松在8月校园笃行路与校园缓冲带的平均提取率最高,为0.50%;红皮云杉在8月校园缓冲带的平均提取率最高,为0.45%;挥发油提取率普遍春秋季节高于秋冬季节。2019年5月~7月,9样地的植物挥发油提取率与叶片含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4)挥发油药敏试验表明:3种松科树种1a生枝叶挥发油都未表现出对G+、G-的专一性,具广谱抑菌特性。10月黑皮油松综合抑菌效果最佳,对供试细菌的抑菌圈平均值为18.03±1.54 mm;11月份樟子松综合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值为19.11±1.65mm;10月份红皮云杉综合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值为19.77±1.21mm,都属高敏。(5)挥发油分析结果可知:黑皮油松春季、夏季、秋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都为β-石竹烯,冬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γ-muurolene。各季节共有成分主要为(-)-α-muurolene、(S)-germacrene D、α-Muurolene。樟子松夏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delta-cadinene、秋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γ-muurolene、冬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beta-杜松烯。各季节共有成分主要为(-)-α-muurolene、α-Muurolene、(1,7,7-三甲基降冰片烷-2-YL)乙酸;红皮云杉春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左旋乙酸龙脑酯、夏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1,7,7-三甲基降冰片烷-2-YL)乙酸、秋季和冬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乙酸冰片酯。各季节共有成分主要为beta-蒎烯、樟脑、冰片。3种松科树种挥发油各季节的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
马晓东[10](2020)在《蒿柳和平滑白蛋巢菌通过生物互作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效应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可在水体、土壤或沉积物中积累,被植物吸收并进入食物链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在PAHs污染的诸多修复方法中,生物修复因绿色环保、成本低、可大面积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植物或白腐真菌都具备从污染环境中清除PAHs的能力,但实施植物修复或白腐真菌强化试验时得到了大量负面结果,这阻碍了它们在PAHs污染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该策略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于温室中设置了盆栽试验,以蒿柳(Salix viminalis)和平滑白蛋巢菌(Crucibulum laeve)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衰减(NA)、真菌修复(M)、植物修复(P)、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PMR)四种策略修复PAHs污染土壤,评估利用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强化蒿柳修复能力的可行性,探究修复过程中发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光合作用、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从而揭示修复过程中的生物互作及其与PAHs去除之间的关联。本研究旨在阐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为开拓植物和白腐真菌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接种平滑白蛋巢菌(使用两种接种方法)对蒿柳的PAHs修复能力、生长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评估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强化蒿柳PAHs修复效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PMR处理对PAHs的去除率最高,蒿柳和平滑白蛋巢菌对PAHs的去除有协同作用。PMR处理下,80.0%的蒿柳BCF和TF参数值大于1,该比例远大于P处理的20%。接种平滑白蛋巢菌促进了蒿柳对PAHs的提取能力,显着增强了其对土壤PAHs的去除。此外,平滑白蛋巢菌通过氧化胁迫短暂抑制蒿柳的生长,但蒿柳通过提高抗氧化代谢的水平以抵御胁迫,在土培试验结束时存活并正常生长,表明了其对平滑白蛋巢菌有耐受能力和复原力。因此,联合使用蒿柳和平滑白蛋巢菌是对PAHs污染土壤实施植物修复的可行方法。2.与NA处理相比,M处理的平滑白蛋巢菌在土壤中定殖并快速繁殖,显着(P<0.05)提高了土壤的酶活性以及营养物质含量,进而加速了PAHs的去除,但其抑制了除“菌丝际细菌”外的其它土着PAHs降解菌;P处理对土着PAHs降解菌群有富集作用,然而其快速生长耗竭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显着(P<0.05)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量并阻碍了土壤PAHs的去除。PMR处理结合了M和P处理的优点,并促进了包括降解菌在内的微生物类群间相互作用。因此,PMR处理对土壤PAHs的去除率最高。综上,本研究表明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和蒿柳的联合实施对刺激土着PAHs降解菌、细菌菌群的生长有协同贡献,从而加速了土壤PAHs的去除。3.选取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作为蒿柳的光合生理指标,探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v/F0)等指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降低了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淬灭(NPQ)、光化学淬灭(qP)参数;不同的接种方法能改变Gs、Tr的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PAHs污染土壤中,平滑白蛋巢菌能提高蒿柳的光合能力和蒸腾效率,从而促进土壤PAHs的去除,这对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4.基于LC-MS检测,重点比较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和未接种平滑白蛋巢菌的蒿柳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分别在POS和NEG模式下定性了土壤中881和828种代谢物,各处理对代谢物的组分和含量有显着影响。进而我们比较分析了差异代谢物并鉴定出18个潜在根系分泌物组分,讨论了它们的功能及其对PAHs降解的影响。接种平滑白蛋巢菌显着降低了土壤代谢物的组分和含量,其中16种根系分泌物的含量明显降低。本研究中,接种白腐真菌促进了植物根系对广谱土壤代谢物的吸收能力,这对提高植物的PAHs积累能力以及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毛竹挥发物对空气负离子及空气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植物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
2.1.1 植物挥发物的概述 |
2.1.2 植物挥发物的合成途径 |
2.1.3 影响植物挥发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
2.1.4 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
2.2 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展 |
2.2.1 空气负离子概述 |
2.2.2 影响空气负离子形成的主要因素 |
2.2.3 空气负离子的作用 |
2.3 空气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5 研究内容 |
3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概况及植物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毛竹单株挥发物的采集与分析 |
3.2.2 毛竹林内空气挥发物的采集与分析 |
3.2.3 空气负离子的测定 |
3.2.4 微生物的采集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分析 |
4.1 毛竹单株VOCs成分分析 |
4.2 毛竹林内VOCs成分分析 |
4.2.1 毛竹林VOCs日变化 |
4.2.2 毛竹林VOCs海拔变化 |
4.2.3 毛竹林VOCs季节变化 |
4.2.4 小结 |
4.3 毛竹林空气负离子分析 |
4.3.1 毛竹林空气负离子日变化 |
4.3.2 毛竹林空气负离子海拔变化 |
4.3.3 毛竹林空气负离子季节变化 |
4.3.4 小结 |
4.4 毛竹林微生物含量分析 |
4.4.1 毛竹林微生物含量日变化 |
4.4.2 毛竹林微生物含量海拔变化 |
4.4.3 毛竹林微生物含量季节变化 |
4.4.4 小结 |
4.5 单体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多环境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BVOCs概述 |
1.2 BVOCs合成 |
1.3 BVOCs功能 |
1.3.1 BVOCs生态功能 |
1.3.2 BVOCs环境效应 |
1.4 BVOCs释放的影响因素 |
1.4.1 内在因素 |
1.4.2 外在因素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和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方案 |
2.3 研究内容 |
2.4 预期结果 |
第三章 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方法 |
3.1.2 样品分析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四种武夷山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 |
3.2.2 六种鼎湖山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释放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增温和CO2浓度增加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木荷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增温和CO2浓度增加的响应 |
4.2.2 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增温和CO2浓度增加的响应 |
4.2.3 杉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增温和CO2浓度增加的响应 |
4.2.4 马尾松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增温和CO2浓度增加的响应 |
4.3 讨论 |
4.3.1 增温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4.3.2 CO_2浓度增加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4.3.3 增温和CO_2浓度增加交互作用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水分和氮素变化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木荷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变化的响应 |
5.2.2 红豆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变化的响应 |
5.2.3 杉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变化的响应 |
5.2.4 马尾松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变化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土壤水分变化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5.3.2 土壤氮素变化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5.3.3 土壤水分和氮素交互作用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温度和光照变化对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木荷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 |
6.2.2 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 |
6.3 讨论 |
6.3.1 温度变化对木荷和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6.3.2 光照变化对木荷和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6.3.3 温度和光照交互作用对木荷和闽楠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与植物共存 |
1.2.2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的分离 |
1.2.3 资源梯度与化感作用 |
1.2.4 季节变化与化感作用 |
1.2.5 生态位分化与植物性状 |
1.2.6 苔藓间的植物相互作用与生活史策略 |
1.2.7 苔藓的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泥炭藓植物营养液配制 |
2.2.2 生物量生产、高度增长和分枝生产测定 |
2.2.3 元素含量测定 |
2.2.4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测定 |
2.2.5 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含量测定 |
2.2.6 泥炭藓植株及其沥出液中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
2.2.7 酚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和叶绿素a和b含量测定 |
2.2.8 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测定 |
2.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泥炭藓的遗留与即时化感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3.3 结果 |
3.3.1 活性炭添加对泥炭藓外释酚、生物量生产、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
3.3.2 营养液与沥出液离子浓度差异 |
3.3.3 泥炭藓表型响应 |
3.3.4 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响应 |
3.3.5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
3.3.6 泥炭藓形态的响应 |
3.3.7 泥炭藓可溶性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响应 |
3.3.8 泥炭藓碳和氮的响应 |
3.4 讨论 |
3.4.1 即时化感作用与遗留化感作用 |
3.4.2 生活史策略与表型可塑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位梯度上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4.3 结果 |
4.3.1 野外水位波动 |
4.3.2 降低化感作用(添加活性炭)对泥炭藓外释酚的影响 |
4.3.3 降低化感作用(添加活性炭)对泥炭藓生物量生产、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
4.3.4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
4.3.5 泥炭藓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响应 |
4.3.6 相对邻体效应 |
4.3.7 泥炭藓的外释酚总量与生物量生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
4.4.2 表型可塑性与种间相互作用 |
4.4.3 水资源充足与种间相互作用 |
4.4.4 干旱与种间相互作用 |
4.4.5 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位梯度上泥炭藓的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的月际动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5.3 结果 |
5.3.1 东方红泥炭地的气温与降雨量月际动态 |
5.3.2 泥炭藓高度增长率与外释酚的月际动态 |
5.3.4 泥炭藓化感作用的月际动态 |
5.3.5 泥炭藓外释酚总量与相对邻体化感效应的相关性 |
5.3.6 泥炭藓碳、氮和磷含量的响应 |
5.3.7 泥炭藓酶活的响应 |
5.3.8 泥炭藓酶体内酚与氮含量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水位梯度上泥炭藓生长月际动态 |
5.4.2 水位梯度上外释酚总量月际动态 |
5.4.3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的月际动态 |
5.4.4 种间相互作用与碳、氮和磷元素 |
5.4.5 种间相互作用与酶活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光资源梯度上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6.3 结果 |
6.3.1 泥炭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物种差异 |
6.3.2 泥炭藓光响应曲线 |
6.3.3 泥炭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 |
6.3.4 泥炭藓叶绿素含量的响应 |
6.3.5 泥炭藓形态和生化性状物种差异 |
6.3.6 泥炭藓形态的响应 |
6.3.7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
6.3.8 泥炭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响应 |
6.3.9 相对邻体效应 |
6.3.10 中位泥炭藓的外释酚与生物量生产的相关性 |
6.3.11 泥炭藓性状间相关性 |
6.3.12 泥炭藓外释酚含量分别与碳氮比和氮含量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6.4.1 泥炭藓的光合效率 |
6.4.2 光强降低与种间相互作用 |
6.4.3 种间相互作用与叶绿素及其荧光参数 |
6.4.4 种间相互作用与酚类物质 |
6.4.5 种间相互作用与生态位分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资源竞争与化感作用对两种泥炭藓对氮的重吸收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7.3 结果 |
7.3.1 泥炭藓酚类物质的响应 |
7.3.2 泥炭藓氮含量的响应 |
7.3.3 泥炭藓标记氮总量的响应 |
7.3.4 泥炭藓氮重吸收的响应 |
7.3.5 相对邻体效应 |
7.4 讨论 |
7.4.1 泥炭藓氮吸收及其重吸收 |
7.4.2 泥炭藓种间相互作用 |
7.4.3 种间相互作用与泥炭藓氮吸收及其重吸收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讨论与结论 |
8.1.1 种间相互作用与性状响应 |
8.1.2 资源分配与权衡 |
8.1.3 资源梯度上的化感作用与资源竞争 |
8.1.4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4)哈茨木霉与褐环乳牛肝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樟子松 |
1.1.1 樟子松引种及出现的问题 |
1.1.2 樟子松主要病害 |
1.2 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 |
1.3 木霉菌 |
1.3.1 木霉菌生防作用机制 |
1.3.2 木霉菌与植物互作作用机制 |
1.4 外生菌根真菌 |
1.4.1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植物生长 |
1.4.2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抗病能力的影响 |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分析 |
1.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1.7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樟子松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1.4 土壤DNA的提取 |
2.1.5 PCR扩增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2.1.6 绝对定量PCR(qPCR) |
2.1.7 生物信息分析 |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2.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两种木霉菌株对樟子松一年生幼苗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种子来源及前期准备工作 |
3.1.2 实验设计与幼苗接种 |
3.1.3 幼苗取样及指标测定 |
3.1.4 土壤样品采集及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测定 |
3.1.5 苗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测定分析 |
3.1.6 生物信息分析 |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木霉接种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2 木霉接种对樟子松苗木根系结构的影响 |
3.2.3 木霉菌接种对樟子松根际土壤的影响 |
3.2.4 木霉接种对樟子松根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E15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作用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来源及培养条件 |
4.1.2 哈茨木霉E15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
4.1.3 哈茨木霉E15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 |
4.1.4 哈茨木霉E15与立枯丝核菌对峙培养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哈茨木霉E15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效果 |
4.2.2 哈茨木霉E15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4.2.3 哈茨木霉E15与立枯丝核菌对峙培养转录组测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木霉菌、外生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幼苗病原菌胁迫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株、种子来源及前期准备工作 |
5.1.2 实验设计与幼苗接种 |
5.1.3 幼苗取样、幼苗病情调查、幼苗酶活性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复合接种对樟子松抗立枯病的影响 |
5.2.2 幼苗生理指标分析 |
5.2.3 幼苗转录组测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木霉菌、外生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菌株、种子来源及前期准备工作 |
6.1.2 实验设计与幼苗接种 |
6.1.3 幼苗采集及指标测定 |
6.1.4 土壤样品采集及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测定 |
6.1.5 幼苗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测定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木霉菌、外生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幼苗生长、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2 外生菌根真菌、木霉菌复合接种对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6.2.3 木霉菌、外生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美国白蛾对11种植物的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美国白蛾的研究现状 |
1.1.1 美国白蛾的入侵扩展与分布情况 |
1.1.2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习性 |
1.1.3 美国白蛾的寄主选择与适应性研究进展 |
1.2 植物挥发物与昆虫的互作关系 |
1.2.1 植物挥发物的特征及种类 |
1.2.2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2.3 昆虫行为对植物挥发物的影响 |
1.2.4 昆虫感受植物挥发物的嗅觉机制 |
1.2.5 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美国白蛾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的挥发物组分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寄主植物与非寄主植物的选择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植物挥发物的采集 |
2.1.4 植物挥发物的鉴定与分析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类植物挥发物成分及含量对比 |
2.2.2 主成分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美国白蛾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植物挥发性成分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触角电位测定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美国白蛾未交配雌虫对5种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 |
3.2.2 美国白蛾已交配雌虫对5种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 |
3.2.3 美国白蛾未交配雄虫对5种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 |
3.2.4 美国白蛾对5种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对比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美国白蛾对植物挥发物的室内行为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植物挥发性成分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室内行为反应的测定方法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变异特点及代谢物对养分调控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榧研究进展 |
1.1.1 香榧概述 |
1.1.2 香榧种仁功能性成分 |
1.1.3 香榧假种皮功能性成分 |
1.1.4 香榧叶片功能性成分 |
1.2 植物精油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精油概述 |
1.2.2 精油的提取和功能 |
1.2.3 香榧精油的研究进展 |
1.2.4 植物精油的变异特征 |
1.2.4.1 外源因子对植物精油的影响 |
1.2.4.2 内源因子对植物精油的影响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的应用 |
1.3.3 代谢组学研究平台与技术 |
1.4 转录组学 |
1.4.1 转录组学概述 |
1.4.2 转录组学的应用 |
1.4.3 转录组测序研究平台与技术 |
1.5 氮代谢及养分调控在多组学中的应用 |
1.5.1 植物的氮代谢 |
1.5.2 养分调控在多组学中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1.1 不同立地与经营措施对香榧叶片精油的影响 |
1.7.1.2 基于转录组、代谢组学探讨养分添加对香榧叶片代谢物的调控机制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立地与经营措施对香榧叶片精油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地概况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2.4 气相色谱-质谱升温程序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管理模式对香榧精油的影响 |
2.3.1.1 养鹅模式下香榧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1.2 养鹅模式下香榧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1.3 养鹅模式下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1.4 养鹅模式下差异代谢物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2 不同林龄对香榧精油的影响 |
2.3.2.1 不同林龄香榧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2.2 不同林龄香榧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2.3 不同林龄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2.4 不同林龄差异代谢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3 不同海拔对香榧精油的影响 |
2.3.3.1 不同海拔香榧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3.2 不同海拔香榧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3.3 不同海拔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3.4 不同海拔差异代谢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4 不同品种榧树精油的影响 |
2.3.4.1 不同品种榧树叶片养分的变化 |
2.3.4.2 不同品种榧树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4.3 不同品种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4.4 不同品种差异代谢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代谢组学探讨养分添加对香榧叶片代谢物的调控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样品的采集 |
3.2.3 代谢物的提取与分析 |
3.2.4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代谢组学 |
3.3.1.1 香榧叶片代谢物的鉴定 |
3.3.1.2 不同处理差异积累代谢物的鉴别 |
3.3.1.3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3.3.2 转录组学 |
3.3.2.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和过滤 |
3.3.2.2 组装完整性评估 |
3.3.2.3 非冗余转录本功能注释 |
3.3.2.4 非冗余转录本转录因子和抗病基因注释 |
3.3.2.5 非冗余转录本表达量分析和差异基因筛选 |
3.3.2.6 不同养分添加下香榧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3.2.7 不同养分添加下香榧差异基因的KEGG功能富集分析 |
3.3.3 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
3.3.3.1 共有代谢通路分析 |
3.3.3.2 O2PLS模型分析 |
3.3.3.3 相关性系数模型 |
3.3.3.4 半乳糖代谢通路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4.1 综合讨论 |
4.2 主要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海南岛热带雨林树种BVOCs排放动态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研究内容 |
1.1.3 技术路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BVOCs概述 |
1.2.2 BVOCs的生态功能 |
1.2.3 BVOCs释放的影响因素 |
1.2.4 氮沉降与BVOCs释放的关系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野外实验研究区概况 |
2.1.2 盆栽实验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自然条件下BVOCs排放动态监测 |
2.3.2 氮沉降模拟实验 |
2.3.3 BVOCs样品的采集 |
2.3.4 BVOCs样品的分离与鉴定 |
2.3.5 环境因子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条件下BVOCs释放的季节变化 |
3.1.1 木荷 |
3.1.2 厚壳桂 |
3.1.3 线枝蒲桃 |
3.2 自然条件下BVOCs释放的日变化 |
3.2.1 木荷 |
3.2.2 厚壳桂 |
3.2.3 线枝蒲桃 |
3.3 自然条件下BVOCs释放与环境因子的关联 |
3.3.1 温度 |
3.3.2 光照 |
3.3.3 气孔导度 |
3.3.4 蒸腾速率 |
3.3.5 光合速率 |
3.3.6 土壤肥力 |
3.4 模拟氮沉降对BVOCs释放的影响 |
3.4.1 不同施氮浓度对 BVOCs 释放的影响 |
3.4.2 不同施氮方式对BVOCs释放的影响 |
3.4.3 外源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4 模拟氮沉降下环境因子与BVOCs释放的关联 |
3.4.5 模拟氮沉降下土壤肥力与BVOCs释放的关联 |
4 讨论 |
4.1 三种乔木BVOCs释放特征的比较 |
4.2 环境因子对BVOCs浓度的影响 |
4.3 氮沉降水平对BVOCs释放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北京地区8种典型景观树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BVOCs)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合成途径 |
1.2.2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功能性研究 |
1.2.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时间性变化特征 |
1.2.4 森林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方法 |
1.3 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作用 |
1.3.1 光照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
1.3.2 温度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
1.3.3 湿度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
1.3.4 臭氧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
1.3.5 胁迫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和分析鉴定 |
2.1 北京市概况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研究材料 |
2.4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 |
2.5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 |
2.6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鉴定 |
2.7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典型针叶树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3.1 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3.1.1 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3.1.2 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3.1.3 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3.1.4 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动态特征 |
3.2 油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3.2.1 油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3.2.2 油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3.2.3 油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3.3 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3.3.1 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3.3.2 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3.3.3 桧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3.4 白皮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3.4.1 白皮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3.4.2 白皮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3.4.3 白皮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3.5 针叶树种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典型阔叶树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4.1 垂柳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4.1.1 垂柳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4.1.2 垂柳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4.1.3 垂柳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4.1.4 垂柳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动态特征 |
4.2 国槐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4.2.1 国槐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4.2.2 国槐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4.2.3 国槐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4.3 银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4.3.1 银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4.3.2 银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4.3.3 银杏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4.4 栾树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 |
4.4.1 栾树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
4.4.2 栾树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
4.4.3 栾树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月动态特征 |
4.5 阔叶树种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不同景观树种释放BVOCs组成 |
5.1.2 不同景观树种释放BVOCs呈动态变化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9)3种松科树种抑菌效果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3种松科树种概况 |
1.2.2 植物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1.2.3 空气细菌微生物研究 |
1.2.4 植物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
1.2.5 植物抑菌作用影响因素 |
1.2.6 植物挥发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结果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空气微生物的采集与鉴定 |
2.2.2 植物抑菌试验 |
2.2.3 环境因子、植物群落结构、叶片滞尘量、叶片氮含量测定 |
2.2.4 植物挥发油试验 |
2.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植物抑菌试验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菌种 |
3.1.2 植物样地说明 |
3.2 室内水枝插法抑菌试验 |
3.2.1 不同月份3样地黑皮油松抑菌率 |
3.2.2 不同月份3样地樟子松抑菌率 |
3.2.3 不同月份3样地红皮云杉抑菌率 |
3.2.4 小结 |
3.3 自然沉降法试验 |
3.3.1 不同季节3样地黑皮油松抑菌率 |
3.3.2 不同季节3样地樟子松抑菌率 |
3.3.3 不同季节3样地红皮云杉抑菌率 |
3.3.4 小结 |
3.4 植物群落抑菌分析 |
3.4.1 3样地3种松科树种群落特征值比较 |
3.4.2 各样地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比较 |
3.4.3 群落抑菌能力、环境因子、群落结构特征和滞尘效益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松科树种挥发油分析 |
4.1 不同月份3种松科树种精油提取得率 |
4.1.1 不同月份黑皮油松1a生枝叶精油得率 |
4.1.2 不同月份樟子松1a生枝叶精油得率 |
4.1.3 不同月份红皮云杉1a生枝叶精油得率 |
4.1.4 挥发油提取率与叶片氮元素相关性分析 |
4.1.5 小结 |
4.2 不同月份3种松科树种药敏试验 |
4.2.1 黑皮油松1a生枝叶药敏试验 |
4.2.2 樟子松1a生枝叶药敏试验 |
4.2.3 红皮云杉1a生枝叶药敏试验 |
4.2.4 小结 |
4.3 不同季节3种松科树种挥发油成分分析 |
4.3.1 不同季节黑皮油松1a生枝叶挥发油成分 |
4.3.2 不同季节樟子松1a生枝叶挥发油成分 |
4.3.3 不同季节红皮云杉1a生枝叶挥发油成分 |
4.4 不同季节 3 种松科树种挥发油主要成分变化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植物抑菌作用研究 |
5.2 植物抑菌作用影响因子研究 |
5.3 植物挥发油提取率研究 |
5.4 植物挥发油抑菌作用与成分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蒿柳和平滑白蛋巢菌通过生物互作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PAHs的性质、污染现状与危害 |
1.1.1 PAHs的性质和来源 |
1.1.2 PAHs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 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2.1 微生物修复 |
1.2.2 植物修复 |
1.2.3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根际互作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1.3.1 根际化学通讯与代谢组 |
1.3.2 根际互作的信号代谢物 |
1.3.3 微生物群落的演替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强化蒿柳介导的PAH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土壤的采集及人工污染 |
2.2.3 植物和真菌接种物 |
2.2.4 盆栽试验 |
2.2.5 PAHs含量的定量分析 |
2.2.6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2.7 抗氧化物酶的提取和测定 |
2.2.8 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提取和测定 |
2.2.9 活性氧O_2~(·-)和过氧化氢的测定 |
2.2.10 相对电导率 |
2.2.11 脂质过氧化 |
2.2.12 统计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各生物修复策略对土壤中PAHs降解的影响 |
2.3.2 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体内PAHs含量的影响 |
2.3.3 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
2.3.4 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4 小结 |
3 PAHs污染土壤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试验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土壤酶活性指标的测定 |
3.2.3 土壤总DNA的提取与测序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处理对不同微生物类群生物量的影响 |
3.3.2 各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变化 |
3.3.4 微生物多样性关联因素 |
3.3.5 PAHs降解相关的功能基因预测 |
3.3.6 各处理的共现性网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4.2.3 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绘制 |
4.2.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4.2.5 土壤PAHs含量的定量分析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各PAHs污染土壤修复处理对土壤PAHs含量的影响 |
4.3.2 各处理下蒿柳光合色素含量比较 |
4.3.3 各处理下蒿柳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比较 |
4.3.4 各处理下蒿柳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根系分泌物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标准品与试剂 |
5.2.2 试验设计 |
5.2.3 代谢物的提取与检测 |
5.2.4 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LC-MS分析 |
5.3.2 蒿柳潜在根系分泌物组分的模式识别分析 |
5.3.3 各处理对土壤代谢物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
5.3.4 各处理对18 种潜在根系分泌物组分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毛竹挥发物对空气负离子及空气微生物的影响[D]. 吕嘉欣.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亚热带主要乔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释放对多环境因子的响应[D]. 黄幸然.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D]. 刘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哈茨木霉与褐环乳牛肝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研究[D]. 赛牙热木·哈力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5]美国白蛾对11种植物的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D]. 李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变异特点及代谢物对养分调控的响应机制[D]. 王晶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海南岛热带雨林树种BVOCs排放动态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D]. 马慧燕. 海南大学, 2020
- [8]北京地区8种典型景观树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BVOCs)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 王君怡.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3种松科树种抑菌效果动态研究[D]. 韩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蒿柳和平滑白蛋巢菌通过生物互作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机理研究[D]. 马晓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